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性医疗机构所得税税收政策是什么,与非营利性有哪些区别

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的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来源:中华财会网
点击排行榜
function doZoom(size) {
var obj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
obj.className =
"news_info" +
if(window._zcms_stat)_zcms_stat("SiteID=215&Type=article&CatalogInnerCode=000002&LeafID=306946&Dest=http://app.e521.com/Services/Stat.jsp");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9期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研究
【作者单位】:
【分类号】:R19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天辉,李鲁,马伟杭,王桢;[J];中国医院管理;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鲁男;[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绪鹏;冷火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1期
彭隐平,沈毅,陈琳;[J];重庆医学;2005年01期
刘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唐蜜;;[J];现代医院管理;2006年01期
张录法,黄丞;[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1期
托马斯·G·罗斯基;;[J];经济研究;1993年06期
金新政;[J];中国医院统计;2001年02期
陈锦华;[J];中国医院统计;2003年01期
孟令杰;[J];农业技术经济;2000年05期
刘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宏韬;[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戴鲁男;吴雁鸣;闫东方;徐卫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03期
白玥,卢祖洵;[J];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02期
鲁虹;金兴;;[J];中国医院管理;2006年12期
李梦云;;[J];中国医院;2007年03期
景琳,张瑞华,李化,杨练,杨义;[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利;[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戴鲁男;[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杨晓红;[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杰生;[J];新医学;1980年12期
张紫洞;[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0年01期
吕维善;;[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0年02期
刘佩莉;胡善联;李华芬;;[J];上海医学;1980年07期
那家佑;耿文华;;[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0年02期
王文正;;[J];医学信息学杂志;1980年01期
;[J];医学信息学杂志;1980年02期
陈剑勇;;[J];中医杂志;1980年05期
;[J];国外医学情报;1980年09期
Buck A;[J];国外医学情报;198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宝生;赵伶俐;;[A];亚太区按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刘兴荣;;[A];亚太区按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河村圭子;宋江莉;播本雅津子;绪方昭;;[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大森美津子;小野幸子;;[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荒木理惠;三留节子;大竹幸江;;[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尹北海;;[A];充分利用老龄人才资源为科教兴国做贡献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赵贵芳;王汝展;温晓燕;;[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刘英;秦斌;;[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A];全国临床营养工作座谈会资料汇编[C];1985年
;[A];全国临床营养工作座谈会资料汇编[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安徽经济报;2000年
本报记者;[N];安徽经济报;2000年
焦艳玲;[N];安徽经济报;2000年
本报记者;[N];安徽日报;2000年
刘选武;[N];安徽日报;2000年
陶一;[N];北京科技报;2000年
韩晓华;[N];北京日报;2000年
丁丁;[N];中国保险报;2000年
詹功俭;[N];中国保险报;2000年
刘峰;[N];中国保险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赛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鞠文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2年
丁美东;[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蔡磊;[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陈恩东;[D];复旦大学;2004年
申一帆;[D];复旦大学;2004年
孙丽军;[D];复旦大学;2004年
徐冬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刘国祥;[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李柏槐;[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荆;[D];暨南大学;2001年
张玉海;[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孙志刚;[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邵云霞;[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刘宇;[D];重庆大学;2002年
王丽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蔡宏伟;[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孔平;[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孟安启;[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陶剑锋;[D];四川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是怎样的?-法律知识大全|律师365(64365.com)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是怎样的?
来源:互联网整理仅供参考
【为您推荐】 &
&&除了公立医院外,我国还存在大量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同盈利性医疗机构相比,他们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协助政府执行社会医疗职能。基于此,我国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各种税费。那么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是怎样的?我们通过小编整理的这篇文章简单做个了解。一、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有那些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号)第一条“关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规定:1、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不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不得享受这项政策。医疗服务是指医疗服务机构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和提供预防保健、接生、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以及与这些服务有关的提供药品、医用材料器具、救护车、病房住宿和伙食的业务(下同)。2、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事非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如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培训收入、对外投资收入等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取得的非医疗服务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部分,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就其余额征收企业所得税。3、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4、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药房分离为独立的药品零售企业,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5、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城镇和车船使用税。二、如何从制度方面推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1、加快出台社会办医相关立法。加快研究非营利性机构管理的法律,或借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经验,推动社会办医专项立法。如果上位法出台时机尚未成熟,可先行在修订医疗机构管理的法律法规时,增加关于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相关各方基本责权利,并制定《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及时补充当前的政策空白。2、明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产权归属。产权不清是当前困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的最大政策障碍,要在确定哪些应属于捐赠行为,哪些应属于投资行为的基础上,尽快明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产权归属。社会、企业和个人以回报社会、树立品牌等方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应该属于捐赠行为或慈善,其产权应该属于社会,投资人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应委托管理;否则,不管是与政府部门合办,还是其他方式,属于投资行为,应定性为营利性医院,产权属于投资者所有,投资人可自行经营或委托经营。3、完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登记管理、税收等政策。要建立严格、具体、可操作的非营利组织认定标准和程序,特别要强化财产及其分配、工作人员开支比例、剩余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审查。4、明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性质转换和监管政策。应改变现有诸如“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不得改变非营利性”“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原则上不得转变为营利性”等简单堵塞式的规定,研究制订全面、严格医疗机构性质转变相关规则,应避免“股份制非营利性”这样有违法理的机构性质出现。在充分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资产的同时,制定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具体监管办法,以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由此可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我国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中不难看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所得税、增值税和土地使用税上面都有减免标准。其中有些税费是全部减免,有些是部分减免。并且,财政部门还会拿出一笔补贴给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来解决其资金困难。延伸阅读:
该文章整理时间“ 01:32:44”,该文章最新更新时间为2017年!因内容库庞大政策法规变动更新可能会导致少部分内容未及时更新,若内容有误欢迎联系客服反馈修正!
本内容由律师365网与贾有芬律师联合整理
无锡医疗纠纷律师
律所:江苏三诚律师事务所
区域:江苏/无锡/南长区
擅长医疗纠纷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咨询推荐
热门医疗事故责任法律百科
当我们要成立一家医疗机构的时候,首先就要去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只有这样成立的医疗机构才是合法有效的,但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也是有期限限制的,那么大家知道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是多久,一旦过期该怎么办呢?
地区找律师
立即提问、免费短信回复
注:我们将对您的联系信息严格保密
专业律师专业解答
一站式服务
案情关键词
400-64365-6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和找律师服务
最新法律百科
最新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责任最新咨询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400-64365-6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服务指南平台保障律师入驻常见问题|||||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1186律师在线
3119今日解答
阅读本文耗时:
提问仅需 1 分钟,律师在线解答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是否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号)规定:& 一、关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
&&&&(五)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版权与免责声明:①凡信息来源注明甘肃各级地税部门网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甘肃各级地税部门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使用。经同意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②信息来源未注明甘肃各级地税部门网站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要注明其实际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甘肃各级地税部门网站,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要落实非营利性机构税收优惠政策
要落实非营利性机构税收优惠政策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切实降低准入门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进一步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调结构、补短板,服务国家生产力布局,促进重点领域建设,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二)基本原则。实行统一市场准入,创造平等投资机会;创新投资运营机制,扩大社会资本投资途径;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和方式,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二、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三)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森林经营和采伐管理制度,开展森林科学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林权承包关系,放活林地经营权,鼓励林权依法规范流转。鼓励荒山荒地造林和退耕还林林地林权依法流转。减免林权流转税费,有效降低流转成本。(四)推进生态建设主体多元化。在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林场)、专业大户、林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生态建设项目。对社会资本利用荒山荒地进行植树造林的,在保障生态效益、符合土地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生态产业。(五)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在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等领域,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通过委托治理服务、托管运营服务等方式,由排污企业付费购买专业环境服务公司的治污减排服务,提高污染治理的产业化、专业化程度。稳妥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建立重点行业第三方治污企业推荐制度。(六)积极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染减排和排污权交易。加快调整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加快在国内试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探索森林碳汇交易,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者参与碳配额交易,通过金融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调整不同经济主体利益,有效促进环保和节能减排。三、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农业和水利工程(七)培育农业、水利工程多元化投资主体。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建设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资产由农业用水合作组织持有和管护。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具有一定收益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社会资本愿意投入的重大水利工程,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八)保障农业、水利工程投资合理收益。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农田水利、水土保持设施和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与国有、集体投资项目享有同等政策待遇,可以依法获取供水水费等经营收益;承担公益性任务的,政府可对工程建设投资、维修养护和管护经费等给予适当补助,并落实优惠政策。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农田水利设施、重大水利工程等,可依法继承、转让、转租、抵押其相关权益;征收、征用或占用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或者赔偿。(九)通过水权制度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快建立水权制度,培育和规范水权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流转方式,允许各地通过水权交易满足新增合理用水需求。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参与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等方式优先获得新增水资源使用权。(十)完善水利工程水价形成机制。深入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促进农业节水。水利工程供非农业用水价格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制定,并根据供水成本变化及社会承受能力等适时调整,推行两部制水利工程水价和丰枯季节水价。价格调整不到位时,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财政性资金,对运营单位进行合理补偿。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十一)改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事业单位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化管理转变。鼓励打破以项目为单位的分散运营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推进市县、乡镇和村级污水收集和处理、垃圾处理项目按行业“打包”投资和运营,鼓励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厂网一体投资和运营。(十二)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镇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垃圾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城市综合管廊、公园配套服务、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政府依法选择符合要求的经营者。政府可采用委托经营或转让—经营—转让(TOT)等方式,将已经建成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转交给社会资本运营管理。(十三)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为中小城市,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选择若干具有产业基础、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县城和重点镇推行试点,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引入市场机制的政策支持力度。(十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价格机制。加快改进市政基础设施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使经营者能够获得合理收益。实行上下游价格调整联动机制,价格调整不到位时,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财政性资金对企业运营进行合理补偿。五、改革完善交通投融资机制(十五)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用好铁路发展基金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扩大基金规模。充分利用铁路土地综合开发政策,以开发收益支持铁路发展。按照市场化方向,不断完善铁路运价形成机制。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按照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保障投资者权益,推进蒙西至华中、长春至西巴彦花铁路等引进民间资本的示范项目实施。鼓励按照“多式衔接、立体开发、功能融合、节约集约”的原则,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车辆段上盖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十六)完善公路投融资模式。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的公路投融资模式,完善收费公路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和维护资金。逐步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机制,促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十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运、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发展“航电结合”等投融资模式,按相关政策给予投资补助,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航电枢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港口、内河航运设施等。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盈利状况较好的枢纽机场、干线机场以及机场配套服务设施等投资建设,拓宽机场建设资金来源。六、鼓励社会资本加强能源设施投资(十八)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力建设。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和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业主招标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常规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在确保具备核电控股资质主体承担核安全责任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核电项目投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核电设备研制和核电服务领域。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风光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和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进入清洁高效煤电项目建设、燃煤电厂节能减排升级改造领域。(十九)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网建设。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跨区输电通道、区域主干电网完善工程和大中城市配电网工程。将海南联网Ⅱ回线路和滇西北送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项目作为试点,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储能装置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二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油气管网、储存设施和煤炭储运建设运营。支持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等参股建设油气管网主干线、沿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城市配气管网和城市储气设施,控股建设油气管网支线、原油和成品油商业储备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铁路运煤干线和煤炭储配体系建设。国家规划确定的石化基地炼化一体化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二十一)理顺能源价格机制。进一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2015年实现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逐步放开非居民用天然气气源价格,落实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政策。尽快出台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政策。按照合理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适时调整煤层气发电、余热余压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价格市场化。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政策,研究建立流域梯级效益补偿机制,适时调整完善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政策。七、推进信息和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二十二)鼓励电信业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尽快修订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研究出台具体试点办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宽带接入网络建设和业务运营,大力发展宽带用户。推进民营企业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促进业务创新发展。(二十三)吸引民间资本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引入民间战略投资者。推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民间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发展。(二十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用遥感卫星数据政策,加强政府采购服务,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八、鼓励社会资本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二十五)加快社会事业公立机构分类改革。积极推进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以及公立医院资源丰富地区符合条件的医疗事业单位改制,为社会资本进入创造条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机构改革。将符合条件的国有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转变为养老机构。(二十六)鼓励社会资本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租赁等途径,采取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各地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时,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各级政府逐步扩大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文化等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将符合条件的各类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二十七)完善落实社会事业建设运营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非营利性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文化机构税收优惠政策。对非营利性医疗、养老机构建设一律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养老机构建设一律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二十八)改进社会事业价格管理政策。民办教育、医疗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执行与公办教育、医疗机构相同的价格政策。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除公立医疗、养老机构提供的基本服务按照政府规定的价格政策执行外,其他医疗、养老服务实行经营者自主定价。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实行自主定价,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政策由地方政府按照市场化方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九、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二十九)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政策引导,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推广PPP模式,规范选择项目合作伙伴,引入社会资本,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切实控制和防范财政风险。健全PPP模式的法规体系,保障项目顺利运行。鼓励通过PPP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变现资金要用于重点领域建设。(三十)规范合作关系保障各方利益。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管理办法,尽快发布标准合同范本,对PPP项目的业主选择、价格管理、回报方式、服务标准、信息披露、违约处罚、政府接管以及评估论证等进行详细规定,规范合作关系。平衡好社会公众与投资者利益关系,既要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不受损害,又要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三十一)健全风险防范和监督机制。政府和投资者应对PPP项目可能产生的政策风险、商业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等进行充分论证,完善合同设计,健全纠纷解决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独立、透明、可问责、专业化的PPP项目监管体系,形成由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社会公众、专家、媒体等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三十二)健全退出机制。政府要与投资者明确PPP项目的退出路径,保障项目持续稳定运行。项目合作结束后,政府应组织做好接管工作,妥善处理投资回收、资产处理等事宜。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三十三)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政府投资主要投向公益性和基础性建设。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政府投资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三十四)改进政府投资使用方式。在同等条件下,政府投资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根据不同项目情况,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抓紧制定政府投资支持社会投资项目的管理办法,规范政府投资安排行为。十一、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三十五)探索创新信贷服务。支持开展排污权、收费权、集体林权、特许经营权、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探索利用工程供水、供热、发电、污水垃圾处理等预期收益质押贷款,允许利用相关收益作为还款来源。鼓励金融机构对民间资本举办的社会事业提供融资支持。(三十六)推进农业金融改革。探索采取信用担保和贴息、业务奖励、风险补偿、费用补贴、投资基金,以及互助信用、农业保险等方式,增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林场)、专业大户、农林业企业的贷款融资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三十七)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在国家批准的业务范围内,加大对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努力为生态环保、农林水利、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三十八)鼓励发展支持重点领域建设的投资基金。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私募等方式发起设立主要投资于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区域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可以使用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内的财政性资金,通过认购基金份额等方式予以支持。(三十九)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大力发展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融资工具,延长投资期限,引导社保资金、保险资金等用于收益稳定、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采用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通过债券市场筹措投资资金。推动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项目建设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支持地方政府依法依规发行债券,用于重点领域建设。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协调推动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创新。各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分工,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加快重点领域建设,同时要加强宣传解读,让社会资本了解参与方式、运营方式、盈利模式、投资回报等相关政策,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切实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指导意见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营利性医疗机构营改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