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片建设评价指标共有多少项

目前我国国家森林城市已达137个
来源:中新社&&&作者:陈溯&&&日期:日
中国园林网10月11日消息:在10日召开的2017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河北省承德市等19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当天,中国国家林业局批准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通化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江西省上饶市、赣州市、景德镇市,山东省日照市、莱芜市,湖南省张家界市,广东省佛山市、江门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宜宾市、巴中市,云南省临沧市,陕西省安康市等19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04年起开始授牌,涉及森林覆盖率、森林健康、公共休闲、生态文化、乡村绿化等方面的38项评价指标。贵阳是中国的首座国家森林城市,到如今,中国已有137个城市获此称号。按照规定,需对当选城市每3年组织一次复查。近年来,中国逐步将森林城市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国务院将森林城市工程列入“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165项重大工程项目之中。国家林业局编制了《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颁布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林业行业标准等,各地政府把森林城市建设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当天的会议上表示,对于国家森林城市评选,下一步要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推进,注重过程、看重实效,严格程序、严格审批,持之以恒、越建越好等四个原则,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据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介绍,关注森林活动自1999年启动以来,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十年,关注森林活动着力抓住中国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问题,连续举办城市森林论坛或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推动森林城市事业快速发展。推荐阅读: (来源:中新社)
(编辑:牡丹花)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
客户服务热线:6 2简介/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国家林业局日公布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以下指标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
指标如下/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一、组织领导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绿化的方针、政策、法规;
  (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措施有力;
  (三)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四)把城市森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资金有保障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二、管理制度  (一)认真编制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予以实施。城市森林建设按照规划严格实施,能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并有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
  (二)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严重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树木事件,近三年没有发生破坏绿化成果案件;
  (三)城市森林建设有长期稳固的科技支撑;
  (四)城市森林建设工作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五)城市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完整、规范,图件齐备。三、森林建设  (一)综合指标
  1.编制实施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有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和配套的建设工程。
  2.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切合实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
  3.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4.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绿化隔离林带,树种选择、配置合理,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等效果显著;
  5.江、河、湖等城市水系网络的连通度高,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水质近5年来不断改善;
  6.提倡绿化建设节水、节能,注重节约建设与管护成本。
  (二)覆盖率
  1.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35%以上,北方城市达到25%以上;
  2.城市建成区(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3.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山区应达到60%以上,丘陵区应达到40%以上,平原区应达到20%以上(南方平原应达到15%以上);
  4.积极开展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
  (三)森林生态网络
  1.连接重点生态区的骨干河流、道路的绿化带达到一定宽度,建有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
  2.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绿化率达80%以上。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3.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通道网络;
  4.城市郊区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国家要求达标。
  (四)
  1.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保育;
  2.城市森林建设树种丰富,森林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物生长和群落发育正常,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
  3.城市森林的自然度应不低于0.5;
  4.注重绿地土壤环境改善与保护,城市绿地和各类露土地表覆盖措施到位,绿地地表不露土;
  5.科学栽植、管护树木。对大树移植严格管理,做到全株移植。
  (五)公共休闲
  1.建成区内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
  2.城市郊区建有森林公园等各类生态旅游休闲场所,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
  (六)生态文化
  1.生态科普宣传设施完善,建有2处以上森林或湿地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
  2.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全民义务植树尽达80%以上;
  3.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并建有各类纪念林基地。
  4.每年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3次以上;
  5.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知晓率达90%以上,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支持率达80%以上;
  6.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严格规范,措施到位。
  (七)乡村绿化
  1.采取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等多种模式开展乡村绿化,近5年来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
  2.郊区观光、采摘、休闲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和林木种苗、花卉等特色生态产业健康发展。四、考核检查  (一)森林城市建设是对这个城市市域范围进行的城乡一体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城市所辖的区市县均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考核范围(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城市可限市区和郊区);
  (二)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后,对城市所辖的区市县不再另外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三) 国家林业局对“国家森林城市”进行动态考核,在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3年后组织专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将提出警告,5年后复查仍不合格,取消其“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五、解释和修订  本指标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完善。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04:00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支持率和满意度均要求_百度知道
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支持率和满意度均要求
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支持率和满意度均要求达到百分之多少以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0%以上;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知晓率和支持率达到90%以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国家森林城市有什么标准_百度知道
国家森林城市有什么标准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创建标准各项建设指标达到国家林业局规定的标准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组织领导(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绿化的方针、政策、法规;(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措施有力;(三)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四)把城市森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资金有保障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资源管理(一)城市森林建设有长期稳固的科技支撑;(二)城市森林建设工作有明确的管理机构;(三)城市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完整、规范,图件齐备。森林建设综合指标⒈编制实施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有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和配套的建设工程。⒉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切合实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⒊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⒋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绿化隔离林带,树种选择、配置合理,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等效果显著;⒌江、河、湖等城市水系网络的连通度高,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水质不断改善;⒍提倡绿化建设节水、节能,注重节约建设与管护成本。覆盖率⒈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40%以上,北方城市达到30%以上;⒉城市建成区(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⒊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山区应达到60%以上,丘陵区应达到40%以上,平原区应达到20%以上(南方平原应达到15%以上);⒋积极开展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生态网络⒈连接重点生态区的骨干河流、道路的绿化带达到一定宽度,建有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⒉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绿化率达80%以上。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⒊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通道网络;⒋城市郊区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国家要求达标。森林健康⒈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保育;⒉城市森林建设树种丰富,森林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物生长和群落发育正常,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⒊城市森林的自然度应不低于0.5;⒋注重绿地土壤环境改善与保护,城市绿地和各类露土地表覆盖措施到位,绿地地表不露土;⒌科学栽植、管护树木。对大树移植严格管理,做到全株移植。公共休闲⒈建成区内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⒉城市郊区建有森林公园等各类生态旅游休闲场所,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生态文化⒈生态科普宣传设施完善,建有2处以上森林或湿地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⒉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⒊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并建有各类纪念林基地。⒋每年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3次以上;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知晓率达90%以上,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支持率达80%以上;⒍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严格规范,措施到位。乡村绿化⒈采取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等多种模式开展乡村绿化,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⒉郊区观光、采摘、休闲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和林木种苗、花卉等特色生态产业健康发展。考核标准(一)森林城市建设是对这个城市市域范围进行的城乡一体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城市所辖的区市县均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考核范围(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城市可限市区和郊区);(二)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后,对城市所辖的区市县不再另外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三)&国家林业局对“国家森林城市”进行动态考核,在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3年后组织专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将提出警告,5年后复查仍不合格,取消其“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采纳率:84%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