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社保基数风险求职风险

  摘要:随着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中小企业用工管理规范化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规避用工风险提出了相"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小企业规避用工风险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摘要:随着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中小企业用工管理规范化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规避用工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论文网 /3/view-4811416.htm  关键词:企业 规避 风险 问题   随着《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政府对企业的用工管理更加法制化和规范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如果不懂法,不按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员工,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昂贵的用工风险。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企业的调查了解,认为当前中小企业在规避用工风险时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 用工风险防范从员工招聘开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就要求用人单位一定要保管好员工的求职材料,一方面要求员工填写求职申请表,要求劳动者在入职申请表中声明:本人提供的学历证明、资格证明、身份证明、工作经历等个人资料均真实可靠,本人充分了解上述资料的真实性是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前提条件,如有弄虚作假,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本人绝无异议;另一方面在合同中还可以约定如信息有假企业有权终止合同的条款,明确劳动者提供不实信息的后果。同时,企业让劳动者填写信息披露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填写时间应当在录用前填写。因为录用前劳动者会较录用后更加配合用人单位要求;录用前填写   的内容才是用人单位决定录用与否的依据,一旦有虚假,用人单位可以据此主张劳动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而录用后填写的内容与录用与否无必然联系,名称用“求职申请表”比较好;二是要填写好有效联系地址,以及变更后应告知,未告知的法律后果等。只有这些基础工作做扎实了,一旦试用期要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就有了可查凭据,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防范劳动纠纷引起的用工风险。   2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并按政策约定好试用期   现在很多中小企业招聘员工,尤其规模不大的私企,员工招进来要么不签合同,要么一般第一次只签订一年的合同期限,但是约定三个月的试用期,殊不知不签合同就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而约定试用期三个月就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企业如果不签劳动合同就意味了双薪风险,如果只签订一年的合同期限,就意味着试用期约定不得超过一个月,如果试用期约定超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企业就要承担违法约定试用期的风险。   3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员工   企业无故解除劳动合同往往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如何使劳动合同的解除有规可依呢?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要加强单位各项制度的建设。首先要建立新员工培训制度,新员工入职时就要系统介绍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薪酬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告知员工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相应的处理政策等,并要求员工在培训内容上签字认可,表示单位已尽告知义务;其次就是要健全绩效管理系统,明确岗位任职资格和岗位要求,明确绩效考核标准和指标,建立绩效反馈系统和绩效申诉系统,做到程序规范合法,合同解除有规可依;第三就是薪酬制度设计要注意技巧,比如员工临时性加班比较多,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就可以把基本工资设计低点,拿出一部分待遇作为加班费进行发放,而不要统一用工资的形式进行发放;第四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工时制度,控制加班费。当前主要的工时制度有四种,中小企业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选择合适工时制度是可以帮助规避加班费争议的,比如高层管理者就可以用不定时工作制,这种工时制度就不存在算加班费,司机则可以用综合工时制,但是除标准工时制度外的其他工时制度都要到政府相关部门审批方可有效,未经审批的其他工时制度按标准工时制对待。只有制度规范了,程序合法了,就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有效规避用工风险。   4 加强干部队伍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培训,防止随意辞退员工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干部队伍对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比较缺乏,在日常管理中,碰到员工工作不理想,或者不听指挥,就直接辞退员工,殊不知他们这种法律知识缺乏,不懂得辞退员工的技巧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各中小企业务必重视干部队伍培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无论是用人,还是辞退人都不能随意进行,要有计划有申请有审批。同时,不断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帮助企业规避了用工风险。   社会在进步,员工素质在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严格招聘程序,扎实做好员工培训,绩效管理系统科学完善,薪酬制度客观公平,人员规划具有前瞻性,干部队伍知法懂法,只要能做好这些工作都能有效防范用工风险。   参考文献:   [1]《劳动合同法》.   [2]《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3]吕红征.《劳动合同法》背景下高校劳务用工人员劳动关系分析[J].价值工程,2010(34).   [4]李建霞,张伟锋.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劳务派遣工作的法律思考[J].价值工程,2012(06).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徐州英才网招聘热线:3/&&企业QQ:
您在徐州招聘位置 >>
当企业招聘日渐谨慎,求职者该如何规避就业风险?
当企业招聘日渐谨慎,求职者该如何规避就业风险?
&&&&发布时间:日&&&& 来源:徐州招聘-徐州英才网
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从2014年起,中国经济便进入稳中趋缓的“新常态”。也是由此,现如今的企业在招聘时越来越谨慎,对求职者的学历、能力、经验要求也有所提升。面对着如此考验,求职者该如何规避就业风向?怎样才能打好这场无硝烟的求职攻坚战呢?
在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求职者永远处于弱势。当急于找工作的迫切心情被某些人利用,从中牟取利益,招聘也就变了味。因此,学会一些自保的招数,规避求职风险,也就非常有必要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找工作时规避风险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1、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永远不要把宝压在一个单位上,即使你有80%的把握能被录用,也要为自己找条后路,多选一个备胎,以防止那20%可能出现的风险。虽不建议大家海投简历,但,多应聘几家企业还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2、见缝插针,在等待的过程中寻找新的机会
投简历后得“等”,面试过后得“等”,入职转正还是得“等”。在这个啥时都得等的时代,拥有见缝插针的本领,会求职事半功倍。趁着投简历、面试、入职等待的这段时间,继续刷新招聘信息,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一来可以缩减求职效率,二来可以增加选择机会,三来可以防止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
3、做事留有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没人喜欢与强势的人在一起,同样,HR也非常不喜欢咄咄逼人的求职者。在求职面试的时候,一定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凡事不能做的太过,否则,即使你的能力再高,也不会被用人单位接受。
相关新闻:
· · · · · · · · · · · · · ·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徐州英才网,每日推送最新的招聘,招聘会,职场等精彩资讯.
徐州招聘英才网点击榜
············
关注徐州英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法律顾问:江苏徐州叶飞律师
徐州市互联网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找工作上徐州英才网,每日更新大量徐州最新招聘信息
徐州招聘直播间①:人力资源交流群:
客服电话:(市区)3
     (县区)3
     (传真)0
徐州招聘-英才网 版权所有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网申被骗事件多发 牛人教你如何规避
来源:  【】 
&& 【考试吧 求职攻略】网络求职由于方便、快捷的方式赢得大部分求职者的心,在招聘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其中的社会问题也跟着随之而来。很多公司或不法分子常常会利用求职者急于求成的心态,以及网络求职的便利,把“黑手”伸向了网络招聘,面对网络求职陷阱,求职者应“多管齐下”,将受骗上当的风险降到最低,这里考试吧提醒广大求职者,网上求职把好以下几关非常重要:  1、选择网站关  即选择可靠的招聘网站。对于求职者来说,应尽量选择大型、专业、知名的人才网站进行浏览、注册,因为这些正规的网站对招聘单位都经过审核,信息可信性相对较高。而且正规的人才网站会对个人简历的重要信息如联系方式、E-MAIL、家庭住址等做一定程度的保密处理,只有向网站提供合法资质证明的招聘单位才能看到,但非正规的网站就不一定是这样了。  2、简历填写关  网上求职个人应当按照网上提供的简历模板将个人详细情况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不要将重要个人信息留在不该填写的位置。尤其,在填写简历时,不要忽略个人简历的公开程度,尽量不要使自己的个人简历处于无条件公开的状态,这样会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3、信息鉴别关  有些公司不止采用一种招聘方式,在网站、报纸、人才市场同时进行招聘,一般这类招聘的规模大,比较可信。而虚假招聘信息一般有以下特点:招聘单位联系地址不详细或根本不留;联系电话为手机、小灵通,没有固定电话;招聘条件非常低,工资待遇异常高;以各种理由收取求职者费用;以公司手续正在办理中为由不出据相关资质证明。这些招聘信息,很可能是虚假的,求职者要慎之又慎。  4、电话联络关  对待陌生的电话(包括通知面试的电话和其它陌生询问电话)不要回答太多个人问题,一有可疑情况应立即报警。对于通知面试的电话,一定要对公司的地址及面试地址进行核实,以辨别是否是“皮包公司”。  5、面试防御关  首先,注意面试场地,正规招聘单位一般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若网上的单位将面试地点选在宾馆等临时租借来的场地,要高度注意,谨防上当受骗。其次,面试时间和地点若面试安排在晚上,为保证人身安全,可以和单位商量改到白天的工作时间,尽量不要晚上赴约,特别是女学生。若要求到外地或很偏远的地方面试,在对招聘单位没有详细了解的情况下,不要贸然行动,否则,如果在外地受骗,所遭遇的困境会更麻烦。  另外,在面试之前,应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看看公司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单位是否拥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是否有不良记录等。在出门前,一定要给家人或亲朋好友留下要去招聘单位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包括固定电话),以备查用。1&&&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4:11:18)?&&( 17:43:49)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规避风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