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进攻的利器还是空战机动 防御与进攻的长城

专利战火背后:是进攻的利器还是防御的长城
阅读量:28131
修建专利长城才能攻防兼备。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3日报道,诺基亚和苹果在签订一份合作协议后,两者间的法律纠纷尽数得到解决。多年来,诺基亚和苹果曾涉及多项专利侵权索赔。最近发生的一次在2016年12月,诺基亚宣布它正在德国和美国法院与苹果打专利侵犯的官司,称科技巨头苹果在很多产品上使用诺基亚的科技,却从未付过专利费。专利战,已经是科技公司最常用的竞争手段。大公司之间、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在进攻与防守中,专利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诺基亚与苹果的的纠纷虽然已经解决,但不经意间,苹果与高通的专利之战,已经变得如火如荼。前不久,高通公司向四家制造苹果手机产品的ODM厂商提起诉讼,控告其未支付权利金。这四家无辜被牵连进高通与苹果专利诉讼的制造商,分别是富士康、和硕、纬创和仁宝电子。为何原本是高通与苹果两家公司的权利金协商问题,为何在短短几周后竟演变成一场ICT行业的“雪崩”,把三星和英特尔,以及众多代工厂全部卷了进来,并且形势愈演愈烈呢。事情的起因,源自2017年1月下旬,苹果在美国和中国先后起诉高通,指控高通公司垄断无线设备芯片市场,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索赔了巨额补偿。之后,越来越强势的苹果公开表示,将不会为2017年第一季度销售的手机向高通支付专利使用费,并且后续款项也不会支付,直到与高通的法律纠纷得到解决为止。因此,才发生了前面高通将四家代工厂诉至法院的一幕。事件中最有趣的是,针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高通的申诉案,5月12日英特尔与三星不约而同,提出了非当事人意见陈述书声援FTC。未来,这起群雄专利之战或将更为激烈和精彩。实际上,在我们熟知的领域,手机通信行业的专利大战是最为错综复杂、也最为频繁的,从久远的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到去年5月份华为在美国和中国对三星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直至现在的高通与苹果之争,无不令人“神驰目眩”专利,对于科技企业来说,究竟是一把大杀四方的“利刃”,还是防御安身的“重盾”,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是矛还是盾,一家科技企业从弱小到强大,从存活到长久,专利的运用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如何理解专利对于一家企业的价值?我们不妨从著名投资人吴军所讲述的一个小小的案例开始聊起。专利是防御的长城吴军在他最新一期“硅谷来信”中指出,在他看来,专利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工具,而不是进攻的武器。关于专利如何做到防御工具的作用,吴军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大概是在2007年左右,时任Google资深研究员的吴军被李开复找到,请他帮助解决在中国市场遇到的一个小麻烦:有一家小公司告谷歌在中国侵犯了其专利,这件事情如果在国内打官司,尽管谷歌不一定会输,但是会影响到公司的市场声誉。吴军当时听到这个情况,第一时间就感觉这家小公司是把一些公共领域知识作为发明申请了专利。所谓公共领域知识,就是已经被公开的、公众知道的知识或者常识。通常情况下,由于专利局人手有限,而且对越来越复杂的科技领域难以具备精深的知识,因此将本该属于公共领域知识的发明作为“新发明”批准专利权,并不罕见。吴军推断,这家公司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我让谷歌中国的法律顾问把对方的专利文件拿来,看完后不出所料,不仅那些被批准的专利里面所要保护的技术和手段都是公共领域知识,而且一些实现方法还侵犯了我和同事在美国的一些专利。”吴军解释,由于中国加入了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承认成员国之间的优先日期(Priority date),因此吴军和同事获取的专利早于对方,可以通过申诉让对方的专利失效。但是,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谷歌虽然不用担心对方告赢自己侵权,但是谷歌中国如果和对方就此对簿公堂,还是会产生公关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官司最好不要打。这里面的缘故,说来比较简单。如果A和B两家公司打专利官司,B是原告,即便A公司能证明B公司的专利是无效的,不应该被批准,但是这个专利只要被批准了,直到过期或者被证明无效前,都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去打官司。谷歌面临的麻烦是,如果走法律程序,在完成判定对方专利无效之前,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谷歌只要是被认定侵犯了这个毫无意义的专利的“权益”,就会被判败诉。“当然,对方的技术实际上也侵犯了我们的一些专利,我们可以到法庭上去吵架,谷歌也不一定会输,但是,舆论上谷歌还是会产生负面影响。”吴军的担心,实际上也是很多大企业在面临专利官司时最大的顾虑。在法律正式判定前,是非曲直各有道理:而对于小企业来说,只要打了官司就可以通过舆论来提升自己的行业知名度,并且博得公众的同情。而大企业最担心的就是公关上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情况。可以说,谷歌对这类专利官司肯定希望不打。于是,吴军和法律顾问商量后,让律师拿着谷歌一些文件资料去找到对方。“对方一看资料,二话不说马上就撤诉了。”一场公关危机就此消于无形。城墙不仅要长而且要高吴军和公司律师做了什么事情?律师拿给对方的资料是什么内容?吴军介绍,“我们研究了一下对方的产品,找到很多有可能侵犯谷歌专利的地方,然后律师就拿着这份清单上门,告诉对方其产品有可能侵犯谷歌专利。”这个动作不是一定要去打官司,而是告知对方利害关系。很明显,得与失摆在面前,这家企业自然知难而退,立刻撤诉。之后,谷歌也通过法律手段申请让对方的专利无效,杜绝了后患。吴军强调,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专利是如何起到防御作用的。“谷歌很少主动就专利问题去找别人的麻烦,它是用大量的专利修起了一道长城,防御自己的商业领地。”既然是长城,在吴军看来,就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足够长,要非常严密,不给别人留空子去钻;二是建得高,让对方只能仰视你。在同一个时代,实力相近的竞争对手在技术上都是各有千秋,很难既认证对方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又能保证自己不被对方抓住一些把柄。遇到这种情况,法庭都很难裁决。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就是双方比赛谁的专利清单更长。吴军拒了一个形象的例子:A公司和B公司打专利官司,A拿出B侵权的清单,上面有10项专利;B则拿出A侵犯其专利的清单,上面有30项专利。法官通行的办法就是,用先删掉没有意义的指责,例如各减去一半,这样A公司有5项侵权申诉有效,而B公司有15项。然后,用15减去5剩下10项,就会判定A公司赔付B公司相应的专利赔偿。因此,谁的清单长,谁就更有优势。这也就是吴军所述案例中,小公司立刻撤诉的原因。不过,吴军强调,谷歌因为企业文化和风格,很少在专利上以大欺小。但是IBM却是将专利诉讼作为盈利收入来操作的,“它每年获得的美国专利数量永远是全世界公司里的第一位,而且是绝对的冠军。专利总数能抵上2~4名的总和。IBM每年通过打官司收专利费,可以获利10亿美元。”“目前,另外两家靠专利吃饭的公司就是微软和高通。微软是靠购买专利从每部手机上收取大约5美元的专利费。或许,全世界除了苹果和三星,微软是在手机行业里最能挣钱的第三家了。”专利高墙背后的冷思考如今单一的专利变得难以起到保护作用,只有将专利的长城修得更长更高,才能攻防兼备。而能够做到这些的,只有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吴军举例,“如果一家小公司发明出一款新耳机而且卖得很好,那么所有手机大厂就都能找出这家公司侵犯的专利技术的地方。如此一来,很多创新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近年来美国专利局不得不持续对专利审批制度进行改革,让专利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具体,以免专利成为技术创新的阻碍。吴军对专利的作用,做了两点总结:一是用专利防卫,需要建立又高又长的长城;二是处理专利纠纷时,即使理由正当,也要遵循正确的做事方式和步骤,才能更好解决问题。或许,在全球产业界思考专利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创新的时候,中国企业要思考的,不仅是垒高墙、筑城池,也要适当学会运用专利这个矛与盾的综合体,让自己的竞争力不断地提升。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TMT网立场,转载需注明本文出处及原创作者姓名!
要评论?请先或者
Ta的其他文章 >>
近日,在美的2018经营管理年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
新闻发布会
14:00:00 北京
00:00:00 浙江
09:00:00 上海
09:00:00 湖北
14:00:00 北京
09:00:00 北京
00:00:00 北京
09:00:00 上海
09:00:00 四川
09:00:00 北京
13:00:00 天津
09:00:00 浙江
09:00:00 浙江
09:00:00 上海
09:00:00 北京
09:00:00 北京
09:00:00 北京
09:00:00 浙江
13:00:00 湖北
09:00:00 北京
新闻排行榜
新闻时间轴
蓝鲸时间轴—清晰标明未来即将发生的事件。蓝鲸新闻时间轴—让你了解即将发生的事件
新闻线索通道
蓝鲸旗下蓝鲸TMT新闻线索通道
新闻发言人俱乐部
蓝鲸旗下蓝鲸TMT新闻发言人俱乐部
蓝鲸记者训练营
从新闻爆发源头开始复盘式演练,全程、深度的从每个细节回顾模拟,以及专业解释,对记者进行整体培训
蓝鲸记者猎头
最专业的传媒行业招聘平台。切实解决传媒行业“专业媒体人才难招,媒体人找工作更难”的长久问题。
在线新闻发布会系统
邀请进入发布会需要输入邀请账号和邀请密码,如您还没有您所要参与的发布会的账号密码请联系蓝鲸在线客服专利战火背后:是进攻的利器还是防御的长城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3日报道,诺基亚和苹果在签订一份合作协议后,两者间的法律纠纷尽数得到解决。
多年来,诺基亚和苹果曾涉及多项专利侵权索赔。最近发生的一次在2016年12月,诺基亚宣布它正在德国和美国法院与苹果打专利侵犯的官司,称科技巨头苹果在很多产品上使用诺基亚的科技,却从未付过专利费。
专利战,已经是科技公司最常用的竞争手段。大公司之间、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在进攻与防守中,专利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诺基亚与苹果的的纠纷虽然已经解决,但不经意间,苹果与高通的专利之战,已经变得如火如荼。
前不久,高通公司向四家制造苹果手机产品的ODM厂商提起诉讼,控告其未支付权利金。这四家无辜被牵连进高通与苹果专利诉讼的制造商,分别是富士康、和硕、纬创和仁宝电子。
为何原本是高通与苹果两家公司的权利金协商问题,为何在短短几周后竟演变成一场ICT行业的“雪崩”,把三星和英特尔,以及众多代工厂全部卷了进来,并且形势愈演愈烈呢。
事情的起因,源自2017年1月下旬,苹果在美国和中国先后起诉高通,指控高通公司垄断无线设备芯片市场,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索赔了巨额补偿。之后,越来越强势的苹果公开表示,将不会为2017年第一季度销售的手机向高通支付专利使用费,并且后续款项也不会支付,直到与高通的法律纠纷得到解决为止。因此,才发生了前面高通将四家代工厂诉至法院的一幕。
事件中最有趣的是,针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高通的申诉案,5月12日英特尔与三星不约而同,提出了非当事人意见陈述书声援FTC。未来,这起群雄专利之战或将更为激烈和精彩。
实际上,在我们熟知的领域,手机通信行业的专利大战是最为错综复杂、也最为频繁的,从久远的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到去年5月份华为在美国和中国对三星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直至现在的高通与苹果之争,无不令人“神驰目眩”
专利,对于科技企业来说,究竟是一把大杀四方的“利刃”,还是防御安身的“重盾”,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是矛还是盾,一家科技企业从弱小到强大,从存活到长久,专利的运用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如何理解专利对于一家企业的价值?我们不妨从著名投资人吴军所讲述的一个小小的案例开始聊起。
专利是防御的长城
吴军在他最新一期“硅谷来信”中指出,在他看来,专利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工具,而不是进攻的武器。关于专利如何做到防御工具的作用,吴军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大概是在2007年左右,时任Google资深研究员的吴军被李开复找到,请他帮助解决在中国市场遇到的一个小麻烦:有一家小公司告谷歌在中国侵犯了其专利,这件事情如果在国内打官司,尽管谷歌不一定会输,但是会影响到公司的市场声誉。
吴军当时听到这个情况,第一时间就感觉这家小公司是把一些公共领域知识作为发明申请了专利。所谓公共领域知识,就是已经被公开的、公众知道的知识或者常识。
通常情况下,由于专利局人手有限,而且对越来越复杂的科技领域难以具备精深的知识,因此将本该属于公共领域知识的发明作为“新发明”批准专利权,并不罕见。吴军推断,这家公司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我让谷歌中国的法律顾问把对方的专利文件拿来,看完后不出所料,不仅那些被批准的专利里面所要保护的技术和手段都是公共领域知识,而且一些实现方法还侵犯了我和同事在美国的一些专利。”
吴军解释,由于中国加入了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承认成员国之间的优先日期(Priority date),因此吴军和同事获取的专利早于对方,可以通过申诉让对方的专利失效。
但是,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谷歌虽然不用担心对方告赢自己侵权,但是谷歌中国如果和对方就此对簿公堂,还是会产生公关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官司最好不要打。
这里面的缘故,说来比较简单。
如果A和B两家公司打专利官司,B是原告,即便A公司能证明B公司的专利是无效的,不应该被批准,但是这个专利只要被批准了,直到过期或者被证明无效前,都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去打官司。
谷歌面临的麻烦是,如果走法律程序,在完成判定对方专利无效之前,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谷歌只要是被认定侵犯了这个毫无意义的专利的“权益”,就会被判败诉。
“当然,对方的技术实际上也侵犯了我们的一些专利,我们可以到法庭上去吵架,谷歌也不一定会输,但是,舆论上谷歌还是会产生负面影响。”吴军的担心,实际上也是很多大企业在面临专利官司时最大的顾虑。
在法律正式判定前,是非曲直各有道理:而对于小企业来说,只要打了官司就可以通过舆论来提升自己的行业知名度,并且博得公众的同情。而大企业最担心的就是公关上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情况。可以说,谷歌对这类专利官司肯定希望不打。
于是,吴军和法律顾问商量后,让律师拿着谷歌一些文件资料去找到对方。“对方一看资料,二话不说马上就撤诉了。”一场公关危机就此消于无形。
城墙不仅要长而且要高
吴军和公司律师做了什么事情?律师拿给对方的资料是什么内容?
吴军介绍,“我们研究了一下对方的产品,找到很多有可能侵犯谷歌专利的地方,然后律师就拿着这份清单上门,告诉对方其产品有可能侵犯谷歌专利。”这个动作不是一定要去打官司,而是告知对方利害关系。
很明显,得与失摆在面前,这家企业自然知难而退,立刻撤诉。之后,谷歌也通过法律手段申请让对方的专利无效,杜绝了后患。
吴军强调,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专利是如何起到防御作用的。“谷歌很少主动就专利问题去找别人的麻烦,它是用大量的专利修起了一道长城,防御自己的商业领地。”
既然是长城,在吴军看来,就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足够长,要非常严密,不给别人留空子去钻;二是建得高,让对方只能仰视你。
在同一个时代,实力相近的竞争对手在技术上都是各有千秋,很难既认证对方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又能保证自己不被对方抓住一些把柄。遇到这种情况,法庭都很难裁决。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就是双方比赛谁的专利清单更长。
吴军拒了一个形象的例子:A公司和B公司打专利官司,A拿出B侵权的清单,上面有10项专利;B则拿出A侵犯其专利的清单,上面有30项专利。法官通行的办法就是,用先删掉没有意义的指责,例如各减去一半,这样A公司有5项侵权申诉有效,而B公司有15项。
然后,用15减去5剩下10项,就会判定A公司赔付B公司相应的专利赔偿。因此,谁的清单长,谁就更有优势。这也就是吴军所述案例中,小公司立刻撤诉的原因。
不过,吴军强调,谷歌因为企业文化和风格,很少在专利上以大欺小。但是IBM却是将专利诉讼作为盈利收入来操作的,“它每年获得的美国专利数量永远是全世界公司里的第一位,而且是绝对的冠军。专利总数能抵上2~4名的总和。IBM每年通过打官司收专利费,可以获利10亿美元。”
“目前,另外两家靠专利吃饭的公司就是微软和高通。微软是靠购买专利从每部手机上收取大约5美元的专利费。或许,全世界除了苹果和三星,微软是在手机行业里最能挣钱的第三家了。”
专利高墙背后的冷思考
如今单一的专利变得难以起到保护作用,只有将专利的长城修得更长更高,才能攻防兼备。而能够做到这些的,只有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吴军举例,“如果一家小公司发明出一款新耳机而且卖得很好,那么所有手机大厂就都能找出这家公司侵犯的专利技术的地方。如此一来,很多创新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近年来美国专利局不得不持续对专利审批制度进行改革,让专利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具体,以免专利成为技术创新的阻碍。
吴军对专利的作用,做了两点总结:一是用专利防卫,需要建立又高又长的长城;二是处理专利纠纷时,即使理由正当,也要遵循正确的做事方式和步骤,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或许,在全球产业界思考专利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创新的时候,中国企业要思考的,不仅是垒高墙、筑城池,也要适当学会运用专利这个矛与盾的综合体,让自己的竞争力不断地提升。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617713',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以谷歌、苹果、高通等为例,专利是进攻的利器,还是防御的长城?_凤凰资讯
以谷歌、苹果、高通等为例,专利是进攻的利器,还是防御的长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以谷歌、苹果、高通等为例,专利是进攻的利器,还是防御的长城?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3日报道,诺基亚和苹果在签订一份合作协议后,两者间的法律纠纷尽数得到解决。
多年来,诺基亚和苹果曾涉及多项专利侵权索赔。最近发生的一次在2016年12月,诺基亚宣布它正在德国和美国法院与苹果打专利侵犯的官司,称科技巨头苹果在很多产品上使用诺基亚的科技,却从未付过专利费。
专利战,已经是科技公司最常用的竞争手段。大公司之间、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在进攻与防守中,专利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诺基亚与苹果的的纠纷虽然已经解决,但不经意间,苹果与高通的专利之战,已经变得如火如荼。
前不久,高通公司向四家制造苹果手机产品的ODM厂商提起诉讼,控告其未支付权利金。这四家无辜被牵连进高通与苹果专利诉讼的制造商,分别是富士康、和硕、纬创和仁宝电子。
为何原本是高通与苹果两家公司的权利金协商问题,为何在短短几周后竟演变成一场ICT行业的“雪崩”,把三星和英特尔,以及众多代工厂全部卷了进来,并且形势愈演愈烈呢?
事情的起因,源自2017年1月下旬,苹果在美国和中国先后起诉高通,指控高通公司垄断无线设备芯片市场,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索赔了巨额补偿。之后,越来越强势的苹果公开表示,将不会为2017年第一季度销售的手机向高通支付专利使用费,并且后续款项也不会支付,直到与高通的法律纠纷得到解决为止。因此,才发生了前面高通将四家代工厂诉至法院的一幕。
事件中最有趣的是,针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高通的申诉案,5月12日英特尔与三星不约而同,提出了非当事人意见陈述书声援FTC。未来,这起群雄专利之战或将更为激烈和精彩。
实际上,在我们熟知的领域,手机通信行业的专利大战是最为错综复杂、也最为频繁的,从久远的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到去年5月份华为在美国和中国对三星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直至现在的高通与苹果之争,无不令人“神驰目眩”。
专利,对于科技企业来说,究竟是一把大杀四方的“利刃”,还是防御安身的“重盾”,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是矛还是盾,一家科技企业从弱小到强大,从存活到长久,专利的运用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如何理解专利对于一家企业的价值?我们不妨从著名投资人吴军所讲述的一个小小的案例开始聊起。
专利是防御的长城
吴军在他最新一期“硅谷来信”中指出,在他看来,专利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工具,而不是进攻的武器。关于专利如何做到防御工具的作用,吴军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大概是在2007年左右,时任Google资深研究员的吴军被李开复找到,请他帮助解决在中国市场遇到的一个小麻烦:有一家小公司告谷歌在中国侵犯了其专利,这件事情如果在国内打官司,尽管谷歌不一定会输,但是会影响到公司的市场声誉。
吴军当时听到这个情况,第一时间就感觉这家小公司是把一些公共领域知识作为发明申请了专利。所谓公共领域知识,就是已经被公开的、公众知道的知识或者常识。
通常情况下,由于专利局人手有限,而且对越来越复杂的科技领域难以具备精深的知识,因此将本该属于公共领域知识的发明作为“新发明”批准专利权,并不罕见。吴军推断,这家公司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我让谷歌中国的法律顾问把对方的专利文件拿来,看完后不出所料,不仅那些被批准的专利里面所要保护的技术和手段都是公共领域知识,而且一些实现方法还侵犯了我和同事在美国的一些专利。”
吴军解释,由于中国加入了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承认成员国之间的优先日期(Priority date),因此吴军和同事获取的专利早于对方,可以通过申诉让对方的专利失效。
但是,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谷歌虽然不用担心对方告赢自己侵权,但是谷歌中国如果和对方就此对簿公堂,还是会产生公关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官司最好不要打。
这里面的缘故,说来比较简单。
如果A和B两家公司打专利官司,B是原告,即便A公司能证明B公司的专利是无效的,不应该被批准,但是这个专利只要被批准了,直到过期或者被证明无效前,都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去打官司。
谷歌面临的麻烦是,如果走法律程序,在完成判定对方专利无效之前,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谷歌只要是被认定侵犯了这个毫无意义的专利的“权益”,就会被判败诉。
“当然,对方的技术实际上也侵犯了我们的一些专利,我们可以到法庭上去吵架,谷歌也不一定会输,但是,舆论上谷歌还是会产生负面影响。”吴军的担心,实际上也是很多大企业在面临专利官司时最大的顾虑。
在法律正式判定前,是非曲直各有道理:而对于小企业来说,只要打了官司就可以通过舆论来提升自己的行业知名度,并且博得公众的同情。而大企业最担心的就是公关上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情况。可以说,谷歌对这类专利官司肯定希望不打。
于是,吴军和法律顾问商量后,让律师拿着谷歌一些文件资料去找到对方。“对方一看资料,二话不说马上就撤诉了。”一场公关危机就此消于无形。
城墙不仅要长而且要高
吴军和公司律师做了什么事情?律师拿给对方的资料是什么内容?
吴军介绍,“我们研究了一下对方的产品,找到很多有可能侵犯谷歌专利的地方,然后律师就拿着这份清单上门,告诉对方其产品有可能侵犯谷歌专利。”这个动作不是一定要去打官司,而是告知对方利害关系。
很明显,得与失摆在面前,这家企业自然知难而退,立刻撤诉。之后,谷歌也通过法律手段申请让对方的专利无效,杜绝了后患。
吴军强调,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专利是如何起到防御作用的。“谷歌很少主动就专利问题去找别人的麻烦,它是用大量的专利修起了一道长城,防御自己的商业领地。”
既然是长城,在吴军看来,就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足够长,要非常严密,不给别人留空子去钻;二是建得高,让对方只能仰视你。
在同一个时代,实力相近的竞争对手在技术上都是各有千秋,很难既认证对方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又能保证自己不被对方抓住一些把柄。遇到这种情况,法庭都很难裁决。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就是双方比赛谁的专利清单更长。
吴军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A公司和B公司打专利官司,A拿出B侵权的清单,上面有10项专利;B则拿出A侵犯其专利的清单,上面有30项专利。法官通行的办法就是,用先删掉没有意义的指责,例如各减去一半,这样A公司有5项侵权申诉有效,而B公司有15项。
然后,用15减去5剩下10项,就会判定A公司赔付B公司相应的专利赔偿。因此,谁的清单长,谁就更有优势。这也就是吴军所述案例中,小公司立刻撤诉的原因。
不过,吴军强调,谷歌因为企业文化和风格,很少在专利上以大欺小。但是IBM却是将专利诉讼作为盈利收入来操作的,“它每年获得的美国专利数量永远是全世界公司里的第一位,而且是绝对的冠军。专利总数能抵上2~4名的总和。IBM每年通过打官司收专利费,可以获利10亿美元。”
“目前,另外两家靠专利吃饭的公司就是微软和高通。微软是靠购买专利从每部手机上收取大约5美元的专利费。或许,全世界除了苹果和三星,微软是在手机行业里最能挣钱的第三家了。”
专利高墙背后的冷思考
如今单一的专利变得难以起到保护作用,只有将专利的长城修得更长更高,才能攻防兼备。而能够做到这些的,只有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吴军举例,“如果一家小公司发明出一款新耳机而且卖得很好,那么所有手机大厂就都能找出这家公司侵犯的专利技术的地方。如此一来,很多创新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近年来美国专利局不得不持续对专利审批制度进行改革,让专利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具体,以免专利成为技术创新的阻碍。
吴军对专利的作用,做了两点总结:一是用专利防卫,需要建立又高又长的长城;二是处理专利纠纷时,即使理由正当,也要遵循正确的做事方式和步骤,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或许,在全球产业界思考专利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创新的时候,中国企业要思考的,不仅是垒高墙、筑城池,也要适当学会运用专利这个矛与盾的综合体,让自己的竞争力不断地提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22151
播放数:152013
播放数:139847
播放数:1643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城防御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