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孩子手机上瘾怎么办?

玩手机成瘾怎么办 _5号网
当前位置:&>&&>&
玩手机成瘾怎么办
在这个网络时代,可以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这些产品应该是我们用来拉近与朋友亲人距离的设备,但却在今天成为了离不开身的重要物件,一旦没有了这些设备大家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对于这类已经有瘾的朋友,与它们保持适当的距离你也应该为自己定下一些计划。移动装置拉走你的关注力在移动装置和可即刻联系的时代之前,如果有人在跟你讲话,你却在对话中,突然拿起报纸看了起来,或是传讯息给以前高中同学,问他们小孩最近如何,绝对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但是现在,多亏了智慧型手机,这种事天天发生。工作到一半的时候,即时讯息提醒声响了;看电影的时候,口袋里的手机因为新简讯震动了起来;开车的时候有来电;去拜访奶奶的时候你还一边上Facebook。你可能同时在跟某人讲话,但在手机一响或震动之后,或是太久没响、没震动,你的关注力就会无可避免地被拉走了。一整天下来,感觉就像是所有事情都在争取你的关注,或是你要一直争取别人的关注。智慧型手机和社群媒体在近年来为我们的生活做了不少事,但它们也好像影响了我们真正出席任何时刻的能力。现在不论跟谁开会或碰面,即便专注力没有完全投入其中,在社交层面上好像也已经被默许了。华盛顿大学伤害防治研究中心于2013年的研究指出,他们在20个「高度危险」的十字路口所记录的1102个行人中,有将近1/3的人,一边走路的同时,也一边在讲电话、传简讯,或听音乐。你还记得妈妈有说,过马路要看两边吗?现在不只如此,还要交代你记得抬头才行。同样的,你可能人在工作场合,但是却整天在检查社交网站,你就没有做到老板雇用你时要你做的事:全神贯注。(除非你是在Facebook上班,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不整天挂在Facebook上才奇怪。)即使人在现场已经不等同于你把专注力放在这里了。所以,「专注力」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比你实际所在的地点来得更重要了。事实上,专注力重要的程度,感觉上已经等同社交层面中币值的地位。当一个泛泛之交用12封落落长的信一直吵着要跟你约一通不必要的电话会议,这个人就是在大量地消耗你的专注力储蓄值。当你可以跟朋友好好相处一段时间,不受电话或电子邮件干扰,你就是拿出了专注力投资这段友谊,并且在自己的专注力储值帐户中存入一大笔专注力。你的专注力是有限且有高度价值的资源,你应该要把它用在你自己觉得重要的事物上,不论是朋友、家人、工作,或你自己都可以。当然,人类的情绪都不是能够真的货币化计算的。你不能跟孩子说:「没时间讲话了。你们知道妈妈的时间有多昂贵吗?」他们应该会觉得非常傻眼吧。你不能把专注力像货币一样拿去做等值交换,虽然有些人看起来不像是「值得」你花时间对待,你也不该就此忽略这些人,因为这样你就成了个混球了。对某些人付出注意力,对其他人则否,这样做并不代表你就是瞧不起人或是狂妄自大。这只是反映了一个很实际的事实:每个人都只能对限定数量的人付出关注、或是发展出情感。有些科学家甚至相信,一个人能跟多少人维持稳定社交关系,可能是受到天生的大脑构造所限。知名演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就曾提出一个理论,认为大脑能力,最多只能让我们跟大约150人发展有意义的关系,这个数字现在被大家称为「邓巴数字」。不论这是不是真的,有这个认知,了解我们无法跟所有人结为朋友比较好。人类心理中最奇怪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时候会用很奇怪的方法,帮自己的人际关系排出优先顺序,进而影响我们在关注力上的分配。想想看这件事好了:大家都觉得,欠不熟的朋友钱,最让他们感到压力。反之,对于自己身边亲近的人,或是认为之后还是会见面的人,我们反而觉得暂时欠债不还也没有太大关系。心理学家光是看还钱的速度,就可以判别这两人之间交情的本质为何。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回那些不是很熟的人的信,会让我们觉得压力很大,然后反而把亲戚写来的信一直堆在那儿没空处理。当同事或普通朋友写信来被我们忽略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在「关注力」上欠人家一笔。但如果朋友花了时间写信来,结果我们没有付出关注力,我们可能还不会觉得要马上还债,因为知道自己跟这个人很快就会有机会面对面接触了。当我跟我弟弟马克一起在Facebook工作的时候,只要他女友普莉希拉(现在是他的太太了)一打电话来,他就一定会接。不论他当时在做什么,马克把对她的专注力摆在所有人之前。布伦特跟我也采取差不多的做法,不论我当下多忙,只要看到手机显示来电为「布伦特」,我就会尽量想办法接电话。如果专注力是我最珍贵的资产,那当然没有其他人会比我的家人更值得我把这样的资产交付给他们了。科技的进步拓展了人们传达及接收专注力的方法,但是当太多事情都需要我们的注意力的时候,可能就会让日子变得很难过,也影响到我们与重视的人之间的情感。在决定我们到底要把专注力放在谁身上之前,应该要了解我们的朋友,和「加好友」之间的差别。现在可能有点想不起来了,可是朋友这个词,在过去曾经只是名词,还不是个动作。当时,朋友就是那些跟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会常常一起出去、一起喝酒,互诉心事。Facebook的时代开始后,社交网络改变了一切。现在,一个「朋友」,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或是秘密敌人,可能是同事、远亲、邻居的狗,也可能是金?卡戴珊。不同的交流管道也改变我们在专注力上的分配。如果有人手写了一张卡片给你,或寄个礼物,我们就能得到几天的时间可以处理。一通电话比起一通视讯电话,占用的专注力相对小些,因为我们可以同时进行别的事,且不需要在通话中一直整理头发。面对面谈话,谈话间还把手机关机,这是我们能表达的最高度关注了。把专注力看作是货币把每天有限的专注力想成是一种货币,可以帮助我们把该做的回应排出优先顺序。要回覆收件夹里所有信件会令人压力很大,我们想要看到收件夹显示零封信件,跟渴望看到神秘的独角兽一样,如果不把信件回完,心里就会觉得自己还有欠债没还一样。现在甚至还有一种服务,把专注力的抽象概念拿来比照金钱,去向广告信件的发送人收取大笔款项。这对科技公司来说是很大的转变。在社交网络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平台都一直鼓励你大量跟其他人连结,好像有什么交友数量大赛一样。但随着一切像钟摆般荡回来,现代人越来越无法消化他们的线上好友人数,开始出现了这种新兴行业,专门为宁可只跟自己比较在乎的人连结就好的人服务。比方Path,这个社群媒体就限定使用者只能有一百五十位好友,还有Couple,这个软体就只设定给情侣使用。我们最终都应该要好好想想,哪些人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今年我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一起去了一趟两天一夜的水疗之旅。晚餐的时候我们举杯跟彼此约定,在这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还是要为彼此空出时间,给予对方最高度的关注。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一直守住这个承诺。科技与友谊的平衡小技巧撇步1/科技应该要能让你拉近朋友、友谊的距离有机会能弹指就和数千人联系是很棒的一件事。但是你的关注是很珍贵的。要确定这些连结不会破坏你跟最要好的朋友和所爱之人之间的关系。撇步2/打败数位成瘾症这一切实在太诱人了。你听到手机作响,彷佛都可以看到有讯息在对你招手了。但若是你正在跟别人谈话、正在参与活动,或你是在开车,那就不要去看手机。虽然你花了15分钟才回讯息,世界也不会因此崩解。你也能因为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之中,获得不可思议的回报。撇步3/如果你真的需要接触数位世界那就考虑一下在每个礼拜安排一个数位安息日吧。不论是一整天都不使用那些装置,或只是30分钟没有科技产品介入的时间也好,让自己有机会可以排解网路的影响、得以关机休息,好好享受身边的世界和人事物。撇步4/生日和删除好友你可能不知道,最容易被删除好友的日子,正是生日!你会看到一个平常没怎么联络的人的名字跳出来,这个人可能跟你其他朋友不一样,没办法在下一个生日的时候,继续身为你的「朋友」。如果我们够幸运可以继续过生日,在偶尔进行朋友清单的大扫除之后,还继续跟这么多朋友见到面,那就足够了。手机上瘾怎么办?
我的图书馆
手机上瘾怎么办?
你知道老虎机吗?在19世纪刚推出时,老虎机只是一种自动售货机而已。但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设计者给它加上了越来越多的功能,现在老虎机为拉斯维加斯赌场带来的收入占了70%。
同样的,社交媒体一开始也是为了将人们联结起来,为其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插一点广告。而非死不可等平台虽然也能创造传统收益,但它们想要的是人们的更多参与。
很多人会将社交媒体上瘾归咎于意志力薄弱,甚至认为这是一代人的堕落。但人道科技中心创始人Tristan Harris却说,科技也难逃其咎,它会用各种方法引诱人们使用设计叫媒体:包括虚幻的菜单控制感、对于错过信息的恐惧感、对社交支持的渴望、持续不断的消息打扰,甚至是“老虎机”式的不定时满足感。
Harris说,想要让人们上瘾,科技设计者只需要将使用者的行为与不特定的奖赏联系起来即可。奖赏的变数越大,使用者就越容易上瘾。
很多人都曾经沉浸在手机屏幕里,忽略掉外面的世界。上一次刷新社交媒体时,你看到了朋友的度假照片、一则广告,那下一次呢,有可能是别人给你点了赞,也可能是有人发了你最喜欢的一首歌。于是我们便不断地刷屏,将有限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时间都放在了里面。
但该怎么办呢?首先,抛弃手机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但你还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
1. 关闭消息通知,只接受真人给你发来的信息。
2. 如果可以的话,将屏幕设置成黑白灰色调。软件设计师都深谙色觉理论,他们会用最完美的颜色搭配方案吸引你的注意。
3. 对软件图标进行分类,只把最重要的工具放到主屏幕上,删掉不用的软件,有些可以放到子文件夹里。
4. 追踪或者限制自己的使用频率。很多软件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5. 少把手机放在身边,比如在睡觉的时候。
最后一点很重要。有研究证明,仅仅将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就能对人们的认知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当然了,为了让不被手机奴役,我们可能还需要做更多事情。可能是社交媒体公司的制度改革,也可能是相关法律的设立。但在此之前可以肯定的是,贪得无厌的智能手机对人类点击率的渴望将不会衰减。
本文译自 ,由译者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原作者:ROBERT LAMB
馆藏&38991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