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美分于多少第六套人民币图片图样币

50美分等于多少人民币_百度知道
50美分等于多少人民币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是有关汇率的问题了,汇率是时刻都在变化的,最近三年美圆一直疲软,不断贬值,距离最近的美中汇率是1:6.85也就是说50美分等于3.425人民币
采纳率:7%
bnhfHABFhaubefhybaHFEBiuAEUYEIBFIUBEFUAIbaiUBFaEBF=3.425RMB
5o-cent 可是很著名的说唱歌手啊,身价换算成人民币估计也不低!
8.3333333......
约合为8.5RMB
1美元=100美分,美国没有角币,1美元目前约等于6.9元人民币,1美分约等于6分9厘人民币即0.069元。50美分约等于3.5元人民币
50美分=3.425
其他17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50美分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4个小时4家银行只取出6美分,委内瑞拉人过得是啥日子
腾讯财经讯 据CNNMoney报道,4个小时。4家银行。取出6美分。这是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生活的人一天的真实写照。在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从银行去一笔钱(小数额)可谓是小事一桩。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委内瑞拉,取钱是一件复杂至极、枯燥乏味且不切实际的事情。一年半之前,我搬到加拉加斯生活,并以自由记者的身份目睹了委内瑞拉经济惨状。我一直都知道委内瑞拉每天都在发生不好的事情,但是却未曾想到就连最简单的事情都成为奢望。随着委内瑞拉经济危机的不断恶化,物价飞涨,同时该国货币玻利瓦尔变得一文不值。超市和银行成了混乱和困惑多发地:会开门营业吗?有钱或食品吗?我能取出多少钱或买到多少食品?通货膨胀如此猖獗——一些专家预测,委内瑞拉通胀率去年突破4000%——瞬间吞没委内瑞拉人微薄的收入。当前,根据黑市交易价格,1美元可兑换191000玻利瓦尔。一年前,1美元还只能兑换3100玻利瓦尔。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玻利瓦尔已经贬值98%。根据委内瑞拉政府官方声明,该国银行业管理部门每个月都会通知各银行每位客户一次能提取多少现金。不过,委内瑞拉银行业管理部门并未公布这项数据。去年8月份,委内瑞拉媒体曾报道称,该国银行管理部门设定的上限是每位客户一次性可提取10000玻利瓦尔。随着玻利瓦尔不断贬值,委内瑞拉银行业也是一片混乱。等着取钱的人排着长长的队。有些银行不提供现金,只允许电子交易。那么,取出价值1美元的玻利瓦尔究竟有多难?我试过了,结果我失败了。第一家银行:最少得等1个小时早晨9点30分,我到达第一家银行。当时,已经有二十多人排起了长队。五台取款机前空无一人,因为系统显示取款机内没钱了。唯一的取钱途径就是柜台。我快速地数了一下,我前面一共有21人等待取款,而银行只开放了一个窗口。排在我前面的人,对我说:“最少得等一个小时。”于是,我决定到别的银行碰碰运气。近几个月来,去银行取钱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委内瑞拉曾是拉美地区最富有的国家,但是却饱受贫富差距困扰。2014年油价暴跌,让这个富裕的国家快速陷入经济危机泥沼。委内瑞拉拥有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的石油,但是石油是这个国家唯一的收入来源。为了解决通胀难题,委内瑞拉政府多次上调最低月工资,奈何物价上涨速度太快,同时玻利瓦尔不断贬值。第二家银行:“毫无意义”我走了一段时间,来到了第二家银行。要知道,委内瑞拉的银行很多。第二家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也无钱可取。当时还不到上午10点。因为前面只有10个人等着取钱,所以我决定在这家银行排队。终于轮到我时,柜台工作人员告诉我,我必须拿支票才能取钱,不能用我的借记卡。于是,我气呼呼地离开这家银行。不死心的我,又在另外两家银行试了试,都没能取出钱,随后不得不回家取自己的支票本。最终,我花了4个小时的时间才取到6美分(约合10000玻利瓦尔),而且取到钱时已经是下午1点23分。怀揣着这10000玻利瓦尔,我和朋友一起喝咖啡。我要了一杯卡布奇诺,售价35000玻利瓦尔。本文作者Stefano Pozzebon,是位自由记者。(米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ackyji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求翻译:( RMB ONE THOUSAND SIXTY-SIX AND EIGHTY-SIX CENTS ONLY)是什么意思?
( RMB ONE THOUSAND SIXTY-SIX AND EIGHTY-SIX CENTS ONLY)
问题补充:
(人民币壹仟六六八十六美分)
(RMB一千仅六十六和八十六分)
RMB一千仅六十六和八十六分)
(仅适用于人民币一千六十六分之一和 86 美分)
(RMB 一个六十六和八十六分仅仅 )
我来回答:
参考资料:
* 验证码: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 |
我要翻译和提问
请输入您需要翻译的文本!手机金融界
投资者权衡市场疲软数据美股收跌 本月股指小幅收涨
编者按:人民币加入IMF提别提款权货币篮,投资者权衡市场疲软数据美股收跌,道指下跌78.57点跌幅0.44%,全月道指上涨0.3%,标普上涨0.1%,纳指上涨1.1%;关注欧央行决议,欧股上涨0.5%;亚太股市多收低,中国股市宽幅震荡微收涨;中国概念股收盘多上涨;黄金上涨0.9%报收1065.80美元,全月下跌6.7%创两年多最大月跌幅;原油收盘下跌0.1%报收41.65美元,全月交易下跌10.6%。美联储货币政策陷困境,本周欧央决议与非农数据或引爆市场,原油奔溃或让沙特众叛亲离;投行展望2016美股股市,美国有三大选项掐死欧元,但美股牛市未结束仍将加速上涨。中国方面,人民币加入SDR符合货币篮标准,亚洲市场正在酝酿新风暴,A股暴跌非股灾重演!
【美股收盘】
投资者权衡市场疲软数据美股收跌 本月股指小幅收涨(本页)
【全球市场】
市场等待欧央行政策会议 欧股收高0.5% ‖亚太股市多收低 中国股市上演惊天大逆转
中国概念股收盘多数上涨 500彩票涨超7%‖黄金11月大跌6.7% 创两年多最大单月跌幅
关注欧佩克决议 原油微跌11月暴跌逾10%‖人民币小幅收贬 监管层打压离岸看空情绪
【推荐阅读】
联储和欧央背道而驰 外汇波动或加剧‖美国货币政策困境:提高利率与出口额间的权衡
美国或有三大选项掐死欧元‖六大投行展望2016年美国股市
欧银宣判+非农决战 下周重磅核弹连环炸‖加息升温美指破百 欧银非农将压轴超级周
欧洲央行决议:可能比美国加息更重要的一天‖地缘风险重挫欧洲
美股牛市尚未结束 还将加速上涨‖油价崩溃或让沙特众叛亲离
抛售重灾区!新兴市场离触底反弹有多远?‖亚洲正酝酿两场大风暴
IMF:人民币符合现有全部SDR货币篮标准‖诺奖得主对中国经济未来5年的告诫
人民币入篮成A股利空因素 暴跌非股灾重演‖中国股灾再发生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开始阅读===================
金融界美股讯:周一美股小幅收跌。本月主要股指小幅收高。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投资者正在权衡假日销售开局状况及今日公布的疲软数据。
美东时间11月30日16:00(北京时间12月1日05: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78.57点,报17,719.92点,跌幅为0.44%;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9.70点,报2,080.41点,跌幅为0.4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8.86点,报5,108.67点,跌幅为0.37%。
11月交易结束,全月标普500指数上涨不到0.1%,道指上涨0.3%,纳指上涨1.1%。
周一中国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的消息受到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委会周一正式宣布将中国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决议将于日生效。人民币历史性成为首个被纳入SDR的新兴市场货币。
IMF称,称人民币在SDR的权重为10.92%,美元在SDR的权重为41.73%,欧元在SDR的权重为30.93%,英镑在SDR的权重为8.09%,日圆为8.33%。
IMF指出,人民币纳入SDR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人民币被纳入SDR是对中国改革进程的认可,IMF称期望中国帮助促进SDR的应用;IMF认为人民币已达到“自由使用”标准。
美国的节假日零售销售季刚刚开始,市场对其预期相对较低。嘉信理财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兰迪-弗雷德里克(Randy FrederiCk)表示,分析师预计美国节假日销售额将增长3%。
弗雷德里克称:“但现在还为时尚早,黑色星期五只是节假日销售版图中的一小块。”他认为,投资者至少应该看看12月前两周的销售数据,再来判断零售行业的整体状况。
本周美国与欧洲央行官员的言论备受关注。预计欧洲央行将扩大宽松政策,并进一步下调已经处在负值的利率。与此同时,本周美国将公布最重要的美国就业数据及其他数据。在12月15至16日会议上,美联储将仔细考虑这份数据。
经济数据面,MNI IndiCATors报告称,11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下降7.5点,从10月份的56.2下降至48.7。新订单指数锐减使该指数出现今年第6次萎缩。芝加哥PMI指数是ISM制造业指数公布前的最后一份重要地区性制造业报告。
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0月二手房签销指数环比上升0.2%,至107.7,虽然在连续两月下跌之后有所反弹,但升幅远小于市场预期。这是美国住宅市场在今年年初的强劲增长后正在失去复苏动能的最新迹象,主要原因是库存紧缺持续推高房价。
与去年同期相比,10月二手房签销指数上升3.9%,连续第1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未来几周内,几位重要的美联储官员将陆续露面,其中包括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耶伦将于周三在华盛顿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周四将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发表证词,她可能利用这两次机会来强化美联储有关12月可能加息的讯号。
法国兴业银行全球宏观策略师基特-贾克斯(Kit Juckes)表示:“本周将会有许多声音传出。我们预计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2月16日会议之后,美元汇率可能回调。目前,尽管有这么多新闻将会出现,多头观点仍然存在,活跃而波动的市场似乎不可避免。”
投资者大多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加息。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 Group)追踪联邦基金期货价格的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 Tool),周一早间,市场认为美联储12月加息的可能性为78%。
The Lindsey Group首席市场分析师皮特-布克瓦(Peter BoockVar)表示:“现在的问题应该转到经济数据会怎样促使美联储在明年初第二次加息上。”
在巴黎,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全球领导人齐聚一堂,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21)峰会,开始重要的气候谈判。
来自全球195个国家的领导人将努力在两周内达成旨在减少全球碳排放的协议。但鉴于最近世界各地发生的恐怖主义袭击,安全问题也可能受到关注。
个股消息面,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周一表示,已赢得印度国有铁路公司价值逾2.12亿美元的电气、信号及电信设备供应合同。该合约预计到2019年完成。阿尔斯通交计划在印度招聘1,000名员工来执行这些合约。
摩根士丹利(MS)正计划在固定收益部门进行大规模裁员,最多可能裁减四分之一的员工。此次裁员将涉及到所有地区,预计将在未来两周内进行。摩根士丹利上月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固定收益业务营收下滑42%。
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集团周一宣布与支付服务提供商维萨卡集团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将推出带有支付功能的斯沃琪贝拉米智能手表,以应对苹果和三星等公司的挑战。斯沃琪表示,这款手表将于2016年初在美国、瑞士和巴西推出,售价将定在90到100瑞郎(约合人民币558到620元)。
微软(MSFT)周一宣布推出最新在线呼叫与会议平台——商用版Skype,距离集成多种通讯工具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微软[微博]在4年前以85亿美元收购了这一网络视频与语音通讯工具。
美元兑欧元汇率目前大约为1.0575美元,兑一篮子8种主要货币汇率攀升至近8个月以来新高。随着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走上不同的政策道路,美元汇率备受关注。
上周五美国收盘涨跌不一,交易量为2015年内最低,因为当天美股提前3小时收盘。
石油市场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在本周五开会,预计该组织不会改变让市场决定石油价格的立场。一年前,OPEC表示除非高成本的石油生产国同样减产,否则OPEC将不会削减产量,而让市场决定油价。此后市场确实驱动了油价变动,目前油价处在稍高于每桶40美元的水平。
纽约商业交易所1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6美分或0.1%,收于每桶41.65美元。
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京时间12月1日凌晨1点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决议将于日生效。人民币历史性成为首个被纳入SDR的新兴市场货币。
IMF指出,人民币纳入SDR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人民币被纳入SDR是对中国改革进程的认可,IMF称期望中国帮助促进SDR的应用;IMF认为人民币已达到“自由使用”标准。IMF总裁拉加德[微博]表示,未来中国将实施更多金融改革。
IMF:人民币符合现有全部SDR货币篮标准
北京时间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声明,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理由是“人民币符合所有现有的入篮标准”。IMF声明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今天完成了五年一度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组成的审议工作。此次执董会审议的一个主要焦点是人民币是否符合现有标准,从而可以被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执董会决定认为,人民币符合所有现有标准,自日起,人民币被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并将作为第五种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道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为确保基金组织、基金组织成员及其它特别提款权使用方有充足时间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变化,新的货币篮子将于日正式生效。
美10月二手房签销指数仅上升0.2%远逊预期
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0月二手房签销指数环比上升0.2%,至107.7,虽然在连续两月下跌之后有所反弹,但升幅远小于市场预期。这是美国住宅市场在今年年初的强劲增长后正在失去复苏动能的最新迹象,主要原因是库存紧缺持续推高房价。
与去年同期相比,10月二手房签销指数上升3.9%,连续第1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NAR首席经济学家Lawrence Yun表示,美国住宅市场的供应未能跟上强劲的需求。“除非新房和二手房的供应大幅增长,否则明年价格和租金的上涨将继续超过工资增长,让大批潜在购房者无法达成愿望。”
摩根士丹利或在固定收益部门裁员25%
据知情人士称,摩根士丹利正计划在固定收益部门进行一次大规模裁员,最多可能裁减该部门四分之一的员工。据两位消息人士称,此次裁员将涉及到所有地区,预计将在未来两周内进行。摩根士丹利发言人拒绝就此置评。
摩根士丹利上月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其固定收益业务营收下滑42%。该行CEO詹姆斯-戈曼表示,这是自他2010年上任以来固定收益、货币与大宗商品业务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
微软推出商用Skype 可供万人同时开会
微软(MSFT)周一宣布推出最新在线呼叫与会议平台——商用版Skype,距离集成多种通讯工具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微软[微博]在4年前以85亿美元收购了这一网络视频与语音通讯工具。微软称,新的平台已打包进Office 365,后者是基于云计算的订阅版本微软企业软件包。
新的平台使企业能够通过几乎所有的设备举行超过1万名参与者参加的虚拟会议。此外它还整合进了实时投票工具Bing Pulse,以及微软公司在2012年收购的社交网络软件Yammer。与会者能够通过固定网络拨号、移动电话、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电话等工具参与会议。
市场等待欧央行政策会议 欧股收高0.5% ||金融界股票||###||日 02:40
金融界美股讯:据市场观察报道,欧洲股市周一收盘上涨,投资者正准备迎接将于本周浮出水面的诸多经济数据和经济事件,如通胀数据和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等。
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上涨0.5%,报收于385.43点,在整个11月份的交易中上涨了2.7%,连续第二个月实现了月度上涨,此前该指数在10月份大涨8%,当时全球各大央行都暗示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将于本周四召开货币政策会议,此次会议对于金融市场来说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原因是该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曾在10月份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指出,该行有意采取更多措施来提振欧元区经济增长和(港股00001)通胀。经济学家广泛预计,欧洲央行将会延长现有的“量化宽松”(QE)计划,这项计划目前定于2016年9月份到期。有些经济学家还预测称,欧洲央行将会下调银行存款利率。
欧元区的通胀数据则将于本周三公布,这项数据可能会给该行带来更大的压力,促使其进一步推出宽松措施。
周一早些时候公布的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显示,11月份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0.3%,符合分析师此前预期。
来自德国的其他经济数据则显示,在今年前九个月时间里,德国面向欧洲和美国的出口强劲增长。
各国股市:
德国DAX 30指数上涨0.8%,报收于11382.23点,其成分股中英飞凌科技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的股价上涨了3.2%。在整个11月份的交易中,这项德国基准股指上涨了4.9%。
法国CAC 40指数上涨0.6%,报收于4957.60点,11月份上涨了1.2%。
英国富时100指数收盘下跌0.3%,报6356.09点,抹平了此前的月度涨幅,在11月份的交易中小幅下跌0.1%。
在伦敦,多数银行股均收盘下跌,原因是市场正在等待英国央行将会公布的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劳埃德银行集团收盘下跌0.6%,汇丰控股下跌1%,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下跌1.4%,巴克莱银行则下跌0.5%。
个股动作:
安本资产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的股价收盘大幅下跌4.6%,原因是该公司公布报告称其全年资产管理总额有所下降。
荷兰保险公司德尔塔劳埃德集团(Delta Lloyd)的股价大幅下跌10%,原因是该公司称其计划通过配股交易来筹集10亿欧元(约合10.6亿美元)资金,目的是增强自身的债务偿还能力。
另一方面,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股价则上涨了1.4%,原因是该公司在上个周末与3.3万名员工达成了一项劳资协议。
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股价下跌0.6%,原因是有消息称该公司将出售SABMiller PLC旗下的两个知名啤酒品牌Grolsch和Peroni,这是因为该公司希望缓和欧盟监管机构有关其收购SABMiller交易的担忧情绪。
亚太股市多收低 中国股市上演惊天大逆转||金融界股票||###||日 21:54
亚太股市周一(11月30日)多数收低,中国股市表现强势,上演惊天大逆转。
日本股市周一下跌,因中国股市继续下滑,并且数据显示日本10月工业生产不及预期。日经指数收盘下滑0.7%至19747.47点,但本月仍然录得3.5%的涨幅。东证股价指数跌0.9%至1580.25点,除三类分项指数外,33类分项指数的其余指数均下滑。该指数11月总计上升1.4%。JPX-日经400指数跌1%至14232.27点。
澳大利亚股市周一收跌0.7%,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中国股市又现动荡,引发市场全线卖盘。澳大利亚指数收跌36.1点,至5,166.5点,上周五收低0.2%,本月料累计下跌1.4%。
今天早盘,沪深两市开盘涨跌不一,沪指开盘震荡上扬,在银行股强势拉升下沪指翻红,10点左右冲高回落,临近午盘沪指大幅跳水,失守3400点关口。午后开盘,沪指大幅下挫,一度跌逾3%,盘中在银行、券商强势拉升下,沪指探底回升跌幅收窄,盘面上,石墨烯概念领涨,航空军工股领跌,,两市近150股涨停。截至收盘,沪指报3445.68点,涨9.38点,涨幅0.27%;深成指报12037.86点,涨76.16点,涨幅0.64%,创业板报2672.58点,涨23.03点,涨幅0.87%。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3875.0亿,深市成交5966.3亿,两市共成交9841.3亿元。恒生指数今早低开93.51点,跌0.42%,报21974.81点,失守22000点关口。之后走势震荡,盘中最高见22195.25点,然后升幅收窄,且逐渐转跌,再次失守22000点关口。截至收盘,恒指跌幅为0.33%,下跌71.90点,报21996.42点,全日成交1007亿港元。
韩股周一下跌,盘中走势震荡,受中国股市延续上周大跌走势影响,投资者寻求避险。综合股价指数(KOSPI)收盘跌1.8%至1991.97点,创9月23日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初步数据显示,外资在主板市场卖超5387亿韩元(4.6552亿美元)韩股。
台湾股市周一连续第二日收低,月线下跌233.7点。分析师表示,因亚股走跌,且MSCI明晟调降台股权重自今日起生效等因素影响。台湾加权股价指数收低0.93%,报8320.61点。证交所周一资料显示,外资及陆资在台股大幅卖超191.75亿台币,连两个交易日卖超共计224.78亿台币。
中国概念股收盘多数上涨 500彩票涨超7%||金融界股票||###||日 05:34
金融界美股讯:周一美股小幅收跌。本月主要股指小幅收高。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投资者正在权衡假日销售开局状况及今日公布的疲软数据。
美东时间11月30日16:00(北京时间12月1日05: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78.57点,报17,719.92点,跌幅为0.44%;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9.70点,报2,080.41点,跌幅为0.4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8.86点,报5,108.67点,跌幅为0.37%。
11月交易结束,全月标普500指数上涨不到0.1%,道指上涨0.3%,纳指上涨1.1%。
中国概念股收盘多数上涨,5只股票涨幅超5%,一嗨租车(美股EHIC)上涨9.06%报收14.21美元,500彩票网上涨7.24%报收20.00美元,聚美优品(美股JMEI)上涨6.7%报收8.76美元,兰亭集序上涨6.39%报收3.33美元,网秦(美股NQ)上涨6.05%报收4.21美元;5只股票跌幅超3%,其中蓝汛(美股CCIH)下跌12.25%报收7.38美元,宝尊电商下跌11.15%报收7.81美元,第九城市(美股NCTY)下跌7.92%报收3.95美元,酷6网(美股KUTV)下跌3.79%报收0.65美元,汽车之家下跌3.1%报收30.30美元。
黄金11月大跌6.7% 创两年多最大单月跌幅||金融界股票||###||日 05:23
金融界美股讯:据市场观察报道,黄金期货价格周一收盘上涨,三个交易日以来首次走高,但在整个11月份的交易中则仍旧创下了两年多以来的最大单月百分比跌幅,原因是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份加息。
基于主力合约计算,黄金期货价格在11月份的交易中下跌了6.7%左右,创下自2013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百分比跌幅。在这个月中,黄金期货价格下跌了76.10美元,则创下了自今年7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价格跌幅。
12月份交割的期银价格上涨4.2美分,报收于每盎司14.05美元,涨幅为0.3%;现已成为主力合约的明年3月份交割的期银合约上涨3.8美分,报收于每盎司14.086美元,涨幅为0.3%。基于主力合约计算,期银价格在11月份的交易中下跌了9.5%左右。
在上周五,黄金期货价格下跌至五年半以来的新低,连续第六个星期出现周度下跌。
从技术面角度来看,“黄金价格的图表就目前看来不是很有利,正处在每盎司1000美元这个从投资者心理上来说很重要的价位附近。”Secular InVestor的研究主管Taki Tsaklanos说道。“黄金看多人士将需看到投资者的购买兴趣增强,而如果金价跌穿每盎司1000美元,则将带来更加疲弱的表现,下一个支撑位在每盎司850美元。”
与此同时,美联储“令人畏惧的”12月份货币政策会议就在眼前,而市场“一直都在猜测美联储将上调目前为零的基准利率,从而导致黄金和银价创下了多年新低”,全球最大的在线实物黄金交易平台BullionVault的研究主管阿德里安艾什(Adrian Ash)说道。
美联储加息可能会削弱黄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这是因为黄金是一种非付息资产。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还倾向于推动美元汇率上涨,而在通常情况下,美元汇率上涨会促使黄金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的价格下跌,原因是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买入这些商品的成本将会变高。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于12月16日完成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而欧洲央行则将于本周四召开政策会议。
此外,美国劳工部将于本周五公布非农就业报告,这也是市场重点关注的焦点之一。
整体而言,“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正在持续撤离”黄金市场,全球最大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 GLD的持仓量在上周五“再度减少了1吨”。但中国方面确认10月份再度买入了14吨黄金,从而令中国的黄金储备达到了1722吨以上,艾什说道。
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其他金属交易中,12月份交割的期铜价格下跌1美分,报收于每磅2.049美元,11月份的交易中下跌了11.6%左右。
“在中国,铜和镍生产商都已经宣布了减产措施,因此黄金可能得益于整体市场情绪的改善,也就是价格的下跌将带来减产措施,从而可能有助于稳定短期市场。”CMC Markets的首席市场策略师科林契辛斯基(Colin Cieszynski)说道。
明年1月份交割的期铂价格下跌2.90美元,报收于每盎司832.90美元,跌幅为0.4%,在11月份的交易中下跌了16%左右。12月份交割的期钯价格下跌7.45美元,报收于每盎司543.20美元,跌幅为1.4%,在11月份的交易中下跌了20%左右。
市场关注欧佩克会议决议 原油微跌11月暴跌逾10%||金融界股票||###||日 06:10
金融界美股讯:据市场观察报道,市场有关欧佩克(OPEC)成员国不会在本周晚些时候的维也纳会议上作出减产决定的预期导致原油期货价格在周一交易中承压,使其在整个11月份的交易中大幅下跌了10%左右。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明年1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6美分,报收于每桶41.65美元,跌幅为0.1%,此前该合约在上周五大幅下跌3.1%。同时,伦敦ICE欧洲期货交易所明年1月份交割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下跌25美分,报收于每桶44.61美元,跌幅为0.6%。
在11月份的交易中,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了10.6%左右,布伦特油价也下跌了10%左右。
原油价格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都呈现出下跌走势,原因是欧佩克选择将其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以保护自身市场份额,同时也是为了将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以及欧佩克以外的其他产油国挤出市场。欧佩克将于本周五召开下一次产量制定会议。
“沙特阿拉伯所面临的减产压力正在加大,此前该国说服了欧佩克,使其将原油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以保持市场份额以及将(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及其他较弱的生产商挤出市场。”嘉盛集团旗下外汇交易平台Forex.com的技术分析师福阿德拉扎克扎达(Fawad Razaqzada)说道。
这种策略“到目前为止未能奏效,(欧佩克的)竞争对手已被证明拥有令人意外的强大回弹力。”他说道。“与此同时,原油价格已进一步下跌,而且油价受抑制的持续时间长度也超过了沙特阿拉伯以及其他很多产油国在去年作出的预期。”
不过,“(欧佩克维也纳会议上)不太可能达成减产决定,原因是跟某些竞争对手相比,沙特阿拉伯及其他一些欧佩克成员国仍有能力在长得多的时间里经受住当前油价所带来的压力。”拉扎克扎达说道。因此,虽然低油价的环境可能“就目前而言会令欧佩克感到不适,但从长期来看(欧佩克的策略)仍有可能奏效”,原因是有些比较弱小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将被迫退出市场。
原油交易商将还密切目前关注本周各大央行的动作来寻找市场未来走向的线索。目前市场预期,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将在本周四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推出一轮新的宽松措施,目标是为欧元区经济提供支持。
在美国,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将于周四提供她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另外,美国劳工部将于本周五公布月度非农就业报告。分析师将关注这两次事件以寻找有关未来美国利率走向和美元汇率变动的线索。
美联储加息可能会削弱黄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这是因为黄金是一种非付息资产。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还倾向于推动美元汇率上涨,而在通常情况下,美元汇率上涨会促使黄金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的价格下跌,原因是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买入这些商品的成本将会变高。
与此同时,私人投资公司The Kerr Organization的负责人帕特里克科尔(Patrick Kerr)指出,中国经济的疲弱表现也继续导致原油价格承压。“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表现疲弱,如基本金属库存继续累增等,这表明经济增长减速的基础是很广泛的。”
在纽约商业交易所的其他能源交易中,12月份交割的RBOB汽油期货价格下跌3.2美分,报收于每加仑1.359美元,跌幅为2.3%;12月份交割的取暖用油期货价格下跌1.6美分,报收于每加仑1.337美元,跌幅为1.2%。这两份合约都已在周一收盘后到期。据财经信息供应商FactSet统计的数据显示,基于主力合约计算,汽油期货价格在11月份的交易中下跌了4%以上,取暖用油期货价格则下跌了10%以上。
12月份交割的天然气期货价格上涨2.3美分,报收于每百万英国热量单位2.235美元,涨幅为1%。在11月份的交易中,天然气期货价格则下跌了3.8%左右。
人民币小幅收贬 监管层有意打压离岸看空情绪影响||金融界股票||###||日 21:54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一小幅收贬,美指走高则推动中间价继续刷新三个月低点。交易员称,尽管美指小幅走高,但在干预盘支撑下,离岸人民币走升近300点,一度推涨在岸汇价,但人民币贬值预期仍较强,加之境内有客盘购汇,令人民币小幅贬值。
交易员指出,在岸市场未现干预身影,监管层通过干预离岸市场打压市场的看空情绪。而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结果基本成定局,预期基本已经消化,对汇市影响有限。在干预预期之下,料市场短期维持区间波动。
香港财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月日美元/人民币(香港)即期汇率定盘价为6.4277。
“现在客盘和银行间交易看空(人民币)情绪较重,今天央行要出来打压一下看空情绪。”一股份行交易员指出。
“境外升了快300点,境内还贬了,这已经很好了,毕竟是同向波动的。”另一股份行交易员指出。
另有股份行交易员指出,离岸人民币走升扭转了部分在岸预期,有些交易员转结汇盘,有些做多美元的盘子及时止盈,加剧市场观望情绪,成交量亦较前日明显缩窄。
“每天一会砸上来,一会买上去,我都要疯了,又怕央行来砸,大家又都看空,市场没什么流动性,我们交易员都没法做了。”他并指出。
人民币是否被纳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答案即将晚间揭晓。离岸人民币兑美元 CNH=D3 盘中涨势气势如虹,早盘一度从低点6.4601急升逾370个点子至6.4230,后有所反复,交易员指,焦点均在人民币是否会“入篮”,而一些中资机构的美元卖盘亦让市场反应“敏感”。
今日IMF将决定本次SDR评估是否将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外界普遍预期,IMF将承认人民币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圆和英镑并列。通过此举,IMF成员国将认可中国经济改革者的努力,并希望以此促动中国发生新的改变。(报导全文)
而10月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对人民币形成一定提振。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周一公布,按美元计价,中国10月货物贸易顺差59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4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较上月扩大,而服务贸易逆差则较上月缩小。
离岸市场上,1年期美元/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报人民币6.6235元。
全球汇市方面,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周一小幅上涨,触及八个半月新高,欧洲央行本周推出进一步刺激措施的可能性令欧元处于守势。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今日更新的16点人民币兑美元参考汇率为6.3976。外汇交易中心自8月24日开始,每天五次,分别为上午10点、11点、下午2点、3点和4点时发布一个参考汇率。
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背道而驰 外汇市场波动或加剧||金融界股票||###||日 15:35
金融界美股讯:美国和欧洲的新进展,或将导致这两个地区在利率政策上的分歧进一步扩大,同时外汇市场波动也将加剧。年初至今,美元兑欧元已经上涨12%。
在本周四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欧洲央行有望进一步下调欧元区利率至更低水平。目前,欧元区利率已经位于负值区域。本周五,美国11月份就业数据将亮相。分析人士预计,新的就业数据将让美联储确认最早会在12月中旬宣布9年来首次加息。12月15,美联储将召开政策会议。
2014年6月份,欧洲央行宣布,将再融资利率由0.25%下调至0.15%,存款利率由0下调至-0.1%。在实施这一超常规货币政策手段后,欧洲央行成为首家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全球主要央行。实施“
负利率”政策的背后,是欧洲疲软不振的经济状况。2014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速仅为0.2%,与上一季度的增速持平,其中法国、意大利等欧元区经济大国的状况尤其令人担忧,法国经济出现零增长,意大利甚至出现了0.1%的负增长。
在即将召开的政策会议上,欧洲央行或将宣布降息10基点。0.3%或0.4%的负利率,可能会迫使欧洲各银行宁愿选择资金用于风险性较高的私营部门,或投入挣扎中的欧洲经济中。此举可能还会削弱欧洲资产的吸引力,从而导致欧元再度受挫。
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问题上的背道而驰,可能会令美元兑欧元进一步走强。这意味着,美国出口商的日子会更不好过,而欧洲出口商则会欢呼雀跃。当前,美元正接近12年来的新高。美元的强势反射出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的预期,但是也令美联储旨在将通胀率提振到目标值(2%)的努力变得更复杂。
负利率或迫使银行做两件事
法国兴业银行经济学家MiChala Marcussen指出,“我们认为,欧洲央行和美联储之间的政策分歧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到2018年早些时候美联储将会把关键利率上调至2.75%,而同一期间欧洲央行将不会有任何幅度的加息。”
从好的方面来讲,负利率政策允许那些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欧洲国家的央行将通胀调整后的利率保持在低位。此举应该能够支撑贷款发放,同时弱化欧元,提振出口和通胀。
但是,如果负利率影响到更多的大型或小型存款者,企业和消费者或将拒绝将钱存入银行。如此一来,银行的利润将会遭受重创。不过,这样的事情似乎不太可能发生。没有人知道“临界点”在哪。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欧洲的决策者能可以将利率下调至更低水平。可以确定的是,欧洲的央行们已经准备好考验自己的底线。
苏格兰皇家银行的Alberto Gallo预计,欧洲央行的存款利率将被下调0.2个百分点,而每个月600亿欧元的量化宽松计划将会保持不变。他说,降息“在拉低欧元和提振出口的同时,打压投资和银行贷款发放”。
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部分央行会将新印制的货币通过从银行购买债券或向银行发放廉价贷款的方式注入金融市场。以前,那些金融机构可能会将额外储备转移给央行,为的是赚取一点利息。但是,这些钱不会流入家庭和企业的口袋。
现在,负利率可能会迫使银行做两件事:增加为私营部门提供风险性较高的贷款,或拿央行新印制的钞票来购买海外资产。
本月早些时候,美联储主席耶伦说,她认为没有考虑负利率的必要性,但是美国经济若出现萎靡不振的局面,并不排除实施负利率的可能性。在国会听证会上,她表示,若实施负利率,美联储“将不得不谨慎研究”负利率在美国将如何发挥作用。
美国货币政策困境:提高利率与出口额间的权衡||金融界股票||###||日 00:46
金融界美股讯:美国财政政策,在提高利率和出口额之间的权衡
美联储官员本周将抓紧“噤声期”来临前的最后机会,向市场发出强烈的加息的信号。但事实上,美联储目前没有理由来进行加息。在没有来自经济和通胀的压下来进行政策调整,事实上是非常不寻常的事情。
另外,美联储正面临着压力,要去财政货币缓和政策之间的不平衡。这使得稳定经济的努力削减了目前的宽松信贷环境所产生的效果。
市场对于美国联邦政府收紧财政政策的做法表示不解,这样的做法并不会减少美国日益增加的巨额国债。
美国经济的在减慢,这主要是因为世界经济放缓和美元汇率升高而造成了出口减少,从而使美国经济减慢。
试想一下:收紧的财政政策与扩大的贸易逆差与美联储增加就业,收入以保持价格稳定的能力相关。
先看财政政策,美国一度高达GDP4.5%的财政赤字是工业国家中第二高的,仅次于日本。同时,赤字是欧元区的两倍。尽管近年来的财政整顿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美国国债总额(目前已经达到1.87万亿美元)已经达到了GDP的111%。
这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宽松不会带来经济的稳定和就业率的增长。紧缩的财政政策必须继续来降低财政赤字并且逆转国债的增长趋势。
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多久时间,目前还没有办法估计,如果要减少国营经济部门的负债,美国必须开始实行初级财政盈余的预算。目前,美国的初级财政赤字达到GDP1%。如果坚持目前的政策,赤字会在几年内降下来。
美联储必须用低信贷成本来抵消掉现行的财政收缩所带来的影响以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和就业率的增长。
通过保持经济的增长,美联储使国营经济部门的收入增长,从而降低了赤字。同时,美联储的低信贷成本策略也使赤字减少,因为这样的策略使国债的利息成本降低。目前赤字占GDP3%,但由于负债的增加和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赤字肯定会增加
扩大的贸易逆差对于经济和就业率的负面影响也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在今年前三个季度,在世界经济衰退和美元走高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GDP增长已经减少0.6%,而如果看一整年的话,经济增长肯定会减少1%。
明年情况可能会恶化。不断增长的危险和政治的不稳定使欧盟本已黯淡的经济更加地衰退,而欧盟占据美国五分之一的出口份额。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降低了15%。而且欧洲央行未来的宽松的政策可能会使欧元走低。日本的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宽松,而且会一直保持下去,因为东京没有政策来进行财政宽松来刺激衰退的经济。日元在过去一年已经对美元贬值超过4%。中国也开始货币宽松的政策,同时使货币贬值(人民币对美元已贬值4%)来刺激经济增长,以加速房地产市场和服务业的增长。结果就是在今年的头九个月美国与这三个经济体之前的贸易逆差增加了8%,占总的贸易逆差的80%。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外汇的升值的效果相当与货币紧缩,那么是否有必要在提高利率的同时使美元升值?
另外:即将到来的货币紧缩是否是因为美国正面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在利率提高的同时使美元升值显然是错误的决定。而且现在世界上其他经济体衰退同时面临政治不稳定的风险,许多人有可能转向持有美元以规避风险。
同时,没有证据证明美国经济的增长带来了通货膨胀。美国前三个季度的增长为2.6%,几乎和去年同期2.4%持平
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国今年前十个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期水平(1.5-2.0%)相比增长减少了。产品价格的波动主要是由于石油价格的波动。油价降低降低了美国国内生产和消费成本,并且对于其政治对手俄罗斯等则构成了更大的压力,同时也压缩了恐怖集团“伊斯兰国”走私出口原油的收入。因此,美国或许仍乐见油价维持在低位,虽然这可能导致其国能能源领域损失一些就业岗位。
因此,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美联储似乎都没有足够的理由大幅加息,而且也没有这一方面的暗示。
美股的行情是看涨的,经济体的流动性增加会扩大利润分成,因此,美国的跨国公司股票,仍是世上最好和最安全的财产。
美国或有三大选项掐死欧元||金融界股票||###||日 15:05
欧元一诞生就是美元的噩梦,是因为欧元对欧洲金融市场的统一效应,形成了美国之外世界最大的资产。美国解决欧元问题目前应该有三个选项。
冷战结束后,世界发达国家进入了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美国走在经济虚拟化的前边,欧、日则相对滞后。
但次债危机后,先有日本经济加快了虚拟化的步伐,以今年欧洲央行的QE为标志,欧洲经济也大幅迈开了虚拟化的步伐,世界发达经济体由此进入了全面经济虚拟化的时代。
因为美欧是世界最大的两个发达经济体,所以对虚拟利益的争夺主要在美欧之间展开。
次债危机后,由于美国率先大幅度QE,使美国的资产泡沫再度面临崩溃,但欧洲因为长期以来不鼓励虚拟经济的发展,相对于美国其金融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美欧金融的荣枯将随欧洲的政策转向而显著互易,这就迫使美国不得不再次采取行动打击强势欧元。
自欧元诞生以来,美国已经运用经济、军事手段多次打击欧元,这次由于欧洲宏观政策转型导致欧洲资本可能从美国长期离场,所以美国有彻底解决欧元问题的打算,或者迫使欧元解散,或者与欧洲搞货币统一,建大西洋元。
迫使欧洲降服的办法可能是以断掉欧洲的石油供应为胁迫,美国近年来的增产、增储是迹象之一,制造乌克兰危机,扶持IS和策动也门乱局是迹象之二,发动的时间可能是在美联储加息引起美国股市危机的时刻美国打击欧元将可能迫使欧俄联手抗美,美国则可能拉拢部分东欧国家和英、日等支持,则有爆发第三次欧战的前景。
欧洲迫于美国的压力正在把祸水东引,对此中国必须警惕。美欧冲突将削弱老牌帝国主义的实力,加快中国的崛起,中国要趋利避害而行。
冷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经济运行规律因此而出现了颠覆性改变,也相应改变了国际政治与军事关系。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接替美国的地位,成为新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军事大国,但是由于冷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这些改变,中国走向世界中心地位的过程,与过去两百年英美先后走向世界中心地位的过程,就会有很多不同点。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起源于欧洲,主要战场也在欧洲,但在一战前,美国的经济规模就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显然战争的爆发不是因为世界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极,而是因为原有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发展到对抗性阶段。
两次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力量,加快了美国走向世界中心地位的速度,这个重要的历史经验值得中国学习。我们研究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就是要看看这个已经改变了的世界,是否也会给中国类似的机会。
一、虚拟资本主义的分析逻辑
冷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的变化,是沿着资本的主体逐步离开了物质生产过程,从而延续了200年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特征被短缺所取代而展开的。
由此,在发达国家内资本的主体,开始与传统的物质生产过程逐渐分离,生产过剩转向生产不足。这种资本主义的新形态,我把它称之为虚拟资本主义。
冷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形态的改变,并没有改变资本要占有剩余劳动的本质,只不过是从国内物质生产过程中对工人剩余劳动的直接占有,转向通过虚拟产品与实物产品的跨国交换,参与实体经济国家的剩余产品分割。
在发达资本主义进入虚拟资本主义阶段后,由于资本占有剩余劳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相应引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利益矛盾点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这些矛盾点的转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从争夺成品输出转向争夺成品输入。
产业资本时代由于生产过剩,引起资本对海外市场的争夺,进入虚拟资本主义阶段后,从生产过程的外移导致了国内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所以短缺就取代了过剩,贸易逆差就取代了顺差。
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物生产国以净出口形式提供的剩余产品仍有限,因此主要虚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就必然存在着对工业制成品的争夺。
这种争夺首先采取的不是暴力形式,而是向实体生产国竞相出售金融商品,由此完成虚拟商品向实物商品的转换,这是参与实体经济国家剩余产品分割的基本条件。
如果对产业资本来说,商品转变成货币是"惊险的一跳",那么对金融资本来说,货币资产能够转换成实物商品才是"惊险的一跳"。
而若金融商品完不成向实物商品的转换,就成了一堆废纸,资本就无法获取剩余价值,就可能采取暴力形式。
但暴力的使用方向,不会是实物生产国,因为实物生产国不是争夺的对手而是对象,所以暴力的使用方向,是世界金融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对手,这就是虚拟资本主义时代战争的新形态、新起源。
第二,从争夺资源转向争夺资本。
获取自然资源是扩大物质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国内资源不够用,产业资本就要到海外去抢。
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资本的主体离开了生产过程,争夺资源就失去了意义,但增加货币资本投入却是扩大金融再生产的基本条件,而货币资本的来源,一个是国内的储蓄,另一个就是外部的资本流入,由于经济的虚拟化引起国内储蓄不足,所以国际资本就成了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发达国家间新的争夺对象。
第三,从弱势货币竞争转向强势货币竞争。
在产业资本时代,生产过剩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必须进行商品输出,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就需要本币的弱势。
之所以有"特里芬悖论",就是因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需要强势,而只有顺差国的货币才会有强势地位,这就与输出美元的要求产生了矛盾,因为美元输出必然会产生逆差。
但是在进入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后,由于强势货币才有利于国际资本增值,从而吸引其流入,所以强势货币才符合金融资本的利益,也成了新的利益争夺点。
第四,从稳定全球秩序转向破坏全球秩序。
产业资本主义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由于生产与流通体系的跨国化发展,要求全球秩序也要保持稳定,由此产生了各种国际化的经济、政治与军事组织和法律规范。
但是进入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后,由于国际资本要求保值增值,而保值的要求取决于安全因素,所以通过改变不同金融市场间的安全环境,就能引起国际资本流动。
这个特性,使得虚拟资本主义大国都会要求保持本国经济、政治的稳定,而要破坏其他国际金融市场的安全环境,所以,主要发达国家就会从世界秩序的维护者转变成破坏者。
用虚拟资本主义的分析方法,还可以解释诸如为什么危机后投放货币最多的国家,货币反而最坚挺,为什么货币超发反而伴随通缩,为什么菲利普斯曲线会消失等等许多反经典理论的现象。本文不是要探讨理论,而是为了后面理解方便,所以只择相关的要点而言。
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东方阵营持续了70年时间。相同地,虚拟资本主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消失,在新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上升迟滞而发展中国家在迅速上涨,就是全球统一市场体系对生产要素价格体系的校正。
中美两国是当代最大的实体与虚拟经济国家,若未来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年均增速,中国为9%美国为2%,则会在2040年前后拉平,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就结束了。
但是由于自冷战结束后到危机爆发前,发达国家只是完成了轻工产业转移,占制造业产出2/3的重工业转移目前才刚刚开始,所以在未来20年中,发达国家的经济虚拟化还会深入发展,由此所导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也会反复发作。
目前的世界经济,是高度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这三大经济区域,大约占全球经济的70%,经济总量各为18万亿美元GDP。
目前美国的经济虚拟化程度最高,欧洲与日本仍在向虚拟经济形态的转换过程中,但欧洲有欧元和成熟的资本市场,东亚经济则是以中国的实体经济为主,日本的经济规模只是美欧的30%,金融市场的规模更只有美欧的1/5,都无法与美欧相比。
所以,当今与未来20年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围绕虚拟经济利益的争夺,将主要集中在美欧之间。
这就是本文分析问题的逻辑。
二、欧洲:脱实向虚,反守为攻
欧洲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长期率先于北美和东亚的发展,使得在欧洲聚集了大量的财富、知识与技术工人,二战后美国利用欧洲帝国主义国家间在战争中彼此削弱,把欧洲的经济利益收入手中,而战后长期的冷战过程,欧洲仍处在华约组织军事威胁的前线,不得不用经济利益换取美国的军事存在与保护,所以只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唯美国马首是瞻。
在1985年的广场协定中,美国能逼迫马克升值,就是例证。
战后欧洲经济长期处在美国下风,还由于欧洲虽然经济发达,但被国界所分割,极大地限制了欧洲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所以,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洲对美国失去了军事需求,美欧的经济矛盾马上就凸显出来。1992年以"马约"和欧盟为标志,欧洲国家开始走向经济、货币与政治统一。
客观的说,欧盟与欧元的产生,目的并不是与美国争夺虚拟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打破国家边界来促成欧洲的统一市场,以此来提升欧洲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使得市场与企业规模都能与美日在同一水平上竞争,货币统一则是为了减少资本流动障碍和汇兑费用,而这所有的新制度安排,都主要是为了提升欧洲的物质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货币统一,欧盟提出参加欧元的国家必须把公共赤字控制到累计不超过GDP的60%,年度不超过3%的标准,但大多数国家在1992年提出这个目标时都不达标,因此在年之间,以压缩赤字为目标,欧盟各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宏观紧缩,这十年间,欧盟的工业年均增长率为2.7%(欧元区19国定基比较),但是在年间猛降到1.1%,其中年的关键时期只有0.5%。
所以,欧元在启动前的准备阶段,其结果不是在加快欧洲的实体经济增长,而是因为宏观需求紧缩而强烈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增长空间。
1999年,欧元顺利启动,进入新世纪初在新全球化的浪潮中,欧洲经济也开始出现了加速增长,但是欧元也带来了新矛盾,就是南欧经济与北欧经济的分化。
南欧国家利用欧元的优势不断扩张国际债务,借债务来提高社会福利与消费水平,北欧国家则在南欧国家的债务扩张需求下,加快了实体经济增长。新千年以来,南北欧的关系很像中美关系,即虽然同是经济增长,但在南欧是消费、进口和债务的增长,在北欧是生产、出口和债权的增长。
但是欧洲经济是南轻北重,南欧5个重债国的GDP在欧元区中不足1/3,怎能产生像美国虚拟经济拉动中国实体经济增长那样的强大效果,因此这种半虚拟,半实体的格局,仍然不能提升欧洲实体经济的地位。
从实际结果看,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速年均为2.5%,而德、法的制造业年增速都在2.5%以下,分别为2.1%、1.1%,只有荷兰略高为2.7%。
2007年美国爆发次债危机后,2009年欧洲紧跟着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对付危机的政策与美国有很大不同,美国在危机后,主要是靠大规模货币超发,把债务负担向国内外债权人转嫁,是用货币扩张的办法解决债务问题,所以不仅很快恢复了经济增长,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都照样可以持续。
但欧洲还是在贯彻德国的实体经济理念,即量入为出,通过宏观紧缩求得欧洲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按照这种解决危机的思路,欧债危机后,欧元区各国的社会福利和居民消费普遍受到压缩,欧元区货物净出口额从2007年的453.9亿欧元猛增到2014年的2424亿欧元,可是就是这样的勒紧肚皮还债,欧元区的主权债务率却不降反升,从危机刚爆发时2009年的69%,猛升到2013年的92%。
而根本的原因,说到底还是本文在前面所讲的,世界资本主义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全球化过程中,彻底丧失了物质产业竞争力,不论是走向虚拟的美国,还是坚持实体的欧洲,采取什么样的宏观政策,都不可能在发达国家内部保持实物产品供给与消费的平衡。
在经济虚拟化的道路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没有趋势上的不同,所以,欧洲想通过"马约"和货币统一来提升实体产业竞争能力的设想,在经历20多年的实践后,终成一场空梦。
但是另一方面,欧元统一已经为欧洲经济脱实向虚,与美国争夺货币霸权准备好条件。因为欧洲经济规模与美国相当,贸易规模还大于北美30%,所以欧元统一能立即形成与美元相抗衡的另一个大货币。
1991年,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其经济规模也只是美国33%,马克的货币规模是美元的31%,但当1999年欧元区12国开始统一货币时,欧元的规模是4.4万亿欧元,汇率与美元是1:1,恰巧的是,1999年美元的广义货币规模也是4.4万亿美元。
但是欧元出现后就立即展现出与美元争锋的一面:在发行后不久,欧元的现金流动规模就超过了美元,以欧元计价的债券发行量也超过了美元,在次债危机爆发前,欧元在国际结算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欧元区贸易占世界的比重,欧元占国际外汇储备的比重也在持续上升。
这些因素都促成了欧元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自1999年欧元启动后,欧元区现价GDP增长了56.8%,但欧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却增长了1.34倍,到次债危机爆发的2007年,欧元的广义货币规模已超过10万亿美元,而当年美元只有7.5万亿美元,只是在危机后美国货币投放规模显著超过欧洲,到2012年后美元的规模才又超过欧元。
所以,欧洲的虚拟经济不发达,不是经济与货币规模的原因,而是宏观政策取向的原因,实际上,欧洲的产业与金融资本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早就走入了虚拟经济领域,只是因为欧洲的金融市场环境不如美国而发展得慢一些。
例如据美国期货行业协会的统计,到次债危机爆发前在全球超过600万亿美元的衍生金融品交易中,美元交易占有超过一半的份额,欧元份额也超过了1/5。
次债危机后,由于欧洲金融资本在欧洲的实体经济中更加找不到拓展空间,因此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发展的要求就更强烈。
欧洲央行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在近3年中,欧洲影子银行间的联系出现了跨越式发展,许多业务形态都超出了欧央行的监管范围,欧洲的对冲基金在2008年后猛增了150%,各类投资基金的总额也增长了120%,达到9.4万亿欧元。
新全球化以来,特别是次债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中虽然贸易逆差规模空前,美元的地位却如日中天,欧元区经济虽然保持了20多年的贸易顺差,欧元对美元却长期处在弱势。
经济与货币规模虽然与美国相等,欧元却长期不如美元坚挺,除了美国为捍卫美元地位对欧元的多次经济甚至军事打击外,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货币地位的形成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实体资本主义时代,信用货币的强弱与实体经济的强弱紧密联系,货币超发必然会引起贸易逆差,进而贬值,但是在进入到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后,货币运动的主体已经不在实物领域,因此货币的强弱就不再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强弱,而是取决于在虚拟经济领域中对某种货币的需求力度,或者说,是取决于使用某种货币所完成的资产交易规模的大小。
2013年,全球GDP总值75万亿美元,国际贸易额18.8万亿美元,但当年的国际货币交易额却高达2300万亿美元,而在当年的国际货币交易额中,87%是美元交易。
正因为美国的金融资本在冷战结束后的20年中,用美元开拓出了远远超过实物生产规模的新交易空间,因此美元在先脱离黄金、又脱离石油等实物产品后,仍能保持住美元在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因此,欧元若想与美元争锋,就必须创造出相等乃至超越美元的金融资产池。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欧盟领导人痛定思痛,终于决定对宏观政策取向作重大调整,开始转向促进虚拟经济发展,并且一开始就动作狠辣,标志性的事件是日欧洲央行宣布,将隔夜存款利率水平调降至-0.1%。
这种负利率的做法彻底颠覆了货币与银行的历史,直接目标虽然是通过降低利率与推升通胀来为欧洲主权债减负,但更重要的效果是把欧洲银行体系内的钱都赶入欧洲的资本市场,以创造出欧洲金融体系与欧元的强势,这样极端的货币政策,连美国和日本在危机后都没有推出过,可见欧洲领导人脱实向虚的转变是多么坚决。
另一个重大转折就是自今年1月22日,欧洲央行也开始实施大规模QE,目标是在18个月内购债1万亿欧元,这是欧洲央行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推升欧洲资产价格。
由于欧洲的虚拟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美国,所以欧洲目前的资本市场与资产价格相对于美国,就有很大上升空间,例如从股票交易额对GDP的比率看,2013年美国是135%,而德、法、意三个欧元区主要国家都在45%以下。
所以,在今年初欧央推出QE后,欧洲的资产价格立即出现了对美国资产价格的压倒性优势。
很多人都认为,欧洲即便有欧元,资本市场仍无法与美国较量,因为欧元的主权是虚拟的,并且直到今天不仅没能迈出主权统一的关键步伐,还面临着因希腊退欧而分裂欧元的风险。
这样的认识当然有道理,但是必须看到,当发达国家进入到供给不能在国内满足,而必须靠央行发行货币来支付贸易逆差的时代,央行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代替了财政部的职能。
这个替代在美、日等主权完整的国家,可能感觉不出太大的变化,但对欧元区的意义则完全不同,因为欧洲央行通过购债分配,在欧洲实体经济停滞乃至萎缩,税收早就陷入"零增长"背景下,实际上决定着欧元区内各国的财政支出的全部增量份额,所以欧洲的政治统一在转入经济虚拟化方向后,反而得以加强。
冷战结束后欧洲在经济虚拟化的道路上走在了美英甚至日本之后,而欧洲国家脱实向虚的转变,也宣布了世界资本主义在次债危机后,全面转入到虚拟资本主义阶段。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指出,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产生矛盾的原因之一,这个规律在进入到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的今天,仍然正确。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虚拟资本主义道路上走在了最前边,因此用金融商品与实物商品交换的方式,基本上独占了世界的剩余产品,直到次债危机爆发前,欧洲和日本不仅没有与美国争夺世界产品净剩余,还是重要的贸易顺差输出国。
但是自2011年开始,以安倍激进的货币政策为标志,日本也已经转入了全面的经济虚拟化过程,长期的贸易顺差被迅速扩大的贸易逆差所取代,从年,每年的贸易逆差都超过千亿美元。
由于欧洲经济规模与美国相仿,欧洲的脱实向虚从未来看,也会产生可与美国相比的逆差需求。所以欧洲脱实向虚的转变,应该看成是发达国家对世界剩余产品资源争夺矛盾走向激化的转折点。
这个大趋势美国人能看不到么?
三、美国:由盛而衰,濒临新危机
现在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情况。
冷战结束后,日本陷在资产泡沫危机中不能自拔,欧洲则忙于启动欧元一再紧缩,美国既无政治对手,也无经济敌人,所以能够通过转向虚拟经济,占尽新全球化红利,贸易逆差从1991年的不足千亿美元猛增到危机前的近万亿美元,美元的地位却如日中天。
年,美国的经济增速是日本的2.7倍,比欧元区也快了90%,但增长的是需求不是供给,所以贸易逆差的增速是同期经济增速的10倍。
美国由于在虚拟经济道路上领跑,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对称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就一场紧跟着一场,先有2000年的网络泡沫崩溃,接着是2007年的次债危机,而今天这一幕正在美国重演,且比次债危机前的情况更严重。
比如,年,美国的GDP增长了5.5%,但同期的制造业产出却下降了17%,因此使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危机爆发前的15.3%下降到2013年的12.3%。
美国的失业率虽然从危机后的高峰10%以上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5.4%,但新增就业主要是在服务领域,其中吸纳就业第一位的是餐饮业,制造业就业直到去年末,比危机前还少200万人。
更严重的是,美国的企业正在大批死亡,危机后的2008年,美国倒闭企业数自有统计以来第一次超过了新开办企业数,到2011年,死亡企业数已大于新开办企业数7万个,目前美国的注册企业数约830万个,即是说美国企业的"自然死亡率"已经高达8%。
而且不只是中小企业在死亡,美国的上市公司数也从危机前的6800多个减少到目前的5000个,即在危机后消失超过1/4。企业数量的净减少说明了美国实体经济的萎缩,是经济虚拟化后的直接恶果。
有人说,美国经济还很强大,新一代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等,都在引领美国走向再工业化。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确还有很多先进的产业技术在开发中,许多高科技产品仍然在世界独占鳌头,但是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最近发布的《美国先进产业报告》,美国50大先进产业的就业比重,从2010年的15%下降到2013年的9%,产出比重也从2000年的19%下降到2010年的17%。
另有报道说,美国高科技的代表苹果公司,由于受到中、韩等国的围攻,其市场占有率已从2012年的19%下降到去年的12%。
顺便指出,目前国内盛赞德国4.0版的工业升级,但是如果德国的资本主义真的能逃过经济虚拟化大趋势,中国高铁就不会打败西门子而进军德国市场,朴茨茅斯特、施耐英等德国的顶级机械工业品牌,也不会被卖给中国。
所以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只能是空话,大量开发中的先进技术,更多的是被金融资本当作圈钱的题材和工具。
然而另一方面,美国的虚拟经济规模却大幅度超过危机前,2014年,道指从2007年的高点14200点,最高上升到超过18000点,标普从1500点到去年超2000点,纳指更是从2700点暴增至破5000点,几乎翻了一番。
实体经济停滞虚拟经济却可以再度膨胀,除了美联储的巨额QE提供股市动力,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2009年以后美国上市公司对股票进行的大规模回购,掩盖了股市泡沫。
股市泡沫主要看市盈率,而市盈率是流通市值与利润的比率,如果利润增长缓慢,只要缩小流通市值,市盈率就可以保持稳定。
从标普500企业看,长期平均市盈率为16倍,目前在18倍左右,似乎变化不大,但是自2009年至去年末,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总额高达2万亿美元,相当于回购了总市值的1/10,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就更高。
去年标普500公司的股票回购额是5500亿美元,今年到4月末已宣布的回购额已达1.2万亿美元。回购的好处是上市公司可以利用美联储提供的廉价贷款,置换出对股东的分红,但回购到极点了就是退市,这场资产游戏就没得玩了,所以用回购来包装市盈率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同时,包装出来的盈利只能骗骗小股民,资本市场中的大投资人有谁看不懂这个玩法?
所以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早已使国内外投资人都生了退场之心。自去年四季度美国三大股指都创出历史新高后,到今年5月末已经在高位上出现了超过半年的"横盘",即已经失去了上涨动力,只是还没有跌下来。
但是,资本的本性是要盈利,如果在一支股票上停留太久而又不赚钱,资本就会离开,这就是"久盘必跌"的道理。
同时,欧洲的QE已经展示出欧洲资本市场繁荣的前景,所以去年12月,美国的资本流出规模创出了1740亿美元的历史高峰,今年3月再度出现千亿美元规模的净流出,而今年一季度美国的股票基金减少了506亿美元,欧洲股票增加了503亿美元,基本成对等的涨消。
但奇怪的是,在资本大规模流出美国的同时,美元对欧元却呈现出持续的强势,即使在去年创出资本流出新高峰的12月,美元对欧元仍然上涨了4.4%。
对这种情况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美国在欧洲美元市场,在大幅度做空欧元,因为只要在欧洲美元市场做空欧元的规模大于美国的资本流出额,就可以出现在美国资本净流出的时候美元对欧元仍然上涨。
目前全球外汇交易额中美元占87%,而美元的境外交易市场有一半是在伦敦,所以美国完全有条件在美国境外做出美元对欧元的强势。
做空欧元可能已经是美国金融资本打击欧元资产的最后手段,因为如果美元对欧元持续上涨,以美元计算的欧洲资产就是在相对贬值。
但是前面的分析已经说过,因为欧元资产有着比美元资产更大的上升空间,如果欧元资产上涨幅度持续大于美元对欧元的涨幅,国际资本迟早会形成从美至欧的大规模流动潮,使美元对欧元的强势彻底颠倒。
此外,美国金融资本为了自身利益强行不断提升美元币值,使本来就复苏微弱的美国实体产业处境更加困难。
例如从美国刚公布的数据看,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已经自去年11月后,出现连续5个月的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美元不断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这样就使得美国实体与虚拟经济不对称的矛盾更加尖锐。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美国爆发新危机,与上次次债危机的不同点,就是不仅会有美股泡沫的崩溃,还会有美元泡沫的崩溃,会出现美国金融机构大量持有的欧元空仓合约无法兑现。
自2013年底上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任期的最后几个月,美联储就提出要退出QE和加息,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资产泡沫危机会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实现"软着陆",但是耶伦上台后已经一年多了,联储却迟迟不敢加息,原因就是怕像上次的次债危机一样,成为刺破泡沫的导火索。
但是欧洲正在制造新泡沫,美国制造泡沫的空间却已经顶到了天花板,如果因欧洲资产价格狂飙而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的资金大量流出,美国还是逃不掉爆发新危机的命运。
还要看到,如果欧洲本次的QE是对虚拟经济态度的根本转变,则欧洲资本的离场就可能意味着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回头,这将使美国金融市场下一次从危机中的复苏,不会有以往那么容易。
同时,在次债危机后,美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已经用到了极致,如果爆发新危机,可使用的政策工具与空间也不多了。所以如果美国爆发新金融危机,程度可能会更猛,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也更难以复苏。
综上所述,美国经济正在与欧洲经济攻守互易,荣衰互易,这样的大趋势,美国人能看不到么?
四、美国可能有彻底解决欧元的打算,扼住欧洲石油咽喉是制服欧元的可能武器
欧元一诞生就是美元的噩梦,是因为欧元对欧洲金融市场的统一效应,形成了美国之外世界最大的资产池,所以一旦美国金融市场有什么风吹草动,国际资本就可以立即用欧元资产来避险。
而战争与经济手段并用来打击欧元的强势,始终也是进入经济虚拟化后的美国,阻挡资本外流和防止危机扩展的主要手段。
1999年美国已经坐在了网络泡沫的火药桶上,所以欧元的出现马上就引起了国际资本从美至欧的流动,欧元在诞生前十天内对美元暴涨10%,3月22日,道指暴挫328点,3月24日凌晨就爆发了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战争手段,阻止国际资本外流和抑制欧元强势的第一次行动,2002年欧元从底部攀升,2003年3月的海湾战争,再次阻止了欧元的强势,保证了美国在网络泡沫破灭后向房地产泡沫的转型。
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爆发了次债危机,欧元再次被作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从年初的1.2狂飙到年末的1.6,此后下浮到1.3以下,但是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倒台后,又猛升至2009年11月的1.5,而同年12月,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突然同期宣布调低对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由此爆发。
2009年后,美国股市泡沫再度膨胀,到2012年下半年由于国际资本恐惧美国金融泡沫而离场,导致欧元再度对美元走高,升至日的1.38,而在此时爆发了乌克兰危机,导致欧元再次走低。
总之在欧元诞生后不管是否想与美元争霸,在客观上也早已成为了美元的最大敌人,并且因此而受到美国的反复打击。
前面分析已经说明,由于欧洲的脱实向虚,美国目前所面临的麻烦可能比以前要大得多,要想像年那样让金融市场快速恢复生机,也没有了以前的条件,所以就很有可能想要彻底解决欧元问题。
美国解决欧元问题目前应该有三个选项。
第一是打软欧元。就是像上面列举的那样,在欧洲周边继续制造地缘危机,让国际资本感到恐慌而向美国回流。但问题是软也是一时之软,由于前面所分析的原因,只要欧洲的地缘危机稍有缓和,国际资本就会回流。
同时,欧洲人也并不是不明白美国人在欧洲周边搞事的原因,所以今年2月8日德法俄首脑在莫斯科闭门会谈,达成明斯克协议,确定了在乌克兰停火,把美国明显边缘化于欧洲事务之外。因此打软欧元的难度将会不断增加,对国际资本的驱赶效应也会越来越小。
第二是打垮欧元。就是通过制造一场大型的欧洲安全危机,迫使欧元解散。现在看来,即便是希腊退欧,也只能产生打软欧元的效果,而不会导致欧元解体,何况希腊用回德拉克马,恐怕一分钱的国债也不会有人买,还不如留在欧元内部等着欧央行的国债配额。所以从欧元内部找到打垮欧元的因素已经不可能。
但是若有来自外边的强力迫使欧元解体,使欧洲的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重新回到欧元统一以前的分散状态,则美国就既可从当前的危机中解套,又可防止后续的危机。
然而问题是,欧洲自二战后的统一之路,从1951年的"煤钢联盟"到1991年的"马约",再到1999年的欧元统一,直到目前战胜了主权债危机维护了欧元的地位,经历过那么多波折,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就算迫于一时无奈宣布欧元解散,很难说不会趁美国以后的危机,让欧元死灰复燃。
第三是统一欧元。金银由于是自然物,因此是无主权货币,货币进入到纸币时代,则必须由主权来保证其信用。欧元的伟大创举在于,它通过虚拟主权,使得货币重新回到了类似自然物货币那样,能多国通用的时代。
欧元既然可以实现跨国统一,美元与欧元的统一就不是妄想,所以早就有学者提出过"欧美元"或"大西洋元"的构想,而若欧美元合并,肯定是美国的金融资本为主导,这既是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也符合美国金融资本的利益,还彻底解决了欧美之间的金融对抗问题,我认为,这很可能是美国对解决欧元问题的真正选项。
打软欧元只需要在欧洲周边制造动乱,但是打垮和统一欧元,美国就必须更迫近欧洲使用暴力手段。
货币霸权一靠经济实力,二靠军事实力,欧洲虽然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但自二战后由于一直靠美国的军事保护而没有独立的防务,所以欧洲在军力上远不是美国对手。
我说这话并非认为美国会直接对欧洲使用武力,而是说由于美欧的军事实力不对称,美国在欧洲周边无论怎样搞出乱子,欧洲人也没有用军事实力制止的可能。
我现在认为,最有可能的乱子,是美国会用扼住欧洲石油咽喉的办法,来迫使欧洲在货币问题上屈服。
根据BP的数据,欧洲目前年消费石油约10亿吨,扣掉俄罗斯和英国、挪威等欧洲产油国的消费,欧洲大陆的石油消费量年约6.5亿吨,基本全靠进口,天然气消费也有超过一半依靠进口。
如果截断了欧洲的油气供应,以欧洲目前的石油储备量,顶多能撑3个月。如果面临油气断绝,欧洲人会怎么办?
我这么想并非无凭无据,而是有三个迹象可资判断:
第一是美国人为什么会在国际油价不断走低的时候,不顾亏损也要开足马力产油、进油和储油。
页岩油的历史已经有200年,但自次债危机后美国才突然加大开发力度以提升石油自给能力,并自2012年后出现暴发性增长,使页岩油产量从2008年的日均60万桶猛增到今年5月末的565万桶,使美国的石油总产量从同期的不足500万桶/日,增长到目前的1千万桶/日以上。
由于石油产量大幅提升,目前在10亿吨的年石油消费量中,已有超6亿吨国产。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度低至每桶50美元以下,已显著低于美国页岩油每桶80美元的成本线,但美国的石油产量却不断创出新高,同时今年一季度进口也从去年的日均440万桶猛增到830万桶,且自年初以来连续16周,商业石油储备量增长都在千万桶上下,以至于国内已经没地方存油,不得不高价从国际上租用油轮来储油。
5月份以来虽然原油库存有所减少,但是炼厂却开足马力在炼油,在世界经济低迷,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下行趋势明显的时期,美国这样做完全是商业行为吗?
此外据彭博社报道,按去年油价美国页岩油的投入产出比是2 25:1,即投入2美元只能赚不到1美元,今年一季度竟掉到4 15:1,但今年一季度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仍能在债券市场融资720亿美元,相当于前15年美国页岩油企业债券发行总额的44%,可见若没有美国金融资本给钱支持,美国油企的亏本生产根本进行不下去。
根据有关数据,美国目前的政府加商业石油储备量已达2.5亿吨,还是BP的数据,美国去年进口的3.6亿吨原油中,有7个来油方向,但2/3进口量是来自南北美洲,21%来自中东,其它来自非洲和北海等地。
即是说,如果设定在一场国际危机中来自美洲以外的石油供应受到干扰,仅靠美国自己和美洲地区的石油供应,美国能坚持两年。
第二是美国若想扼住欧洲石油咽喉,那么到目前就已经完成了战略布局。
从欧洲的石油进口来源看,55%靠从俄罗斯进口,其中有八成以上是走经乌克兰到欧洲的管线,其余走丹麦海峡和黑海;有20%从中东进口,其中有七成是用油轮,或管线--油轮联运,最后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到欧洲,还有一部分是经伊拉克北部的管线到土耳其,再进入欧洲;其它25%从西、北非靠船运进口。
那么,若美国要断掉欧洲的主要石油进口来源,只要在乌克兰、伊拉克北部和红海与亚丁湾一带制造出地缘动乱,就可以达到目的。
我们已经看到,自去年3月美国已经制造出乌克兰危机,先是用乌克兰的社会动乱搞出克里米亚公投,普京见到这个馅饼不会不吃,但并吞克里米亚就掉入了美国精心设计的陷阱,引诱俄罗斯与北约进入军事对峙,让欧洲重新感到恐惧,并给了美国打卢布和联合欧洲经济制裁俄罗斯的借口,把俄罗斯经济推入危机,从而达到了分裂欧俄的目的。
另一个点是伊拉克的IS。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IS是美国豢养的走狗。比如它的最高领袖巴格达迪,此人原是个普通的老师,海湾战争后由于拉了个十几人小队伍抗美而被捕,但是在坐了5年美国人的监狱后却突然飞黄腾达,先是在加入基地组织后因高层领导大量被捕而获高升,2年后就反出基地组织自立门户建立了IS,如今已拥有5万人的军队和20亿美元的年收入,在中东和北方到处攻城掠地的超级国际恐怖组织首领。
奇怪的是在目前IS的12个高层领导中,竟有9个是与巴格达迪来自伊拉克的同一所美军监狱,而美军在伊拉克的监狱有24个之多。
还有奇怪的事情是美军对IS的空袭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4千多次,但竟有90%是不投弹,且投了也炸不准,被国际舆论称为"空中旅行"。
若IS是听命于美国,则中东地区面向欧洲的石油管线就很容易被控制和破坏,由于IS目前也控制了利比亚的多个重要港口,欧洲自北非地区的来油也会被干扰。
第三个点是也门。也门胡塞武装的兴起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但是今年初以来却突然发力,攻入首都亚丁并占领了总统府,引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十国的联合空袭。有人说这是沙特和伊朗在背后角力,但俄罗斯又说空袭只是打跑了胡塞,地盘又落入IS手中,总之是陷入了无政府状态。
不管战乱由谁而起,也门的战乱都对国际航运有重要影响,因为也门地处曼德海峡两岸,紧扼出入红海--苏伊士运河的南端通道,如果战乱蔓延干扰了国际航运,从海湾到欧洲的7成原油运量就会受阻,当然油轮还可以绕行东非--好望角--西非航线到欧洲,但行程要长3倍,如果世界多余的油轮都被美国先租走储油而没有更多运力可用,欧洲来自中东的原油供给仍会减少1/3。
第三是欧洲周边的地缘危机集中出现。
1999年科索沃战争与2003年海湾战争都是在一个点爆发地缘危机,但自2014年3月的乌克兰事件,到6月29日成立IS,开始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掠地,再到今年1月29日也门胡塞武装攻占首都,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欧洲周边突然爆发出这么多危机热点,位置又都可以威胁到欧洲油路,恐怕不是偶然的吧?
既然美国已经用战争手段两次打击过欧元的强势,在面临新的、更大危机的时刻,以断绝油路攻击欧元就已经露出端倪。
五、过程推演:第三次欧战的可能性
先来讨论一下战争的时机,这主要取决于美国金融市场何时会爆发新危机。如果美国是想用战争给危机解套,就必须使危机爆发与战争爆发的时间相匹配,那就不如采取用加息刺破泡沫的办法,如此才能在危机中掌握主动权。
如果以切断欧洲油路为手段,则9月份以后加息会更加合适,因为从切断油路到耗光欧洲石油储备的时间,正是欧洲进入冬季的时间,就更容易用断绝能源来迫使欧洲屈服。
再来看看战争的力度。前面分析说明,此次欧洲的QE是宏观政策转向的标志,而美国则面临着更难收拾的危机,因此即便是以打软欧元为目标,力度也必须比以前加大很多,如果以打垮和统一欧元为目标,则就不仅仅是让国际资本看到欧洲经济的危机,还必须把美国的目的明确告诉欧洲的政治领导人,并迫使他们在面临油气断绝的时候做出选择。
还有就是战争的准备。军事专家说,打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准备时间。的确我们直到目前还没有看到美国在进行这样的准备,但是之前我们已经看到,美国为了造成欧债危机曾经准备了十年,美国利用页岩油提升石油自给率,也是自次债危机后就开始了。
至于还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是因为如果在乌克兰和中东爆发战争,也不是首先就由美军出场,还是从"代理人"性质的战争开始的。
关于这场切断欧洲石油供应战争的过程,不考虑打软欧元的选项,我认为有三个前景:第一是美国很快胜,第二是美国很快败,第三是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直至第三次欧战爆发。
说美国可能很快胜,是因为欧洲油路一旦被切断,且又面临漫长的冬季,欧洲完全没有反抗能力,被迫接受美国所提出的条件。但从战争开始到完成打垮或者统一欧元的过程,可能都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这可能就是美国需要2年以上石油储备能力的原因。
美国也存在很快败的可能,是因为国内金融风暴肆虐引出政治、社会动乱,在非扩大势态不能取胜的时候,却无力向外,只能草草收场。
以我个人的能力,给不出以上两种可能的权重,只能说是相差无几。
但是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第三次欧战。这个变数是建立在俄罗斯对这场战争的态度,以及德法在面临危机时会怎样处理欧俄关系的基础上。
先看俄罗斯。俄是前超级大国,拥有可与美国匹敌的核武,常规军力中虽然海军早已不是美军对手,但陆军实力仍远超欧洲,若在乌克兰爆发战争,乌克兰政府军根本不是俄军对手,若是对阵美军,俄有地利,美军却是劳师以袭远,又没有欧洲作为补给基地支持,未见得打不赢。
此外,从短期看,要切断欧洲能源,对于石油收入占财政收入40%的俄经济来说也是严重问题。从长期看,俄3/4的人口与经济在欧洲部分,俄罗斯历来认为是欧洲国家,普京也把入欧当成长期国策,因此若欧洲领导人在外部压力下联俄抗美,并承诺今后在欧盟中给予俄相应地位,普京应不会拒绝。
从欧洲看,在乌克兰事件后,德法早就明白了美俄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否则就不会有德法俄的莫斯科闭门峰会。欧元的软肋是军事,若想对付美国的军事强权,除了联合俄罗斯对付美国只有认输一条路。
长期以来欧盟领导人没有拉俄入欧盟,反倒是因为俄军事体量太大,在没有外部军事威胁的时候让俄入欧,就会抢了德法的领导地位。但是若美国要威胁欧元的存在与欧洲的独立地位,欧洲领导人当然会下决心拉俄入欧。
当然还有一个选项,就是俄军出兵乌克兰后,欧洲同意由俄并吞,换俄不加入欧盟。
在欧盟的外部来油中,俄罗斯占了55%,若德法俄联手出兵平息乌克兰战乱,清除掉美国的军事存在,美国的这盘棋就彻底输光了。
但若走到这一步,美国会否认输呢?如果美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支持美国对外用兵,美国会否把驻乌军人从目前的300人增加到足以控制局势的规模呢?
还有就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立场,欧盟的石油储备主要集中在西欧,东欧各国几乎没有什么储备,若战争爆发油源断绝,东欧国家会最先撑不住。
美国自冷战后就一直在拉拢东欧各国,若以保障油源为条件,要求东欧国家提供帮助,则不仅是军事后勤补给有了依靠,还成功分裂了欧盟。
此外,英国近来一直叫嚷要脱离欧盟,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一向听命美国,如此,西欧与俄罗斯为一阵营,美国与英、日、加、澳和东欧为一阵营,第三次欧战的敌对双方由此形成。
可以简单设想一下这场战争的过程:首先是几十万乌克兰政府军在数百美军顾问的率领下攻入乌东部闹独立的地区,战争过程中导致俄-欧油气管线被炸断,欧洲大陆一半的油气供给断绝。
然后应是在同时,IS在伊拉克北部截断了输往欧洲方向的油管,沙特从海湾通往红海延布港的油管也可能被IS炸断;此时由于也门动乱,曼德海峡的通航受阻,苏伊士运河的油轮通行也被截断。
至此,欧洲大陆的石油供应被截断了3/4,若索马里海盗和占领了利比亚港口的IS同时有所动作,则欧洲大陆的石油供应可能被截断8成,以欧洲的石油储备,顶多能撑4、5个月。
在欧俄协商谈定后,俄军出兵乌克兰打垮乌军进攻,恢复油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伤及美军人员,美军派更多部队入乌,随即德、法、意、西、荷、奥、比等国军队也投入战场,第三次欧战爆发。
这很像是在写小说,我也越写越觉得像小说,但欧洲因经济转型与美国加剧货币金融矛盾的前景是客观存在的,美国的金融泡沫再次濒临崩溃边缘也是事实,而危机总是战争的催生婆,同样是历史的规律。
所以我相信,类似我上面描写的场景,即使今天不出现,明天或者后天也会出现,看到而有准备总比没看到而无准备好。
六、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关于美欧冲突乃至第三次欧战对中国的影响,我想主要有三方面:
三个前景,三种前途。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猜想了美欧冲突的三个可能前景,即美国很快胜;美国很快败;以及随冲突规模扩大演变成第三次欧战。
如果是美国很快胜,结果是统一了欧元,成功建立了由美国主导的"大西洋元",则这个前途对中国最为不利,因为美国收服了欧洲后再来收拾中国将易如反掌。美国是虚拟经济,中国是实体经济,本来互补性最强,但长期看能替代美国地位的只有中国。
美国对此前景并非不清楚,然而当前的威胁主要是来自欧洲,所以解决中国问题只能放在欧洲之后,但解决了欧洲问题就轮到中国,而中国以10万亿美元的GDP来对抗美日欧40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根本没有胜算,就很可能沦为被虚拟经济阵营压抑、控制与利用的地位,何谈崛起?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欧矛盾是短期矛盾大于长期矛盾,经济矛盾大于政治矛盾,而中美关系则正相反,是长期矛盾大于短期矛盾,政治矛盾大于经济矛盾。
美国把短期经济矛盾摆在长期政治矛盾之上,是金融资本的理智选择,否则连当前日子都过不去,想什么长远?而且美国也没有同时摆平中欧的能力,只能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为避免两线作战,在"扰乱欧洲"的时候,只能先"稳定亚洲"。
如果是美国很快败,则美国只能退回北美一隅,从世界大国的地位衰变成区域大国。欧洲从此因摆脱了美国干扰,经济版图扩大,政治走向统一。在亚洲,中国实体经济继续成长,逐渐整合东亚。则未来30年是北美、欧洲和东亚"三分天下"之势。这个前途说不上好坏,但可以接受。
如果演变成第三次欧战,则对中国是最有利格局,因为美欧包括俄罗斯的力量,都会在这场大规模战争中彼此削弱,则中国重复了美国的老路,即因老列强被战争削弱,大大加快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步伐。
必须说明,我并非乐于看到战争,希望把中国的崛起建立在他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毁灭上。但中国不是战争当事双方,决定不了美欧如何冲突以及到何种规模,只是说如果有这种客观可能,中国应该看到并懂得善加利用历史机遇。
总之,第一种前途对中国最为不利,是中国最需要避免的。
保持中立,两边都帮。
第三次欧战将是美欧为争夺货币霸权的战争,争夺的目的还是为了用美元或欧元资产换取东亚的实物产品,所以战火不会烧到东亚,这有些类似于美国在两次大战中的地位,即欧战中的双方都需要美国的战争物资支持。
有学者认为,美国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是伊朗,并会影响东亚的油源。我也曾这么认为,但现在不这么看了,因为美国已经在乌克兰和中东摆开了阵势,但中东的地缘危机都是在围绕地中海一线,而在东部地区,则在积极推进伊朗六方核会谈取得成果。
因此,若爆发第三次欧战,美国在封锁欧洲油路的时候,会保东亚油路畅通,否则若破坏了东亚特别是中国的实物生产,美国的军需物资乃至日常消费品供给都会断源。
但是若最终打成世界大战,世界大国最终都得被迫选边站,美国在两次大战中最后都出兵欧亚,也不能始终置身事外。美国甚至可能也用断绝油路来迫使中国做出选择,或者是提出用石油换军需,这就要看美国是否到那时还能分出力量来胁迫中国。
中国的最好选择是学两次大战中的美国,即两边都帮,但收多了美元欧元都没用,是要他们承认中国在亚洲的领导权。
认清大国博弈形势,不出头,不越位。
目前正是美欧博弈的关键时期,正像当年美国要连中抗苏,欧洲在面临美国巨大压力的时候,也在运营"巧实力"把美国这股祸水东引,做法是推动中国的金融市场与人民币开放,让中国顶在欧洲前面去抢美国的金融奶酪。
第一招是欧洲大佬蜂拥而入亚投行。中国发起搞亚投行本来是为了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但欧洲大国突然纷纷主动加入,把亚投行捧成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端。
第二招是欧洲人主导的IMF提出让人民币加入SDR,并鼓吹说能由此引来超过万亿美元的外资,就让中国领导人对开放人民币的预期大大提前。
在今年3月的博鳌论坛上,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加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此后开始对A股不断增加刺激力度,甚至有人提出要造出上万点、超40万亿美元的股市规模,目的就是为人民币开放铺路,让中国股市在人民币开放后能够引起国际资本流入,形成开放后的强势地位。
但是这些都是在与美元和美国的金融市场地位争锋,美国金融资本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六套人民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