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卢卡斯影业供给曲线,其对宏观经济学的冲击体现在什

2017宏观经济学考研终极预测五道论述题
  三、节俭悖论
  估计有部分学员看到这个概念感觉很陌生。如果你真对这个概念陌生,只能说:加油,少年!
  节俭悖论有两层含义:
  (1)传统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凯恩斯理论认为民众应该增加消费,而不是当守财奴。[名词解释用这个]
  (2)短期,产出由总需求决定,因此应该多消费,少储蓄;超长期,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提高储蓄率有水平效应(人均产出水平上升一个档次),AK生产函数认为高储蓄率带来高经济增长率。[论述题用这个]
  用大白话来说,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消费和投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记住如下核心答案:
  1.短期:利用 进行分析,因此短期应该增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2.长期:储蓄和投资决定利率,此利率为长期利率。这一块,了解即可,能出一个简答题:古典学派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学派利率决定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3.超长期:一方面,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通过画图分析储蓄率提高(或降低)对经济增长率、人均产出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投资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AK生产函数分析高储蓄率带来高经济增长率,即人均产出增长率是储蓄率的增函数。
  4.作答时,一定要强调资本黄金律(名词解释、简答、计算题都可能涉及到,甚至包括数学推导)。
  四、供给侧改革和供给学派
  话说,其实不想讲这个,因为其实我国供给侧改革和供给学派严格来说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只是因为两个都有“供给”二字。只是因为有些学者出于各种原因,硬要从供给学派角度思考我国供给侧改革,呵呵。
  对于供给学派,记住如下考点即可:
  1.核心思想是减税。认为:减税一方面可以增加总需求,体现为AD曲线右移,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总供给,因为能刺激企业增加生产。因此,大家要学会用AD-AS模型分析。
  2.拉弗曲线,考名词解释。2016年,央财801经济学甚至还考了一个单选题:
  拉弗曲线的形状如下,在图形中的税率 和 下,税收总额相等。以下论断正确的是( )。
  A.税率 下的消费者余高于税率 下的消费者剩余
  B.税率 下的无谓损失高于税率 下的无谓损失
  C.税率 下的生产者剩余高于税率 下的生产者剩余
  D.以上判断依赖于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弹性
  【答案】B
  【解析】A项,税率 下的消费者剩余低于税率 下的消费者剩余;C项,税率 下的生产者剩余低于税率 下的生产者剩余。
  对于供给侧改革,记住:政治应该讲了很多关于供给侧改革的知识点,可以直接拿过来用,特别是考研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的考生。
  五、各大学派比较
  听过我们课程的学员知道,这一块我们讲得很详细,特别是主流的五大学派: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凯恩斯的思想、凯恩斯学派的思想)、货币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学派。
  大家可以练习下下面这道经典考题:
  同样是为了得到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和新凯恩斯经济理论讲述了两个不同的微观故事。
  (1)结合数学公式,推导卢卡斯总供给曲线,说明其向上斜率。
  (2)结合卢卡斯总供给曲线,讨论总需求冲击。
  (3)结合图形,推导新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说明其向上斜率。
  (4)结合新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讨论总需求冲击。
  这是东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2015年一道真题,答案可以参见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倒数第二章(不管是第五版还是第六版教材),写得很棒。如果这块学得不好,建议这几天多看下这一章。
备战2018年考研 你需要做这些!
考研圈 研友互动 发现导师
研究生留学qq群: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主讲:吴_ 陈成业 程黄维
主讲:爱情课堂
扩展阅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招生专业:
&&所在院校:
 各地热招:      
记录教育点滴&&图研考研
专业人气榜
&&排名 专业名称       人气   开设院校
高校人气榜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卢卡斯供给曲线:Y=C(P-Pe)+Y*,Y*=4000,P=1.01,Pe=1,Y=4200,C=20000,总需求曲线:Y=G+3.221M/P.问:1、当产量在潜在产量时,并且公众的预期在近期内不变,G=750,M=600,这时的价格水平?2、当中央银行宣布M从600增加到620时的价格水平和产量?3、当中央银行宣布M从600增加到620,但是实际的M增长到670时,价格水平和产量?
有才の矒憀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根据题中已知的近期内预期政策不变,且经济已处于潜在产出水平的条件,则有:4 000=1 101+1.288×750+3.221×600/P 化简后得:1 933=1932.6/PP=12.由于货币供给由600增加到620是中央银行宣布的,因此P=Pe,产出量仍是 =4 000.此时的价格水平为:4 000=1 101+1.288×750+3.221×620/P 化简后得:1 933=1997/PP=1.033 Y=4000 (预期一致,只改变价格,不改变产量,符合卢卡斯模型.)3.由于中央银行宣布将货币供给由600增加到620,因此Pe=620/600=1.033,但实际增加到670.在这种情况下,卢卡斯供给曲线为:Y=4 000+20 000(P-1.033)=20 000P-16 660根据已知总需求曲线Y=1 101+1.288G+3.221M/P,可得总需求曲线为:Y=1 101+1.288×750+3.221×670/P=2 067+2 158/P将总需求方程式与卢卡斯供给方程式联立,解得:P=1.0401 Y=4 142 (超预期,既改变价格又改变产量)南开2006年考博题.望及时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绪论在过去一百年间, 为什么一些国家收入迅速增长而另一些国家仍然陷于贫困之中? 为什么一些国家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而另一些国家却维持了物价的稳定?为什么所有 国家都经历衰退和萧条――周期性的收入减少和失业增加的时期――而政府的政策可 以怎样减少这些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减轻其严重程度?宏观经济学, 通过对整体经济的研 究,正力图回答这些问题以及许多相关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整体的经济行为及结果为研究对象,运用总量分析方法(即宏观 分析方法), 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其中国民收入是进行宏观分析的关键,内容涉及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经济增长理论、经济繁荣与衰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机制 及政策效应分析。 经济整体(或称为“经济体”)是指一个生产、分配和消费商品与服务的体系。它以 是一个国家或经济独立的地区。二、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虽然从宏观层面对经济运行做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上由来已久, 但宏观经济学作为理 论经济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是凯恩斯的著作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书于 1936 年出版后才正式形成的。催生宏观经济学的大背景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是前所 未有的经济崩溃。1933 年,美国的失业率高达 25%,真实 GDP 比 1929 年下跌了 31%。 大萧条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危机比什么都更能吸引思想界的关注。那 个时期的许多著名经济学家,例如劳伦斯?克莱茵、弗兰科?莫迪利安尼、保罗?萨缪尔森、 罗伯特?索洛和詹姆斯?托宾等,都曾在自传或文章里承认,大萧条是影响他们职业生涯 的关键历史事件。凯恩斯的《通论》是探讨当时形势的学术焦点。托宾于 20 世纪 30 年 代末到 40 年代初在哈佛求学,他报告了那里的反应: “资深教员大多抱有敌意……而年 轻教师和研究生们则对凯恩斯的书趋之若鹜。 凯恩斯与马歇尔并列成为 30 年代经济学 ” 期刊中引用率最高的学者,他在 40 年代排名第二,仅次于希克斯。这一影响持续了很 长的时间,甚至在他去世的 20 年后,自
年,凯恩斯的引用率还排名第 14 位。 在科学理论的贡献方面, 《通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引发的革命吸引了当时许 多杰出的学者,而这些人的非凡贡献为人们对短期经济波动的解释开辟了新的思路。对 此,萨缪尔森后来作了一个精炼的总结: “凯恩斯主义革命是 20 世纪经济学发展史中最 重大的事件” 。 20 世纪 60 年代晚期,凯恩斯主义共识开始出现裂痕,分歧逐渐扩大。此时,关于1 经济活动更传统的观点卷土重来。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凯恩斯主义先 后受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三波浪潮的冲击。它们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以 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革命、以基德兰德和普雷思科特为代表的真实商业周期理论。 新古典运动的参与者并不羞于表达自己的志向,也很为已有的成就感到自豪。在 1980 年代发表的名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终结》 的文章里, 卢卡斯作了更直白的评论: “在 40 岁以下的优秀经济学家中, 已经没有人把自己和自己的研究称为凯恩斯主义了, 把某人列入凯恩斯主义者甚至会招来抗议……”然而,就在卢卡斯给凯恩斯主义说风凉 话的时候, “新凯恩斯主义”已蓄势待发。 能准确判定为“新凯恩斯主义”的第一批研究始于 1970 年代。 “新凯恩斯主义”的 代表人物包括巴罗、格罗斯曼、费希尔、布兰查德、罗默、斯蒂格利茨、曼昆等。新凯 恩斯主义对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学大厦作了微观经济理论的补充, 从而有助于调和看 不见的手与宏观经济的短期失调之间的矛盾,让我们可以明白,当存在价格粘性、理性 预期、价格制定者的激励机制的时候,市场如何发挥作用。 从目前看来, 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究竟谁占上风呢?还是让我们以事实说 话吧。格里高利?曼昆曾提到在新古典派的阵营中,还没有哪位大师离开学术圈、去公 共政策领域担任过重要的职位。相反,新凯恩斯主义者就如同早期凯恩斯主义者一样, 有许多人离开象牙塔几年时间,去华盛顿服务。其中,包括斯坦利?费希尔、拉里?萨默 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珍妮特?耶伦、约翰?泰勒、理查德?克拉利达、本?伯南克和格 利高里?曼昆等。 当然,我们的教程是属于当代主流的新凯恩斯主义体系。学好宏观经济学、掌握宏 观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使我们掌握了一把分析、 判断整个国家和社会经济形势和走势的 钥匙。【人物故事】在 2009 年 1 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一位顶着一头蓬乱的棕色头发,用咆哮般 的嗓音在发表演讲的经济学家成为会场内外大红人。此人早在 2006 年就开始唱衰美国,事实也正如 他所预测般逐步推进。鲁比尼并不是侥幸猜中的,他进行了一系列关于上世纪 90 年代新兴国家经济 崩溃的研究,从 1994 年的墨西哥、1997 年的泰国、印尼、韩国,1998 年的俄罗斯与巴西,到 2000 年的阿根廷,他发现现代国家经济要崩盘有一大共同点:赤字太多,支出大于收入。在了解症结后, 他决定找出下一个会崩盘的经济体,反复研究比较许多国家后,他惊讶地发现,下一个面临风暴的 国家竟然是美国。彼时正当 2006 年 7 月,多头气势正盛。此后,他又在 2008 年上半年预言了投资 银行的倾覆。在刚刚过去的 2008 年,人们共同见证了投资银行帝国的分崩离析。 200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2006 年底,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篇名为《经济风 暴的征兆》的文章,提前预测到了去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1996 年,克鲁格曼在其《流行国际主 义》一书中成功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2 三、宏观经济学的三个研究层面概括而言,本教程将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内容划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层面。 长期:经济的长期行为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范畴,它重点论述生产能力的增长。 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假定劳动、资本、原料等等全都是充分利用的,因而忽略了衰退、 繁荣以及有关利用人力和其它资源的短期波动。 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于投入的增长和技 术的进步如何导致生活水准的提高。GDPT图 1-1:经济体的长期增长路线 图 1-1 描绘了一个相对成功的经济体的长期增长路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经济体 不断成长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出现的短期波动。就宏观经济学的长期研究层面而言,我 们将致力于探讨促使经济体长期中不断成长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发生作用 的,而不会纠缠于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本教程将在第三章、第四章中讲述几种经济增长理论、介绍相应的经济增长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探讨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都是在给出社会总生产函数的前提下,来 分析引致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分析对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权重。因此,长期中一个经济 体的产出水平基本上是由它的生产能力来决定的,总供给曲线在“产量―价格”坐标系 中是一条垂直线,它所处的位置取决于经济体的生产能力。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垂直 总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中期:在宏观经济学的中期研究层面,一个经济体的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 固定不变,产出(output)确定了总供给,价格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两者。生产能力 不变不等同于产出不变, 实际上由于就业水平的变化, 经济体的总供给水平 (或称产出) 也会随之变化。在在“产量―价格”坐标系中,中期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它所处的位置取决于经济体的生产能力。3 在中期内,经济体的均衡产出水平将通过 AS-AD 模型来求解,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总是需求变动的结果,而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其处于坐标系中的位置)取决于货币政策 和财政政策以及消费者的信心。 本教程将在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中讲述不同流派的总供给观点、并将重点放在 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上, 同时结合需求曲线的变动来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 政策效应。 短期:在短期中,一个经济体的生产能力被视为固定不变,产出(output)确定了 总供给。与中期不同的是,经济体的价格水平也被视为不变,因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 平线。由此可见,在短期中经济体的产量只取决于总需求,即总需求的变动引起了产量 波动。 本教程将在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中讲述短期中经济体均衡收入的决 定。我们将从凯恩斯交叉图(Keynesian cross)的基本模型开始,逐步过渡到构成更复 杂、更现实的 IS-LM 模型,最后再到开放经济中的 IS-LM 模型。 以上三个层面的研究内容构成了宏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的主干。概括而言,宏观经济 学在长期层面讲述经济增长理论,在中期和短期层面讲述经济体均衡收入的决定。4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其一,计算本国在商品和服 务的生产中挣得的收入――雇员的工资报酬、租金收入、公司利润等等;其二,计算家 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居民花在本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其三,计量国内各行 业――农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国内产值。很重要的一点 是, 所有这三种方法最终得到的结果――名义 GDP 的总额和实际 GDP 的总额――都是 相等的。一、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既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0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39798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10.3%。2009 年修订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34090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上年增长 8.7%。2008 年修订后的全国 GDP 总量为 31404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上年增长 9.6 %。 有趣的现象是 2010 年各省区市的上报 GDP 值总和为 429000 亿元,大于国家统计 局公布值。除了上海和北京外,其余省区市均的 GDP 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 度。 1990 年代之前,世界各国基本都使用 GNP 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总量。但 是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化,跨国企业的剧增,美国等世界经济强国的经济衡量标准也 发生了变化,最显著的就是其衡量标准由 GNP 变为 GDP。 GDP 就像一块大蛋糕。 做这块蛋糕的时候需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 包括场地、 人工、 原料、水电等等,而蛋糕做完之后又须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而 GDP 的生产 也是如此。按要素收入的组成部分5 图中标号:1-雇员报酬;2-折旧;3-企业间接税及其他;4-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5-对国外要素的净支付;6-个人租金收入;7-公司利润;8-净利息。 简单说明:2,折旧指资本存量损耗费;3,企业间接税指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被征收 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4,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 主的收入;6,个人租金收入包括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7,公 司利润包括股东得到的股息、公司未分配利润和公司所得税;8,净利息是指人们给企 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的利息收入,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但不包括政府 公债利息,因为公债利息被看成是转移支付。 表 2.1 显示了 2005 年美国国民收入按生产要素收入的具体分解。 表 2.1 收入类别 员工工资 业主收入 个人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净利息 对生产的税收 减去:补贴 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企业盈余 国民收入 美国 2005 年的国民收入,按类别分 万亿美元 7.13 0.94 0.07 1.35 0.50 0.90 (0.06) 0.08 (0.01) 10.90 占国民收入% 65.3 8.6 0.7 12.4 4.6 8.3 (0.5) 0.7 0.0 100在表 2.1 中,美国国民收入中的有些部分代表了从资本获得的收入,包括个人租金 收入、公司利润和净利息,总额为 1.92 万亿美元的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 18%。 2005 年的美国国民收入中还包括 0.94 万亿美元的业主收入(占国民收入的 9%) 。 这项收入是自我雇佣的个体户,包括未组成公司的企业业主的报酬。这一收入代表了一 种支付给劳动和资本的混合收入。 对生产的税收――销售税、消费税和增值税――被包括在商品的市场价格内。由政 府支付给生产者的补贴等于负的生产税收。 2005 年, 对生产的税收总额减去补贴是 0.85 亿美元,占国民收入的 8%。二、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账户根据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将 GDP 划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家庭、 企业、政府和外国居民。表 2.2 显示了 2005 年美国 GDP 这一分解的具体内容。第一栏 列出的是 2005 年现值美元的数值,第二栏显示的是每个数值占名义 GDP 的百分比。6 表 2.2 支出类型 个人消费支出(C) 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 服务 国内私人总投资(I) 固定投资 非住宅投资 住宅投资 企业存货的变化 政府采购(G) 联邦 州和地方 商品和服务的净出口 进口 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NX)美国 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组成部分 万亿美元 8.75 1.03 2.56 5.15 2.10 2.09 1.33 0.76 0.02 2.36 0.88 1.49 C0.73 1.30 2.03 12.49 占名义 GDP 的% 70 8.2 20.5 41.3 16.9 16.7 10.7 6.1 0 18.9 7.0 11.9 C5.8 10.4 16.2 100(一)个人消费支出(C) 家庭用于消费目的而购买商品和服务叫做个人消费支出。从美国的历史数据来看, 消费(C)约占 GDP 的 70%,从日本的历史数据来看,消费(C)约占 GDP 的 50%- 60%。 国民账户将人们购买的消费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很快就用完的商品,如衣服、食 物和各种服务;另一类是可持续很长时间的商品,例如家具和汽车。前者称为非耐用消 费品和服务,后者称为耐用消费品。【资料 1】 消费支出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 47 %,下降到了 2006 年的 36%。在所有大经济体中,这一比例是最低的。消费在 GDP 中所占比例下 降并不是由储蓄增长导致的,而是由于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其中工资所占比 例下降幅度最大。与此同时,公司利润和政府收入所占比例却在上升。据世界银行估计,工资收入 在 GDP 中所占比例已经从 1998 年的 53%下降到了 2005 年的 41%, 而且来自产业领域的数据显示, 这一比例在 2006 年还会进一步下降。在美国,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高得多,达到了 56 %。(二)政府采购商品与服务的支出(G)7 国内生产总值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政府采购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G) 这一类别包括 。 消费支出(例如军人和公立学校教师的工资薪金) ,以及公共投资(例如政府购买新的 办公楼、基础及公用设施的建设支出) 。需要支出的是,政府采购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 包括政府转移支付(TR)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不需要他们提供现 期的服务作为交换,典型的政府转移支付是社会保障福利金和失业救济金。 政府转移支付(TR)不能计入到政府采购(G)之中,原因在于避免国民收入核算 的重复计算,因为收益人的消费或投资已经计入到消费(C)和投资(I)中。从美国的 历史数据看,政府采购(G)约占 GDP 的 18%。 政府支出=政府采购(G)+政府转移支付(TR)【资料 2】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政策动向课题组曾经发文报道,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每 年的公款消费如下:1公款吃喝:3700 亿元公车消费:3986 亿元2H3H公款出国游:2400 亿元公款赌资外流:2000 亿元8 综合以上数字,以 2006 年我国 GDP20.94 万亿、全国财政收入接近 4 万亿元为计,公款消费已 占全国 GDP 的二十分之一;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4H另据消息:从 1986 年到 2005 年,中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 20.5 元上涨到 498 元, 增长了 23 倍。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吞噬的是社会财富,最终要由全体国民承担。(三)国内私人总投资(I) 国内生产总值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指国内私人部门(家庭和企业)的投资支出,是 固定投资和企业的商品存货的净变化的总和。国内私人总投资的“固定”部分包括国内 企业购买新的资本货物,例如厂房和机器设备,也包括个人购买的一座新住房。 需要明确的问题是: (1)贯穿本书的“投资”,指的是物资资本存量的增加,包括增 加库存在内; (2)人力资本投资纳入投资(I)的统计范畴; (3)我们通常所提到的投 资是指总投资,它是指没有减去折旧的投资,净投资等于总投资减去折旧(15%) 。 (四)净出口(NX) 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称为净出口。 2009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 22073 亿美 元,比上年下降 13.9%。其中,出口 12017 亿美元,下降 16%;进口 10056 亿美元,下 降 11.2%。三、产值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产值法核算即按照产生收入的生产部门来分解国民收入。表 2.3 显示了美国 2005 年国民收入的这一分解。9 2005 年的 10.89 万亿美元 1的国民收入可分解为由国内各行业生产的收入 10.86 万0F亿美元和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收入 0.03 万亿美元。 最后一项是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对国内各行业来说,其中 9.56 万亿美元,或占国民收入的 88%,来自私人部门;1.30 万亿美元,或占国民收入的 12%,来自政府部门(联邦,州或地方政府) 。 表 2.3 显示了 9.56 万亿美元的私人企业的收入可以划分为 14 个部门。最大的部分 19%来自金融、保险和不动产业;16%来自专业和商业服务业;14%来自制造业;10% 来自教育、保健和社会援助;9%来自零售业;7%来自批发业;6%来自建筑业;4%来 自艺术娱乐业、旅馆饮食业;4%来自信息业;3%来自交通运输业。注意,农业和采矿 业加起来只构成国民收入的 2.5%。 表 2.3 生产部门 国民收入 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国内各行业 政府 私人 农、林、渔、猎业 采矿业 公用事业 建筑业 制造业 批发业 零售业 运输、仓储业 信息业 金融、保险、不动产、租赁业 专业和商业服务业 教育、卫生、社会援助 艺术、娱乐、旅馆饮食业 其它私人部门 2005 年美国按部门分解的国民收入 万亿美元 10.89 0.03 10.86 1.30 9.56 0.08 0.16 0.18 0.61 1.34 0.68 0.84 0.32 0.39 1.86 1.48 0.95 0.40 0.26 占国民收入% 100 0.3 99.7 12.0 87.7 占私人国民收入% 0.8 1.7 1.9 6.4 14.0 7.2 8.8 3.3 4.1 19.4 15.5 9.9 4.2 2.9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由于对折旧的不同处理方法,这一总量稍微不同于表 2.1 显示的 10.90 万亿美元的国民收入。 10 (一)GNP 与 GDP 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和劳务的价值。 GDP 和 GNP 之间差别是因为在某一个给定国家部分产出是由国外的生 产要素所有者生产的或生产过程中投入了国外的生产要素。 GDP 和 GNP 之间的差额与 外国人所获得的净收入是相一致的。 GDP& GNP,指一国居民在国外获得的收入少于外国人在那个国家所获得的收入, 反之则反。【资料 3】 中国 GDP 每年 10%左右的增幅在增长。 然而 GNP 的增长却远小于 GDP 的增长速度。 为什么呢?由上面的定义能得出:“Made in China”(在中国制造)决定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而 “Made by China”(由中国制造)决定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也就是说,外商投资(或外国人力生 产要素)在中国的产出计入中国的 GDP,却不是中国的 GNP。因此,外商投资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必 然结果是,中国的 GNP 将明显小于 GDP,GNP 的增长率也会低于 GDP。 据资料显示,中国近几年约 10%的 GDP 增幅中外资占 3.6%,而且固定资产投资中一半左右又 被外资所占据,也就是说中国 GDP 的 5%~6%左右是由外国资本创造的,可能有人会说中国人每年 由自己创造的财富的增幅才 3%-4%左右,即 GNP 增长率才 3%~4%左右。(二)GDP 与 NDP(国内生产净值) NDP=GDP-折旧 (三)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等于 NDP 减去企业缴纳的间接税及其他。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或企业给个人的 转移支付+利息调整=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 利息调整不包括在利息净额(个人从企业获得的因资金借贷所产生的利息)之中的 个人利息收入,例如政府债券利息收入。五、一些重要的恒等式在本节中,我们提出一组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为分析方便,我们在以后的章节 中除非特别说明,一般假定收入就等于 GDP;不考虑折旧、不考虑总投资与净投资之 间的区别, 也就是不考虑 GDP 与 NDP 之间的区别; 不考虑间接税与企业转移支付。 GDP11 和 GNP 可以互用,收入和产出也可互用。(一)原始经济模型该经济体的特征是没有政府也没有对外贸易。 1、生产的产量就等于销售量。从支出的角度分析,售出的产量可以根据需求的组 成部分以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之和来表示,即Y ≡C+I(1)2、储蓄、消费与 GDP 之间的关系。从收入的角度分析,GDP 就等于总收入,而总 收入一部分将用于消费,另一部分将用于储蓄,即Y ≡C+S(2)因此,由恒等式(1)和(2),得到 C + I ≡ C + S ? S ≡ I(二)引入政府和对外贸易G 表示政府采购商品与服务的支出; TA 表示所有税收收入; TR 表示对私人领域的转移支付; NX 表示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 1、生产的产量和售出的产量之间的恒等式,即重新从需求的构成来构造恒等式。Y ≡ C + I + G + NXYD ≡ Y + TR ? TA3、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的分配(1) (2) (3) (4) (5) (6)2、产量与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YD ≡ C + S4、由恒等式(1) (2) (3)得: C + S ≡ YD ≡ Y + TR ? TA 并推导出如下恒等式: C ≡ YD ? S ≡ Y + TR ? TA ? SS ? I ≡ (G + TR ? TA) + NX(三)储蓄、投资、政府预算与贸易恒等式(6)右边的第一项 (G + TR ? TA) 是政府的预算赤字( BD ) ,第二项是净出 口。因此,恒等式(6)说明,私人储蓄超过投资( S ? I )的额度等于政府预算赤字加 贸易盈余。该恒等式暗示私人储蓄超过私人投资的数额( S ? I ) 、政府预算赤字( BD ) 与对外贸易领域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12 六、计量国内总产值(一)最终商品与增加值GDP 是在既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在统计 GDP 的时候,坚持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是为了避免没有重复计算。 在实践中,计算增加值就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即在加工产品的每一阶段,只将该阶 段添加到产品上的价值所作 GDP 的一部分。(二)本期产量GDP 是由本期生产的产量的价值构成。(三)GDP 计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一些产品计量得不充分,因为它们不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2、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并未从 GDP 计量中排除;譬如环境污染、犯罪等; 3、正确核算商品质量的改进非常困难。七、通货膨胀与价格指数真实 GDP 与名义 GDP:真实 GDP 计量不同时期中,经济的物资产量的变化,其方 法是对两个(多个)时期中生产的产量以同一价格或不变价格进行计价;名义 GDP 计 量在既定的时期中,以该时期的价格(或者以现值)计价的产量价值。(一)通货膨胀与物价通货膨胀是物价的变化率, 物价是以前通货膨胀的积累。用 Pt ? 1 表示上期的物价水 平, Pt 表示本期的物价水平,则上期到本期的通货膨胀率可以写成:π=Pt ? Pt ? 1 Pt ? 1本期的物价水平等于按通货膨胀校正的去年的物价水平Pt = Pt ? 1 + πPt ? 1(二)价格指数1、GDP 消胀指数:是指在给定年份中,名义 GDP 与真实 GDP 的比率。 2、消费价格指数(CPI)与生产价格指数(PPI) 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又称生活费用指数,度量城市消费者购 买一篮子固定的商品和服务的费用。很多国家选取一篮子消费品和劳务,以他们在消费 者支出中的比重为权数来衡量的市场价格变动率,美国的 CPI 选择 265 种商品和劳务。13 CPI 与 GDP 消胀指数有如下不同: , , ; (1)(2)(3)【资料】针对近日有人质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增长比实际的物价增加低,统计局的首席统计 师王辉锦表示,消费价格指数衡量了居民通常购买的一篮子特定物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数的变化代 表了篮子里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 她说,由于每个月一些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上升,部分下跌,还有一些保持不变,因此消费价格 指数的变动不等同于某些物品价格的变化。她举例说,去年第四季的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了 4.1%,所 有物品中涨幅较高的包括食油(28.2%)、 炼奶(27.7%)和汽油(26%), 煤气收费率(3.2%)、 新鲜猪肉(2.7 %)则低于指数的涨幅,另外个人电脑价格(-21.2%)和外国女佣抽润费用(-12.8%)都较去年同期有所 下降。王辉锦指出,消费价格指数篮子里共包括了 5170 样具代表性的物品,而同一类物品也包括了 不同品牌和规格的产品。这些物品的价格是从本地 3000 个销售地点得来的,包括超市、巴刹、百货 店、专卖店、咖啡店等。而不同的物品所占的加权比重也不同,比重是根据 2002 年/2003 年的住户 开支调查)设定的。王辉锦说,这项调查共询问了本地 6700 个不同地区和拥有不同住房的家庭,与 其他国家比,这个数目足够大。人口近 3 亿的美国作同类调查时,共询问了 7800 个家庭。该调查为 期一年,覆盖了所有节假日的消费。统计局从 2008 年 10 月起至今年 9 月对 1 万 1000 个家庭进行五 年一次的调查,以更新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等数据。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又称批发价格指数,计量既定的一篮子 商品的成本。在美国它包括了 3,400 种产品,但不包含劳务。与 CPI 不同部分是由于其 覆盖的范围不同,例如它包括原材料与半成品,同时还在于它是用来计量在销售系统早 期阶段的价格。【资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 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 依据。目前,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调查产品有 4000 多种,覆盖全部 39 个工业行业大类。调 查产品是依据工业企业的普查资料和年度统计资料确定的。国家统计局专家说,无论是工业品出厂 价格指数,还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及其“商品篮子”构成,都是严格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的分类标准和国际通行规则的要求确定, 充分体现了各自所反映的特定领域价格变动的客观要求。14 第三章收入与支出宏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产出为什么围绕其潜在水平波动。 本章提出了真实产 出波动的初步理论――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这个模型非常简单,假定价格完全没有变 动,在既定价格水平,厂商愿意出售任何数量的产品,在这个假定前提下,支出决定了 收入和产出。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在《通论》中,凯恩斯提出,经济体的短期总收入主要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 居民的支出意愿决定。人们想支出的越多,企业可以卖出的产品与服务就越多。企业可 以卖出去的越多,它们选择生产的产出就越多,它们选择雇佣的工人就越多。因此,根 据凯恩斯的看法,衰退和萧条期间的问题是支出不足。凯恩斯交叉图是把这种观点模型 化的一种尝试。 我们从讨论实际总支出(实际总需求)与计划总支出(计划总需求)的不同开始, 推导出凯恩斯交叉图。计划总需求是经济中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总量(AD) ,按支出的构 成有 AD ≡ C + I + G + NX 。 实际支出是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居民花在本国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如我们在 第二章中看到的一样,它等于整个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计划支出是指家庭、 企业、政府和外国居民愿意花在本国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计 划 总 支 出 实际总支出计划总支出 A45O 均衡收入 收入、产出,Y图 3.1凯恩斯交叉图15 根据图 3.1,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实际总支出(实际总需求)始终等于经济体的产出水平。 第二、当经济体的产出水平等于计划总支出时,产出处于均衡状态。Y = AD ≡ C + I + G + NX第三、 当计划总支出与经济体产出不相等时, 就出现了非计划库存投资或负的投资。IU = Y ? AD 其中, IU 表示非计划库存。有过量库存时,厂商将减少生产直到产出与总需求再度相等时为止;反之,如果产出低于总需求,库存减少直至均衡再度恢复为止。二、消费函数与总需求消费是总需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先来考虑消费的决定。然后,根据两部门、 三部门和四部门中经济体消费函数表达形式的不同,构造经济体的总需求函数。(一)消费函数随着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也会提高, 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正 向的关系。 消费水平和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究竟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不同的 消费理论对此有不同的描述。我们在此介绍的是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消费函数可 以用下式来表示:C = C + cYD ( C &0, 0 & c & 1 )变量 C ,即函数的截距,表示可支配收入为零时的消费水平;系数 c ,即函数的斜 率,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我们将其成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可支配收入增 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消费。(二)消费与储蓄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YD)不是消费出去,就是储蓄起来,于是任何解释消费的 理论就等于解释储蓄行为。 因为 S ≡ YD ? C 所以,将 C = C + cYD ( C &0, o & c & 1 )代入上式得出S ≡ YD ? C = YD ? C ? cYD = ?C + (1 ? c )YD(1 ? c ) 为边际储蓄倾向,即 s = 1 ? c(三)两部门经济体的总需求函数两部门经济体即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的经济体。在两部门经济体中,经济体的时机16 产出水平 Y 就是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 YD,故 Y=YD。同时,在两部门经济体中,计 划总需求由个人消费支出(C)和私人部门总投资(I)构成,即 AD = C + I 。我们暂时 设 I = I ,即私人部门总投资为固定值。从而有AD = C + cY + I = (C + I ) + cY令 C + I = A ,则有AD = A + cY其中 A 不取决于收入水平,是自主的支出。(四)四部门经济体的总需求函数四部门经济体即将政府和对外贸易纳入进来。在四部门经济体中,经济体的产出水 平 Y 不等于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 YD,而是 YD = Y ? TA + TR 。其中,TA 为税收,TR 为 政府对私人部门的转移支付。我们令 TR = TR 、 G = G ,且暂时设净出口 NX = NX ,即 净出口为固定值,然后根据税收 TA 的不同表述形式,推导出四部门经济的计划总需求 函数。1、令 TA = TA (即税收固定,不随收入水平变动)因为 AD ≡ C + I + G + NX , C = C + cYD , I = I , YD = Y ? TA + TR , TA = TA ,TR = TR , NX = NX , G = G ,故有AD = C + c (Y ? TA + TR ) + I + G + NX = (C ? cTA + cTR + I + G + NX ) + cY= A + cY其中, A = C ? cTA + cTR + I + G + NX 为自主支出,和两部门经济体中的自主支出含 义相同,但包括的项目不同。2、令 TA = tY (即税收随收入水平变动)因 为 AD ≡ C + I + G + NX , C = C + cYD , I = I , YD = Y ? TA + TR , TA = tY ,TR = TR , NX = NX , G = G ,故有AD = C + c (Y ? tY + TR ) + I + G + NX17 = (C + cTR + I + G + NX ) + c (1 ? t )Y= A + c(1 ? t )Y其中, A = C + cTR + I + G + NX 为自主支出,和上文的自主支出含义相同,但包括 的项目不同。三、均衡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体实际总支出 E 计划总支出 AD = A + cY计 划 总 支 出IC = C + cYAC45O 均衡收入 YE 收入、产出,Y图 3.2两部门经济的凯恩斯交叉图因为当经济体的产出水平等于计划总支出时产出处于均衡状态, 所以两部门经济的 均衡收入 YE 应满足如下关系式:YE = AD = A + cYE立刻得到 YE = 式中 A = C + I1 A 1? c通过图 3.2 和均衡收入决定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8 第一,在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的情况下,经济体实现均衡时计划投资等于储蓄。 (1)总需求曲线与消费曲线的垂直距离等于计划投资支出; (2)消费曲线与 45? 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各收入水平下的储蓄; (3)在均衡收入水平且只有在此收入水平,两个垂直距离才相等。 第二,自主支出增加一个单位,均衡产出水平将以倍数增加。 从均衡收入决定式可以看出,当自主支出增加 1 个单位时,均衡产出水平将增加1 单位。为此,我们引入乘数的概念。 1? c乘数:当自主支出变动一个单位时,均衡收入(产出)的变动量。 1 用 α 来表示乘数, 两部门经济体中的 α = 。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正相关, 1? c c 越大, α 越大。 1 为什么自主支出增加 1 个单位,均衡收入将增加 单位呢?对此,我们将通过下 1? c 表进行分析。 表 3.1 乘数分析 轮次 本轮次 ΔAD 本轮次 ΔY 所有轮次 ΔY1 2 3 4ΔAcΔ A c2Δ A c3Δ AΔAcΔ A c2Δ A c3Δ AΔA(1 + c)Δ A (1 + c + c 2 )Δ A(1 + c + c 2 + c3 )Δ A从表 3.1 可以看出,自主支出一次性的增加 Δ A ,将导致总需求一轮一轮地增加, 从而均衡收入也将一轮一轮地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以 c 的幂方递减,最终增加的幅度趋 近于零。所以,自主支出一次性地增加 Δ A ,均衡收入的增加值如下。ΔY = Δ A + cΔ A + c 2 Δ A += Δ A(1 + c + c 2 + )19 =1 ΔA 1? c(二)四部门经济体 1、当 TA = TA 时实际总支出 E 计划总支出 AD = A + cY计 划 总 支 出cTR ? cTA + I + G + NXC = C + cYAC45O 均衡收入 YE 收入、产出,Y图 3.3四部门经济的凯恩斯交叉图(1)因为当经济体的产出水平等于计划总支出时产出处于均衡状态, 所以两部门经济的 均衡收入 YE 应满足如下关系式:YE = AD = A + cYE立刻得到 YE =1 A 1? c 1 。 1? c式中 A = C ? cTA + cTR + I + G + NX ,自主支出的乘数为 α G =从均衡收入决定式可以看出,四部门与两部门相比,政府支出( cTR + G )和净出口 ( NX )的增加将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上移,并带来均衡收入的提高。政府税收( cTA ) 的增加将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下移,并带来均衡收入的降低。也就是说,当经济体出现 萧条或过热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增减自身支出、提高或降低税收、鼓励或限制20 进出口)来调节经济。 在有政府和对外贸易的现代经济体中,当产出水平处于均衡状态时,储蓄和投资之 间可建立如下关系式 S ? I = (G ? TA + YR ) + NX 。 在四部门经济中,当经济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有Y = C + I + G + NX又∵ YD = Y ? TA + YR , YD = C + S∴ C + S = C + I + G + NX ? TA + YR ∴ S = I + G + NX ? TA + YR ∴ S ? I = (G ? TA + YR) + NX2、当 TA = tY 时实际总支出 E 计划总支出 AD = A + c(1 ? t )Y计 划 总 支 出cTR + I + G + NXAC = C + c(1 ? t )YC45O 均衡收入 YE 收入、产出,Y图 3.4四部门经济的凯恩斯交叉图(2)因为当经济体的产出水平等于计划总支出时产出处于均衡状态, 所以两部门经济的 均衡收入 YE 应满足如下关系式:YE = AD = A + c(1 ? t )YE立刻得到 YE =1 A 1 ? c(1 ? t )21 式中 A = C + cTR + I + G + NX ,自主支出的乘数为 α G =1 。 1 ? c(1 ? t )将图 3.4 与 3.3 对比,可发现消费函数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都变平坦了。结果 是,自主支出增加一个单位所导致的均衡收入增量也变少了。这一点从均衡收入决定式 也可以看出,因为自主支出的乘数变小了。同时,均衡收入决定式也告诉我们,通过变 动税率可以调节均衡的产出水平,即通过税收政策的变动来稳定经济。 但现实中经济体也许不需要政府通过税收政策的变动, 也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自我 稳定,原因是比例所得税机制的存在。比例所得税机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或 家庭按其收入的特定比例纳税;二是纳税的比例随收入水平提高(降低)而上升(下降 甚至免税) ,即累进税制度。 当经济体出现萧条或过热时, 这一事前确定的税收制度能一定程度地降低经济的波 动,起到稳定经济运行的作用。其内在的机制是: (1)经济周期性起伏的主要原因是自主需求的变动,特别是私人部门投资支出的 变动。经济萧条时,投资者持悲观态度,私人部门的投资支出大幅减少;经济过热时, 投资者持乐观态度,私人部门的投资支出大幅增加。私人部门投资支出的这种变化将导 致经济体产出水平的起伏。 (2)经济的周期变化导致经济体所得税率交替变化。当经济萧条时,居民收入水 平降低甚至失去工作,在累进的比例所得税制下,原来上缴税率高的人,现在上缴税率 低了,原来上缴税率低的现在更低了甚至不需缴税了。因此,当经济萧条时,整个经济 体的所得税率水平降低了。反过来,当经济过热时,整个经济体的所得税率水平也将相 应地提高。 (3)经济体所得税率交替变化导致自主支出的乘数交替变化。从 α G = 以看出,经济萧条时自主支出乘数较大、经济过热时自主支出乘数较小。 (4) 3.5 中的虚线表示没有比例所得税自动稳定机制时的经济波动, 图 实线表示存 在比例所得税自动稳定机制时的经济波动。 导致后者波动幅度降低的原因正是比例所得 税率在经济萧条时和经济过热时的交替变化, 以及由此所带来的自主支出乘数的交替变 化。在经济过热时,私人部门的投资支出高涨,但由于自主支出乘数减小,经济周期的 波峰会被削低;在经济萧条时,私人部门的投资支出低迷,但由于自主支出乘数增大, 经济周期的波谷会被拉升。故而,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波动幅度减小了。1 可 1 ? c(1 ? t )22 YT图 3.5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机制四、预算(一)预算盈余预算盈余( BS ) ,是政府岁入税收超过其总支出的额度。BS ≡ TA ? G ? TR(1)当然, BS & 0 则表明出现了预算赤字。在上述方程中,我们用 tY 来替代 TA ,得到BS ≡ tY ? G ? TRBS(2)BS ≡ tY ? G ? TR0 收入、产出?(G + TR )上图显示,预算盈余是收入水平的函数。在低收入水平,预算出现赤字,与此相反,23 高收入水平则出现预算盈余。因此,任何能使收入水平发生变化的事项都会影响到预算 盈余。(二)政府采购与税收变化对预算盈余的影响1.政府采购( G )增加对预算盈余的影响ΔBS = ΔTA ? ΔG = tα G ΔG ? ΔG? ? t =? ? 1? ΔG ?1 ? c(1 ? t ) ? =?(1 ? c)(1 ? t ) ΔG 1 ? c(1 ? t )2.政府采购增加 G 增加会减少预算盈余,但该模型显示预算盈余的减少量要小于政府采购的增加量。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一)预算盈余衡量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总影响的缺陷我们知道,提高税率一方面会增加盈余,另一方面会降低收入水平;增加政府支出 一方面会减少盈余,另一方面会增收入水平。于是,预算盈余似乎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计 算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体总影响的手段。譬如,当预算出现赤字时,我们就说财政政策 时扩张的,会增加 GDP。 但预算盈余作为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体影响的总手段,它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因 为私人部门自主支出( C + I )的变动也会影响总产出水平进而影响政府的税收和预算 盈余。(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衡量政府财政政策的有效手段原因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BS * = tY * ? G ? TRY * 代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不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三)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实际预算盈余之间的差额BS * ? BS = t (Y * ? Y )24 1.当产出低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时, BS * ? BS & 0 ; 2.当产出高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时, BS * ? BS & 0 。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 不存在确实的真正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原因是, 就业率达到多少为充分就业, 经济学界存在不同的意见,而且,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也决定各国的充分就业率不同。 第二,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仍不是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体影响的完善的方法。 原因是: (1)支出的变动与等量税收的增加,使赤字不变但将提高均衡收入水平; (2)对未来财政政策的预期也会影响现期的均衡收入水平。25 第四章货币、利息、收入“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 2(John Richard Hicks)和美1F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Alvin Hansen), 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 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也称“希克斯―汉森图形”。IS-LM模型是宏观 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 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 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 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 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 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 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 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 1S-LM 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 从而使凯 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圈绕 IS--LM 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 模型是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在本章中, 我们将通过 IS-LM 模型分析货币及利率是如何影响总需求、 进而影响均 衡收入决定的。而且,我们将深入分析为何均衡收入的决定不仅仅取决于商品市场的供 给和需求,同时也取决于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一、商品市场与 IS 曲线在本节中,我们将推导出商品市场的均衡曲线,即引入利率因素之后分析均衡收入 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一)投资需求函数在第三章中,我们假定投资支出(I)是完全外在给定的变量。但现实中,投资与 利率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般来说,利率越高,获取资金的成本就越大,企业部门的投 资收益就越低,企业主投资的愿意就越低。反之则反。 因此, 投资和利率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为分析简便, 我们将投资支出 I) ( 与利率(i)之间的函数关系描述如下:2197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6 I = I ? bi(b & 0)(1)其中,i 表示利率,b 表示投资支出对利率的敏感系数, I 表示自主投资支出,即不 取决于利率水平的投资支出。方程(1)表明利率越低,计划投资就越高。如果 b 比较 大,利率相对的少量提高就会引起计划投资支出的大量减少。iI = I ? biI图 4.1 投资需求曲线图 4.1 表明: 1)投资支出曲线的位置取决于方程中的 b 和 I ; 2)自主投资支出 I ( ( 的变动会带来投资曲线的移动。(二)利率与 IS 曲线1.投资支出内生化后的总需求函数AD = C + I + G + NX= C + cYD + I ? bi + G + NX= C + c(Y + TR ? tY ) + I ? bi + G + NX = (C + cTR + I + G + NX ) + c(1 ? t )Y ? bi = A + c(1 ? t )Y ? bi其中, A = C + I + cTR + G + NX 从方程可以看出,利率提高会降低总需求。 2.均衡收入的决定 因为当 Y = AD 时,产出达到均衡状态 所以, YE = A + c(1 ? t )YE ? bi (2) (3)27 YE =1 ( A ? bi ) 1 ? c(1 ? t )(4)方程(4)即为将投资内生化之后的均衡收入水平决定式。在一个既定的利率水平, 譬如 i ,和一个特定的自主支出水平 A ,均衡收入 YE 就成为已知的量。 3.IS 曲线 由方程(4)知道,当 A , c , t 等因素确定之后,对应于利率水平 i 的变动,均衡 收入 YE 也会变动。Y = ADADE2AD2 = A ? bi2 + c(1 ? t )YA ? bi2A ? bi1E1AD1 = A ? bi1 + c(1 ? t )YY1Y2Y图 4.2 利率变动与均衡收入的变化在图 4.2 中, 当利率为 i1 时, 均衡收入水平为 Y1 , 当利率为 i2 时, 均衡收入水平为 Y2 , 表明利率降低将使均衡收入水平提高。 同样,对于一个任意给定的利率水平 i ,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均衡收入水平 YE 。因 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率水平和均衡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函数关 系。 这些代表了商品市场均衡的收入水平与利率之间的各个组合所构成的曲线就是商品 市场均衡曲线,即 IS 曲线。 IS 曲线:使计划支出等于收入的利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各个组合所构成的曲线。 方程可写成 Y = α G ( A ? bi ) (5)28 其中, α G =1 1 ? c(1 ? t )iE1 i1IS 曲线E2 i2Y1图 4.3Y2YIS 需求曲线( IS 曲线方程的推导十分明了易懂,下面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问题: 1)什么因素决定 了 IS 曲线的斜率; 2)什么因素决定了 IS 曲线的位置、使 IS 曲线发生位置上的移动。 ((三)IS 曲线的斜率1.IS 曲线的斜率为负; 2.IS 曲线的斜率取决于 α G 和 b ; (1) b 对 IS 曲线斜率的影响;b 越大i 变动,总需求的变动越大总需求曲线位移越大均衡收入的变动越大;如果既定利率变动引起收入变动的幅度很大,这表明 IS 曲线越平坦。 (2) α G 对 IS 曲线斜率的影响; 因为, Y = α G ( A ? bi ) , α G =1 1 ? c(1 ? t )(6)所以 i =A Y ? b αG b其中 A = C + I + cTR + G + NX29 α G 越大,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IS 曲线越平坦。影响 α G 的因素有 c 和 t : a) (c 越大, α G 越大,IS 曲线越平坦。但由于 c 增大的同时 cTR 也会增大,导致自主支出 A增加,所以 c 的变化对 IS 曲线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b) t 越大, α G 越小,IS 曲线越陡 ( 峭,但 t 的变化不会造成 A 的变化,所以 t 增加将会使 IS 曲线发生顺时针旋转。(四)IS 曲线的位置由方程(6)可知,IS 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取决于 A 和 b ,因而自主支出增加将会 使得 IS 曲线向右移位, b 提高将会使得 IS 曲线向左移位。二、货币市场与 LM 曲线在本节中,我们将推导出货币市场均衡曲线,即 LM 曲线。LM 曲线表示能使货币 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各个组合。推导 LM 曲线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设定货币需求曲 线;第二步,设定货币供给曲线;第三步,结合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曲线推导出货币市 场均衡曲线。(一)货币需求1、理解货币的真实余额需求 货币需求是真实余额需求,因为人们持有货币,为了它能够购买到东西。物价水平 越高,人们必须持有更多的名义余额,才能购买到一定量的商品。如果价格水平涨了一 倍,人们必须持有两倍数量的名义余额,才能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 2、 真实余额需求的决定 真实余额需求取决于真实收入水平 Y 与利率 i 。它之所以取决于真实收入水平,是 因为人们持有货币为购物付款之用,这种购买又取决于收入。货币需求也取决于持有货 币的成本。持有货币的成本就是由于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其他资产所放弃的利息。利率越 高,持有货币的成本越大,因此在各个收入水平,持有的现金越少。根据这些简单的理 由,于是真实余额需求随着其真实收入水平提高与利率的降低而增加。因此,以 L 表示 的真实余额需求表述为:L = kY ? hi k,h & 0(7)参数 k,h 分别表示真实余额需求对收入水平和利率的敏感度; 当收入既定时, 需求 量是利率的减函数;收入水平的变动将引起 LM 曲线位移。方程(7)的真实余额需求 函数的含义是,收入水平既定时,需求量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图 4.4 显示了收入水平为Y1 的这样一个需求曲线。收入水平越高,真实余额需求越大。因此,图 4.4 也显示了较30 高收入水平 Y2 的需求曲线。ik ΔYL2 = kY2 ? hiL1 = kY1 ? hiL图 4.4 真实余额需求(二)货币市场供给曲线名义货币的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因此名义货币量可视为不受收入水平 Y 影响的的 既定的量值,记为 M 。名义货币与物价水平的比值即为真实的货币供给,而物价水平 在宏观经济学的短期研究范畴内被视为不变的,因此物价水平可记为 P 。因而,真实的 货币供给可用 M P 来表示。(三)货币市场均衡与 LM 曲线当货币的真实供给等于真实需求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图 4.5 上图显示真实余额 需求正好等于真实余额供给时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的各个组合。当收入水平为 Y1 时,真 实余额需求为 L1,此时,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为 i1 。当收入水平为 Y2 时,真实余额需 求为 L2,此时,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为 i2 。图 4.5 下图通过转换坐标系,将收入水平和 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之间的关系显示出来:当收入水平为 Y1 时,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为 i1 ; 当收入水平为时 Y2,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为 i2 。31 iE2i2 L2 = kY2 + hi i1E1L1 = kY1 + hi M P真实余额iLMi2i1Y1图 4.5 LM 曲线的推导Y2Y从上图的推演,我们看到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水平 Y 和均衡利率 i 之间存 在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即对应每一个给定的收入水平,货币市场将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 均衡利率水平。我们将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水平 Y 和均衡利率 i 之间的各个组合构 成的曲线称为 LM 曲线,即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 曲线的方程为M = kY ? hi P或i =1? M? ? kY ? ? h? P?(8) (8.1)32 (三)LM 曲线的斜率、位置k 由方程(8.1)可知,LM 曲线的斜率由 值决定:当 h → 0 时,LM 曲线为垂直线; h 当 h → ∞ 时,LM 曲线为水平线。1 M 由方程(8.1)可知,LM 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由 ? 决定。因而,真实货币供给 h P的变化将引起 LM 曲线的位移。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h 的变化将使得 LM 曲线的斜率和 LM 曲线的截距同时发生变 化。当 h → ∞ 时,LM 曲线一方面变得更平坦,另一方面其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更低。三、商品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同时实现(一)两个市场必须同时实现均衡IS 与 LM 曲线概括了为使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各自处于均衡状态时必须满足的条件。现在的任务是要确定这些市场如何实现同步均衡。iⅠ ⅣLMiEⅢⅡISYEY图 4.6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步均衡 在商品市场上,要确定均衡收入,必须知道利率水平,否则投资水平无法确定;另 一方面,利率是在货币市场上决定的,货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 在货币市场上,如果不知道收入水平,货币市场的真实余额需求就无法确定,而收入水 平又是在商品市场上决定的。 这样要分析现代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就不能将货币和商 品两个市场分割开来。那么,均衡收入又如何决定呢?我们可结合图 4.6 和表 4.1 来展 开分析。33 表 4.1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非均衡状态下的调整商品市场 区域 非均衡 Ⅰ 超额产 品供给 超额产 品供给 超额产 品需求 超额产 品需求 调整产出 下降 非均衡 超额货 币供给 超额货 币需求 超额货 币供给 超额货 币需求 调整利率 下降 货币市场Ⅱ下降上升Ⅲ上升上升Ⅳ上升下降(二)收入水平与利率均衡的变动在 IS-LM 框架分析中, 我们知道在现代经济中均衡的实现必须是货币和商品市场的 同时均衡。下面,我们结合 IS-LM 框架来分析自主支出 A 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iLMi2 i1αG Δ IIS1 IS2Y1Y2Y图 4.7 自主支出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当自主支出增加 Δ I 时,IS 曲线向右平移 α G Δ I 。但均衡收入的增加幅度小( Y2 ? Y1 )34 小于 α G Δ I 。 为什么均衡收入的增加幅度小于 α G Δ I 呢?利用 IS-LM 图示, 我们发现自主 支出 Δ I 增加之后,不仅均衡收入增加了,同时也带来了利率水平的提高。从前面的分 析我们知道随着均衡收入 Y 的上升,真实货币余额需求 L = kY ? hi 是随之增加的,在真 实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利率必然会上升。利率上升又将抑制投资需求( I = I ? bi ) 进而对总需求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自主支出增加 Δ I ,但计划总需求并不会增加 α G Δ I (仅当利率水平不变时,自主支出增加 Δ I ,总需求才会增加 α G Δ I ) 。所以,在现代经 济中,自主支出增加 Δ I ,并不会使均衡收入增加 α G Δ I 。 同理,我们还可以分析得到当政府采购支出增加 ΔG 时,经济体均衡收入增加的幅 度也将小于 α G ΔG 。四、推导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曲线描述的是每一个价格水平 下,经济体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一直将价格视为一个既定的量。但在价格发生变化时,均衡 收入又如何决定呢?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 M 不变, 当价格变化时 LM 曲线将会发生位移。 图 4.8 的上图中,当价格 P 从提高到 P2 时,货币市场均衡曲线从 LM1 左移至 LM2。与之相 1 应,均衡的收入从 Y1 降低至 Y2 ,均衡利率从 i1 提高至 i2 。iE2LM2(P2)i2 i1E1LM1(P1)IS1Y2Y1Y35 E2 P2 P1 AD E1Y2图 4.8Y1Y总需求曲线的推导通过转变坐标系, 我们将均衡收入 Y 和价格水平 P 之间的关系在图 4.8 的下图中显 示出来。从中可以看出,均衡收入 Y 和价格 P 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函数关系。将这 种函数关系描绘出来就是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 描述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 价格水平 P 与产出水平 Y 之间的各个组合。 值得深思的是, 既然 Y 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同时均衡的产出水平 (即 Y 已经 是均衡的产出水平) ,为何在总需求曲线的定义中,它仍然只是一个需求水平呢?我们 知道仅当需求和供给相等时才是均衡的, 在总需求曲线上的产出水平无疑不一定是均衡 的。 原因在于:在前面章节讲到,宏观经济学短期研究范畴的一个假定就是价格水平不 变,即经济体在既定的价格水平能满足任何数量的需求,因此均衡收入是由需求所决定 的。因而,无论是从简单的凯恩斯模型还是 IS-LM 模型,我们推导出的均衡收入本质上 就是经济体的总需求。五、IS-LM 模型的规范分析迄今为止, 我们都是以文字与图形进行阐述, 现在以更规范的代数式分析 IS-LM 模 型,以作为本章完满的结束。(一)均衡的收入与利率IS 曲线与 LM 曲线的交点确定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现在利用 IS 曲线与 LM 曲线的方程式,推导这些均衡值的公式。IS 曲线: Y = α G ( A ? bi )(1)36 LM 曲线: i =1? M? ? kY ? ? h? P?(2)由方程(1)(2)得 、? b? M Y = α G ? A ? ? kY ? h? P ? ? = αG A + αG ?Y =?? ?? ?? ?b M αGb kY ? h P hαG αG b M A+ ? ? 1 + (α G bk h) 1 + (α G bk h) h P令γ =αG ,所以有 1 + (α G bk h)(3)b M Y = γA+ γ? ? h P方程(3)表明,均衡收入水平取决于两个外在变量:自主支出 A 和真实的货币供 给量M 。当我们将价格 P 视为可变量时,该方程其实就是总需求曲线的函数方程,它 P描述了当 A 和 M 既定时,均衡需求量与价格 P 之间的函数关系。从方程可以看出,需 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将方程(3)中的均衡收入 Y 代入方程(2)中,得到:i=k 1 M γA? h h + k αGb P(4)方程(4)表明,均衡利率取决于乘数与 A 项,也取决于真实的货币供给。(二)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乘数:在真实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增加一单位采购支出、均衡收 入将发生多少单位的变化量。 因为αG ΔY ,所以财政政策 = γ ,所以财政政策的乘数即为 γ 。又因为 γ = ΔG 1 + (α G bk h)的乘数 γ 小于 α G 。这表明,在考虑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要求之后,扩张性 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收入上升幅度要小于单单考虑商品市场均衡时的上升幅度, 原因在37 于利率上升对总需求产生了抑制作用。(三)货币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在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央行增加一单位真实货币供给、均衡收 入将发生多少单位的变化量。 因为b ΔY b = γ ,所以财政政策的乘数即为 γ 。 h h Δ( M P)而γαG αGb 1 b b = ? = = h 1 + k (α G b h) h h + k α G b k + ( h α G b )从上式可知, h 、 k 越小, b , α G 越大,乘数越大。38 第五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用来稳定经济。 本章利用第四章提出的 IS-LM 模型, 说 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起作用的。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在本章中,我们以公开市 场业务为例展开分析。(一)公开市场业务对均衡收入的影响iE1LM1i1E2LM2i2i′E′ISY1Y2Y图 5.1 货币政策 在图 5.1 中,经济体的初始均衡点为 E1。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则增加了 市场上的名义货币供给量。 在物价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名义货币增加即为真实货币增加。 这使得 LM 曲线向右移至 LM2。新的均衡在较低的利率和较高的收入上实现(即图中E2) 。均衡收入提高的原因是,央行在公开市场购入债券,降低了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1.LM 曲线斜率与收入变化的关系LM 曲线越陡峭,均衡收入的变化幅度越大。即 h 越小,均衡收入的变化幅度越大。对此,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 首先,规范分析法。根据第四章的规范分析结论,我们知道货币政策的乘数为ΔY b = γ 。因此,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 h 越小,均衡收入的变化幅度越大。 h Δ( M P)39 其次,图形推导法。因为 LM 曲线的方程为M = kY ? hi ,所以当名义货币供给增 P加 ΔM 后,LM 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将增加ΔM ,不难发现,LM 曲线水平移动的距离 kP与 h 无关。对此,我们看分析不同的 h 值下,相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变化所带来均衡收 入的变化。iLM1 LM2 E1 E2 E3 E4 LM3 LM4ISY1Y2Y3Y4Y图 5.2 不同的 h 值下货币政策的效应 图 5.2 中有四条 LM 曲线,其中 LM1 和 LM2 的 h 值相同,LM3 和 LM4 的 h 值相同, 前者的 h 值小于后者的 h 值。不难发现,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 h 越小,均衡收入 的变化幅度越大。2.货币扩张的调整过程结合图 5.1 展开分析。央行购买债券增加了真实货币供给增加,从而导致当前利率 水平下的过量货币供给;公众对此的反应是,设法通过购买其它资产进行调整,从而导 致资产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由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调整十分迅速,经济体的状 态立即从 E1 调整到 E′,并使货币市场达到出清。但在 E′点,经济体存在过量的商品需 求,在收入水平 Y1 下,存货被降低到合意的库存水平之下,即商品市场供不应求。对此, 经济体内各厂商的反应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会导致实际的收入水平上升。实际收入水40 平上升带动货币需求的增长,利率也将从 i′ 逐渐上升,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变动轨迹大体 是沿着 LM2 曲线。最终,经济体在 E2 点实现新的均衡。(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对经济体产生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真实余额变化,资产组合失衡;资产组合调整,利率水平变动; 这就是,在现行价格与收入水平,人们持有的货币超出其需要,这使资产组合持有 人设法购买其他资产以降低其持有的货币量,因而改变了资产价格及其收益。换言之, 货币供给的改变,使利率发生变动。 第二阶段:利率水平变动,投资支出调整;需求发生变化,调整产出规模。 上述阶段又可分解成四个步骤:1.真实货币供给变动; 2.资产组合调整,引起资产价格和利率水平的变化; 3.利率水平变化,引起投资支出即总需求的变化; 4.根据新的总需求水平,调整产出规模。(三)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表明,利率水平调整是整个传导机制的核心环节。如果货币供 给量的变动未能引起利率的变化(或显著变化) ,货币政策将面临失效的尴尬结果。在 什么情况下,经济体会出现此种现象呢? 根据 LM 曲线方程 i =1? M ? kY ? h? P? ? ,可知当 h → ∞ 时,LM 曲线就是一条水平线。在 ?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会影响利率水平,因而投资支出的规模也不会受到影 响,总需求进而均衡的收入水平都不会发生变化。 在低利率情况下, 出现流动性陷阱的可能性, 是从凯恩斯的理论中发展出来的观念。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有价证券价格的跌落而遭受 损失,几乎每个人都愿意持有现金而不愿意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 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于无限大,表现为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降低,从而无法使得投资支出增加,提高经 济体的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但实际上,实证研 究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凯恩斯自己也表述没有察觉到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四)古典分析当 LM 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时,情况又将如何呢?我们知道当 h → 0 时,LM 曲线是 一条垂线。41 因为M M M 。 = kY ? hi ,所以当 h → 0 时, = kY ,从而 M = P × Y k , P × Y = k P P()()从上式可知,名义 GDP( P × Y )只取决于货币量。这就是古典的货币数量论的观 点(费雪方程 M × V = P × Y ) 。按照此观点,货币数量的变化对均衡收入的影响最大, 从而财政政策毫无影响,货币政策优于财政政策。二、财政政策与挤出效应在第十章中, 我们推导出 IS 曲线方程为:Y = α G ( A ? bi ) 。 政府采购是自主支出 A 的 组成部分,因此 G 的变化会影响 IS 曲线的位置。(一)政府支出增加iE2LMi2E1i1E′IS2IS1Y1Y2Y′Y图 5.3增加政府支出的效应政府支出增加 ΔG ,会使 IS 曲线向右平移至 IS2,水平移动距离为 α G G 。若货币政 策维持不变,LM 曲线将在原位置不动。由此,IS 曲线向右移动将使得均衡收入和利率 提高。(二)挤出效应将 E2 和 E′进行比较,E′是利率水平未发生变化时商品市场的均衡,如第九章中,未 考虑利率变化对经济体冲击的情况。在现代经济体中,利率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不容42 忽视的,利率上升势必抑制投资需求进而影响均衡收入的规模。如上图所示,由于利率 上升,政府支出增加产生的扩张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被投资需求的减少抵消了,最终均衡 收入不是 Y ′ 而是 Y2 。 挤出效应:是指在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部门的投资支 出,原有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有时甚至完全不起作用。其作用机制是: (1)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经济体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增加, 在真实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市场的利率水平提高; 2)利率水平提高降低私人部门 ( 的投资规模,从而使总需求水平减少。政府支出增加对总需求带来的增量效应在一定程 度上被投资支出减少给总需求带来的减量效应抵消了。(三)流动性陷阱下的挤出效应当 LM 曲线为水平线时,政府支出增加不会引起利率水平的提高,不会对私人部门 的投资支出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政府支出增加对收入水平产生充分的乘数效应,政府支 出增加 ΔG ,均衡收入将提高 α G ΔG 。(四)古典情形下的挤出效应若 LM 曲线为垂直线时,政府支出增加对均衡收入不会产生影响。但政府支出增加 会造成利率水平的提高并对私人部门的投资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 一单位政府支出增加 会挤出一单位的私人投资。 对挤出效应的注意事项: 1)产出低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在此时,财政扩张提 ( 高总需求时,厂商才能够增加雇佣工人提高产出;若产出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情况 就另当别论了。 2)LM 曲线不是垂直线,这是存在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经济体中,不 ( 发生完全挤出效应的前提条件。 3)通过预算赤字货币化,政府支出增加不一定会产生 ( 挤出效应。三、不同环境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 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 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 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金率以及道义上的劝 告措施。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真实的货币供给,影响利率和国 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在不同环境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同:43 iLM 曲线古典区域凯恩斯区域 中间区域Y图 5.4 LM 曲线的不同区间(一)经济体处于凯恩斯区域LM 曲线处于凯恩斯区域。凯恩斯认为,当利率很低即债券等证券资产的价格很高时,人们预期有价证券的价格将会下跌,购买这些资产具有很大的风险,故愿意继续持 有货币而不去购买有价证券,所以货币的需求无限大,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无 穷大。LM 曲线为水平状态(或非常平缓) ,经济体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此时,货币 政策无效(或收效甚微) ,财政政策有很强的效果。(二)经济体处于古典区域在 LM 曲线的垂直阶段,曲线斜率无穷大,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毫无敏感性。此 时,经济处于“古典区域”之中。古典区域一般为经济的繁荣阶段,财政政策无效、货币 政策有很强的效果。(三)经济体处于中间区域此时,LM 曲线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可以混合使用。四、产出构成与政策配合排除极端情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影响均衡的收入水平。由此产生的一个问 题是,政府该选择哪种政策工具以达到具体的政策目标。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政策的灵活性和速度。一般认为,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具灵44 活性,也更容易见到效果。但财政政策也有自身的弱点,譬如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效 率可能不如私人部门高。 其次,需要考虑两种政策对需求的拉动方式。财政政策直接拉动需求,货币政策需 要以利率为中间目标来进行传导。因此,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还取决于一个经济体的货 币市场甚至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 最后,需要视具体的政策目标而定。(一) 不同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较表 5.1 不同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较 利率 削减所得税 增加政府支出 投资贴补 + + + 消费 + + + 投资 - - +GDP+ + +(二)政策工具的配合经济体现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若政府要改变需求结构,诱导需求从消费转向投资, 但不允许经济体的产出水平超出充分就业的产量。请问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工具组 合?答案是提高税率和增加货币供给。iLM1LM2IS1 IS2Y*图 5.5 政策组合下的效应Y45 第六章国际联系在本章中, 我们将介绍开放经济――相互进行贸易的各个经济――之间的关键性联 系。任何经济通过两种主要渠道与其余的世界进行联系: (商品与服务的)贸易与金融。 本章显示如何将 IS-LM 模型做必要的修改, 以便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考虑在内。 首要 的步骤是讨论汇率和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交易的记录; 国际收支账户:是记录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交易的账户,主要包括经常账 户和资本账户; 经常账户: 记录商品与服务贸易以及转移支付的国际收支账户。 服务贸易包括运费、 专利支付与利息支付以及净投资收入等;转移支付包括汇款、礼物与赠款等。 资本账户:记录买卖股票、债券、土地等国际收支的账户。 国际收支核算的简单原则:在任何交易中,一国居民付出款项就是该国国际收支中 的亏损项目。(一)对外账户必须平衡经常账户赤字(盈余)+净资本流入(流出)=0 用、又无任何人愿意借款给它,那么它必须实现经常账户的平衡。 如果将资本账户细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1)私人领域的交易; 2)官方储备交易。 ( ( 而经常账户的赤字可能由居民和私人部门出售在国外的资产或向国外借款来弥补, 也可 由政府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出现盈余时情况恰好相反。 通常,我们将“官方储备的增加”称为“国际收支总盈余”。为此,我们有以下关系式: 国际收支总盈余=官方外汇储备的增加=经常账户盈余+净私人资本流入 推导:∵ 经常账户盈余+净资本流出=0 (2) (1) 公式(1)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一国既无资产可以出售、无外汇储备可以利∴ 经常账户盈余+【官方资本流出+净私人资本流入】=0 ∴ 经常账户盈余+净私人资本流入=-官方储备流出=官方外汇储备的增加举例说明(二)固定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比价; 直接标价法:1 单位外国货币=X 单位本国货币; 间接标价法:1 单位本国货币=X 单位外国货币。 固定汇率制,是指维持汇率固定不变的制度。46 主要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1973 年为止,相互之间采取固定汇率。现今有 些国家固定其汇率,其他国家则不然。(三)外汇市场干预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买卖外汇的行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央 行必须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固定不变。 固定汇率的操作类似于其他的价格支持方案,如同农产品市场上的支持方案一样。 为了能保证价格(汇率)继续固定不变,显然必须持有外汇或外汇库存,用来兑换本国 通货。只要中央银行拥有必需的储备,它就能继续干预外汇市场,保持汇率不变。一旦 一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赤字,中央银行最终会用尽外汇储备,无法继续进行干预。(四)可变汇率在可变汇率制度下, 央行容许汇率进行调整以维持外汇供求平衡。 本章稍后将介绍,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影响国际收支的方式。可变汇率与浮动汇率两个词可以换 用。 1、清洁浮动:在清洁浮动制下,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完全才采取不干预的政策, 任由市场供求机制来决定汇率水平; 2、肮脏浮动:在肮脏浮动制下,中央银行介入外汇买卖,试图影响汇率的决定; 3、法定升值:在固定汇率制下,官方降低外国通货汇价称为本国货币法定升值; 4、货币贬值:指货币变得更便宜。二、长期汇率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在一段时期内能够固定其货币的价值, 也就是维持汇率固定不 变。但在长期中,两国之间货币的汇价取决于各自国家货币的真实购买力,这就是购买 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 购买力平价:当一单位本国货币能在本国或国外购买到同样的一篮子商品时,则称 两国货币处于购买力平价。 真实汇率测定两种货币的相对购买力。 真实汇率:是以相同货币计量的外国价格与本国价格的比率,它测定国际贸易中一 国的竞争力。我们用 R 来表示真实汇率, e 来表示名义汇率。R= ePf P其中,P、Pf 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的物价水平,真实汇率度量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如果 R=1,则两种货币处于购买力平价的状态。真实汇率高于 1 的意义是国外商品比本 国商品要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国内外人们可能将其某些支出账花在47 购买本国生产的商品上。这常常解释为我们产品竞争力加强。三、商品贸易、市场均衡与贸易余额在本节中, 使用贸易余额作为经常账户的简化形式, 并且在此阶段不包括资本账户。 因此, 目前我们所指的经常账户就等同于国际收支账户。 我们将对外贸易放到 IS-LM 框 架之下来分析,并假定价格水平不变,产出水平由需求所决定。在第九章中,我们将在AD-AS 框架下来分析均衡收入的决定。(一)国内支出与支出于国内的商品需求在开放经济中,我们必须修正 IS 曲线,因为部分国内产出出售给外国人,而且本 国居民也部分地购买国外的产品。由此,产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本国的均衡收入 水平并不由本国的支出规模决定, 取而代之的是支出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决定了本国的均 衡产出水平。 我们以 A 来表示本国各部门的支出,则 本国各部门的支出(国内支出)A=C+I+G 支出于本国商品的需求=A+NX=(C+I+G)+(X-Q) =C+I+G+NX 支出取决于利率和收入,因此有 (2) 根据以上界定,我们回到均衡收入的决定模型。回顾第四章的内容,我们知道国内 (1)A=A(i,Y)(3)(二)净出口的决定净出口取决于本国的收入(产出)水平,因为它将影响我们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即进 口规模;对应地,净出口还取决于外国的收入(产出)水平,因为它将影响国外对我国 商品的需求即出口规模。当然,真实汇率也是影响净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以 Y ,Y f , R 分别表示本国产出、国外产出和真实汇率,则有以下公式成立 NX = X (Y f , R) ? Q(Y , R) = NX (Y f , Y , R)(4)根据以上公式,我们立刻得到三点结论: 1)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国外收入增加将 ( 会改善本国的贸易余额,从而提高总需求; 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 ( 将会改善本国的贸易余额,从而提高本国的总需求; 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本国收入 ( 增加将会增加进口,并因此而恶化本国的贸易余额。(三)商品市场均衡1、开放经济中 IS 曲线比封闭经济陡峭 根据 Y = AD(产出等于计划总需求的原则) 我们可以将开放经济中的 IS 曲线方程 ,48 表述如下:Y = A ( i , Y ) + N X (Y , Y f , R )收入增加一单位引起进口需求的增加量被称为边际进口倾向。 部分收入会用于进口 的事实,使得开发经济中的 IS 曲线比封闭经济中的 IS 曲线要陡峭。具体分析如下: 在( i , Y )坐标系中,我们可将 IS 曲线陡峭与否的命题,转化为对应相同的利率 变化,究竟是开放经济中与之相应的均衡收入变化大还是封闭经济中变化大。 根据投资支出函数 I = I ? bi ,利率下降将导致投资支出增加。在封闭经济中,增加 的投资支出全部用来购买本国的商品与劳务, 并因此增加了支出于国内商品与服务的支 出,从而使得均衡收入水平提高。但在开放经济中,增加的投资支出将部分地用来购买 国外的商品与劳务,对支出于国内商品与服务的增长贡献要小于封闭经济,从而均衡收 入提高要比封闭经济小。因此,开放经济中的 IS 曲线比封闭经济中 IS 曲线陡峭。 2、扰动对收入与净出口的影响 以国外收入水平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为例,我们来分析扰动对收入与净出口的 影响。 国外收入水平提高将使国外对我们商品的支出增加,从而提高了总需求。在利率不 变时,需要增加产出,这表现为 IS 曲线向右移位。因此,国外需求增加的全面影响是 提高利率与增加本国产出与就业。 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提高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而增加支出于本国商 品与服务的需求,提高了每一个收入水平的净出口,使 IS 曲线向右移动。因此,真实 贬值引起本国均衡收入提高。iLM E2 i2 E1 i1 IS1 IS0 Y1 Y2 Y图 6.1 国外收入提高、本币真实贬值的影响 我们将国外收入提高、本币真实贬值、本国收入提高等扰动给本国收入、净出口带49 来的影响用表 6.1 的形式显示出来。 表 6.1 扰动对均衡收入与净出口的影响Y 提高YNXY f 提高R 上升(四)回弹效应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本国的政策变化将影响其他国家,而其他国家反过来又会影 响本国。 例如增加政府支出时, 本国的收入提高了, 部分增加的收入将花费在进口品上, 这意味着国外收入也将增加。国外收入增加后,会提高他们对本国商品的需求,这又增 加因政府提高支出引起国内收入扩大的势头。这种反馈效应被称为回弹效应。四、资本流动性(小型经济体)(一)资本完全流动下的国际收支均衡在当代国际经济中,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各个金融市场或资本市场之间已经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资本在各个市场之间具有高度的可流动性特征。这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 的利率都不能脱离国际市场太远, 否则会引起资本大量的跨境流动并危及该国的国际收 支平衡。在本节中,我们将引入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均衡的影响。 假定本国面临的是既定的进口价格和既定的出口需求,此外还假定世界利率水平 if 也是既定的。 首先,在资本可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国外利率,则会导致国际资 是本国利率与世界利率之差 i ? i f ) ( 本无限的流入本国, 反之则反。 即资本账户盈余 CF) ( 的函数。 其次,本国的国际收支盈余(BP)等于贸易盈余(NX)与资本账户盈余(CF)之 和。BP = NX (Y , Y f , R) + CF (i ? i f )(二)政策的两难困境: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与封闭经济不同,开放经济体要实现均衡就必须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 内部平衡是指,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回归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外部平衡则界定为50 国际收支接近于平衡之时。否则,中央银行不是损失外汇储备就是增加外汇储备,它也 不愿永久这样做下去。 由于 CF (i ? i f ) 是状态依存的非连续函数, i & i f 时, 趋近正无穷大, i & i f 时, 当 CF 当CF 趋近负无穷大。对于一个小型经济体而言,实现外部平衡的必要条件是 i = i f ,即外部平衡落在 i = i f 的水平线上。所以,在图 6.2 中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都能实现的唯一状 态点就是 E,四个向象限内的点代表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两难困境。i失业、盈余 E4 if E 失业、赤字 E1过度就业、盈余 E3 BP=0 过度就业、赤字 E2Y*Y图 6.2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部与外部平衡 如在 E1 点,国际收支有赤字并存在失业。扩张性货币政策能解决失业问题,但却 恶化了国际收支。 这意味着要实现外部平衡和内部平衡必须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 种政策工具。五、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制下的资本完全流动(小型经济体)将标准的 IS-LM 模型引入到资本完全流动的开发经济体系之中,有个特殊的名称, 即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尽管后续研究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在 这里仅讨论原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货币紧缩51 在资本完全流动下,些微的利差引起资本巨大的流动。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资本 完全流动,中央银行无法独立实施货币政策。下面我们以货币紧缩为例展开分析。i LM2LM1ifBP=0ISY*Y图 6.3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紧缩 调整过程:央行实施货币紧缩政策,LM 曲线向左移位,导致利率上扬,利率上扬 导致大量资本流入、形成巨额国际收支盈余,从而引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卢卡斯定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