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退休人员发生工伤只生了一胎而女儿都四十多岁了听说每月有补贴是真的吗

41K3,5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2K4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为何城里人不愿生孩子了?媒体:不生反倒是明智之举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为何城里人越来越不愿生孩子了?
准确来说,不是经济压力大让城里人不想养孩子,而是观念变了。
日前,陕西省统计局发布了《陕西省2017年人口发展报告》,《报告》提出了关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其中包括“适时全面放开计划生育”,这应该是官方报告首次提出该建议。
无独有偶,近日,最新一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杂志《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上刊登的署名文章《全面放开生育刻不容缓》,似乎从官方层面上透露出生育政策可能再次调整的某些信号。
目前,中国是人口出生率略低的国家。不愿意生孩子,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几乎所有国家伴随着经济发展,都会出现生育率下降的情况。城市化水平越高,生育率就越低,全世界大型城市几乎没有人口自然增长的能力。人口学家早就指出,城市化是最有效的避孕药。
城市化为何拉低人口出生率呢?人口学家经常讨论,他们首先要面对一个普遍的公众认知:城里人不愿生孩子,是因为经济压力太大。
这是不是真相?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们,他们的收入和储蓄状况,比小城市和农村强得多。即便多生养一个孩子,生活水平也不至于跌落到过不下去。现代社会生活水平之高,远非几十年前可比,然而生育率却一跌再跌。
很多人都听过长辈念叨:当年如何如何辛苦,还不是把几个孩子养大?现在收入那么高,怎么连个孩子都养不起?这时,年轻人通常会说:你们那个时代,和我们现在哪能一样?没错,现在和以前不一样。经济条件变好,但观念全变了。因此,准确地说,不是经济压力大让人不想养孩子,而是观念已变,人们不再接受以往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大批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都将精力投入到工作和享受中,结婚年龄越来越迟。而晚婚晚育是减少人口数量的重要措施。倘若几代人都晚婚晚育,把时间轴拉长到一百年,就整整少生一代人,这是相当庞大的数字。
同样是生育意愿下降,表现在女性身上可能更明显。由于生理特性不同,女性比男性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在生育这件事上。在男女平等思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女性渴望享受生活,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而生育则被视为一种牺牲。丁克文化在大城市流行,这也拉低了生育率。
和男性相比,女性生育期很短,倘若三十多岁开始生育,即便未来想要生育,生理特性也决定了不可能多生。中国女性的头胎平均生育年龄超过29岁,一线城市则超过30岁。当大量女性三十多岁开始生育,生育率注定不会很高。
在传统社会,养育成本低,教育投入少。人本身就是目的,至于未来“成才”与否,倒不太重要。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儿童长到十几岁就能自养,并能极大改善家庭状况。因此,传统社会养孩子的收益很高。
而在现代社会,观念发生了剧变。出于朴素的平等需求以及对孩子的责任心,父母不再接受“低水平养育”,而转向精养模式。精养模式像一个黑洞,吞噬了父母几乎所有资源,而孩子的成才率,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而养儿防老,更是被广泛批评的观念。
现代观念的洪流下,支撑生育意愿的,唯有“爱”这项冲动。在生孩子的事情上,绝大多数人又是理性的。在生活水平这么高,政府福利如此完善的情况下,不生孩子反倒变成了明智之举。
因此,找准了人们为何不愿意生育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或许可以打消人们的顾虑,比如,在税收、生育补贴、医疗等方面对有孩子的家庭倾斜等。
□陈兴杰(媒体人)(新京报)
东北生育率垫底 东北朋友:婚都不想结生什么孩子
可以说,东北年轻人是全国最不想生孩子的。
辽宁省政府最近印发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年)》中提出,要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
催生这事儿,东北很急,不过东北的年轻人一点都不急。
当下东三省的生育率,分别以0.73、0.74、0.75在全国各省中垫底,比全国平均线1.18差了一截,更比饱受“少子化”困扰的日本差了近一倍。
年轻人不生孩子,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截至2017年末,辽宁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65%,同期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3%。
一边是年轻人不生孩子,一边是老龄化日益加深,东北的人口结构堪忧。以至于,《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年)》一方面催生二孩,一方面不得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还要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呢。
今天东北的人口危机,跟其历史上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的东三省特别是辽宁省,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城市化程度较高。1985年辽宁省城镇人口约50%,而当时全国城镇人口只占23.71%,足足差了一倍。越是城市化程度高的省市,人口出生率越低,计划生育的成绩也就越大。
大学时有室友是沈阳人,本来有一个比他小6岁的妹妹,爸妈迫于压力最终流产夭折了。当时室友的爸妈都在工厂上班,违反计划生育的后果是被开除,别说养不起妹妹了,一家人的生计都要成问题。
三十年过去,今天辽宁省给室友这样那样的生娃福利,室友也不想生了。
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是全国趋势,明日中国看今天的东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全面两孩”政策开放两年的时间里,不但每年出生人数都远远低于国家卫计委的预测,而且仅仅第二年,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更让人焦虑的是,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2016年出生人口虽然有增加,除了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的初始效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2016年是农历的猴年,北方的习俗,羊年生孩子的人要少一点,都憋着生小猴子去了。
况且,全面两孩政策开放以后,按照2016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7,远远不到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2.1。要维持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总和生育率必须超过2.1,也就是俗称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全国的年轻人显然都不想生孩子。人口学者姚美雄在2016年就指出,中国0至14岁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降至16.5%,远低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一个直观的现象是,小学入学人数大幅减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老龄化进程也在加速。据预测,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左右。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即30年后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现在的年轻人,想想30年后自己老的时候,膝下无孙,上街都是跟老头老太太打招呼,会不会有了生孩子的动力呢?
依然没有,尤其是东北人。年轻人首先要顾着当下,来不及忧虑未来。人口结构问题带来的压力,正成为东北年轻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是东北年轻人抚养老年人的压力增大。
人社部公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报告2016》,抚养比全国平均值是2.8,也就是2.8个劳动力(缴养老保险)要养一位老人。数据最低的是黑龙江,仅1.3,几乎相当于1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
这导致东北的养老金比较紧张。2017年辽宁养老金存额可支付月数为5.9个月,远低于平均水平17.2个月。为此,7月1日起全国正式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据彭博报道,涵盖全球178个国家的彭博夕阳指数显示,中国平均3.5名在职人员承担1位退休者的养老金,而更为合理的数据应该是7.3人支持一个老人。
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15到59岁的劳动力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数量的减少,按趋势,在2010年到2020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累计将减少近3000万人,人口趋向负债。
人口负债意味着创造的财富多用来消费,用于积累与投资的资源不足,进而限制了经济增长,经济因此可能出现停滞甚至是倒退。2016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为6.7%,黑龙江为5.7%,辽宁为负。
经济的不景气,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走关东。同事是哈尔滨人,2016年初从公司辞职来到北京,“企业基本就不盈利了,有时候基本上就是入账一笔发工资,我离职的第二个月,就发不出工资了。”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而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地区还有人口净流入36万。
与一般印象中的东北衰落以及人口流失不甚吻合的,是东北的房价。
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了2018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东北地区,像长春、哈尔滨、沈阳,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明显上涨。
有东北朋友调侃说,“房价成功抑制了生育率。”年轻人买房,掏空了长辈的六个钱包,哪还有闲钱去生孩子。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曾表示,拥有第二个孩子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权利,但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阻碍这一权利实现的瓶颈。据卫计委2015年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因为经济负担而不愿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占比达74.5%。
经济账让东北人的生育观念,显得和中国其他地方不一样。很多东北人生了女儿就高兴,生了儿子就皱眉。
因为从经济角度考虑,养女儿比养儿子划算。女儿出嫁,经济条件好就多给她点儿,经济条件差就少给她点儿。儿子则不同,娶个儿媳妇没房可不行。
有分析认为,今天东北人的前辈都是从华北地区闯关东而来,家族观念相对淡漠,认为眼下的生活最重要,下一代人的问题下一代人解。
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北人的观念相对进步啊,年轻人的思想越是进步,就越不想生孩子。就像某作家写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自由,让人觉得应该为自己而不是为下一代而活。
如果换成东北朋友的大实话就是:“滚犊子,婚都不想结还生什么孩子,一辈子不安生。”话糙理不糙。(俞杨 )
】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赵磊
国搜头条 更多阅读>>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历史上的今天
联系邮箱 :
联系电话 :(+86 10)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京ICP证:号长沙31岁二胎妈妈跳楼:击溃一个中年女人有多容易?
来源丨洞见(ID: DJ) 作者丨洞见kyrie
6月27号晚上11点,长沙市悦湖山小区,一位年仅31岁的宝妈,从26楼纵身跳下,当场不治。
据报道,这位妈妈去年刚生二宝,老大不到10岁,患产后抑郁。
事发前,家里有母亲看着她,但一时疏忽,悲剧就发生了。
这个社会对女人很残酷,尤其是人到中年的女人。
韶华逝去,色衰爱弛,家庭与职场的压力,父母与儿女的重量,让每一个中年女人,都负重而行。
距离中年女人的崩溃,只差最后一根稻草。
6月5日,南京万达女高管徐毓,开会时受排挤,在自己监督建成、刚开业第4天的万达茂前,跳楼身亡。
5天之后,合肥某小区内,一名女子因无法忍受家人冷落,爬上33楼准备自杀,最终在孩子的哭求“妈妈别走”下,放弃轻生。
中年,是女人一生中最劳累也最脆弱的时期。
摧毁一个中年女人有多容易?
比我们想的要容易许多。
一场突发的意外、儿女的一次生病、老公的一次出轨、或者,领导的一次批评、家人的一句责怪,甚至,一个不被理解的眼神。
今年初,杭州西兴派出所的郭警官正值班,突然接到报警:有个病人家属情绪激动,刚刚在医院自杀。
郭警官匆忙赶到医院,看到一名中年妇女坐在病床前泣不成声。
手腕上还留有伤口,虽然包扎了,血液仍从纱布中渗出。
起初,她不愿配合,郭警官说:“有事我们尽量帮你解决。”她才慢慢张口。
原来,这名女子3年前和丈夫一起来浙江打工,一次事故,丈夫变成了植物人。
治疗需要巨额医药费,老家还有孩子要上学,所有重担全落在她肩上。
为挣钱,她拼命工作,可家里支出越来越多,医药费的窟窿也越来越大。
等了1000多个日夜,丈夫依旧没有醒来。
这个原本软弱的女人,无法再假装坚强,躲在楼梯间,痛哭一个小时后,将匕首划向了手腕。
莎翁有句名言: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
突如其来的意外面前,她们瘦弱的脊梁,无力独自招架这世间的残酷。
余秀华在诗里说:“我也有过欲望的盛年,有过身心俱裂的夜晚。”
这何尝不是万千中年女人的现状,她们有看似完整的婚姻,看似圆满的家庭。
而婚姻实际有多苦,只有她们自己心里清楚。
重庆的熊女士,一定想象不到,在她刚30岁这年,却要面对牢狱之灾。
几年前,她和丈夫结婚,婚后丈夫和自己交流越来越少。
有时很久不回家,回家也从不说话,她试图找丈夫谈论,但都被敷衍了事。
直到发现丈夫出轨,原本构筑的婚姻城堡崩塌了,熊女士的意志,也随之崩溃。
她不相信婚姻出现裂隙,买来大量安眠药准备自杀。
自杀未果后,她独自驾车去寻找丈夫,然而在路上,精神恍惚的她发生了严重车祸。
这起车祸造成了两人受伤,三车受损。
而熊女士也因为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梁羽生说:少女情怀总是诗,中年心事浓如酒。
少年的爱情是甜言蜜语与激情,中年的爱情却是柴米油盐和吵闹。
中年女人的婚姻,就像一杯不加糖的咖啡,看似美好,实则早已无性无爱,苦涩到难以下咽。
女到中年,处处不受待见。
想努力挣钱,又在工作上被刁难,想昂头生活,又不得不处处低头。
身为南京万达茂的项目总经理,徐毓在生前,也一定吃够了工作的苦吧。
家人说,她工作极拼命,日夜忙项目,大年三十也只在家待一个多小时。
6月1日,万达茂终于开业,徐毓心里的石头才落下。
然而在6月5日万达会上,领导却以业绩未达标为由,公开批评了她,甚至准备撤销她的职务。
徐毓离开办公室,在家庭群里发了“对不起”三个字,随后便消失了。
第二天,警察在万达茂附近一处楼盘下,找到了她的遗体。
没人知道徐毓离开前,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是否怀有愤怒悲伤,和道不尽的委屈。
工作中的中年女人,就像是一只不讨喜的“流浪猫”,任凭自己怎样努力,都晋升无望,处处受排挤。
梁文道说:“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日子的能力。”
而对一个贫穷的中年女人来说,想过自己的日子,谈何容易。
在上海某医院里,小女孩熊嘉琳昏迷了半年,而她的妈妈也祈祷了整整半年。
去年11月25号,12岁的熊嘉琳正和妈妈通电话,一辆货车疾驰而过,将小嘉琳撞倒在血泊里。
就在花光积蓄,借钱为女儿治病时,又传来噩耗,嘉琳妈妈也病倒了。
起初,她常有腹痛,直到无法忍受,才花钱去做了检查。
而检查的结果,让这个原本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嘉琳妈妈的宫颈口长了个肿瘤,很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而在几分钟后,嘉琳妈妈就选择了放弃治疗,任凭癌细胞扩散。
她说:“哪来的钱啊,我不能在这种时候添乱!”
癌症没将她击倒,贫穷却将这个女人击溃,回到女儿病床前,她难掩悲伤,失声痛哭。
贫穷,对于中年女人来说就是一场浩劫,它能轻而易举地,打得中年女人们措手不及。
当一个女人变成妈妈,孩子的安危,便时刻触动每位母亲的神经。
电影《亲爱的》里,有段真实故事改编的剧情:
一位中年女人,历经重重波折,终于喜得爱女,但不久,女儿就被人贩子拐走了。
女人发疯似的寻找,结果却是大海捞针。
时间慢慢流逝,女人的精神逐渐崩溃,一次寻找未果后,选择了跳河自尽。
女到中年,忍过了工作的刁难,经受了感情的考验,而关于孩子的一切,随时可以击溃一个妈妈。
还记得轰动全国的“江歌案”吗?
若不是为还女儿一个公道,江歌母亲或许已有千百次轻生的念头。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孩子的安危,对一个中年女人来说,就是一种无言的伤痛,也是一生最大的软肋。
时常听女孩说,最大的愿望是嫁个好老公,婚后相夫教子,度过一生。
而就是“相夫教子”,这个看似悠闲的生活方式,让万千中年女人活得无比挣扎。
去年6月,上海闵行区,一个5个月大的孩子不慎从床上摔下。
丈夫看到后,当即大声责怪:“你不上班,在家连孩子都带不好!”随后,婆婆也来责怪。
在旁人眼中,她不上班,不赚钱,每天闲在家,却没看到她带孩子,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应付各种亲戚朋友……
这个“相夫教子”的中年女人,满怀委屈又只能暗吞苦水,积怨深了,便爆发了。
在不被丈夫理解,并且斥骂后,纵身从5楼阳台一跃而下。
从古至今,中国女人有一种深到骨子里的沉默与忍让。
家庭的冷漠和斥责,却能将一个无论有多忍让的中年女人,刹那摧毁。
知乎上有个经典问题:中年女人的生活到底有苦?
最高赞的回答说:
“凌晨三点醒了,生孩子后就容易起夜,躺在静静的夜里,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
多希望有人为我擦去眼泪,但是没有,父母老了,孩子大了,爱人冷了。
多想有人抱我一下,但是没有,很早之前就没有了。”
人们总说,男到中年不如狗,可中年女人的苦,比男更甚。
精力下降,事业瓶颈,婚姻困局,家庭矛盾,子女安危……无不时刻威胁着,原本软弱的中年女人。
尽管如此,她们只能忍受着,沉默着,不能有任何怨言。
亦舒曾说:“当我40岁时,略有积蓄,丈夫体贴,孩子听话,这就是成功。”
而这看似简单的愿望,对中年女人来说,却要跨越无尽的苦难与煎熬。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下面,读者@懒猫说过自己的故事:
她是一个44岁的中年女人,上有患病老人,下有未成年的孩子,老公不在身边,一个人撑起两个家。
但她不觉得累,不觉得委屈,反而觉得自己很伟大。
是啊,她是伟大的,每个中年女人,都是伟大的!
她们明明自己一身麻烦,还操着家人的心,明明自己负重前行,还拼命保护着家人。
《女人40》里说:
中年,不应是一个女人枯萎的时光,应是体会了甜蜜婚姻,拥有了美满家庭,感受了幸福生活后的完美盛开。
用心呵护身边那个中年女人,别让她在人生最惊艳的时光里,暗自凋零。
* 作者:kyrie,洞见,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做洞见。微信公众号:洞见(ID:DJ)。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单位同事一个女孩,90年的,下面还有一个妹妹,结果三四年前她妈偷生了一个,那时候还没放开二胎,也没敢去孕检,结果生出来的就是个智障儿童,现在四岁了不会说话,我那个同事现在连对象都找不到,还是事业单位正式编制,长得也不错,谈的对象听说她家的情况,都给她吹了
  我个人觉得生不生孩子是别人的权利,有能力就生,没能力生了也没让别人养呀!不知楼里这么多人恶心别人生二胎做什么!
  给楼主一句话:关你屁事儿。
  或许别人喜欢孩子呢?生孩子也要被你仇视?
  一个阿姨,43、44岁的时候意外怀孕,家里两个女儿上大学了,产检是男孩,跟女儿们商量后决定生下来。女儿们都没有反对,二女儿无所谓,大女儿偏鼓励态度。现在儿子幼儿园快毕业了,女儿放假回来就带弟弟玩,也挺好的。也许是个女儿就不要了,可是硬要说就是重男轻女也不会这么多年就两个女儿不刻意要儿子,本来都做好了两个女儿一辈子的准备了。我记得好像结扎了还是咋了,反正挺意外的,不得不说是天意。
  哈哈哈哈哈,看着贴名进来的  我就是让楼主超恶心的那种高龄产子的老女人,而且三孩子呢。  但目前为止,俺的羞耻心还没出现
  我邻居也说,让我生个二胎,说我不生二胎就自私,,,我真的是见不得这种天天催人家生二胎的,也见不得那行年纪大的生二胎的,我邻居和我婆婆一样大,龙凤胎今年3岁,和我老公表哥的孩子同岁,喊我公公喊叔叔,最主要的是喊我阿姨啊!!!!!
  人家生孩子,关你屁事,轮到你来指手画脚么?
  恶心恶心,你他妈一个大男人是怀孕了吗?人家生二胎关你屁事,吃你家还是拿你家的了?
  原来四十多还有性生活是恶心的事,看来楼主三十多就决定不敦伦了。
  我妈40岁生的我弟弟妹妹,要说有什么后果?生了弟弟妹妹之后我初中毕业考上高中就不让读了。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打电话就是要钱,理由就是我弟弟妹妹要这样要那样,当初说好的小的不用我负责,结果了?这样也没得钱那样也没得钱,初中毕业后就没给我一分钱就算了,经常开口就是几万几万要,我妈还觉得我挣的所有钱都应该拿给她,拿给她养儿子才对。年年哭穷哭了这么多年,我家房子全款买的,门面全款买的,但是还是想法设法从我身上拿钱。我也不想结婚,我一想到这种家庭我宁愿单身一辈子。对了,假如我以后结婚,她说她不会出一分嫁妆,彩礼她都要全部拿着,家里面都是我弟弟的,但是我主要负责养老,我要帮助我弟弟妹妹。
  管天管地还管到人家肚子上来了,我觉得楼主这样一口一个不知羞耻、恶心、淫荡的人才是真正恶心!
  正常30左右生一胎,35左右二胎,都很OK,像那种18左右生孩子的,我呵呵呵
  个人选择而已。关你什么事。街上傻子多了,你也去管?
  别人家生不生的少管
  所以父母怎么做才不自私?生一个?
  好奇怪,别人生孩子也会被喷!虽然不是我自己,但是我理解的。
  生不生是个人选择,放在没有计划生育以前,四十多岁生孩子的大把。
  真心觉得矫情!  喜欢孩子,那就生。只要能生。  爱孩子就不会生了孩子不管的,一家人幸福比什么都好!有什么条件过什么生活,只要大家齐心合力!  孩子长大了也不会没出息到哪里的?
  作者:每天都要囧囧有神 时间: 22:30:00  有同事碰到过,他说他很严肃的跟他父母说了他的想法,大概意思是:  生不生是你们的事,但是,谁生的孩子谁养,生了以后,赡养父母按法律规定的走,小孩子他半点不会养的  然后他父母就认怂放弃了  说白了,近五十左右的人,哪怕钱够,精力上也会有欠缺,多多少少是想好了要老大养(或者带)老二的
  我也是,我妈是76年的,我是92年的,现在我都怀孕了,今年也生孩子了,感觉看40多生孩子的,很多都比我妈还大的在备孕要生孩子,我就觉得很不能理解,很多都是有一个孩子了而且
  人家生人家的,花的又不是你的钱,你舒不舒服关别人一毛钱?别人又不是因为你才活着!
  我老公没认识我之前有人给介绍了个相亲对象,条件什么的都不错,我公婆也喜欢,但是听说未来亲家还有个几岁的儿子,我公婆直接就给介绍人否了。大家都是明白人,相差十几二十多岁的姐弟那就等于即是姐又是妈啊,谁愿意惹那麻烦。而且现在重组家庭多,同母异父,同父异母,不同爹妈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这种,我婆婆现在就说了,以后我闺女打死不能找这样家庭的,一地鸡毛,遍地狗血,害怕伤不起。我真的特别不认同那种几十岁还在生二胎的,到底想要弥补什么。我老大老二相差8岁,我没想生二胎,计划外的,就这8岁我都觉得距离太大,担心姐两培养不出感情,不过还好,都还是孩子,心智不成熟,感情来的快。二十岁这种说实话没办法接受。
  我产检的时候看到一个47岁的妇女挺个大肚子六七个月
  我觉得要看个人经济能力和有么有人带孩子
  奇怪的一点是,凭什么要求个人小家庭成立以后事情多,一定要让父母带,父母养你到大已经不错啦,有能力帮带要感恩,没能力或者没心情帮带也很正常。内心还是巨婴,索取观念。  父母恩情都不感,手足之情就能别说了。  居然,还用恶心这个词来形容,真不知道是谁恶心。
  我奶奶40多岁有的我爸,的确那时我大伯他们都很不待见,在农村条件很不好,大伯二伯都娶妻了,我爸小时候连名都是自己起的,穿的衣服都是露屁股的。  结果就我爸当兵提干走出来了,不但家里的房,地都没要。以前每年过年回去都是大包小包的礼物和压岁钱,还把我三个伯伯的儿子们都接出来当兵了,复员回去安排了工作。  那些说就一定要靠大的养的会不会啪啪打脸。  当然,每个家庭都不一样,的确大的会不高兴有个年岁相差太大的弟弟或者妹妹,但是,要尊重父母的选择,这才是为人子女的本分。
  @u_6-01-17 07:36:00  和楼主感觉一样,但是大部分四五十岁要生二胎的多半是一胎是女儿,想生个儿子。  -----------------------------  我家老大是男孩子,想要个女儿,可是觉得自已年龄大了,再生个女儿,觉得自已自私.虽然经济上我们没有问题.女儿的房子,嫁妆不会比别人差.
  @exit-13 17:14:26  四十岁以前生二胎,没有问题,至少在你退休前,基本能解决老二的上学问题。  如果四十五岁有二胎,在老二上初中的时候,你已经退休,本来应该是接孙子的时候,要操心老二的上学,是不是有错位的感觉。  当然你家条件很好,有保姆负责一切,就不用再这儿讨论这个了。  -----------------------------  老二上初中,基本就自立了,自已上学,放学,课外培训也自已去,生活上照顾好就行了.
  身边有夫妻两个合起来一个月就六七千块,一胎都没教育好,四十出头寄希望于生个二胎以后靠二胎,我呵呵呵呵呵
  其实生二胎大多数就是想生个儿子,只是不好意思直接说 ,找了很多自认为很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们这有一家也是四十七八吧,想要个儿子又要了二胎,女儿非常优秀的,谈了男朋友准备谈婚论嫁,结果父母意外去世了,就留下1岁的弟弟,然后男朋友也跟她分手了,负担太大了弟弟才一岁。
  孩子都快生孙子了还生什么生,是很自私的,应该让孩子多生一个
  其实人家想生就生,你不想生没人强迫你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吧,年纪轻轻,比村口的大妈还三八,管天管地还别上别人的肚子了  一个不违反法律,也不违反道德的事情,你就是太平洋的警察也管不了吧。  年纪轻轻不太三八不好吗?
  我不会恶心,只会祝她一生平安幸福。但自己绝对不会这样做,因为不想下半辈子还为子女活着,该自己享福了。
  几天前去北医三院生殖中心办事,某专家号,一个看起来45+的妇女跟65+的老太太专家面前磨蹭很久不走。  后面排队人山人海。  看得出来65+的老专家已经竭力维持自己的涵养没有直接让她走人了,对话内容大概如下:  45+的妇女死活要做人工授精,老专家看了她的病例片子之后已经反复跟她解释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遍,她的子宫有很多积液,如果想做人工授精必须先去做手术清除积液再看情况,而如果她不做人工授精,她的积液情况并不需要特别治疗。  请注意在老专家已经很多次耐心解释了上面的情况之后,这女的还是不断反反复复就是问是不是必须做了手术才能人工授精,得花多长时间才能做人工授精,是不是更耽误她要孩子云云,老专家再一次解释同样的话,于是就车轱辘一样来回来去转。  最后老专家可能是一把年纪如此学识的涵养都被这女的磨到头了,终于忍无可忍很不客气的问这女的:“你有孩子么?”  女的说:“有个女儿”。  老专家:“健康么?”  女的:“女儿?她能有什么不健康的。”  老专家:“那你这情况来回来去折腾个什么劲,你看看排队的基本都是没有孩子的人。”  女的:“我要儿女双全。”  老专家,冷笑,说真的,真是毫不客气得,没给这女的留一点脸皮得冷笑,盯着这女的:“我已经说得够多的了,前因后果,你自己做决定,你要决定做手术就去楼下手术门诊挂号看病去,手术完再看你的情况,你要不打算再要孩子了,那根本不用特别治疗。”  女的:“做手术那不更耽误时间了,我得要孩子。”  老专家最后一次忍无可忍爆发了:“你也你把年纪了,你这情况自己脑子清楚点,想好了你是要继续砸钱弄人工授精成功率未知还是把钱给你女儿和以后的外孙花随便你,请你马上离开”。  这种女的你要说不是为了重男轻女死活要儿子,那才有鬼了  有健康女儿+自己不能自然受孕+45岁以上+自己身体不适合+死活人工授精=重男轻女,生殖中心的老专家都看不下去,揭了这“儿女双全”的遮羞布
  虽然我也不想要二胎,但是我不反感别人多生孩子,因为别人家的事与我无关。  楼主这体质,如果没本事让国家修改法律,还是自残双耳为好,现在二胎放开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天天听的恶心,会导致犯病死的早。
  宽容和理解,很多事情在你没经历过或不在其位时是没有发言权的。  我是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78年的。以前不觉得,独惯了觉得爸妈只能爱我只能对我好只能有我一个孩子,现在父母年纪大了,他们为我担心怕老了不能继续看顾我,我为他们担心,忙于工作不能有更多的精力照顾他们。所以常常想,要是自己有兄弟姐妹多好,一起奉养父母,一起面对父母的老去,就算失去了他们也能一直相顾到老。  我N年前离了婚,有个如今已14岁马上上初中儿子,他很优秀很懂事,我和他父亲虽然分开了但都给了他足够的爱和付出,包括精力和经济。  这两年我有了新的爱人,本来两个人都已有孩子,对方有三个,(说明一点他不是农村出来的到吃打工瞎生孩子的文盲,他之前是大学教授,家庭出身很好,父母姐妹都早已移民美国,也不存在之前的超生和违背政策的情况,有的孩子是他前妻在国外留学时生的。)说实话我不想再生给我们添负担,虽然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他若干年前因为离婚把绝大多数家产都了前妻和孩子,后面经济危机是又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导致濒临破产。现在我们一起在做技术研发型企业,他的经济相当于从零开始积累,很操心很累,未来前景是好的但真正的成功是需要时间和其它很多因素。而我意外怀孕了,他坚持要,我非常不想要!  爱人比我大十三岁,这个孩子如果生出来起码要养足他(她)二十年,那时爱人七十多了,我也六十多。  以上总总让我望而生畏,经济和年龄的压力不言而喻,但我还是在考虑,一我确信他的能力和资源能为我们的未来做支撑,二我希望这个孩子能让我们的结合更稳定,三我觉得等我死那天能有个人和我儿子一起面对悲伤,四我一直遗憾没有个女儿。  顾虑和希望并存,我只想说,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会有所考虑和权衡,不要用自己片面的想法去蔑视别人的选择,我相信大多数年纪大了再生孩子的人都是经过反复考虑的,不管是有了再考虑还是考虑了再有。  现在肚子里的那个只是个血块,远远不如我最爱的儿子对我来说重要,如果我决定把他(她)生出来,前提我是不会不顾我儿子总体利益和得失的,以前该给他的还是他的,足够给他很好的教育在富足的环境中生活出国读书长大成人今后没有压力的生活。今后我能给他的还是会给他,虽然不是全部,但足够了。  有很多父母可能与我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我相信大多数父母爱子女的心与我是一样的,只要是下定决心再生一个孩子的,不管是否赞同,我都愿意理解他们。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人员的独生子女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