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货物特性及性能保证,需要从哪些方面

低影响开发——使用设施及设施建立的网络
笔者整理并介绍了LID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本期将会向大家介绍低影响开发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的设施。
LID设施共有21种,排列顺序根据其服务功能的强弱来确定,最弱为大尺寸管道,最强为人工湿地。
大尺寸管道
水流控制装置
地下过滤沙床
表面过滤沙床
滨水缓冲带
雨水收集器
可渗透铺装
LID设施使用的目的,是通过对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状况和开发后的目标进行分析,利用场地规划技术大量减少开发的水文影响,模拟开发前的水文状况。由此,LID
设施的选择取决于期望在项目或场地中整合的水文产出。其选择的策略如下:
评估场地建设的可能性和限制条件。
界定需要的水文控制类型
考虑维护和管理条例、社区认可和成本。
设施的合理布局设置
硬质工程设施的辅助
而在实际操作中,单一的LID设施往往达不到应对百年一遇洪水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立整体性的LID网络,实现雨洪的处理。网络中,LID设施可分为4类,见下图。
【网络上游:雨洪接收】
此类装置直接接收雨洪,进行初级处理,并将雨水径流导入下一层设施。见下表。
网络中位置
水流控制/过滤
在网络起始处,直接连接屋顶
从小尺度的住宅应用到较大尺度的商业应用
根据不同的物种偶尔需要浇水和修剪
网络的起始处
从小尺度的住宅应用到较大尺度的商业应用
检查屋顶隔离屋,也要例行检查植被和维护排水流路径
主要处理系统的上游
从小坡的街边到大尺度的场地
经常性的垃圾和沉淀物,刈割
可渗透铺装
过滤/渗透/处理
处理系统的上游,去除沉淀物和减少径流量
从停车棚到停车场到街道
要利用真空吸尘器的去除沉淀物;植草铺装需要刈割和灌溉维护植物
集水区和径流下游,场地外雨洪管理系统上游
10英亩或更大的径流面积的水域
经常的垃圾清理和不定时的沉淀物移除,土壤中沉积污染物需改良或清除。
溢流盆地或出水口上游,过滤设施下游
根据汇水区径流面积确定尺度
需要特殊的设备来移除垃圾和沉淀物
地下滞留系统
过滤设施之后,防止过量沉淀物
最大集水区面积25英亩
检查和清除沉淀物
汇水区和径流的下游,通常构建在场地的最低点。
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根据区域降雨量,水域径流面积不小于10英亩
每半年检查一次,移除沉淀物、聚集垃圾和碎屑物。以保证排水功能顺畅
以下为该类设施的示例图。
可渗透铺装
地下滞留系统
【网络中游:过滤收集】
此类设施主要通过收集和过滤的功能,在最终处理前分流雨水,处理污染,保障网络下游设施的安全运转。
网络中位置
雨水收集器
处理网络的起始处,直接与径流源相接
从在住宅应用的小到50加仑雨水桶到超过25,000加仑的商用尺度的蓄水池
季节性的清除残渣,检查贮水罐
地下过滤沙床
引导径流“第一波冲刷”到过滤设施的水流控制装置的下游
径流面积在1-10英亩的小集水区
经常性的去除垃圾、污染物和沉淀物
表面过滤沙床
位于引导径流“第一波冲刷”到过滤设施的水流控制装置的下游
径流面积在1-10英亩的小集水区
经常性的去除垃圾、污染物和沉淀物
过滤设施下游,介于主要处理设施上游
从一个小的条带到有最大两英亩收集面的沙床
每年去除垃圾和进行筛选保持渗透性
主要处理系统的上游,代替行道树
从单一的树池到一个大的城市树池网络
不定期的废物移除,表面粗滤保持可渗透性,
滞留/过滤/渗透
集中的暴雨径流下游,集水装置、溢流盆地或出水口上部
小的集水径流区,如低密度的项目或小面积的不可渗透表面
每半年一次检查侵蚀,移除沉淀物和碎屑
以下为该类设施的示例图。
雨水收集器
地下过滤沙床
【网络下游:渗透处理】
此类设施通过渗透方式,将雨水径流导入地下,并通过生物方式处理雨水中的污染物,建立动植物生态群落。
网络中位置
滨水缓冲带
过滤/渗透/处理
水体上游,所有LID设施下游
有效宽度是100-
300英尺,或更小
根据需要移除垃圾和沉淀物,不定时割除区域中的草
过滤/渗透/处理
终端设施,位于流出盆地或接收水体
大到几英亩的湿生洼地
半年一次的垃圾和沉淀物移除和植物刈割
过滤/渗透/处理
终端设施,位于溢流盆地或接受水体的上游。
从管理10英亩分水岭径流的袖珍湿地到管理超过25英亩分水岭径流的浅流湿地
在第2到10年系统需要每年移除废弃物和沉淀物,在最初的三年要半年一次。
以下为该类设施的示例图。
滨水缓冲带
【贯穿网络:水流控制】
此类设施贯穿整个网络中,使用范围较广,主要作用为减少表面径流和管道排放,但不具备生态功能。
网络中位置
大尺寸管道
不可渗透表面下
LID网络任何位置
不定期的垃圾和沉淀物移除
水流控制装置
集中的暴雨径流下游
小尺度的居住区和较大的商业场地
根据需要移除垃圾和沉淀物
以下为该类设施的示例图。
大尺寸管道
水流控制装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广州市教育城低影响开发设施专项规划
中国低碳生态大学联盟案例
发布时间: 11:56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项目规模:
10.97平方千米
一、项目简介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联合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广州教育城项目进行了低影响开发(LID)设施专项规划。该专项规划分析了与低影响开发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及标准,讨论了LID技术的发展过程、技术组成和工程案例。在此基础上对广州教育城一期进行了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了规划,针对广州不同重现期降雨事件,采用SWMM模型,分析了教育城一期和安置区的径流情况,根据SWMM模型模拟结果和工程概算结果给出了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推荐方案(高密度方案)。针对推荐方案,给出了各个地块的LID设施所占面积及工程概算。本项目是国内第一项LID专项规划项目,给出了规划区内的LID设施面积和类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了建造LID设施比建造传统雨水管网投资少的结论。LID设施专项规划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手段,本项目规划成果对国内类似项目的LID专项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二、规划目标广州教育城低影响开发(LID)设施专项规划是利用景观、园林的绿地,通过置换土壤、植物搭配、水文水利设计,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自然的水文循环。即项目所在地开发前后的径流系数相似,满足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目标。在LID专项规划中,力求处理好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经济与环境等的相互关系,确保LID设施实施的可操作性,充分利用项目地块的自然资源,紧密结合景观设计、市政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等专项,进一步减少雨水径流量,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并为项目申报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提供相关依据。具体规划目标如下:1)对于10年一遇的24h设计暴雨区域开发后综合径流系数不大于0.6(《广州教育城总体规划()》的规定值,实际综合径流系数可控制在0.31或以下);2)对于10年一遇的24h设计暴雨开发后暴雨径流量和流量峰值小于传统开发的峰值的1/2(即改建后的径流量不超过原有径流量。);3)发生10年一遇24h暴雨时,不得出现水漫街现象;4)项目内的暴雨资源化。三、规划技术手段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建城[2013]98号)的精神,采用下列技术手段进行规划:1)对广州教育城项目概况和所具备的基础条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明确与LID专项规划密切相关的各项规划、国家和地区政策及其它相关基础条件,为开展LID专项规划提供依据和支持。2)建立LID设施水文模型,预测不同重现期24小时雨型情况下,传统市政雨水管网设计和不同密度LID布置方案下整个项目区域的径流量、径流系数、管道溢流情况等;3)根据定量分析结果,以生态、低碳、成本和效率作为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方案比选提出适宜于教育城一期开发的LID规划方案;4)对安置区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提出LID规划方案;5)提出广州市教育城低影响开发技术专项规划报告和布置方案。四、LID设施布置方案根据项目整体规划,考虑到成本、景观等因素,采用两种LID设施布置规划方案:1号方案(低密度方案)和2号方案(高密度方案)。1号方案与2号方案主要区别在于二者的占地面积不同。1号方案LID设施约占区域面积的5.0%,2号方案LID设施约占区域面积的11.5%。综合分析1号LID设施布置方案和2号LID设施布置方案在5种不同重现期广州24h降雨情况下的径流量、径流峰值、径流系数以及10年一遇管网溢流点及工程造价等因素,推荐教育城一期项目采用2号LID设施布置方案(高密度方案)。具体规划如下:l项目区域的中的道路结合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道路设计、景观设计等部门的要求,在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之间防护绿化带中布置双边或单边的自然排水系统,宽度为3m。区块内部的道路,沿道路边绿化带布置2m宽的自然排水系统。园区内绿地布置雨水花园或雨水花坛,区块内的雨水先流入LID设施,净化后经雨水管排入市政管网或景观湖中;l对于公共建筑物(例如:体育馆、图书馆、教室、宿舍等),在建筑物顶部布置生态屋顶,雨水经过生态屋顶的净化后直接排入自然排水系统中,或被雨水储蓄罐收集用来回收利用;l地块中高压送电线下的绿地中设置下洼式绿地,滞留该区域的暴雨,然后排入进入自然排水系统或景观湖;l外围道路的自行车道铺设为透水铺装,收集降雨过程中道路中的雨水,经花管汇入自然排水系统;l暴雨经雨水管网或自然排水系统进入西福河之前,先流入河岸人工湿地,然后进入西福河中。lLID设施设计过程中,应遵循暴雨处理为主、景观设计为辅的方针。LID设施的形状应尽量满足景观设计的要求,排水能力满足排水设计要求。景观与排水有冲突时,排水能力优先。l雨水利用设施(如雨水罐、地下蓄水池等)由给排水工程师决定。l推荐方案的占地面积,工程总造价为3.1911亿元。五、LID设施造价推荐方案(2号方案)LID设施能将规划区的防洪能力从5年一遇提高至20年一遇。2号LID布置方案工程造价约3.1911亿元(不包括透水铺装和下洼式绿地)。采用LID设施提高防洪能力,费用比采用增加传统雨水管网管径方式节约造价约3.813亿元。六、实施保障措施LID专项规划是新兴事物,广州教育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为便于参与广州教育城建设的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落实LID专项规划和更好地实施LID设施建设,委托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编制了《低影响(冲击)开发设施建设指南》。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施工原则及技术要求、工程验收、引用规范和政策文件等。
版权所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京ICP备号-1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_低影响开发措施比选及适建区域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_低影响开发措施比选及适建区域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问题详情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是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重要预处理设施,主要适用于屋面雨水的雨落管、径流雨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是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重要预处理设施,主要适用于屋面雨水的雨落管、径流雨水的集中入口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前端。()A.正确B.错误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在传统住宅和工业化住宅造价的对比中,工业化住宅的造价比传统住宅的造价低,但是工业化住宅的利润要高于传统住宅。 ( )A.正确B.错误2工程建设信息化,则依赖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 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A.正确B.错误3美国对于建筑工业化的定义是:构件生产机械化和施工安装机械化,施工计划明确化和建筑程序合理化。 ( )A.正确B.错误4我国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法是先对双块式轨枕定位,然后浇注混凝土。A.正确B.错误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设备特性及性能保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