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NBA的品牌价值如何评估,电子竞技需要多少年

比肩NBA的品牌价值 电子竞技需要多少年?
“这个国家的四大职业联赛中,我们很可能最先跟NBA说拜拜。”美国著名体育记者唐纳德·卡茨曾经写道。作为全球最知名的职业篮球联赛,NBA的商业化进程并不顺畅,1984年NBA市值跌到1550万美元,23支球队中有17支濒临破产……
不过,也就在这一年后NBA迎来了新生,随后的20年间造就了如今的篮球商业帝国。根据2005年福布斯发布的榜单,仅NBA旗下球队总值就达到了90亿美元。
现今NBA的商业体系建立,得益于近20年的不断努力
与NBA相比,电子竞技的商业化发展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在诞生的近20年间,电子竞技的商业化遭遇了诸多挫折,如2013年WCG的倒下,在近年又迎来了高潮,电竞比赛大受关注,各路资本蜂拥进入,电竞明星的收入也不断攀升,像极了若干年前的NBA。
未来电子竞技的前景如何?什么时候能实现像 NBA一样庞大的商业化价值,都可以从二者的比较中找到答案。
通过全球化实现价值倍增
NBA的成功商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的推广。1998年前后,NBA推行了一系列的全球化举措,如向海外媒体免费赠送节目内容和信号,NBA官方甚至还会自腰包转播比赛。这种看似赔本的买卖,为NBA在世界范围内打下了深厚的球迷基础。这种策略很快收到效果,据NBA官方统计,NBA在2005年已经覆盖了215个国家的31亿观众,将近当时全球64亿人口的50%,覆盖率有了显著增长。2014年,NBA与TNT、ABC以及ESPN续了一份的9年电视转播合同,金额高达240亿美元。
反观电子竞技,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全球化更为便利,如《英雄联盟》、《DOTA2》、《CS:GO》等主流电竞游戏项目无疑例外的实现了全球化的运营,而全球化的电竞赛事也不断发展壮大,如WCA2016就包含亚太、欧洲及美洲三大海外赛区、205个比赛日,全球赛事参与人数预计超过40万;此外,今年的TI6能够通过众筹方式募集到超过200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也得益于游戏和赛事的全面全球化。
2016年,包括WCA在内的国内电竞赛事进一步全球化
美国知名市场公司Super Data于今年7月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电竞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电竞市场的观众为2.14亿,到19年,这个数字将会增至3亿,《英雄联盟》S5总决赛观众累计达到3.34亿人次,而WCA2016全年收视人次预计将达到15亿。
目前,电子竞技已经在全球形成千亿产值的规模,而种种迹象表明,其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将较之传统体育更加迅猛。
产品的无限外延
纵览NBA的商业化系统,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产品体系极为庞大,除了NBA每赛季1230场常规赛和几十场季后赛的核心产品以外,在斯特恩出任NBA总裁的20年间,还建立了 NBA有线电视、NBA网站、NBA城、NBA商店、NBA流动大巴等娱乐项目,这些推广方式已经几乎成为篮球联赛固定的运作模式,以及全明星赛、选秀大会、海外比赛、篮球嘉年华、篮球无疆界、NBA训练营、篮球大篷车等由比赛直接延伸出来的产品。
20年来,NBA的总资产翻了5番。
WCA电竞中心为普通玩家提供体验电竞的机会
相比之下,电竞赛事目前同样开始了产品的精细化运营,国内的《英雄联盟》拥有LPL、LSPL和网吧联赛、城市争霸赛、高校联赛、德玛西亚杯、LOL全明星赛、LOL线上周边商城等庞大的赛事体系;而作为综合性的电竞赛事代表,WCA2016拥有三个赛季上千场赛事,以及WCA电竞中心、WCA高校公开课、WCA大学等多种多样的衍生产品。
NBA通过产品外延获得了更多关注和实质性的5倍收益,而电竞由于互联网的人群高渗透性,其价值增益有望超过10倍。
不断完善的产业跨界协作
与电视台等播放渠道进行深入协作,是NBA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1973-74赛季,NBA与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CBS)签订的第一份3年转播合同价值2700万美元,而2002-03赛季至2007-08赛季与ABC、ESPN签订的6年转播合同则高达24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40倍,而未来9年再度增长3.3倍。
除开电视台之外,NBA的联盟产业还有阿迪达斯、耐克、锐步等运动服装和鞋类品牌,饮料有可口可乐,食品有麦当劳,网络有AOL(美国在线),娱乐有迪斯尼、时代华纳,就连儿童玩具也有乐高公司赞助,与每一个产业的链接都能实现价值的倍增效益。
相比之下,电子竞技自有一套跨界的产业链条,从体育、软件、娱乐到网吧、硬件和IT互联网产业,借助彼此之间建立强联系,将让电竞产业的价值实现同样的倍增效益。
电子竞技与传统体育有着天然的融合性,2020年仅我国的体育产业产值就将达到3万亿元,电子竞技也将因此受益匪浅;电子商务是另一与电竞结合紧密的产业,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8万亿元,是电子竞技周边产业价值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少电竞名人通过电商可以实现千万级的年收入,整体前景同样十分诱人。
与NBA一样,跨界合作能使得电竞赛事的品牌价值陡增,以WCA2016为例,除开与国内外几十家视频网站达成合作之外,还与盛大、完美、360、小米、网龙等游戏产业,西伯利亚、狼派、AOC以及等外设厂商开展了合作,此外还有乐视体育达成了人才培养和冠名合作,合作和规模都较2015年有了巨大的增长。
从级别看,电子竞技的跨界合作的规模较以NBA为代表的传统体育相差若干个数量级,但增长的速度十分惊人,前景不可小觑。
造星计划+粉丝经济
打造明星、并通过名人效应收获关注度,打造完整的粉丝经济体系,也是NBA商业化的一大秘诀。NBA几代经营者都深谙球星对于市场的重要价值,90年代以乔丹为代表的明星在全世界为NBA收获了无数粉丝,随后科比、加奈特、姚明等人,都是NBA新的明星人选,如从2002年姚明加盟火箭开始,火箭队的价值一路飙升,从2.55亿美元上升到了2005年的4.22亿美元。根据福布斯2016年的球队价值榜,30支球队的总估值达到373.6亿美元。
昔日“人皇”SKY李晓峰
与上个世纪90年代的NBA类似,电竞的明星效益和粉丝经济也开始方兴未艾,被称为“人皇”的李晓峰(SKY),是国内最早的电竞明星,在役的时候凭借《魔兽争霸》系列的2个冠军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电竞的实力,2008年他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退役后创建“钛度科技”,2016年得到王思聪5000万的A轮融资。
其他电竞明星的例子也非常之多,其身价较之体育明星也毫不逊色,如《英雄联盟》选手UZI的转会费达到了5000万人民币,DOTA2选手HAO的签字费也达到了千万级;此外,还有前职业选手若风、2009等明星化后参演电影、录制MV、接拍广告等商业活动样样不少,通过各个途径不断收获粉丝,并体现了惊人的商业价值。
与乔丹、姚明相比,电竞的明星在大众层面的认知还逊色不少,但电竞诞生到现在仅有短短10多年,这一点甚至是NBA也没有做到的。
价值体现也许只要20年
据游戏工委、伽马数据联合公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电竞总产值超过500亿,虽然类比中国体育产业2万亿的总值差距仍然很大,但整体而言,电竞已经基本完成了前期的原始积累,如果说过去的20年类似于NBA年代,未来20年则将与NBA1984年后的时代十分贴近。
目前,电竞赛事的商业化总体来说不够成熟,不够完备,大部分尚处于亏损或者收支平衡的状况,不过政策、舆论和资本市场的大背景已经全面改善,从NBA的商业化进程看,未来20年很有可能将是电竞产业商业化突飞猛进的关键性阶段。
因此我们不妨大胆预期,电子竞技的品牌比肩NBA和世界杯,或许也只需要20年。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404 Not Found
Something error:
404 Not Found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Please check or
hostname: 零度科技专供
Generated by .比肩NBA的品牌价值 电子竞技需要多少年?
| 笑话大全
本站域名neihangif.cn
CTRL+D 加入收藏夹,永久域名:本站域名neihangif.cn
“这个国家的四大职业联赛中,我们很可能最先跟NBA说拜拜。”美国著名体育记者唐纳德·卡茨曾经写道。作为全球最知名的职业篮球联赛,NBA的商业化进程并不顺畅,1984年NBA市值跌到1550万美元,23支球队中有17支濒临破产……
不过,也就在这一年后NBA迎来了新生,随后的20年间造就了如今的篮球商业帝国。根据2005年福布斯发布的榜单,仅NBA旗下球队总值就达到了90亿美元。
比肩NBA的品牌价值 电子竞技需要多少年?
现今NBA的商业体系建立,得益于近20年的不断努力
与NBA相比,电子竞技的商业化发展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在诞生的近20年间,电子竞技的商业化遭遇了诸多挫折,如2013年WCG的倒下,在近年又迎来了高潮,电竞比赛大受关注,各路资本蜂拥进入,电竞明星的收入也不断攀升,像极了若干年前的NBA。
未来电子竞技的前景如何?什么时候能实现像 NBA一样庞大的商业化价值,都可以从二者的比较中找到答案。
通过全球化实现价值倍增
NBA的成功商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的推广。1998年前后,NBA推行了一系列的全球化举措,如向海外媒体免费赠送节目内容和信号,NBA官方甚至还会自腰包转播比赛。这种看似赔本的买卖,为NBA在世界范围内打下了深厚的球迷基础。
这种策略很快收到效果,据NBA官方统计,NBA在2005年已经覆盖了215个国家的31亿观众,将近当时全球64亿人口的50%,覆盖率有了显著增长。2014年,NBA与TNT、ABC以及ESPN续了一份的9年电视转播合同,金额高达240亿美元。
反观电子竞技,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全球化更为便利,如《英雄联盟》、《DOTA2》、《CS:GO》等主流电竞游戏项目无疑例外的实现了全球化的运营,而全球化的电竞赛事也不断发展壮大,如WCA2016就包含亚太、欧洲及美洲三大海外赛区、205个比赛日,全球赛事参与人数预计超过40万;此外,今年的TI6能够通过众筹方式募集到超过200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也得益于游戏和赛事的全面全球化。
比肩NBA的品牌价值 电子竞技需要多少年?
2016年,包括WCA在内的国内电竞赛事进一步全球化
美国知名市场公司Super Data于今年7月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电竞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电竞市场的观众为2.14亿,到19年,这个数字将会增至3亿,《英雄联盟》S5总决赛观众累计达到3.34亿人次,而WCA2016全年收视人次预计将达到15亿。
目前,电子竞技已经在全球形成千亿产值的规模,而种种迹象表明,其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将较之传统体育更加迅猛。
产品的无限外延
纵览NBA的商业化系统,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产品体系极为庞大,除了NBA每赛季1230场常规赛和几十场季后赛的核心产品以外,在斯特恩出任NBA总裁的20年间,还建立了 NBA有线电视、NBA网站、NBA城、NBA商店、NBA流动大巴等娱乐项目,这些推广方式已经几乎成为篮球联赛固定的运作模式,以及全明星赛、选秀大会、海外比赛、篮球嘉年华、篮球无疆界、NBA训练营、篮球大篷车等由比赛直接延伸出来的产品。
20年来,NBA的总资产翻了5番。
比肩NBA的品牌价值 电子竞技需要多少年?
WCA电竞中心为普通玩家提供体验电竞的机会
相比之下,电竞赛事目前同样开始了产品的精细化运营,国内的《英雄联盟》拥有LPL、LSPL和网吧联赛、城市争霸赛、高校联赛、德玛西亚杯、LOL全明星赛、LOL线上周边商城等庞大的赛事体系;而作为综合性的电竞赛事代表,WCA2016拥有三个赛季上千场赛事,以及WCA电竞中心、WCA高校公开课、WCA大学等多种多样的衍生产品。
NBA通过产品外延获得了更多关注和实质性的5倍收益,而电竞由于互联网的人群高渗透性,其价值增益有望超过10倍。
不断完善的产业跨界协作
与电视台等播放渠道进行深入协作,是NBA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1973-74赛季,NBA与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CBS)签订的第一份3年转播合同价值2700万美元,而2002-03赛季至2007-08赛季与ABC、ESPN签订的6年转播合同则高达24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40倍,而未来9年再度增长3.3倍。
除开电视台之外,NBA的联盟产业还有阿迪达斯、耐克、锐步等运动服装和鞋类品牌,饮料有可口可乐,食品有麦当劳,网络有AOL(美国在线),娱乐有迪斯尼、时代华纳,就连儿童玩具也有乐高公司赞助,与每一个产业的链接都能实现价值的倍增效益。
相比之下,电子竞技自有一套跨界的产业链条,从体育、软件、娱乐到网吧、硬件和IT互联网产业,借助彼此之间建立强联系,将让电竞产业的价值实现同样的倍增效益。
电子竞技与传统体育有着天然的融合性,2020年仅我国的体育产业产值就将达到3万亿元,电子竞技也将因此受益匪浅;电子商务是另一与电竞结合紧密的产业,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8万亿元,是电子竞技周边产业价值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少电竞名人通过电商可以实现千万级的年收入,整体前景同样十分诱人。
与NBA一样,跨界合作能使得电竞赛事的品牌价值陡增,以WCA2016为例,除开与国内外几十家视频网站达成合作之外,还与盛大、完美、360、小米、网龙等游戏产业,西伯利亚、狼派、AOC以及等外设厂商开展了合作,此外还有乐视体育达成了人才培养和冠名合作,合作和规模都较2015年有了巨大的增长。
从级别看,电子竞技的跨界合作的规模较以NBA为代表的传统体育相差若干个数量级,但增长的速度十分惊人,前景不可小觑。
造星计划+粉丝经济
打造明星、并通过名人效应收获关注度,打造完整的粉丝经济体系,也是NBA商业化的一大秘诀。NBA几代经营者都深谙球星对于市场的重要价值,90年代以乔丹为代表的明星在全世界为NBA收获了无数粉丝,随后科比、加奈特、姚明等人,都是NBA新的明星人选,如从2002年姚明加盟火箭开始,火箭队的价值一路飙升,从2.55亿美元上升到了2005年的4.22亿美元。根据福布斯2016年的球队价值榜,30支球队的总估值达到373.6亿美元。
比肩NBA的品牌价值 电子竞技需要多少年?
昔日“人皇”SKY李晓峰
与上个世纪90年代的NBA类似,电竞的明星效益和粉丝经济也开始方兴未艾,被称为“人皇”的李晓峰(SKY),是国内最早的电竞明星,在役的时候凭借《魔兽争霸》系列的2个冠军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电竞的实力,2008年他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退役后创建“钛度科技”,2016年得到王思聪5000万的A轮融资。
其他电竞明星的例子也非常之多,其身价较之体育明星也毫不逊色,如《英雄联盟》选手UZI的转会费达到了5000万人民币,DOTA2选手HAO的签字费也达到了千万级;此外,还有前职业选手若风、2009等明星化后参演电影、录制MV、接拍广告等商业活动样样不少,通过各个途径不断收获粉丝,并体现了惊人的商业价值。
与乔丹、姚明相比,电竞的明星在大众层面的认知还逊色不少,但电竞诞生到现在仅有短短10多年,这一点甚至是NBA也没有做到的。
价值体现也许只要20年
据游戏工委、伽马数据联合公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电竞总产值超过500亿,虽然类比中国体育产业2万亿的总值差距仍然很大,但整体而言,电竞已经基本完成了前期的原始积累,如果说过去的20年类似于NBA年代,未来20年则将与NBA1984年后的时代十分贴近。
目前,电竞赛事的商业化总体来说不够成熟,不够完备,大部分尚处于亏损或者收支平衡的状况,不过政策、舆论和资本市场的大背景已经全面改善,从NBA的商业化进程看,未来20年很有可能将是电竞产业商业化突飞猛进的关键性阶段。
因此我们不妨大胆预期,电子竞技的品牌比肩NBA和世界杯,或许也只需要20年。
来源:e.gmw.cn
转载请注明:
本文来源:搜狐新闻
建议、版权、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品牌价值排行榜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