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主做医美消费金融行业吗?

“网红脸”泛滥 医美行业如何打造“颜值经济”_网易科技
“网红脸”泛滥 医美行业如何打造“颜值经济”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消费与医疗并行,医美行业如何打造“颜值经济”)
“颜值经济”的概念起源于经济学上的“注意力经济”,大致意思是企业通过制造更高颜值的产品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培养忠实用户群体,以期获得利益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模式。“颜值经济”实际上满足了人们对“颜值”的实际需求,从而延伸出美容医院、美妆产业、自拍修图APP等火爆的蓝海市场。消费与医疗并行,医美万亿市场待引爆“颜值即正义”的时代下,消费者逐渐接受从根本上提升颜值,尝试进行医疗美容手术。医疗美容手术的概念是指通过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医疗美容项目分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手术类项目以抽脂和隆胸为主,非手术类项目以玻尿酸、肉毒杆菌项目为主。总体而言,医疗美容项目均具有创伤性或入侵性,具有医疗属性,故医疗美容服务机构必须遵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门槛较高;医疗美容通常是为了满足用户爱美的需求而从事的医疗服务,也具有消费属性。因此医疗美容属于消费医疗领域,市场化程度较高。据SPAS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中国的年整容数量已经达到700多万人次,中国整形美容行业行业长期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医美市场痛点繁多,切入方向值得关注在万亿级别的医美市场里,医疗美容行业从上游的药品、器械生产商;下游的各类医疗美容机构及推广渠道商等环节均面临种种痛点,亟待这个领域的创业者去改革创新。上游产业主要的痛点是同质化严重医美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各类药品和器械,以注射填充类和设备仪器两大类为主。随着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产品同质化问题趋显,未来上游产业市场必然陷入恶性竞争的局面:仅以玻尿酸为例,目前国内计划申请或在申请的企业数量超过30家,随着新进入者的增多,预计市场竞争将越发激烈。届时,产品研发能力及是否能构建行业生态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体现。目前来看,上游的企业一般具有相对丰富的代理渠道以及市场覆盖率,团队基数大,资金相对充裕。随着医美市场的爆发,行业上游企业的常见做法是顺势延伸产业链,通过内部创业、并购、合作等形式,打造细分领域的行业生态圈。对于医美从业者而言,医美产业链上游市场一般是上市公司的战场,一向大开大合。比如华熙生物通过与Medytox成立合资公司,获得肉毒素产品(Neuronox,预计2018年获批)的独家分销权,完善产品体系;华韩整形通过自建南京友谊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设立临床医师培养点,自建实验室,提高科研实力等。初创公司的机会或许还是要利用丰富的行业经验,切入各类医美项目的诊疗环节,构建细分领域生态:比如口腔、脂肪、肉毒素等。这个领域的创业团队大部分能够精准把握医生和患者的确切需求,以大量客户资源撬动上游药品、器械厂商,拿到独家代理后,通过租赁等业务形式,把控医美行业核心的医生和医院资源,突出B2B模式“现金牛”的优势,打造连续性消费的市场。下游产业主要的痛点是资源分配不均和获客成本过高相比医美产业链上游的创业方向,切入诊疗环节的产业链下游——民营医美整形机构,显然成为投资回报周期较短的良好投资方向。而且医美市场属于消费医疗,“沟通和服务”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衡量标准。从行业的整体趋势来看,虽然国内的医美技术水平与国外并无明显差异,但与美国等欧美国家健全的医疗体系相比,我国在医疗监管体制、风控管理体系、精细化服务、专业医生培养体系等方面,均需要行业内从业者去创业创新,主动迎合国家的管控,获得先发优势。目前来看,医疗产业链主要有两个相对明显的投资、创业方向,第一个是着眼于医疗机构人才匮乏,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行业痛点的项目。据《新氧2015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截止2015年11月底,我国共有超过4400个正规医美机构和名持证医生,但数量占比超过60%的民营中小型医美机构仅拥有全国约35%的医生资源和市场份额。针对这一方向的创业项目包括医美从业人员培训,相关公司有东方美一国际医美教育、南京东南美容专修学院等,通过培养非手术类医美医生、医疗美容咨询师等基层医美人才作为切入方向,获得现金流;通过成立医美医生集团,聚拢医疗资源的联合利格,也是值得关注的典型案例。就医疗改革的趋势而言,随着社会办医监管体系的完善,相比公立医院僵化的体制,民营机构理论上可以通过更灵活的薪酬和培养体系,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另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则是降低医美机构的获客成本。据行业人士对亿欧透露,医美机构收入主要来自于药品加价销售和服务费用,但因为高额的广告营销费用,比如竞价排名等,医美机构的盈利范围大概在销售额的10%以下。目前来看,扩展医美机构的获客渠道,确实降低了医美机构的获客成本,促进医生、机构、患者三方的有效沟通,医美互联网平台成为2015年的投资热点。
值得医美从业者警惕的是,这个领域里市场格局基本已定,行业寡头占据流量入口。如果还想切入这个方向,需要避开“寡头优势”,从诊疗环节中的细分领域切入,比如从单病种入手,通过品牌化的探索,赋予渠道品牌价值,避免陷入价格恶性竞争;或者通过医美分期,进行医疗+金融的跨界探索等。
本文来源:亿欧网
责任编辑:张洁_NT563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5年医美O2O行业前景展望:做“淘宝”还是“京东”?
来源:虎嗅网 责任编辑:yuanpan
2015年初,刚刚在去年底拿到200万美金A轮融资的北京魔翼互动团队,决定放弃自己的陌生人社交产品,转型推出一款名为“猫爪”的移动端App,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并与合作以团购形式进行导诊,借此进入医美O2O领域。
相比于“猫爪”这个新选手,已经植根于这个领域两年的“医美社区+O2O平台”新氧,于2014年底获得了由挚信资本领投,经纬跟投的2000万美金B轮融资,是目前对外公布的融资数额最大的医美O2O公司。此外,行业里靠前的公司还有更美(原完美诊所)和悦美网,这两家公司也于2014年下旬分别获得了红杉和联创策源的数百万美金A轮融资。另外据更美透露,该公司已于近日完成B轮融资,详情将于两周内发布。
记者出身的更美CEO刘迪,有过多年社区运营经验的新氧CEO金星,前网易总编辑、美黛拉创始人赵莹,以及做社交产品起家的猫爪CEO李峥,各式背景的创业者涌入医疗美容O2O这个行业的背后,是大家对这个千亿级市场的憧憬。根据统计,2014年医疗美容项目的消费人次约1000万人次,保守估计客单价平均在1万元,整体市场规模在1000亿以上。而传统医疗美容行业信息不透明的弊端,服务流程亟待被标准化和透明化的现状给了这些互联网从业者重塑链条的机会。
医疗美容行业现状:巨头尚未切入,仍是一片蓝海
1.不合规坑害用户是最大痛点
首先,医疗整形行业不同于护肤美容行业,本质上是“医疗”,整形医院以及医师必须要具备相关资质。而现在市场上存在大量不合规的私人诊所,这类诊所在每年攫取了数百亿的利益的同时,并不能保证整形手术的质量,消费者无法辨识出它们,出现问题也无法维权。而筛选和剔除掉这些不合规的诊所,也是目前医美O2O创业者想要解决消费者痛点的最核心措施之一。
2.医院“过度营销”,用户难以获得准确信息和形成合理决策
传统的线上咨询,尤其在民营医院,对接用户的往往都是整形医院的销售人员而非专业的医师,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为用户提出方案,而是想要通过“过度推销”以及“加项”来增加销售业绩,这导致用户形成消费决策的过程中无法直接获得医师的合理建议。
3.整形机构规模差别迥异:大机构砸钱高举高打,小机构缺乏流量导入
此外,医美行业的另一个特点则是机构规模的差异化:一方面存在着伊美尔、美莱、叶子这类全国连的大型美容整形机构,通常这类机构单店的营业面积会超过数千平米,每年单店的营业额也会在数千万乃至上亿;另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中小型整形机构和更多(合规的)私人诊所。
那些大型的连锁整形机构往往有着自己成熟的市场投放渠道(百度、线下广告)和价格体系,采取着高举高打的策略:一方面它们每年在广告投放上花费着千万乃至上亿的费用,一方面通过高价但是有保障的服务吸引高端客户。而大多数中小型医院和私人诊所,他们其中很多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却苦于没有足够多的推广渠道和资金。
4.互联网公司交易额仅占行业1%
医美行业还处于“互联网+”的早期阶段。根据更美CEO刘迪的透露,目前通过更美导流的每月成交额已经超过5000万元,而虽然新氧和悦美没有透露具体的交易额,根据网上公开的一些资料,可以估算出超过千万并不太存疑。只不过,这行业前三名再加上其他初创公司导流所产生的交易额总和,还占不到医美市场1%的份额。由此可以看出,在巨头没有进入的情况下,医美O2O领域尚属一片蓝海,大家赌的都是未来。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调查榜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北京时间6月16日20点,中国国家男足将在不丹廷布体育场对......
温尼伯当地时间6月15日,中国女足将在温尼伯体育场迎来本......
北京时间6月15日,NBA总决赛第五场天王山之战展开激烈角逐......
女足世界杯小组赛第3轮的比赛中,中国女足2-2战平新西兰,......
北京时间6月17日9点,克里夫兰骑士队回到主场迎战金州勇......
DNF体验服12日再次迎来更新,本次更新又是一大波七周年活动来袭,......
中商情报网讯,6月17日,沪深两市将有3只新股上市申购,......
据中商情报网讯,6月份25只新股将于6月17日开始密集发行,......
近日,张铁林携私生女“滴血认亲”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又被全......
海上孟府第9集剧情介绍
罗老虎来找张碧兰是为了向她......医美行业现状分析
1、随着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放开,越来越多的新医院进入市场并开设整形美容服务,整形美容的市场竞争将逐渐进入理性的、品牌竞争的时代。目前行业里主要出现了以提供奢华私人定制服务的,高端奢侈品品牌理念的奢侈整形品牌,如上海薇凯国际、上海柏荟医美、虞美人、广州泛美泓涵等医疗机构,这些品牌只采取与银行、化妆品公司、美业培训机构、美容院等合作渠道模式和会议营销模式,立足本市,面向全国整形市场,成功的品牌业绩普遍超过2000万/月;以美莱、美联臣、艺星、伊美尔、施尔美、丽都、华美、华韩等大型高端整形连锁品牌、部分公立医院整形科室及部分独立品牌医院,实行多条腿走路、“跟风式”的营销,大投入大回报模式,业绩大部分集中在300-1000万/月,其中特色明确、业绩较突出的有广州美莱万/月,广州曙光3000万/月业绩;还有部分中小机构,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以网络营销为主或以手术医生为营销卖点或坚持传统的“口碑营销”,业绩大约在200万/月以下。
2、目前高端连锁整形美容机构广告宣传方面主要集中在专家、材料、技术、硬件设施、手术方式、简单的功能诉求、服务等几个方面,因此导致了激烈的同质化竞争。
3、整形美容市场发展多年以来,已逐渐由最初的以治疗烧伤等外科整形手术发展到当前的“一杯咖啡的时间”通过微整形即可塑造人体的形态美、抗衰老,来满足消费者希望通过外形的变化来获得美、定格时光,保持年轻的心理需求的一种服务过程。
4、由于整形美容产品的产品利益点不是一种物质需求,而是满足消费者因人而异对“美”的心理需求。因此,整形美容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应该不单纯是一流的美容材料,而是要带有更多文化和艺术的色彩,通过整形美容整个服务过程的引导,来求得消费者的感性认同。
5、整形美容产品属于服务类产品,所有与消费过程相关的环境、服务态度等都将直接影响消费的持续性,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高品质的服务是提升品牌形象和提高品牌美誉度的最佳途径,并且通过口碑进行人际传播和销售也必将是整形美容行业的重要销售方式之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行业痛点:如何破解医美行业痛点?
当前的医美行业是一个充满困惑、焦虑和冲突的行业。医美行业有哪些发展痛点?如何解决?今天为你分享这篇帖子:颜值经济下,如何破解医美行业痛点,抓住美丽产业井喷期的红利!
资本青睐美业APP
在资本寒冬的今天,医美O2O创业却反其道而行,备受资本追捧,其原因就是这个领域的高速发展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医美O2O创业,非各路医美APP莫属,目前在业界为人所熟知的就不下十个,其他不知名的或者新生平台就更是不计其数。
寻找痛点 寻求发展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但凡一个行业或者领域有新的模式、新的产品形态出现并且有其生存空间,必定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行业或领域一直以来未被解决的痛点。
但是,我纵观各路医美APP分析文章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认知偏差——基本上大部分文章都是围绕如何将医美APP做得更好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就医美APP本身谈医美APP。
这固然是一个思考角度,但关键是,我们却忘了医美APP诞生的初衷,也没有跳出医美APP这个视角,站在行业痛点、行业本质的高度来思考这个行业,这往往就会局限思维,忽视一些其他可能性。
所以,这篇文章想讲的主题只有一个——站在行业的高度来看,医美机构(医院、诊所等)如何更好地解决医美行业的痛点,带来自身的发展?
行业痛点 亟待解决
虽然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更高的主题,但既然医美APP备受关注并且有其生存空间,那么我们不妨先从医美APP在解决什么痛点这个角度来切入。
根据我的观察,医美APP致力于解决的行业痛点可以分为针对两大行业参与主体:
一是医美消费者人群,二是医院、诊所等实施医美项目的机构(以下简称医美机构)。下面我们先从看看医美APP想解决医美消费者的什么痛点以及解决得如何。
医美消费者的痛点是什么?医美APP是否解决?
用户的信任问题
比如医院怎么样,某个医生,某个医院的某个医生的某个项目靠不靠谱?而医美APP上对医院、医生信息的集合与罗列,真的就解决了用户的信任问题了吗?我认为太理想化了!打开医美APP,我可以看到,这些信息包括医院或者医生的简介、擅长项目、环境展示、案例等这些基本信息。
但是我们稍加思考就可以发现,这些信息一直以来都是被这些医美服务机构在线上线下各个渠道进行展示的信息,比如官网、微信等,用户在医美APP看到的信息和其他渠道上看到的信息并没有任何区别,更不会因为是在医美APP上看到的就被认为更加真实可信。
所以,医美APP的做法并没有创新,仍旧停留在信息聚合的层面,并不能解决用户的信任。
项目的价格迷雾
即同一个医美项目,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些价格差别?到底什么样的价格更加合理?我们可以看到,医美APP上集合不同主体实施的同一项目,但价格区间仍然差别得离谱,比如同样都是无针水光项目,价格从一两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不可否认,关于价格,用户确实有了更多参考信息,但问题是,用户看过之后,对于这些项目究竟哪家好,哪个价格是合适,那么大的价差区别究竟在哪,仍然是一头雾水。医美APP上并不能给到用户答案。
用户的求美认知问题
比如用户该整哪里?用什么手段更好?这种手段下术前、术中、术后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医美APP通常采用百科式的知识普及,以期让用户了解更多的求美知识,明晰自己的需求。
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这种百科式的知识通过搜索引擎等方式往往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些知识不具有稀缺性,对用户价值不大。当然,如果你要说,毕竟用户省去到处搜寻查找信息的时间成本了啊。这么说也没错,但是对于解决用户最关切的问题来说,这种好处也未免太杯水车薪了吧。
而且,这里存在的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这种百科式的知识并不能真正让求美者明白,某种方法手段对应自身情况的适用性,用户要从得到知识再到结合自身的情况去判断,还是存在天然的鸿沟。比如说用户在医美APP上知道了做双眼皮有埋线、韩式、切开三种,也知道了不同方式的特点,但是用户自己更适合哪种,她们可能永远也无法自行判断。
所以,我认为医美APP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几个用户最痛的痛点。那么,从医美机构的角度来看,这些机构存在什么痛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就不单单要看医美APP,还要就目前行业存在的主流做法来探究一下。
医美机构的痛点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和一段对话:
?1、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医美行业报告》显示,医美机构获取一个到店客户的成本(还不是成交),是6000元。
?2、国信证券的一篇研报显示,中国医美市场价值分配百分比中,营销渠道占比高达50%,销售成本占20%,手术耗材及运营成本各占10%,医生分成及诊所利润各5%,以北京某整形机构市场推广为样本来看,其搜索竞价20元/点击,按每天一万次的搜索点击,该机构一月总营销费用750万元,一个月搜索竞价费就占到600万元。
?3、某医美机构负责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前两年医生的年薪100万就够了,这几年低于200万根本就别想请到好的。开店成本也一直在上涨,“以前3000万元开一家店就够了,现在5000万元都打不住。自2006年开始,医美行业净利润就开始出现整体下滑,至今也没有得到缓解。”
我想,大家看到这已经知道我想说什么了!那就是医美机构的营销成本高企,利润不断被营销成本摊薄,这是医美机构的第一个痛点。
第二个痛点是,医美机构留不住自己的客户!这个留不住,需要分为两个方面来谈。
第一个方面是,行业的共性。
医美行业是一个消费频次极低的,重度求美者(进行多次求美消费的人)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有关数据显示,首次整形过后客户的流失率在90%以上。也就是90%以上的人都不会再整形了。
我认为,90%这个数据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没到90%,但肯定也是占绝大部分的。当然,这个方面不是医美机构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
第二个方面是,医美机构自身原因。
按照上面的数据,那么至少还有另外10%的客户,在进行医美消费之后,她以后还会再次进行医美消费。而且,这里还有另一个数据——求美者在整形三次、四次以后,流失率会降到50%以下,换句话说就是整形会上瘾。
但问题,她下次可能就不是在你了。
这肯定是各种因素集合的结果,比如你的品牌形象、你的服务、你的技术关系到客户满意度,你是否有良好的会员机制、优秀的现场引导能力关系到能否将客户绑定成你的长期会员,你的引流渠道、活动政策关系你吸引到的是冲动型消费者还是理性、资深的整形爱好者,从而影响到客户二次消费的可能性。但归根结底,这是医美机构自身相关的因素。
一般而言,留不住客户,这虽然不是好事,并不一定会成为企业的痛点,因为,我还可以继续引流。但是就医美机构而言,这是非常致命的痛点。
因为你的成本特别是引流成本(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引流而来的客户又未必成为长期客户,一片引流一边流失,所以,就成了医美机构的一大痛点。
主流的做法是否解决了痛点?
营销困境:高投入,低产出
当然,医美机构的各种头疼问题还有不少,但我认为,这是两个最根本的问题。那么,我们来看看种种营销方式是否解决了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最具代表性seo和sem营销。众所周知,目前搜索引擎分拣流量的精准度并不算很高,甚至有数据显示,目前医美行业的互联网广告转化率只有1%,再加上魏则西等社会事件的影响,转化率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而医美行业的关键词正如前面所述,价格也越来越高。所以综合来看,这不是一个高投入产出比的方式。
app引流:品牌粘性差 一次性消费多
其次,我们来看目前备受资本青睐的医美APP。“低价”的“微整形“项目是医美APP用来撬动增量用户的主要杠杆。
传统线下整形机构的做法是利用低客单价(平均在3000元以下)的“微整形”项目先把用户拉进来,后续再去推销更加高客单价的手术类项目,医美APP的做法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在线上卖高端手术类服务能力有限(毕竟这个是极度非标准化产品),让用户在线下单是极其困难的。
所以,医美机构入驻医美APP,受到平台属性的限制,很难直接销售获利空间相对较大的高端手术类项目。更致命的是,这些引流而来的客人,几乎都是一次性消费者,都是冲着医美机构在这些平台上的活动促销而来,本身并没有对这些医美机构的品牌产生粘性。换句话更直白的话讲,这是平台的用户,不是你的用户,你引的是一次性流量。
引流乱象:价格乱战 自毁“钱途”
而且,各医美APP快速、大规模获取新用户以及产品趋于同质化的状况日趋严重,持续在“微整形”标品上把医院引向打价格战(线下机构注射一支瘦脸针通常要元,而线上已经降到1000元以下),对于医美机构而言,这杀伤性是极其巨大的,在不能变一次性流量为长期客户的情况,试问一下医美机构要这流量有何用呢?
微信引流:逻辑成立 实操困难
最后,我们来看看微信营销。微信公众号,是做用户沉淀的平台,任何医美机构如果想建立一群自己的忠实客户,建立起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是脱离不开微信的。
但这种方式的问题出在,微信营销引流,医美机构你去哪里引流呢?你去哪里找精准的求美者聚集的渠道?你的渠道引流成本是不是也是高企不下?尽管医美机构进行微信营销从逻辑上来讲是成立的,甚至是最具长期效益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困难。
所以,综合上述的情况,我们认为医美机构要解决自身的痛点,必须有两点清晰的认识:
1、医美机构要做营销,而不是促销。这指的是,作为医美机构,总体目标当然应该是销量,但是绝对不能只是销量,你需要考虑整盘棋局。
2、医美机构要比拼品牌,不是比拼价格。这指的是,作为医美机构,引流客户当然是规定动作,但不能只有这个动作,你需要做好用户沉淀工作,打造用户粘性。
Miracle美敲(R)
wap手机网站购物端
Pc电脑网页浏览端
微信公众号购物端
Miracle美敲(R):让天下女人自信美丽!
Miracle美敲(R)将承接各种线下活动
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学、养、思九大方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疗供应链金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