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先做做不赚钱的事情,还是值钱的事

做赚钱的事,还是做值钱的事?做赚钱的事,还是做值钱的事?民间科技大佬百家号尘封回忆的旧纸箱,喜欢的可以关注先讲一个故事吧。艾伦·图灵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二战时期,他在军方邀请下进行德国Enigma密码破译工作。Enigma是当时德国使用的一种加密系统,直到今天还被视为史上最可靠的加密系统之一。它由一个装满了复杂而精致元件的盒子构成,包括26个字母键盘、3个转子和一个显示器,通过改变转子,键盘上的字母会被其他字母代替,打出加密信息。这种编码方式,让Enigma有一亿种加密可能性,但只要双方确定密钥,就能轻松加密和解密。每天早上,德军会使用一种编码方式发布当天的军事命令,凌晨再换一组新的,所以盟军只有一个白天的时间来破译密码,而且就算当天破译成功,第二天还要重新破译。艾伦·图灵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跟图灵一起工作的,还有英国当时著名的其他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可是当大家都在拿着当天截获的加密信息苦苦寻找编码可能性的时候,图灵却在一边画图纸、研究各种线圈。他说,与其每天被密钥蹂躏,不如设计一种机器,彻底破解Enigma。这个想法,一开始根本不被大家接受,别人都觉得他在浪费时间和资源,但图灵用他的理念征服了团队。最终,他们成功了,设计出一台名叫“Christopher”的庞大机器,它能用人脑根本不可能达到的速度破解Enigma的密钥。据估计,Christopher至少把战争缩短了两年。努力挣钱如果说,努力破解当天的密码可以让这个团队每天领到应得的工资,那建造一台Christopher则是引领了一个新的行业;前者是赚钱的事,后者是值钱的事。在最近一个火爆的帖子里,才女梁宁这样区分赚钱和值钱:“赚钱的事的核心,是当下的利差。现金现货,将本求利。而值钱的事的核心,是结构性价值,兑现时间在某个未来。”她举了《穷爸爸富爸爸》里的一个故事做例子:一个村庄缺水,村长委托两个年轻人给村庄供水,村民向他们支付费用。第一个年轻人艾德投资了两只大桶,每天奔波于10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立刻就赚到了钱。另一个年轻人比尔,却签了合同就消失了。半年后,比尔带着施工队和投资回到村庄,原来他做了商业计划,找到了投资,雇用了施工人员,然后花了一年时间,修建起一条从湖泊到村庄的供水系统。当清水从水龙头中涌出的瞬间,艾德的生意结束了,他只赚了一年半的钱。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想到赚钱的主意并不难,但如果想做出值钱的事,却没那么容易。但这决定了,你能走到天使投资A轮,还是能撑到C轮、D轮。别忘了,还有一些东西,并不仅仅是用“钱”就能衡量的,它的价值,也许能够改变一些人未来的生活。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民间科技大佬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获取前沿科技信息,谈高端八卦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阅读数:381
你在做赚钱的事,还是值钱的事?
你是想着现在赚点钱还是在未来赚大钱。有人呼吁我们尽量去做一些在未来实现大价值能赚大钱的事情,能实现大价值的事情才是创业。
我并不是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当然尽量做有价值的事是对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这么做。我觉得一边赚钱一边发展项目这样更好,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融到资的。很多成功人士能融资,没有生活压力。
他们的选择更多,不像我们一般人,本来就没什么钱,所以要先解决生存再寻求发展。
资金是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的命根,没有资金很难做下去,有资金就有机会。
我们知道马云的成功是因为他做的事情是有大市场的,做这样的市场才有可能做大。但是我们同样不要忽略,马云是个融资高手,他能融到无数的钱让他发展,后面还跟着一群靠谱的兄弟,不要工资也能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干。请问你有这样的能力和条件吗?
再说说从摆小摊起步的老干妈。如果没有开始摆小摊赚到的钱和经验,他也不会发展到后来的大企业,现在老干妈每年光交税就6亿多。
老干妈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赚钱的,不赊账,不做亏本生意砸市场,不欠钱,公司坚决不上市,之所以能做到今天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有强大的现金流和非常好的口碑。
我觉得大家要有远大的理想,同时不要放弃赚钱的机会,要根据自己情况和真是环境去创业。总不能家里没米下锅了,还继续熬着几年干你那些所谓的很有价值的事情吧?
做一件有价值的事需要一个周期,所以赚点是点,先存起来,先把家负责起来,再想着去做大事。
如果你连维持生计的钱都没有,估计去搞大事业也不靠谱,不要没有基础就去冒着风险干大事。
当然我不是抨击大家不去做有价值的事情,而是不要想着手里只有1000块却老想着1000万的生意,现实一点没有错。
大部分有钱人,成功人士早期都是做着赚小钱的生意,日积月累,有了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才开始创业,大展拳脚。
一句话做个总结:先吃饭,再创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上一篇:下一篇:
?  政策解读
?  头条简报
?  头条简报
?  头条简报
?  头条简报
?  头条简报
?  头条简报
?  头条简报
?  头条简报
?  头条简报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  头条简报
?  广告推广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 沃禾智库 http://www.ioooooo.com/ Powered byX3.4
广告合作客服QQ:
微信公众号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财神:到底该先做赚钱的事,还是值钱的事?
到底该先做赚钱的事,还是值钱的事?
你在做赚钱的事,还是值钱的事?这2天看到很多人在讨论这个话题,其实大致的意思就是:你现在做的东西是能赚到点钱的还是在未来很有价值赚到大钱的。然后呼吁我们尽量去做一些在未来能实现大价值能赚大钱的事情,能实现大价值的事情才是创业。
当然尽量做有价值的事我是认同的,但是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去做一些大项目的。其实我的思维是一边赚钱然后一边发展,所以我所做的项目基本都是这样。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融到资的,很多的大咖其实本身有很多资源,有钱,没有生活压力。所以他们的选择多一点,甚至很多未来10年没有收入也不会饿死,站在他们的角度说这句话其实一点没有错,但是对于一般的草根,本来就没有什么钱的。我的建议是实事求是,先解决生存再求发展,所以我建议如果你不是很擅长融资,你的项目赚钱周期慢,并且你没有钱的话,还是做一些先赚钱的事。
很多人认为马云的成功是因为他做的事情有大市场,做这样的事才可能做大,是的,做如何的项目市场很重要。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就是,马云是一个融钱的高手,他能融到花不完的钱让他发展,而且他善于画蓝图,还有一帮非常非常靠谱的人,不要工资死心塌地跟着他干。请问你有这样的能力和条件没?
资金是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的命根,如果没有了资金公司是活不下去的。但是如果还有资金,就还有机会,今年不行我把钱留着明年再来。陈欧当时拿着100万创业的时候,不是做聚美优品,而是做游戏,但是游戏没有做起来。幸亏钱还没有用完,才能用来测试做化妆品团购,才有今天上市的聚美优品,如果当时他的100万用完了,就没有机会在团购火起来的时候搞聚美优品了。
所以如果没有了现金流,你就没有机会玩了,很多的大公司创业开始拿不到融资都是干副业先赚钱再慢慢发展的。腾讯就是,马化腾当时就做了很多的副业去维持公司,如果没有这些做副业赚来的钱公司早就完了,也没有今天的企鹅帝国了。
大家也不要看不起摆小摊的,著名的老干妈就是从摆小摊开始一步步的走到今天的,如果没有开始摆小摊赚到的资金和经验,也不会有后来发展的大企业,现在老干妈每年交税就6亿以上,所以政府把当地最好的车牌:A8888,A6666都奖励给了她。老干妈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赚钱的,从不赊账,不做亏本生意砸市场,也从不欠人钱,而且坚决不上市,之所以能做到今天怎么好就是因为有强大的现金流和一个好口碑。
其实做很多食品的为了抢市场不停的赊账铺货给商家,大部分是死在现金流上面的,大量的铺货抢市场就肯定会有很大坏账,没有现金流了,运作不下去了是很正常的。
所以我感觉大家需要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也不要放弃赚钱的机会,要结合自己的真实环境去创业。你总不能家里没米下锅了,还继续熬几年在干着你那所谓很有价值的事吧?所以你真的想做一个有价值的事,周期比较长的,就一定要先赚一点可以生存的钱先,特别是有家庭还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者,先把家的责任付起来,存点钱给家人过日子先再说。如果你连赚点小钱维持几年生活的本事都没有的话,估计去创业搞太大的事也不靠谱,也不要看到那个大咖写几句就热血沸腾,上面基础也没有就冒风险去干大事了。
这个世界上往往都是成功的人比较少,失败的人比较多,而成功的因素大部分取决于一个时机。比如做微商赚到大钱的都是早期开始做的人,做网站赚到大钱的也是早期做的人,不是说现在没有机会做,而是需要的成本和精力更多,并且几率更小了。
我今天也不是抨击大家不要做值钱的事,而是不要手里只有500块却老想着500万的生意,还是现实一点好。现在你看看做中国互联网最有钱的人其实都是一些60,70后,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资源的人,要做成一件大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人脉,资金,时机都很重要,但是钱肯定是最重要的一环。其实90%的人创业失败是因为没有钱了,如果是草根没啥社会资源就很难融到钱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开始最好能找一些能一边赚钱,一边发展价值的项目是最好的。
因为只有手上有钱你才敢冒险,才更有胆量去做一些比较远大的项目,如果大家都觉得做事就一定要做很有价值未来能赚到大钱的事。我想就没有人愿意上班了,其他赚小钱的事就没有人做了,其实每个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很重要的。其实绝大部分的有钱人,创业成功的人,早期都是做着这些赚小钱的生意,一步步累积,到有了一定的资金和资源后才开始创业,才有胆量去做大项目的。如果没有这个赚小钱的过程,没有这些经验和做小事获得的资源,就算创业失败率也是会高很多的,所以就算是赚小钱的生意大家也要认认真真的去做好。等风口来了,时机来了,你才有更多的力气,更多的经验和资源去拼搏。
最后告诉大家首富马云创业成功最关键的4个因素其实是:
1,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2,一群非常靠谱的人
&3,融到花不完的钱
&4,项目市场很大
但是我告诉你,第3条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资金再好的团队,再好的项目都是扯淡。并且不是所有人都能融到钱的,融资非常非常难的,大家不要怎么天真了,创业团队能融到钱的还是极少数人的。所以我做公司以来我都是做一边赚钱一边发展的项目,虽然慢点,但是我公司没死我就一直有做大的机会。我现在利用公众号做自媒体,一个月10万的收入,公司其他的项目也在赚钱,就算不赚钱那我也不怕啊,因为我有资金流入我死不了啊。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做自媒体的原因了。
当然除了这个我也会做不停测试做其他不同的项目,如果有些项目能做大,我通过自己做自媒体结交的人脉去发展,去融钱也很有优势。我除了能赚钱还能吸收到很多很多的人脉,所以就算要融钱还是比一般人的机会大很多,所以我就是一个一边赚钱一边发展的例子,虽然慢一点,但是比很多人某某然的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什么大项目要靠谱很多,并且做起来的几率也大很多。
所有最后我对于草根创业还是那个观点:除非你能找到融资,不然草根创业最好能找到一边赚钱一边发展的项目,任何的创业如果没有钱都是扯淡。如果是不缺钱的土豪创业就尽量做市场大,并且未来价值大的项目。
作者:财神大咖
& &来源:公众号:caishen78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8创业之惑:做赚钱的事还是值钱的事?
有 想 法,当 实 现
赚钱的事,是当下的利差。
值钱的事,是结构性价值, 它的兑现时间在某个未来。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究竟应该先做赚钱的事,还是先做值钱的事呢?
赚钱的事与值钱的事,其实往往是两件事。创业的痛苦、纠结很大在于此。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个故事。
一个村庄没有水,村长就委托两个年轻人,给这个村庄供水,村民向他们支付费用。
第一个年轻人艾德,马上买了两只大桶,每日奔波于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艾德立即就赚到了钱。
另一个人叫比尔,自从签订合同后,他就消失了。
半年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他做了商业计划,找到了投资,注册了公司,并雇用了项目施工管理的专业人员。之后,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比尔修建了一套从湖泊通往村庄的供水管道系统。
清水从水龙头中涌出的那个瞬间,艾德的生意被摧毁了。他赚了一年半的钱。
这个故事还是挺形象地说了,赚钱的事与值钱的事的不同。
赚钱的事的核心,是当下的利差。现金现货,将本求利。
但是,你赚钱的时候,别人在设计一个更大的结构覆盖你,当比尔的水管接通,艾德愤怒妒恨哭天抢地找村长都是没用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就是结束了。
所谓互联网+ 对传统企业的进攻,大致如此。
而值钱的事的核心,是结构性价值,它的兑现时间在某个未来。如同,比尔的供水系统,在拧开水龙头,清水流出之前,他所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现金消耗,以及所有人对他的无尽质疑——我们到底能不能完成这件事,接通水,赚到钱?
从投资人角度看比尔的水管,要基于对市场需求与供給能力、成本结构、市场变化概率的评估后,进行估值、投资,然后建设、收益分成。
比如市场需求有多大。没有水管之前,艾德每天从湖中打水运到村里,村里的人不一直是这样过的吗?
但是,有了水管,不但可以规避因为艾德某天身体不好,某天家里有事导致的供应能力不稳定外,人们可以7*24小时用水,还可以洗澡、清洗房屋,用水的需求大大扩大了。人们有各种使用水的想像力,只是之前,供应能力被限制而已。站在变化看市场需求,及投入的成本是否值得。
接着,村中,是否有未发现的水源,可以打出井水。然后建同样的管道和比尔竞争?
那么,策略应该是在地下水没被发现之前,先击垮竞争对手艾德。接着,如果有人发现地下水,就应该果断兼并,垄断供应能力。
所以,早前创业歌谣“C轮死、D轮合 ”描述的美团点评、滴滴快滴的故事,其实都是湖水兼并井水的供应能力的整合。以免由于市场容量大致确定,同质化竞争而降低利润。
还有什么风险呢?地下水脉突然动了,湖干了井枯了,这属于天灾,算倒霉。
但,如果,水管开通之日,突然收到通知,说这个村庄的位置,属于三峡淹没区。一年后,整个村庄将被淹没进入水库之底。所有村民都要在一年内搬迁走。
这就是,比尔设计的结构,败给了一个更大的结构。
那就,所有人都白干了。
如同O2O大战中,那些做了个APP,然后围着某个楼盘小区殷勤服务了一年之后灰飞烟灭的小O2O商家。未来,在这个领域,我们将看到无数结构的挤压和整合,直到成为一个坚固有效率的大结构。如同美团之于千团大战。
这也大致解释了,为什么之前京东不赚钱,但是它值钱。
京东在这个过程中,建设了一个巨大的结构——以京东物流能力为代表的整个京东的运营系统。京东值钱的,是这个结构。如同比尔,拥有的是那个沟通湖泊与村庄的供水系统:湖泊并不是比尔的。
京东之前一直亏钱,但是,它的结构一直在扩张,不断覆盖更大的空间,并且它的系统效率未被其他电商超越。这就是一个不赚钱的公司的值钱所在。
能够看清一个更大的时空里,产业结构模式,乃至社会结构模式的变化,就是战略能力。
所以,2003年,30出头的丁磊成为中国首富。为什么?因为,中国有14亿人口,10年之内,一定会产生5亿以上网民。这样一个即将爆发的巨量市场,2003年的中国,还没什么像样的互联网公司,那时的丁磊,如同十六世纪登录南美洲的西班牙人,那群人,在西班牙,也许不算太厉害,但是在广袤的南美,他们就是没有对手。
再讲一个关于赚钱和值钱的真实故事。好久以前的UC浏览器的故事。
2004年几个搞技术的兄弟,在功能机时代开发出UC浏览器,可以手机浏览网页。他们几个通过给移动公司,开发定制版本,也赚了一些钱。
当时还在联想投资的俞永福发现了这个项目,他告诉几个兄弟,这个项目有价值,但是你们的做法不对。俞永福在和雷军沟通这个项目的时候,雷军的建议是,既然你对这件事的战略想的这么清楚,你就应该加入,亲自把这个战略实现。和兄弟几个谈,你加入,你当CEO,他们几个管技术产品,你负责战略、融资、市场和BD。
2006年12月,俞永福和雷军的投资一起进入了UC浏览器。现在看,那是多么凶险的时刻。就在1个月后的日,乔布斯发布了iPhone,宣告了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功能机及基于功能机的软件,那一刻集体被判了死刑。灭顶的洪水已经启动,正在流向比尔的村庄。
但是俞永福利用他熟悉资本和宏观战略格局的优势,快速融资,搭建精英BD团队,与手机厂商合作与移动公司合作,在智能机还没有普及的最后3年窗口期,把UC浏览器的装机量扩大了100倍。把UC浏览器从一套套订制赚钱的软件系统,变成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平台。功能机灭顶前,UC,上了方舟。
说到雷军,我最感激他的,还真不是2008年他投资我,当时年轻不懂事,拿人家钱拿得理直气壮。
投资我一年之后,雷军问:公司还有钱吗?
我说了个数字。他很吃惊,问,为什么还剩这么多钱?
我说,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创业,不是很有信心,怕还没来得及把产品做好,钱就花光了。所以,以战养战。一边做旅游网站,一边还作点广告公司的生意,帮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做宣传策划赚点小钱。
我看雷军眉头紧锁,于是像报告成绩似的说,现在有多少个景区和城市的广告语都是我写的BALBALA。
雷军说:“梁宁,以你的才华,如果你想做广告,你大可以加入任何一个大广告公司,去做一个最优秀的广告人。但是,你现在创业,要做的一个互联网产品。作为创业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就是CEO的精力。你就应该全力以赴,把100%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上去,把这个互联网产品做好。
我建议你不要再分精力去赚这些小钱。剩下多少钱,花完为止,看你能不能把你构想的做出来。作为投资人,我愿意承担资金的损失,也不想看到你抱着一个小广告公司,耽误时间。”
这是我受益最大的一次谈话。极其感谢雷军。非常感谢。
做赚钱的事,还是做值钱的事,都有窗口期,时代总是在变。
赚钱的事,难在收手。好似股票要抛出,才能论输赢。
而做值钱的事,难在,看清存在于未来时空运作的新产业结构,然后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搭建出来。定战略、配资源,说服、说服、坚持、坚持、整合、整合,死扛到结构开始运作并全量覆盖的那一天。所以,做值钱的事,更难。
创业者最难的,是苦苦坚持时的心理负担:放弃赚钱的机会,初衷不改,想搭个大系统成为大企业家,结果中途败了,成了骗子。
最后,奉上几个别人的故事: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故事
20万,11个人,一间破传达室,当年的柳传志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成立公司,随大流下海创业。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拉过板车、在中关村摆过地摊,卖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被认定投机倒把罚款100万,被认定走私罚款300万,40多岁的他,仍旧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而如今的联想已经成为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柳传志说:我当时打死都不会想到我和我的同事能把公司办成今天这个样子。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故事
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犹豫地在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下:北京大学。然而雄心万丈的他,高考的数学成绩只得了1分。为了生计,他去应聘酒店服务生,因为长得“歪瓜裂枣”,被婉言拒绝。无奈只好去当搬运工,蹬板车。大学毕业后,一次讨债经历让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互联网,创业初期,他背着包四处忽悠,经常被人骂作疯子、骗子。他曾连续4次创业失败,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如今,谁不知道阿里巴巴,谁不知道马云呢?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的故事
在国营企业工作两年后,一心想当“万元户”的梁稳根递交了辞职书。没有了“干部”身份,甚至连城市户口也没有了。父亲怒不可遏,拿着扁担追着梁稳根要把他撵回洪源机械厂。但扁担没能把“犟驴”撵回去。梁稳根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经商失败了,我就去做两件事:一是写一本书——《此路不通》,以此来告诫像我们一样冲动的年轻人;二是到落后的山村去当先生,教书育人。”在经历贩羊、营销白酒、生产玻璃纤维一系列失败后,梁稳根靠他的专业特长赚到了“第一桶金”2011年,在由胡润研究院制作的“2011年中国百富榜”中,身为三一集团董事长的他以7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问鼎“中国新首富”。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故事
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从军18年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高利贷,甚至9天9夜没睡觉。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唉,创业维艰!创业成功了,放个屁都有理;失败了,却被安上骗子的“罪名”。
还在奔跑的人,加油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加索画值钱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