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赠与房产给子女为小两口买房,是赠与还是借贷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父母给儿拿首付是赠与还是借贷 飞涨的房价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买不起婚房,需要父母出首付。小两口一旦离婚了,这房产咋分割?父母拿的首付咋算?争议产生了。昨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这样一起典型案例。 买婚房父母拿出16万 小王和小丽登记结婚后,于2006年选
  父母给儿拿首付是赠与还是借贷
  飞涨的房价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买不起,需要父母出首付。小两口一旦了,这房产咋分割?父母拿的首付咋算?争议产生了。昨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这样一起典型案例。
  买婚房父母拿出16万
  小王和小丽登记后,于2006年选中一处新房。房屋总价26.4万元,两个年轻人工作没几年,没有存款,只能像大多数人一样依赖父母的支持。小王的父母拿出多年的积蓄16万元,交给小两口买房。新房买了,也装修了,可只过了一年俩人就掰了,小丽到法院要离婚,这就涉及到分割和房产的问题。可小王说:&买新房的钱大部分是我父母拿的,他们拿的16万元是咱们向他们借的,得还。&
  媳妇咬定16万是赠与
  眼看多年积攒的16万元就要被闹离婚的儿媳妇分走,小王父母急了:&这是我们的钱,她凭什么白拿一半?&
  日,小王父母将儿子、儿媳起诉到铁西区人民法院,要求儿子偿还16万元。他们拿出的证据是小王写的,还找来证人,证明那笔钱是借给儿子买房的,不是白给的。但小丽说:&婆婆的确给我们拿了16万元钱买房。可哪家儿子结婚老人不出点钱买房?那钱就是给我们的,我从来不知道算。&
  一审法院认为,小王父母虽然出具借条,但上面没有小丽的签字,又因小王与父母的关系,无法确认借条的真实性,故判决小王父母要求儿子儿媳还款16万证据不足,不予支持。
  老人没有买房的义务
  老两口不服判决,上诉到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院审理查明,老两口拿出的16万元,一部分是向外甥女借的,一部分是自己全部的积蓄,连零头都从银行取了出来给了儿子。他们持有儿子出具的借条,而小丽却没有提供有关赠与的证据,法院认为,这笔钱认定为借款比较切合实际。2009年3月,中院二审撤销了一审判决,改判由小王和小丽共同偿还16万元借款。
  主审此案的王惠丽法官说,父母没有义务出钱给孩子买婚房,因为孩子此时已经不属于父母尽抚养义务阶段。父母提供购房款行为更多的带有暂时资助性质。若老人担心以后首期款拿不回来,可以和孩子签一份协议,最好有无厉害关系的第三方见证并签名。本报记者刘冬梅
专业站首席律师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最新解决方案
确定租赁关系时,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是确实存在事实上的租赁关系,所以退租时,保证房屋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房东原则上要退回押金。如果房东不肯退还押金,那么建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 ...
首先,如果是买来做投资的,按照当前的政策很难降低法律风险。其次,如果买房需要居住的,那就尽量找成规模的,政府不会轻易拆迁的。并且,找多个见证人见证房屋买卖协议,并都要在协议上签字。最后,尽量在买卖协议 ...
因为小产权房认的所有权是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者属于宅基地使用人所有,因此,被依法征收拆迁后了,拆迁安置补偿的利益,只能由所有权人即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享有。 ...
按规定,合法所有的小产权房有权要求安置居住房,同时有关搬迁补助、装修补偿等补偿。 ...
根据法律规定,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成的房子,并依法办理了审批手续,即属于合法建筑,被拆迁能拿到补偿。如果买家与卖家有其他约定的,按照该约定。另外,如果在集体企业用地或者占用耕地违法建成的房子,属于违章建 ...
小产权房被依法拆迁后,是否可以获得补偿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小产权房所有人依法履行了审批手续,被拆迁后可以依法获得补偿;2、小产权房属于违法建筑,按规定被依法拆迁后不能得到补偿。 ...
前夫背着我卖了我的房子,我还可以要回我的房子吗?我可否申请人民法院撤销他与买家的合同?房子是我的,要是要不回来,我的损失怎么办?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预售商品房,又叫期房,期房与现房相比,最大的有点是价格可能要便宜些,但存在的缺点也是比较严重的,那就是容易产生纠纷。实践中,购房者该怎么避免预售商品房纠纷?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房屋共有人的定义是什么?和父母共同购买的房屋,以后应该是属于我的吗?我现在还没有结婚,这是我的婚前财产,以后还需要做婚前财产公正吗?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别人以我的名义买了一套房屋,说是给我的,结果现在反悔,她可以这么做吗?她准备卖房,但要我的签名,我不签的话是不是我就是霸占她的住房了呢?她起诉我的话我在这场官司中胜算有几成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单位按工龄给我分了一套房子,后来我不做了,单位又以新规定想要收回房子,我该怎么办?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下列咨询,以供参考。
热门找律师:
热门问题:
热门推荐:
400-676-8333
微信扫一扫,关注找法网父亲将房子卖给老三,其他兄弟要求确认无效
& &案情简介:&&&&&老三从小便被寄养在外地,1997年回沪,一家在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居住,并经常照顾二老的饮食起居。分户时,陈老先生曾经对老三承诺过,二楼今后将留给他们一家居住,其余兄弟并未表示反对。后来,老夫妻又将二楼用家具分割成了南北两间。2000年,刘老太太过世,二楼便由陈老先生一人居住,老大便将一家三口的户口迁进二楼。2003年,陈老先生决定兑现当年的承诺,将二楼过户给老三,原本打算去公证,但由于公证费用较高,且手续繁琐,便决定将房子用买卖的方式转让,由于二楼是陈老先生与刘老太太的共同财产,刘老太太已经过世,因此二楼房屋只能过户一半,陈老先生便在房产交易中心的协助下将二楼北间过户给了老三,老三则支付给陈老先生35000元的买房款。
2009年,陈老先生的其余四个儿子偶然得知了二楼房屋已被父亲卖给老三的事情,并看到了当时两人所签的买卖合同和产权证,几人对房屋买卖合同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同老三协商未果。陈老先生当时已经患有脑梗,神志不清,无法向他核实有关买卖合同的情况。2010年,陈老先生过世,其余四个儿子便将老三诉至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要求确认父亲与老三的买卖合同无效。
四名原告诉称,二楼房屋是父母生前的共同财产,母亲去世后,几名继承人未对房屋进行分割。父亲在世时,几名原告从未听父亲提起过将房子卖给了被告之事,也没有证据证明被告支付了相应的购房款,因此并不存在真实的买卖合同。后父亲在几名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二楼北间房屋以买卖合同的形式转让给被告,侵犯了几名原告的合法权益,因此要求将房屋产权恢复到父亲名下。被告则认为父亲将二楼北间的房屋卖给自己是父亲处分财产的权利,没有侵犯原告的任何利益,因此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同时,由于自己所有的二楼北间比南间大一些,对于多占的面积部分,被告愿意对原告以高于现行市场价的价格进行补偿。普陀区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四名原告的诉讼请求,并准许被告对四名原告每人支付面积补偿款2000元。判决后,四名原告提出上诉,近日,二审法院维持了普陀区法院的一审判决。
&& 以案说法:
&& 问:该房产究竟是何性质?
答:虽然该二楼房屋登记在陈老先生一人名下,但实际属于陈老先生与刘老太太的共同财产,该房屋建筑面积35.64平方米,北间约18.36平方米,目前在被告名下,南间约17.28平方米,目前仍在陈老先生名下。陈老先生与老三签订买卖合同时,刘老太太已经去世,各位继承人未对相关遗产进行分割,所以陈老先生只能处分自己名下的财产。
问:陈老先生是否有权处分该房产?
答:陈老先生只是将二楼房屋中的北间转让给被告,可以认为是其对自己名下的财产进行处分,该行为未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以认定买卖合同应属有效。被告对于多得的房屋面积,表示愿意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对原告等继承人进行补偿,符合实际情况,可予准许。
问:本案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答: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五条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六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第一百三十二条
&&出卖的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有或者出卖人有权处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婆媳因买房借条对簿公堂 儿媳称不是借款是赠与-法律资讯/法治新闻-法邦网
-----------
婆媳因买房借条对簿公堂 儿媳称不是借款是赠与
(0)字号:T&|
为购置住房,小两口几乎同时向各自父母借了款,但不同的是,小两口给女方父母打了“借条”,而给男方父母写了一纸“收到条”。一年后,因小两口夫妻感情出现危机等多种原因,双方父母开始要求小两口还钱。女方父母顺利胜诉,男方父母在要求还款中,却遭遇了儿媳“不是借款,是赠与” 的抗辩。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一场官司就此展开。子女买房父母倾囊相助2009年,济南槐荫区的刘阳与李小华(均为化名)经别人介绍,幸福地走上的红地毯。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小窝”,婚后短暂的甜蜜之后,小两口很快遇到了没钱的难关。为了能尽快筹得房款,小两口把借钱的重点自然放在了双方父母身上。尽管双方父母经济都不算宽裕,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得到子女的求援后,双方父母都倾囊相助,男方母亲率先作出表率,当场把仅有的69000元现金及自己卡给了小两口。小两口写下了“今收到母亲购房款69000元。附:将尽赡养义务”和“今收到母亲工资本,分期提工资两万元作为购房款用,到期还工资本”两份字据并签上了自己的姓名、日期等。女方母亲也同样伸出了援助之手,借给了小两口60000元。小两口也写下了“今借款60000元用于购买住房”的字据。父母紧急要求还款今年年初,因各种原因,刘阳夫妻感情出现危机。刘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法院判令“不准离婚”。在这种情况下,见小两口的即将走向解体的边缘,女方父母也手持“借条”到法院起诉,要求小两口立即还款。法院经审理,依法作出判决,判令刘阳夫妻还款。时隔不久,刘阳母亲也很快作出反应,将交给刘阳夫妇的工资本进行了挂失,并向槐荫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小两口偿还他们借的69000元现金及从她工资本上所取款项。婆婆拿出“收到条”儿媳却说是赠与令男方母亲想不到的是,在法庭上,儿媳李小华虽对“收到条”的真实性认可,但坚持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2条规定的“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行为实际上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为依据,认为“婆婆同意给我们购置房屋出资,并不是我们向其借款,同时我们还附了‘将尽赡养义务’,是附条件的赠与”,因此拒不承认婆婆“借款”的说法。法官判决,“收到条”也要还款为慎重审理此案,槐荫区法院负责主审该案审判员王军法官详细查阅和研究《》和《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后发现,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赠与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民事行为。成立一个有效的赠与行为,必须是赠与人、受赠人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且赠与人的赠与行为系明示,默认的行为不构成赠与。同时,王军法官认为,儿媳坚持的那项法条是用以解决父母出资在确定为赠与的前提下,在何种情况下是夫妻共同财产,在何种情况下是夫妻一方财产的争议,并不适用于该案中。据此,槐荫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了“判令刘阳夫妇偿还刘阳母亲总计84700元借款”的判决。一审判决后,儿媳李小华仍不服,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日前,上级法院经审理,依法作出了“维持一审判决”的判决。通讯员 张华 记者 李世武
看了《婆媳因买房借条对簿公堂 儿媳称不是借款是赠与》的人还看了...
天下法制,尽在法邦网资讯频道
遇到法律问题?“搜”一下就解决!
咨询标题:
咨询内容:
无须注册,点击立即提交!3分钟100%律师回复。
近日,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发布“期违法保健...当前位置: >
父母为子女买房付首付,是借贷还是赠与来源:网络 作者:管理员 时间:
&&父母为子女买房付首付,是借贷还是赠与?房价高企让人望而却步,大多数年轻人还在望房兴叹的时候,一些幸运儿得以在父母的资助下买房成婚,组建小家庭。可父母出的钱在时,到底应当认定是借的还是送的呢?日前,绍兴市诸暨的一位赵老太将自己的儿子儿媳告上法庭,要求归还当年自己给小夫妻买房时垫付的购房款136万余元。  但是,儿媳觉得买房款是赠与,婆婆则坚称这是借款。13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认为这笔房款应视为借款,由赵老太的儿子儿媳依法共同偿还。&赵老太一家是绍兴市诸暨人。2013年11月,儿子小赵与儿媳小梁登记结婚后,打算在杭州滨江买下一套公寓,但小夫妻俩积蓄不够,无力支付高额的房价。赵老太太慷慨解囊,替儿子儿媳付了首付、装修等款项共计161万余元。甜蜜的日子还没过多久,没曾想,儿子和儿媳闹起了离婚。夫妻离婚免不了分割财产,原先赵老太出资的购房款又该何去何从?赵老太太觉得,这笔钱是自己出于母子之情,暂时借给儿子儿媳渡过难关的,应该由二人共同偿还;但在儿子儿媳看来,既然钱用于购买婚房和装修,按照“男方首付,共同还贷”的风俗,这笔钱“理所当然”是母亲对小两口的赠与行为,不应该认定为借款。双方为此争执不下,婆媳俩吵得不可开交。2016年3月,赵老太太一气之下,一纸诉状将小两口告上诸暨市人民法院。老太太出示了买房时的借条,要求由小两口共同偿还首付款和装修款161万余元。不过,在所有的购房支出中,只有部分款项存有借条,也有部分款项无法提供借款交付凭证,难以认定所涉借款已经交付并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事实。父母为子女买房付首付,是借贷还是赠与?<span style="COLOR: #16年5月,除去部分款项无法提供交付凭证外,诸暨法院判令小夫妻应当归还赵老太太购房款137万余元。“啃老族、坑爹族国人的观念中,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即便儿女已然成人,“啃老族”和“坑爹族”也比比皆是。人们似乎也将“父母凑首付,小两口还房贷”默认为习俗。绍兴中院的法官在判决书中提出:“须知父母养育儿女成人已为不易,儿女成年之后尚要求父母继续无条件付出实为严苛,亦为法律所不能支持。”这份法理清晰、但人情温暖的判决书来自一位低调的法官。虽然他婉拒了钱江晚报记者的采访,但这份判决书却值得所有人一看。&&&&&&&&&&&&&&&&&&&&&&&&&&&&&&&&&&&&&&&&&(文章来源:110法律咨询)成都婚姻法援网为你推荐:&免责声明:1、本平台所发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平台赞同或认可文中观点、事实。2、未注明来源的文章均转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分享;若因故未能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及时联系后台更正。<span style="COLOR: #、文中图片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条:下一条: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精选资讯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房屋赠与合同范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