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达宏电子有限公司公司每年营业额达5000万到一亿可以上市吗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今年“双11” 东莞快递业务量将达5000万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刘慕华 段思午
据东莞市邮政管理局预计,“双11”期间全市快递行业处理的邮件、快件业务量将达5000万件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
  还有两个星期就是一年一度的“双11”了,在准备“剁手”的网友们忙着检查家里网络、充值支付宝、填满购物车时,中通速递在沙田启用了108亩的新分拨中心;圆通速递准备提高快递小哥的供餐标准,让他们吃得饱吃得健康;快捷快递早与劳务公司签订了人员培训输送协议,确保高峰期不掉链子;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则将位于松山湖工业南路的新邮件处理中心投入使用……东莞快递企业谁都没闲着。
  据东莞市邮政管理局预计,“双11”期间全市快递行业处理的邮件、快件业务量将达5000万件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最大日处理量将超过1000万件。这将是东莞快递日处理量首次突破千万级。
  改变的不仅是业务量
  对东莞快递企业而言,“双11”带来的不仅是业务量的激增,而是更深刻地影响到了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
  1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分拣效率
  “最开始‘双11’是个巨大的‘困难’,现在却成为我们的发展契机。”在王传晓看来,中通快递在历年的“双11”中从“混乱”走向“有序”,现在更走向“扩张”阶段。
  让王传晓印象最深刻的“双11”是2011年。这一年,中通的快递件呈现几何式增长,令人始料未及。
  “仓库要派出去的件还没来得及出去,大批大批的货又进来了,所有工作人员24小时连轴转也仍然难解收派件压力。”王传晓说,当时广东区域的快件均集中在东莞虎门这个分拨中心进出,东莞区域分拨压力很大。
  爆仓、派件出错,这些被网友吐槽的问题中通几乎都遇到过。这年“双11”一结束,中通快递就开始总结经验教训,提前一年讨论如何应对次年的“双11”。
  “重点难度在转和运这两个环节,我们为了提高分拣的速度,将以往的纸质面单改成电子面单,这大大提高了网点工作效率。”王传晓说,他们还利用信息化技术,启用“信息预报功能”。在这个系统内,当地网点工作人员可以提前知道明天自己这一网点有多少货需要揽收,充分预留货物分流时间。这极大地提高了网点派件的稳定性。
  2 新建多个大型转运中心
  “双11”的红利并不仅限于此。不断增长的业务量,也让更多人加入中通快递,“东莞每个镇都有网点,有些经济重镇在2个以上。”王传晓说,“村镇内网络购物量越来越大,我们的派件量越来越多。随着收派速度的提升,一些农副产品的业务也被囊括进来。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通过中通快递这一渠道被卖向全国”。
  圆通同样在“双11”中成长。李彦说,“双11”战役带来的是短期的业务骤增,业务集中处理压力急剧增加,这是对企业服务的挑战。
  “电商接受商品咨询、消化海量订单、发出订单需要一个消化期,快递服务的全过程也需一个消化周期。”李彦称,为了应对每年增长的业务量,今年圆通在广东省现有3个中心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江门、佛山、揭阳转运中心,粤中、粤西运能、提速全面覆盖。同时,原有的广州、东莞、深圳三个枢纽中心又重新进行扩建。
  李彦说,相当于在广东省,圆通已经投入使用了6个大型转运中心,24小时运作。而在运输队伍方面,汽运车辆的储备,圆通与各航空公司合作的资源,以及9月份圆通自有航空公司正式首飞,这都会对圆通的中转能力和中转时效提供有力的保障。
  3 加强对业务量监测和预警
  在“双11”的竞争中,连员工吃饭这样的细节都会成为企业要考虑的“大事”。李彦说,圆通调整了员工福利政策,对收派件实效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考虑到快递小哥在‘双11’期间的高强度体力劳动,我们还特意提高了供餐标准,管饱管健康。”
  作为快递行业主管部门的市邮政管理局在“双11”也并不轻松。就在上周召开的全市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动员部署会议上,市邮政管理局要求各快递企业加强对旺季业务量变化的监测和预警,根据业务量变动情况,加强全网的统筹和调度,集中力量应对业务高峰,及时解决重点问题,保障快递业务旺季期间寄递渠道畅通。市邮政管理局将充分利用统计系统资源,做好业务预测,通过安监系统对旺季情况进行监控,做好运力预警。
  策划:南小渭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刘慕华 段思午
  摄影:孙俊杰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编辑:许合鹏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5年最新东莞大型外资企业名录.doc 3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东莞大型外资企业简介
???????? ?说明:载录的大型外资企业,一是投资额在2000万美元及以上“三资”企业;二是设备价值在5000万港元及以上的来料加工企业;三是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东莞开办的企业。
东莞莞城协益电子厂 
????莞城协益电子厂是城区工业发展总公司与香港万宝至实业有限公司签约举办的来料加工企业,于1987年6月正式成立。由于双方的真诚合作,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已签定的协议投资总额为16.8亿港元,到目前为止实际投入资金9.5亿港元。至今已建成一间年生产微型马达5亿只的大型来料加工企业。产品全部出口,2000年出口总值达1.1亿美元,主要销售国有日本、新加坡、欧盟及香港地区。万宝至公司生产的微型马达,该品牌产品在国际上知名度较高,总公司产品销售量约占世界微型马达市场50%。
东莞石龙京瓷光学有限公司
?? 日本京瓷株式会社是从事精密陶瓷工业元器件、光学仪器,通讯设备等领域产品制造生产的全球性公司,世界500强之列,同时也是最早与石龙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外资企业之一。成立于1987年的石龙镇粤龙环球光学制品厂,是石龙镇首间日资来料加工企业。十多年来,双方合作发展迅速,1996年7月,投资总额为15000万港元的合资公司――东莞石龙京瓷光学有限公司成立,全部注资日方占90%,中方占10%,目前已出资完毕。公司主要生产京瓷“YASHICA”高级相机及其它照像器材,年产量200万台,产品出口世界各地。1999年,京瓷美达公司的尖端数码科技产品,数码复印机在石龙投产成功,标志着石龙和京瓷公司生产合作迈向一个新的阶段。2000年出口总值达7934万美元。
(美能达)东莞石龙事务机工厂
 ??美能达品牌是国际知名品牌,并被列入美国哈佛大学MBA教材之范例。作为美能达集团成员之一,MinoltaIndustries(HK)Ltd.(简称MIK)于1994年开始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和供应活动。同年10月,MIK以来料加工方式,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设立东莞石龙事务机工厂开始了复印机(即PPC)和激光打印机(LBP)的生产。目前企业设备投入达1亿港元,年产复印机100万台,激光打印机30万台,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占世界复印机市场的11%之多。2000年出口总值达8366万美元。   为实现MIK“向全世界提供优质产品”目标,石龙工厂1995年5月就通过了ISO9002认证。同时,为充分满足客户的要求,全公司开展了各种品质管理活动。2000年3月,石龙工场取得IS014001认证。   1999年6月,占地13万平方米的美能达工业城落成启用,将日本美能达株式会社复印机、激光打印机在石龙工场的生产和物流集成为一体,促进了向世界各地准时交货的能力;同时揭开日本美能达株式会社和石龙镇广泛合作新的篇章。
石龙华南电子五金制品厂
????石龙华南电子五金制品厂是日资来料加工企业,成立于1994年,目前累计投资4000多万港元,生产电子开关、CD光头、五金冲压件和注塑产品。厂房面积20000平方米,2001年扩大投资,新增生产多功能数码复印机配件项目。该企业产品主要供应美能达、索尼、理光、佳能等公司。2000年出口总值达3880万美元。 石龙拓普康光学仪器厂 石龙拓普康光学仪器厂是1994年成立的日资来料加工企业,生产世界知名品牌(TOPCON)精密光学仪器产品,并为美能达等大企业制造复印机光学部件。目前设备投资6400万港元,2000年出口总值达1933万美元。
石龙粤龙办公设备厂
????石龙粤龙办公设备厂是京瓷集团的下属企业,于1999年成立,生产世界知名品牌美达(MITA)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目前为来料加工企业,投产一年来,设备投资已达2158万港元,复印机年产值1000万美元。2000年出口总值为2206万美元。展望2001年,该企业为加强与石龙镇的经济合作,将转为合资经营,预计总投资达7亿港元。
石龙粤龙电器厂 
????石龙粤龙电器厂是日本大型电机企业三协精机株式会社在石龙投资的来料加工企业,于1994年投产开业,在这6年中,该厂先后投资4300万港元生产微型精密电机,年产量上千万只,产值1.48亿港元。其生产的微型电机主要供应索尼等大型日资企业。2000年出口总值达1858万美元。踏入新千年,该厂将扩大在石龙的投资规模,将建设占地5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的新厂房,员工将发展到7000人,三协精机株式会社将把石龙作为她在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 东莞胜美达(太平)电机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日商独资企业,原由日本胜美达电机株式会社于1993年建成投产,专门生产中周线圈、无线线圈、微电脑配件产品的电子元件企业。   目前,该公司投资已近32531万港元(折合近4200万美元)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达宏电子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