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翼x3论坛和瑞风 S3比,那个性价比更高?

小型SUV对比 凯翼X3 VS瑞风S3 VS长安CS35小型SUV对比 凯翼X3 VS瑞风S3 VS长安CS35闲闲说车百家号在户外运动日益盛行的当下,SUV车型以其高视野、高通过性以及轿车化的驾乘感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用户的青睐。在6—9万这个入门级市场,江淮瑞风S3以及长安CS35表现稳定,凯翼X3作为后起之秀,凭借独有的智能互联icar1.0系统,在上市半年多的时间里,迅速获得消费者关注。在2017款凯翼X3上市之际, 就这三款车,我们选取性价比最高的中配版型来做一比较。颜值——时尚有质感才是王道外观的漂亮与否见仁见智,三款车型外观各具特色,相对于瑞风S3六边形中网搭配线条格栅和长安CS35的镂空简洁式格栅,发烧友版凯翼X3标配全新蜂窝状进气格栅,可谓独树一帜;三款车中除瑞风S3标配16寸轮毂和选装天窗外,凯翼X3和长安CS35均标配17寸轮毂和电动天窗;三款车型尺寸相差不大,瑞风S3和长安CS35轴距略长一些,空间相对较大; 190mm的最小离地间隙让凯翼X3在三款车型中更具SUV的高通过性。内饰部分,三款车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黑色作为主色系,凯翼X3和瑞风S3还采用了红色的缝合线,营造出了内饰运动感。在整体的工艺上,凯翼X3内饰采用了德国技术的软触搪塑工艺,软硬适度令人爱不释手,软材质在碰撞时还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瑞风S3内饰采用了大量的软性材质,仪表上方和副驾驶前方采用了手感细腻的真皮包裹,给人温暖舒适之感;长安CS35的内饰采用了纹理的设计,大部分采用了硬塑料的材质,相比于前两款稍逊一筹。中控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车辆的科技化程度。相对于瑞风S3的8寸大屏和长安CS35的7寸大屏,凯翼X3选择来自富士康的10.1寸大屏,显得厚道许多,同时,瑞风S3和长安CS35的仪表则是采用了单色液晶面板,凯翼X3则配备了7寸TFT液晶屏仪表,更加科技,并且能够实现与中央大屏的多屏联动,显示各种及时贴心的信息,相信会得到更多年轻人的青睐。安全配置——超越同级带来超值体验车辆的配置直接关系到了日常用车的体验,也直接体现了车辆的性价比,这三款车的配置总体较高,都配备了车身稳定系统ESP,凯翼X3和瑞风S3还提供了车窗防夹功能,保证车内人员特别是儿童的安全,而一键升窗功能,在便利性上加分不少。三款车中只有凯翼X3配备了中级车才有的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端的用车享受,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智能钥匙中的芯片感应自动识别。只要用户靠近车门轻按门把手上的解锁键,就能轻松开关车门锁;同时当用户进入车内,检测系统就会马上识别智能钥匙,确认无误后即可按键启动车辆。免除了用户掏钥匙开门,插钥匙点火启动的烦恼,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值得一提的是,三款车中仅有凯翼X3在锁车后,四门车窗和天窗可自动关闭,从而避免由于忘记锁车而带来的安全隐患;而长安CS35和瑞风S3只能通过后续自行改装实现此功能。同时,凯翼X3具备液晶温度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车辆外部温度。动力、底盘——1.6L主力配置,独立悬挂亮眼我们选择的这三款车都是选用1.6L作为动力,另外瑞风S3还增加了1.5L动力,拉低了门槛,相反,长安CS35则是提供了1.5T发动机提升车辆性能。从家用角度来说,自然吸气发动机保养费用更低,对油品适应性强,是不错的选择。单从数据上看,凯翼X3的发动机功率最大,在6100转速达到了93Kw,在实际驾驶中,发动机转速上升,动力输出源源不断;其在3900转速最大扭矩160Nm位列第一,非常有利于快速起步以及中途超车。三款车都配备了手动变速箱,凯翼X3和长安CS35都是5MT,瑞风则是6MT。增加一个档位意味着具有更宽泛的齿比输出,有助于发动机处于最佳转速,特别是在高速巡航时,有不错的经济性。在底盘悬挂的选择上,瑞风S3和长安CS35都是采用了成本较低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挂,驾驶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表现一般。凯翼X3则采用了同级别中少见的前麦弗逊后双连杆的四轮独立悬挂系统,配以17寸的轮毂,在操控性、舒适度以及越野性能上都有上佳表现。科技配置——智能互联吸睛在这三款车的智能互联配置中,凯翼X3搭载自主研发的智能互联icar平台;长安CS35搭载in Call系统,部分功能依赖百度的CarLife。凯翼X3发烧友版搭载智能语控系统以及智能助手功能,通过语音无需动手即可完成操作,可以控制通讯、娱乐甚至整车控制,大大提升了车辆的驾乘舒适性便利性,同时手机映射功能,可通过数据线、Wi-Fi等方式将手机与车机相连,使用更加便捷。瑞风S3整车最大的配置亮点就是立式的模仿宝马的触摸大屏,有点尴尬的是,这个屏的位置有点靠前,在日常驾驶要往前探身才能摸到,不太方便操作。长安CS35搭载的in Call系统,具备一键救援、WIFI、生活服务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新引入的百度CarLife系统也可以实现手机映射功能。总结:我们此次对比的三款车:凯翼X3 L手动发烧友版、瑞风S3 L手动豪华智能型、长安CS35 L 手动豪华型,凯翼X3在动力、操控和科技方面稍稍胜出,加上价格是三款中最低,相对而言相加比最高,然而不足之处是当下凯翼品牌知名度尚低,但考虑到其为奇瑞旗下品牌,生产与奇瑞共线,质量标准与奇瑞同步,在品质上有所保证;瑞风S3配置较为丰富,手动6挡还有不错的驾驶体验,但是智能互联配置较少;长安CS35也明确提出智能互联,其inCall加上CarLife系统具备的功能与凯翼icar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闲闲说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爱车么。爱就和我们一起说说你的爱车吧!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谁说小型SUV底盘低?这几款7万小车能上山能下水
最近两年,随着国内SUV车型的持续火爆。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买车的时候,都会选择一款价格不高的小型SUV,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辆座驾。但有很多人都说,小型SUV的通过性不强,无法满足出外游玩跑困难路面的需要,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小型SUV通过性不高虽然是事实,可是在小SUV里也有“藏龙卧虎”之辈。它们当中有些车型,比中型SUV的底盘还要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款,不到7万元能上山能下水的小型SUV!
瑞风S3(6.58-8.88万)
离地间隙:200mm
瑞风S3这款车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它是江淮汽车2014年推出的首款主力小型SUV。从一上市瑞风S3就以易于操作、轻松驾驶为卖点,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它的销量也是扶摇直上,在去年多次称霸小型SUV市场。
瑞风S3之所以卖的这么好,主要靠的是它时尚的外观、宽大的空间以及极高的性价比。外观也不多说了,宝瓶口式的大面积中网配上犀利的大灯,突显出了瑞风S3的霸气。而空间上瑞风S3和H2、CS35这些车都差不多,2560mm的轴距在小型SUV中属于一流的水平。
另外,也许朋友们不知道,瑞风S3的通过性也特别强,它的离地间隙高达200mm。这个高度要超过不少紧凑级或中型SUV,像是探险者、丰田RV4、哈佛H6等。较高的底盘保证了瑞风S3的通过性,即使驾驶它往山路上跑或者过比较深的水坑,都完全没问题。
凯翼X3(6.66万元-9.69万)
离地间隙:190mm
凯翼这个牌子并不是很出名,它是2014年刚刚成立的一个全新汽车品牌,隶属于奇瑞旗下。凯翼汽车主要以年轻化为主要方向,打造智能互联汽车。凯翼X3是它在前几天刚刚发布的,首款智能互联SUV车型。
这款车最大的卖点就是,它搭载了icar1.0智能互联系统,拥有手机远程控制、车况自检等诸多高科技功能。另外,凯翼X3的外观设计也十分出色,由著名的宾尼法利纳首席设计师亲自操刀,以“凯旋之翼”为设计理念,突显出了它年轻锐利的气质。
除了高科技智能化之外,凯翼X3作为一款SUV车型。它的通过性也非常不错,190mm的离地间隙不管是在城市中行驶,还是到野外出游,都能征服各种崎岖不平的路面。开上凯翼X3之后,让我们在享受高科技的同时,还可以在乡野自然中穿行!
哈弗H1(5.49-8.29万)
离地间隙:185mm
哈弗H1是长城哈弗家族中最低端的SUV车型,在2014年11月正式上市,不到7万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双色的轮圈、尾部双排的装饰、炫酷的大灯、大嘴式的中网,这些元素组成哈弗H1充满运动感和时尚感的外观。
当然,哈弗H1不只是外表上吸引眼球,内涵也同样十分丰富。在这7万左右个价位,能够装上ESP、ASR、上坡辅助、胎压监控、真皮方盘等配置的SUV非常少。而哈弗H1却实实在在的做到了,如此出色的性价比让众多消费者最后都选择了它。但可惜哈弗H1的空间并不大,现在CS15上市了估计会被抢占不少市场。
最后,我们来看看它的通过性。哈弗H1的离地间隙并没有上面两款车那么多,但也有足足185mm。这样的高度基本上,比平常我们见到的马路牙子高出30mm左右。小编有个朋友就是开的这款车,平时老是往山区跑,但没有一回拖过底盘。可见,哈弗H1的通过性之强,也许拿它玩越野够呛,但日常的山区土坡这样的道路开起来完全没问题!
燕赵车讯总结:
上面这三款车都是,7万元就能购买的小型SUV。它们不只是车辆的本身的质量、性价比非常高,而且底盘的高度也十分出色,能够应付各种路面情况。大家开着这几款车,即使在山区里行驶遇到泥泞的道路,也不用太过担心。对于那些所在地区道路不佳的朋友们,想要买便宜通过性高的SUV,这几款车绝对是你的首选!
本文由燕赵车讯自媒体联盟成员撰写,文章发表得到燕赵车讯网()授权,想了解更多汽车资讯更精彩的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燕赵车讯(具体方法:打开微信→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燕赵车讯→关注即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三款7万元SUV对比 凯翼X3vs长安CS35vs江淮瑞风S3
SUV车型以其轿车般的驾控感受和宽大的驾乘空间以及较强的通过性,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随着SUV的价格的日渐亲民,7万元的入门级SUV市场成为增长最快的红海,各大车企纷纷入场,推出的产品也是眼花缭乱,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SUV成为很多消费者头疼的问题,本文就从外观设计、动力搭配以及配置等几个方面,以市面上比较典型的三款SUV作为样本,为大家答疑解惑。
我们挑选的三款车分别为凯翼X3、江淮瑞风S3(简称瑞风S3)以及长安CS35,销量上,后两款上市后逐渐成为热销车型,在2016年上半年销量分属第6名和第8名,而凯翼X3新近上市,便受到消费者关注,主打智能互联。
外观:年轻时尚主旋律
在当前这个拼颜值的时代,车辆的外观设计会直接影响到它被消费者接受度。凯翼X3是凯翼汽车首款从概念车i-cx量产而来的车型,在设计花费巨大的精力,它秉承了“凯旋之翼”的设计语言,从鹰翼的前进气格栅到鹰眼元素的大灯,最后到简洁大方的尾灯,整车线条一气呵成,传递出年轻、时尚整体感觉。江淮瑞风S3采用了奥迪首创的大嘴设计,略显夸张,整体线条流畅,但是大嘴设计毕竟属于几年前的潮流,当今看来时尚不足。长安CS35用中庸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前脸的几个构成元素:进气格栅、大灯和前保险杠,都出规规矩矩的谁也没有侵占其他认得位置,但又彼此呼应,侧面线条简洁硬朗,最后用简短的后悬结束全车。
外观设计不但考虑美感,功能性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前后悬的长短会影响到接近角和离去角,从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车辆的通过性。从数据来看:瑞风S3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为22°/29°,长安CS35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为20°/25°,凯翼X3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分别是23.8°/20.2°,有过越野经验的明白,接近角的重要性大于离去角。
这三款车中,只有凯翼X3采用了背负式外置备胎,因此尾门采用侧开式,开口更大。瑞风S3及长安CS35尾门采用了普通的上下开。
凯翼X3内饰大面积使用软质搪塑,手感不错,在同级竞品中十分罕见。凯翼X3配备的10.1寸大屏及7寸TFT屏科技感十足,更显现代、时尚,符合目前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而江淮瑞风S3和长安CS35内饰均使用硬质塑料,整体设计更加中规中矩。
尺寸: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车辆的尺寸是车辆级别划分的重要参数,大尺寸预示着更大空间,同等价位下显然更有竞争力。下面我们就从一个表格来整体的对比一下凯翼X3、瑞风S3以及长安CS35。
单从数据上看,凯翼X3的整车长度和最小离地间隙最大,应该和外置后备胎关系很大,较高的离地间隙也证明了它最纯粹的SUV本质。瑞风S3和长安CS35的车长相差了近16厘米,但是轴距却一样,这就意味着两辆车提供的驾乘空间几乎一样,多出来的那些会让瑞风S3的后备厢稍显富裕。
●动力:主流自然吸气
这三款车中,只有长安CS35提供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他的两款:凯翼X3和瑞风S3只提供了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变速器的选择上,除了大家都有的5MT,凯翼X3和瑞风S3都选择了平顺性见长的CVT变速箱,长安CS35则是搭载了技术较为成熟的4AT变速箱。
l 配置:科技化领衔
说到配置,对于一些常规的配置,如安全气囊、安全带提示、ABS/EBD等,三款车型都具备,凯翼X3却配备了中高端车型才会出现的无钥匙进入和一键启动的科技化配置,全景摄像头也是其独有配置。这三款车的最高配(价格最高款)都配备了胎压监控,与众不同的是,凯翼X3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询车辆信息,随时随地掌握车辆的健康情况。
和行驶安全息息相关的ESP都出现在了瑞风S3和长安CS35的标准配置单里,凯翼X3提供选装,考虑到市场上不同消费人群的不同喜好。
l 智能互联:凯翼X3独树一帜
智能互联系统icar是凯翼X3的一张王牌,别说是7万元的入门SUV领域,就算整个汽车行业,将智能互联技术应用于该级别SUV的目前也就只有凯翼一家,与之相近的暂时可以认为还有丰田的G-book和通用的安吉星。
在科技化配置方面,凯翼X3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包括专门为汽车智能互联研发的icar系统,可以实现如远程控制、智能语音控制、车辆健康自动查询、手机映射等多项功能,并配有10.1寸中控大屏;长安CS35搭载了长安基于安吉星研发的in call智能互联系统;江淮瑞风S3的大屏仅仅可以实现诸如导航、蓝牙电话等的基础功能。
综上所述,一款车的好不好,更重要的就是看是否适合自己,它的价格、外观设计、尺寸大小以及科技配置等,都会影响你的用车体验。所以选车需要的是理智,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选择。
继续阅读:SUV 国产车 汽车用品 江淮瑞风
此文由 热点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汽车>> 三款7万元SUV对比 凯翼X3vs长安CS35vs江淮瑞风S3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凯翼X3非宝马X3,在R7、S3和CX70面前X3能否热销?
近日,凯翼X3正式以6.66万元至9.69万元的价格上市,如此价格孰高孰低?消费者是否愿意买单?在面临森雅R7、瑞风S3和长安CX70等同价热销车型的竞争中,凯翼X3能否脱颖而出而热销呢?
X3能否拯救凯翼下滑趋势?
回顾凯翼汽车旗下两款车型C3和C3R车型的销量,也是日落西山,销量逐渐下滑。数据显示,2015年凯翼C3两款车总计销售2.34万辆,今年前5月销量合计为0.81万辆,同比下滑25.57%。更要命的是,凯翼C3在今年1月份以来,销量持续下滑,下滑到今年5月份凯翼C3两款车仅有928辆。
那么,凯翼X3的推出,又能否逆转凯翼C3目前轿车严重销量下滑的局面呢?从定价来看,6.66万元至9.69万元的价格,全系搭载1.6L DVVT发动机,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MT和CVT两款变速箱,共推出8种颜色总计计9款车型。可见,凯翼X3的车型还是比较丰富,如此丰富的车型又能否提升凯翼X3的市场份额呢?
凯翼X3遭遇同价森雅R7、瑞风S3和CX70蚕食
从价格来看,森雅R7、瑞风S3和长安CX70定价分别为6.89-8.69万元、6.58-8.88万元和6.89-8.49万元,其价格区间都要比凯翼X3低,虽然凯翼X3目前有CVT自动挡车型推出,三款竞争车型里精油瑞风S3有CVT 车型推出,而森雅R7和长安CX70随后也会推出自动挡车型,都会对凯翼X3带来很大市场威胁。
数据显示,5月才上市不久的森雅R7在当月销量就有3931辆,而瑞风S3和长安CX70在5月销量分别高达11275辆和9723辆。目前瑞风S3和长安CX70的销量,可能是未来凯翼X3很难逾越的销量门槛。为什么这么说,且看下面的分析。
在定价上,森雅R7和CX70的确价格比凯翼X3高了2000元,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目前CX70已有1000元左右的价格优惠。而瑞风S3的定价比凯翼X3还低1300元,而经销商优惠后的瑞风S3比凯翼X3价格就更低了,虽然四款车里也仅有瑞风S3搭载的是1.5L发动机,其余三款车都是搭载1.6L发动机。
长安CX70空间优势突出
在空间方面,长安CX70的空间最大,50毫米和2780毫米的轴距超越了其余三款车。不过,大空间也造就了长安CX70在四款车里车身最沉,高达1470千克的车身重量,也让CX70在四款车里的百公里综合油耗最高。
凯翼X3动力优势突出
在动力方面,凯翼X3发动机输出的126马力和160牛米的确比同排量的森雅R7和长安CX70的马力和扭矩都大,更比排量为1.5L的瑞风S3动力更强,主要得益于凯翼X3发动机采用的DVVT技术。
森雅R7油耗优势突出
在油耗方面,由于长安CX70空间最大车身最沉,百公里综合油耗7.9L的成绩也超过了其余三款车,而森雅R7百公里综合油耗6.2L却是最低。此外,四款车里森雅R7也是唯一配备了发动机启停技术的车型,让油耗在四款车里才最低。在性能方面,除了CX70是前置后驱驱动方式,其余三款车都是前置前驱模式,三款前驱车的最高车速也比CX70高。
凯翼X3和瑞风S3目前唯一有自动挡车型
在变速器方面,四款手动挡车型都是配备的5MT变速器,而仅有凯翼X3和瑞风S3目前有CVT自动挡车型在售,这是凯翼X3的一个优势。不过,森雅R7和长安CX70随后也会突出自动挡车型,抢占凯翼X3和瑞风S3的自动挡车型份额。
凯翼X3后悬挂略有优势
在底盘悬挂方面,凯翼X3采用后双连杆独立悬挂,有一定的优势,而长安CX70采用后五连杆螺旋弹簧,并且是后驱车模式,让转向操控和动力驱动的分离,CX70在四款车里的操控性最出色。此外,森雅R7和瑞风S3都是采用的后扭力梁悬挂,让凯翼X3和长安CX70的底盘悬挂略有优势。
长安CX70后驱车略有操控优势
在操控灵活性方面,四款车里除了凯翼X3配备的是机械助力转向,方向盘比其余三款车沉,而其余三款车都是电子助力转向,方向盘更轻,加之长安CX70是唯一后驱车且配备电子助力转向,CX70在四款车里的操控性也算最出色。
在配置方面,四款车的配置差不多,不过凯翼X3是四款入门车里唯一没有配备行车电脑显示屏和日间行车灯的车型,而后排杯架弥补了这样的不足。
通过以上对比来看,凯翼X3号称互联网汽车,中高配车型配备了汽车智能互联系统icar,该系统具备语音控制、汽车状况自检、智能导航、手机远程控制等功能,似乎概念炒作还有一定优势,而缺少渠道优势的凯翼汽车,在面临强大对手瑞风S3和长安CX70,以及市场新秀森雅R7的市场同价激烈竞争中,又能获得多大的市场份额呢?消费者面临森雅R7、瑞风S3和长安CX70四款同价车究竟选择谁呢?通过上面的对比已经有了答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凯翼e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