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荧光标记记蛋白一般固定在什么载体上,可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当前位置:
&荧光标记蛋白一般固定在什么载体上,可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荧光标记蛋白一般固定在什么载体上,可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作者 落叶沙沙
各位大侠,学化学的想请教一下,一般用什么荧光素来标记蛋白,比如说BSA?荧光标记的蛋白一般固定在什么载体上来检测?是不是任何载体上的荧光标记蛋白都可以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到?谢谢大家啦……
第二个问题是:荧光标记蛋白一般固定在什么材料上来检测?
可以的,你如果是BSA一类的,不想做融合表达的话,可以直接修饰后连在量子点上。载体?不是说的质粒吧?
可以点到膜上面看,也可以用一些半固体混匀后看。液体的话,如果颗粒太小了,运动会很快,需要高速成像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quiller2000 at
可以的,你如果是BSA一类的,不想做融合表达的话,可以直接修饰后连在量子点上。载体?不是说的质粒吧?
可以点到膜上面看,也可以用一些半固体混匀后看。液体的话,如果颗粒太小了,运动会很快,需要高速成像 是材料,比如说化学修饰的玻璃片,或者膜一类的物质?目的是将荧光标记后的蛋白吸附在材料表面来检测。一般是用哪些材料呢,
蛋白一般用抗原抗体的方法检测,比如BSA可以先连接对应的一抗,然后连接带有荧光素的二抗。至于荧光素的选择,要根据实验需要,如果没有干扰什么的,那就随便啦,比如FITC啊,cy3啊,delight649啦,都可以的。
激光共聚焦对载体没要求的。一般用盖玻片或者载玻片都可以,如果是低倍数观察,盖玻片就足够了。如果是高倍数的油镜,就必须用盖玻片。将你的样品点在玻片上就可以观察。
因为不知道你的实验目的,所以难以回答,一般带负电荷的是不是都可以啊~和蛋白质的氨基结合的!
荧光标记常用的是FITC和TRITC荧光素,后者更加稳定点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enya216 at
蛋白一般用抗原抗体的方法检测,比如BSA可以先连接对应的一抗,然后连接带有荧光素的二抗。至于荧光素的选择,要根据实验需要,如果没有干扰什么的,那就随便啦,比如FITC啊,cy3啊,delight649啦,都可以的。
激光 ... 你好!我想请问下,如果是观察生物的荧光标记,前处理步骤也是一样的吗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观测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和体内移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7期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观测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和体内移植
【摘要】:目的结合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及其体内移植情况,为筛选优良的支架材料和三维构建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取2岁龄青山羊(体重约25kg)髂骨骨髓,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BMSCs,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面分子CD29、CD60L、CD45和CD44表达情况。将质粒pLEGFP-N1扩增、提取后酶切鉴定。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质粒转染到PT67包装细胞,G418筛选后扩增,获取病毒液。根据测定的滴度转染BMSCs,获得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表达的BMSCs,扩增后作为种子细胞,以脱钙骨基质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种子细胞。将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移植到山羊股骨缺损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存活和分布情况。结果获得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状,CD29和CD44呈阳性表达,CD60L和CD45呈阴性。质粒pLEGFP-N1用HindⅢ、BamHⅠ、SalⅠ和BglⅡ内切酶酶切后,凝胶电泳可见其相对分子质量约6900bp。将pLEGFP-N1转染到PT67包装细胞扩增后获取病毒液。根据测定的滴度(1.3×106cfu/mL)转染BMSCs,获得GFP表达阳性的BMSCs克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立体成像技术观察到BMSCs在组织工程骨支架上分布、增殖和迁移。将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移植到山羊股骨缺损处,28d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GFP阳性细胞在移植区仍存在。结论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可很好地观察支架上和移植体内的细胞,为组织工程产物三维培养的立体观察提供了可行方法 。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R31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建中;[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6期
李强;何清义;许建中;秦辉;曾琳;罗飞;冯江华;;[J];解剖与临床;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飞;[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吴雪晖;[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李强;[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杰;[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梁辉;[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潘广生;[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赵瑛;[D];重庆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辉,许建中,周强,王序全,罗飞,赵敏,朱灏;[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陈铎,王学礼,孙红,焦玉刚;[J];解剖与临床;2002年03期
孙恺,王逸兰,陆道培;[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1年03期
裴国献,金丹;[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01期
杨志明,李彦林,解慧琪,秦廷武,黄富国;[J];中华创伤杂志;2001年08期
朱灏,许建中,周强,王序全,单建林,赵敏,秦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10期
杨志明,黄富国,秦廷武,解慧琪,李秀群;[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2年05期
沈兵,谢富林,谢清芳,周劲松,尹毅,唐玲丽;[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旭东;曹乐;蒋垚;曾炳芳;张长青;;[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09期
杜广宇;赵文志;何盛为;米立东;张路;孙传秀;孙雪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13期
袁世民;刘宁;丘青中;;[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9期
李长庚;徐建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5期
韩雪;陈晓峰;孟永春;周嘉安;林才;姜晓锐;张鑫鑫;;[J];无机材料学报;2011年08期
王炜;玛依拉·吾甫尔;阿不都赛米·艾买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9期
高春阳;姜宏春;金春明;;[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5期
张鹏;董玲;杨连甲;;[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5期
髙春阳;姜宏春;金春明;溪克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9期
张洁;刘巍;朱新辉;周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学忠;张西正;李志宏;;[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邓力;杨志明;智伟;解慧琪;罗静聪;李秀群;刘天庆;宋克东;;[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花奇凯;赵劲民;;[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马全美;田晓红;柏树令;;[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何大为;金岩;;[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连辉;柏树令;田晓红;佟浩;;[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张开刚;曾炳芳;张长青;;[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陈槐卿;周江;唐戎;周大利;;[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宋克东;刘天庆;李香琴;葛丹;孙相玉;马学虎;崔占峰;;[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赵明东;尹望平;董健;;[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蒋锐;[N];中国医药报;2006年
杨耀武 吴一福;[N];健康报;2007年
韩富明;苏玉军;[N];中国医药报;2004年
韩富明 苏玉军;[N];科技日报;2004年
记者 王春 特约通讯员 李佳 首席 曹谊林;[N];科技日报;2005年
蒋锐;[N];健康报;2006年
记者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06年
韩富明 苏玉军 杨月清;[N];陕西日报;2004年
本报记者 刘恕;[N];科技日报;2005年
韩富明 苏玉军;[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学忠;[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王闯建;[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蒋佳;[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孙德毅;[D];中南大学;2011年
祁洁;[D];四川大学;2005年
罗晓中;[D];四川大学;2005年
刘傥;[D];中南大学;2009年
陈剑;[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曹强;[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高春阳;[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涌;[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章永江;[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文涛;[D];昆明医学院;2005年
刘剑军;[D];南昌大学;2008年
何大为;[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江标;[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苗宗宁;[D];苏州大学;2005年
谭洪波;[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张弓;[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王金雪;[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关注今日:33 | 主题:537136
微信扫一扫
【求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位细胞内蛋白的具体操作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88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问题已关闭悬赏丁当:2
对于悬浮细胞,转染真核表达载体后,表达出 ”目的蛋白-GFP“ 的融合蛋白,我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此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对于染色:应该选择哪种染料好呢?检测前样品细胞如何准备?哪位大师帮忙指点一下啊,越具体越好啊,谢谢。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细胞核用dapi染色就可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吸点细胞铺到载玻片上。再滴一点dapi就可以看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首先谢谢楼上的回答,那细胞需要固定吗?胞膜需要染色吗?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细胞一般需要固定,至于定位,你先对你的蛋白定位有个预期吧,或者你用GFP荧光就可以大致知道在哪然后用细胞器特异的染料染色细胞核就DAPI内质网用ER-Tracker之类的这些染料在invitrogen都有,要自己去查一下或者你也可以用细胞器特异的指示蛋白做免疫荧光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观测组织.pdf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July 2010, Vol. 24, No.7
?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
观测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和体内移植
侯天勇 边巴罗布 罗飞 吴雪晖 靳慧勇 姜恒 许建中
【摘? 要】
目的 结合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及其
体内移植情况,为筛选优良的支架材料和三维构建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取2 岁龄青山羊(体重约25 kg )髂骨
骨髓,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BMSCs ,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面分子CD29、CD60L、CD45
和CD44 表达情况。将质粒pLEGFP-N1 扩增、提取后酶切鉴定。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质粒转染到PT67 包装细胞,
G418 筛选后扩增,获取病毒液。根据测定的滴度转染BMSCs ,获得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 )表达的
BMSCs ,扩增后作为种子细胞,以脱钙骨基质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种子细胞。将
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移植到山羊股骨缺损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存活和分布情况。? 结果 获得的细胞呈成纤
维细胞状,CD29 和CD44 呈阳性表达,CD60L 和CD45 呈阴性。质粒pLEGFP-N1 用Hind Ⅲ、BamH
内切酶酶切后,凝胶电泳可见其相对分子质量约6 900 bp 。将pLEGFP-N1 转染到PT67 包装细胞扩增后获取病毒液。根
据测定的滴度(1.3 × 10
cfu/mL )转染BMSCs ,获得GFP 表达阳性的BMSCs 克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立体成像技
术观察到BMSCs 在组织工程骨支架上分布、增殖和迁移。将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移植到山羊股骨缺损处,28 d 后激光共聚
焦显微镜观察到GFP 阳性细胞在移植区仍存在。? 结论 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可很
好地观察支架上和移植体内的细胞,为组织工程产物三维培养的立体观察提供了可行方法。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
中图分类号:?Q813
文献标志码:A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T
PROTEIN LABELING AND
SCANNING MICROSCOPE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O MONITOR CONSTRUCTION AND
IN VIVO TRANSPLANTATION OF TISSUE ENGINEERED BONE/HOU Tianyong, BIAN Baluobu, LUO Fei, WU Xuehui,
JIN Huiyong, JIANG Heng, XU Jianzhong.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ilitary Orthopedic Center of PLA, Southwest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P.R.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Jianzhong, E-mail:
【Abstract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