怎样理解定向增发是什么意思如何实现并购

详解并购重组:借壳与定向增发_股市实战(gssz)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详解并购重组:借壳与定向增发
假如我是一只壕,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整体上市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阳光之下没有新事的两种并购的河流,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借壳的风,和那重于过会完成结束停牌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重生连羽毛都在泥土里变白了,为什么壕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对并购重组爱的深沉……——开篇诨谒《我爱这土地——壕版并购重组》上一篇系列文章给大家简单汇报了一下子并购重组的第一种形式:整体上市。并介绍了2013年时美的集团的案例,有参与2013美的这个票的可以私信交流一下感受,我们一起研究这种票的操作手法。下边首先补充两个昨天整体上市的案例:一个是$上港集团(SH600018)$,一个是$大地传媒(SZ000719)$。大家可以把这两个股票当年进行重组时放出的公告和K线走势看一下,注意密集放公告的时间节点与股价变化情况。我们来看第二种,大名鼎鼎的借壳上市/反向并购/现金借壳让我们继续角色扮演,假如您是一只壕。场景2:您手里有一个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也不错的公司,但是由于一些bug(制度上或政策上,或其他),从银行借款不合算,想上市无奈前边排着长长的大队,正好有个壳公司,您跟董事长关系不算糟糕,您是不是可以用一下老朋友的壳资源呢?毕竟有了壳子,等于有了半个印刷机。我们放一个官方的介绍,以期展开进一步讨论:1.借壳上市是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一种活动。非上市公司整体或者重大资产通过权益互换、定向增发等方式注入作为“壳”的上市公司,借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2.壳公司原控股股东是否保留股权、壳公司下属经营资产/股权资产的处理方式、壳公司向收购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或是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以及是否在同一实际控制人下资本运作的不同标准,可以将借壳上市分为不同的模式,并形成不同的借壳上市结果我们把这两个条款掰开了揉碎了说:(1)这个借壳的注入,可以是非上市公司整体都塞进去,也可以是重大的资产来注入(就是我想把前景好的部分投入,而一些边边角角的暂且不上市。当然,注入什么,得看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也可以是我们曾经谈到的整合打包整体上市,见前文)。大家在这里思考一下,这个和我们上回书说到的整体上市是不是一码事?大家不要一根筋的认为借壳上市只有非上市公司整体注入一种,重大资产借壳在实践中是一种好玩方式。(2)注入方式,就是怎么把资产装到壳子。a.权益互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关于权益类互换配资,前几天被搞出来大新闻,在我们的借壳或者反向收购操作过程中间,也涉及到权益互换这个东西。在这里讲到的权益互换,实际上是,由上市主体发行权益性工具“购买”非上市主体,而实质上“被购买”的非上市主体通过权益互换反向取得上市主体的控制权的过程。例如,拟借壳方向上市公司支付资金,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拟借壳方资产。FOR&EXAMPLE:本公司拟向巨人网络的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巨人网络100%股权。---------摘自《重庆新世纪游轮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第十五页这里的权益互换,就是用现金换取巨人公司全体股东股票所对应公司的经营控制权(所有权),但是注意这里实际上是反向上市。(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有的人问了,这不是定向发行吗,是不是就是定增呢?不是定增,定增的要求我在后边讲现金借壳的时候讲明白了的,大家注意区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复杂性,权益互换的体现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在案例的分析中见到一例讲一例。有一些对债权和壳公司原有资产的处理,也会是权益互换。特别在下边给大家补充一下券商权益互换业务的一些知识,这样将来我们的案例分析涉及到券商搭桥或者借壳时其他投资者搭便车进行投资的时候,比较好讲明白。权益互换协议:两个主体之间达成的在将来互相交换现金流的协议(可以互换的现金流计算基础包括:利率、货币或者股权)。客户通过与券商的协议约定,可以实现双方在未来某个时点对权益标的收益与固定利率收益的互换。券商的这一类业务,主要客户有如下四种:(1)投资组合管理人(基金专户产品,可投资衍生品的保险资管,可投资衍生品的券商资管,信托计划,社保基金)(2)限售股股东(基金专户,保险资管产品,券商资管产品,信托产品,机构代理大小非或其他个人持股)(3)指数产品投资机构(私募基金,基金专户,券商资管产品,其他机构……专注alpha策略的基金)(4)杠杆投资者(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其他机构代理的个人)我先把这些内容摆在上边,科班的同学们看到这里应该知道我以后文章案例分析会讲什么了。其他读者也可以先自行思考,查阅资料。B.定向增发(与现金收购)这个方式大家在公告里见到的会相当多。在我们的借壳中,有些情况下定增是借壳的次要注资方式,配合我们的拟借壳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形成借壳。但有些情况下呢,拟借壳方有些地方达不到证监会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或借壳的条件,为了形成实质上的借壳,在操作中,应用定向增发现金借壳来做。现金借壳即采用定向增发的形式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交易完成后实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变更。交易方案会否触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或借壳上市的条件是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募集资金的具体投向将成为方案设计的重要关注点。&为了区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权益互换),解释一下定增,定向增发,即非公开发行,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要求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市值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不得转让。大家可以看一下大康牧业的例子。就是典型的现金借壳。关于现金借壳与反向借壳的监管标准和审批要求,我将在接下来的《假如我是证监会——审批白鹭》一文中写出。我们这里有更关键的事情要做。我们来看一下是否在一个案例公告中同时存在定向增发和权益互换,如果有,是哪个类型引发了我们的控制权变更。因为只有理清了到底是什么引发控制权变更,才能在两种注资方式都存在于一个公告的时候不至于蒙圈。而且,我们做这样一个区分,有利于大家弄清楚定向增发这个常见手段到底怎么回事。我们继续拿$世纪游轮(SZ002558)$当例子来说:为提高本次重组绩效,&增强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公司拟采用询价发行方式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不超过&500,000&万元,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其控制的关联人不参与募集配套资金部分的认购,&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本次交易拟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摘自《重庆新世纪游轮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第十五页这样我们的世纪游轮公司,实际上是进行了定向增发。那么,这个定增的目的是为了给购买巨人公司100%的股份提供资金吗?有的人可能会想,这个定增,巨人公司的实际控制股东能把钱给游轮公司的手里,然后我们的游轮公司能反向收购巨人公司,然后给出钱的巨人公司股东以及其他参加这次活动的投资者股票这个所有权的凭证。但是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公告的上一条,公司已经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完成了我们权益的互换,反向收购的资金,已经在巨人购买股份,邮轮增发股份的一来一去中走了个来回。大家向下翻公告,里边介绍了这次定向增发的目的。为提高本次交易完成后的整合绩效,&增强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公司拟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不超过&500,000&万元,占本次交易拟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比例为&38.20%(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未超过拟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募集配套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下项目:单位:万元序号&&募投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额1&&网络游戏的研发、代理与运营发行&&221,952.002&&在线娱乐与电子竞技社区 & & & & & & & & &146,401.283&&互联网渠道平台的建设 & & & & & & & & & & &60,425.684&&网络游戏的海外运营发行平台建设&&57,859.805&&大数据中心与研发平台的建设 & & & & 13,361.24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0,000.00——摘自《重庆新世纪游轮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这次定向增发,是为了借壳完成之后史玉柱的网络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为了借壳。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也很常见这种重大重组/并购(借壳)+增发募资的情况,世纪游轮不是个例。这样做,在理论层面是两步走,第一步是实现上市,第二步是实现融资。但两步合并一步的话,据说可以节约上市公司的审批时间。上市和融资在会里是两个部门管,两个事项一前一后发公告,开股东大会表决,要比上市公司一起弄慢的多。这种世纪游轮的借壳,在审批中的严格程度接近新股ipo,其实就是在发行新股了,对不对?所以,我们在这里做出如上的区分,得出结论:定增募资可以与借壳同时进行,而且能提升效率节约时间;我们也不能一见到定向增发就想到借壳上市这个东西,上市公司收购也可以有定增,扩展业务募集配套资金也可以有定增,定增是上市公司融资的基础功能之一。至于定增是不是在实质上构成了借壳,关键要看所有权有没有发生变更。要区分上市公司借壳的注资手段,就要看是哪种方式到底引发了所有权变化。(3)“壳公司原控股股东是否保留股权、壳公司下属经营资产/股权资产的处理方式、壳公司向收购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或是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以及是否在同一实际控制人下资本运作的不同标准,可以将借壳上市分为不同的模式,并形成不同的借壳上市结果。”对于这句话,我想讲的是一种比较好玩的借壳方式:半借壳(我也把这种叫做共生性借壳)。半借壳(共生性借壳)是我起的名字,这种操作手法,首先,肯定是借壳,公司控制权转移到了新东家手上。但是,对于老东家的一些优质业务,新东家不会赶尽杀绝。有可能是借壳时对老东家的承诺。更多的考虑是,原有公司业务,还有持续盈利的期望,这样提升公司总体估值;如果将来需要扩展原有业务,留存在壳子内的老业务可以利用股票市场的融资工具。在实际中,如果不是壳资源的原有业务彻底濒临破产经营不下去了,只要原有的资产能稍微优秀一些,都会存在共生借壳这种现象。但是大家要注意,有时候大规模的资产注入并没有带来公司控制经营权力的变化,那么就不能叫做共生借壳了。虽然新来的资产或合并来的公司持股比例很高,也能在老公司董事会形&成可以顺利动用股市工具的影响力(动议定增募资什么的),但这种没有控制权变化的事情,我们不能叫借壳子。好的,周末了,留给大家一些思考的问题:问题一: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其实我们的$华仁药业(SZ300110)$不构成共生性借壳?而$中江地产(SH600053)$呢?$黄海机械(SZ002680)$呢?问题二:思考一下这些相近名字的股权关系:$钱江水利(SH600283)$&$钱江摩托(SZ000913)$&$钱江生化(SH600796)$ 硅谷天堂,天堂硅谷。这个跟本文关系不太大,但可以根据本文给出的一些思维训练自行找出答案。问题三:$乐视网(SZ300104)$这个票为什么不一次性进行资产注入?跟我们上一篇文章讲到的整体上市有什么关系?怎么理解?
MB 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写得乱七八乱,还病句一大堆,把新手都搞蒙了,还不如你别出来BB
典形的书呆子类
新手看不懂,老手跟本不用你说。你写这个意义何在
有些地方直白说出来就可以,越直接越好,拐弯抹角故弄玄虚,一大堆反问。你以为你是写悬疑小说啊?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丁洋:目前是介入定增好时机
  □本报记者 黄莹颖  今年以来定增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一方面,2015年之前参与定增的机构获益丰厚;另一方面,去年参与定增的不少机构亏损幅度巨大。时代伯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丁洋认为,定增的最佳介入时机并不是大牛市,而是低位震荡市,目前正是介入的好时机。  中国证券报:如何判断未来的定增市场?  丁洋:目前定向增发已经成为A股市场再融资的主要通道,预计未来定增将持续火热。首先从数据上看,定增数量规模创历史新高:2013年共有263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增方案,募集资金规模达3440亿元。2014年近500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方案,募集资金6824亿元。到2015年整个A股市场融资总量1.32万亿元,其中增发占1.1万亿元。资本市场特别是一级半市场,90%供给就是定增,IPO只占10%.  中国证券报:从上市公司层面看,近年定增融资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丁洋:第一,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面临成本上升以及持续增长的瓶颈,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获得转型升级的动力;第二,新兴行业希望通过并购掌握最新技术,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产业链完整布局;第三,上市公司壳资源仍然稀缺,存在寻租空间。定增并购是资本市场永恒的话题。  此外,由于一二级市场差价较为明显,上市公司可通过定增并购,享受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套利。  中国证券报:一级市场的情况对定增造成了哪些影响?  丁洋:最主要的是IPO发行率低,排队时间长,2010年到2015年中间又屡次停发。PE机构面临项目退出和管理资金期限的问题。项目直接出售给上市公司是快速退出的通道之一。对于PE而言,募资并不难。“上市公司+PE”模式有了上市公司的品牌效应和较为确定的项目退出渠道做担保,上市公司做隐性背书,募资更加容易。  中国证券报:看好哪类定增项目?  丁洋:从最近两年发行的定增项目数据看,大股东及主要股东参与了47.3%的项目,接近一半,另一半为机构投资者和自然人,其中大股东认购的资金占比达16.1%。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一般都伴随着新项目的上线、资产注入或是战投介入,而且大股东和机构参与定向增发大多是经过深度调研后的决定,因此市场对定向增发的理解更多为利好。  中国证券报:对投资定增项目有哪些成功经验总结?  丁洋:主要是三点,一是定增择时,3000点左右的增发项目有70%的成功率,定增的最佳介入时机并不是在大牛市,而是低位震荡市;二是定增项目适合中长期持有(至少3至6个月);三是优选“相对小市值+低估值+大股东参与”定增项目。  目前介入定增是比较好的时机,从2006年以来的统计结果看,市场的反应印证定增股份发行后持有一年的绝对收益率平均达到25.8%。
责任编辑:lq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定向增发融资并购研究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定向增发融资并购研究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定向增发走俏A股市场 如何杜绝利益输送?-中新网
定向增发走俏A股市场 如何杜绝利益输送?
  进入2013年以来,随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大潮愈演愈烈,定向增发这个此前并不为人熟知的概念开始“走红”。定向,意味着这场“重组盛宴”注定将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挡在门外。门内的觥筹交错之间,暗箱操作难免时隐时现。
  定向增发走俏A股市场
  停牌近半年后,*ST远东于8月19日成功摘帽复牌,并连续报收于涨停位置。
  远东股份此次“重生”,得益于一次通过增发模式进行的资产重组。公司8月16日发布的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显示,公司拟以5.28元每股的价格,向17名自然人合计发行逾4.7亿股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华夏视觉、汉华易美100%股权。
  借助这次涉及总价达到24.9亿元的资产交易,远东股份变身为互联网文化创意企业,华夏视觉和汉华易美得以借壳上市。
  “定增”“并购”,在2013年的A股市场上,这两个词语显得日益亲密起来。
  有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沪深两市有约400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与并购重组相关的公告,其中大部分涉及定向增发。进入8月以来,东方国信、恒泰艾普、星星科技等多家公司也相继宣布定向并购方案获批或启动。
  上市公司并购缘何青睐定增?专家解释说,借助这一方式,潜在股东可以用现金或者优质资产作为并购支付手段向目标公司实施并购。对于发行方而言,则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发展所需资金或者高质量的资产,从而提升盈利水平。
  成功的定向增发可以达到并购双方“双赢”,有望成为全流通时代并购重组的主流方式。
  谁是定增座上宾?
  随着市场行情好转,定向增发因为“破发”比例大幅降低,开始变成一场诱人的盛宴。以这一方式进行的并购重组,注定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无关。
  那么,这场“盛宴”究竟丰满了哪些人的荷包?
  日,国睿科技的前身高淳陶瓷启动非公开发行的资产置换计划。日,这一增发计划终获实施。四年间股价大幅上涨逾5倍,增发价格却保持在4年前的6.96元。不过,由于其定增对象为公司的原有股东和4位自然人,此次获利丰厚的定向增发成了一场“家宴”。
  除了潜在股东之外,形形色色的机构成为这场盛宴的“座上宾”。有统计显示,截至8月11日,今年以来共有138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达到2259亿元,均远高于去年同期。共有1147家机构参与定增,公募基金、券商、保险成为主力。
  而长达近一年的IPO暂停,也让不少PE将目光转向了这场定增并购“盛宴”。曾在公募领域叱咤多年的王亚伟,似乎也不例外。
  据悉,由王亚伟掌舵的私募公司千合资本近期成立一家子公司,经营范围较母公司多出了一项“实业投资”,其涉足PE股权投资领域的意图不言自明。而按照私募界人士的理解,在IPO重启尚无时间表的背景下,定增重组应该是其主攻方向。
  如何杜绝利益输送?
  今年4月,精华制药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定增对象为润驰投资等三家企业。由于上市3年公司资产增厚5倍,而其增发价复权后仅高出IPO发行价28%,这一方案遭到众多投资者质疑。过低的增发价可能引发老股东的反弹。
  也有业界人士向记者爆料,有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对象为空壳公司,均为关联交易方,其目的在于制造美好前景吸引中小投资者跟风买入,然后大股东以高价减持获利。
  当中小散户热衷于重组预期及概念炒作时,殊不知大股东正在玩转“空手套白狼”的把戏,而中小股东的股权遭到严重稀释,利益再度被侵吞。
  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定向增发其实是给特定投资者“开小灶”,而将其他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东排斥在外的融资方式。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增发价格明显偏低,就不能排除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公众股东的利益也会因此受损。
  在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黄建中看来,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再融资,不得不考虑增发价格的问题。“增发价格的确定和定价基准日的选择关系很大。目前,多数公司选择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作为定价基准日,从该日到增发实施,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一年半载,其间上市公司股价难免大幅波动。”
  知名财经评论员曹中铭建议,为了防范并购重组中的利益输送等不平等现象,一旦存在定增,其发行价格应以发行前20个交易日均价作为定价基准。“定增价格贴近二级市场的股价,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 据新华社
【编辑:陈鸿燕】
>证券频道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向增发并购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