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老人除了高龄老人生活津贴津贴外,还有75元一月的津贴吗?l

高龄津贴政策出台 不同经济身体情况还可领其他补贴_发现频道_中国青年网
|||||||||||||||||
&>>&&&&&正文
高龄津贴政策出台 不同经济身体情况还可领其他补贴
  网络配图
  高龄津贴政策出台引发网友关注,多数省份对100岁以上的老人都给予100元每月以上的高龄津贴,政策扶持让老人老有所依,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呢?据了解8月23日,民政部官网通报了全国省级层面建立老年人补贴制度的情况,其中,26个省(区、市)出台了高龄津贴补贴政策,天津市给予该市百岁老人的津贴为每月500元,标准最高。通报显示,建立高龄津贴的这26个省份中,大多数省份对80岁以上的本市户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或营养费。
  浙江省出台政策较早,津贴标准也较低,该省在2011年制定相关标准,规定对年满80周岁的高龄老人,在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的同时,每月给予不低于30元的高龄补贴。而江苏省则规定向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统一为300元/月。陕西青海70岁以上老人就可领高龄津贴,除天津市外,宁夏规定,90周岁以上城乡高龄津贴标准每人每月450元;其次是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山东、海南、陕西,均规定给予100岁以上老人每月300元的津贴或营养费。
  发放高龄津贴门槛最低的省份为青海和陕西,两地均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享受高龄津贴。青海规定,凡具有青海省户籍,年满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均可领取高龄津贴,具体标准为70-79周岁,90元/月;陕西则规定对70-7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保健补贴。
责任编辑:白马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佛山五区90岁以上老人可享高龄津贴(图)
日07:55 来源:
  7月起,佛山五区90周岁以上老人,都将可以拿到高龄津贴。10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0元,90-99岁老人每人每月150元。
  据了解,佛山目前高龄津贴政策为:三水80-89岁老人,每人每月可领100元,90-100岁老人可领150元,百岁以上老人可领300元;其他四区,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领200元,百岁以下则无津贴。
  近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7月起,对全市9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其他四区向三水看齐,百岁以上老人的津贴月增100元。
  从2008年起,三水已对9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对此,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三水区90岁以上老人,已享有每人每月150元,7月起不再重复发放津贴。
  如何申请高龄津贴?该负责人称,根据三水经验,区公安局收集符合要求的老人名单,由民政部门发至各村(居)委会核实,张榜公示7天无异议后上报,由区财政局划拨至各镇(街)统一发放到个人。其他四区发放津贴,也有望参照三水情况。
【作者:陈养凯 来源:】
(责任编辑:季丽亚)
06/08 04:4904/15 05:1204/14 09:0904/13 17:3604/13 00:3603/10 17:3703/10 11:2303/10 08:31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 新闻客户端 &
90岁以上老人可享高龄津贴 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
根据德州市相关规定,凡具有本市常住户口3年以上且当年度年龄满90周岁至不满100周岁老年人,均可申请享受高龄津贴。高龄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高龄津贴在每年“老年节”当月集中发放,采取“一人一折”方式委托银行代发。据悉,全市90-99周岁老年人年两年累计14972人次享受到了高龄津贴,共计450万余元。今年90-99周岁老人的高龄津贴正在发放过程中。此外,各县(市、区)还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可适当增加高龄津贴,其中,夏津县连续两年将本县95岁以上老年人津贴增至每人500元;2014年,齐河县为辖区内1380名符合条件的老人每人发放500元高龄津贴。另悉,满100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可领取长寿津贴360元,其中省级发放200元,市级发放60元,县级发放100元。德州市还出台了相关办法对80周岁以上农村高龄老人进行救助。农村高龄特困老年人是指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因丧失劳动能力、疾病或其它原因仍生活困难的80周岁(含80周岁)以上老年人。农村高龄特困老年人每年度救助金总额为15万元,救助名额为300人,人均500元。(记者
杨硕 通讯员 申宸)
(本文来源:德州新闻网
没有相关新闻佛山禅城70岁以上老人明年起可领高龄津贴
[摘要]禅城区政府近日发布《佛山市禅城区高龄津贴发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禅城区凡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的人员可领取高龄津贴。本报讯 (记者陈家源)禅城区政府近日发布《佛山市禅城区高龄津贴发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禅城区凡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的人员可领取高龄津贴。领取高龄津贴的人员需符合两个标准,一是具有佛山市禅城区户籍的人员,或驻禅部队服务管理以及计划移交地方安置的军休干部;二是截至日,凡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的人员。方案将70周岁以上老人分为四个不同年龄段,包括70~79周岁、80~89周岁、90~99周岁和100周岁以上的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可领取30元、100元、150元和500元的高龄津贴。此次新发布的方案对领取津贴的范围和标准进行了修改,除了将70周岁以上老人正式纳入高龄津贴发放范围外,还适当提高了津贴标准,其中百岁以上老人标准提高到500元每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80岁以上老人将统一享有高龄津贴
我的图书馆
全国80岁以上老人将统一享有高龄津贴
去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已经超过1.1亿。
我国银发浪潮快速袭来,如何让老年人有保障、有体面、有尊严地生活,已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美德。然而,全国大多数省份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各省并不统一。
针对此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近日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今年民政部将统一高龄养老津贴制度,全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享受津贴。这也意味着老年福利由救助型向基本生活保障型发展。
“从最低生活保障到基本生活保障,这个过渡目前面临的难题不是财力,主要是思想不统一。思想不统一不好办,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目标是让大家都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王振耀说。
大多数省份没有做到“三统一”
各地试点养老津贴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全国各地发放的高龄津贴却很不一致。
“除了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外,在省、自治区一级,只有宁夏做到了‘三统一’,即辖区内统一发文、80岁以上、按月发。这三个方面说起来不难,但是大多数省份都没有做到。”王振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据本刊了解,目前在全国的省市区一级,西藏、云南实行了全省统一发文和80岁以上发放高龄津贴,但是没有按月发,他们的做法是一年给80岁以上老人多少钱。这样做的弊端是,“等钱发到手,老人可能不在人世了。”
广东省提出的保守目标是在2012年底前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高龄津贴制度。在今年,广东省老龄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拿出具体方案,积极推动建立高龄津贴制度,但是在部署中并未划定享受津贴高龄老人的年龄范围。这意味着广东省各地市可以按照自身财力确定高龄老人津贴惠及面。同时,也没有规定今年一定要建立起这一制度。
江苏、浙江等省都没有实施全省统一发文,发放金额标准在一个省内都没有统一(有的县是80元,有的则是100元)。
此外,有的省省会城市只给80岁及以上老人每月10元钱。
除了省内发放标准不统一,一个省内各地发放津贴的年龄也不尽相同,有的市是给90岁以上老人发高龄津贴,有的市是给80岁以上老人发放。如广东惠州对95岁至9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发100元;山东济南给9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60元至100元。
“宁夏都做到了统一发放高龄津贴,很多沿海发达地区反而做不到,至今未能全省统一。全国各省在贫富程度方面比宁夏差的还有几个地方?”王振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高龄津贴的“宁夏经验”,值得许多经济发达省份学习。
高龄津贴的“宁夏经验”
在日,宁夏高龄津贴制度正式实施。当年6月,宁夏城乡3万余名高龄老人开始领高龄津贴。限于全区各地实际情况,津贴发放标准也不一样:宁夏统一规定,百岁以上老人,不分城乡每人每月300元;90-99岁之间的老人,发放标准按当地低保的130%发放;80-89岁的老人,按低保标准发放。因为低保有城乡的区别,高龄津贴也同样有此区别。
据了解,宁夏现有80岁以上老人3.93万人,全年需要资金3376.6万元。
王振耀说,宁夏的示范意义显而易见,很多经济发达省份做不到这一点或者不去做,这不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而是当政者的思想认识问题。“我们不要求别的,就要求‘三统一’在各省能够统一实行起来”。
据王振耀介绍,关于发放高龄津贴的“三统一”问题,民政部起草了很多个文件,但是至今由于大家意见不统一,在全国推广的进展一直不太理想。于是,民政部决定今年要在全国统一高龄津贴制度。因为全国90岁以上的老人相对较少,民政部提倡以省为单位向全国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
“现在大家都在谈经济形势,养老问题谈得很少。但是家家都有老人,你自己也会变老,现在我们正在想办法推动全国各省达到‘三统一’标准。”王振耀说,关注老年人不是难事,希望大家都能“把民生实化,别虚了”。
养老护理员缺口近1000万
在养老问题上,近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很多人陷入深思。
据报道,安徽省太和县李兴镇程寨村一位85岁的老人,在儿子今年1月死后,无人照料,被活活饿死在自己栖身的“废墟”里。面对村民们对村干部不履行救助责任的指责,村干部的回答是:“谁让他没有儿子”。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悲剧,与我国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有关,以养老院为主的社会福利机构养老还未壮大。
“现在多数情况下,中国的养老还是以家庭为主。但是有一部分人家庭又不在当地,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无法跟儿女生活在一起。因此,社会不能简单地说在家就是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就必须离开家庭,关键问题是谁来服务,谁来护理,谁来承担责任。”从事养老社区建设的卓达集团董事长杨卓舒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这个概念,得重新加以界定,关键是要有这样一个机构,要有一大批从业人员,从而形成产业。
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占总人口的11%以上。全国共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才占有床位8.6张。
资料显示,按照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比1测算,全国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共需要养老护理员约100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机构养老资源严重短缺成为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一问题有望得以突破。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目前民政部已着手制定养老护理员培训规划,应对养老护理员严重短缺难题。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力争通过几年的时间,使我国养老护理员的数量和质量都能有较大的提高。
托老所是否可行?
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指标是: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目前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近期另一个解决方案——托老所应运而生。
托老所,顾名思义,与托儿所很相似,但是与24小时照看老人的养老院有很大不同:可以自己走动的老人就自己走过去,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由子女早上送去、晚上接回。老人晚上还可以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减少了心理上的排斥感。
相比养老院,托老所只需要负责解决午餐和准备简单的娱乐用品。老人在托老所可以看书、下棋,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可以进行简单的文化和体育活动。
但是这个看上去很不错的构想,杨卓舒并不认同。
“这个设想是对的,建设托老所也不难,但它不解决根本问题,毕竟托老要比托儿难得多。”杨卓舒告诉记者,你办一个幼儿园,接收200个孩子,这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但是接收200个老人的难度胜过接收200个幼儿。
杨卓舒进一步告诉记者,像建幼儿园一样建托老所,一般社区建个几千平方米的托老所花不了几个钱,但是谁来管?谁来服务?谁来办?投资主体是谁?加上经营主体是谁?服务主体是谁?这些都没有明确,“所以,养老,离开社会是不可能的”。
(本文来源: 作者:王红茹)
馆藏&21043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龄老人生活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