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资产连结型院线会不结婚成为主流流吗

票房的天花板并非来临,市场持续增长大势不变-ZAKER新闻
【编者按】自 2016 年开始,票房经历了降温期,这种降温引发人们对影市未来发展空间的担忧。事实上,票房突然降温是多种因素叠加引起的,例如票补撤退、优质影片缺失、监管力度空前加强等,并非是到了票房的天花板。本文首发于艾维电影,作者艾维电影;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自 2016 年开始,票房经历了降温期,这种降温引发人们对影市未来发展空间的担忧。事实上,票房突然降温是多种因素叠加引起的,例如票补撤退、优质影片缺失、监管力度空前加强等,并非是到了票房的天花板。从《战狼 2》的火爆上也可以看出,所谓 " 降温 " 主要因素是优质内容的缺失。根据北美观影情况,与整体观影人数下降不相匹配的是大片(票房过 6 亿美元)的观影人数在不断增加。得益于《侏罗纪世界》《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复仇者联盟》《阿凡达》等年度大片,2015 年、2012 年和 2009 年的观影人次分别增长了 5.2%、6.1% 和 5.3%。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优质内容对票房的波动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此外,从人均观影人次上分析,500 亿左右的票房也远未达到我国可支撑的票房市场。我们统计全球各个国家的人均观影人次发现,韩国 4.34 次,冰岛 4.2 次,北美 3.66 次,而中国只有 0.99 次。因此,从这一点上看,至少存在 2 倍左右的增长空间。此外,从美国每 8000 人一块银幕和中国 3 万人一块银幕的分布上看,银幕增长也还有很大的空间。那么在影市还有较大增长空间的情形下,我国影院投资建设将何去何从,我们作出以下几点判断。1、短期内银幕仍将维持快速增长在票房维持低速增长的状态下,虽然会影响一部人的投资热情,但却并不会因影响短期银幕增速。由于票房增长并未遇到天花板,短期内新建影院还会是各大院线最主要的扩张方式。原因如下:a、影院建设属于重资产项目,并与场地建设同步,一般建设周期为 2 年。银幕短期内维持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 惯性 "。b、据公开数据表示,五年前,全国商业中心的供给量为每年 350 个左右,如今上升至 500-600 个左右,且尚未出现退烧迹象,这将在中期为银幕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c、从前十大院线的扩张速度来看,短期内注定不会让银幕增速下降。根据已经上市的或者即将上市的院线公司 IPO 招股说明书里募集资金投向情况,2016 年上市公司的银幕扩张计划已经规划至 2018 年,而即将上市的公司如广州金逸、横店影视等也必将再度扩张银幕数量。2、三四线城市将会是新建影院的集中地,县城的覆盖红利降低当前,影院建设全面下沉到县级城市,县级影院在近几年以 30% 几的速度在增长,在全国 8400 多家影院中,我们发现县级城市的影院数量占比已经超过 40%。根据相关证券公司的统计,全国 3000 多个县级行政区中约有 550 个县级行政区未覆盖影院,而这些未覆盖的区域大部分位于新疆、西藏和云南等地,可见县城新覆盖影院的红利已经较低。同时,影院建设全面下沉到县级城市后,未能迎来相应县级城市的观影需求爆发,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县级城市固定的核心的观影需求偏少。毫无疑问,目前我国优质观影人群仍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从长远看三线城市的前景也非常可观。鉴于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影院数量趋于饱和,即将进入调整期,加之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的快速下沉,新建影院将会集东、中部省份的三线、四线城市。3、影院的 " 更新换代 " 迫在眉睫如今我国银幕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银幕数最多的国家。近几年的影院建设速度很容易让人产生 " 银幕数过剩 " 的假象,但事实上,这种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优质影城太少,非标影院太多。我国第一代多厅影院建设始于 2010 年左右,到如今已经过去七八年,而一般影院建设的周期是 3 年左右,如今也该到了 " 更新换代 " 的时候。摆在一大批非标影院面前的路是:要么改进,要么淘汰。改进的方向在于:一是提升视听效果。这是最基本的路子。对于真影迷来讲,为选择一家观影体验好的影城而不惜舍近求远,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其二,改善布局。将来 " 引流 " 这两字在影院日常经营中会越来越明显,如果一家影城 80% 的面积都给了影厅,还如何引流呢?这势必要求影院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布局进行合理地改进。其三,在于品牌化管理。8000 多家影院,将近 200 个品牌,但绝大部分都未实现统一管理。就拿装修来说,同一个品牌下风格大不相同,标准有高有低,品牌的价值无从体现。4、中小型并购将持续发生,巨头之间大规模并购仍需等待相比北美,我国院线的集中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长远发展来讲,银幕增速和票房增速应当相符。在票房长期维持低速增长的状态下,院线之间的并购和整合将会是提升盈利能力的一大方式。由于前十大院线近几年快速扩张,稀释了彼此的市场占有额,而这些院线处于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的状态,相互之间合并的可能性不高。因此,这种并购与整合多发生在中小院线,大规模院线之间的并购时机还未成熟。未来,有两类资本方将在并购市场成为主力军。一类院线以及院线旗下的影投公司,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将会成为影院投资并购的主流。二是想打造电影全产业链的电影公司。这些公司为了整合上下游资源,从其产业布局出发会加大影院投资建设的力度。而随着票房增长放缓,单纯的以盈利为目的影投公司将不会成为并购市场的主流,这些公司将从重资产运营转向轻资产运营。而并购也将趋于理性,将更多地考虑并购主体的产业布局、规模、市场份额,而不会如一开始那样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盲目进行并购。5、资产联结型影院比例将会越来越高,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在我国,院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资产联结型,一种是加盟型。对于资产联结型影院来说,有高度的执行力、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有院线给与的优势资源,因而盈利能力较强。反观目前院线与加盟影院的关系,除了一些行政上的工作联系外,基本是名存实亡的关系。因为院线基本不直接参与加盟影院的日常经营管理,仅仅只是提供排片指导。在影院数量越来越多与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的当下,加盟影院在与资产联结型影院的竞争中显得更弱势。从长远来讲,银幕增速一定会放缓,加盟型影院的建设也会放缓。而院线内部的加盟型影院转为资产联结型影院、或者跨院线并购将成为新常态,而并购的标的也将是影投公司而不是院线。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三到五年内,银幕数将维持高速增长的状态,当市场总量达到成熟状态时,银幕增速将会维持平稳增长的状态。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优化调整的阶段,但电影市场持续增长的大势不会发生改变。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猎云网9分钟前
砍柴网20小时前
砍柴网昨天
36氪1小时前
36氪3小时前
36氪3小时前
36氪3小时前
知乎每日精选13小时前
品途商业评论昨天
动点科技48分钟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7分钟前
知乎每日精选2小时前
亿欧网28分钟前
品途商业评论3小时前
36氪11小时前低分账抢夺影院 资产联结型院线是未来主流_凤凰财经
低分账抢夺影院 资产联结型院线是未来主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院线抢夺影院已是趋势。若院线能得到资本助力,那么更会选择多建自有影院,这就是资产联结型院线。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影视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联结型院线会是未来院线发展的主流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影视记者 盖源源院线作为电影产业链中的供片商,旱涝保收,只要有影片发行,就能从票房分账中提取院线应得的比例。院线无需承担上游片方最担心的票房不确定性,也不会产生下游影院那么高的经营成本。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院线是个美差。但是,随着与影院有资产联结关系的影院管理公司的崛起,院线的职能被弱化,影院管理公司逐渐剥夺了院线对影院的掌控力。院线希望旗下的影院越多越好,特别是票房产出高的优质影院,这样可以提取更多的分账收入。然而,影院加盟院线,影院管理公司更有话语权,这加剧了院线之间的竞争。有的院线为了抢夺影院资源不惜作出分账比例的大让步,在这样的背景下,院线的盈利模式也发生着一些改变。让利5%抢影院有的院线恶性竞争“靠低分账吸引别人,这不是中国院线发展的方向,也不是院线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电影票房分账有着行规,所有影片的票房收入,缴纳3.3%的营业税和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后,剩余的91.7%被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即“净票房收入”。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剩余43%归影片制作方和发行方。据院线行业资深人士介绍,一般来说,院线能分得净票房收入的2%~ 7%,同时提取净票房收入的1%~2%,这部分称为“影院管理费”。然而,随着影院数量不断增长,院线之间抢夺影院的竞争也变得白热化。特别是那种以加盟影院为主的院线,在与资产联结型院线的竞争中显得更弱势。一些院线开始利用与影院之间分账比例的杠杆来争抢影院,有的院线提出更低的分账比例,让利更多给影院。这在行业屡见不鲜,时代今典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影视(微信ID:meijingyingshi)记者:“有的院线只要1%的分账,有的甚至1%都不要。”那这样的院线怎么赚钱?吴鹤沪说:“利润虽然没有壮大,但抢到了更多的影院,话语权壮大了。”据每日经济新闻影视记者了解,这样的院线应该是以自有投资影院为主,加盟为辅的,让利给加盟影院,将两者的关系更牢绑定,自有投资的影院仍会带来稳定的收入。如此一来,签约更多加盟影院,手握影院数量才是市场竞争最好的谈判筹码。不过,违背行规的低分账竞争手段必然扰乱市场。大地院线总经理方斌就表示:“有的院线没有服务能力,靠低分账吸引别人,这不是中国院线发展的方向。而企业要有经营业绩才能持续性发展。低分账竞争并不是院线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投资影院院线能实现话语权和收益双赢“资产联结型院线会是未来院线发展的主流模式。”院线抢夺影院已是趋势。若院线能得到资本助力,那么更会选择多建自有影院,这就是资产联结型院线。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影视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联结型院线会是未来院线发展的主流模式。”加盟影院的院线,和资产联结型院线,最大的区别就是影院是否是院线投资的。影院投资收益是资产联结型院线的主要收入来源。相比院线录得相应比例的分账收入,影院的营收渠道更加多元化。除了票房分账,还有卖品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收入等,这其中中国电影的衍生品收入目前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会是影院下一个利润增长点。在电影产业链中,影院与院线关系紧密,院线也熟悉影院行业的运作。因此,院线若有充足资金自建影院,不仅能实现院线影院一体化管理,院线还能从影院营业利润中分得投资收益,一举两得。万达院线(002739,股吧)正是资产联结型院线的集中代表,依仗万达商业地产中的自建影院,实现了院线影院营收的统一。现在,不少院线也效仿万达模式,房地产商纷纷自建影院。据艺恩电影智库数据,月,万达影院贡献了47.62亿元票房,恒大影院有8.14亿元票房,(600048,股吧)旗下影院票房为1.83亿元。此外,截至日,成立仅6年的红星地产在全国建设了20个商业广场,拥有41块银幕,累计收入7137万元票房。而深圳地区首家进军院线的地产商宝能集团,目前在广东地区拥有两家影院,共计10块银幕。记者观察提供多元化选择 院线未来将是分线发行每日经济新闻影视记者 盖源源“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时候,我们在电影院尝试直播了一场足球赛,大银幕的现场直播,很受欢迎。”卢米埃影业集团邵征在今年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影视记者专访时,曾聊到电影院的多元放映,她表示未来电影院将不只是放电影,歌剧展映、演唱会、竞技游戏等都可能成为常态。伴随着电影院放映内容的多元化,院线的分线发行也将成为现实。目前,国内电影发行模式单一,多为全范围院线发行,各院线根据市场需求排片,没有形成区隔化、差异化的体系,观众不同的观影习惯也没有得到培养。事实上,在电影市场发达的地区,都是分线发行。分线发行,电影片方可以有选择地在一条或者几条院线上发行,对于片方而言不仅可以形成排他性“特许”发行,还可能与院线议价时有更利于片方的分账比例。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西区总经理邹明表示,拥有一定数量影院的院线甚至可以谈买断发行权,“一个成本1亿元的片子,院线手中有足够多的影院,预估能产出3亿元的票房,那么可以3亿元保底来谈判,‘垄断’该片的发行。”而院线获得这种“特许”放映,也能给影片更长的放映周期。2016年10月中旬,在长春电影节落幕时,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成立,万达院线、保利万和院线、中影院线、卢米埃影业等联盟成员拿出共100个影厅,作为首批加盟影厅放映艺术电影,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同时保证每周至少有10个黄金场次放映。这次探路国内分线发行,也得到了不少艺术电影人的支持。导演贾樟柯说:“之前艺术片和商业片、动画片都在一个渠道里发行,现在我们有那么多终端影院发行公司,可以让庞大的市场进一步细化,给艺术电影导演提供找到观众的机会。”事实上,目前在中国电视剧发行已经是“分线发行”,大地院线总经理方斌就表示:“电视剧‘一剧两星’,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在两家星频道上播出,这不就是一种分线放行的方式吗?过去在电影胶片时代,弹性分账,拿着胶片去跟院线谈,然后决定在哪条院线放映。后来数字电影拷贝出来,拷贝成本比较低,电影变成了全国范围内统一上线放映。”在好莱坞,虽然也都是数字拷贝的发行介质,但发行市场的设计仍保留着胶片时代的首轮、次轮的安排。同一片发行区域内,一些大片首轮放映时,非大型院线旗下的影院会被排他性发行策略“拒之门外”,而这就给中小成本的影片提供了更多操作的市场空间。方斌说:“目前国内的院线制,影片同质化严重,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分线发行肯定是势在必行。”此外,分线发行对院线树立品牌同样有利。分线发行能让院线在局部区域获得独占性的片源,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通过片源的精挑细选和会员的精耕细作来进一步凸显院线的品牌形象,丰富品牌内涵,建立品牌黏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18322
播放数:139941
播放数:112472
播放数:5808920几分钟,读懂院线制
几分钟,读懂院线制
华谊兄弟研究院 第一院线
来源丨华谊兄弟研究院 (ID:HBresearch)
近年来,电影业的高歌猛进和可期收益,引得院线建设也快马加鞭。时至今日,全国影院已超过7000家,银幕数量更是突破3万大关,产业链放映端逐渐成为竞争红海。尽管票房的持续增长为影院的投资回报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是下跪求映、文艺片一日游等事件的出现,仍反映出当前盈利模式下,院线为稳定上座率、确保经济效益而择优排片、忍痛割爱的无奈。若能更有效地丰富盈利模式、降低票房收入在影院收益的比重,将为放映端进一步均衡商业考量与文化功能提供更多的空间,更有助于全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
院线制发展“极简史”
我国自2002年推行“院线制”改革以来,国内院线和影院组合模式从二者的从属关系角度,大致可分为资产联结和供片联结两种。资产联结,一般是指院线以自有资本直接对外投资、开发和建设影院,对影院的日常经营、管理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供片,则一般以供片为纽带,影院拥有较高的自主经营权,院线公司不参与影院投资,对影院的管理主要体现为指导和建议,控制力相对较弱①。
“院线制”改革前,国内影院更多采用供片联结模式,对旗下加盟院线的经营也缺乏统一的管理。自万达院线大规模采用资产联结模式并取得商业成功后,使得中影等实力强大的院线纷纷效仿,放映端主体的整体架构开始转型。经过多年建设,万达院线全部采用资产联结模式,旗下影院均为自有、自营,国内其他院线则采取资产联结和签约加盟的混合经营方式②。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资产联结模式因具备有效提高院线盈利能力、促进院线整合的优点,已成为大院线拓展市场、扩大规模的主流方向。
根据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影院建设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前十大院线票房总计289亿,市场份额达到整体的66.5%。全国47条城市院线中,23条同比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③,万达以58.9亿票房收入稳居头把交椅,中影星美、大地院线分列二三位,放映端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
&#15前三季度影院及银幕增长情况
(来源:艺恩网)
&#年全国院线票房排行
(来源:凤凰网)
票房仍是营收主力,盈利模式出现可喜变化
票房分账模式概况
分账制是现在电影产业票房利益分配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每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在上缴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后,剩余部分在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影院等四个主体间分配④。依据《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帐比例的指导性意见》等产业政策⑤,一般采取的分账比例是,剩余票房所得的52%以上归院线和影院,43%以下归制片方,还有不到10%归发行方⑥。当然,由于产业链各方对单部影片票房的影响和贡献会有所不同,因此可将这一作为参考而上下浮动,共同约定分账比例。引用一个图标,更为直观的了解一下⑦。
▲后会无期分账模式
(来源:好奇心日报)
盈利模式的升级转型
时代和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或说倒逼了影院盈利模式的进步。尽管票房收入仍是各大影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所占比重已出现下降趋势,盈利来源日趋丰富。目前,万达院线当属升级转型最为成功的先行者。
万达院线2015年年报显示,放映收入达63亿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将近80%。在票房增长和产业资本的双重助推下,影院数和屏幕数的飞增,令盈收能力随之水涨船高⑧。而在票房收入之外,随着经营理念的进步,万达影院(院线)的非票房收入也在逐步增长。其2015年全年收入的剩余20%部分,分别由商品销售收入(11.53%),影院广告收入(5.79%)和贴片广告、影片投资和宣传推广收入(0.77%)等非票房收入构成。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该部分的占比不大,但是其利润率却相对较高。例如商品销售的毛利率高达68.83%,远高于电影放映收入25.02%的毛利率。万达坚定地将提高非票房收入作为重要的目标,预计2016年这部分非票房收入将提升10%,达到整体收入的30%以上。
万达院线营收的另一大利器是建立完善的会员体系。2015年末万达影城会员突破5000万,消费占比超过80%。依托庞大的会员群,万达提出“会员
+”发展战略,开展跨界营销和精准营销,将客户资源开发贯穿于电影营销策略的始终,并着力提高转化率。据万达电影院线CEO
曾茂军介绍,万达在会员管理里设置了“三角形”的会员权益体系,把会员分成重度粉丝、中度粉丝和轻度粉丝,中重轻是根据消费频次而来,如果有了这个分类,有了会员的标签,就可以对所有的会员进行精准推送⑨。
与此同时,万达更加速发力衍生品销售,不仅发布了自己的
“衍生π”衍生品品牌,还与时光网合作建立衍生品销售体验中心。衍生品的体验店增加了消费者场景互动,提高了粘稠度,顺应了个性化消费和场景消费的发展趋势,无疑将对非票房营收能力产生推动作用。
▲万达院线营收构成
(来源:万达院线2015年年报)
▲万达院线营收项目对比
(来源:万达院线2015年年报)
面对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第二梯队院线也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如中影星美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新商机,力求打通线上购物与线下销售的渠道,大力引入网络合作企业,推出了主营影院销售专柜及网上购物平台“星美汇”等经营模式,突破固有的院线发展思维。经过努力,2015年6月百度斥资1.5亿入股星美控股,双方在“星美百度联名卡”及线上购票等方面达成合作,并宣布共同打造“两公里生态圈”。同时,星美控股自建物流中心,推出理财、保险、红酒、模特秀等一系列消费产品,打造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服务平台⑩。
此外,一些影院灵活配置闲置资源,通过场地出租、合作拓展等方式增加非票房收入。保利国际影院的龙旗广场店承接了拍卖会预展。一些影院选择与银行合作,允许其在影院大厅里办理信用卡等业务,或是与公司合作,举办庆功会等活动⑪。
美国影院盈利模式
作为全球电影业的商业标杆,美国影院的盈利模式是值得观察和借鉴的。其盈利模式主要由票房分账、食品饮料、广告等三部分组成,就整体而言,尽管和我国现状比较并没有明显的高明之处,但是从非票房收入占比、经营理念和具体做法等方面仍会带来一些启发。
来源:虎嗅网
完备而灵活的票房分账协议
票房收入同样是美国影院营收最主要的来源。受派拉蒙判决的约束,院线旗下的影院需要就分账比例单独与发行商谈判,进而约定分账比例,份额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约定的内容以协议的形式予以固定,影院和发行商通常会签署两类协议,一种协议是基础性的框架协议,另一种则是单部影片的租赁协议,即根据具体影片的放映进行的约定。尽管类型不同,但影片放映协议一般会列明以下核心条款:
1.影院固定成本(House
Nut):指影院的相对固定的经营费用,包括租金、维护费、公用设施费、人力成本、设备费用、保险等。上述费用,放映商一般会基于电影院的地理位置、银幕数量、座位数量及电影预告播放等情况和发行商商定一个固定数额。
2.电影租金:发行商占票房毛收入的份额。通常会随着放映时间发生变化并规定保底份额。
3.上映影院数量:和我国不同,美国放映不采取一刀切的首映制,因此既可以约定上映某部电影的影院数量,也可约定用于放映某部影片的首轮影院数量。
4.上映周数:影院保证上映某部影片的时间长短。
5.分区放映:影院在所在市场区域是否享有独家上映权。
最后,最关键的当然是影院和发行商的票房分账相关条款。一般说来,放映商对票房收入的分割大多采取阶梯式递减制,即扣除影院固定成本后,按照逐周递减的比例将票房返还给发行商。譬如,在单部主流影片上映时的第一(或二)周,扣除支出后发行商通常可获得90%的票房收入,放映商获得10%或更少。而后,发行商可获得的票房收入每两周降低10%,而放映商相应增长10%,这意味着放映越久放映商获得的票房收入比例越高。另外,在实际操作中,主流发行商通常会要求分成保底,即每周所获票房收入不能低于总票房的一定比例(通常首周是70%,其后每两周降低10%)。
当然,上述票房分配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双方会依靠自身实力与对方博弈。当重磅大片上映时,发行商通常会占据主动,甚至可以提出一些强势主张,比如提前支付一定的“保证金”。而好莱坞“六大”之外的一些小发行商则处于相对弱势,大约只能获得票房的40%至50%。一些在艺术院线放映的文艺片,发行商的票房分成甚至更低,仅占35%至40%①。
可观的餐饮盈利
美国院线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是食品和饮料,不仅占比高于国内,且利润率可高达80-85%,还不必分给发行商,算得上院线利润最主要的来源②。据AMC
2014第四季度报告显示,影院的食品饮料收入较前年上升了8.8%,达到2.15亿美元,人均消费上升到4.46美元③。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则称,美国影院40%净收入来自于餐饮④。
美国最大的院线Regal娱乐,从2007年便将餐厅作为高档影院的配套设施,目前已开设5家,并计划发展为定位高端的一个子品牌。AMC也计划将旗下375家中10%的影院定位于开设餐厅的高档影院。而据美国影院主协会2011年初公布的数据,在该协会覆盖的5750家影院中,已有400家影院开设餐厅,提供更精致(当然)也更贵的食物⑤。美国影院(院线)对餐饮盈利的经营模式已从专柜售卖爆米花+可乐的1.0时代迈入独立餐厅的2.0时代。
多样化的广告经营
根据美国影院广告委员会(Cinema AdvertisingCouncil
,CAC)的报告,2012年其会员影院的广告收入约为6.36亿美元。影院广告包括银幕广告和场地广告两种形式,银幕广告即电影放映前播放的商业广告,2011年约占广告总收入的90%。场地广告的样态则丰富许多,从爆米花、饮料的包装、影院大厅里的陈列品,到批准促销员进入电影院向观众推、配合品牌举办商业宣传活动⑥。尽管收入占比小,却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消费信息,也令影院氛围变得多彩。
因地制宜的场地出租
在电影放映的淡季,一些影院会出租场地,租金收入甚至会超过10%。除此之外,影院还会通过一些特殊场次放映获取收入。例如对于一些无发行能力的电影人而言,影院提供放映场地,收取费用,盘活闲置场地,并为电影人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而有的影片在影院无排片机会或已过了放映期,但仍受市场关注时影院也会安排放映,既满足了观影需求,又获得收入,可谓一举两得⑦。
从整体来看,美国影院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水平较国内更高,仅北美三大院线,其非票房收入比重便占到34.4%左右⑧。此外,不同于我国通过行政手段、自上而下推行院线制的做法,美国官方不强制影院必须加入院线,反而鼓励独立影院的存在,以促进放映端主体的多样化。上述种种,都值得我们思考。
影院(院线)发展趋势展望
任何产业都存在发展瓶颈,未雨绸缪推进改革升级方为正解。电影产业放映端依靠扩大规模、以量取胜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在市场尚未饱和之时,创新盈利模式、推进多元化经营是大势所趋,更有利于产业发展。纵观中外院线现状,未来经营理念和盈利模式的发展,可能集中表现为以下方面:
多元化经营成为主流业态
无论是美国影院的实践,还是万达、中影星美等大型影院的初体验,似乎预示着多元化经营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处于产业链终端的影院,尽管拥有排片的决定权,却无法决定影片质量的好坏和上座率的高低。因此随着电影业到达阶段性平台,为了保持营收的稳定增长,影院需要通过提升配套服务,优化消费者的观影体验,刺激观众在影院的消费,创新并扩大盈利点。在强势院线的拉动下,整个放映端的经营理念都将随之进步,无法汇入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影院将淹没于发展的洪流中。
而从市场供求来看,国内消费主流人群,80后、90后越发青睐个性化消费和场景化消费,使得非观影消费需求逐步扩大,如餐饮服务,衍生品消费,沉浸式体验服务等都将带来新的盈利点。目前,国内电影业尚未形成完整的衍生品产业链,在研发销售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衍生品一般定位为“宣传品”,而非“消费品”,一些电影虽有衍生品,但基本并未将重点放在盈利上,更像是“附赠品”和营销宣传的辅助手段。而曾热销的衍生品,如《长江七号》中的七仔、《捉妖记》中的“胡巴”玩偶等,都进盗版商的荷包⑨。既预示了发展前景,又揭示了当前不足。不过,正如万达影业投资时光网,共建衍生品销售体验中心等创新做法,相信搭上“互联网+”这班快车,“票务+衍生品”以及“院线+电商”等经营模式定会逐步壮大,催生出正规完备的产业生态圈⑩。
“去同质化”增强品牌价值
整齐划一的院线制、影片单轮放映制和国内片源同质化的叠加影响下,加剧了影院的同质化竞争,但也突出了“去同质化”的必要性。在影院无一例外的投入重金用于锁定黄金地段、置备豪华设置、先进设备的同时,通过建立会员管理体系,推出附加特色服务,打造独特电影文化等方式,进一步强化院线品牌,提高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将有助于实现“去同质化”,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对整个放映端而言,也将起到增加市场活力,推进产业发展的作用。
而最近的一则产业动态,更说明了“去同质化”正逢其时。据报道,本月15日,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华夏发行、暖流文化、万达院线、百老汇电影中心、微影时代等6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在第十三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正式启动,并发布了《联盟共同宣言》。自此,在全国重点城市挑选出的9家放映渠道公司,将安排100个影厅作为首批艺术电影放映的核心影厅,保证每天至少放映3场由全国艺术电影联盟推荐的艺术影片,并且每周至少保证10个黄金场次放映。接下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还会在地级市和部分实力较强的县级市,设立“四核心”艺术影厅400个,并最终实现3000个银幕动态化放映艺术电影。
对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指出,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市场分层化、创作多样化、观众需求个性化的新态势,艺术电影的创作、推广和被接受,也正在成为这种新态势的重要标志。市场呼唤出现全国性、规模化、常态化的艺术电影放映渠道,目前我国建立艺术院线、进行分线发行已具备基本条件,成立联盟将进一步实现保证各地观众都能在本省甚至本地区观看到艺术电影的目标⑪。艺术电影动态化放映,为影院去同质化提供了又一个明确方向。
抢占四五线城市完成全国布局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提升了“小镇青年”的观影消费能力,不同级别城市观影人次份额的差距逐渐缩小,三四五线的票房潜力不断释放。
来源:艺恩网
在一、二线城市影院日趋饱和及票房下沉的带动下,加速布局四五线城市成为院线投资建设的迫切需要。大地院线作为院线“下沉”的先锋,在二三四城市布局了601家影院,约占其全国总影院数的93.5%。据2016年上半年营收报告显示,其上半年业绩达到8.7亿,净利增幅435.94%
,票房总量已经上升至全国第二,“下沉”战略效果已然显现⑫。这必将带动院线发力抢占全国影院市场蓝海——四五线城市,同时伴随这一轮“圈地”攻势结束,全国影院整体布局将基本完成。
“影院为王,终端取胜”虽在电影业内站得住脚,但观众却未必买账。改进经营理念,创新盈利模式,方可实现院线良性发展,推动产业整体进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结婚成为主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