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华为培训机构不上市的真正原因曝光,华为培训机构是谁的

刚刚,华为不上市的真正原因曝光!
3月31日,华为通过其官网公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今天早上在媒体上刷屏的是:华为员工去年人均收入达到60万元。
其实,细读年报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更为重要的信息,比如:华为为什么不上市。
对于华为不上市,任正非有过多次解释。2016年5月9日新华社曾播发一条“与任正非面对面”的新闻稿,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华为为什么不上市?
任正非:因为我们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守住“上甘岭”是很难的,还有好多牺牲。如果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那儿可赚几十亿元、几百亿元,逼我们横向发展,我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
2014年前后,任正非还对记者说过这样的话: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华为肯定不会上市,“资本市场都是贪婪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上市成就了华为的成功。”
任正非表示:“我们都听过传统经济学中的大量理论,这些理论都宣称股东具备长远视野,他们不会追求短期利益,并且会在未来做出十分合理、有据可循的投资。”但事实上,任正非说,“(公众)股东总是很贪婪,他们希望尽可能快地榨干一家公司的每一滴利润,而拥有这家公司的人则不会那么贪婪。我们之所以能超越同业竞争对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上市。”
其实稍有资本市场常识的人都知道,只要创始人、管理层持股超过51%,就足以实现对公司的绝对掌控,公司的分红策略、发展战略不会受到外部股东的制衡。
所以,任正非对记者的两次表态,并没有解释清楚华为为什么不上市。
如果你细读华为2016年报,就会发现秘密所在:华为有着极为特殊的股权、表决权结构。
上图是华为的组织结构图,跟其他公司一样,“股东会”是最终决策者、所有人和控制人。华为年报也说: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但接下来华为年报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们:华为的股东会由“工会”和“任正非”两名股东组成。没错,只有两个股东,一个是任正非本人,一个是“工会”。
年报接着说:
工会作为公司股东参与决策的公司重大事项,由持股员工代表会审议并决策。持股员工代表会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组成,代表全体持股员工行使有关权利。
由此可见,“工会”这个华为的大股东,背后是“持股员工代表会”,而这个代表会,当然是由“持股员工代表”构成的。那么,“代表”都是谁呢?年报接着透露:
持股员工代表和候补持股员工代表由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持股员工代表缺位时,由候补持股员工代表依次递补。
目前持股员工代表会成员包括:孙亚芳、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任正非、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梁华、任树录、田峰、邓飚、周代琪、蔡立群、江西生、尹绪全、姚福海、查钧、李英涛、纪平、陶景文、张顺茂、丁少华、李今歌、王胜利、王克祥、吕克、杨凯军、蒋亚非、何庭波、孙铭、吴昆红、赵勇、颜伟敏、唐晓明、王家定、魏承敏、熊乐宁、李山林、徐赤、宋柳平、周红、陈军、惠椿、彭中阳、李刚。
“代表”一共是51个人,其中包括任正非及其女儿孟晚舟(华为常务董事,首席财务官)。而且华为还准备了N名“后补持股员工代表”,随时准备出缺的时候递补进来。所以,外部力量想影响华为的核心权力是非常困难的。即便费尽千辛万苦,掌控了“工会”,也只能跟任正非形成1:1的表决关系。
上图:华为董事会成员,图片来自年报。
前排左起 :李今歌、郭平、孟晚舟、徐直军、任正非、胡厚崑、何庭波、李杰;
后排左起 :陈黎芳、万飚、张平安、孙亚芳、徐文伟、余承东、丁耘、李英涛、王胜利;
任正非、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以及董事长孙亚芳的位置、姿势,值得品味。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了:不是说任正非持股量非常小,华为员工持股量非常大吗?其实,这就是华为股权结构特殊的地方。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任正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把绝大多数股权“不完整地”、“虚拟地”授予了员工。从本质上说,华为给予员工的是“在职期间的分红权”,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股权。
网上有一篇文章,形象地描述了华为员工获得“虚拟股权”的场面:
每年此时,表现优异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公司)员工们会被主管叫到办公室里去,这是他们一年当中最期待的时刻。这些华为公司的“奋斗者”们会得到一份合同,告知他们今年能够认购多少数量公司股票。
这份合同不能被带出办公室,签字完成之后,必须交回公司保管,没有副本,也不会有持股凭证,但员工通过一个内部账号,可以查询自己的持股数量。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如果员工辞职或者被炒掉,“虚拟股权”只能卖给“华为工会”,价格一般是买入的价格(比如买入时是1元一股,卖出时也一样,跟净资产、市盈率无关)。由此,曾有华为离职员工状告过公司,但一般都会败诉。因为当初跟公司有协议,而且他们也拿不出自己持有华为股权的确切证据。
华为年报还这样描述了公司股东、持股计划:
华为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股东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下称“工会”)和任正非。公司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81,144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参与人均为公司员工。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贡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任正非作为公司个人股东持有公司股份,同时,任正非也参与了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16年12月31日,任正非的总出资相当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1.4%。
如果你知道了华为股权的真正含义,就明白了任正非是如何只持有公司1.4%的“股权”,但却获得了不少于50%的投票权的。
华为内部股权,跟我们通常所说的股权含义完全不同,所以事实上华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任正非的企业,他至少控制了50%的投票权,只不过自己只拿了1.4%的分红权。
有媒体曾质疑过华为的股权是对员工的“欺诈”,是不规范的。但事实上,华为的内部虚拟股权(分红权跟表决权存在分离现象)的设计是超前的,它成功解决了科技企业的发展问题。后来很多企业采取了类似的股权、表决权分离的方法,比如阿里、京东等等。由于目前A股、港股还不接受特殊股权公司上市,所以阿里、京东只能远赴美国上市。
华为如果上市,它的情况就更为复杂,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不到非上市不可的时候,华为是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中国官方此前已经明确表态:要推动特殊股权结构企业上市。也就是说,华为未来在国内A股挂牌不是不可能的。
年报还透露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华为有董事会,还设立了一个“董事会常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休会期间的执行机构。在这个常务委员会里,任正非(副董事长)和孙亚芳(董事长)都没有出现,但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在里面。
根据年报:
董事会成员共17名,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选举产生。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孙亚芳,副董事长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任正非,常务董事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董事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李英涛、李今歌、何庭波、王胜利。
董事会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董事会休会期间的执行机构。董事会常务委员会成员包括 :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2016年,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共举行了12次会议。
另外,华为2016年年报还告诉我们,虽然企业业务发展迅猛,但利润增长缓慢。尤其在消费者业务方面,华为仍然没有建立强大的竞争力,道路又远又长。
上面是华为2016年和2015年业绩的比较。2016年销售收入大增了32%,达到了5216亿元,但利润只比2015年微增了0.4%。以任正非的“居安思危”,华为现在肯定是比较焦虑的。
上图是华为近年来的“年复合增长率”,前两项指标说实话比“恒大地产”差远了,这也显示出当今中国的一大特点:做实业的比较艰难,也比较辛苦。
上面两张图,是华为三大业务板块的构成情况,以及收入来源地分布,可以看出,中国仍然是华为最大业务来源地。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韬略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华为为什么坚持不上市 华为不上市的原因是什么?_股票知识_股城股票
华为为什么坚持不上市 华为不上市的原因是什么?
11:21:24发布:股城股票
在市场舆论对独角兽的呼唤声中,国内真正的企业华为的动向令人关注。近日,有券商研报称,华为也有意向参与本轮资本市场“”战略。那么,华为为什么坚持不上市,华为不上市的原因是什么呢?
华为为何不上市?
华为坚持不上市,这对于当下的A股市场乃至全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奇迹”。因为A股市场实在是太好圈钱了。企业上市,不仅企业可以大把大把地,而且大与高管们也可以大把大把地,快速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甚至是几十亿数百亿的富翁。
华为为何坚持不上市
因此,为了到A股市场圈钱,多少人削尖脑壳为了上市,甚至就连已经在境外上市的公司,也要私有化后回到A股市场来高价套现圈钱。因此,华为长期坚持不上市也就成了一个“另类”。
华为为什么坚持不上市呢?一些也给出了不同的分析。比如,有人认为华为不缺钱,没有必要上市融资。也有人认为,华为是一家良心企业,不屑于某些上市坑害投资者的一些做法,特别是一些企业的大股东,上市后进行清仓式减持,把一个空壳扔在市场上损害投资者利益。
这是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这两种说法确实都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后者,作为一家良心企业,华为不上市的做法常常让为之感动。
实际上,对于华为坚持不上市的做法,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早在几年前就给出了明确的说法。2014年5月,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华为肯定不会上市,“都是贪婪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上市成就了华为的成功。”任正非认为:“我们之所以能超越同业竞争对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上市。”
坚持不上市的原因
一、为了上市,华为必须清理员工持股,目前华为的员工大约有18万人,有超过8万名员工持有华为公司的内部股份。这些持有股份的员工都是华为的骨干力量,或是为华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的,要收回这些员工的持股,对于华为来说显然是一场大地震,员工的四分五裂不可避免。
二是华为上市后,持股的高管与骨干分子因为股票上市后都将成为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如此一来,谁还愿意留为打拚。而且对于那些有实力又有野心的高管与骨干,在有了股票套现的财富后,大可以自己去,成立第二家、第三家华为,华为因此分崩离析也是有可能的
三是华为上市后,面临着公司控旁落的问题,目前只持有华为1.4%的,一旦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旁落不可避免。如此一来,任正非的位置能否保住都是一个问题。
此外,作为一家非,华为对外的信息披露不需要太透明。这对于华为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而一旦成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需要透明,这就很容易导致华为一些需要保密的重要信息被泄漏出去,让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也正因如此,对于华为来说,不上市确实对企业的发展更加有利。而华为的发展事实也表明,企业发展不一定非要走上市这条路,这需要视各家企业的发展状况而定。尤其是一些好企业,登陆A场尤其需要保持慎重。华为不上市的真相,奇怪,为什么要说又_百度知道
华为不上市的真相,奇怪,为什么要说又
我有更好的答案
现在全球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制造业被金融业绑架,华为不缺资金,不愿意被资本绑架,所以不需要上市融资。另外华为是真正做实业,不像某些公司的目标就是上市圈笔钱走人,华为人要做大做强,不断进步。
采纳率:6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华为为何至今都没有上市,它不上市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知道
华为为何至今都没有上市,它不上市的原因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华为不缺钱,不需要上市,上市变成公众公司了,什么都要公开,经营的很好又不缺钱的公司当然不想上市了。比如国内饮料巨头娃哈哈,一年赚90个亿,也不上市。另外和股权结构也有关,华为有大量职工持股,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也不适合上市。
采纳率:52%
有足够的资金周转。何必上市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华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华为即将上市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