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通讯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完成情况表格

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
关于2014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汇报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关于2014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汇报
&&&&我县2014年度工作任务考核指标涉及本局共有城镇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现将具体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型城镇化工作完成情况
2014年,我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总体部署,站在襄垣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抓住综改试验区、扩权强县的政策利好和我县被列入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规划的契机,立足县情实际,借鉴外地经验,创新政策机制,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采取四项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上党城镇群建设和大县城建设步伐。
1、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实施方案
一是以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为重点,形成了符合县情实际,科学可行的工作思路。把大县城建设的目标定位在以打
造“中国新城镇新农村典范县”上,将压煤塌陷村搬迁、农民下山出沟、产业工人安置同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政府主导推动与农民自主自愿有机结合,按照规划,襄垣未来大县城的发展框架是:往南要拓展到富垣大道,往西要拓展到208国道,往北要拓展到善福至张良大道连接线,往东要拓展到即将新建的霍黎高速,使城市规划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全县新城镇新农村人口集聚率达到70%以上,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服务均衡、就业充分、社保健全、具有襄垣范式的“中国新城镇新农村典范”。
二是以产城融合为支撑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聘请国内顶级专家团队,在对襄垣县情和产业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认真编制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确立了构建“一城三区五镇六十六村”的发展布局。“一城”,就是以县城建成区为中心,重点对现代商贸服务业和文化娱乐休闲产业进行提档升级;“三区”,一是在县城东部,依托当地传统煤焦产业基地和水资源充足的优势,规划建设“王桥现代煤化工循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采用世界领先工艺,大力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二是在县城西部,规划建设“富阳新能源新材料循环产业园区”,现建成面积36平方公里,主攻低碳、环保、附加值高的高新科技产业;
三是在县城与两大工业园区之间,规划建设“河东移民安置区”,主要承载塌陷村压煤村搬迁移民安置、棚户区改造移民安置、进城农民集中安置、工业园区职工安置和企业科技研发基地;“五镇”,就是立足比较优势、地理条件和产业基础,确定五个重点镇作为统筹城乡建设的主要节点,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小城镇,其中侯堡镇以商贸服务型为主,夏店镇以工贸物流型为主、下良镇以工矿服务型为主,虒亭镇以生态旅游型为主,西营镇以商贸餐饮型为主;“六十六村”,就是结合“一村一品”规划,以2—3平方公里为服务半径,初步选定了66个村作为集聚点,通过鼓励农户流转土地,发展设施蔬菜、规模养殖和干果经济林,壮大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力争通过3—5年努力,将全县323个行政村、983个自然村,逐步搬迁撤并和集聚为100个以下中心村。
2、落实工作责任,狠抓项目建设
在2014年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上述城镇化推进思路,认真分析了全县的经济形势,充分考虑了县财政的实际承担能力,切合实际地确立了我县2014年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任务,并就我县城镇化建设年度重点工程和工作任务进行了层层责任分解,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一是按照省市要求,制定出台《襄垣县大县城建设年度实施方案》,使襄垣城镇化率较2013年提高2.3个百分点;二是加快发展大县城。按照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县城,重点抓好河东新区、襄江(朝阳)新区项目建设,使县城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主要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达到全国县城平均水平;三是积极培育重点镇。五个重点镇都要按照“五建设两整治”的要求开展建设,重点推进以夏店镇和侯堡镇西周片区项目建设,抓好夏店镇、侯堡镇两个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绿地和活动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和景观形象建设,以吸引周边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四是大力开展中心村建设。要围绕基础设施、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开展建设,重点推进夏店镇的夏店村、侯堡镇的西周村和下良镇的龙山小区项目等3个中心村建设,形成特色突出、带动作用强的示范项目;五是完成好2014年转型综改试验行动计划,启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项目的重点任务,重点抓好文王大道和富垣大道两条连接县城和王桥、富阳两大工业园区快速路的工程建设;六是继续按照省市要求的标准抓好乡村清洁工程资金、人员和设备设施等目标任务的落实,形成科学有序的监管制度体系;六是对百人以下村庄下山出沟和工矿区内不适宜居住的村庄进行搬迁治理,按照政策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积极探索政府规划、农民自建、统一配套的新模式,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异地搬迁1000人,让农民真正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体。通过一年来的扎实推进,年初制定的各项城镇化建设和推进目标任务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取得成绩主要标志在以下六个方面:
&&&&(1)大县城建设全面启动
&&&&一是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河东新区总面积6.07平方公里(其中:河道占地0.75平方公里)的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按照新区规划,有计划、分批次启动了河东新区建设。①先后投资4986万元,完成了滨河东路一、二期道路建设任务;投资4738万元,完成了滨河西路综合管道的铺设和建设任务;投资3021万元,完成了文苑南、中、北路的建设任务;初步形成了新区主干道路网。②先期入区建设的投资1.3亿元,容纳60个教学班的四中工程、投资1.8亿元,容纳100个教学班的职中工程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③由襄矿集团晋平煤业承建的用于九庄压煤村搬迁工程,总投资2.6亿元,占地面积90亩,现已完成14栋6层、3栋16层和1栋村委办公楼主体工程,可安置回迁800户2800人入住;④由大平煤业承建的用于池岩等压煤塌陷村搬迁工程也已竣工,该工程占地面积65亩,11栋6层、2栋15层和1栋村委办公楼,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可安置回迁538户1880人,目前,池岩新区已陆续搬迁。⑤由山西潞安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锦绣香江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88.6亩,目前,已完成投资8400万元,一期开工建设的总建筑面积为9.9万平方米的11栋18层楼房,有9栋已封顶,全部完工后可为五阳矿解决3000人住房问题。三是襄江新区建设有序推进。①东河湾小区(180项目村庄搬迁新村建设回迁楼)工程。该工程位于襄垣县崔家庄东侧,仓上村北侧。项目由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山西潞安工程公司负责承建。本工程实际占地面积157.32亩,加上用地线外道路公摊15.25亩,共计172.57亩。总建筑面积25.02万平方米(含人防),规划建设23栋12层73单元住宅楼,4栋服务社区楼(其中:住宅面积22.86万平方米,公建437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涉及1752户。工程于2014年1月份开始施工,目前已完成主体框架、二次结构、室内抹灰、室内水暖、电气、外墙保温及装饰等工作,现在正在进行室内电气、消防、安装等收尾工作,计划日完成22栋住宅楼的主体施工工作。②由七一集团承建的总投资26.9亿元的襄江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崔家庄、仓上两村,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51栋、88.9万平方米;配套商业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在经过近1年的认真准备,现已完成了工程的立项、规划、土地、节能、勘探设计手续;环评正在报批中,同时,开展了对两村的用地范围内的地面附着物进行了评估补偿工作;安置房工程有3栋基础已灌桩;完成了区域内的长安路的路基、排水工程,总计完成投资1.3亿元,11月7日,由县长主持召集工程项目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召开了襄江新区项目推进会,就该项目建设进行了总体安排,该工程全部完工后,可解决万人的住房问题。
&&&&(2)综改试验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今年,我县总投资39820万元建设的文王大道(县城—侯堡)和总投资42230万元建设的富南大道(富垣)两条道路,列入了年度省级考核目标,经过精心组织,抢工期,赶进度,目前,两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工程形象进度占工程总量的60%以上,预计在2015年底可全面竣工交付使用。
&&&&(3)重点镇、中心村建设稳步推进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我县坚持把百人以下村庄下山出沟、压煤村搬迁、塌陷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以侯堡镇、夏店镇两镇为龙头,全面推进就地城镇化工作。一年来,按照“政策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实施了百人以下村庄“下山出沟”工程,共开工新建移民集中安置区21处、住宅楼235幢,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已基本建成&50幢71万平方米。
&&&&一是侯堡镇作为襄垣县县城西部的区域中心,按照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工作思路,完成了总面积18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未来的侯堡镇将依托潞安集团总部所在地优势,全面打造以商贸服务为主,煤矿设备、机械加工、特色农产品种植为辅的新型城镇,形成“两轴、五区、三纵、五横”的空间布局结构。今年,重点计划先期建设西周片区集中安置和侯堡片区集中安置区两个项目。通过逐户摸底调查,侯堡镇西周村附近采煤塌陷村(西周、东周、西元垴三个行政村)和100人以下的自然村中自愿进镇的农户共有618户1854人,新建的棚户区改造西周安置用房项目的可容纳户数(624户)。工程总投资3.8亿元,规划建设9栋26层,总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商住一体楼,目前,已投资500万元,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基本具备了开工条件,土地手续已经报省,待手续完善后组织全面开工。
&&&&二是夏店镇集中安置区项目规划占地4平方公里,以“漳河为轴,两岸开发,建设商贸物流型社区,打造襄垣县城‘次中心”为目标定位,主要承载采煤塌陷村移民搬迁、下山出沟移民搬迁和工业区服务配套三大主体功能,分三期五年时间建成。集中安置区一期项目占地90亩,总投资79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61440平方米,包括23栋46个单元6层住宅和配套建设一个1200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成后可解决460户,约2000人居住。目前,已投资398万元,前期手续已经办理完毕,有15栋楼的地基处理达到了正负零,基本具备开工条件。
三是下良镇下良村龙山小区建设项目,该项目既是市级中心村重点考核项目,又是下良镇因采煤引发地质灾害而实施的一项搬迁治理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6950万元,占地80亩,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单元住宅楼4栋和庭院式住宅楼49栋,工程分两期进行。2014年,计划重点完成投资3778万元,建设总面积16473.8平方米的回迁住宅。工程包括一栋6层40户5981.8平方米单元楼和总面积10492平方米的庭院住宅43户,年内整体进度达到80%以上,实现209户安置对象首批入住。同时配套建设小区便民超市、健身广场、卫生室等基础设施。依托史水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对小区进行全面立体式绿化,建成后将全部实行水、电、暖集中供应,物业标准化管理。真正使人文景观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力争把该工程打造成为上党一流的特色示范住宅小区。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可望年底实现入住搬迁。
四是全县各个乡镇都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组织启动了一批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古韩镇:投资36000万元,在东北阳、北里信占地200亩,建设古韩片区棚户区改造新建城东东北阳安置用房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安置用房97000平方米,规划设计为11栋11层、11栋6层,目前投资1200万元,各项前期手续已基本完成,已完成5栋高层建筑地基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安置850户3000人;虒亭镇:计划投资5000万元,占地50亩,建设总建筑面积为17000平方米的安置用房,全部建成后,可解决100余户400余人的集中居住。目前,投资1000万元,一期建设的22栋庭院(其中:130平方米16户,170平方米6栋)已开工建设,总体进度达到了主体封顶,年底可具备入住条件;西营镇:今年投资1500万元,开工建设了丰曲移民安置区36套和棚户区2栋98套安置房。目前,主体已经全部封顶,基本具备入住条件,可安置600人;北底乡:投资1500万元,改造建设了110户回迁安置楼,目前已经具备了入住条件,可安置500人。王村镇:投资1000万元,在店上村建设26套安置房,目前已基本具备入住条件,可安置130人。另外,在孔家洞村投资160万元,建设7套安置房,目前已开工,可安置40人;上马乡:在司马村投资550万元,占地30亩,新建一期工程18户30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工程总体进度为60%,全部完工后,可安置80余人;善福乡:在上丰坪,占地150亩新建压煤塌陷和百人以下移民搬迁工程,其中:投资一亿元,计划新建下山出沟安置用房238套,目前,已投资2000万元,正在办理各项前期手续,全部完工后可安置1000人回迁;富阳工业园区:霍村,总投资2900万元建设的2万平方米一期94户居民安置楼、92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已全部投入使用;正在施工的二期工程有三连体别墅和单元楼房两种布局,预计年底可完成主体工程,能安置两个自然村剩余的216户居民。富村,投资2亿元建设456套安置楼,目前已全部完工并搬迁入住,共安置315户1200人。
到12月底,全县异地搬迁人数将达到6594人,县城人口达到了12478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29%,较2013年底提高了2.3个百分点。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
一是延伸拓展、畅通“血脉”,构筑城市框架。以大棋盘为格局,以大枢纽为主题,以大融合为战略,在已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2014年,除开工建设了文王大道、富南大道(西山底至208国道)外、我们还投资新建和延伸了开元路西延、朝阳西街、亲贤街等县城道路工程和张良大道等6条连接城乡的快速通道,构建起四通八达、出入便捷的大交通网络。
二是县城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责任,切实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实施了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气、供水管网改造和城市防洪排水渠道、管道升级改造工程,新建街道“三管四线”(供热、供气、供水管道,电线、电视、电话、互联网线路)全部入地;新增县城免费公交车辆,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围绕改善群众入学、入托、就医条件,高标准新建了教育园区、医院、妇幼院、老年公寓等一大批公共服务项目,基本实现优质公共资源共享,县城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有效改善了县城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截止10月底,县城集中供热、供气、供水率分别达到91.5%、90%和9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街巷硬化达到100%,电信、电视、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县城绿化覆盖率46.06%,人均公共绿地17.81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4、提供产业支撑,拓展就业渠道
&&&&依托王桥园区、富阳园区两个承载平台,新上了一批总投资高达千亿元的工业转型项目,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已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坚持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同步推进,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投入扶持资金,发展了襄子老粗布、天下襄、林盛果业、绿龙养殖、康润农林牧、油籽牡丹等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设施蔬菜园区达到128个4.5万亩,初步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模式,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劳动力解放;各级职能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对新型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达2300多人,为促进进城入镇人员就业,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途径,为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了有利条件。
5、主要做法
按照新的目标定位,我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紧紧抓住新能源、新材料这一主导产业,新城镇、新农村建设这一强力引擎,拉开框架,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1)组建机构。按照“产业衔接,配套保障,建设搬迁,组建平台,规划设计”推进城镇化五条路径,先后成立了襄垣县新城镇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吸纳31个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组下设“一办五组”六个办事机构,明确了领导组、成员单位及各办事机构的职责,做到了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五落实”;组建成立了县城区党工委、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将为我县城中村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设“新城镇新农村典范”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搭建平台.按照领导组的具体安排和要求搭建融资平台和土地收储平台,各乡镇分别组建了村镇建设投资公司,与县政府兴通城投公司股权衔接,形成专司新城镇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体系;以“保资源、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由县国土部门负责,入轨运行建设用地收储工作,实行“复垦一块、收储一块、安置一块、开发一块”,以村镇建设投资公司为平台,各自平衡本乡镇的建设用地指标,实行“搬迁一块、复垦一块、盘活一块、建设一块”,先行先试,搞好农民土地置换、流转、产权确立工作;组建了认购规模达到10亿元的全国首家城镇化建设私募基金,实现了以私募基金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金融服务对接县域经济的新机制两个“全国首创”。
&&&&(3)出台政策。在推进新城镇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襄垣县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行政命令”和“一刀切”,广泛吸纳群众意见,使群众意愿与政府决策有机融合、贯穿始终。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搬不搬迁由农民自己决定,进城还是入镇或者搬迁中心村,也由农民自己选择,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农民说了算。每年初,由乡镇组织各村对农民进城、入镇、迁中心村的申请意愿进行统计,合理确定县、镇、村三级安置房年度建设任务。对采煤塌陷和压煤村搬迁,坚持“政府主导、规范操作,以企业负责、整村搬迁,分期实施、政府托底”的原则来推进;&“下山出沟”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镇村集中安置点以政府投资为主,村民参与和社会参与为辅,同步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实施。同时,制定了“下山出沟”财政补助、采空塌陷村和压煤村搬迁、农民工和进城农民购房贷款贴息、进城农民就业及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政策。农民进城入镇后,在同等享受城镇居民五大保险和廉租房、保障房等优惠政策的同时,仍享受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通过企业吸纳、产业承载、技能培训、政策引导、劳务输出等多种形式,优先安排落户城镇农民就业。妥善解决好农民进城入镇后的生活、住房、教育等实际问题,保证他们进得来、留得下、有业就、有学上。
(4)强化督查。建立了领导包保联系制度,所有重点工程都确定1至2名县领导分别包保。组织发改、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对全县的重点项目进行集中办理,加快项目立项、规划、用地、环评、招投标等手续办理。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建立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调度领导组、指挥长、领导组办公室的三级调度制度,及时研究处理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严格落实了考核奖惩机制,对重点项目坚持一月一督查,督查结果排队通报,并派专人负责对所有的重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如:在重点镇、中心村、城中村改造、塌陷村治理、压煤村搬迁、新城镇新农村建设上,分别由县人大、县政协以及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包保,对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存在问题
从我县目前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项目较多,规模较大,多数工程已经铺开,建设势头比较好,但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县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依然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瓶颈,好多项目因受土地审批等前置手续的影响,无法展开;二是由于工程项目多、加之受市场影响,县财政收入下滑,即便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去融资,资金缺口仍十分严重;三是城镇化建设,涉及拆迁量很大,如何平衡老百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相关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7、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我县将继续以率先建成新型城镇化范式为目标,认真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眼于撤县设市为目标,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强化“四项基础”不松劲,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突出先行先试主旋律,攻坚项目建设主战场,力求产业转型大见效、城乡面貌大变样、民生幸福大提升,全力打造中国“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新城镇新农村典范”县。继续按照我县确定的城镇化发展路径,用三到五年时间,高标准完成新城镇新农村、移民安置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城、三区、五镇、六十六村”的城镇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好已有的建设成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
(1)继续加大对河东新区、襄江新区的开发建设,目前,已与中建公司达成了总体开发建设意向,正在就一些合作细节进行进一步的磋商。
(2)继续完成综改试验重点工程任务,完成文王大道、富垣大道的建设,确保2015年底实现全面贯通。
(3)继续完成好重点镇、中心村的各项建设任务。
(4)抓好已经开工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压煤村搬迁、塌陷村治理和下山出沟移民安置工程的建设任务。
(5)继续引深全县乡村清洁工程,按照省市要求,全面构建乡村清洁管理机制体制,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6)新上一批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重点项目,待县政府研究后确定。
二、农村危房改造和乡村清洁工程情况
1、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情况
对2014年度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落实到具体改造户上,目前,已完821户,剩余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仍在进一步推进之中,可望在近期全面完成。
&&&&2、乡村清洁工程情况
我县乡村清洁工程2014年总量为完成全县64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工作资金主要来源分别为,省级拨付259万元、市级拨付259万元,县级拨付280万元。今年以来,我县对全县13个乡镇进行了集中整治,主要包括:村庄街巷、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田间地头,公路、河渠沿线,畜禽养殖场、学校和企业等单位区域的环境卫生。针对当前农村环境出现的垃圾乱倒、乱堆乱放、乱撘乱建、畜禽粪便和废水污染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其中新增垃圾池470余个,动用大型机具2100余台(次)、清理死角垃圾23500余方,“四堆”清理4800余处、粉饰墙壁70万平方米,购置垃圾清运车160辆,已发放120辆,配置人力三轮车460辆,正在发放,购置垃圾箱120个、手握式垃圾斗1000个,手握式垃圾收集钳1000个的等待发货,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正在筹备审批中,重点镇、中心村的平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6%和28%。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分配情况
1、基本情况
我县保障性安居工程从2010年开始实施,县委、县政府每年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都列入了当年重点工程,截止目前,共集中修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共3612套,建筑面积为28万余平米,其中廉租房392套、公租房900套、经济适用房2320套(已建成3308套,304套正在办理前期工作)。安置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也同步推进,具体情况如下:
(1)和馨园保障性住房是2011年全县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位于县城迎宾西街南侧(九七二处对面),占地49.17亩,项目总建筑面积60539平米,共660套,其中:经济适用房54539平米552套;公共租凭住房3600平米60套;廉租房2400平米48套,概算总投资1.2119亿元。2014年已分配入住。
(2)和美苑保障性住房工程,位于滨河路北段西侧,新建二中北侧,占地面积140亩,建筑总面积为21万平米,商业服务网点3万平米。该工程项目分三期实施:
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10649平米1256套,共13幢(13—16层),包括经济适用房69696平米672套;公共租凭住房34531平米480套;廉租住房6422平米104套,概算投资2.1501亿元,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13幢高层保障房主体全部完成,相关配套工程正在进行,共完成投资1.9亿元,计划在2015年5月分配入住。
二期工程建筑面积平米1392套,共13幢(15—18层),包括经济适用房68158.48平米792套;公共租凭住房23134.11平米360套;廉租房12864.48平米240套,概算投资2亿元。日已全部开工,2015年底完成。
三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4890.34平米,可建经济适用住房304套,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3)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由我局直接承建的3个项目分别是北关安置房、北里信河东新区拆迁安置房、候堡西周拆迁安置房,共计2009套,面积182362平米,概算总投资5.436亿元。目前除北关安置房主体完成366套,建筑面积34771平米,其余项目建设手续正在办理中。
&&&&(4)资金到位情况:根据中央、省级财政对公租、廉租住房建设资金的补助政策(廉租房中央补助资金400元/㎡、省级补助资金50元/㎡;公租房中央补助资金300元/㎡、省级补助资金50元/㎡,其余部分由县级财政统筹解决)规定,截止目前,保障性住房总投资5.3亿元,到位资金4.16亿元(其中中央、省、市1.38亿元、县级财政配套2334.94万元、兴通城投公司贷款2.55亿元),资金缺口1.14亿元。
(5)申报审核和分配使用情况:在申报审核公示过程中严格“三公示二审核”制度。2012年初,我们参照中央、省、市有关规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襄垣县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细则》、《襄垣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襄垣县廉租住房管理实施细则》等住房保障方面的规定,并根据细则确定了当年的申报准入条件,全面展开了我县住房性住房的申报审核公示分配管理工作,当年审核公示人数为1246人(经济适用房1087人、公租房84人、廉租房75人),2013年5月,由住建局牵头,在民政、财政、公安、纪检、公证处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对和馨园660套保障房进行了分配,入住后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2013年、2014年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住房水平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准入条件,并确定轮候人员581人,新审核公示人员1117人。
(6)廉租住房补贴发放情况:2008年开始,我县实施对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根据我县年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住房平均水平,确定了困难家庭住房保障标准,并对申报家庭严格审核把关,到目前累计对2600余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374.736万元,其中2014年补贴348户,发放47.7360万元,已发放到位,基本达到了应保尽保。
&&&&2、主要做法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中央“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重大举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量大、社会关注度高。近年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简便惠民的原则,各部门通力合作,多措并举,有效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大意义,每年年初将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列入县政府的重点工程和民盼实事之列,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公安、发改、财政、国土、住建、民政、审计、监察、人社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全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形成了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严格落实政策。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国家有关保障性住房建设减免各类税费、保障土地供应、多方筹措落实资金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程序办理对立项、土地、环评等执行相关规定,特别是近年来项目建设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用地一直按用地计划随建设计划直接下达,做到了优先储备、应保尽保,从而有效加快了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进度。
三是把好四个关口。把好选址关,我们按照适度集中建设与分散配建相结合的原则,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结合县城未来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尽量靠近城区中心、交通方便、周边公共设施配套较完善地段予以选址。把好规划设计关,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紧紧围绕“标准适度、结构合理、配套完善、功能齐全、质量优良、经济适用、环境优美、便利节能”要求,通过招标选择设计单位。无论户型设计、建筑外观,还是环境配套等方面都力求精益求精,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把好质量安全关,为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选派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的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加强协调和管理,从监督监理单位按规范履行职责,到监督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现场管理,从材料进场,到建设的各各环节,都严格把关,并定期组织开展工程质量大检查,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项目负责人现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限期整改。把好综合配套关,在建设中,我们始终把小区配套摆在重要位置。小区水、暖、电、气和网线等均与房屋同步一次性配套建设到位。对廉租住房则制定统一的室内基本设施装修标准,低收入家庭无需再自己掏钱装修就可入住,确保住得进,用得上。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面,确保各小区周边建有学校、商业网点、农贸市场等必要配套设施,切实方便群众。
3、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安排
实施保障性住房是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用地指标报批周期长。由于政府储备土地较少,土地问题一直是困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项目),虽然县委、县政府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给予了极大的倾斜和支持,但由于受国家土地政策的影响,报批进展较慢,审批程序繁多、时间紧、任务重,影响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推进速度。同时涉及征地村集体、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给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
二是资金缺口大。虽然中央给予保障性住房资金补助,其余资金全部靠县财政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和前期的各项费用,由于县级财力有限,给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由于县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9平方公里扩张到现在的23平方公里,新区的供暖、供水、供电等城市配套设施应该总体规划同步实施,靠每个项目来各自协调,既不科学又不规范,而且难度较大还存在重复投资,浪费财力人力。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们将以积极认真的态度、真心为民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长远发展的眼光、改革创新的思路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做到又好又快建设、公开公平分配、依法依规推进。进一步解决好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村住房困难问题,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让更多的家庭实现住房“梦”。
&&&&&&&&&&&&&&&&&&&&&&&&&&&&&&&&&日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