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康在湘阴政府网当地的优质原料种植基地有多大面积?

&|&&|&&|&&|&&|&&|&
左宗棠故里的凤凰涅槃
●县委书记田自力(右二)在企业调研。●县长黎作凤(右三)在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督查项目建设。●湘阴——休闲的乐园。●县城新世纪大道。●端午龙舟竞渡。●湘阴湘江风光带一角。●左宗棠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撰稿 徐亚平 梁军 张湘华 摄影 叶旭峰 书法 徐亚平山茶花开了,白白的花瓣黄黄的蕊儿,一朵一朵又一朵,旁若无人地开着。菊花也热闹起来了,东边一大把,西边一大簇,恋地哩。呵呵,像打醉拳。至于树木们,就更丰富、神采啦。水彩画家也难得描绘。反正是多姿多彩的绿,绿得流油。此时的湘阴,哪里像是冬天噢!绿意淹没了千年古邑;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如花。冬天的湘阴没有冬天。湘阴好像永远是春天!湘阴何处?晚清名臣左宗棠故里是也。湘阴,以左宗棠为荣。九泉之下,左公当以故乡为傲了!11月30日,以湖南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杨剑平、湘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伍继延、烟台湖南商会会长何红为首的湘商考察团一行,欣然深入湘阴这片热土,考察投资。一路看来,界头铺工业小区、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驿通电子、尚达木门、湖湘木业、大金钢结构和菲菲毛巾等项目,强力吸引着考察团的眼球。“滨湖示范区优势明显,湘阴商机遍地,投资湘阴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一个以湖南商业文化名片湘商为主体的湘商创业园即将在湘阴落户。近年来,湘阴已接待三一重工、中联中科、远大集团等重量级投资客人72批,共引进项目67个,协议引资50.5亿元。上篇 湘水南来东风劲湘阴厚土,热了!12月2日,岳阳市市长黄兰香在湘阴调研时指出,作为岳阳的“南大门”,要把湘阴打造成岳阳第二消费中心和长沙消费次中心。这话让湘阴备受鼓舞。“我们将极力打响滨湖示范区的品牌,将湘阴示范片构建成示范全国的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乃至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创新阵地、示范基地、产业要地、休闲胜地和宜居佳地。”湘阴县委书记田自力,县长黎作凤这样描绘湘军名将故里的蓝图。湘江北去,洞庭波涌。2007年,我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重磅出炉,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市和成都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又一个国家改革试验区。结合长株潭现有基础,我省重点布局建设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五大示范区,先行探索,提供示范。湘阴示范片就是“五大示范区”之一的滨湖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开湖南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湘阴居长沙、岳阳、益阳三市五县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她身处南洞庭湖滨,紧邻省会长沙,县城距长沙38公里,最南端的界头铺镇距长沙仅19公里,处于“长株潭”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城乡规划所所长蔡立力认为,湘阴位于湖南省最具经济活力的两大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湘阴兼具有城市群功能产业辐射和洞庭湖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双重叠加影响的发展条件。目前,湘阴到长沙每天来往班车100多次,每天往来客流近万人;湘阴20万外出务工人员中有60%在长沙工作,有几千名学子在长沙各类学校求学;各工商机构、贸易单位以及外经企业,在长沙设立了近500家办事机构;湘阴外销的农产品中,70%销往长沙,而湘阴所需的轻工产品90%来自长沙。大长沙发展也需要从湘阴寻求物流水路。随着芙蓉大道的北延,湘阴示范片地区与长沙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湘阴与长沙在信息、商业、金融、休闲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自2008年以来,不断有长沙企业入驻湘阴示范片地区所在的东部地区,总投资超过10亿元。“湘阴需要长沙,长沙也需要湘阴。”在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首席专家张萍研究员眼中,湘阴经济发展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对接长沙。日,芙蓉大道湘阴段正式开工奠基。途经湘阴东南部7个乡镇22个行政村,直达湘阴漕溪港深水码头。湘阴东部,湘江东岸,山峦叠翠,沃野肥疆。2008年5月,滨湖示范区获省委、省政府批准,湘阴县城文星镇和其他四镇六乡220平方公里地区成为滨湖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称湘阴示范片。该片是湘阴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土地面积为433.3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1581.5公里)的27.40%;人口30713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40.76%,集中了全县78.04%的非农业人口。县城文星镇是全县经济社会文化中心。紧邻县城的袁家铺镇2009年GDP和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半年增长13%、18%,增幅进入全县前列。靠近长沙的界头铺镇特色农业初露端倪,凯佳生态农业科技园、界头铺垂钓基地、燎原水库垂钓、鹅形山庄、青山度假村等项目纷纷落户建设。 2009年,示范片地区农民人均纯入达到5877.5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作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一部分,湘阴示范片地区是湘阴承接两大经济圈叠加作用的战略空间平台,也是长株潭城市群向洞庭湖南岸拓展和辐射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便捷通道。“湘阴有220平方公里纳入长株潭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先导区,有着其他任何地方不可多得的政策优势。一是纳入先导区的220平方公里土地由原来的农业用地全部调转为建设用地,发展工业项目没有土地政策障碍;二是基础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将来还有芙蓉大道、京珠高速复线、沿湘江风光带、城市轻轨等四条路与长沙对接,与长沙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省人大副主任蒋作斌认为,湘阴的区位后发优势越来越明显。省发改委副主任、省“两型”办常务副主任徐湘平希望湘阴切实做好滨湖示范区起步区的规划,发挥依山傍水优势,保护好现有生态资源,突出产业发展,突出基础先行,突出管理改革,突出“两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滨湖示范区建设。田自力在接受采访时谈及此举对湘阴发展和滨湖生态新城建设时表示,芙蓉大道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主干道北拓至湘阴,将滨湖示范区和长株潭城市群真正连为一体。湘阴县城具体定位为“人文之城”、“山水之城”、“宜居之城”和“长沙北部卫星城”。正按照“60平方公里、50万人”的规模编制县城控制性详规,重点推动城市南扩,对接长株潭发展。到2020年,湘阴县城将与湘阴工业园区和洋沙湖休闲旅游度假区连为一体,形成6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规模,一座秀美、宜居、充满活力的滨湖新城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中篇 古邑“敞开南大门”“要主动学习长沙,承接长沙,融入长沙,服务长沙,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加快湘阴发展。”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市长黄兰香到湘阴调研时多次要求,充分把握滨湖示范区建设机遇,打好“长沙牌”。“敞开南大门,对接长株潭,建设新湘阴!”湘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迅速做出了科学的决策。在2009年的该县县委十届四次全会上,县委书记田自力代表县委高调提出了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三年进全市三强,五年进全省十强”的发展目标。一场先行先试的经济圣战在千年古邑打响了!大平台: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的滨湖示范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试点县、湖南最具投资吸引力县,这三块“金字招牌”,让湘阴有了更多呼应长株潭的底气与豪情。“产业对接,是湘阴对接长株潭的核心内容。”县长黎作凤表示,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后,产业升级加快,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第二产业的高科技、高附加值比重不断提高,一批新型产业群体迅速崛起,他们发展空间大,吸纳能力强。与此同时,一批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湘阴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生产要素成本低,具备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两相结合,既可缓解用地紧张的矛盾,优化工业布局,又有利于通盘规划整个湘江流域的“环境同治”,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走出一条以“两型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湘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认真研究长株潭地区产业转移方向,在错位互补中做大做强县域产业。目前,湘阴工业园区承载能力逐步增强,长湘路产业带、沿湘江生态产业带成全藤结瓜式组团发展,洋沙湖经济小区、界头铺经济小区、临港经济小区纵向相连30多公里,距长沙仅一步之遥。大流通:通江达海的“出海口”一山一世界,一水一乾坤。湖南经济必须依靠水,要走“水路”,由黄色经济向蓝色经济(海洋经济)发展。湘阴融入长株潭,也是长株潭构建新型都市圈和长沙延伸触角做大做强的需要。主攻长株潭区域经济研究的朱翔也曾说过这一观点。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到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将成为核心区人口达900万的符合联合国宜居标准的大都市。要实现这一目标,长株潭城市群必须依托湘江出海,以发达的航运物流业推动城市群发展。在水运费只有陆运的1/8的今天,综合利用深水岸线资源,发展运输成本低廉、对环境污染较少的湘江航运和物流业,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湘阴地处湘江入洞庭湖口,是长株潭城市群通江达海的必经通道。拥有漕溪港、虞公庙等深水港资源,上可溯长株潭地区,下经洞庭,入长江,出吴淞,通江达海。吞吐与辐射,呈现出湘阴水上交通的度量。漕溪港常年通航能力达3000吨以上,具有霞凝港所不具备的深水优势,可作为霞凝港的“姊妹港”和金霞物流园的中转站,弥补霞凝港枯水季节难以通航的不足,提升长株潭城市群航运物流业保障能力,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航运物流业发展。另外,湘阴有大量可用于工业开发的低丘岗腹地,完全有望成为长沙的制造产业配送基地。将湘阴深水码头,纳入长沙、岳阳港口物流体系,建设协作配套机制共同开发,有利于降低长沙港口建设的难度和压力,增强金霞物流园凝聚功能,加快长沙物流业发展规模和整体水平。这是湖南充分发挥湘江航运的积极作用,构建“3+5”城市群区域大物流网络的大势所趋。为充分利用湘江黄金水道和深水港口资源,湘阴在完成漕溪港一期工程建设后,加快启动二期2个3000吨级泊位建设,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并积极加强与霞凝港和金霞物流园的合作,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在商检、海关等方面形成大口岸、大通关格局,加快物流产业园建设,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加快港口经济发展。湘江第二大港已呼之欲出。大基地:绿色食品的“供应站”发达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较强的农产品加工原材料及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是大城市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农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湘阴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具备了支撑大城市持续繁荣发展的能力。该县现有耕地60万亩、山地24万亩、水面100万亩,形成了优质稻、优质藠头、有机茶叶、名特优水产、无公害蔬菜、优质生猪、优质水禽等七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年产粮食64.5万吨,起水鲜鱼17万吨,出栏生猪100万头,水禽300万羽,水产总量连续14年居全省第一,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鱼、商业猪生产基地,全省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全县拥有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0多家,可向长株潭市场提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成为长株潭的绿色产品生产供应配送和加工基地。目前,湘阴正以西乡湖区为重点,发展生态、高效、规模、品牌农业。以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基础,引进、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下篇 滨湖泽畔筑新城湘水岸,我的家。近年来,湘阴县牢牢把握“敞开南大门,对接长株潭”这根主线,做好融城对接文章,精心打造着一座滨湖生态新城。大投入:加速融城对接融城攻略,从交通对接破题。湘阴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正仁告诉我们,近年来,他们投入9000多万元建设了滨江大道和湘樟路,加速与长沙沿江风光带相接;今年5月,投资4700万元修建的柳林江大桥及其连接线,湘阴、望城两县跨江“拥抱”;芙蓉大道湘阴段工程的动工,把湘阴与长株潭紧紧连为一体;漕溪港码头3000吨级泊位深水码头的竣工,使湘阴形成了水陆多点对接省会长沙的交通格局;京珠高速复线湘阴段工程即将启动,规划建设的长株潭城际轻轨经过湘阴并设两个站点,湘阴与长株潭城市群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自然,县城基础设施也在快速推进。新建城市主干道5条,对4条旧城干道进行了改造。融城攻略,注重山水相融。按照“两型社会”要求,湘阴突出对水域面积超万亩的县城内湖洋沙湖和东湖进行开发。洋沙湖已申报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由顺天集团投资建设,将打造成中南地区最高档次的休闲度假中心;东湖提质改造工程也于今年8月启动。近两年来,该县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活动,投资近6亿元,建成或启动了左宗棠广场、污水处理厂、新站等一批市政重点工程,对城区道路、垃圾围站等公共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目前,县城已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8万人。他们坚持以城带乡推动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把界头铺镇作为县城南区、工业小区、宜居新区和对接长沙的桥头堡来打造,按“20平方公里、20万人”的规模进行规划,呼应长沙北拓。一座对接长沙、组团发展、城乡统筹、生态宜居的滨湖新城正在崛起。大项目:带动发展提速发展,靠项目支撑。近年来,湘阴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积极推行新型工业化。坚持把发展工业摆在突出位置,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2007年以来,该县招商引进工业项目273个,协议引资115亿元,中联中科、中铁轨道已与湘阴达成投资意向,远大可持续低碳科技园项目征地2000亩,年前可启动建设。对引进的项目,该县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联手帮扶帮促,全方位跟踪服务,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近年来,每年都有50个左右的项目建成投产,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127家,规模工业税收三年翻两番。初步形成了先进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等五大主导产业。作为省级工业园的湘阴工业园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平台,聚合了食品、建材、纺织等三大主要产业和士达纺织、湖南湖湘木业有限公司、长圣人造板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福湘木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集团,培育了驿通电子、嘉盛德材料、长康实业等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市场运作模式,他们引进了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预计吸纳投资260亿元,入园企业300家,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过1000亿元。采取“行业牵头、政府支撑、产业聚群、市场运作”模式,已于今年4月2日正式奠基,现已完成征地2000多亩,入园项目33个,被国家轻工行业管理总会定为全国轻工产业调整振兴的第一个创新性示范产业园,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同时,湘阴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30个以上税收过1000万的企业,10个税收过5000万的企业,打造一批产值过50亿、100亿的产业集群,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农业,是湘阴的传统优势产业。围绕建设长株潭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湘菜原料基地,他们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品牌化经营。全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1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8家,是全省龙头企业最多的县之一;创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21件、省名牌产品17个,知名品牌拥有量居全省先进行列。通过龙头企业和品牌带动,全县建立以优质稻、藠头、茶叶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发展生猪、肉牛、名特优水产等上规模的养殖场1800多个,起水水产品总量连续14年居全省县级第一,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以休闲旅游业、房地产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也持续快速发展。湘阴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异常丰富。近年来,该县围绕打造“左宗棠故里游”品牌,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洋沙湖、青龙湖、青山岛、鹅形山、九州生态园等一批休闲观光项目加速推进,以鹤龙湖为中心的“农家乐”已经形成品牌效应。房地产业更是异军突起。县建设局长吴星亮告诉我们,近年来,湘阴县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增至30余个。金悦房产、东湖房产、安邦房产、鑫泰房产、长旺房产等省内外有名的房产企业纷纷进驻湘阴,和湘阴本土的房产建筑“大鳄”石塘建筑等会合,为湘阴的城市变高变美立下了赫赫战功。今年该县房地产报建面积在80万平方米以上,房地产一体化税收预计可突破1亿元。“共完成了房地产投资15.8亿元,开工面积约1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2万平方米,批准预售面积115万平方米。水岸东湖、精密花园、湘江一号、佳境怡苑、安邦华城、远浦星城等,都成了市民选购的热门。”县房产局长易赤红如数家珍,“在规划建设中的18层以上楼盘,还有近10家。”湘阴,正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长株潭户外休闲旅游基地。大服务:共促社会和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湘阴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为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该县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2009年,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公共支出增长65%,占总支出的66%。年连续两年荣获岳阳市实事办理先进单位。城乡就业任务全面完成,18585名改制企业职工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近3年,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66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99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7660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5%,五保户集中供养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一乡一院”目标,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他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动摇,加大教育投入,实行城区教育布局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为湘阴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他们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落实,加强巡逻防控,突出严打整治,全县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们在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中体味到了和谐带来的实惠。如今,湘阴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艳阳天”。立足新的起点,展望湘阴未来,湘阴73万干部群众更是信心满怀。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湖示范区,湘阴发展潜力无限、希望无限。当前,湘阴县委、县政府正立足长株潭融城发展的大背景,投入1000多万元制订城镇发展规划、休闲旅游基地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产业发展升级规划,科学谋划湘阴发展。县委书记田自力、县长黎作凤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敞开南大门,对接长株潭”这根主线,突出滨湖示范区建设这个重点,围绕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五年进全省十强”的发展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奋勇前行,努力把湘阴建设成为长株潭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休闲旅游服务基地和区域性港口物流基地。浴火重生,湘阴这只历史长河中浸润了千年的凤凰,正挥舞起金色的翅膀,青云直上。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热点图片1 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湘阴县坚持质量兴农
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建设
当前位置:
湘阴县坚持质量兴农
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建设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湘阴县农业局&&
作者:刘晖&&
湘阴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近几年来,湘阴县坚持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以建立优质农产品特色产业园和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监管机制,全面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建设,促推了农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建立自律机制,落实主体责任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主体,所以,湘阴县把建立主体内控管理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监管制度作为质量兴农和质量兴企的第一环节认真抓实。目前,全县43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有内控管理员82个。内控管理员的主要职责为:一是负责原料生产基地向社会作出质量安全承诺。如兰岭茶叶和铁香茶叶公司在基地设立有奖举报承诺牌,鼓励群众监督。二是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和组织集中培训,严把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关。三是统一建立生产档案,详实记录产地环境监控、农业投入品使用、原料生产关键措施、产品加工营销等相关情况。四是开展基地巡查,严格产地准出。五是配备农残速测设备,完善企业自检,实现农产品全程质量可追溯。
二、建立监管机制,强化生产管控
自2014年开始,湘阴县农业局和下辖的14个乡镇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县乡监管人员实行统筹调度,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工作;各乡镇还组建了村组监督员队伍,协助乡镇监管站每月开展2~3次巡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巡查和整改记录,对农残超标产品,实行追根溯源,督促限期整改。基地和主体建立了农业投入品进销(发)台帐。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对违规经营使用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经营不合格农产品行为进行依法处置。
三、建立评价机制,打造诚信品牌
县农业局对全县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全部录入生产经营单位信用信息,制定了涵盖实体资质、质量控制、产品追溯、消费者反馈4项主体指标和16项细分指标的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主体采取综合评分与社会反馈相结合、平时督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将诚信等级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诚信管理主体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对获评A、B类诚信等级的生产主体由县人民政府授牌,并在项目申报、龙头企业评审享有优先权;对确定为C、D类等级的诚信管理主体提出警示,责令其限期整改。
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建设,取得了如下成效:一是全县创建了2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和藠头标准化生产基地,尤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康实业有限公司创建的5万亩绿色食品油菜、花生和芝麻标准化生产基地,获评“湖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二是促推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目前,全县有4个农业产业园获评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有5个蔬菜产业园获评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三是提升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县拥有“三品一标”认证10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8个,绿色食品34个,有机食品4个。四是培育了长康实业、铁香茶叶、百树山农庄、鹤龙湖蟹都等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典型,打造了长康芝麻油、樟树港辣椒、兰岭茶叶、合湖蔬菜、鹤龙湖大闸蟹等区域公共品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长康:用心“制造”健康放心食品&&&&近年来,湖南长康集团在董事长谭迪高的带领下,脚踏实地,经过25年艰辛奋斗,从一个小型民营企业发展为现在的集团公司,领军湖南省油脂调料行业,产品更是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专注产品 铸就品牌&&& 长康一直专注调味品研制开发,坚持走科技之路,走质量之路,走品牌之路,走诚信之路,不断内强品质,外树形象。企业先后获评“湖南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湖南省百强私营企业”、“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多项荣誉。&&& 近日,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权威统计与分析,长康实业荣誉出品的“长康”牌芝麻油,连续多年产销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并连续9年获评“湖南名牌产品”,成为了中国芝麻油行业的领航者。&&& 诚信为本 质量至上&&& 在生产中,长康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坚持“零次品、零缺陷、零事故”的质量方针,加强生产过程质量跟踪监测,确保产品卫生安全,合格率达到100%。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董事长谭迪高带领长康集团团队从源头抓起,建设标准化基地,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严把原材料渠道关,生产过程设置好几个关键控制点,全程检测监控,以质量提升品牌。&&& 为了杜绝酱油、食醋产品使用回收瓶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长康不惜增加成本,一律使用经高温特制的专用瓶,绝不使用回收瓶,同时还开展”一切为用户“活动,实行产品跟踪质量服务制度,在销售上讲信誉,严格按合同办事,按时、按量向客户提供优质产品,确保其正常销售。&&& 创新进取 特色制胜&&& “调味品要从众多竞争者中胜出,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长康把突破口放在产品的不断创新上,董事长谭迪高深谙创新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遵循“从饮食中保护家人的健康”理念,为此,长康重金聘请专家团队,开发研制适应市场的特色产品。&&& 日,长康在湘阴县工业园投资2亿元的调味品和黄酒生产基地开工建设,建成后的基地将大力提升长康的核心竞争力,为长康打造百年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为长康的明天书写新的辉煌。&&& 《中国品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湘阴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