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付3月的新对账单应付未处理在债权发生制怎么算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扫描二维码打开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权责发生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状况及其分析
用微信扫二维码
用微信扫二维码
权责发生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状况及其分析
来源:《会计师》2007年第11期
作者:黄正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企业单位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大多数企业单位会计人员也都知道在会计核算时应该遵循这项基本会计原则,但现实中,根据我们的观察,权责发生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状况却并不理想,大部分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有的甚至因此而严重影响到提供会计报表的质量。有些财务人员并不认为,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是一个严重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偏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文拟就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来谈谈此问题。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对一切收入或费用都是以权利已经形成,或义务(责任)已经发生为标准来确定其相应的归属期间并进行记帐。具体地说,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或已经发生应承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均应列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在当期实际收到或付出现金,都不应列入本期的收入或费用账户。其核心是强调应当,因此,也称其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企业单位只有根据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其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活动的成果。它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权责发生制原则是和收付制原则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正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应用才产生了应收账款、应付帐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会计科目。  从应用要求方面,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都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该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也要求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权责发生制的应用状况及其分析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应用看似一个很简单的事情,理解起来也不困难。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实中大多数企业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并没有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确认收入、成本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企业单位在经营的过程当中,收入的确认和收款往往存在时间上的不同步。在什么时间点上确认收入以及成本需要准确的应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正常情况下,企业单位只要将劳务或者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不保留与商品或者劳务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息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该确认收入。可是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在什么时候完成,对于不同的会计人员,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仅仅将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正式开具税务发票时才确认收入成本。如某销售企业,在日签订购销合同并预收部分货款,于日与购货方办理的货物交接手续,购货方收到货物并承诺在日支付合同剩余全部款项并开具发票。该企业财务人员认为2005年12月没有收到合同全部款项,也没有开具正式销售发票,不应该确认收入。从而将本属于2005年度的收入记入2006年度,影响到2005年度和2006年度的经营成果。有些财务人员由于信息不对称,没有及时取得收入对应的成本,直到取得购货发票时才确认收入。有些财务人员则是由于企业单位没有足够的增值税进项抵扣而推迟确认收入。有些企业收入成本的确认干脆与交易业务的发生没有统一性,完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定。上述种种情况,我们认为有些是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影响了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有些则纯粹时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滥用。  2、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付现期间费用确认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单位当期发生的期间费用应该记入当期,不管费用何时支付。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企业单位均存在费用跨期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企业存在人员在当期出差在外等客观因素,无法及时报销,另一方面因为很多企业费用报销程序并没有要求当期的费用必须在当期报销,企业单位财务人员在进行年度决算时没有考虑对跨期费用进行调整。明显存在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业务操作的现象。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单位在财务核算是应该严格区分当期费用和非当期费用,从理论上讲,企业发生地支出,如果能够在将来的期间内给企业带来收益,那么该项支出应该资本化记入企业当期资产。但在实际经营过程当中,一项支出是否能够在未来期间内给企业带来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很多会计人员正是利用这一点,混淆当期费用和资本化资产的界限。有些会计人员利用重要性原则来否定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应该资本化的支出记入当期费用。如有些企业故意推迟固定资产的验收时间或者交付使用时间,或者在财务上模糊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而将借款利息资本化。  3、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没有现金收付的会计业务中的应用问题  企业单位每月都存在大量转帐会计核算业务,比如按月计提折旧、摊销费用等等,很多会计人员在具体操作这类业务时,根本没有考虑权责发生制原则,有些会计人员甚至认为这些会计业务与权责发生制没有关系。折旧的计提、费用的摊销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实际上,权责发生制原则在这些业务中的准确应用可能更复杂一些。比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问题。从理论上讲,由于固定资产确认的标准在不同的企业单位存在差异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人为确认,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也是人为估计,很难说企业财务人员当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价值是否和企业当期应该负担的固定资产折旧相符。从实践来看,由于会计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或者说固定资产对当期收入的贡献及其损耗程度很难有一个准确地认识,所以一般情况下,都采用行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进行计算确认,很难说企业会计人员在操作这类业务时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执行的。或者说很难确定固定资产当期应该记入费用或者成本的金额。  另外对于存在较多外币资产的企业单位,当期汇兑损益确认的问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单位应在会计期末对于外币资产、负债进行汇兑损益调整。但根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观察,在现实操作中,很多企业单位财务人员并没有按照要求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内去调整外币资产、负债的汇兑损益,而是在资产或负债变现时才处理。  至于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问题,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要求中小企业计提各项减值准备。企业财务人员认为账面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确认,也就谈不上按照权责发生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了。  综上所述,我们以为,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实际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状况和会计制度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很多企业单位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并没有准确地反映该企业的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很难说他们提供的利润表示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或者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三、关于权责发生制应用的讨论  1、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用的影响因素  影响权责发生制应用的现实因素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因素。有些企业单位会计人员对于权责发生制没有准确的理解。现实中财务人员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很多财务人员没有受过较为系统的会计知识培训和教育,有些企业财务人员以前是行政单位会计人员,比较习惯于收付实现制。  企业主利益的需要致使企业会计人员在具体执业时偏离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会计人员缺乏独立判断业务的环境,无法在业务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  除了人为因素外,影响权责发生制应用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  权责发生制原则强调当期实现和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应该记入当期,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成本费用不应该记入当期,以准确确定当期的经营成果。从理论上讲应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很多会计业务需要估计,只要存在估计就存在偏差。如资产收益期的估计,并且当期属于一个期间概念,该期间的长短也决定着一项业务的归属期,同样对权责发生制应用产生影响。  另外,由于权责发生制强调收入,成本或者费用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对于有些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应用存在困难。由于金融工具只产生了合约的权利或义务,交易或事项并没有发生,按照权责发生制对此无法进行确认计量。  2、现行税收征管制度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本文最后谈一谈现行税收征管制度对权责发生制的一些影响。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个问题,税务征管部门根据税收征管规定,通常要求企业在正式开具服务业发票时缴纳相关营业税及其附加税,而不管企业相关的收入是否已经实现。如某企业2005年一季度预收客户年度两年服务费,在交纳流转税环节,企业在一季度全部交纳两年的服务费税金,很多企业会计人员在缴纳税金时,将两年的服务收费的税金及其附加全部计入了当期的税金及附加,导致当期的税金及附加增大。很多企业财务人员对此感到很困惑。甚至认为此会计业务影响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其实企业财务人员在实务操作时应该根据当期收入计提对应税金及附加,此类税务处理实际并不影响到企业权责发生制的应用。&税收,是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调节器,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法律愈发繁杂,税收调整愈发频繁,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税收命脉,迫切需要综合的税务管理能力,加入,掌握税务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税务行政复议,拓宽税务处理软技能,成为优秀的财会人。
CPA注册会计师
对不起!让你来吐槽了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举报
反馈内容(*必填)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查看: 18595|回复: 53
专题十六:企业所得税汇缴的大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主,以收付实现制为辅。
现在就加入吧!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一年内免费直播参与
历届活动视频回放
Excel知名公众号作者
随书扫码看视频学Excel
本帖最后由 superpengzz 于
11:35 编辑
& && && && && && && && && && &&&专题十六:汇算清缴的大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主,以收付实现制为辅
& && &&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 && && & 该条款给出了企业所得税计算的基本规则,即:以权责发生制为主,以收付实现制为辅。对于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纳税最简单的例子:A公司收到预收货款100万元,会计计入“预收账款”科目,同时A公司以赊销方式销售货物,货物已经发出,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是没有收到货款,企业会计计入“应收账款”200万元;如果A公司确认预收账款的100万元作为所得税的收入,就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如果按照应收账款的200万元作为所得税的收入,就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权责发生制原则同配比原则息息相关,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收入与成本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
& && &&&我国税制之所以采取“以权责发生制为主“的原则,主要是同会计制度接轨,由于会计制度采取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经营成果,如果企业所得税按照收付实现制,则纳税调整成本过高,给纳税人造成的负担过大。美国联邦公司税制允许纳税人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中进行选择。
& && & 虽然我国税制采取以权责发生制为主,但是特殊情况下需要实施收付实现制,主要考量有三个方面:
& && &&&第一,纳税必要资金的考虑。应收账款确认收入是权责发生制的典型体现,但是应收款由于没有实际收到,纳税人确认纳税的必要资金,因此有时要进行特别规定。例如,某商业地产企业为了培育市场,约定租赁期三年,每年租金100万元,第三年一次性收取租金300万元,企业第一年虽然没有收到100万元货款,但是记“应收账款“100万元,如果此时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缺乏”纳税必要资金“,因此,此时可以采取收付实现制原则,待企业第三年实际收到租金再缴税;
& && & 第二,横向配比的考虑。目前个人所得税基本上市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当企业计提职工薪酬计入费用时,个人由于没有实际收到,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衔接出现了问题,横向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受到了破坏,此时一般适用收付实现制原则。例如,企业2011年7月补发2010年的奖金100万元,虽然其所属期为2010年,但如果允许在2010年计提的时候就允许扣除,势必引起企业的避税行为,且由于个人所得税实行收付实现制,个人所得税收入在2011年确认,而费用却在2010年确认,横向不配比。如果是企业之间的交易,由于应收一方作为收入,对应的应付一方同时作为成本费用,权责发生制不会使得横向不配比。
& && &&&第三,特殊企业特殊情况的考虑。典型的是房地产业,由于开发产品开发时间较长,如果完全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就会导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入库不均衡的现象,因此税法对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采取了收付实现制的确认方式。
& && && & 第四,权责发生制原则受到“以票控税”的限制。由于我国税前扣除普遍实施“以票控税”,而通常只有支付款项才能取得发票,因此在实践中权责发生制原则往往会异化为“收入上的权责发生制,扣除上的收付实现制”。
以下对关于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
& && &&&(一)跨期费用的扣除(权责发生制PK以票控税)
& && && & 例如,A公司2010年发生了费用100万元,尚未支付款项,记账,借:费用100万,贷:应付账款100万,没有取得发票,2011年7月该公司支付款项并取得了发票,该笔费用在日汇算清缴时做纳税调增处理。那么,2011年7月收到发票的时候,应该追溯调整到2010年度申请退税呢,还是直接扣除在2011年度呢?
按照条例第九条权责发生制原则,从税法原理上来看,当然应该追溯调整至2010年申请退税,但是众所周知退税的程序复杂,在目前我国普遍以税收任务为工作目标导向的情况下,退税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该笔费用较小,纳税人为了避免程序麻烦,可能干脆放弃该税款利益,或者采取变通方式,将此笔费用直接计入2011年度,从而造成实质性的不配比。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是由目前我国的税前扣除基本上是“以票控税”,在没有发票的情况下,即使费用真实发生了,也无法得到扣除,而实际支付款项取得发票时,已经跨了年度。
& && && &大连国税2009年汇缴问题问答规定: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已经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如果在汇算清缴期内取得合法凭证的,可以在当年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如果在汇算清缴期内仍未取得合法凭证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允许税前扣除,企业应在取得合法凭证年度税前扣除。上述有关成本费用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 && &&&笔者认为这种规定便于操作,从操作上最为合理,应当成为主流意见,一个便于操作的政策,才能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如果一定要规定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或者配比原则追溯调整,意味着可能要为纳税人退税,而退税繁琐的手续让人望而生畏,小额的费用可能会使得纳税人被迫放弃该笔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大连市国税局的规定相当严密,一般情况下,企业晚扣除一定是已经在所得税款的利息上吃亏了,如果纳税人在减免税年度故意不扣除,而在以后年度扣除,则属于“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 && &&&吉地税发【2009】51号文件第六条规定:企业当年真实发生的符合税法扣除项目规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应取得足以证明该项经济业务确属已经发生的适当凭证,方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在本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期内没有取得有扣税凭证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当期税前扣除;在以后年度取得该项成本费用支出有效凭证的,应调整所属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 && &&&这种规定从理论上最为合理,完全遵循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申报系统等原因,基本上是“看上去很美”,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
& && &&&更有甚者,冀地税发【2009】48号文件)规定:对纳税人发生的年度成本或费用,如果在次年5月31日以前取得了相关合法票据的,允许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相关票据在次年5月31日以后取得的,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一律不得扣除。
& && &&&该文件表述为,次年5月31日以后取得发票的,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一律”不得扣除。从字面理解,跨期发票就永远得不到扣除机会了。如果不是,河北地税写文件的语法修辞有问题,词不达意,没有说清楚问题,而果真规定跨期费用永远不能扣除的话,只能说:I服了YOU!
& && &&&类似的,还有暂估成本是否要追溯调整的问题,目前各地也并没有完全明确的意见。
& && && &国税发【2009】31号文件第34条规定:企业在结算计税成本时其实际发生的支出应当取得但未取得合法凭据的,不得计入计税成本,待实际取得合法凭据时,再按规定计入计税成本。该文件规定地产企业在完工年度以后取得发票的,要在发票年度取得扣除,实质是采取了扣除上的“收付实现制”,这种规定给地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为地产企业往往采取项目公司方式运作,在后续发票取得年度往往已经没有收入与费用配比,因此如果不能追溯调整,意味着手续发票就会形成难以弥补的亏损,对地产企业税收利益影响巨大。
& && && &笔者以为,对于跨期费用应当既照顾税法原理,又要考虑操作上的简便,对大额发票,应该允许其追溯调整,对于小额费用,也应该允许直接在收到发票当年扣除。即:允许纳税人在追溯调整与收到发票年度当年扣除之间进行选择,如果该项选择造成减少或者延迟缴纳税款的,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追溯调整。
& && && &(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
& && && & 条例第18、19、20条规定,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均按照“合同上规定的收款日期”确定收入的实现。该规定接近于收付实现制,笔者称之为“合同上的收付实现制”,其主要考量是“纳税必要资金原则”,例如:百盛公司一次性收取肯德基品牌使用费200万元,允许某加盟商用肯德基品牌10年,虽然会计上每年确认收入20万元,但此时百盛公司应该一次性确认收入200万元;反之如果A公司借出款项3000万元,借款期限3年,年利率为20%,合同约定第三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虽然A公司第一年应收利息100万元,但税法不确认利息收入。
& && &&&上述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第五行专门设计了调整行次。上例中百盛公司应该在附表三第五行第1列会计收入填写20万元,第2列税收收入填写200万元,第3列纳税调增填写180万元,以后年度则每年附表三第五行第1列填写20万元,第2列填写0,第4列纳税调减20万元。A公司第一年、第二年,附表三第五行第1列填写600万元,第2列填写0,附表三第4行纳税减600万,第三年附表三第五行第1列填写600万元,第2列填写1800万元,第三列纳税调增1200万元。
跨年度一次性收取租金采取配比原则。国税函【2010】79号文件规定,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
& && && & 例如:2009年A企业租赁房屋给B企业,租赁期3年,每年租金100万元,2008年一次收取了3年的租金300万。在79号文件下发之前,会计处理:2009年确认100万租金收入,而税法根据条例第19条确认300万收入,属于税法同会计的差异,应在纳税申报表附表3第5行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调增200万元。两个年度应该调减100万元。
而79号文件下发后,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税收上可以每年确认100万元收入,坚持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即:在先收租金及按照租赁期每年收取租金这两种情况下,会计同税收无差异,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即:对于租金收入采取优惠的政策,一次性先收取租金的,可以按照配比原则分期确认收入,服从权责发生制;后收租金的,则按照租赁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类似于收付实现制。
& && & 向非居民支付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采取支付或应支付孰先的原则。《企业所得税法》第37条规定,预提所得税从到期支付或者应支付的款项中扣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05条规定:到期应支付是指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已经计入成本费用的应付款项。
& &&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4号公告又专门规定:中国境内企业(以下称为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签订与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有关的合同或协议,如果未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日期支付上述所得款项,或者变更或修改合同或协议延期支付,但已计入企业当期成本、费用,并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中作税前扣除的,应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上述到期未支付的所得款项,不是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而是计入相应资产原价或企业筹办费,在该类资产投入使用或开始生产经营后分期摊入成本、费用,分年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 应在企业计入相关资产的年度纳税申报时就上述所得全额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在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支付日期之前支付上述所得款项的, 应在实际支付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 && & 支付利息的扣除问题。例如,某公司借入款项1000万元,年利率15%,借款期限三年,第三年末一次还本付息,第一年企业记账,借:财务费用150万,贷:预提费用(应付利息)150万,企业是否允许在当年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呢?
& && & 1、允许扣除的观点。认为条例第9条规定,企业所得税非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一律实行权责发生制,由于目前并没有明确文件规定,利息的支付适用收付实现制,因此就应当适用权责发生制,允许企业在收益期间均匀扣除,而无论该项款项是否实际支付。
& && & 2、不允许扣除的观点。
& && &&&一是,财税【号文件规定: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认为这里用了“实际支付“的词汇,证明关联企业间,只有”实际支付“的利息,才能税前扣除。但是,国税发【2009】2号文件规定:“实际支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的利息。证明资本弱化条款中的“实际支付利息“,并非字面上理解的”实际支付“,而是有其特定含义,实质是权责发生制的概念。
& && &二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只有实际发生的费用方可允许扣除,认为企业没有支付利息,所以不符合“实际发生的原则“,因此不能扣除。该观点混淆了”实际发生“与”实际支付“的区别,企业正在使用借款,利息已经发生,只是没有”实际支付“而已。只有实际发生的费用才允许扣除,但是什么时候扣除,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方式,因此,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企业正在借款使用未支付的利息已经”发生“。
& && & 三是,国家税务总局第34号公告规定:“鉴于目前我国对金融企业利率要求的具体情况,企业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时,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以证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 该观点认为34号公告用”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时“的词汇,说明只有支付利息,才能进行税前扣除。该观点,从字面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总局34号公告第一条主旨显然是规范利息扣除标准,在这样的条款中用并不清楚的语言去规范另外一个重要问题,让人很怀疑总局的本意是否就是如此。
& && &&&总结:目前,在政策不明的情况下,企业还是应该谨慎处理,在没有支付利息的情况下,当年做纳税调增为妥。本文虽然没有分析支付租金、特许权使用费问题,但是其基本道理是一致的。
& && & (三)分期收款收入:税法采取“收付实现制”。
& && && & 大型工程机械等高价值的货物,由于购买方资金的原因会采取分期收款方式购买,分期收款方式实质上一种商业信用,与融资租赁、银行按揭作用大致相似。
& && && &第23条第1款规定: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国税发【2009】31号文件第7条对此也有类似的规定。分期收款收入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信用模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销售商品需要延期收取价款,实质上是有融资性质。应当按照合同或协议的定价款的现值确定其现价值。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现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摊销金额,冲减压财务费用。”
& && && &即:税法与会计处理存在差异,税法充分考虑了纳税人没有实际收到全部货款,没有纳税能力,根据“纳税必要资金原则”,对分期收款采取了“收付实现制”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由于会计处理按照“权责发生制”及“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认收入,两者之间产生了差异。
& && &&&假设,某工程机械制造公司采取分期收款模式销售设备,设备成本为2100万元,现销价款为2500万元,采取分期收款方式分三年收取货款,每年收取销售价款1200万元,总销售价格为3600万元,假设依据实际利率法计算出三年的“未实现融资收益”分别为550万、350万、200万元。则企业做账:
借:长期应收款& && && &2400万
& &&&银行存款& && && & 1404万
&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2500万
& && &&&未实现融资收益& & 1100万
&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 &&&2100万
& & 贷:库存商品& &&&2100万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550万
& & 贷:财务费用& &&&550万
& && &&&企业所得税处理:当年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1200万元,确认成本700万元。
& && &&&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第5行第1列会计收入:2500万,第2列税收收入:1200万,第4列调增1300万元。
& && &&&第40行第4列调减1400万元,第36行第4列调减550万元。
& && && &第二年与第三年的会计税务差异处理,仍然在附表三第5行、第40行、第36行进行调整。
(& && & 四)工资、保险及三费:类似于收付实现制。
& && && &例如,A公司2009年1月发放该公司2008年12月份的工资,2009年7月发放该公司2009年度的奖金,应该列支在那一年呢?
& &如果按照权责发生制,那么应该均追溯到2008年扣除,申请税务机关退税。如果按照实际发放年度,即:收付实现制,则一律在2009年度扣除。严格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4条和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定,税法在这里实施收付实现制,应该均在2009年扣除,但是2009年12月计提,1月即下发,如果每年均做纳税调整,加大了纳税人调整的负担,意义也不大,因此大部分省税务局均规定,将发放时间放宽至汇算清缴期结束前,即:归属于2008年的工资费用,如果在2009年5月31日前发放允许在2008年汇缴扣除,但是超出汇算清缴期则按照实际发放年度扣除。例如上例中,A公司2009年1月发放的工资无需纳税调整,但是由于截至日奖金已经计提但是尚未发放,因此应该做纳税调增处理,2009年度汇算清缴时相应做纳税调减处理。
& && & (五)房地产企业的未完工收入:(类似收付实现制)
& && && &房地产企业根据国税发【2009】31号文件第6条规定:&&企业通过正式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或《房地产预售合同》所取得的收入,应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因此,企业的预售收入也被确认为销售收入缴纳税款。国税发【2009】31号文件对房地产未完工收入的纳税方式做了详尽的规定,笔者将专题说明解读。
该贴已经同步到
08:5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45.5 KB, 下载次数: 1454
<p id="rate_89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好文&威望 + 1
" class="mtn mbn">
下了研读,谢谢张版!
鸿篇巨著大文章。不抓紧时间还赶不上呢!
拜读大师新作!
多谢分享,继续。
关于跨期那个你的观点很有问题。因为金额大小对不同企业来说标准不同,大企业几十万不算什么,小企业几千元就影响很大了,况且在现在所得税有几个税率的情况下,小金额扣除也可能导致降低税率,所以按金额大小进行分别处理,也不行啊;P
呵呵。。毒兄,那您说咋处理呢?
按照权责发生制追溯调整,在理论上肯定没有毛病,但是申请退税?难啊。&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先下了再研读,多谢大师
张大师,你的专题前十五个在那里呀,?还有上次你的所得税第一部份写了,第二,第三.........呢??
金兄,上次的第一部分就是前十五个专题啊。会陆续留待后续很多专题讨论。&
下载珍藏拜读~~~
谢谢谢谢谢谢
申请退税难是为什么?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谈这个问题是没解的。
张老师的文章总是有理有据,很清楚,拜读了。
谢谢楼主。留个记号慢慢看
先下了再研读,多谢大师
拜读大师新作!
本帖最后由 yxy2005 于
20:20 编辑
今天在郑州金质大酒店听大成方略集团组织的“2011年企业年终汇算清缴方略、布局、转换、主体”讲座时,就想 ,如果是张伟老师你来讲课多好呀!:)
谢谢您的鼓励。&
本帖最后由 jinjind 于
21:46 编辑
坚持完美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1、退税虽然很难,但税务机关应该按照规定办理退税,即便办理退税手续很难,也要允许抵扣预缴所得税或抵缴下期税款。这样问题可以得到解决,纳税人要求并不高。
2、利息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扣除,谨慎性调增不可取。起码要征得主管税务机关意见后调整或不调整,才是谨慎的。
理论上同意您的看法,不过目前征管压倒税政的现状不容乐观。&
俺也留记号慢慢看:lol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债券有风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