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评测大极典的L6有源音箱和无源音箱的区别吧,比双子星Xp好吗

  2004年转眼就过去了,我们来看看今年多媒体

市场上出现过一些什么声音,当然我们不会仅仅做一个2004新品盘点,我们更关心有哪些

在2004年产生了影响。基本以时间为序,开始我们的盘点。


  这款产品发布于03年年底,它与大极典M系列的产品一样,采用了独特的真空管放大器,这是M系列最亮最亮的亮点,经过多次改进,M20-MKIII可以说是M系列中最为成熟的产品,它采用了法国进口的高音扬声器,以及一只4寸纸盆扬声器,为了尽可能减少箱体振动,板材也是选用了非常厚实的材料,因此M20-MKIII变得非常沉重。这款音箱的音色是非常迷人的,带有较为浓郁的“胆味”,非常适合欣赏柔柔的女声歌曲以及小编制的、且以中高频为主的疏缓节奏的轻型音乐。M20-MKIII是一套非常有特点的音箱,“胆”对于多媒体音箱而言是新鲜事物,可以很吸引眼球,但是年轻一代对“胆”的感知认识非常有限……年中的时候,大极典终于开始设计基于IC的功放系统了…… 

  产品启示:另类设计吸引了眼球,也排斥了消费力。 

  定位旗舰但仍有低级错误 世代V500

这是世代多媒体当中的旗舰,代表了世代的最高水准。世代在多次冲击高端市场失败后,抛出了这款产品,不能不说这款产品没有亮点,它的箱体设计采用不对称塔形设计,上窄下宽,带仰角。这样做对降低箱体内驻波对音质的影响大有帮助。箱体采用了较厚的板材制造,钢琴漆装潢,工艺非常高档。世代对振膜历来本着大胆引入的原则,此次高音扬声器采用了“白色陶瓷金属复合振膜”,陶瓷金属复合振膜为多层结构,由一层金属振膜和一层(或者两层)陶瓷层复合而成,保持金属振膜极好的解析力又避免了金属振膜容易出现的高频尖锐不耐听的缺陷。V500高频解析力很好,中频部分没有大的特点也没大的缺陷,没有惊喜。低频则是弱点,低音解析力弱,很多时候会控制不住,这个缺点过于突出。 

  令人遗憾的是,V500的设计中出现了一个低级错误,大家可以看到它的信号输入和

输入靠得很近,这在功放设计上是忌讳的,强电和弱电是应该隔离开的,一款1000余元的产品不应该出现这样的设计。V500还没来得及在市场掀起热潮,就被随后其他厂家的高端产品淹没了。

   产品启示:突出的优点可以带来赞赏,突出的缺点同样会是致命的。


发友黑钻双子星和双子星MKII  

  这是发友在04年春节前夕推出的一款限量版黑钻,它采用了双单声道设计,功放IC为LM3886,配备了2只150W大型环形变压器,厚达20mm的中密度板材,这让黑钻双子星变得异常沉重,这也是目前最为沉重的一款2.0多媒体。外形上,双子星没有什么好提的,工艺很一般,但是不少设计呈现出“高射炮打蚊子”的“变态”理念,使得这款仅限量200套的音箱得到了广大发烧友的不一样的关注。为了获得更好的低音量感,发友改进了低音扬声器,配合LM3886,可以让这套系统展现出令人难忘的“浮云满地”的低频表现。黑钻双子星成为了第一款低音力度、弹性、下潜深度俱佳的2.0多媒体音箱。 

  200套限量版很快销售一空,这让发友也看到了1000元以上的市场一样广阔,发友在推出AM25N1高音扬声器的时候,推出了双子星MKII音箱,除了换了新的高音扬声器之外,功放也重新设计过,彻底去掉了音调电路,MKII的表现要略好于限量版双子星。但是这款

很快就被后来的双子星XP取代。 

  产品启示:“变态”的设计理念总是有市场的。

  体积小功能全音质看需要 R1600TD

  2004年3月底,Edifier发布了一款小型的2.0有源书架——R1600T数码版,支持同轴、光纤、模拟输入,支持输出。该款音箱应日本客户要求而设计,追求小巧化与多功能化,但此款音箱同样在国内同步发售。但是国内市场反应并不好,它犹如昙花一现,如果仅仅从市场反应来评价,这款并不成功,我们很少看到有用户去批评或者赞赏它,这是市场冷淡的一种反应,但是这款产品设计理念确实值得仔细分析的,它虽然个头小,但是配备了一个功率较大的环形变压器,甚至在主箱内还放置了一套DAC,虽然不是什么极品,但是也让这套小音箱成为了目前市售音箱中内部最复杂的一款。Edifier也为这款音箱设计了一套分频器,为了弥补小箱子低音不够的缺点,还放置了一个低音输出,可以接驳一只低音炮构成一套强悍的2.1系统。 

  从技术角度来说,R1600TD是成功的,它的综合素质相当不错,中高频表现在听感上甚至有些高档音箱的水准。但是目前市场反应并不好。很难说它未来会失败,从本站的相关文章的浏览量来说,R1600TD相关文章的阅读次数是甚至高于R1900TII的,说明它至少是吸引眼球的,只不过目前吸不来人民币:-)  
  产品启示:小而全不适合目前的中国大陆市场。

  或许是生不逢时 SB2000

  印象中冲击波没有一款比较知名的2.0,5月前后,他们发布了SB2000,这款箱子看起来就非常面熟,它非常象R1900T,它定位就是作为漫步者R1900TII的竞争者出现,这款产品确实有它出色的地方,它采用TDA2030A BTL(桥接)方式获得了每声道30W的驱动功率,这远远大于R1900TII采用的LM1875,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冲击波只为SB2000配备了一个50W的E型变压器,这让功放吃不饱。这款产品定价为388元,但是冲击波还是为这款产品设计了一套真正意义的分频器。从实际听音来说,音质整体均衡性是非常出色的,它没有R1900TII高音偏暗的毛病,但它音色偏硬,抛开个人音色喜好来说,它的音质表现至少可以抗衡漫步者R1900TII,而官方指导还低于当时的漫步者R1900TII,性价比应该说是十分出色的。在外形工艺上,这款产品也有可取之处,在PVC膜上喷涂一层高亮度清漆,让产品显得档次高了很多,但是前面板贴皮工艺还是略差,上图中不难看出扬声器边缘部分的贴皮已经冒泡了。随着推出R1900TIII,把R1900TII价格下压100……这款产品若早出现1年,也许中端市场的竞争格局就不一样了。

  产品启示:为产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市时间也同样很重要。

  从头再来力推精品 世代V200a Plus 

  争夺中端2.0市场,世代费尽了心思,年中推出的这款V200a Plus已经是V200系列第三款了。V200前面两款口碑并不好,功放缺陷导致V200/V200a声音变得两头翘,让人对世代的设计水平大大失望,后来还爆出V200采用拆机件降低成本的丑闻,让世代彻底丧失了竞争中端市场的能力。但世代的箱体工艺一直让人赞赏不已,这款V200a Plus一发布,还是吸引了部分关注的目光。世代为V200a Plus调整了分频器,甚至为它换上了V500的功放,这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呈现出脱胎换骨的变化,音质表现在同档次中算非常优秀,在发布之初的那一段时间,V200a Plus完全可以算是性价比最好的中端2.0,他可以轻松的超越经典的R1900TII,这种音质优势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因为世代的前科,让很多人怀疑世代是不是又在造势,这种音质和性价比优势并没有及时的转为市场优势,等到漫步者发布之后,一切都晚了。

  产品启示:有时保持公司整体形象比设计一套优秀产品更重要。

  定位模糊外观抄袭 朝露 X20 

  X20作为朝露的秘密武器,号称开发了很久,但是放出照片之后,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这是完全是把发友黑钻的外形抄了一遍。在朝露的网站上,X20被归类到HiFi音箱当中,借以提高身价,不过朝露开发扬声器的并无经验可言,分频器校调更是他们的弱点,这箱子很难达到发友黑钻的水准。醉翁之意不在酒,X20搭配朝露一款独立功放发售,其真实市场目标还是想抢占高端多媒体市场的。在一次实听当中证实了我们的观点,作为多媒体音箱都很难说是一流水准,HiFi头衔不过几个字符而已,H-i-F-i,笑谈,不过箱体确实做得算比较精致了,也仅此而已。

  启示:抄袭难有超越。

  外形超酷配件高贵 大极典 L9 

  2004年7月,大极典在北京发布了规模盛大的发布会,其中主角之一就是这款L9,它的外形灵感“来源于埃及金字塔”,但我们可以看出很多T200A的影子。这款箱子在用料上有不少亮点,它采用真木皮贴皮,功放一共采用了8颗LM3886芯片,电子分频,巨大的变压器甚至采用了金属外壳防止磁漏,也高达3000多元。仅从用料角度评论,这款箱子确实具备顶级资格。也正是这个3000多元的售价,让无数关注者只留下看看图片的兴趣了。其实还有一款L6造型和L9一样,但是定价在1000多,L9明显只是大极典的一个模特,用来Show的。对于音质,我们不想评价了,反正能听到的人实在不多。

  产品启示:拼形象还是不宜过度。

  除了内在外观同样重要 黑钻XP&双子星XP  


发友黑钻XP和黑钻双子星XP 

  黑钻系列的外观一直受人非议,因为怎么看都象“土炮”,在黑钻问世差不多一年的时候,发友突然发布了黑钻“XP”系列,包含黑钻XP和黑钻双子星XP两款,黑钻XP在黑钻普通版的基础上做了大量修改,更换了高音单元,而双子星XP则基本和双子星MKII没什么大的区别,XP系列给人视觉印象就是——黑钻变漂亮了。值得关注的是黑钻XP,它相对普通版的变化太大了。XP系列发布后,黑钻的品牌形象大为改观,口碑变得更好。  

  启示:外观和内在俱佳是好口碑的基础。

  型号升一点性能有飞跃 R1900TIII

  漫步者R1900系列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成为一把标尺,它代表了中国大陆市场主流中端的水准,2002年,Edifier发布R1900T II获得巨大成功,时隔2年,Edifier 发布了R1900T III,立刻引起发烧友最大热情关注,本站的《漫步者 Edifier R1900T III 音箱拆解》点击数轻松就超过10K,可见其人气度多好。R1900T III有哪些新特征,请参看《漫步者R1900T III 详细介绍资料》,就在R1900T III发布的那段时期,Soomal的变得异常不稳定,直到10月的时候完全歇菜,使得我们一直没心情写它的测评报告,我们争取在12月发布出来。这里简单说说R1900T III,R1900T III首先是极为难煲开的箱子,有多难,每天4小时,一个月都难熟。第二是摆位不方便,比较挑环境。认真摆位后,R1900T III的表现是让人惊喜的,这是中端音箱中表现最为全面的音箱。具体表现我们留在测评报告中详细说,再说说R1900T III两个明显不人性化的设计,一个是开关没有指示灯指示,换上一个带LED的开关会很麻烦吗?第二个就是低音增益旋钮,当旋钮刻度指向最小的时候,才是低音无增益,而大部分用户以为指向12点位置才是无增益,R1900T III的任何文档中没有提示,在小环境中打开增益,低音会变得浑浊,R1900T III也因此挨了不少骂 :-) 

  启示:好的素质是打天下的基础,好的口碑是市场激素。

  昔日性价比冠军如今更称王 R1900TII 

  漫步者R1900TII,雄霸中端2.0市场头号交椅长达2年之久的一款经典,在进入2004年之后开始逐渐显出老态,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开始逐渐取代R1900TII的位置,自从R1900TIII发布以来,R1900TII锐降90元,官方指导价探底360元,再度成为性价比最好的中端音箱,市场反应热烈,11月甚至出现脱销,更有奸商热炒R1900TII到了450元价位。

  产品启示:永远是市场最敏感的,较低售价也能延长经典产品的生命期。

  一切还都停留在猜测 S200 

  9月的时候,惠威发布了一款S200,这款音箱造型是相当独特的,这种造型会非常讨MM们喜欢,在声学设计上也非常有见解,低音扬声器位于音箱上方,这使得低音扬声器发出的波形与桌面接触的机会小了很多,这对桌面系统而言,音质提升是明显的,以惠威的功底,扬声器的素质是不用担心的。基本上还没有媒体发布详细的S200测评,一切关于音质的评价暂时还只是处于猜测阶段。从官方公布的功率15W来看,这款箱子低音表现应该不会比M200强多少。这款箱子的实际音质表现应该介于M200和T200A之间,这将是元档次一款重要的。

  年近岁末,市场上悄悄出现两款打着天鹅标志的D,这两款音箱就是惠威竞争中端市场的作品,说实话,这两款音箱的外形设计已经让人觉得惠威江郎才尽了,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这样的造型定不是出自惠威之手。D 属于杜希品牌系列,但是让人很纳闷的是,他们都打着惠威另外一个品牌的标——就是Swans天鹅标……在没有实听前,我们不方便发表评论,但这两款音箱给消费者留下的特殊印象也许惠威自己都没想到。

  启示:有时脱掉高贵的品牌形象时,会让人觉得一种不一样的吃惊。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 S2000 

  年底最受关注的不是的也不是发友的,而是来自Edifier的漫步者S2000,这是一款从2000年立项,期间历经无数次中断又继续的开发过程,终于在2004年底的时候,Edifier释出了一套极为吸引眼球的图片,独立功放、外置PCM解码器、遥控器……大师Phil Jones校调……等两巴掌都数不过来的亮点,让热心发烧友讨论了一次又一次,因为这些梦幻组合没有实现在惠威手上,而是实现在了从来未涉足高端2.0音箱的Edifier公司手里,不管S2000是Edifier的形象之做还是一款真正的高档多媒体2.0音箱,S2000第一次登场已经获得足够的掌声。

  启示:大而全时威力不见得小。

这是世代多媒体音箱当中的旗舰产品,代表了世代的最高水准。世代在多次冲击高端市场失败后,抛出了这款产品,这款产品很有亮点,它的箱体设计采用不对称塔形设计,上窄下宽,带仰角。这样做对降低箱体内驻波对音质的影响大有帮助。箱体采用了较厚的板材制造,钢琴漆装潢,工艺非常高档。


世代对振膜历来本着大胆引入的原则,此次高音扬声器采用了“白色陶瓷金属复合振膜”,陶瓷金属复合振膜为多层结构,由一层金属振膜和一层(或者两层)陶瓷层复合而成,保持金属振膜极好的解析力又避免了金属振膜容易出现的高频尖锐不耐听的缺陷。V500高频解析力很好,中频部分没有大的特点也没大的缺陷,没有惊喜。低频则是弱点,低音解析力弱,很多时候会控制不住,这个缺点过于突出。


令人遗憾的是,V500的设计中出现了一个低级错误,大家可以看到它的信号输入和电源输入靠得很近,这在功放设计上是忌讳的,强电和弱电是应该隔离开的,一款1000余元的产品不应该出现这样的设计。V500还没来得及在市场掀起热潮,就被随后其他厂家的高端产品淹没了。

产品启示:突出的优点可以带来赞赏,突出的缺点同样会是致命的。

买回来在家狂"褒"了三天.对这对箱子的看法又有点不一样了.首先,B4下那些说黑钻不如M200的人先(后面尽管扔砖头.这是后话,一会说!

   刚开始听黑钻的第一感觉就是高音没传说中的那么暗或者说差,低音也没网上评测的那么狂.现在褒了三天多,大概有40-50个小时了吧.今天突发奇想的把音箱搬开了些,大概距离1.7米左右,离后墙0.5米,放在两张木制的椅子上(偶的朝露音箱架还在路上,大概明天到.之前是放在桌子上听的,距离大概1米,离后墙30厘米),怕引起过多的震动音箱下面垫了两块厚达22MM的花岗岩石板.

    试音准备了几首人声和低音高音的代表作.对了,放音前先说说我的听音面积,大概14平米,声音的反射属不软不硬那种类型.一切准备就绪,先试低音,放上老鹰乐队的加洲旅馆,开声.我靠,那个味道,不知道怎么说了,可以说以前久违的HIFI味道回来了.(说得夸张了点,其实是有那么点HIFI味,要它去和真HIFI比那就不必了,还有那音场,纵深起码达1-2米) 一阵掌声过后,第一声鼓声出来的时候把我吓了一跳,这个~~这个是这个体积的音箱所发出来的声音??当时为了折磨这音箱把音量开得很大.旋钮大概在1-2点钟位置,我的声卡是黑金2C,电脑音量为最大.在那么大的音量下(听前面那段前奏就已经觉觉得非常吵了)低音鼓敲得有板有眼的,弹性,下潜,力度,都出来了.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在那么大的音量下居然不失真.那功放的控制力和单元的承受力够可以的啊.还有,就如数码多媒体评测的那样,到了高潮那段,各个乐器的表现还没浑在一起,解析力并没下降.我开始有点佩服发友了,前几天还为了做工烂的问题把发友骂了个半死,现在嘛~~~嘿嘿,原来这音箱只做内在啊~~

一曲听完,觉得不过瘾,也还没完全相信黑钻的低音实力,于是放上一首够可以的低音测试曲--何讯田的<尘鼓>感觉就不用我说了,但这次并没刚才那首加洲旅馆那么来得让人惊讶,毕竟已经预料到了.低音还是那么强劲有力,而且有弹性,还有在高潮那一连串的鼓声的时候,鼓点一下一下的收放自如,不杂,以前用某款所谓高档AV设备的国产落地音箱组合测试此曲的时候大音量下这段鼓声的第一下和第二下敲击基本上已经连在一起,糊成一团了,而偶的这对黑钻表现出来的却是那种多而不乱的感觉,听到这里我不由得对着我朋友竖起了大拇指.不亏是低频霸主.在我所听到过的音箱里,2500以下价位除了一些制作比较好的落地箱,还没有一款能和黑钻比低音的.这点我太佩服发友了,以前只是听说,以为是大多只是吹出来的,没想到事实就是如此!别说我是枪手,问问常来这里的几位朋友就知道我了!

PS:就是偶朋友来了偶才打起搬开音箱试音的主意,因为他说上网好无聊.不过他可是个乐盲,只是听得嘴巴大大的,一个劲的说比他们家的大箱子好(他们家的音箱好像是夏新的并且他和我一样都很委屈的坐在地上听音,呵呵.因为我那放音箱的椅子太低了,才40CM高,不坐低下来不行,呵呵

好了,接下来放高音的吧,中频部分一会说.高音的我只用了一首歌,毕竟对它的指望不是那么高,听下感觉就可以了.于是放上了数码多媒体推荐的古筝版粱祝,咦~~那清晰的扫弦声,那古筝的泛音,那~~~怎么有那么好了?刚才听尘鼓和加洲旅馆的时候怎么只感觉高音一般哦,现在听起来觉得起码比刚才高一档次,怪了!百思不得其解ING~~


后来想了个办法,把尘鼓和加洲旅馆放进去,然后拿快布把导相孔给堵了,基本上只听高音----没变啊,高音还是那高音,想了一会,想起了看过的一篇文章,终于弄明白了怎么回事了.因为刚才太专注测试低音了,而且黑钻的低音实在太霸道了,把表现比较一般的高音给掩盖了过去,让人误以为高音不行.其实,听音箱说的只是感觉而已,这不,把导向管里的布拿掉,然后再放一遍加洲和尘鼓,这不,耐心的去分析高频信号,感觉确实不差啊,到这里,一连串的鼓声只当成高音的衬托而已呵呵,真的,听音响确实是一种太主观的东东了!其实,黑钻的高音不错的,虽然比不上惠威M200的高音单元,但他表现出另一种风格的高音来.我以前卖过惠威的箱子,几乎天天听.这点我自觉得还是满有"权威"的.

剩下的是中频部分了,放了几首蔡琴的歌,比如恰似你的温柔,被遗忘的时光,台湾低音歌王郭金发的几首给,还有区瑞强的偏偏喜欢你.由于有低音强这一绝对优势做后盾,人声的厚度没任何问题,属高频的地方如唇齿音等方面也没什么问题,但就是在中频段偏高的那段频率显得过亮了点,于是我用FOOBAR的均衡器把2K左右的三个滑杆向下降了1-2个DB才感觉声音平衡了,并且人声的聚焦也不是那么的好,有点散,不知道是我摆位问题还是新箱子还没完全褒开,这个待日后架子到了再慢慢细调看看了!

    总的来说这对箱子到目前为止给我的感觉是,对得起1200大元!突出的优点是低音的表现,对1200的箱子加内置功放来说,实在是太超值了.并且中高音其实也不错,如果把低音降点水准,他的高音估计会给枪手留下伏笔.

最后,不得不对比下惠威的T200A和M200.因为毕竟这是目前最抢手的多媒体音箱了.刚才我在低频测试部分提到过黑钻双子星XP的低频在2500大元以内除了做得比较好的落地音箱外,无人能位其右,这2500以内当然有惠威的T200A.我听过T200A多次了,给我的感觉除了低频干净点无一点优势,包括下潜,力度等各方面.惠威的高音自然就不用说了,不过T200A的声场要略胜黑钻双子星XP,但不知道是不是摆位问题,这等到有机会了再试试吧,毕竟现在专用的音箱架还没到不好摆弄.


以我个人的感觉来看,T200A尚且不能完胜双子星XP,何况是M200?看过很多朋友在推荐音箱的时候都说M200比黑钻要好.我估计那些朋友都是人云亦云的吧?在这里再次B4一下M200那小箱子当时听人说有多好的时候就专门搬来听过,失望得~~~~不用说别的,完全对不起那高高在上的价格.M200的优点在我看来就两个:一是加工工艺,二是高音,其他的都不值得一提.许多朋友就专门拿M200的高音来把所有的同价位音箱比下去那未免太片面了,人家买对箱子不只是听高音吧?我估计那些特推荐M200或惠威多媒体音箱的朋友大都不超过23岁,因为比较年轻人大都喜欢那种高亢数码味高点的音乐,而惠威的箱子正迎合此道,于是乎........其实,音乐里只有高音是不够的,要的是平衡,和那么一点韵味,这几点有时还真的得经过岁月的洗礼才能感觉得到,等到了那时,那些一律推荐M200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原来M200的声音也太~~~~~

    PS:说实话,M200的音乐味还没我那稍加摆弄的1900T2来得好要扔砖头的尽管扔吧,偶接着,呵呵,楼下的继续!!

1.拜托把箱子弄漂亮点,做工好点行吗?不和惠威的比,起码和漫步者的有得一比吧?


2.你们的销售歧道和广告实力真的太差了,厦门算是比较发达的城市了,居然走了N家店没一个人知道黑钻的?害我要网上邮购.(N>20)

累了,睡觉,改天再说8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源音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