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爸是个农民工 下载!上有老人两个下有三个孩子!!想给自己投份保险!请问哪个适合我!!我是1979年生人

你把钱拿去买房了,可爸妈老了怎么办? 邻居老刘家的大宝快30了还没个对象,老两口为这事没少操心,按理说大宝的外在形象不错,又是名校毕业,可跟他交往过的姑娘没多久就吹了,理由是觉得不踏实:我不指望大富大贵,就想要一个安安稳稳的家,可你连个房子都没有,结婚后住哪里?大宝的婚事倒逼着老刘夫妇下定决心给大宝在城里买房子,大宝虽然工作稳定收入不错,但在高昂的房价面前还是显得力不从心,老刘夫妇只能把攒了几十年的养老钱拿出来付了首付。买房后的大宝也过的并不轻松,每月的工资还完房贷也都所剩无几,再联想到后面的结婚花费、养孩子的支出,看到年迈的老刘夫妇,他隐隐的担心:爸妈的养老钱拿去买房了,等他们老了该怎么办?老刘夫妇辛苦了一辈子,倾尽所有帮大宝买了房子,老两口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明白的很:大宝有限的收入根本无力顾及自己,他们已经陷入了老无所养的困境,而这也是当前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30万的买房首付款在今天看似不多,但这是老刘夫妇过去几十年的积蓄,以前收入低物价也低,一个月几十块、几百块的攒也会感觉未来充满希望,可随着物价、房价噌噌噌的上涨,他们才发现:辛苦了一辈子攒到到现在的积蓄只能付个房子的首付……老刘夫妇早早对未来做打算这是好事,但受那个时代的影响,他们那辈人只懂得把钱存在银行,不懂得投资(当时也缺少投资的环境)。随着过去几十年来通货膨胀及资产价格的上涨,存在银行里的钱购买力一直在下降,这种货币持续贬值的影响是:他们无法按照起初的设想完成人生的各种目标。通胀会一直存在,资产的价格长期来看还会上涨,想要避免重走老刘的老路,今天的我们光懂得存钱不行,还要学会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未来的各种支出。别不信,我们以老刘为例看一下投资的魅力:老刘夫妇30年攒了30万,我们假设一年攒1万(为了计算方便,虽然这样假设并不合理)。如果把这笔钱拿去投资,在年收益12%的情况下,可以攒到241万;在年收益15%的情况下,可以攒到435万;如果收益率达到18%,最终可以攒到791万。由此可以看到,同样的资金投资与不投资的区别是很大的,积极投资后不仅买房不在话下,养老也是轻松加愉快!可问题是这么高的收益从哪里来,炒股的人钱越炒越少,安全的固定收益产品收益不高,高收益的产品却充满了各种金融骗局……。其实不用关注那么多,只需要关注低门槛、高透明度和安全性的公募基金即可,受投资标的的不同影响,不同类型的公募基金具备了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可满足各类型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银河证券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的过去10年间,银河证券编制的股票基金指数和混合基金指数分别上涨了314.72%和555.66%,给投资者带来的年化收益率为12.12%和18.75%,而同期和沪深300指数涨幅分别为199.69%和296.31%。由此可以看出,股票市场是可以创造收益的,但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通常并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而通过基金间接参与不仅可以回避直接投资的各种不足,还可帮我们获取超越市场的更高回报。所以,人能够对未来早早的做打算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学会科学的投资,这样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支出,不用为谁来养老而发愁。你只是金融市场的炮灰,而不是在理财前两天看了一个金融界的大咖说了很有意思的一句话:在历史上,所有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超过10%,但购买基金的客户中,平均70%都赔钱。很明显,这句话说的并不严谨,我的理解是:这位大咖所讲的“基金”应该特指偏向于股票投资的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10%的收益率,也应该是指这类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至于购买基金的客户70%在亏钱,这个结果我是没有从权威的渠道得到过认证,不过从投资者的日常交易行为来判断,这个说法即使不准确,也不会特别离谱。这位大咖此番言论的核心是想说明这样的一个观点:多数基金投资者并没有通过理财获取相应的回报,不成熟的交易观念和行为促使他们成为了这个市场的炮灰。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投资者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取最高的收益,这是人性使然,这种人性的贪婪在当前正被很多金融机构所迎合,投资者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最终带来了金融机构销售业绩的膨胀,而这个代价是投资者的真金白银在流失。了解股票市场的人都知道,新增开户数对A股行情来说是个反向指标。在股票市场低迷,长期风险最低、收益空间最大的时候,短期缺乏赚钱效应的行情带不来投资者的热情,新增开户进场者寥寥;当股票上涨、尤其是快速上涨的牛市末期,在市场短期赚钱效应凸显以及各种言论的引导下,那些多年不碰股票或者从来没有接触过股票的投资者开始漠视投资风险,新增开户数伴随着股价的见顶也会达到顶峰。结果是:在最好的赚钱机会面前,人们不为所动,在风险最高的时候,却争当市场的接盘侠。股票如此,基金投资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前我国的基金销售以银行代销和基金管理公司的直销为主,在业绩指标的达成和自身利益面前,很多银行和基金公司会罔顾投资者利益,不断去迎合投资者的贪婪。投资者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是银行利用自身产品优势达成交易、提升业绩的技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看到有些银行在股票市场低谷、短期缺乏赚钱效应时,大力宣扬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优势,导致大家恐慌离场;在股票牛市顶峰、短期收益抢眼时,大力推荐权益类的基金,促使大家疯狂入市。基金公司的利润来自于基金管理费,基金公司的收益和基金规模成正比,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新基金的发行通常会在牛市中进行,尤其在快速上涨的牛市末期新基金的发行最为凶猛,因为投资者会被市场的短期收益吸引,此时发行新基金更容易募集到资金并带来基金规模的增长,代价却是投资者用长期风险换取短期收益,当市场行情转变时,新基金的一地鸡毛正是投资者的累累伤痕。请记住,不管你在买股票还是买基金,这都不一定代表你在理财,理财是通过投资规划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达成人生各种目标的过程,而不是带人走进越理越穷的死胡同,在人性贪婪的促使、金融机构的迎合下,你的角色或许只是这个市场的炮灰。真正的理财不会去刻意迎合投资者的想法,只会客观的根据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结合用户的投资目标,从用户的利益出发给到相应资产配置的建议,帮用户制定长期的投资计划。科学理财,拒当炮灰,你要什么就给什么的对人有害,你需要什么才给什么的才是真爱。长期投资是基金投资的误区“李姐,基金投资要有长期投资的观念,这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是不是买了之后就可以不管不问一直放那了?““小莉,这种想法太过于片面了,考虑到资本市场短期波动、长期上涨的特征,基金投资做长期的打算这没错,可结合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猴市模式,若买入基金后不做后期的管理,我们的收益有可能如同过山车一样,逛了一圈又回到原点“。炒股时,会买的人大把存在,但这不算什么,真正厉害的是那些会卖的人。基金投资也是如此,买了以后如何做后续的风险管理,在市场环境转变时如何对持有的基金做调整才能真正显示一个人的水准。一、买基金不能套用股票市场短线炒作的思维,不要指望通过频繁买卖捕捉市场的短期机会在股票市场,一个资深的投资者通过短线炒作或许会有较高概率的获利机会,但这种交易通常赚的都是小钱,而一次错误所带来的损失足以抹杀所有利润,长期的结果可能是钱没赚着,手续费却花了不少,股票市场频繁买卖很难赚钱,在基金市场更是如此。相比股票,基金的交易费用更高,净值的波动空间通常也比较小,这会进一步减少了通过频繁买卖获利的机会,自然是一种不可取的交易方式。二、基金投资要保持长期投资的思路,但不能因此进入另一个极端:买了之后束之高阁、不管不问成熟的股票市场牛长熊短,牛市上涨的幅度大、熊市回撤的空间小,市场给到择时的机会和空间比较小,在这种环境中,跟随指数做长期的被动投资是合理的。但中国的股票市场不一样,牛短熊长、暴涨暴跌是A股市场的常态,若完全复制成熟市场的交易模式,买了基金后不通过择时去回避风险,即使收益不像坐过山车一样回到原点,回落个七八成也是常有的事。基金投资的最好方式是尽可能的忽略市场的短期波动,跟随市场赚取长期收益,但在市场的大势反转时,做择时操作是必要的,这是回避熊市风险、保全收益的有效方式。三、调整投资基金的类别,可在回避单一市场风险的同时带来更为稳健的回报受基金投资方向的不同,不同类型的基金在同样的经济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根据市场环境的转变对投资的目标基金做调整,不仅可回避单一市场的风险,还可以帮我们赚取其它市场带来的收益。比如股票市场进入熊市时,这并不妨碍我们赚取和股票相关性较小的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的收益。注:如果想获取更多优质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爱理不理网 查看。
下面的太长不想看,说白了还是房子买晚了
应该不会怎么样的,现在儿子结婚是大事,在说啦父母身体好可以去做点小事情,挣点生活费是不成问题的,还有老刘夫妻没有退休金吗?
我父母农村的,我妈都快60啦还在做小买卖赚点钱,至少不要孩子们负担啊,现在年轻人压力也大啊!我姨妈70啦还有帮儿子呢,所以有些事情不要杞人忧天啊!慢慢来!
话说小刘可以平时兼职什么的啊!
三篇文章一起发的
jiabao_1982:
下面的太长不想看,说白了还是房子买晚了
我老家山东的,在我那里农村现在娶媳妇太难了,不在城里买房子不买车找对象真的比较难,虽说山东那边整体经济条件还算可以,但都是老百姓从牙缝里一点点省下来的钱,给孩子买了房子家里也就剩不下什么了,另外,老一辈的农村人赚的都是血汗钱,种地、去工地、采石场打工,年纪大点这些活真干不了,做生意的毕竟还是少数。除此之外,在农村得了什么大病的,家里的一点钱花光不说,我就没有见过几个能够治好活过来的,康复的概率太低了(没钱彻底的治疗)
应该不会怎么样的,现在儿子结婚是大事,在说啦父母身体好可以去做点小事情,挣点生活费是不成问题的,还有 ...
没办法啊,现在男多女少,都是以前重男轻女的后遗症啊!
农村你也知道,哪一家生了儿子牛皮哄哄的,生女儿是要受欺负的(受气受排挤什么的,吵架也被人刺激)生女的人家的不敢抬头走路,都夹着尾巴做人!以前我们家没有生我弟之前,我大伯的欺负我们家呢!所以现在有女的一定不想自己小孩子受委屈,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啊!有很多生女儿的,给女儿读书,还会被隔壁左右邻居嚼舌根,说 你就生了个赔钱货(或者2个赔钱货),还人她读什么书啊!早点嫁人才是真理啊!你说听啦是不是非常生气!
我姐江西的,那边结婚光彩礼就24万啊,还不包括别的!想想都可怕,我们湖北没有多少彩礼,除非那个女孩子家没有看上这个男孩子家,故意要为难他一下!
理财规划师_张云飞:
我老家山东的,在我那里农村现在娶媳妇太难了,不在城里买房子不买车找对象真的比较难,虽说山东那边整体 ...
赞,和我一样
jiabao_1982:
下面的太长不想看,说白了还是房子买晚了
写得很好!仔细阅读了。生儿子的人悲催啊,为了儿子的将来,为了我们自己将来养老,必须理财!
额,三十年前要攒下一万,那得是地主才能做到的事吧?我只想说,现在的高房价,是政府一手造成的,你同意么?
就我知道的,我们村就有30几个到了结婚年纪的男孩子,没有找到老婆的(有的女朋友都没有找的)!我老公村也差不多,现在不是房子车子的问题,你儿子没有本事,人家女孩子不愿意嫁你们家,还有家有钱就好一些。还是经济能力决定的,有能力就找媳妇快一些,没有经济能力,你就要这个男孩子有出息,有本事(不管是长相,办事能力,说话水平,经济基础等)!
我们村子就有30几啦都没有结婚的男孩子,好几个啦,不过看样子也找不到老婆啦!家里环境一般般,自己能力也一般般,嘴巴又不会说话,就在工厂打工的!
所以现在卖个房子能说到媳妇,比不买房子连媳妇也没有的强啊!
肯定同意了,房价上涨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政府了,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的小金库,所以地方政府相比开发商更不希望房价下跌。不过高房价带来的恶果如同当年的计划生育一样现在也开始慢慢显现了
嘴边一抹浅笑:
额,三十年前要攒下一万,那得是地主才能做到的事吧?我只想说,现在的高房价,是政府一手造成的,你同意么 ...
理财规划师_张云飞:
肯定同意了,房价上涨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政府了,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的小金库,所以地方政府相比开发商更 ...
是的,我们那里也差不多,买了房子还有找媳妇的机会,不买房子机会更加渺茫。
就我知道的,我们村就有30几个到了结婚年纪的男孩子,没有找到老婆的(有的女朋友都没有找的)!我老公村也 ...
同意3楼的说法,结婚是当前最大问题,以后两个人还,压力会小很多
好男孩,毕业后,尽量靠自己买房的吧,就算刚毕业几年没那么多,暂时借爸妈一点,往后也要努力赚钱给回他们的哪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保险适合 50 岁老年人? - 知乎2468被浏览290510分享邀请回答/product/gerenbaoxian/jiankangbaoxian/kangningzs2012.html 投保范围 凡出生二十八日以上、六十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者均可作为被保险人,由本人或对其具有保险利益的人作为投保人向本公司投保本保险。个人建议可以考虑购买针对老年人(投保年龄放宽到80周岁)的意外险,现在有些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类似险种(涵盖骨折与关节脱位意外、交通意外、一般日常意外等,还提供住院护理津贴和专业医疗救援服务),而且可以网上购买,相对便捷,为避免广告之嫌,就不具体举例了。3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77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2 个回答被折叠()回复: 163 | 浏览: 15228
| 字体: tT
妈豆4728 &在线时间238小时&注册时间&帖子672&阅读权限50&积分4659&精华1&UID6592937&
妈豆4728 &宝宝生日&帖子672&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sadsky 于
12:07 编辑
说明:很多妈妈看了我这个贴子去购买的相同的产品,在此特别说明,保险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市场上随时有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出来,而且我后来也加保了其他公司的产品。请大家看本贴子的理念就好,产品就不要按照这个来买了,我贴子里列的产品已经不是目前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组合了。也有很多朋友站短问我保险及产品问题,因为现在我已经不再专注研究保险产品,所以没办法给大家推荐产品,敬请谅解。如果实在想了解现在目前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或者想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全家的保障方案的话,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会给大家站短现在为我服务的保险经纪人的联系方式。经纪人隶属于保险第三方平台,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利益,按照目前来看,能够符我对保险从业人员客观专业的要求,至于能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还需要大家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选择。关于宝宝的保险参照我之前写的宝宝篇
& & 从公公的病情趋于稳定,我就开始着手考虑全家的保险配置,尤其是重疾险。研究了保险大半年,陆陆续续约见了几个代理人,有熟人,有朋友介绍,也有直接打官方电话让他们推荐代理人,总共比较的公司有,中意、平安、中荷、海康、人寿、太平、安联、新华,人保健康,同时还有香港保险,宏利、保诚、友邦。 自己查资料,了解保险法,了解现有保险行业现状,保险公司情况,保险条款,请教身边做律师的朋友看条款,请教学医的同学给解释重大疾病的理赔条款等,几个月过去从一知半解,到也能讲的头头是道,约不熟的代理人做计划书,都以为我是别的保险公司去询价的。光纸质计划书就这么一摞,还有好几个是电子计划书。
&&既然要买人身保险,那么首先必须要了解的是人身保险的分类名词解释:以下来自度娘的解释:
寿险:是一种以人的生死为保险对象的保险。是在期内生存或死亡,由保险人根据契约规定给付的一种保险(简单的说就是:死了才赔)两全寿险:又称,是指在保险合同约定的内死亡,或在保险期间届满仍生存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均应承担给付责任的。(举例:有的公司寿险是在70岁前死亡赔付,到了70岁还生存也给付保额)分红型寿险不解释,就是可以定期分红的保险,有的是保额分红,有的是现金分红万能型寿险和投资连结型寿险:都属于投资型寿险,对投资连结型寿险没有研究过,对万能险倒是仔细研究了一番,后面会有单独的专题来讲万能型寿险。建议对这种投资型保险持有谨慎的态度,万能险是有保障成本的,也就是说每年都是要扣费的,而且扣费会逐年增多,万能险设计复杂,有些时候业务员往往都搞不清楚其中的收费项目,我身边的朋友买了万能险的,往往都不知道是要收保障成本,也不知道是如何收费的,等明白过来要退保就会损失一大笔钱,只能选择继续交下去。
那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险种是如何的?目前市场上热销的重大疾病类保险的构成几乎都是&&寿险+重大疾病 的组成,寿险可单独买,但是重大疾病必然捆绑寿险。两全寿险+重大疾病=普通的重大疾病保险分红寿险+重大疾病=分红型重大疾病
医疗险几乎都是以附加险的形式出现的,只能附加在寿险、重疾险或教育金后面,附加险都是消费型,一年一交
意外险可以单独作为主险购买,也可以作为附加险来购买,有返还型也有消费型。
按照保险消费类型:保险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消费型又分为一年消费型和定期消费型,那么对于重疾险来说到底是买消费型的合适还是买返还型的合适呢。成年人不见建议消费型,尤其是一年期消费型,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保费会增长。儿童优先选择消费型,如果大人保险配置完,还有额外的预算,可以给孩子做终身型保险。
刚才有亲回复问保险可以买吗?我在此表达一下自己的立场,纵然国内保险条款与国际相比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纵然国内的各家保险公司或者代理人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导或欺骗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保险对整个家庭的保障作用。比如最近的“东方之星号”意外翻船事件,假设家里家庭经济支柱在船上,那么对整个家庭将是致命的打击。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夫妇,四个老人一个孩子,还有一大堆房贷。假设出点青年人出点什么事情,老人孩子不用说养老、教育,可能连房贷都还不上。
我们努力工作,赚取丰厚的收入,然后成家置业,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给自己储蓄足够的养老金,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我们自己平安健康的活下去——一直为家庭持续不断的创造。
但是不争的事实每天都在上演,我们极不情愿看到的事情,或病、或残、或故。如果一个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柱那一股支撑性的现金流入会如 何?房子断供,孩子生活教育无法保障,父母生活医疗又该如何解决?
所以,最大的功用就是保障家庭现金流,保障未来生活不被风险的发生而改变,锁定你未来规划的美好一切。而保险在家庭理财中,是风险管理工具,而非投资工具。买保险,保障放在第一位,投资是次要的。自己多学点保险知识,多买保障性产品,买对适合自己家庭的产品,而不是买了一堆投资型产品,才是最最重要的。
特别说明:本贴里的有的内容是近半年搜集的资料的汇总,因内容太多,并不能一一注明出处,请谅解。
附件: 你需要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
发表于18楼
以上是纯理论,现在开始实战。
理论基本上补充的差不多了,那么就开始行动吧,首先要要对自己的家庭情况做基本的分析。
家庭人员构成:老公、我、孩子、公公、婆婆 (公婆和我们住在一起,给我们带孩子,老公有个妹妹,但是日子过的很艰难,老人的事情基本上什么也指望不上),我爸我妈在老家,生活不需要我补贴,但是如果后期生个病什么的,也是不小的负担,标准的四二一家庭
家庭的基本保障有:老公: ...
妈豆71157 &在线时间1830小时&注册时间&帖子10093&阅读权限150&积分85521&精华120&UID5010120&
妈豆71157 &宝宝生日&帖子10093&
sadsky 发表于
关于宝宝的保险从参照我之前写的宝宝篇/thread--1.html
& & 从公公的病情 ...
坐等亲爱的分享
妈豆7869 &在线时间25小时&注册时间&帖子1545&阅读权限50&积分7889&精华0&UID7442319&
勇敢的小丫头
妈豆7869 &宝宝生日&帖子1545&
老年人买保险还可以吗 划得来吗
妈豆4728 &在线时间238小时&注册时间&帖子672&阅读权限50&积分4659&精华1&UID6592937&
妈豆4728 &宝宝生日&帖子672&
本帖最后由 sadsky 于
19:01 编辑
萝卜的秧儿~~ 发表于
老年人买保险还可以吗 划得来吗
55岁以下重大疾病还可以投,但是可以选择的种类很少,大多保费很贵,会出现倒挂,少数能不出现倒挂就算不错的了。55岁以上防癌险还是值得一投的。
妈豆4728 &在线时间238小时&注册时间&帖子672&阅读权限50&积分4659&精华1&UID6592937&
妈豆4728 &宝宝生日&帖子672&
好的,我努力,原来东西都在脑子里,觉得挺简单的。可是要写下来还真是挺费神的,思路要好好缕清才行。
妈豆71157 &在线时间1830小时&注册时间&帖子10093&阅读权限150&积分85521&精华120&UID5010120&
妈豆71157 &宝宝生日&帖子10093&
sadsky 发表于
回复 紫薇格格 的帖子
好的,我努力,原来东西都在脑子里,觉得挺简单的。可是要写下来还真是挺费神的,思 ...
恩恩 亲爱的 好好写 一定对很多人有帮助的
妈豆17112 &在线时间10000小时&注册时间&帖子4947&阅读权限70&积分40747&精华0&UID2954991&
妈豆17112 &宝宝生日&帖子4947&
回复 紫薇格格 的帖子
好的,我努力,原来东西都在脑子里,觉得挺简单的。可是要写下来还真是挺费神的,思 ...
最后选择的哪款啊来自[]
#健康是福#
妈豆1088 &在线时间1小时&注册时间&帖子40&阅读权限31&积分1089&精华0&UID&
妈豆1088 &宝宝生日&帖子40&
关注来自[]
妈豆12954 &在线时间569小时&注册时间&帖子2222&阅读权限50&积分13076&精华0&UID4020269&
妈豆12954 &宝宝生日&帖子2222&
亲,你的帖子来的真及时。
妈豆5546 &在线时间224小时&注册时间&帖子610&阅读权限50&积分5792&精华0&UID4135799&
妈豆5546 &宝宝生日&帖子610&
坐等,学习。这个真的很重要,每个家庭都用的到,可是大多数人却不了解。
妈豆9678 &在线时间10000小时&注册时间&帖子1558&阅读权限50&积分18475&精华2&UID8851745&
鹿鹿爱辰辰
妈豆9678 &宝宝生日&帖子1558&
想给孩子买&&也想给自己买&&亲快些拉拉&&你最终选的哪家公司的哪家险
[/url][/url]
妈豆5291 &在线时间15小时&注册时间&帖子730&阅读权限50&积分4953&精华0&UID&
妈豆5291 &宝宝生日&帖子730&
这个东西可以买吗???之前我爸妈给我买了一份保险,就是坑爹啊。。。从那以后爸妈就不让我买了
妈豆4728 &在线时间238小时&注册时间&帖子672&阅读权限50&积分4659&精华1&UID6592937&
妈豆4728 &宝宝生日&帖子672&
本帖最后由 sadsky 于
15:08 编辑
必须要买啊,保险是家庭最后一道防线啊,这个不是奢侈品,而是家庭必需品。你爸妈给你买的是什么?是不是万能险?保险小白的话万能险不要碰。
妈豆4728 &在线时间238小时&注册时间&帖子672&阅读权限50&积分4659&精华1&UID6592937&
妈豆4728 &宝宝生日&帖子672&
& && &那么什么才是适合自己家庭的保险?保险保障的是一个家庭的风险,而不是单个个体的风险,所以保障首先全,不要有漏洞,其次要在有限的预算内做到最高的保障。
& &&&最优的保险必然是以组合最优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单独比较哪个险种比较合适,这也是在我比较了很多家的产品最后才明白的道理。比较的越多,你就会发现,每个公司的产品有其优点,必然有其非常明显缺点,完全没有十全十美的商品。(据保险业务员讲,这是因为这是应再保险公司的要求,我们投保了保单后,并不是单个保险公司承担责任,保险公司还会经再保险公司分散风险,如果一款保险设计的十全十美,再保险公司就不愿再承保,只能由保险公司一家承担的风险,风险太大)。我特意去度娘了一下再保险的介绍,觉得这种解释靠谱,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大多数保险,都会有这个坑那个坑,这是由体制决定的。
& && &所以在买保险前,你得弄明白保险里的坑在哪里,然后哪个坑是你自己能够接受的,那个坑是你接受不了的,接受不了的直接pk掉,还能接受的了的再考察。
百度词条:再保险(reinsurance)也称分保或&保险的保险&,指保险人将自己所承担的保险责任,部分地转嫁给其他保险人承保的业务。再保险业务中分出保险 的一方为原保险人,接受再保险的一方为再保险人。再保险人与本来的被保险人无直接关系,只对原保险人负责。作为保险市场一种通行的业务,再保险可以使保险人不致因一次事故损失过大而形成对赔偿责任履行的影响。
好的保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符合实际需求。保额要够,保障要全面。
2、符合预算。符合现金流量,全面足够的保障基于有限的保费建立。
3、问题来时,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就需要界定问题。要界定问题,就需要有专业的步骤和思路。所以,当你觉得保险代理不可信任的时候,就要自己多学点保险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买份“好”的保险,用有限的费用预算,建立起系统和全面的保障
新生家庭保险需求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1.意外风险保障需求,2.重疾保障需求
3.健康医疗保障需求,4儿童教育金需求,5.养老需求 6.资产传承,而最基础的保障是意外+重疾+健康医疗保障,这是其他理财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像教育金,养老、资产传承还是有别方法可以实现的。4类,5类,6类需求是在123类保障已经做足的情况下再量入为出做的。
我的有个朋友,意外、重疾通通没买,反而先给孩子存了教育金和理财养老类的产品,假设这个家庭真的出点意外或者重疾,这些保险是真真一点用也没有的。
尤其后两类需求,特别说明一下:如果你的经济情况不是那么的好,就不要指望通过保险来解决了,因为资金有限,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进医院 了。如果将仅有的资金购买商业养老险,万一住院,看病的钱没了;如果购买了重疾险,万一得的病不到重大疾病,那么医疗费还是成为巨大的压力。退保借钱,可 能是你那个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当然,如果经济条件不错,购买一些商业养老年金和重疾险,无疑是转嫁养老和重疾风险不错的方式!
针对保险而言,资产传承主要通过2个方式:
①购买终身寿险,这对一般普通老百姓也适用,根据现有的遗产税草案,在城市里有套房子就够起征了,缴纳遗产税需要大量现金,而终身寿险在被保险人死亡之后,身故受益人领取保险金,用于缴纳税款,从而继承遗产。
②购买长期资产转移类年金险,这种保险常常是给孙子辈买的,等孙子50、60岁,变成银发一族时,跨越大半个世纪,之前投入的资金经过一个轮回,回到被保 险人或其身故收益人那,以这种类信托的方式,实现财富3代,甚至5代人的转移。这种保险现在有个特定就是“时间超长,快速返还,几年或者每年一返”。所以,不是“富翁”,这样的产品还是谨慎对待!当然,如果是情感消费,而孙子辈传递关爱,这不是金钱所衡量的!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企业主的,股东责任等在国外以及港台等金融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企业风险,以达到传承目的方式相对大陆,还是有点超前,不过未来我想,也会有所发展的。
PS:用保险规避遗产税问题,现在只限于理论基础,实际很难找到相应的产品,大陆现在也没有实施征收遗产税,现在只是说明理论模型而已。
妈豆4728 &在线时间238小时&注册时间&帖子672&阅读权限50&积分4659&精华1&UID6592937&
妈豆4728 &宝宝生日&帖子672&
本帖最后由 sadsky 于
14:38 编辑
& &&&寿险、重疾、意外我该买多少?花多少保费合适
& &&&这一段是大家最关心也是最实用的,所以重点阐述一下。结合到具体,我该如何规划保险呢?基本原则就是保费支出不能成为生活压力,保额要能够足以弥补家庭经济收入损失。
老调再弹一下,先大人,后小孩,重点保障经济支柱。许多代理人抓住父母对子女呵护备至的心情,很容易就让你为孩子买了一堆保险,占用大量保费,遇到这样的 代理人请慎重。
前面还讲到,只要你有足够的钱,买保险很容易,但如果你的收入较低,又需要切实的高保障,定期寿险是你最佳的选择,各家公司最经典的、性价 比最高的就是定期寿险了。
基础保障的保费应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以内,保额一般有三种算法
(1)倍数法:也叫双十原则,即用年收入的10%做足年收入10倍的保额
(2)生命价值法:确定未来还能工作多少年,把总收入减掉税收及个人消费等,得出你未来的经济价值,也叫生命价值
(3)需求分析法:此方法最贴近实际,就是计算当一方发生不幸时,给家庭财务带来多大缺口,这些财务缺口包括:
①子女独立前的生活教育费用
②另一方过渡时期的生活费用
③父母赡养及医疗费用
④房贷及其他债务
只要你会加减乘除,就会计算自身保额,自己保额就是家庭总保额乘以自己在家庭中的收入比例。那么这些保额具体到各险种又是如何确定呢?
寿险:寿险要结合主要家庭责任来设计,所谓家庭责任就是需求分析法中提到的财务缺口,按照自己在家中的收入比例进行分配,由于这些主要的家庭责任都是有时 间期的,过了也就没有了,建议适量的终身寿+高额的定期寿组合,定期寿突出家庭责任,终身寿解决身后事。
重疾:重疾保额的确定不仅仅只是考虑医疗费用,还得考虑收入损失的弥补,所以也得根据个人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度而定,重疾险需求,在另外一楼阐述
意外:意外伤害的额度最好做到与寿险等额甚至是寿险的2倍,意外事故的至残率远比至死率高,残疾不仅失去收入,还增加家庭负担,而残疾又是按比例赔付的,所以意外买太少无甚意义。
保险是量体裁衣,因人而异。不同的家庭,收入高低稳定与否各不同,生活支出、债务亦不等,资产多寡理财目标也各异,家庭财务抗风险能力有差异。但是,只要你按照以上提到的顺序,依照公式计算保额,规划保费,一切都将显得简单明了
妈豆4728 &在线时间238小时&注册时间&帖子672&阅读权限50&积分4659&精华1&UID6592937&
妈豆4728 &宝宝生日&帖子672&
本帖最后由 sadsky 于
15:25 编辑
重疾保险,要买多少保额?
以下图片是转发别人的,仅供参考。
到处都可以看到或听到“重疾日趋年轻化”的报道,据友邦保险《2012年度理赔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实际发生的重疾理赔案中,95%以上被保险人都处于30~60岁这一年龄段。所以大家在投保时都不忘把重疾纳入保障范围。在网络上,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不少保险计划,重疾的保额一般在10万,甚至有部分在10万以下,再百度搜搜,一致的口吻是重疾保额20万合适。
我的观点是,重疾保额20万只是目前的一个基准水平,有条件,尽量再提高。
切入主题,罹患重疾,将带来哪些损失?
1、因疾病或疾病状态治疗所花费的高额医疗费用
搜罗到一些数据,略举部分常见的重大疾病治疗费用,恶性肿瘤10~30万;心肌梗塞早期发现治疗5万;血管复通手术10~20万;冠状动脉手术平均10万;慢性肾衰竭洗肾500元次,每周两次,换肾30万;脑中风后遗症平均10万;再生障碍性贫血平均15万……
可见,重疾的平均花费在10—20万之间,重疾的医疗成本非常高昂
2、因罹患重疾导致的家庭收入损失
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工作是无法继续了,工作收入也就没有了,不仅仅是当前,出院后还得休息一年或两年,这一两年的收入也没有了,这是大损失。如果再工作并不能马上恢复原有收入水平,又是一笔损失。
在治疗期间,如果需要家人照顾还会影响到家人的经济收入,如果要请人看护,则增加了生活成本。
3、后期疗养费用
重疾对身体机能造成巨大的损害,出院后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去疗养(疗养过程中的收入损失前面提到过),需要吃许多营养品,有的还需要请护工,做理疗等。这都导致生活成本的增加。
所以在考虑重疾保额时,不能只是考虑治疗费用,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20万只是目前的基准。考虑到通胀因素以及医疗成本的增长,有条件的尽量将保额提高一点。
理论部分完,后面开始实际操作部分,敬请期待
附件: 你需要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
妈豆1236 &在线时间67小时&注册时间&帖子54&阅读权限50&积分1304&精华0&UID6441062&
妈豆1236 &宝宝生日&帖子54&
写的太好了,真是很用心,很实用
妈豆4728 &在线时间238小时&注册时间&帖子672&阅读权限50&积分4659&精华1&UID6592937&
妈豆4728 &宝宝生日&帖子672&
本帖最后由 sadsky 于
17:22 编辑
以上是纯理论,现在开始实战。
& &理论基本上补充的差不多了,那么就开始行动吧,首先要要对自己的家庭情况做基本的分析。
1.& && &&&家庭人员构成:老公、我、孩子、公公、婆婆 (公婆和我们住在一起,给我们带孩子,老公有个妹妹,但是日子过的很艰难,老人的事情基本上什么也指望不上),我爸我妈在老家,生活不需要我补贴,但是如果后期生个病什么的,也是不小的负担,标准的四二一家庭
2.& && &&&家庭的基本保障有:老公:职工医保+单位商保,我,裸奔中,辞职后医保就停缴了,准备过段时间找个公司代缴。孩子:济南居民医保+老公单位商保,四个老人全部是外地居民医保,我公公婆婆以后肯定是长期跟随我们在济南生活,外地医保转诊到济南,在济南就医的报销比例特别低,能报40%左右。我爸妈如果生病肯定在老家当地就医,报销比例还是很高的。
3.& && &&&家庭经济状况:目前家里全部靠老公一个的收入,年收入20万以上,事业处于稳定发展期,未来5年收入会稳定增长。我这边情况不明朗。目前家庭自有住房两套,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房贷合计45万。
4.& && &&&最担心的问题:
1)& && &&&老人的健康问题,公公已患癌症,正在治疗,如果再有一个老人再患重疾,那么家庭经济面临破产。
2)& && &&&老公的健康问题:公公是癌症,他的一个舅舅今年也查出是食道癌,另外他的几个舅舅都是高血压,他家庭遗传病史挺复杂。按照理论上讲,他此生罹患重疾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一旦他有点什么情况,那么整个家庭就没有任何经济收入。
3)& && &&&老公的意外问题:他经常出差,开车走高速,偶尔会做飞机什么的。
4)& && &&&孩子的重疾担忧,现在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这么高,没看到一个新闻心里就一哆嗦,虽然说这个概率很低,但是如果发生在自己家庭身上那就是100%的悲剧。假设家里老人罹患重疾,如果治愈的概率很低,我们很可能放弃治疗,但是如果是孩子,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会放弃治疗,卖车卖房拼尽全力都是会去治的,知道我们整个家庭经济资源都枯竭为止。
& && & 所以梳理完整个家庭的情况后,初步思路就出来了,当务之急要购买全家人的重疾,,老公要买高额意外,保费适当向老公倾斜,做个高保障,毕竟他才是家里的经济支柱。
& &&&需求知道了后,那么要确定是我要拿多少钱去买这个保障,按照理论上讲,是用家庭年收入的10%做到10倍家庭年收入的保障,所以按照理论模型,我需要拿2万买到200万的保障。可是事实是,看了两家的公司的报价,我就发现用两万块,根本买不到200万的保障,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产品是这么便宜的好么?
& && &所以,有些时候,理论模型仅限理论上参考,有时候在指导实践上不一定能够满足需要。那么再按照家庭责任法来算好了,家里现有房贷45万,假设生了重病,咱放弃治疗一下子过去了,总得留下还房贷的钱吧,初步预定老公50万的重疾保障。可是,这也不行好吗?找了一家公司做了50万重疾,出来一看总费用是1万5,费用严重不够,然后只能放弃定保额的方案,就只能紧着预算做高保障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2万块/年,四个人的保障,我,老公,孩子、婆婆。我爸妈年龄大了超过60了,基本很难投保了,所以当时就把他们排除在外了。
& && &那么如何用2万块,给家庭做一个最高的保障,这是难度最大的问题。
& && & 如实乎,开始广泛的比价,问身边做保险的朋友,买过保险的朋友让他们推荐合适的代理人,同时也开始搜集不同公司的产品资料,觉得好直接打电话过去找业务员。然后就开始漫长的几个月的沟通过程,说实话,这个过程,让人心力憔悴,你会跟各种各样的代理人打交道,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脾性,专业程度也不一样。或许我是一个太挑剔的顾客,约见了那么多代理人,可以说,专业的少,偶尔碰到有一两个还算专业的我都感到特别庆幸。以至于在后期,我直接让业务员带合同来,我自己看,不需要他们讲,他们讲都是在浪费我时间。
& && & 我是那种特别理性的人,和业务员的关系好坏不是我决定购买哪款产品的因素。保险不是普通商品,这是一个缴费二三十年年度商品,不可能因为我和你关系好,我就要买一个不适合自己家庭的产品,一下子被绑定二三十年,这是对自己和家庭的不负责。这也是我为什么特别瞧不上那些拉人情单业务员的原因。我最反感业务员的话是:“你连我都信不过么?”这个是发生在比较熟的人身上,可是我要怎么相信你?连自家的保险条款都讲不清楚?只讲自己产品的优势,对缺点缺避而不谈,请问让我怎么相信你?连别人的家有什么产品都不知道,却一再强调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
& && & 所以,建议打算买保险的亲,自己一定要多学习关于保险的专业知识,尤其不要因为亲戚朋友做这个就觉得她不会坑你,有些时候不是她故意想坑你,而是他自己可能也搞不清楚啊,大多是公司怎么培训他们怎么说,他们就怎么说,很少思考这样说对不对。在接触的业务员中,有三分一连自己保险条款都讲不清楚,更别提合理设计你家的保单了。有一家公司业务,号称保险做了10年,在我已经强调多次,家庭总预算2万,要做四个人的保障的情况下,依然只给我老公设计了一份保单,而且金额是一万五,也就是说我老公一个人就花了一万五的预算,剩下三个人就只有5000的预算。我就问,那剩下三个人怎么办呢?然后人家根本不理我这个茬,就一味的强调家庭支柱肯定要做个高保障。但是问题我们是一个家庭,是一个整体,风险又不是只有我老公一个人有,如果其他人发生状况,对家庭也是很大的打击不是。
妈豆13056 &在线时间14小时&注册时间&帖子2134&阅读权限50&积分12920&精华0&UID7738527&
妈豆13056 &宝宝生日&帖子2134&
最后说的很对 亲 有些业务员都没有搞明白
妈豆11064 &在线时间10000小时&注册时间&帖子1509&阅读权限70&积分20446&精华0&UID3485624&
妈豆11064 &宝宝生日&帖子1509&
<td class="t_f" id="postmessage_万200万不太可能吧,尤其你婆婆的年纪再买分红型的重疾挺贵,除非消费性的,这种比较少。男士30多10万分红型的大约三四千吧。孩子10万2000差不多。为了买保险研究过一阵,好奇你最后选了什么
我家是老公45万重疾,我25万,孩子10万,都是分红型的,外加不等的意外、医疗和40万定期寿险,一年2万出头
说说自己购买保险那些事-大人篇
登录妈妈网
手机上妈网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5分钟内必有答案
宝宝成长时光相册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3公安机关备案号: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一分钟免费预约!获取装修设计方案!
选择您的居住区域
选择您的装修预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被9个农民工轮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