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oolpix885数码相机手动对焦看不见对焦

&主题:今天试了coolpix A 的对焦让我颤抖了,理光GR也请进
泡网分: 9.96
注册: 2008年10月
今天去数码城是想试用理光GR的,可惜没有样机,比较遗憾。不过感觉他和尼康的coolpix a 可能差不多,就试用了一下,其中的对焦速度真的让我石化了。和普通的小DC没有任何区别啊,我本以为最差也和X100一样,不多说了,总之太痛苦了。我主要说对焦超烂。顺便想问问拥有理光GR的朋友,对焦速度能和x100或nex5n差不多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4758&&回帖:40 &&
泡网分: 0.377
注册: 2015年02月
NSX 发表于
能差到和X100一样?&&持有X100的表示不大可能吧,X100的慢可不是一点半点。
泡网分: 0.572
注册: 2013年04月
成都坏人 发表于
你吃饱撑的是么?顶这么老的帖子还没任何实质内容?你这叫挖坟懂吗?除了无忌这种没人管的地方换啥论坛也封你了懂吗?谁规定不准挖坟?帖子本身没封,就说明谁都可以回。
泡网分: 0.794
注册: 2008年05月
ygqiang 发表于
?????????????你吃饱撑的是么?顶这么老的帖子还没任何实质内容?你这叫挖坟懂吗?除了无忌这种没人管的地方换啥论坛也封你了懂吗?
泡网分: 21.415
帖子: 21893
注册: 2004年06月
?????????????
泡网分: 0.553
注册: 2013年01月
EM5 + MSC镜头,对焦速度几乎没有迟疑,直接点就可以了,而且如果关闭照片回放功能,我感觉一张照完,机器最多停顿0.1S,马上就可以照下一张,几乎没有感觉到等待处理和存储时间,很接近单反的感觉了。
X100,CA对焦多慢,没用过,但是网上看了对比视频,至少和EM5不是一个等级的。
至于EOS M,我只能说呵呵呵呵了。。。对焦慢就不说了,照完一张,貌似能等个1S样子。
老汉很忙 发表于
EOS M简直是神作,对焦慢到灵魂深处啊。奥巴真的那么快啊?哪天去店里蹭玩一个。
泡网分: 19.586
帖子: 1888
注册: 2006年09月
柯纳 发表于
如果是在店里玩演示机,注意机身旁边的对焦模式开关是否设在微距。
这个初级错误连一些媒体评测都遇到。
在正常位置CA的对焦速度与RX100等相似,虽然与单反有距离但绝对比DC快。对焦速度和RX100差不多的话,绝对可以接受,看来唯一令人纠结的就是价格了
泡网分: 225.343
主题: 1796
精华: 22帖子: 57605
注册: 2003年04月
如果是在店里玩演示机,注意机身旁边的对焦模式开关是否设在微距。
这个初级错误连一些媒体评测都遇到。
在正常位置CA的对焦速度与RX100等相似,虽然与单反有距离但绝对比DC快。
泡网分: 27.359
帖子: 11441
注册: 2004年01月
能差到和X100一样?&&持有X100的表示不大可能吧,X100的慢可不是一点半点。
泡网分: 9.278
帖子: 1279
注册: 2003年03月
我感觉1系随身带着拍很方便,对焦给力。
泡网分: 5.85
帖子: 5136
注册: 2011年05月
怎么衡量速度。感觉?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9.134
帖子: 4627
注册: 2011年11月
我也试验过,但却觉得相当快。
泡网分: 23.888
帖子: 3571
注册: 2006年12月
liuels 发表于
放在微距档上了,鉴定完毕+1
泡网分: 3.96
帖子: 3123
注册: 2013年01月
西早 发表于
我买x2开始时候也感觉后悔,后来用了eos m后我释然了,还不算太差。最羡慕的是奥巴的触点对焦速度,神啊。EOS M简直是神作,对焦慢到灵魂深处啊。奥巴真的那么快啊?哪天去店里蹭玩一个。
泡网分: 21.415
帖子: 21893
注册: 2004年06月
gezhongdawang 发表于
我早说过了,哈哈,现在其实你要是能买到佳能SX240HS就好了,这个机器真的不一般好在哪里?
楼主需要的是大底小dc
泡网分: 22.534
帖子: 2763
注册: 2007年12月
我早说过了,哈哈,现在其实你要是能买到佳能SX240HS就好了,这个机器真的不一般
泡网分: 0.116
注册: 2009年04月
表述很有问题
泡网分: 48.582
帖子: 20454
注册: 2008年11月
都差不多------
泡网分: 23.608
注册: 2004年09月
我买x2开始时候也感觉后悔,后来用了eos m后我释然了,还不算太差。最羡慕的是奥巴的触点对焦速度,神啊。
泡网分: 17.099
帖子: 1127
注册: 2005年08月
tracy518 发表于
按照你的文字,试用的是理光我也感觉LZ的表述很有问题,逻辑混乱
泡网分: 22.601
注册: 2004年12月
NIKON 的DC对焦一直慢
泡网分: 26.934
注册: 2004年01月
<font color="#005a 发表于
今天去数码城是想试用理光GR的,可惜没有样机,比较遗憾。不过感觉他和尼康的coolpix a 可能差不多,就试用了一下,其中的对焦速度真的让我石化了。和普通的小DC没有任何区别啊,我本以为最差也和X100一样,不多说了,总之太痛苦了。我主要说对焦超烂。顺便想问问拥有理光GR的朋友,对焦速度能和x100或nex5n差不多吗??按照你的文字,试用的是理光
泡网分: 38.796
帖子: 5127
注册: 2005年01月
对焦快还得1系。
本帖由 google Nexus 4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1.415
帖子: 21893
注册: 2004年06月
百分百好牛 发表于
尼康当年的p5100就让我用的吐血!
貌似这个是尼康的通病!对焦慢!nikon canon对焦都有这个稍微慢的通病。
但人像色彩就是好。
泡网分: 0.198
注册: 2006年02月
尼康当年的p5100就让我用的吐血!
貌似这个是尼康的通病!对焦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2.862
注册: 2004年09月
同样很好奇GR和X100s的对焦速度,和olympus的EM5能差多少。以前有个X100实在受不了那个对焦速度很存盘速度,出血卖掉了。
泡网分: 29.208
帖子: 6190
注册: 2007年10月
试用过,对焦速度不算很慢,还是比较好用的。
泡网分: 21.415
帖子: 21893
注册: 2004年06月
<font color="#005a 发表于
以前用单反,效果是好,可以说各项功能都好。不过太大太重,自己不是靠摄影吃饭的,用不上。带孩子出去玩几乎没机会拍照,最多是停下来拍个到此一游,我又不是很喜欢,没什么意思。后来选择X100是因为他小,方便,现在出了GR和CA感觉更小了,更方便了,但是对焦速度和高感我比较在意,特别是对焦。对于没用过的机器确实比较担心嗯 期待你的升级 对比体验。
你这种家庭日常拍照需求,感觉太小众了。
泡网分: 9.96
注册: 2008年10月
ygqiang 发表于
恩&&你这要求还是比较特殊的。
不过我认为,
孩子会慢慢长大
而且室内的照片&&总是不如室外的风景照片,效果好以前用单反,效果是好,可以说各项功能都好。不过太大太重,自己不是靠摄影吃饭的,用不上。带孩子出去玩几乎没机会拍照,最多是停下来拍个到此一游,我又不是很喜欢,没什么意思。后来选择X100是因为他小,方便,现在出了GR和CA感觉更小了,更方便了,但是对焦速度和高感我比较在意,特别是对焦。对于没用过的机器确实比较担心
泡网分: 21.415
帖子: 21893
注册: 2004年06月
<font color="#005a 发表于
我拍摄的就是家人生活照,因为孩子小所以很多时间都是在家,全幅单反我也用过,我不适合他。现在用X100,虽然对焦不强,但基本够用,我一般手动对焦,估焦,加辅助对焦,通常iso1600加F2.8可以保持快门1/30没什么问题。我也不拍糖水照片,不用变焦镜头是因为不方便我抓拍。恩&&你这要求还是比较特殊的。
不过我认为,
孩子会慢慢长大
而且室内的照片&&总是不如室外的风景照片,效果好
泡网分: 9.96
注册: 2008年10月
liuels 发表于
放在微距档上了,鉴定完毕确实有可能。当时真没注意。
&版权所有:&&&&电气工程分区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6积分1390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3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0 积分
如何选购数码相机
& & 望着琳琅满目的数码相机,很多人的感觉可能是想买而又无从下手,生怕买了台不合用的产品,而又浪费了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银子。下面用我积累的经验来告诉你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 & 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使用目的。对于相机本身,则首先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影像质量和分辨率、总体性能特点、影像存储量,当然还有价格。
& & 影像感应器是相机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情况下,影像感应器的像素值应大于实拍图像的最大像素值。有些厂家为了弥补影像感应器像素的不足,采用软件插值法加大图像的像素值,实际上,这种插值法在几乎所有的图像处理软件中都能实现,因此实际意义不大。选购时一定要以影像感应器的硬件像素值而不是输出图像最大像素值为依据。
& & 如果要求像质良好,分辨率就是最重要的因素。光学分辨率是根据纵横像素数测得的,像素数越多,分辨率越高,产生的影像就越锐利清晰,影像层次越丰富。
& & 如果只是想尝试一下数码成像,纯属娱乐而已(如电视上重放或通过因特网发给朋友),则可以不在乎分辨率高低,一架可供娱乐欣赏、体积小巧且可以拍出风格独特的照片的数码相机或数码视频照相机即可。如果想拍上档次的照片,而且要求高质量输出,则必须选择高分辨率数码相机,至少应选择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 & 值得注意的是,分辨率是最重要的质量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 & 现在2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普遍具有数码变焦功能,但实用价值也不大,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光学变焦。选购时对于镜头参数应重点考虑其光学参数(变焦范围、光圈等),对于数码变焦功能大可不必过多考虑。
& & 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是将影像存储在CompactFlash或SmartMedia上。为确保照相机拥有足够的存储量存储拍摄的照片,应该选择较大容量的存储卡,建议至少应选择8MB的卡,16MB的当然更好。如果能多备几张卡就更好了。
& & 确定数码相机机型时,如有两款数码相机规格完全相同,则应优先选择专业相机厂家的产品,不但售后服务更有保障,而且可以保证镜头有更高的品质。
& & 在国内,目前数码相机主要由各经销商负责维修,多数大的厂商在全国一些中心城市都设有维修中心,负责解决那些经销商无法解决的故障。选购时不要买没有保修的产品。象大家所孰悉的北京兴业电,所销售的产品都是很有保证的。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6积分1390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3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0 积分
如何选购家用型数码相机
 目前的市场上,数码相机品牌众多,国内的,国外的,新品牌,老品牌....,型号各异,想购机者,尤其家庭用户,平常也只是用来拍拍照,做个纪念,对摄影没有较深的研究,现在面对如此对的选择,反倒感到困惑,不知从如何入手。
 选购数码相机和选购计算机一样,寻求适合自己使用需求的技术指标和价格之间的均衡点,这是购机的基本出发点。具体选购时,考虑到数码相机的特殊之处,兼顾它的数字特性和光学特性,就能选购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家庭用户选购数码相机不仅要注重相机的功能质量,更要考虑到相机的实用性。家庭购买相机主要还是为了平常或旅游拍摄使用。操作方便、功能实用、成像质量良好,像素能满足输出5-7英寸照片,就够用了。除了上述情况之外,价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一般家庭容易承受的价格范围为元左右。
  目前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可以轻松冲洗或打印出精美的5英寸照片,和质量较好的7英寸照片;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可以输出精美的7英寸照片,和质量较好的10英寸照片。从普通家庭用户实际使用的角度来说,200万至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就完全可以满足一般日常输出的效果了。
  首先必须操作简单易用。选购的时候应当亲自试用一下相机,看看相机按键操作是否灵活,手感是否舒服,变焦是否顺畅,对焦速度是否又快又准、菜单是否容易理解、响应速度是否迅速,LCD观看是否清晰。符合以上大部分条件的肯定操作性能比较好。
  再者,家庭使用不必过分追求很多花哨的功能,关键注重实用性与拍摄质量。变焦范围要适当,2倍的就少了点,最好是3-4倍的。 如果出外旅游,最好挑选方便易带的机型。
  镜头的质量是影响最后成像的一个重要环节,镜头最大光圈最好在F2.8以上,这样在光线比较弱的环境下也可以拍摄到影像清晰的照片。镜片的用料也很关键,一些高级镀膜可有效减少镜头色散,从而使画面更加清晰逼真。
  内置闪光灯是非常必要的,相机应配置基本的闪光灯控制,在光线不足的地方可以自动闪光,也可以强制闪光、关闭,家用型相机一定要配有红眼消除功能。如果可能的话,尽量购买一部有慢门同步闪光的相机,这个功能可以在拍摄带夜景的人物照片时,让人物和背景都能得到准确的曝光。
  这类数码相机在市场上也是种类繁多。如:的Power Shot A20/A10,尼康CoolPix775,CoolPix885,以及新出品的COOLPIX 2500,COOLPIX 2000,SONY的P系列。这些款相机均大多具备3倍光学变焦、多种闪光模式、10秒延时自拍等功能,可以充分满足家庭日常使用,性价比极高。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6积分1390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3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0 积分
如何选购半专业型数码相机
  关注半专业型数码相机的用户群主要是传统摄影发烧友、摄影专业领域内人士、数码摄影发烧友、收入较高的年轻人士以及如婚纱摄影、个人数码影像工作室等。从价格来说,数码相机市场很独特,普及型产品和专业型产品的售价相差10多倍,普及型数码相机最高不超过1万元,专业型数码相机则不低于10万元,在早些时候,普及型和专业之间的产品本来就比较少,更不要说消费者有什么选择了,好在数码相机的技术提升很快,目前,半专业型数码相机机型已经足够消费者挑三捡四了。
  针对这类半专业型数码相机使用人群对成像质量要求高,拍摄的照片要有特色,经常输出大幅面照片的特点,建议购买像素值高、成像质量优异、摄影功能强大、操作得心应手的数码相机。不过这类相机的价格都比较昂贵,从6000元至1万元以上。下面就半专业型数码相机的选择要素随便说说,也算是抛砖引玉吧,给大家做做参考。
  1.感光成像部件
与传统的相机相比,传统相机使用“胶卷”作为其记录信息的载体,而数码相机的“胶卷”就是其成像器件,而且是与相机一体的,是数码相机的心脏。
  数码相机使用光敏元件作为成像器件,将图像中的光学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目前光敏元件有两种:
  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耦合)元件;另一种是新兴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是指相机中光敏元件的数目。
& & ·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是由为数众多的微小光电二极管及译码寻址电路构成的固态电子感光成像部件。光电二极管的排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阵列,多个光电二极管排列成一个平面,同时感受光信号(色彩、强度等),工作原理与传统的胶卷相似,这种方式感光速度快,但造价高。另一种是条状阵列,多个光电二极管排列成一条直线,逐行进行感光成像,并逐行把光信号传输到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中,工作原理与扫描仪相似。这种方式感光时间长,但工艺简单,成像质量较高。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过去十几年,CCD器件一直在数码相机的光敏元件中占有难以匹敌的优势。今天,随着研发技术和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CMOS器件以具有随机读取能力、优良的功能集成性(容易与A/D模数转换电路、DSP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等集成在一起,制作成本低)、较低的功耗和工作电压等优点脱颖而出。目前,CMOS器件在数码相机初级产品的应用上已基本满足了要求,在中高档产品上的应用则有待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抗干扰性比CCD器件差一些,数字影像的质量与效果(解析度、色彩还原等)也不如CCD器件。
  2.数码相机的像素
  由于经常需要输出大幅面尺寸,拥有较大像素值的数码相机自然是首选。这也是衡量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需要提醒的是:这里的像素是数码相机中感光元件CCD的实际像素而不是输出图像的像素。目前四五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已经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它们毫无疑问会顶替了300万像素数码相机成为发烧友的新宠。目前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可以轻松输出精美的8英寸照片,和质量较好的15英寸照片;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可以输出精美的10英寸照片,甚至输出A3幅面(略小于18英寸)的照片也不会力不从心。除了像素数量外,还有很多指标也是应该了解的,CCD的面积也是一项容易被忽视的重要指标,单从CCD的制作工艺讲,面积越小、集成度越高越好,而从摄影角度讲,一般普及型数码相机采用1/3英寸的CCD,如此小的成像面积要得到质量清晰的画面,对相机镜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特殊设计的高密度成像镜头,才能在小面积上获得高密度的成像。所以对相同像素的CCD,一般选择面积较大的,对获得高密度、高清晰度的成像才更有保证。
  3.相机镜头
  如果撇开数码因素,镜头是选择相机的首要部件。很多摄影爱好者看到数码相机的镜头比一分硬币还小,一直耿耿于怀,认定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其实那是一种误解,因为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是CCD,普及型数码相机用的CCD一般是2/3、1/2、1/3英寸,其面积比传统的35mm底片小得多,所以一分硬币大小的镜头对CCD来说已经足够了,一分硬币大小的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可达到f 2.8(相当于35mm传统相机镜头的f 56),当然,这对于35mm相机镜头的传统相机是不可想像的。不过话也要说回来,照相机镜头直径确实越大越好,因为大镜头对成像边缘清晰度大有好处,具备大口径、多片多组、包含非球面透镜的高质量镜头,绝对是半专业摄影的首选。镜头的另一重要指标就是焦距值,很多刚接触数码相机的朋友也许会吓一跳:什么!9mm镜头说是小广角?在传统观念中,9mm镜头不说鱼眼镜也是超广角。其实原因就和上边一样,由于CCD面积较小,标称的焦距值也较小。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变焦范围,一般采用2倍、3倍变焦,这里建议买3倍变焦产品,因为普及型相机一般配35mm镜头,3倍变焦正好达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6积分1390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3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0 积分
  现在的数码相机共有3种取景方式:
  普通光学取景:这是最常见的取景方式,其唯一的缺点就是取景误差大,特别在近距离拍摄上下左右位置时,看到的影像与实际拍摄影像误差较大,取景器看到的影像只有实际拍摄影像的85%大小。
  LCD取景:这是目前数码相机几乎必备的。LCD取景的优点是改正了普通光学取景的缺点。但LCD取景也有缺陷:首先,LCD是耗电大户,它要占用整部相机1/3以上的耗电量;其次,LCD取景的姿势必须是双手前伸,与眼睛保持一定距离,此时相机无法获得稳定的三角支撑,用低速快门很难拍出稳定清晰的相片,实为专业摄影之大忌;最后一点,LCD上显示的画面色彩、对比度与实际在电脑中看到的影像误差较大,而且即使标称百万像素的LCD,看上去画面仍然很粗糙,无法观察到拍摄的具体细节。所幸的是,现在数码相机几乎同时配有普通光学取景和LCD取景,如果购买只有LCD取景器的数码相机用于半专业领域,务必三思而行,除非你整日把它固定在三角架上。
  TTL(Through The Lens)单反取景器:这是专业相机上必备的取景方式,也是真正没有误差、通过镜头的光学取景器。遗憾的是,目前普及型数码相机中,只有OLYMPUS的两款最高级机型才拥有,其他品牌还未见,这种取景器的取景范围可达实拍画面的95%。唯一缺点就是如果镜头过小,取景器会很暗淡,影响手动对焦。幸好现在都具备自动对焦,这一点已无大碍。当然,如用了TTL单反取景器,为了不使取景器过暗,厂家自会用大口径高级镜头,所以OLYMPUS的两款高级机型上配的镜头直径都为43mm,实为普及型数码相机中的“大哥大”。
  6.白平衡控制
  白平衡这个概念在普通相机中是没有的,因为胶卷感光已固定了,只有用CCD作感光元件时才有,一般都是自动控制的,但是作为半专业使用,最好要有白平衡手动控制功能,这样才能拍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7.一些与专业摄影有关的特性
  定点测光功能:在光圈、快门无法手动控制的情况下,定点测光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自动曝光一般都是通过TTL加权平均测光而得,定点测光可以先对主体景物进行测光,然后按此测光值进行曝光。
  曝光补偿:这是高级相机才具备的功能,通过定点测光再加上曝光补偿,可以弥补没有手动控制曝光的缺陷。
  焦距锁定:当拍摄主体不在对焦范围内,此功能十分有效,有此功能可以先对拍摄物体进行测距,然后锁定焦距重新构图拍摄。
  感光度ISO的等效值:数码相机用ISO等效值来度量动态范围,相当于普通胶卷的感光速度,对对比度、粒度有直接影响,较低的ISO值表示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较宽的色调范围和低反差图像。
  拍摄延迟:数码相机在按下快门到实际捕捉成像都有一段时间延迟,这段时间越短越好,最好在0.5秒以下,如果超过1秒,这台相机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
  色彩深度:色彩深度是衡量数码相机对色彩分辨能力的重要指标。数码相机光敏元件的光电转换精度越高,色彩深度就越高。数码相机上每种颜色的色彩深度是8位,每一像素点的颜色又都是由红色、绿色、蓝色混合而成,因此,24位真彩图像可包含的颜色数是256×256×256,即1.67亿。
  拍摄间隔时间:数码相机拍完一张照片后都有个压缩、储存过程,此时不能连续拍摄,这段间隔时间的长短与拍摄模式、压缩模式、拍摄景物都有关系,一般而言这段时间不应多于10秒。
半专业数码相机的灯光运用
  数码相机在拍摄时与传统相机并无多大区别,这里谈的只是在半专业领域中出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数码相机的灯光运用。
  熟悉传统照相机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数码相机连提都没有提起:那就是闪光灯同步快门速度。就像傻瓜相机一样,数码相机虽然自带闪光灯,但在半专业领域还要考虑与外部闪光灯配合工作的时候。电子闪光灯是最常用的摄影灯光,特别是在室内摄影时,常常要用到3盏以上的电子闪光灯,外部电子闪光灯依靠电子闪光灯上的光感应器,感知与相机相连的电子闪光灯闪出的光,然后自身才闪光。普通电子闪光灯的这个过程在1/60秒左右,即使拥有1/125秒闪光灯同步快门速度的相机,此时的曝光时间也须调至1/60秒以内,以保证所有外部电子闪光灯同步感光。可是数码相机就惨了!当然,极个别可以调节快门的数码相机可以幸免,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无法与外部电子闪光灯同步,原因是快门太快,即使是拥有外部电子闪光灯连接器的数码相机,要是没有快门调节,也只能同与其相连的电子闪光灯同步,很难与其他电子闪光灯同步。
  有解决的方法吗?当然有,不过可要破费了。最彻底的方法就是不用电子闪光灯,而用较高档摄影棚使用的卤素石英灯(色温3200K,与电子闪光灯不同,效果也不同),一般每只1000W,至少使用二只。卤素石英灯拍摄时常开着,不存在闪光灯同步快门速度的问题,而且拍摄效果取景时当场可见。方法之二:现在有一种环形高速闪光灯管,据介绍闪光同步可达1/500秒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6积分1390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3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0 积分
何为白平衡?
& & 在萤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照片会显得发绿,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读者大概碰到过这种情况吧。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太阳光和萤光灯虽属不同性质的光源,但人的大脑会自动对其进行修正,眼睛也能够正确地辨别出光线的颜色。但是照相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结果就会拍出与我们所看到的颜色不同的照片。
  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补偿的功能就是“白平衡”。通过选择适合不同场景的白平衡,就能够拍摄到和我们所看到的颜色相同的照片。
  另外,如果反向利用白平衡功能,不仅能够把晚霞拍摄得更红,还可以拍摄出像专业照片那样的摄影效果。
  仔细观察,反复揣摩,熟练的使用白平衡功能将会拍摄出更优美的照片,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6积分1390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3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0 积分
漫谈PL偏振镜的种类与性能
  线偏振镜外观呈灰色,可以让与其偏振方向平行的振动光波通过,同时,还能使其它方向的振动光波受到不同程度的减弱。人造线偏振镜一般用经碘浸染等加工过的聚乙烯醇膜,胶合在二片平板光学玻璃之间制成。它能让与其偏振方向同向的线偏振光通过约80%,而令与其偏振方向垂直振动的线偏振光透过不足1%。为了安装在被摄体前后两侧以拍摄光弹性效应,或安装在照明光源前以消除金属物体表面的反光等,有些滤光镜厂家(如肯柯、B十W)生产有尺寸较大的偏振板。如日本肯柯公司供应30×40cm的偏振板。
  偏振镜在黑白摄影中与普通滤色镜有着明显区别。偏振镜一般不改变被摄景物中非偏振的各种不同颜色之间,在转变为消色时的明暗对比和黑白影调反差,即对各非偏振色光一视同仁。而滤色镜则可通过其对各种色光的不同透光与阻光(即透过与吸收)特性,使景物中不同颜色之间,在画面中的明暗对比和黑白反差发生明显改变。偏振镜与彩色摄影用调色温滤光镜和彩色补偿滤光镜也有着明显区别。偏振镜不改变光源的色温,一般也不影响景物中各种非偏振色光所成影像的总色调。为了消除或减弱自被摄景物反射来的偏振光,应适当旋转线偏振镜的调节环,使其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彼此互相垂直或斜交。其中二者交角愈趋近零则偏振光减弱程度愈小,而二者交角愈趋近于90度。则偏振光减弱程度愈大。
  具体调节方法如下:把偏振镜直接安装在单镜头取景照相机、摄影机的摄影镜头前端,边徐徐旋转偏振镜的调节环,边通过取景调焦屏观察被摄景物中的偏振光源,直至其消失或减弱到预期效果时为止;把偏振镜先放在眼前,边取景边旋转偏振镜调节环,直至偏振光消失或减弱到预期大小,然后在调节环方位保持不变(即令调节环上的标志所指示的方向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偏振镜平移至套在旁轴取景式照相机的摄影镜头前端。此后照相机不可随意改变拍摄方位,否则需重新调整偏振镜的偏振方向。有些厂家为了便于调整偏振镜的偏振方向,特意在偏振镜上装有一小手柄,该手柄方向即为此偏振镜的偏振方向,也有的厂家在偏振镜镜圈上刻有刻线,过该刻线的径线即为此偏振镜的偏振方向。为便于电影摄影者使用灯光B型彩色胶片在室外摄影,有些厂家生产有复合型偏振镜。例如蒂芬85BPOl、85POI‘滤光镜,分别为85B、85暖调调色温滤光镜与偏振镜POL复合而成。又如日本保谷牌暖调偏振镜(85十POL),日本肯柯牌红偏振镜(PR一60)。德国B十W牌暖调偏振镜(WarmTonePolarizer)。
  圆偏振镜的英文标志为CPL(CircularP01arizer)或PL?C。常见圆偏振镜有:东芝牌CPL圆偏振镜,(曝光补偿1十一2级),高坚牌P01aCir圆偏振镜,肯柯牌CIRCULARPL圆偏振镜,保谷牌PI‘一Cir圆偏振镜(曝光补偿1专一2级),玛鲁米牌C?PL圆偏振镜,尼康CIRCULARPOLAR圆偏振镜,哈马牌725、726号圆偏振镜(P01arizingFilter?Circular、后者为多层镀膜镜片)。圆偏振镜是可产生圆偏振光(正向使用时),又可检验圆偏振光(反向使用时)的偏振镜。圆偏振镜的外观也呈灰色。圆偏振镜系由一片线偏振镜与一片四分之一波片(为特殊双折射材料),被此胶合而成。该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线偏振镜的偏振光振动方向之间成45。夹角。光线自线偏振镜一端射入为正向,自四分之一波片一端射入为反向。正向射向圆偏振镜的自然光,先后通过线偏振镜和四分之一波片后,即成为圆偏振光。根据线偏振镜之偏振方向与四分之一波片光轴成45。夹角时的相对方位不同,可产生右旋圆偏振光或左旋圆偏振光。
  左旋圆偏振光无法反向通过右旋圆偏振镜,反之亦然,且与旋转圆偏振镜位置无关。根据圆偏振镜此特性,可以检验自然光与圆偏振光:若某光线既能反向透过右旋圆偏振镜,又能反向透过左旋圆偏振镜,则其为自然光。若某光线能反向透过右旋(或左旋)圆偏振镜而不能反向透过左旋(或右旋)圆偏振镜,则该光线为右旋(左旋)圆偏振光。右旋圆偏振光通过半波片后可转换为左旋圆偏振光,反之亦然。圆偏振镜除可产生圆偏振光,且该圆偏振光不受将通过之分光镜的影响外,线偏振镜的上述性能圆偏振镜均具备。彩色偏振镜是一类独特的复合型偏振镜,它可以连续改变被摄景物之色调,属于特殊效果滤光镜。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6积分1390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3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0 积分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
  随着数码的不断普及,数码相机(DC)已不再是罕有的物体。而数字化的今天,对人们在原来的拍摄技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初级用户反映: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图片暗淡,欠缺活力、噪点多、景深浅(特别在微距模式下)、偏色等。但摄影本来就是心灵与光线沟通的桥梁,要掌握传统拍摄技艺并非易事。下面就让笔者为大家简述一下数码相机在拍摄中必需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讲述一些拍摄前后的事项。
1、 浏览说明书
  很多用户都不喜欢厚而繁琐的产品说明书,一般数码相机购回后都喜欢自行摸索。当然,在摸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惊喜,但这会花费不少的时间,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时间系统了解你手中产品的特性;如果看过说明说后再操作的话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因此在初接触新品时,应简要先浏览一回厂家为大家用心汇编的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以后再有所不明时也可以翻一翻它,会有所收获的。
2、 合理选用图像格式
  我们都很清楚,数码照片的质量与象素(分辨率)有关,象素越高图像质量就会越好。而经实际情况的推算,2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大约与 1200 dpi 的扫描仪拥有同等的数字影像撷取能力,而 6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则可视为与 2400 dpi 的扫瞄器同级。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台扫描仪进行相片数字化,那么数码相机只要 200 万 ~ 300 万象素就可轻易地胜过 35 mm 相机了。不过,如果输出 4&x6&,约 A6 大小,使用 200-300 万象素足可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若只是用于电脑72 dpi的显示器,要求就更低了,分辨率为,才约为80万象素,任何一台二百万级别的DC都可以游刃有余。因为数码相机储存空间有限,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分辨率,如:只用于PC的,对于本人的SONY DSC-S75一般使用;如应用于印刷,一般采用;拍生活照时当然用。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压缩标准也采用STANDARD,这可比FINE的压缩标准存多一半的图片呢!
3、 构图与思考
  对于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都清楚明白准确构图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摄特写,一般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1/3处,同时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从特别的视角来拍摄,尽量捕捉物体的细节与个性,利用一些斜线或曲线的背景构图会让整体画面看上去更为生动。
  另外,我们要善于运用二维的眼光观察。因为摄影只有二维空间,它通过透视关系(即光和影的造型效果为参照物)来表现空间感,不同于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三维人眼。不过,现时的数码相机绝大部份都有直观LCD取景屏,而且其视野率均在90%以上,有些接近100%,如S75就达99%。可以直截了当地观察到空间感和距离感是否足够,可做出及时的调整。不过一般的数码相机LCD的分辨率都比较低,清晰度一般不能令人满意,但笔都对S75还是挺满意的。可也不能迷信于它,因为在实际上使用中发现:在LCD中显示曝光轻微过度,在电脑的显示器中显示曝光量度刚好。这也是有部份用户总是拍出暗淡图片之因。   而且LCD耗电量也一直让&色友&们头痛,因此有不少&色友&在拍摄中还是习惯于使用光学取景器,就考虑到光学取景器的视野率只有80%-90%,而在拍摄近特写还要记得它可是旁轴的呀!当然,想拍出壮观的画面还得闭上一只眼睛,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搭一个&镜框&,把眼前的景象想象成一幅印在书里或挂在墙上的画……
总之,相机是拍摄的结束,之前的过程才是关键。
4、 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
  首先,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这有点类似于传统摄影中的色温,也正是由于初学者没有重视这白平衡,所以才会生产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动、室内、室外、手动四种模式,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只要我们细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当我们刚拍摄到某一实物,该实物一般偏重某一颜色,假如蓝色,这时DC的白平衡会自动偏向于蓝色,再拍摄其它实物时自然也是会偏色的了。这点虽然在LCD中会体现出来,但初学者一般都没发觉。同时,有些模式也不尽完善,如:SONY的DC在室内模式下都有&蓝色综合症&现状,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而且,还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变化,一发现该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对白色的实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数码相机也具备了自动包围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记录准确的色彩信息。
  其次,光圈、快门的控制。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因为在室内拍摄时,DC一般会自动提升ISO值,如:SONY DSC-F505V在室内一般达282左右,而感光度与影像质量成反比关系,即选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差。这和传统感光材料的特性类似,只是在数码相机上这种特性表现更为明显。因为传统摄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6积分1390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3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0 积分
5、正确用光、与光线对话
  光是摄影的灵魂。因此我们要留心光线的变化,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用心与光线对话。如:落日把晚霞染成红色,象征着浪漫;阴暗的天空呈现出灰色的冷色调,象征着忧郁;树荫中撤下一束阳光,透射出欢乐、愉悦的情绪……。
  分辨光的强度
  硬调光通常是由单一光源发出的,比如:太阳、聚光灯、闪光灯或单只灯泡。在这种照明下,被摄体反差较大,细节和质地被突出。你可以运用这种光线获得纪实效果。
与此相反,漫射光线产生的光质较软。室内间接的照明,户外的树阴和阴天时都属于这种情况。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肖像和静谧的户外风景都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讲究用光角度
  用光的角度不同,被摄体的质感会相应地被强化或削弱,被摄体的形状就会被突出或被淡化。照片的基调是愉快的还是忧郁的,也会因用光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相机上方或后方(通常称之为正面光)投射过来的光线会降低被摄体的层次感,原因是正面光不利于营造高光和阴影。较好的选择是让光源偏于一侧,同被摄体成大约45°角的侧光,就可以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形状和细节。当光线从被摄体身后射来,正对着相机时就会产生逆光。拍摄对象在逆光中显得富于戏剧性。在拍摄肖像时,逆光在人物的头发边际产生漂亮的轮廓光。反差大的逆光可以产生剪影的效果。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
  在传统摄影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也不容易掌握的色温问题,在数码相机中已不复存在,因为数码相机可以通过白平衡来调整解决,而无需考虑光源色温与底片的关系了。这又是数码相机的一大优点。而数码相机比起传统感光材料,尤其是新的染料型感光材料,数码相机在曝光宽容度指标上并无优势,所以拍摄时的准确曝光仍是数码相机获得良好影像质量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数码相机对光线的要求更高,在室内拍摄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室内拍摄时若不可外另照明时,就应尽量使用闪光灯。
6、 几个误区
  习惯使用UV滤镜
  对于传统的摄影师,UV镜是必备之一。但由于DC光灵敏度区间向长光波端偏移,就是说对红光及红外光敏感而对蓝紫光(尤其是紫外光)并不敏感。所以在数码相机上加用UV镜将得不到所期望的有利效果,而光学性能不好的UV镜还会对成像产生负面影响。所以,UV就不必了。
  三脚架已是昨日黄花
  别以为除了专业的摄影师或那些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三脚架对于数码相机没有武之地。因为要拍摄清晰的图像,拍照时必须绝对握稳照相机,即使最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模糊不清的图像,而且对于这种结果我们往往束手无策,无法通过后期制作来消除这种影响。当然,用普通胶卷相机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数码相机的光灵敏度低,并需要一系列的电路处理、存在快门延时的毛病,如:S75的快门延时近0.1S,比用快速胶卷的胶卷相机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在光线较弱时,更是如此。为了稳住相机,拍摄时应尽量夹紧胳膊肘,并应放置到人的最稳定部位--额头上,并轻轻地按下快门。但最好的办法是将相机装在一个三脚架上,或者将它放在一张桌子、柜台或其它不会移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拍摄特写或微距摄影时,使用三脚架会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漠视后期处理
  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图像,只有极少数看上去是完美的,事实上,用普通的胶卷相机拍摄也是如此。 当然,数字图像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进行后期加工,但有人会认为这已失去&保真&的真实含义了。其实它仍是在摄影创作的基础上,经创意构思,运用各种数码技术手段,将摄影素材优化或组合,从而化平淡为神奇的重新创作的艺术作品。只要适当利用图像编辑工具,诸如:PHOTOSHOP等等,你就可以让那些并不出众的照片变得颇具水准。你可以使曝光不足的图像加亮、校正色彩均衡,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覆盖住一些小的缺陷(比如反射光造成的热点),甚至将几张照片或图像进行合成。能够进行照片编辑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主要优点之一。
7、知识在运用中体现价值--运用在于实践
  不一定是&工多艺熟&,但要想&艺熟&就必需要&工多&,数字摄影也不例外。所以,尽可能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多拍一些照片。拍摄时,注意记录拍摄时所用的相机设置和光线条件,然后研究结果,看看哪种条件下哪种设置最佳。专业摄影师在拍照时对同一图像总要拍摄好几次,每次改变一下拍摄角度或曝光时间等设置,我们也应该这么做。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有LCD显示屏,你可以利用它轻松地观察并删除你不喜欢的图像,所以不必担心会因&滥拍&而造成存储量不足,尽管放心地去拍摄多种曝光的图像吧,这样,最终至少会有一张好照片。
8-3(在线教育)
8-4(商易宝会员)
8-5(广告合作)
(非工作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码相机自动对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