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定期存款利息计算最好的是哪个银行

银行存款一直以来都是公认的安全性极高的理财方式,银行存款除了灵活性高的活期存款外,还有利率稍高一点的定期存款,如果想要在银行存款理财,那么做定期存款怎么存最划算呢?银行定期存款怎么办理?2017哪个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高?一、定期存款怎么存最划算(1)银行定期存款有哪些类型银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相比主要就是利率高一些,但同时流动性降低了。定期存款,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储蓄固定的期限才能取出的存款,也就是理财中常说的有一定的锁定期。一般,银行定期存款的期限是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和五年六个期限类别,通常是期限越长利率越高。目前,我国银行定期存款主要有四种储蓄的方式,分别是整存争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以及存本取息。整存整取指的是存款客户选择一个存款期限,将一笔钱整比存入,存款期到期后本息全部提取的一种定期存款方式;零存整取也就是存款用户每月固定时间存入事先约定的资金数额到存款账户,到期后本息一次性支取的方式;整存领取一般适用于有大笔资金收入的用户,一次性将钱存入银行定期账户,之后分期支取使用,一般是按月平均分配支取金额;存本取息指存款客户将一笔资金存入账户,存款期内不动用本金,只支取利息用来消费的存款方式。(2)银行定期存款怎么存最划算&&&&这里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几种很不错的存定期存款的方法。首先是循环定存法,就是将自己的一笔大额存款分成几笔存款,按月陆续存入银行,这样手中就同时有多张存款单,从第一笔存款到期月开始,每个月都会有一笔存款到期可以应急使用,非常方便;其次,还有一种很不错的定期存款方式交交替存款法,假设你有一笔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3个月定期,一部分存半年定期,等三个月的到期了就转存半年期,半年期到期就转存3个月的定存,这样交替存款,也可以满足在每三个月都会有一笔资金可以应急使用。总之这些方式都是在提高收益的同时尽量增加资金的流动性,以备不时之需。二、定期存款怎么办理 由于银行存款的安全性高,所以很多人倾向于将攒下的钱存入银行,一方面是考虑到这笔钱是闲散资金,暂时用不到,另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比活期高很多,所以大家都比较青睐定期存款,那么定期存款该怎么办理呢?办理银行定期存款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一般是需要客户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准备好要存定期的钱去柜台请银行柜员帮忙办理: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定期存单,设置账户密码等。记住一定要仔细查看存款单,检查存款金额和定存年限,无误的话定期存款就是顺利办成了。办理定期存款的凭证有三种,储户可以自由选择。这三种凭证分别是存单、存折和银行卡,具体选择哪个需要储户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再选择,三种凭证各有优劣,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三、存定期哪个银行利息高&&&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所以我国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确定规则是,首先由国家财政部会设定一个基准利率,然后各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的规定浮动范围内设置自己的实际存款利率,那么2017年各银行最新利率谁高谁低呢?银行名称定期存款(年利率)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人民银行 1.10%1.30%1.50%2.10%2.75%-工商银行 1.35%1.55%1.75%2.25%2.75%2.75%农业银行 1.35%1.55%1.75%2.25%2.75%2.75%建设银行 1.35%1.55%1.75%2.25%2.75%2.75%招商银行 1.35%1.55%1.75%2.25%2.75%2.75%中国银行 1.35%1.55%1.75%2.25%2.75%2.75%交通银行 1.35%1.55%1.75%2.25%2.75%2.75%北京银行 1.51%1.77%2.03%2.50%3.15%3.15%浦发银行 1.50%1.75%2.00%2.40%2.80%2.80%华夏银行 1.50%1.75%2.00%2.40%3.10%3.20%兴业银行 1.50%1.75%2.00%2.75%3.20%3.20%厦门银行 1.21%1.43%1.80%2.52%3.30%3.30%中信银行 1.50%1.75%2.00%2.40%3.00%3.00%平安银行 1.50%1.75%2.00%2.50%2.80%2.80%广发银行 1.50%1.75%2.00%2.40%3.10%3.20%邮政储蓄银行 1.35%1.31%2.03%2.50%3.00%3.00%&&&&上表是小编整理的2017我国各大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一览表,其中包括四大行中农建工,还有招商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等,从表中可以看出,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的是北京银行,利率为1.51%,六个月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的也是北京银行,利率为1.77%,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的是北京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两家银行都是2.03%,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的是兴业银行,利率为2.75%,三年期定存利率最高的是厦门银行,年利率3.30%,五年期现在国家已经不公布基准利率了,各银行中利率最高的是厦门银行,为3.30%。综上可以看出,并非是一家银行的所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都是行业内最高的,所以在选择利息较高的银行时,一定要具体分析,存款期限是多久的,如果是三个月,那么利息最高的就是北京银行,如果是二年期,那么最佳选择就是兴业银行了。&
一、银行定期计算公式如下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 注:存期可以是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银行存款利率一般都是年利率,如果存款是几个月的情况下,需要把年利率换算成...
如果你想计算将10000元存银行一年定期利息是多少,只需要输入金额,选择一年定期就可以直接计算出利息是多少,完全不用再考虑利息计算公式什么的,这种便捷的利...
从2015年11月央行降息之后,定期存款“倒挂”的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除了浙商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渤海银行“一浮到顶”外,其他的银行表现出是对吸收定...
活期存款一直以来都是选择安全性高、灵活性强理财产品的最佳选择,但是近年来,随着货币基金投资的日益广泛,余额宝、理财通等开始成为我们考虑灵活性和安全性的首选。那么...2018年主要银行最新存款利率对比--利率表信息网
理财计算器
  储蓄存款类
  住房贷款类
  税 率 类
  保 险 类
  股票基金类
  理 财 类
2018年主要银行最新存款利率对比
2018年最新的存款利率仍然按照2105年10月央行调整利率之后的基准利率,各大银行在此基准利率上浮动程度有所区别。下表就是各大银行最新的存款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市民需要关注的是,一些银行的官网利率尚未更新,而网点实际执行利率已变,因此,存款比价不要比官网,最好直接到附近营业网点咨询。
一年定期利率
二年定期利率
三年定期利率
五年定期利率
各机构自主定价
相关链接:定期存款哪个银行利息最高?2016年各银行最新存款利息一览对比
  定期存款哪个银行利息最高?2016年各银行最新存款利息一览对比。具体详细内容银行信息港小编为你报道。  钱存在哪家银行最划算?  此次央行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意味着我们以后去银行存款,利息会减少。  同时,央行还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各行连夜修改利率表,竞争白热化。以5年期定存为例,最高和最低利率已相差0.55个百分点。钱存在哪家银行最划算?看下图。  以上就是定期存款哪个银行利息最高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银行信息港。
相关文章推荐2017年各大银行存款利率表出炉!利息最高的银行竟然是...
我的图书馆
2017年各大银行存款利率表出炉!利息最高的银行竟然是...
金融大管家irongge导语:2017年各大银行存款利率表出来了!利息最高的银行你能找得到吗?小编眼睛已看花...(好吧都不高)国内各大银行最新存款利息表(点击查看大图)机构发布的各银行最新存款利率显示,银行各期存款利率上浮幅度有所提高,不过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异仍大。其中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普遍偏低,城商行的存款利率则通常都比较高。就拿部分银行在北上广的定期存款利率做对比,农行、建行、交行、招行的存款利率最低,其中一年期利率只有1.75%,而渤海银行、上海银行的存款利率则比较高,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95%,两者利率相差0.20%。如果有两个储户分别把10万元存在农行和上海银行,前者一年能获得的利息为1750元,后者能获得的利息为1950元,两者相差200元。银行偏爱中短期定存除了上调上浮幅度,也有部分银行下调了部分期限的利率。国有大行中,两年期存款利率最低上浮由上季度的7.14%降到了0,而三年期和五年期最低存款利率依旧没有上浮。另外,数据显示,在调查的604家银行中,没有一家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上浮达到30%。国有五大行活期存款利率甚至低于基准利率,仅为0.3%,粗略计算1万元的活期存款,一年下来只有30元的利息。按照6月份CPI1.9%的涨幅来看,相差1.6%。在这种低利率下,活期存款是一种不合适的储蓄方式。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远小于其他各期限上浮幅度,大多数银行一年期利率上浮幅度都在30%及以上。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银行吸收存款的意愿加强,但考虑到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未来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采取降准降息的措施,银行对于吸收长期存款的动力不大,对于成本较低的中短期资金较为渴求。因此对两年期以内定期存款上浮力度较大,对三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力度较小,甚至多家银行出现期限与收益“倒挂”的现象。瑞士时间:日下午4点,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2016冬季达沃斯做了主旨演讲。李副主席提到:去年一年,我们中国的居民新增储蓄的存款就超过了4万亿人民币,2008年以来中国的居民储蓄累计增加了35万亿人民币,这是中国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都有充分的条件。在李主席这番讲话中提到了有效投资,在当前经济下滑,银行全面进入负利率时代,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钱实际上是亏本的,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投资?新华网:互联网理财受青睐新华网报道,经历了2016年以来的股市弱势震荡,观念出现了哪些变化?一项针对上海中青年市民的调查显示,在银行储蓄仍为主要理财方式的同时,互联网理财正越来越引发关注。调查显示,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风格稳健。38.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选择理财产品的标准是“是否保本”,高于排在第二位的“收益率”(34.8%)。在理财产品选择方面,银行储蓄占比达到53%。不过这个比例较2015年首次调查时的67.9%出现了明显下降。排名第二位的银行理财产品(42.5%),同样也是低风险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收益水平逐步下降,以余额宝及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仍受到了37.8%受访者的青睐,排名由上年的第六位上升至第三位,超越了股票和基金。调查报告对此分析认为,除了产品日益丰富,行业监管的持续强化也为互联网理财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为上海市民的理财行为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接近七成的受访者尝试过一种或多种海外资产配置方式,选择购买外汇理财产品或换外汇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比例分别达到35.5%和25%,通过海外置业实现跨境资产配置的比例也达到了8.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兴起,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理财观念。当被问及“通过哪些方式才能盈利到足够的钱”时,选择“投资致富”(75.8%)和“创业致富”(70.8%)的受访者均超过七成,较上年比例出现显著提升。仅有约三成市民选择“老老实实上班,有一份稳定收入,努力存钱”,较上年减少了近十六个百分点。真正赚大钱的逻辑:不要与趋势为敌!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赚钱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能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是最大的可悲。当我们自己不断回想这些年里的很多事情时,就会发现所有的成功失败,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自己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趋势决定了。如果在一个不是普遍性的盈利市场上的时候,我发现赚钱一般都是辛苦钱,也就是跟人比体力才能赚钱,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调研,那些都是辛苦钱。而可悲的可能是竞争越充分的市场,你会更可悲的发现你即使很辛苦了,也是不赚钱的。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离开了中国去美国读书,都是名校啊,牛逼的一塌糊涂的名校。许多人留在国内,十多年过去了,在国内这帮人啥事情也没干,结婚生子,然后没事只能买房子,一套两套三四套,然后就发现那些国外读了n年的书的任们可能就比较悲催了,回国可能一套房子也买不起。是他们能力强么,不是的,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中国大发展都格局里,能力其实是不需要的。现在创业的人很多,方向选择很重要,因为赚大钱和赚小钱说白了,其实都会很辛苦,都很艰难,你路边开一个小店铺要做成赚钱,其实也不见得比做好一个国有企业要容易到哪里去,都不容易,但是同样辛苦,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这个时候,大格局大趋势就显得非常重要,尽量去做一些趋势性的机会的事情,市场整体向上的机会,只要做的稍微好点,总还是有机会的,而有些行业,你再怎么做,其实都注定了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好。周鸿祎说:有一个竞争对手永远打不败,那就是趋势。孙中山很多年前有句话叫“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意思就是任由你再牛逼,你也无法对抗历史的潮流,这就是趋势的力量。但是问题来了,趋势到底是什么呢?趋势这个东西,有几个特征挺有意思:第一个特征其实是趋势只有在将起未起的时候,才有意义,太早看到趋势其实毫无意义,太晚你会错过太多的东西。也是为什么很多聪明人都赚不到钱的原因,趋势看到了最后就是虚无主义者,因为觉得这个也就这样那个也就那样,都没啥意思,看的太远的人,其实挺适合做先知,当然也很容易成为先烈,看的太早的悲催案例太多了,意义更是不大。哥白尼在中世纪就看到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于是就被火烧死了,太多太多聪明人死在了不在当下生活的故事里去,等好不容易撑到风口来的时候,他已经先没了。而如果趋势都被人看到的时候,其实趋势的意义也就没了,当真理都被大家接受的时候,真理就会沦落为常识,你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和优势来成为一个布道者了,在现实中也有挺多好玩的事情。前些日子听到一个农民说:政府让我们种葱,我们就种蒜;政府让我们种蒜,我们就种葱。这个就是极为简单的朴素的趋势性发现的案例。当趋势被所有的人都看到的时候,你其实只能回归到赚辛苦钱的逻辑里去,记住辛苦钱往往不赚钱的真理吧。在这个特征里,我们收获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提前预判很重要,因为只有在人们尚未发现,而你却提前发现,也提前动手了,那你或许能有先发性优势。这里挺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其实都能看到一些趋势性机会,但是能下手的人其实也不多,看多做空,看空做多,甚至看而不做的人,其实都挺多。我们经常听很多人说,当年我怎么怎么看对了,但是这种看对了,跟你有啥关系么,总体来说,爱折腾的人,胜算更大,未来的创业很大程度上会比拼试错的次数和成本的综合。尤其是趋势留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的时候。不跟大趋势做对抗,当然不是说大趋势不好,你没有赚钱的机会,只是这种机会会很辛苦,好汉不赚六月钱?火中取栗的事情玩他干什么呢?当年袁绍官渡之战,谋士跟他说,不能打,不能打,一定败。袁绍不听非要打,还把谋士关了起来,后来果然败了,别人就跟谋士说,主公败了,真该听你的话啊,回来会感激你的。谋士就叹气说,不是的,如果主公胜了,一定会很高兴,然后天天奚落我,骂我神棍,我还能活命,如果败了,他一定会觉得面子挂不住,反倒把我给杀了。没多久就应验了,这个世界没人喜欢说真话,的确是有道理的。今年创业市场非常火热,大量的vc成立,是个人都成为了投资人,都希望投资出一个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等,一边是实体的不景气,一边是创业氛围的浓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逻辑其实是相同的,实体越不好,资金就越挤入具备想像力的行业中。我们在回到趋势这个话题里去,趋势的背后其实反应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说阿里如何牛逼,如何牛逼,其实这个话题怎么说呢?在一个趋势起来的时候,乘风而起其实难度并不如想象中大,在新兴领域并不需要太大努力,就能较为轻松地击败固有规则体系里的王者。苏宁曾经是线下的王者,当年股价也是及其牛逼的,但是阿里打掉苏宁,我并不愿意认为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胜利,他是一个时代对另外一个时代的胜利,每个时代里都有自己的王者,苏宁代表了互联网未出现之前的渠道之王,而阿里则是互联网时代的王者,本质反应的其实是人类走入了互联网时代,原先的生活作业方式时候对苏宁的依赖变得不再被需要。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不是苏宁不努力,不牛逼,而是再牛逼也没用,你是很好很好的,只是我也不需要了,这个是挺悲伤的爱情故事。事实上这种趋势性的颠覆市场上有过太多的案例,就比如如今出现的IT服务众包模式。相比于传统开发模式,众包模式将同一个项目分发给不同开发者,让众多程序员一起来完成开发,群策群力,有效降低时间及人力成本,从一定程序上颠覆了传统开发模式。很多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如此重要且认为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的东西,其实发现一点点都在离去,这个观点其实用在阿里、腾讯身上也上一样适用,你认为永远离不开的他们,也说不定很快会离去。这个就是可怕的趋势之争,不同维度体系里的竞争是极其可怕的,压根不是单纯和纯粹的能力之争了。互联网其实是个底层革命,改变很多的生产作业方式,从而使得固有生产作业方式上的一系列王者的优势丧失。因为互联网这个技术,我们被改变了很多,在很多行业都日益被互联网颠覆,而这其中IT服务业首当其冲,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需要IT服务业的支持,这种变革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趋势的第二个特征是什么?是随机偶然不可测。我们看到很多是因为技术的不可替代性,群体性特征的不可测性。使得技术是不可琢磨的,而且群体性特征的兴起使得热点不断被改变,社会整体的无意识,你很难把握未来趋势的机会在哪里。大家很容易发现,世界上能跟着趋势赚钱的是两类人:一类人是马云这样的人,他们天生具备敏锐的嗅觉,对于市场的理解很通透,而且执行力很强,天生爱折腾,且够狠,对自己能狠下心来的人,都能成点事情,如果看准来方向,能成大事。还有一类人压根不存在所谓选择一说,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所谓跟着趋势赚钱,并不是主动意识的结果,而是被动选择的结果,他们被社会的洪流抛向了不同的领域,然后就是花落谁家是谁家的格局,有人成事,有人败事,无非是祖坟冒青烟的结果罢了。94年被下岗的人,后来都能赚点小钱,而那些不下岗的员工,现在估计得下岗了,02年进不了银行的人,去了房地产或者去了阿里,现在赚了大钱。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面,我们这个逻辑和趋势很明显,决定你是否赚大钱的逻辑,不是选择,不是能力,而是运气,对,就是运气。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你赚小钱才是能力,赚大钱其实是靠命的,你努力勤奋,现在的社会,让你能过比较好的生活,但是,并不是努力勤奋就能让你成为马云马化腾的,命格不再,就别瞎想了。还有,我们会发现美国赚大钱的人都是名校毕业,至少考上了名校,美国要上名校,也是不容易的,都是牛人,但是中国其实赚大钱的很少是名校毕业的,马云也只是杭州师范大学而已,不是说这个学校不好,至少没有清华北大好,这个大家总是要认的吧。那么这里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因为大爆发的年代里,越是底层越容易被抛向不一样的社会洪流,而不一样的洪流,往往会有大机遇,很多人没得选择,更不会走固有的社会路径,也就更容易被抛弃社会的大趋势之中去。我们过去十五年的趋势性机会,不是互联网,互联网其实是最近四五年的趋势,过去十五年的趋势性机会其实是资产升值,大量的房地产商在过去十五年的盈利能力其实是极强的。只是趋势一旦逆转以后,互联网很轻松的就击垮了这个固有的社会趋势,不是房地产不行,也不是互联网太牛逼,而是社会趋势转化很快。在过去房地产是趋势的格局下,你会发现,我们曾经很多年的首富五十强,都是房地产老板,还有曾经的煤老板,他们的出身都极低,为什么呢?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赚这个钱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都成功归结为能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是最大的可悲,哪里有什么能力的结果呢?你刚好在适合的年代碰巧做对了一件事情而已,然后以后就长期坚持这种策略,坚持固有的逻辑去做事情的话,结果可能会死的很惨。来源:私银圈(ID:pbquan)综合自新华社、第一黄金网、融360、陈宇(江南愤青)等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商银行定期存款利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