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u,NaCl溶液,发生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在哪一极

谁能告诉我在Fe、Cu、NaCl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啊_百度知道
谁能告诉我在Fe、Cu、NaCl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啊
还是不理解,既然铁和铜都不能和氯化钠反应,那么铁是如何失去电子的,氯化钠溶液起什么作用?是不是吧铁和铜放在水里也可以组成原电池?铁和铜在氯化钠溶液中能形成原电池吗?如能,氯化钠溶液起什么作用?
并且电解质不能直接和负极材料反应,所以铁发生吸氧腐蚀,铁作负极失去电子。负极反应:2Fe-4e-==2Fe2+正极反应,铜作正极,空气中氧气得电子溶液是中性的
采纳率:63%
来自团队:
这个是铁和铜都不与NaCl反应,但是,Fe失去电子是因为和水中溶解的O2发生缓慢的反应,这一节在后面的金属的防护与腐蚀有介绍,这是铁的吸氧腐蚀,而铁和铜在水中不形成原电池,是铁的表面形成了水膜,从而在铁的表面形成原电池,使铁失去电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高考解密】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6.3&原电池&化学电池限时训练(含2014新题,含解析)&&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高考解密】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6.3原电池化学电池限时训练(含2014新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4?湖南长沙四县一市一模,13)关于如下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是原电池,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B.装置①中,铁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C.装置②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Ⅱ电极附近溶液红褐色加深D.若用装置③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解析:装置①中Fe比Cu活泼,Fe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总反应为:2Fe3++Fe===3Fe2+。装置②为胶体的电泳实验,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石墨Ⅱ是阴极,C项正确。装置③由电流方向可知c为阳极、d为阴极,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含Cu2+,D项错误。答案:C2.(2014?东营质检)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①③④⑦⑧ B.②④⑥⑧C.只有③⑤⑦D.③④⑤⑥⑦⑧答案:D3.(2013?安徽理综,10,6分)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解析:本题以热激活电池为载体考查电化学知识。A项,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该反应为负极反应,正极反应式为PbSO4+2e-===Pb+SO;B项,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C项,因为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molPb,故质量为0.05mol×207g?mol-1=10.35g;D项,常温时,由于电解质LiCl-KCl无法电离,电解质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导电,无电流。答案:D4.(2014?襄樊一模)一个原电池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ABCD正极ZnCuZnFe负极CuZnAgZn电解质溶液CuCl2H2SO4CuSO4CuCl2解析:从Zn+Cu2+===Zn2++Cu看,该电池负极反应为Zn-2e-===Zn2+,故负极一定为Zn,正极反应为Cu2++2e-===Cu,电解质溶液应含Cu2+,正极活泼性比Zn弱即可。答案:D5.(2013?北京理综,8,6分)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H2OHCO+OH-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HCl与NH3易反应生成NH4Cl而产生白烟,A项正确;Na2CO3是强碱弱碱盐,碳酸为二元弱酸,Na2CO3水解分步进行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B项正确;钢铁在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都是Fe-2e-===Fe2+,C项错误;石灰水在存放过程中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D项正确。答案:C6.(2014?保定一模)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2Ag+(aq)+Co(s)===2Ag(s)+Co2+(aq)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及其运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装置判断和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从两个原电池的电极可以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关系为:Cd>Co>Ag,则氧化性关系为:Cd2+<Co2+<Ag+,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知A项错误。答案:A7.(2014?白山一模)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解析:该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H2被氧化,在负极(a极)发生反应:H2-2e-===2H+,H+由a极转移到b极,D项正确;O2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b极)发生反应:O2+4H++4e-===2H2O,则电子通过外电路从a极流向b极,A、B两项不正确;C项因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不正确。答案:D8.(2013?浙江理综,11,6分)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B.电解结束后,右侧溶液中含有IO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反应不变解析:依题意,左侧溶液变蓝,说明左侧Pt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I--2e-===I2,①,右侧Pt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②或2H++2e-===H2↑,A正确;阴极生成的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至左室,与I2发生反应:3I2+6OH-===5I-+IO+3H2O,③,I2浓度逐渐减小,故蓝色逐渐变浅,电解结束后IO可通过阴离子交换膜扩散至右侧,B正确;①式×3+②式×3+③式得电解总反应:I-+3H2OIO+3H2↑,C正确;若换用阳离子交换膜,OH-不能迁移至左室,反应③无法发生,①式+②式得电解总反应式为2I-+2H2O2OH-+I2+H2↑,两种情况下电解总反应显然不同,D错误。答案:D9.(2014?浙江温州二模,12)臭氧O3是常用消毒剂,实验室可用电解稀硫酸制备,装置如图(已知溶液中放电顺序:O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C处通入O2,电解时溶液中的质子由A极向B极迁移B.若C处通入O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e-===H2↑C.若C处不通入O2,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2O3D.若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xL和yL气体(标准状况下),则E处收集的yL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忽略O3的分解)解析:E处产生O3,则B为阳极,A为阴极。电解时溶液中的质子由B极向A极迁移,A错误。溶液中放电顺序:O2>H+,若C处通入O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O,B错误。3O22O3为C通入O2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C处不通入O2,反应为电解水,C错误。D处收集到H2xL,E处收集到O2和O3共yL,设O3为aL,则O2为(y-a)L,根据两极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得:2x=6a+(y-a),即a=x-2y,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D正确。答案:D10.(2013?江苏单科,1,2分)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甲醇 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 D.氢气解析:氢氧燃料电池的产物只有H2O,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最为环保。答案:D11.(2014?温州一模)已知反应AsO+2I-+2H+AsO+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Ⅱ.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NaOH溶液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操作Ⅰ过程,C1为正极B.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C.操作Ⅰ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2H++2e-===AsO+H2OD.操作Ⅱ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解析:向B烧杯中加浓盐酸,可逆反应向右进行,C2上发生的是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2为正极,A错、C对;向B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反应向左进行,A中发生的是I2得电子生成I-的反应,K+应移向A烧杯,B、D错。答案:C12.(2013?江苏单科,9,2分)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解析:该电池中Mg电极为负极,A项错误;石墨电极为正极,H2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B项错误,C项正确;溶液中Cl-移向Mg电极,即Cl-应向负极移动,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4?上海调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画出原电池示意图并在图中加入电流表,注明电极材料名称和电解质溶液,其中盐桥为琼脂-饱和KNO3盐桥。请回答下列问题:(1)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写出两电极的电极反应式:Ag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3)盐桥中向CuSO4溶液中迁移的离子是________(填序号)。A.K+B.NOC.Ag+D.SO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2Ag++2e-===2Ag 负极:Cu-2e-===Cu2+所以负极应为Cu,正极为Ag,电解质溶液应为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外电路中的电子从Cu极流向Ag极。盐桥中的K+移向正极(Ag极),NO移向负极(Cu极)。答案:(1)正 2Ag++2e-===2Ag Cu-2e-===Cu2+(2)Cu Ag (3)B14.(2014?粤西北九校联考)将洁净的金属片A、B、C、D分别放置在浸有盐酸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金属电子流动方向电压/VAA→Fe+0.76BFe→B-0.18CC→Fe+1.31DD→Fe+0.28已知构成原电池两电极的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读数越大。请判断:(1)A、B、C、D四种金属中活性最强的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2)若滤纸改用NaOH溶液浸润一段时间后,则在滤纸上能看到有白色物质析出,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滤纸上方的金属片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此时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________,正极________。解析:由电子流动方向可判断金属的相对活动性,可知A、C、D的活动性比Fe强,由电压大小判断出C最强。由题可知有Fe(OH)2生成说明Fe作负极生成Fe2+,则可知金属片为B。负极反应为:2Fe-4e-===2Fe2+,正极发生类似于吸氧腐蚀的反应:O2+4e-+2H2O===4OH-。答案:(1)C (2)B 2Fe-4e-===2Fe2+ O2+4e-+2H2O===4OH-15.(2013?广东理综,33,17分)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________。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________。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________。(2)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_______。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________作阳极。解析:(1)①Cl2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采取向上排空气法,又因为Cl2有毒,所以在收集装置后要有尾气处理装置(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③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强弱,可以通过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进行。(2)①因为电子的流向是从左侧到右侧,故左侧烧杯内盛放ZnSO4溶液,电极用金属Zn,右侧烧杯内盛放CuSO4溶液,电极用金属Cu,即实现Zn+CuSO4===ZnSO4+Cu。②由所给电极材料可知,当铜片作电极时,Cu一定是正极,则负极是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电极逐渐溶解。③以Zn和Cu作电极为例分析,如果不用盐桥则除了电化学反应外还发生Zn和Cu的置换反应,反应放热,会使部分化学能以热能形式散失,使其不能完全转化为电能,而盐桥的使用,可以避免Zn和Cu2+的接触,从而避免能量损失,提供稳定电流。(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知被保护的金属作阴极,即可选择Zn作阳极。答案:(1)①C ②Cl2、HClO、ClO- ③滴加NaBr溶液,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红棕(棕黄)色 (2)①如图所示(合理即可) ②有红色固体析出,负极被腐蚀 ③甲 电池乙的负极可与CuSO4溶液直接发生反应,导致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池甲的负极不与所接触的电解质溶液反应,化学能在转化为电能时损耗较小 (3)锌片16.(2014?怀化二模)一般电动车使用的电池为铅蓄电池,但性能更优越的镍镉电池有逐步取代铅蓄电池的发展前景。已知镍镉电池的电池反应为:Cd+2NiO(OH)+2H2O2Ni(OH)2+Cd(OH)2,其中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③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废弃的镍镉电池已成为环境污染物,有数据显示一节废镍镉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面积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在酸性土壤中这种污染更严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一种更新型的电池被开发出来,锂-钒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超过其他材料的电池,其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且对环境无污染。电池总反应为:V2O5+xLi===LixV2O5,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超过其他材料电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题给反应的条件不同,如充电需要外接电源,故不是可逆反应。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正好相反。(2)根据题中提示Ni(OH)2和Cd(OH)2均能溶于酸,所以污染性增大。(3)根据原电池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可知:Li为负极,V2O5为正极。正极反应为:V2O5+xe-+xLi+===LixV2O5。答案:(1)B (2)Ni(OH)2和Cd(OH)2均能溶于酸性溶液,Ni2+、Cd2+进入土壤,污染性增大 (3)V2O5+xe-+xLi+===LixV2O5 Li是摩尔质量最小的金属,单位质量的金属放电时Li失电子最多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qq.com(#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原电池过关检测题(带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原电池过关检测题(带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原电池过关检测题(带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4-1《原电池》课时练&双基练习1.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铁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可使反应加速解析:A中Al在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发生氧化反应;B中的白铁中含Zn,Zn比Fe活泼,在构成原电池时Zn作负极,失去电子,阻止Fe进一步被氧化;C只是铁与H2O发生,直接生成Fe3O4,不属于原电池反应;D中Fe+CuSO4===Cu+FeSO4,析出的Cu覆盖于Fe的表面,相互接触,构成原电池,故B、D均属于原电池反应。答案:BD2.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的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解析:增大氢离子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但由于是跟过量的锌片反应,所以再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盐酸会影响生成氢气的量,故A错误;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锌置换出铜以后,就会构成原电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加入适量蒸馏水或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都会减小氢离子浓度,从而减慢了反应速率。答案:B3.把金属M放入盐N(NO3)2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M+N2+===M2++N,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M和N可跟水反应B.M和N用导线连接放入稀H2SO4中,一定能构成原电池,且N极上有H2放出C.M和N用导线连接并平行放入N(NO3)2溶液中,一定能构成原电池D.由M和N构成的原电池,M一定是负极,且N极上一定产生H2解析:A项,M可以从N(NO3)2溶液中置换出N,说明常温下M和N都不与水反应;B项,M比N活泼但不一定能置换出酸中的H+;C项,由于可以发生反应:M+N2+===M2++N,因此能构成原电池;D项,M和N构成的原电池,M不一定是负极,也不一定能产生H2,还需考虑溶液的成分,如Fe、Cu放入浓硝酸中,Fe作正极。答案:C&电动势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新课标第一网4.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方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2CaO&#8226;SiO2,3CaO&#8226;SiO2和3CaO&#8226;Al2O3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解析:普通水泥的成分是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A正确;在总反应中Ag2O作氧化剂,氧化剂在原电池中作正极,B错;原电池的正极得电子,C错;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由电荷守恒可知,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应该流向负极,D错。答案:A5.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H2SO4,在Cu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的是(  )&A.   B.   C.  D.解析:B、C中铜、银均不能跟稀H2SO4反应,而D没有形成原电池,只有A中Cu为正极,溶液中H+在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产生H2。 答案:A&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为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H前),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到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解析:a比H活泼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答案:B7.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图中产生H2的体积V L与时间t mi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    D.解析:由于发生Zn+CuSO4===ZnSO4+Cu。发生的Cu附着在Zn上,与H2SO4溶液构成Cu-Zn/H2SO4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但由于Zn与CuSO4反应消耗了Zn,使产生H2的体积减少,图A中a反应速率大,产生的氢气少。答案:A8.将铜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当线路中有0.2 mol的电子发生转移时,负极质量的变化是(  )A.增加6.4 g      &B.增加2.16 gC.减轻6.4 g& &D.减轻2.16 g解析: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是单质铜失去电子变成铜离子进入溶液,每摩尔铜失去2摩尔电子,所以负极有0.1 mol铜失去电子变成Cu2+进入溶液,质量减轻6.4 g。答案:C9.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时,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 w&& w w .x k b 1.c o mA.A>B>C>D& &B.A>C>B>DC.A>C>D>B& &D.B>D>C>A解析:组成原电池时,相对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负极被氧化质量减轻,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有气泡逸出,由题意得活泼性A>B,A>C,C>D,D>B。故A>C>D>B。答案:C&原材料名:铁粉、水、活性炭、蛭石、食盐10.(;山东德州高二检测)2010年1月,持续的低温大雪使我国北方地区的“暖宝宝”成为紧俏商品。暖宝宝(如图所示)采用的是铁的“氧化放热”原理,使其发生原电池反应,铁粉在原电池中充当(  )A.负极& &B.正极C.阴极& &D.阳极解析:铁――活性炭――食盐构成的原电池中,铁作负极。答案:AV 能力提升11.称取三份锌粉,分别盛于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下列要求另加物质后,塞上塞子,定时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甲加入50 mL pH=3的盐酸,乙加入50 mL pH=3的醋酸,丙加入50 mL pH=3的醋酸及少量胆矾粉末。若反应终了,生成氢气的体积一样多,且没有剩余的锌。请用“>”“=”或“<”回答下列各题。(1)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为__________。(2)三支试管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__________。(3)反应终了,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4)在反应过程中,乙、丙速率不同的理由是(简要说明)__________。 解析:三支试管产生H2的实质是:Zn+2H+===Zn2++H2↑,开始c(H+)相等,故开始时反应速率:甲=乙=丙;产生H2的体积相等,则与酸反应消耗的Zn的质量相等,但丙同时发生了反应:Zn+Cu2+===Zn2++Cu。故参加反应的Zn的质量:甲=乙<丙;对于乙:CH3COOHCH3COO-+H+,随着c(H+)的减少,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因此反应过程中c(H+)乙>c(H+)甲,乙的反应速率大于甲;对于丙,因形成Zn-Cu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故反应终了,所需时间:甲>乙>丙。答案:(1)甲=乙=丙 (2)甲=乙<丙 (3)甲>乙>丙(4)因丙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12.如上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观察是(指悬吊的金属圈)__________。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铁圈和银圈仍保持平衡状态不变C.铁圈向下倾斜,银圈向上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w 解析:此题表面上与原电池无关,需要我们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只要能分析出由铁、银、硫酸铜溶液能构成原电池,题目就迎刃而解。答案:(1)D(2)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溶解:Fe-2e-===Fe2+,质量减轻。银作正极,电极上析出铜:Cu2++2e-===Cu,质量增加13.根据下式所示的设计一个原电池:Cu+2Ag+===Cu2++2Ag(1)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2)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3)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4)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解析:首先将已知的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Cu-2e-===Cu2+,2Ag++2e-===2Ag,然后结合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分析可知,该电池的负极应该用Cu作材料,正极材料为Ag。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铜和铜盐溶液组成铜半电池,银和银盐溶液组成银半电池,中间通过盐桥连接起来。答案:(1)(2)(3)如图所示&(4)负极:Cu-2e-===Cu2+ 正极:2Ag++2e-===2Ag14.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拆写成两个“半反应”,一个是氧化反应,一个是还原反应。如Fe+Cu2+===Fe2++Cu的拆写结果是:氧化反应:Fe-2e-===Fe2+,还原反应:Cu2++2e-===Cu,总反应是两个“半反应式”的加和。 (1)请据此将反应3NO2+H2O===2H++2NO-3+NO拆写为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将离子反应MnO2+4H++2Cl-===Mn2++Cl2↑+2H2O拆写为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还原剂失去电子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得到电子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氧化反应:2NO2+2H2O-2e-===2NO-3+4H+。还原反应:NO2+2H++2e-===NO+H2O。(2)同理可得:氧化反应:2Cl--2e-===Cl2↑。还原反应:MnO2+4H++2e-===Mn2++2H2O。答案:(1)2NO2+2H2O-2e-===2NO-3+4H+。NO2+2H++2e-===NO+H2O。(2)2Cl--2e-===Cl2↑。MnO2+4H++2e-===Mn2++2H2O。&15.已知反应AsO3-4+2I-+2H+AsO3-3+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可以自由移动,盐桥在原电池中不参与反应,只起导体作用),进行下述操作:(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微安培表指针偏转:(Ⅱ)若改往(B)烧杯中滴加40%NaOH溶液,发现微安培表指针向前述相反方向偏转。(1)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会相反?试用电极反应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Ⅰ)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3)(Ⅱ)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解析:(1)B中加盐酸,AsO3-4发生还原反应;当加入NaOH后,AsO3-3发生氧化反应;(2)2I--2e-===I2;(3)AsO3-3-2e-+H2O===AsO3-4+2H+。答案:(1)B中反应为AsO3-3-2e-+H2OAsO3-4+2H+,加盐酸,化学平衡左移,AsO3-4发生还原反应;加入NaOH后,化学平衡右移,AsO3-3发生氧化反应 (2)2I--2e-===I2 (3)AsO3-3-2e-+H2O===AsO3-4+2H+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电池反应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