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解释东南亚国家东南亚经济发展现状存在什么内在重大缺陷

追踪蔡英文新南向(中)东南亚的深水想简单了
Follow the Taiwan New South Policy
作者:钟厚涛
多人注意到,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既没人才也无预算,但其上台后,竭力加强布局,除紧急设置办公室、出台政策纲领、举办宣导会外,更主动向美日和东盟靠拢,意图借助外部力量,来推动“新南向”政策顺利上路。
在撰文前,笔者曾于东南亚多国调研,并用冷淡以对描述这一地区国家和台商对新南向的反应。
那么,面对岛内质疑和海外的困难重重,蔡英文硬闯东南亚,究竟会走上一条怎样的道路?本章为凤凰大参考与盘古智库联合策划“追踪蔡英文新南向”系列之中篇。
“新南向”动机复杂,东南亚国家疑虑重重
蔡英文一腔热情,准备“挥师南下”,但将让其尴尬难堪的是,东南亚国家对“新南向”政策冷脸以对,目前尚无国家明确表示愿随之起舞。除印尼、菲律宾等少数政府官员象征性附和外,其他国家基本都保持沉默、刻意回避。
首先,东南亚国家意识到,“新南向”政策有其内在缺陷,将遭遇许多近乎难以逾越的障碍,最终前景黯淡。
与台湾相比,东南亚国家族群多元、宗教各异、语言隔阂、部分国家政局不稳,这都将成为制约“新南向”政策的重大难题。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环境,蔡英文还未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就大张旗鼓地推动“新南向”政策,意图让其落地生根,一厢情愿的表现明显。例如,东南亚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而台湾地区熟悉这些国家语言的专业人才屈指可数,仅这一条,就令其所谓的经贸布局显得有些痴人说梦。
台湾“行政院长”林全日前召集十九个相关部会首长,召开新南向专案政策会议。外界评论认为,这个动作固然展现民进党政府对此的重视,但也突显新南向政策至今权责不清、整合无力、控管失灵的窘境。
其次,“新南向”政策对东南亚国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一是台湾在东南亚的投资,大多数额较小,很难产生规模效应,无法为当地经济起飞带来重磅刺激效应。二是由于台湾实施严格的技术转移管控制度,严防高新企业出走导致台湾优势流失,因而到东南亚发展的台湾企业大多技术含量较低,多以制造业为主,无助于带动东南亚国家的技术转型,自然也不会引起东南亚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三是台湾在东南亚的很多企业,往往环保意识薄弱,最近台塑在越南排污导致当地鱼类大规模死亡的事件,影响就极其恶劣,最终被处以5亿美元的天价罚款。
再次,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与东南亚国家的“一中原则”相悖而行。
新南向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政策,其背后隐藏着极其复杂的“政治脱中”和“文化去中”动机,意图构建和强化台湾的政经主体性,并扩大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
所以,“新南向”政策从根本上来说,是蔡英文“台独外交”的核心构成部分。蔡英文拒绝接受“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一个中国”原则,而东南亚国家都完全奉行“一个中国”原则,蔡英文的政策显然与这些国家完全相悖,因而很多国家对蔡英文当局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不愿意沾惹台湾问题。可以预测,只要蔡英文继续拒绝接受“一中原则”,无论她推出任何东南西北向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必然都会四面碰壁、寸步难行。
再其次,东南亚国家还担忧,若是一味迎合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将会冲击或影响到与中国大陆“一带一路”的实质合作。“新南向”与“一带一路”绝对不可同日而语,若蔡英文执意以“新南向”政策来与“一带一路”对决,无疑是以卵击石。大陆已经成为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对于这些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陆占东盟国家贸易比重目前已接近20%,而台湾占东盟国家比重仅约5%,大陆与台湾二者孰轻孰重,东南亚国家心中自有定数。东南亚国家大多希望能够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而不会因小失大,因为蔡英文的“新南向”而失去“一带一路”。
事实上,东南亚国家不但拒绝像蔡英文期待的那样,与台湾构建“经济共同体意识”,反而对“新南向”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意识,严防被蔡英文利用。
例如,蔡英文本打算委派“新南向”政策办公室主任黄志芳担任“驻新加坡代表”,进而把新加坡构建为“新南向”政策的“核心据点”,以新加坡为中心进行对外拓展,在整个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全面推行“新南向”政策。但新加坡在察觉到蔡英文的“不良企图”后,果断作出决定,拒绝接受黄志芳担任“驻新代表”,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被蔡英文所利用,使得新加坡成为蔡英文当局拓展国际活动空间的“道具”和平台。
大陆智库对两岸动向时刻保持关注,图为在相关研讨会上中美知名学者沟通交流。
东南亚台商不买账,担忧“新南向”缺乏制度保障
蔡英文在规划“新南向”政策过程中,也尝试“以人为本”,以在东南亚当地经营多年的台商作为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利用这些已经在地生根的台商来制造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岛内台商转战东南亚,然后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全方位铺开,最终造就“遍地开花、四面结果”的局面。
然而,蔡英文要面对的是,在东南亚的台商对“新南向”并不“买账”,呈现出明显的“官热民冷”态势,台商愿意附和者寥寥无几。归纳原因共有如下五条:
一是东南亚台商曾因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南进”政策遭受重创,至今心有余悸。笔者在东南亚实地调研时发现,很多台商对于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并不了解,也不抱什么希望。原因在于,过往的事实证明,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所竭力倡导的“南进”或“南向”政策,都是困难重重,窒碍难行,最终铩羽而归,让很多台商赔得血本无归。“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很多东南亚台商忧心,蔡英文的“新南向”与李陈时期的政策大同小异,只是包装有所变化而已,形式百变但本质不变。
若一味盲目顺从蔡英文当局的政策,就有可能重蹈历史覆辙,一旦“新南向”政策失败,届时蔡英文可以任意找个理由为自己的错误政策粉饰太平、推卸责任,但台商却将伤痕累累、甚至一蹶不振。
部分当地的台商甚至还对“新南向”政策抱有抵触情绪,因为蔡英文当局派了一批又一批的“考察团”到当地访问,不但未能帮助他们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增加了他们的接待负担。
二是台商担忧“新南向”政策只是蔡英文的政治作秀。蔡英文虽然口口声声要推动“新南向”,但就其具体行动而言,则是步履蹒跚,蔡当局对于东南亚国家并没有做足功课、下足功夫。例如仅就泰国而言,作为台湾最高领导人的蔡英文,竟然连泰国的英文国名都会写错,而“行政院长”林全则分辨不清哪个才是泰国的国旗,这不但让泰国各界不满,也让台商普遍认为,“新南向”政策只是一种宣传口号,蔡英文当局根本无意高度重视。
三是台商在东南亚的投资缺乏制度保障。台湾与东南亚国家并未签署投资保障协定,将会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一旦出现争端,没有任何解决机制,也没有任何保障可言。东南亚很多国家政局情势并不稳定,并具有一定的排外情绪,去年越南发生的大暴动就对台商造成了巨大冲击,很多台商工厂都被付之一炬,毁于熊熊大火,至今历历在目。事件平息后,台商没有获得一分钱赔偿,只能自己承担。
台塑在越南被罚巨款,蔡英文当局无能为力,连派人去交涉都没有,这也让很多台商心寒,严重打击了当地台商对于“新南向”政策的信心。
四是过往事实证明蔡英文当局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为远赴东南亚的台商保驾护航。让很多东南亚台商心寒的是,一旦在东南亚国家遭遇困难,蔡英文当局根本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去为这些台商提供实质性协助,台商只能惨淡收场、自我救赎。目前台湾在东南亚很多国家,如老挝等,连个办事处都没有设置,与其他国家也没有正式的“邦交”官方关系,因而即使蔡英文妄想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根本没有任何着力点,在遇到困难时,根本无力解决,前段时间民进党“立委”苏治芬在越南遭到滞留,就颇能说明问题。
五是在东南亚的台商不但对“新南向”政策无感,反而期待着能够融入到中国大陆所积极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很多在东南亚的台商都反映,“新南向政策完全是政治主导的错误决策”,“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应该强化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因为即使将整个东南亚所有国家加起来,也没有中国大陆市场的一半大”。
不久前,蔡英文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针对两岸关系、台美关系等话题回应提问。
台商每天都在商场奋斗打拼,经济嗅觉自然也会比官员更加灵敏,事实上,在东南亚的台商最希望的不是蔡英文当局“画饼充饥”式地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口号,而是希望两岸能够签署新的经济协议,争取最为优惠的关税待遇或者市场准入条件。如此以来,他们在东南亚的产品也可以经由台湾进一步进军广袤的大陆市场。
凤凰大参考专题文章为本栏目特约,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违者必究。
盘古智库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曾在香港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俄勒冈大学等校访学。在人民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五部,在中国大陆、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曾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广东卫视、深圳卫视、福建东南卫视、海峡卫视等媒体时事评论员。
凤凰资讯微信
关注凤凰资讯
凤凰大参考出品
策划:易心
栏目合作:
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正如火如荼,这是“台独”政经总战略的关键一环。这一政策虽是旧瓶新酒,但不可轻视,蔡英文及其团队做了系统又细致的新规划。曾有倡议认为,台湾应努力融入大陆的一带一路建设,但事实上,新南向政策似乎正为一带一路制造强劲的竞争对手。凤凰大参考与盘古智库联合策划“追踪蔡英文新南向”,共分三章推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形势和经济发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形势和经济发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启示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东亚经济模式的特点东亚经济模式的特点主要有:1、较早地实行了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和政策.由于东亚国家资源和市埸均有限,都采取了“两 头在外大进大出”方式.2、政府较强的干预.建立了行政引导市埸调节相结合的市埸经济体制.(香港除外)3、东亚地区经济呈互补性梯级发展,联系紧密,即“雁行模式”.地区内部贸易比重较大.东亚经济模式的历史功绩是不容置疑的.二战以后,东亚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日本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东亚“四小”也只用了30年时间实现了“经济起飞”,进入“先进经济”的行列.80年代后,整个东亚国家人均GDP迅速增长.年为5.3%,年为4.9%,年为6.2%,其中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跻身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新加坡更实现了人均GDP超过万美元的骄人业绩.东亚经济模式的局限性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个赶超模式,为了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不少国家政策上容易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容易重视物质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东亚国家发展基本上都实行外向型 战略.在资源短缺和国内市埸狭小的前提下,对同时存在需求和资源约束的经济类型而言,外向型 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发展战略.由于以出口为导向,以外资为增长动力,常常导致对国外资本、技术和市埸的过度依赖而忽视内部资本积累和国内市埸的开发, 一旦外资进入减少或出口受阻,经济增长就失去动力,就会出现经济下挫和衰退,这样对国际市埸的过份依赖,但出口产品中主要又是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的轻纺工业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国际竟争力较弱,出口势头锐减,经济增长乏力,从而出现经常项目的大量逆差和财政赤字.例如,泰国1997年经常项目赤字达145亿美元,占GDP的8%,高于国际公认的5%的安全水平,加上外汇储备减少,本币贬值造成国内经济基础脆弱,处于一触即溃的境地.3、政府对经济强有力的干预和调节.作为东亚模式的特征的高储蓄,高投资率就是在出口导向的战略扩张之后逐渐形成的.这种内需资源动员机制需要一种政府机制对此进行高度的制度化,以便强化增长所需要的资本基础.这种经济增长的政府机制,其特征之一就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亲善关系和政治家与企业家之间的合作.东亚经济的新模式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不断临近,亚洲地区许多地方的出口仍在下降,日本的经济仍然一蹶不振,亚洲经济的整个结构需要重新评价.为使中国因重新融入世界经济给亚洲地区所带了的积极影响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亚洲经济资源——土地、劳动力和资金——将有必要在整个亚洲地区进行重新配置.总而言之,亚洲必须围绕中国这一新的生产动力和资本积累的源泉改组其经济构架.迄今为止,亚洲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仍是以日本、台湾、韩国为代表的那种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这些国家的经济依靠海外市场优先策略积累起财富和资本,然后在出口收入增长到足够自我支持后再着眼于国内市场.根据这种存钱——投资的理念,大量的贸易顺差导致太多的积累,以至于须同时保持巨额的持续的投资才能维持所谓的平衡.在某些方面(日本和韩国),政府扮演了一个过渡干涉者的角色.然而,不断增长的需求主要来自海外,相反,不断增长的资本来源却主要来自国内.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到90年代末,中国采用的是相同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并主要依赖海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中国国内消费却受到抑制.然而,最近的贸易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经济已转向一种以贸易赤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在最近几年中,中国经济正悄悄发生着变化.中国已实现依靠国外资本(日本、台湾、美国和欧洲)构成资本积累的大部分,同时着眼于国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总之,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日本等国家的正相反,这种颠倒了的发展模式不应只是坚持还要尽可能地加速实施.东亚经济模式的结论一些国家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的缺陷,以及这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都需要做具体的分析,不能笼统地说金融危机是“东亚模式”的危机,或者全盘否定政府的经济作用.不仅东亚国家的政府在过去为促进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已由其快速的经济增长所证实,不容抹煞,而且东亚国家政府在今后的各项改革和政策调整过程中,仍将发挥主导作用,以克服本地经济的缺陷,迎接全方位的新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曾经受过设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实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等方面的挑战.东亚国家到目前为止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结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赶先进国家的过程.日本、“四小龙”的成功以及过去30年间几个东南亚国家的快速增长都已经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不是西方价值观的附属物.至于政府官员与企业相勾结和裙带关系等腐败现象,也不是亚洲国家的专利,更不是“亚洲价值观”.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亚风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