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GFX 50S支持什么格式行车记录仪存储卡格式

中画幅无反时代真的来了!简评富士GFX-50S
作者 | 最近没吃胖在 1 月 19 日的 FUJIKINA II 新品发布盛典上,富士 GFX-50S 无疑是高光之作。它搭载一块 43.8×32.9mm(4:3)约 5140 万像素的 CMOS 传感器,尽管这一规格只是中画幅级别中的半幅产品,但在尺寸上已经是全画幅的 1.7 倍、APS-C 画幅的 4 倍。________在数码时代,“全幅党”们往往会给摄影小白们洗脑:底大一级压死人。没错,传感器尺寸不仅决定了相机的定位和价格,更决定着拍出照片的画质、景深、视角和焦外成像。然而,对于那些追求极致画质的摄影爱好者和商业摄影师而言:全画幅远不是终点。比全画幅更大的传感器尺寸呢?这就是中画幅。中画幅科普时间________中画幅是指介于 36×24mm 与 4×5 英寸的大画幅之间的成像尺寸。目前,中画幅胶卷相机使用宽度为 6cm 的 120/220 胶卷,成像尺寸有 6×4.5cm(即常说的 645)、6×6cm、6×7cm、6×9cm 等。全画幅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因为实现了“便携+画质”的平衡。而当无反相机出现时,“便携”得以更进一步。于是,新的平衡被建立起来了:比全画幅更好的画质(中画幅)+和全画幅一样的便携(无反)。这就是中画幅无反系统。底大一级压死人,中画幅相机带来的画质飞跃,绝对超出我们的想象。富士 GFX-50S看来,中画幅无反时代终于来了!其实,无反系统从 2008 年的 M4/3 发起,逐渐扩展到 1 英寸、APS-C、全画幅,而现在终于进军中画幅。去年 6 月,哈苏推出一款中画幅无反相机(以及去年 2 月 Phase One 和 Alpa 联合推出 A-Series IQ3),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但想让这类产品大众化,还需要日系厂商介入,而富士 GFX-50S 恰恰来担当这一角色。富士中画幅相机的历史________G 字母一直是富士中画幅相机的名称前缀,而 X 是富士数码相机的专属,从广受好评的 GF670 到 GFX,这样的命名显然是富士的情怀所在。我们不妨看看富士 G 系列的发展轨迹:1968 年,富士首台胶片中画幅——G690 诞生(旁轴黄斑对焦);1978 年,富士开始推出固定镜头的黄斑旁轴相机,当时有“大徕卡”的美誉。直到 1992 年推出 GW690III/GSW690III,目前依然有很多人使用;1983 年,富士推出 Fujica GS645,超越了当时以往所有的折叠前辈;1989 年,富士发布 GX680,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动 6×8 单反相机,自问世以来,很快就成为商业摄影师和影室的新宠;2008 年,富士推出 GF670 Professional(FUJINON 80/3.5 EBC,等效 135 焦距为 43mm),重量仅为 1000g,可切换 6×6、6×7 画幅,被评为“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折叠机”;即使在 2011 年的 CP+ 展会上,富士还推出过改进版的 GF670W Professional(FUJINON 55/4.5 EBC)。在 2016 年的 Photokina 展会上,富士展示出其最新的中画幅无反相机 GFX-50S。在刚刚结束的 FUJIKINA 新品发布会现场(位于日本京都二条城的一座宫殿中),富士以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政奉还”事件为比喻,通过对“为什么是中画幅”“为什么是无反”“为什么是富士”的回答而说明 GFX-50S 的里程碑式的意义。GFX-50S 的具体规格________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款中画幅无反的具体规格:卡口:新款 G 卡口(镜头卡口为 65mm,法兰距 26.7mm)像素:5140 万像素传感器尺寸:43.8×32.9mm CMOS 拜耳式传感器(非 X-Trans)图像处理器:X-Processor Pro(与富士 X-T2、X-Pro2 等旗舰级机型相同)369 万像素&OLED 高清可拆卸电子取景器,0.85 倍放大倍率236 万像素触摸显示屏,可三向倾斜(与富士 X-T2相同)变焦倍率:1.7×(最大超过 25mm)反差式 AF 对焦系统对焦点数:117 点(9 x 13/对焦区域最小时可选择最多&425 点)焦距转换率:0.79×画幅比例:4:3、3:2、1:1、4:5、6:7 和 6:17 等多种ISO 范围:100-12,800机械+电子快门,最高快门速度:1/4000s(机械)、1/16000s(电子)密封机身:-10℃ 耐低温双卡槽设计支持联机拍摄,支持照片 14 倍放大查看内置 Wi-Fi 与 HDMI 接口全新设计的大容量电池配备热靴接口,新增 PC 同步端口闪光同步速度:1/125s视频能力:.97p/25p/24p/23.98p 36Mbps机身重量:920g存储:SD 卡(推荐 UHS-II)续航:400 张(单节电池情况下)可选配手柄相比于传统中画幅相机,GFX-50S 有太多的特色,下面我们就具体聊聊。GFX-50S 的特色________1、外观及操控:第一眼望去 GFX-50S 就会惊讶于它的“小”,至少它比你所想象的体积要小很多,远看就像一台 X-T 系列相机。在不加电子取景器的前提下,GFX-50S 仅比 X-T2 大一圈而已。类单反的复古造型相当漂亮,而 G 卡口占据了机身正面的一大块,电子取景器可拆卸。此外,在无反系统便携化的大趋势下,相机小型化与专业性的矛盾已经逐渐模糊。富士 GFX 50S 与镜头 GF63mm f/2.8 R WR 搭配时重量仅为 1230g,镁合金材质,做工优秀,具备防尘防滴溅。机顶操控布局 :左上方为 ISO 转盘,铝合金切削而成,一贯的高质量做工。附带有一个很小的对焦工作模式(SCM)切换拨杆,右上方为快门转盘和对焦驱动模式(DRIVE)按钮,快门按钮和开关设计在了一起,方形肩屏显示效果很棒,紧挨着的是删除键和回放键,机身背部的可折叠 LCD 触摸显示屏和富士 X-T2 的类似。当然也少不了专业机身上的前后拨轮。肩屏显示参数从上到下依次为快门速度(以较大字号显示)、光圈值、曝光补偿、ISO,最后一行显示为曝光模式、照片尺寸、白平衡和色彩模式。EVF 取景器十分明亮。可拆卸,也可翻转。非常有质感的蒙皮,手柄厚实,手感很扎实。取下镜头,就可以看到开口硕大的 G 卡口,卡口上部直抵军舰部,下部则几乎和机身下缘相切,这是为了在保证中画幅的像场和通光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减机身厚度,从而提升机身便携性。材质方面,机身卡口采用不锈钢材质,而镜头卡口则采用高强度黄铜材质。因此,GFX-50S 绝对可以放心搭载较重的镜头。机身也可增加手柄 VG-GFX1,整个机身更加高大威猛,在竖幅构图时十分方便。而关于操作,我在现场拍摄体验了一番,GFX-50S 的操作逻辑和富士 X-T 系列一样,很容易上手。菜单也很专业且条理,左边分类按列排开:图片质量设定、AF/MF、拍摄设定、闪光灯设定、视频设定、设置、自定义。2、传感器:这块 43.8×32.9mm CMOS 传感器,是全画幅传感器尺寸的 1.7 倍。尽管并非为 X-Trans 排列,但移除了低通滤镜。而且最高感光度达到 ISO 12800。完全具备了商业摄影严苛要求的高画质。3、焦平面快门:GFX-50S 摈弃了镜间快门,而使用了焦平面快门。当然这就意味着它的闪光同步速度十分有限,但我认为使用焦平面快门是明智之选,理由是:(1) 中画幅快门行程较长,而镜间快门限制了通光效率和最高快门速度;(2)没有镜间快门等结构,降低了镜头设计成本;(3)支持转接更多中画幅镜头。4、扩展与转接:众所周知,无反相机的优点不仅是减少了体积和重量,短法兰距、易于转接也是一大优点。GFX-50S 的法兰距为 26.7mm,而且支持镜间快门镜头。相信那些手握中画幅镜头的玩家们,已经在翘首以盼相关的卡口转接环了。而富士此次也一同发布了转接哈苏&H 镜头的转接环,如下图:不过,富士 GFX-50s 的卡口兼容性,我们还需要讨论一番。&GFX-50S 这样的机身代表的就是新的中画幅系统,能够兼容更多的中画幅镜头类型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卡口是否能够放得下更大一点的传感器(更高的像素)。目前的中画幅传感器主要有两种尺寸:53.7mm×40.4mm 和 43.8mm×32.9mm。前者最高可达 1 亿像素;而后者就是目前的 5000 万像素。那么,这块 1 亿像素的传感器能否放入 GFX-50s 的机身内?答案是:NO!这一点富士在随后的采访中提到,如果使用更大的传感器,也就需要新的镜头卡口系统。GFX 系统还是以便携性和高画质的平衡为主。而富士官方给出的答案更是干脆利落:G 镜头卡口是专为充分利用 G 画幅性能而设计的专用卡口。通过增加镜头的孔径部分,我们能够将镜头的后焦距缩短到 16.7mm 的最小距离,大幅提高镜头设计的自由度。因此这种结构特别有助于实现广角镜头的性能。为了支持未来对于更高像素的需求,所有富士龙 GF 镜头设计均能够支持高达&1 亿像素传感器分辨率。53.7mm×40.4mm 的传感器可以不被卡口遮挡更令人振奋的一点是:在发布会现场,有一张 PPT 引起了我们的兴趣。那就是为&GFX-50S 的 G 卡口来转接大画幅镜头(折叠皮腔与导轨等),富士称这一技术还在研发中。让我们充满期待吧。&在随后的媒体访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猛货:GFX大画幅适配器5、镜头群:除了支持转接镜头,富士也开始打造 GF 镜头群了,目前规划有 10 支镜头,而其中的 6 支镜头已经有了时间表(3 支已发布):由左至右分别为&GF32-64mm f/4 R LM WR、GF63mm f/2.8 R WR、GF120mm f/4 Macro R LM OIS WR6、操控:在我们印象中的中画幅相机,是商业摄影的主力,这些主要在影棚里大展身手的“画质怪兽”基本和对焦、连拍无缘。富士 GFX-50S 却不然。拥有数百可选对焦点(传统中画幅一般只有单点);机械 + 电子快门的组合(传统中画幅一般在 1/2000 秒)早就搭载到富士的许多机型上;支持连续对焦和连拍(传统中画幅基本没有);触屏设计。因此,富士 GFX-50S 拥有无反系统的易用操控性。从这一点也可以印证,这款相机的受众绝不仅仅停留在较为小众的商业摄影之上。7、色彩:Fujifilm 最早以胶片起家,在色彩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早已无需多言。而到了数码时代,富士的“胶片模拟”更是深入人心:贴近场景、色调自然的 PROVIA(标准);色调充满活力、色彩饱和的 Velvia(鲜艳);具有如丝般柔软外观和美丽皮肤色调的 ASTIA(柔和);再加上 CLASSIC CHROME、ACROS 等,这些优秀的胶片模拟选项同样搭载到了 GFX-50S 上。因此,富士也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中画幅直出”的概念:直接用中画幅相机拍出画质惊人、色彩独到的 JPG 图片,无需修图、随时晒照,你动不动心?8、软件支持及商业摄影解决方案在软件方面:除了自带软件,GFX-50S 的 RAW 文件同样支持 Lightroom。而后者作为广大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的照片后期必备利器,想必也无需多言。至于售价,GFX-50S 在日本的价格将控制在 100 万日元内(约为 6499 美元),的确非常良心。至于镜头,我们也应该看到,中画幅无反系统刚刚起步,还不够成熟,镜头群的完善也是漫漫长路,并非朝夕之事。当然,如果能完美转接哈苏、飞思等镜头,那倒也算捷径一条。小编说________如同本次 PHOTOKINA II 新品发布盛典的邀请函一样,2017 年对于富士而言是有三重纪念性意义的:GFX 元年;富士 X 系列诞生 5 周年;富士中国公司成立 15 周年。而我们也已经看到富士在 APS-C 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多条产品线全面发展:紧凑型便携定焦的 X100 系列已经更新到第 4 代产品;侧重于人文纪实的 X-Pro 旁轴无反系列;主攻高速运动和 4K 视频的 X-T 旗舰无反系列;时尚的 X-E、X-A、X-M 系列,低阶版的 X-T(X-T10、X-T20) 和 X 系列(X10、X20)。在扛起复古大旗的同时,富士在机身性能上也绝不含糊,何况还有高素质的富士龙镜头群和 X-Trans 技术、混合式取景器技术等的加持。和所有厂商不同的是,富士忽略了全画幅无反而直接来到中画幅无反领域,的确激动人心。我认为,GFX-50S 的使命就是“开创平民中画幅的时代”,它在商业摄影领域固然有强大的竞争对手,但其核心用户还是那些追求极致画质的摄影发烧友,别忘了它可是一台万能转接后背。正如富士品牌语“Value from Innovation”一样,GFX-50S 所带来的诸多技术和理念创新,相信一定会在未来相机市场上占据重要一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6499 美元?买 D5 或 1DXII 的土豪们再加点钱呗,让我们看看在留言区有多少持币待购的土豪!麻蛋,过年了还让上班。不上了,我要去听讲座!更多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弘瑞丰摄影器材|富士GFX 50S后期初体验:中画幅的RAW是什么水平?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网友投递产生,如有侵权请联系 ,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删除。富士GFX 50S支持视频拍摄吗
富士GFX 50S支持视频拍摄吗  富士GFX 50S支持视频拍摄。  富士GFX 50S支持视频拍摄吗?富士GFX 50S在处理器上采用了和X-Pro2和X-T2旗舰相机相同的高级X Processor Pro图像处理器,通过高质量传感器,让用户在这款上也能体验富士胶片-广受好评的胶片模拟色彩再现功能。视频功能还支持p全高清录制。拍摄者可以享受高质量的视频,无需使用视频后期处理,就像拍摄照片一样简单。  富士GFX 50S配备了一块1230 mAh的电池,采用全新开发的&NP-T125&高容量电池作为电源,可以拍摄约400张左右的照片(开启自动节电功能)。富士GFX 50S采用(推荐使用UHS-II)作为记录介质。相机配备双插槽,可支持三种不同类型的记录方法。富士GFX 50S支持哪些视频格式  富士GFX 50S支持MP4、MOV等视频格式。  富士GFX 50S搭载了一个可拆卸的0.85倍放大倍率 369万像素OLED电子。另外,通过安装另售的EVF-TL1外接电子取景器适配器,在拍摄水平风景时,角度可以更改为最大角度90&,在竖拍拍摄时可以更改为&45&。除了这个另售的取景器适配器外,富士GFX 50S还配备了竖拍时的手柄,同时还有一套能够搭配皮腔的适配器以及能够转接哈苏镜头的H口适配器。  富士GFX 50S支持视频拍摄吗的问题总结。富士GFX 50S融合了新开发的相机机身和镜头的优点,采用直径为65mm的大口径镜头卡口以及26.7mm的法兰距。这种结构提高了镜头的光学设计自由度,有助于实现高图像质量和机身的小型化。镜头系列专为GFX 50S而设计,能够支持1亿像素传感器的分辨率。镜筒还具有与XF镜头相同的光圈环,以支持摄影师的直观操作。富士GFX 50S还采用了富士胶片日臻成熟的摄影胶片技术、中画幅/镜头、新近推出的X系列以及能够展现无限潜力的大尺寸传感器,从而创造出业界先进的-摄影图像质量。
最新更新栏目
您可能喜欢
大家都在搜  【PConline 点评】富士中画幅单电相机GFX 50S已经发布了有一段时间,3月18日的广州品鉴会,笔者到现场试用了一下,感受到新时代的数码中画幅相机的进步。使用体验和135相机很接近。此外,Adobe刚发布了Camera RAW 9.9的新版本,支持富士GFX 50S的RAW文件解码。所以拍摄的现场图和大家分享一下后期使用的一些初步感受。
  参考价:
  富士GFX 50S使用的是44x33mm的中画幅传感器,传感器尺寸还没有达到中画幅中的“全画幅标准“60x45mm,只能算是中画幅规格中的APS-C画幅,不过即便如此,传感器面积依然比135全画幅传感器大了很多,所以机身尺寸尤其是镜头尺寸,和135画幅的相机比起来大了一圈。主要就是传感器尺寸增大水涨船高后的结果。不过因为没有反光镜结构,所以整体还是和全画幅的单反相机类似,体积没有大很多。
  富士GFX 50S就像是一台大型X-T2,包括外观风格以及机顶的那些物理转盘,和X-T2都很相似,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基本不需要额外学习中画幅相机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轻松上手。
  富士GFX 50S带有双向翻折的液晶屏,电子取景器为可拆卸的设计,并且支持腰平取景。会场上使用的时间不多,但是操控的舒爽度相当不错,要比X系列的单电相机要好,屏幕细腻度很高,触摸屏的操控也流畅,虽然GFX 50S也保留了物理转盘,但是操作上更像单反相机,双转盘+摇杆可以控制大部分参数设置。操作反应也很灵敏。尤其是对焦速度,基本上与富士单电相机持平,用过中画幅单反相机的朋友上手这款产品肯定会觉得富士中画幅相机的对焦飞一般的感觉。
  富士GFX 50S采用双SD卡槽设计,支持UHS-III标准的存储卡,虽然这台相机像素高,但好在定位商业摄影,并不是高速抓拍型相机,就算你用UHS-II标准的SD卡,仍然有不错的写入速度,至少不会影响你正常的使用。会场上我使用95M/s的UHS-II存储卡,使用超精细+RAW格式拍摄,即使是使用连拍(3张/秒),连续拍摄10张也没有卡顿的情况,这台中画幅相机对存储卡的性能需求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一般使用的话中class 10的存储卡也是足够的。
  机顶液晶屏是富士GFX 50S独有的设计,也是富士单电相机当中唯一一款提供机顶液晶屏的相机,正常情况下黑底白字显示,点亮背光后则是白底黑字显示,点阵式的液晶屏显示内容更加丰富和细腻,常规的参数项都在这块液晶屏上有显示。
  扩展接口方面,GFX 50S商业摄影所需要用到的接口都具备了,另外麦克风和耳机监听也有搭载,供拍摄视频的时候使用,尽管这台相机不以拍视频为卖点,但是配置上还是完整齐全的。
  富士GFX 50S首批发布上市的产品共有三款镜头,包括标准焦距的变焦镜头,等效标准镜头的大光圈定焦镜头以及长焦微距镜头,这个配置比起富士X-Pro1刚发布时更加合理。这三款产品可以满足大部分商业摄影的需要。
  会场上见到有同好带着佳能镜头和转接环到场试用,本来中画幅传感器尺寸更大,理论上135镜头的像场不能完全覆盖。不过富士GFX 50S的传感器尺寸相当于中画幅中的APS-C画幅,所以相对来说135镜头的像场也有可能覆盖到它。实际上网上此类转接测试不少,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的135镜头是可以在富士GFX 50S上正常拍摄的。会场上见到的这支是移轴镜头,通过移轴拍摄可以保证像场覆盖全整张照片。
  富士GFX 50S文件处理体验
  富士GFX 50S JPG直出文件大小
  富士GFX 50S RAW文件大小
  会场上的试用,我使用的是超精细+RAW格式拍摄,得到了JPG与RAW两组文件数据,找了其中一张照片查看属性,JPG格式是20多M,RAW格式是120M左右。这个文件尺寸符合中画幅相机的数据量信息。会场上富士提供了模特拍摄,所以时间仓促之下只拍了几张照片体验了一下,主要是想试用下富士GFX 50S RAW格式的宽容度。会场上,我分别拍摄了正常曝光、欠曝、过曝三种常见需要调整明暗的情况,另外现场混合灯光色温较为复杂,后期校准白平衡也是一个考验。
  1、欠曝状态
  欠曝照片的后期调亮,主要考验相机对暗部细节的保留能力,会场的灯光比较聚集,所以展台范围以外的亮度相对要暗许多,当然上面这张照片是刻意欠曝拍摄用作后期调整测试。现实拍摄往往会在大光比环境下拍出欠曝的照片。这时就需要后期去调整。
  JPG导入原始状态
  JPG调整阴影、黑色、白色、高光适当调高时的效果(留意直方图)
  JPG格式记录的照片,尽管将阴影与黑色两个选项调整至最高,但是天花板的暗部细节仍然没有一点改变。而讲这两项调整至最大后,明暗结合处反而出现了不自然的过渡。另外,提高整体曝光后,照片的饱和度也随之提升,不得不通过降低饱和度的方法去控制颜色溢出。对于一张JPG照片来说,欠曝照片亮度校正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极限,继续增加曝光量高光部位会溢出。从直方图也可以看出,图像信息集中在暗部,与原图相比,信息分布没有明显改变。
  RAW文件打开原始状态
  阴影、黑色、白色、高光全部调整到最高时的效果(留意直方图)
  阴影、黑色、白色、高光调整视觉舒适时的效果(留意直方图)
  使用RAW格式记录,通过提高阴影、黑色两个值可以明显改善暗部亮度,同时暗部的细节也显现出来了,天花板的屋顶结构可以清晰辨认。当我们把白色、高光降至最低,阴影、黑色升至最高的时候,画面各处的细节立刻显现出来,不过这时的画面处于超人眼的宽容状态,画面看起来不自然。适当降低参数值后,画面会更加自然。亮部以及暗部的细节,虽然在欠曝或者过曝的情况无法展现,但是细节信息记录在RAW文件内,通过后期调整,我们可以还原这些细节,这就是为什么机身直出JPG只有20多M,而RAW格式有100多M的原因。
  2、过曝状态
  这张照片是过曝状态下拍摄的,现场环境灯光照射在白色站台上,周围环境偏暗。可以看到照片大面积死白,玫瑰花上也是高光死白居多,细节基本没有,整张照片对比度较高,黑色的地方也特别黑。
  JPG导入原始状态
  JPG适当降低亮度的效果(留意直方图)
  首先尝试的是JPG直出照片的后期补救,可以看到,尽管将高光和白色都大幅度减小,但是高光部位的死白情况并没有改善,反而与有细节的部分出现了分层。整体曝光没有减少的原因是暗部的亮度降低比亮部明显得多,直方图也表明暗部细节已经达到了极限,再降曝光会丢失暗部细节,已经没有整体降低曝光的余地。
  RAW格式导入原始状态
  阴影、黑色、白色、高光调整视觉舒适时的效果(留意直方图)
  以下截图如上图红框所示
  原图100%截图
  JPG格式调整后100%截图
  RAW格式调整后100%截图
  RAW格式记录的照片,未调整前的原图细节已经比JPG直出的更多一些,直方图显示亮部数据峰值比起JPG直出向左偏移,从地上的白纱部位也可以看出这点。而后期调整的空间就更大了,高光、白色选项降到最低后,原本亮部的细节就已经完全得以展现,提高阴影值并降低整体曝光,画面的细节基本得以保留。过曝的照片要挽救细节很看相机的宽容度功力。传感器尺寸增大后,富士GFX 50S的RAW可调整范围自然也有明显的提高,就上图这样过曝到亮部细节全部丢失照片,通过RAW后期调整,依然可以找回原有的细节,拍高光比照片的时候就不用这么忌讳高光溢出了。
  3、正常曝光
  以上的欠曝及过曝的情况除了拍摄大光比照片的时候容易发生外,大部分时候拍照,明暗曝光差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拍得的照片明暗曝光以及细节保留都处于一个可控的范围。这个时候只需要使用RAW格式后期轻微调整即可校准不同细节处的明暗亮度。
  RAW文件打开原始状态
  阴影、黑色、白色、高光调整视觉舒适时的效果(留意直方图)
  富士GFX 50S中画幅单电相机的RAW格式记录,保留了更多的细节以供后期调整,我们可以针对明暗不同的区域,分别调整所需要的亮度,更加精细地控制照片的明暗对比,本次试用仅仅作了最简单的曝光以及色温校准,更多更复杂的色彩调整都因为RAW格式丰富的图片信息记录而轻松实现。细腻的成像保证了调整后的图像质量不会劣化,为输出高品质商业图像打好基础。这也是富士GFX 50S相机虽然像素没有比全画幅相机高很多,但是操作灵活性比全画幅相机拍摄的图像高得多的原因。
  总结:这次在富士品鉴会上的简单体验带给我的后期感受已经十分震撼,而中画幅相机的细节刻画能力比135画幅不同传感器尺寸的相机都要更高,这次因为是随手测试的照片,就不作更进一步展开。期待富士GFX 50S送到评测室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它作进一步深入体验,届时我们不但会对比它的锐度,RAW格式宽容度的表现我们也将进行更加正式的测试,与主流全画幅相机进行进一步的对比。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存储卡格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