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ecs怎么用 centos 怎么查找root 密码

服务器环境:阿里云云服务器,Linux版本 - CentOS
客户端环境:Mac OSX Terminal
在Terminal中用ssh命令登录服务器每次都要输入密码,虽然可以复制/粘贴密码,但登录后一段时间不操作,服务器会自动断开连接,连接时又要复制/粘贴密码,还是有些不方便。
有没有办法实现登录时不用输入密码呢?有办法,这篇博文分享的就是解决方法。
不输入密码,服务器如何验证客户端呢?通过证书,证书就像你进办公室门时的门卡。客户端登录时,拿门卡(证书)在服务器上刷一下(证书验证),服务器会检查这张门卡能不能开门。
那如何制作门卡,如何把门卡信息告诉服务器呢?用下面的操作步骤来回答这个问题。
1. 打开你放门卡的皮夹
cd ~/.ssh/
如果没有皮夹,去买一个:
mkdir ~/.ssh
2. 制作门卡
ssh-keygen -t rsa
默认门卡文件名:id_rsa.pub
3. 后来才知道3-6步骤可以用下面的一行命令取代
ssh user@server "echo \"`cat .ssh/id_rsa.pub`\" && .ssh/authorized_keys"
b)Linux 或 Windows 上的 git bash
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user@server
3. 将门卡复制一个并放至服务器的皮夹
scp id_rsa.pub username@server:~/.ssh/id_rsa.pub
注:如果服务器上没有.ssh文件夹,需要先登录服务器进行创建。
4. 登录到服务器(需要输入密码),从服务器皮夹中拿出门卡,取出其中的信息,放到专用的夹层
ssh username@server
cd ~/.sshcat id_rsa.pub && authorized_keys
5. 销毁服务器皮夹中的门卡
rm id_rsa.pub
6. 退出服务器
7. 再次登录时就无需输入密码
ssh username@server
Welcome Houyi VM System !
[root@aliyun-cnblogs ~]#
无密码ssh登录就这么简单!
参考文章:
阅读(...) 评论()【阿里云ECS安装桌面成功!】CentOS6.5安装vncserver实现图形界面操作
->行高大小:
一. 安装gnome图形化桌面
#yum groupinstall -y &X Window System&
#yum groupinstall -y &Desktop&
#yum groupinstall -y &Chinese Support&
二. 安装vncserver并配置
1.安装vncserver
#yum install -y tigervnc-server
2.配置vncserver
1).配置为开机自启动
#chkconfig &level 345 vncserver on
2).配置vnc密码
#vncserver
You will require a password to access your desktop.
3).配置为使用gnome桌面
修改 /root/.vnc/xstartup文件,把最后的 twm & 删掉 加上 gnome-session &。
4).配置vncserver启动后监听端口和环境参数
修改/etc/sysconfig/vncservers 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VNCSERVERS=&1:root&
# 桌面号:用户&&& 监听 590* 端口
VNCSERVERARGS[1]=&-geometry &P
5).重启vncserver服务
#service vncserver restart
三. 允许root访问图形界面和生成新的machine-id
#sed -i &s/.*!= root.*/#&/& /etc/pam.d/gdm
#dbus-uuidgen &/var/lib/dbus/machine-id
四. 关闭selinux和NetworkManager服务
1.检查selinux服务并关闭
#vi /etc/selinux/config
确认里面的SELINUX字段的值是disabled,如果不是则改为disabled。
2.关闭NetworkManager服务
#chkconfig &del NetworkManager
五. 测试登录:
收集整理 ,地址为:
大屏阅读,大屏评论.阿里云服务器CentOS服务器初始化设置步骤
投稿:mdxy-dxy
字体:[ ] 类型:转载 时间: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阿里云服务器CentOS服务器初始化设置步骤,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CentOS服务器初始化设置其实不分阿里云或其它服务器了,操作配置过程与步骤也差不多,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挂载硬盘
1、磁盘分区
fdisk -l #查看设备,一般可以看到设备名为/dev/xvdb
fdisk /dev/xvdb #对磁盘进行分区
输入n #创建新分区
输入p #创建主分区
输入1 #创建第一个主分区
输入w #保存并执行以上命令,创建分区
待上面的命令执行完成之后,使用fdisk -l查看,会看到类似
/dev/xvdb1的分区
说明分区成功。
2、磁盘格式化
mkfs.ext4 /dev/xvdb1 #对分区进行格式化(www.jb51.net)
说明:ext4是CentOS6.x默认的分区格式,CentOS5.x请使用ext3
待格式化完成之后(根据分区大小,格式化需要的时间不同,请耐心等待),对分区进行挂载
3、挂载磁盘
例如:要把/dev/xvdb1挂载到/data目录
mkdir -p /data #创建目录
mount /dev/xvdb1 /data #挂载
df -h #查看挂载结果
vi /etc/fstab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在最后一行输入以下代码
/dev/xvdb1 /data ext4 defaults 0 0
:wq! #保存退出
mount -a #使分区设置立即生效
下面是脚本之家小编特为大家分享的一些内容,方便大家参考学习
修改语言环境
[root@oracledb ~]# sudo vim /etc/sysconfig/i18n
将将zh_CH修改为"en_US.UTF-8"
搭建yum本地源
vsftpd安装配置
yum install vsftpd
设置vsftpd开机启动
Last login: Tue Aug 12 08:21:26 2014 from l-001812.lan
[root@oracledb ~]# chkconfig --list|grep vsftpd
vsftpd 0:off 1:off 2:off 3:off 4:off 5:off 6:off
[root@oracledb ~]# chkconfig vsftpd on
[root@oracledb ~]# chkconfig --list|grep vsftpd
vsftpd 0:off 1:off 2:on 3:on 4:on 5:on 6:off
[root@oracledb ~]#
配置防火墙
打开/etc/sysconfig/iptables文件
1.vi /etc/sysconfig/iptables
在REJECT行之前添加如下代码
1.-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保存和关闭文件,重启防火墙
1.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创建ftp连接,连接模式为主动,字符集为utf8(可选)
修改ftp访问权限
使用命令getsebool -a|grep ftp 查看
[root@oracledb vsftpd]# getsebool -a|grep ftp
allow_ftpd_anon_write --& off
allow_ftpd_full_access --& off
allow_ftpd_use_cifs --& off
allow_ftpd_use_nfs --& off
ftp_home_dir --& off
ftpd_connect_db --& off
ftpd_use_fusefs --& off
ftpd_use_passive_mode --& off
httpd_enable_ftp_server --& off
tftp_anon_write --& off
tftp_use_cifs --& off
tftp_use_nfs --& off
查看上述红色是否为on&
如果不是则使用
setsebool&allow_ftpd_full_access&on&
setsebool&ftp_home_dir&&on
[root@oracledb vsftpd]# getsebool -a|grep ftp
allow_ftpd_anon_write --& off
allow_ftpd_full_access --& on
allow_ftpd_use_cifs --& off
allow_ftpd_use_nfs --& off
ftp_home_dir --& on
ftpd_connect_db --& off
ftpd_use_fusefs --& off
ftpd_use_passive_mode --& off
httpd_enable_ftp_server --& off
tftp_anon_write --& off
tftp_use_cifs --& off
tftp_use_nfs --& off
vi /etc/profile //在文件尾增加内容
#set Java environment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ava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AVA_HOME/jre/lib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设置静态ip地址
CentOS在桌面环境下设定了ip地址,但是重启以后通过ssh无法登陆,必须在桌面下登陆账户,启动eth0以后才能被ping通。所以在桌面下设置不能够开机启用网卡,必须得修改配置文件才可以。
如果我们想更改主机地址为静态地址或者更改主机名,需要修改的几个文件包括:
/etc/sysconfig/network 设置主机名和网络配置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针对特定的网卡进行设置
/etc/resolv.conf 设置DNS
/etc/hosts 设置指定的域名解析地址
一般我们只需要修改网卡的配置文件ifcfg-eth0就可以了。修改方法如下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编辑配置文件
[root@MAP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TYPE=Ethernet
UUID=1e3f09ce-74aa-4d8b-aef4d32
ONBOOT=yes
NM_CONTROLLED=yes
BOOTPROTO=static
HWADDR=00:50:56:B8:37:90
IPADDR=10.138.16.144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0.138.16.254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yes
IPV6INIT=no
NAME="System eth0"
DEVICE=eth0 #描述网卡对应的设备别名,例如ifcfg-eth0的文件中它为eth0
BOOTPROTO=static #设置网卡获得ip地址的方式,可能的选项为static,dhcp或bootp,分别对应静态指定的 ip地址,通过dhcp协议获得的ip地址,通过bootp协议获得的ip地址
BROADCAST=192.168.0.255 #对应的子网广播地址
HWADDR=00:07:E9:05:E8:B4 #对应的网卡物理地址
IPADDR=12.168.1.2 #ip地址
IPV6INIT=no //可以加上,也可以不加
IPV6_AUTOCONF=no //同上
NETMASK=255.255.255.0 #网卡对应的网络掩码
GATEWAY=10.138.16.254 #网关
ONBOOT=yes #系统启动时是否设置此网络接口,设置为yes时,系统启动时激活此设备
重启使配置生效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常用在线小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云ecs 外网ip访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