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储蓄分红险保险 储蓄险分红那么高

17被浏览1,410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香港储蓄分红险达6%! 保险或成为理财新手段?
& & & 经济尚未全好,股市有进入新一轮的萧条期,银行又进入负利率时代。在如此不景气的条件下怎么才能还保有一笔财富呢?
& & & 今年30岁的王小姐,是一位上班族。为了强迫储蓄,过去几年一直定期定额买基金。可是去年市场预测难料,基金报酬率惨不忍睹,让她对投资几乎失去信心。偏偏银行又一再宣布降息降准,央行最新宣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低至1.5%。这让王小姐不知道每月努力存的钱放在那里比较好。最近,有人跟他推荐香港保险,既能够达到强制储蓄的目的,有不必担心投资风险。这让她很心动。
全面对比香港储蓄分红险
储蓄分红险是保险理财中比较保守的一种,合风险投资承受力较低的民众。尤其是在低利率时代,储蓄险利率普遍比定存高。储蓄险因而成为今年的当红&炸子鸡&。
下面是香港比较热门的几种储蓄分红险的比较:
5年期储蓄分红型产品
&如图,5年期,每年10万保费的香港储蓄分红保险中。
以隽X为例:
第20年,保单账户金额1,373,42,保单复利率5.76%。
第40年,保单账户金额5,904,753,保单复利率6.70%。
按照复利的滚动方法,保单账户金额讲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到第80年,保单账户金额103,066,149,保单复利率7.06%。
10年期储蓄分红型产品
&如图,10年期,每年保费100万的香港储蓄分红保险中。
以隽X为例:
第20年,保单账户金额2,123,508,保单复利率4.91%。
第40年,保单账户金额8,858,395,保单复利率6.29%。
按照复利的滚动方法,保单账户金额讲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到第80年,保单账户金额150,436,372,保单复利率6.84%。
留给未来的一笔巨大财富
保单的回报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的年终分红。香港保险公司投资途径广泛,公司盈利能力强。一般来看,预期年复利率相当于6%--7%。比目前国内一点几银行储蓄利率,好上太多。
相比如其它保险商品,储蓄险商品结构简单,比较容易被人们理解。帮未来存下一笔费用,是储蓄险的最大好处。而且这笔钱利率高过银行定存,又不会像其它股票、基金产品一样会不见。很适合帮小孩积累教育基金,或者留作养老之用。
储蓄分红险,你要知道这些:
储蓄险虽然好处多多,但是仍有几件事需要注意:
一:要清楚自己购买这张保单的目的是什么。
是作为自己老年生活的一个补充,还是给孩子当做教育基金使用。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够挑选合适的储蓄险产品。
二:最好用闲置资金购买。
就是拿出的这笔钱不会影响家庭生活。目前储蓄险一般是5年、10年乃至更久,因此比较适合做长期投资规划使用,不宜用作短期投资。
三:短期解约费用高,不划算。
譬如比从银行将定存款取出时,你损失的可能是手续费。但是保险损失的就包含手续费、解约金等。因此不适合作为短期投资工具。
四:境外人士购买美金或者港币的保单,必须留意汇率的损失。但相对的也可能从中获利。
就目前形势来看,美元或港币目前估值较高。购买储蓄分红险,持资美元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文章推荐香港保险热门险种:储蓄分红险 保险理财靠谱吗?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香港保险热门险种:储蓄分红险 保险理财靠谱吗?
& & &&& & & & 文章的最最前面,一定要解释下标题,我自己买东西之前都会看值得买的文章,我这种文科女生,有时候看不了很长篇的分析,看个大概之后,想直接拉到最后看!结!论!!!&这应该说出了很多小白值友的心声,我们要看的是:& & & & &推荐什么+推荐理由 &&& & & & 所以我决定自己的文章一定要满足向像我这样买东西需要快准狠的小白心理。话说回来,很久没有在张大妈上发文章了,上一次发文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时间好快,这次回来写文章居然是应值友要求,哈哈,我也是有粉丝的~两年前加入香港友邦,开始做每天打卡上班的全职代理人。土生土长的杭州妹子,浙江读本科毕业,在香港读研究生,毕业之后留在香港工作。本科学的是对外汉语,研究生学的是传媒,毕业之后,先做了一段时间电影广告公司策划,2015年的时候转行,加入AIA。上一年,我的业绩不错,慢慢居然成了公司保单最多的代理人之一,当然要感谢值友支持。鞠躬感谢&& & & & 很多人说,哎怎么认识的港漂都开始做了,我先正面回应一下啊,这个绝对是市场影响的,当年公务员的待遇好,我认识的很多毕业生都去考了公务员,现在互联网行业大热,很多同学都去了互联网公司。现在香港保险被评为是香港最有价值的一个行业,港漂在香港,做香港保险,语言上、文化上接触内地市场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况且签证问题还容易解决。中国这么多中产家庭急需解决的保障问题,势必需要大量专业的代理人去提供咨询和服务。另外,虽然说很多港漂在做香港保险,但同时也还有很多我认识的人,在香港做着很多不同的工作,比如说法律顾问、It、传统纸媒记者、凤凰卫视编导、建筑、环境、中午老师还有很多是在各种不同的金融公司、市场公关公司。不过我不认为保险行业因为自由度高,就可以兼职,每天有很大的工作量,也有很多资讯需要相互讨论和学习,光光是健康核保都要很多很多次麻烦才能换来之后的顺利,如果想不付出精力时间只拿其中的好处,那确实让人讨厌。& & & & 在张大妈发文章,是一定要有诚意的,我现在写出来文章,相信在专业性上,跟一年前的青涩肯定不同啦,实战经验丰富,有问题可以尽管提问。不过,还是希望不要恶意攻击,批评也请有理有据。这次想给大家介绍的是香港保险中另外一个大热点:储蓄险。& & & & & &========================&正文有点干货&=======================一、&什么是储蓄险& & & && & & & &储蓄险,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储蓄理财的一种保险,本质仍是人寿保险,因此也具备人寿保险的一些特点,比如保单的终止时间跟人有关,也就是说,到这个受保人身故,储蓄险也会随之终止。(这里插一句,很多人会问,这个储蓄险给孩子买和给自己买有什么区别,其实分红回报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如果用小孩的名义买,假设同样都是可以活到100岁,那小孩的保单可以生效的时间更长,大人不在了,保单一样可以继续产生分红给孩子)& & & & & 那大家可能会有几个问题:& & & & &&问题一&储蓄险跟传统意义上的人寿保险产品又有什么区别呢?& & & & &第一,储蓄险在保单性质上,还是一份人寿保单,但是在保险公司的分类中,单纯的储蓄险属于Guarantee&Issue,&意思是,可以不在提交保单申请的时候,同时提交健康调查问卷,也就是说,不需要健康核保,保费和年龄、身体情况都没关系。而传统意义上的人寿保险,就是一个身故赔偿的人身保险,核保跟健康、年龄是有关系的。第二,储蓄险的分红会比人寿保险高。第三,储蓄险的保障杠杆很低。这句话怎么理解?一般买一份人寿保险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它的杠杆,也就是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保障,A、每年交1万元,交20年,身故可以得到200万的赔偿,B、每年交2万块,交20年,可以得到100万的赔偿。那么就可以说A产品的杠杆大于B产品。储蓄保险的人寿杠杆是所有保险产品里面最小的,因为它更着重分红,而不是保障的杠杆。以友邦最热的储蓄产品充裕未来为例,它的身故赔偿与保单的价值是相等的,没有杠杆。& & & &当然,现在市面也有不少组合型的储蓄产品,可以同时兼顾分红和人寿的功能,比如充裕未来(特级保障)、爱无忧(特级保障)、裕满人生等。& & & & 当然,大家也要知道,所谓的“多功能”产品,在身故赔偿上面的杠杆,不如单买一份人寿产品,在理财上面的分红,也不如单买“充裕未来”普通版本要来到高。(这个理论可以类推到很多你们可能会遇到的产品上,比如说又能理财又有意外重疾人寿的万能险、比如说一张保单保全家的人寿保险)&& & & &&问题二&“我不要储蓄险,我要基金”& & & &有些客户会问,充裕未来这个不是小孩子的教育金嘛,大人能不能买?其实,所有的储蓄险都是大人小孩都可以买的。投保儲蓄險的客戶通常是為下列理由:子女教育金、退休金、旅遊基金、避遗产税、保單贷款。所以你们听到的那些教育金、退休金、置业金,通通都是储蓄险,只是按照需求不同,可以选购的产品也不同,提取红利的方式,包括什么时候退保,同一个产品都可以设计出不同计划方案。比如,一个小孩,要投保一份储蓄险,他的提取方案可能是在18岁到21岁期间,大学四年的学费,可以从这份保险里面拿出来用,这样,就叫做教育金了,如果等到退休时候,才开始拿里面的分红,那么又可以叫做退休金了。这个只需客户跟代理人充分的沟通有什么理财上的打算,或者按照预算,让代理人推荐合适的计划方案。& & & & &问题三&储蓄险作为投资方式的一种,跟其他理财产品有什么区别?& & & & &理财产品按风险分类,可分为低、中、高三种情况,按照投资周期长短,可分为短、中、长三种情况,储蓄险属于低风险以及长期的理财产品,儲蓄險跟定期存款都屬於時間財,会随着时间的累积,逐渐上涨。所以,储蓄险的灵活信是很差的,但这也是储蓄险的其中一个好处,本来就是为了以后存钱,如果那么容易可以拿回来,就失去了储蓄险长期强制储蓄的作用了。而从回报从数据上看,一定比不过基金、股票、期貨……你一定不会靠储蓄险一夜暴富,但也不会因为这项投资一夜之间从千万身家变成负资产。所以,比较一定是在确定自己的需求和投资习惯的前提下,才有意义。&&二、关于“英式分红”和“美式分红”的传说&& & &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英国保x是一家英国公司,擅长英式分红,友x是一家美国公司,因此擅长美式分红。& & & & &疑点1:& & & & &疑点2:& & & & &另外一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分配比例上,美式分红把30%給股東;而推出市場唯一英式分紅保單的英國保x,則是&80%&給股東”&这里说的股东,指的是缴纳保费给保险公司,给它钱去投资的各位投保人。& & & & &解释:& & & & &首先,为什么保单会有分红?可以看一下AIA的官网上是怎么解释红利的概念的:& & & & &“分紅保險計劃是專為長期持有人士而設。您所繳付的保費將按我們的投資策略投資於一籃子不同資產,而保單保障或開支的費用將適當地由保費或資產中扣除。您的保單可分享相關產品組別中的盈餘(如有),而相關產品組別是由我們釐定。我們致力確保保單持有人和股東之間,能得到合理的分配;同時,我們也會致力確保不同組別之保單持有人之間的分配是公平的。未來的投資表現無法預測。為了緩和回報波幅,我們會把所得的利潤及虧損,透過保單較長的年期攤分而達至更穩定的紅利及分紅派發(即週年紅利,&終期紅利,&復歸紅利及終期分紅)。”& & & & && & & & &里面还有一个小视屏解释,但是是YouTube的视屏,有条件翻墙的人可以看看。& & & & &其实上面那段话,可以看到,一般在香港的保险公司,对长期持有的保单,主要有三种分红方式:& & & & & ?周年红利& & & & &? 终期红利& & & & &? 复归红利及终期分红& & & & & &不是只有储蓄险才有分红的,所有长期持有的保单,都是有分红的,比如重大疾病险、长期,内地的重疾险从4月1日开始,就一律没分红啦。之前有的时候,也是不多,没有办法抗通胀。& & & & & &再来,我们说的英式分红,对应的就是复归红利,美式分红对应的则是周年红利。& & & &「英式分红」的红利称为复归红利(Reversionary&Bonus),派发的是“保障面值”。& & & &「美式分红」的红利称为现金红利(Cash&Dividend),派发的是“现金”。&& & & & &怎么理解啊,我来举个&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就是,比如你加入了一家公司,为了激励你好好工作,公司给你分了股权,那么这家公司的盈利、发展就跟你有很大的关系了。这就是英式分红。而美式分红,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公司在你加入的时候,承诺你待满三年,就会给你1万块现金,待满5年,会给你5万现金。这跟公司的运营表现关系不太大,看的是“期满”这个概念。你持有一份美式分红的保单,那么就是到期了,会分给你一笔现金。& & & &&那这两种分红方式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 & & 现金红利,顾名思义,红利适用现金形式派发的,就像股息一样。现金红利拿到手里了,这笔钱就属于你,客户可以随时提取。比起领股息好的一点,就是没有手续费,若不急着拿出来放在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还会给你利息。& & & & 复归红利,其实是分了股权给你,而不是股息,保险公司照样替你保管这些红利,可以变现的方式,就是部分退保或者身故赔偿。如果希望提前退现了,是会打折后以现金派发的,所以会出现我出给客户的计划书,告诉客户,你不要那么早开始拿钱,早拿的话,也不要拿那么多,不然以后的分红效果就不如计划书那么好。& & & & 所以,复归红利不像现金红利一样,可以直接“落袋”,只有在领取的时候才知道真正具体的价值。一般计划书上,会明确的写出,多少钱之后,你的保单可以派到周年红利多少多少钱,但是涉及到“特别花红”或者说“复归红利”,就会写“总额”=保证分红+非保证分红。& & & & 如果是拿一张只有现金红利的保单和一张只有复归红利的保单去比较,复归红利的非保证因素相对较高,但是预期回报收益也是更高的。& & & & 说了这么多,替大家问一个非常简单质朴的问题,到底是英式分红好,还是美式分红好??& & & & 其实,无论是英式分红还是其他什么分红方式,都只是利润分配的一种方式。有传闻说友邦没有在复归红利的产品上没有经验,实际上友邦在上世纪90年代最早推出了同类产品,只是当时现金红利的观念根深蒂固,加上后来遇到香港的金融危机,大家都更追求稳定的计划,所以复归红利的产品就没有再出了。在金融危机之后,隽升是最早出现的,但是整个市场经济上升的势头很足,没想到市场反应很好,所有后面各大保险公司比如友邦、安盛、宏利、FWD等香港老牌保险公司,都重新推出复归红利的储蓄产品。& & & &你们要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分红的方式怎么样,而是到底能拿到多少钱。理解了什么是“英式分红”、“美式分红”,大家应该已经明白,这两种类型的产品并不能仅仅从收益率上做对比,而要综合考虑收益的保证部分与非保证部分,以及背后这家公司投资能力、投资经验、自由盈余、偿付能力等等综合性的因素啦。& & & 代表产品:& & & 「英式分红」:保诚「隽升」、「危疾终身保」,友邦「充裕未来」、「加裕倍安保」& & & 「美式分红」:友邦「简爱·延续」、「爱无忧」、「进泰安心保」三、如何看待各类储蓄险中的非保证分红?& & & & 整篇文章我醉醉醉想说的point就是在这里!& & & & 我在MBA智库百科搜索到了以下对于“分红保险”的名词解释: & & &&  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分红保险是世界各国寿险公司规避利率风险,保证自身稳健经营的有效手段。相对于传统保障型的寿险保单,分红保单向保单持有人提供的是非保障的保险利益,红利的分配还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负债水平、投资策略以及偿付能力。& & & & &这是& & & & 关于非保证的保单利益:& & & & 分红险所给出的预期“现金价值”(退保价值、贷款价值、变现价值,都跟这个值有关)总额中,包括了保证部分,以及非保证部分。一定要注意,计划书给到的是预期收益,实际收入可能会比这个高,也可能会比这个低。因为有保证收益部分,所以除非早期退保,否则也不会有亏本的情况,但非保证收益部分,所以是需要看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的。& & & 既然有非保证,那么大家一定会担心,非保证部分到底能不能做到呀?那为了为了规范市场,减少出现各大保险公司为了竞争,写高预期分红,之后又少有实现的情况,香港保险业监督处在2015年7月公布了《指引16》。紧接着发出《指引16》后,保险业监督处在2015年9月发出《计算方法及披露方式指引──实现率及过往派息率》,对分紅产品的非保证红利的实现率,以及万用首先产品的过往派息率提供了清晰及的的计算方法及披露方式。 & &&& & & & && & & & &保监会官网网址如下:& & && & & &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是各大保险公司,具体在给客户的方案计划书中,列出保证和非保证的成分。同时,要在官网公布过往分红产品的红利实现率和派息率。& & & & & 保监会也给出了统一的红利实现率计算方式: & & & &&& & & & & 具体内容可以见这个网址:& & & & & 第10页开始& & & & & 从友X充裕未来产品的计划书中可以看到,预期退保可得总额中,非保证成分是随着时间约占越多的,因此,非保证部分的实现率成了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 & & & & 2017年1月份的时候,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开始在官网公布红利实现率了,友X在官网公布的实现率如下:&& & & & 在这个“选择产品系列”有个下拉键,可以看看不同分红产品的派息率。有些产品出了几代,有分1和2的,都有不同的派系记录。目前来说,因为充裕未推出时间是在2015年,第三年会出派息记录,因此现在还查不到。而另外一个美式分红产品“简爱延续”,一直派息稳定,也已经出了很多年,我个人觉得这个产品很不错,还可以一次过付款,所以也不必迷信充裕未来这样的高预期回报的英式分红产品。& & & &接下来的内容有点火药味了,是针对某保姓公司的(下面简称P),实在不吐不快,想要更多人知道。红利实现率正式要求强制在官网公布,是在2017年1月,当时各大报纸、网络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情,比如苹果日报的这个新闻: &&& & & & & & &&& & & & 下面是这个新闻的链接,好像要翻墙才可以看到:& & & & && & & & &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会看到P公司宣称红利实现率最少都有85%以上?& & & &仔细看一下表格的标题,你们看到的高于85%的实现率,是现金价值实现率,但是人家保监会强制要求公布的是红利实现率呀,公布总现金价值实现率是做什么呢?& & & &?总现金价值=保证现金价值+非保证红利??& & & & 储蓄险计划书中,前10年非保证红利是很少的,特别是前三四年,几乎是没有的,大部分是保证现金价值,越到后面,非保证的成分越大。就算红利的实现率只有50%,只会影响总现金价值实现率5%左右。(各位攻城狮算算看)& & & & 以上截图均来自P公司官网,可自行下载:& & & &&& & & &&& & & &那红利实现率的数据要去哪里可以查看呢?&同样是在P公司的官网:& & & && & &&& & & & 先来看一下上面第一张图片中,“理X人生”的红利实现率:& & & & 同样是这个产品,对比上面的数据已经不同了。 ? ? ?& & & & 所以各位在看表格的时候还是留点心,看看标题,看看计算公式,不要只是看表格里的数据。如果本身都不是同一个计算公式的,放在一起比较就没有意义了。做个醒目的消费者&&四、客官,你想买储蓄险的理由是?&& & & & 我经常会问客户,你买这份储蓄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什么做准备,一般来说目的不外乎这样几种,我来总结一下:&1、&强制储蓄& & & &对于刚刚开始的上班族来说,赚的钱总是不够花的,房租交一交,偶尔跟朋友出去聚餐,一个月的工资就没有了。好不容易涨了工资,吃的穿的要求也都跟着上去了,工作上social的花销也不少,赚的虽然多了,但是一样剩不下钱。所以说存钱和理财都是一个决定还有一个习惯,对于看大余额宝里面有钱就要用掉的剁手党来说,每个月强制自己存下不等的存款,毕竟保险的钱不想其他存款方式那么灵活,如果不退保,也不会三五年到期了,拿出来手痒又送给礼物给自己。不知不觉,就已经有了一个数目可观的小金库。& & & &建议:如果希望自己建立一个存钱的习惯,并且希望通过时间慢慢的积累,可以选择12年期&18年期&20年期等长年期的储蓄产品。长期来看,美式分红的产品效果未必比英式分红差。&&&&&推荐产品:充裕未来(特级保障)18年缴费、爱无忧(特级保障)15年缴费或者20年缴费& & & &顺便还可以做点理财,让他被动增值,不要放在银行贬值。&2、&孩子的教育基金、陪伴终身的理财方案& & & 储蓄险是理财方式的其中一种,一个普通小康之家,希望将来能让孩子在教育上能有多一点选择,现在很多家长的想法都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去国际学校,出国留学,但是至少孩子有这方面想法的时候,作为家长,可以有条件支持,而不是让孩子在选择上因为钱的原因而在同龄人中有明显的落差感。& & & &对一个不算太富裕的家庭来说,通过储蓄和理财,在孩子18岁时想去美国读书,有奖学金最好,没有奖学金的话也可以轻松拿到200万出来。如果有理财习惯,那么这200万可能通过股票、债券、&基储蓄险的组合,如果实在没有其他理财头脑,也无暇顾及,那么用储蓄险存着,回报率会比银行的定存好,也不容易被挪用到其他用途,就像给孩子准们设立的教育基金一样,同时美金资产也可以在出国时候用到。& & & &储蓄险的另一个提取方式,就是不要一次性拿光所有的钱,按照计划书的方案,每次只拿一部分红,比如18-21岁,每年拿15万,到了30-35岁,又每年拿20万,到50岁退休时候,可以每年拿三五十万用来做退休金的补充,一直拿到身故为止,还有一大笔钱可以留给孩子的孩子。& & & & 同样的道理,成年人如果想让自己在不工作之后,有一个被动收入,储蓄险的灵活的分红提取,同样是一个好的选择,至少这笔钱是不需要自己去长期打理的。& & & & & 推荐产品:充裕未来10年缴费、简爱延续10年缴费、智生10年缴费& &&?下面几种适合高净值家庭,作资产保全和保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给孩子的嫁妆& & & 现在的爸爸妈妈,如果资产有一定数量,在孩子谈婚论嫁的年纪,肯定特别担心对方家庭占了自己小孩的便宜,那么有些要给孩子的资金,最好是在婚前处理。非常有实力的,可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设立好信托了,如果资金尚未达到设立信托的要求,那么通过,也同样可以起到简易信托的效果。爸妈如果希望以孩子的名字保存这笔钱,那么一定要在婚前给孩子买好保单,婚前成立的保单是属于孩子的个人资产&,就算婚姻发生变故,也不用跟对方分钱。如果不想那么早给孩子,也可以用父母自己的名义买好保单,受益人写孩子,通过保单受益人获得的资产,也是属于个人资产的。这笔钱也不算作是遗产,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对保险收益征收继承税,但是至少,这笔钱是可以马上拿到帮助家人应付很多措手不及的突发情况,不会像其他资产,可能要被冻结三个月半年。& & & &推荐产品:充裕未来5年缴费、简爱延续一次付款、财富传承万用寿险&4、美金资产配置、资产保值& & & 高资产家庭,持有多种形态的资产,并且有不同货币的资金,是资产配置的正确姿态。这个不是说,不去国外生活,就可以不需要外币这么简单,经济是全球化的,就算足不出户,资产也可能因为货币加印突然缩水,或者随着货币贬值慢慢缩水。& & & 对于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想再进行大手笔的投资,以资产保值为主的人士来说,低风险长期稳定收益的储蓄险产品可以满足需求,其实对这些人来说,已经有很多形式的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房产等都不会少,那么香港保险这种形式的投资,可以补充一下,如果将来房产税开征,那么保险理财是个保留项目。储蓄险可以隔离个人资产和公司资产,起到遗产规划、避税等作用& & & &推荐产品:充裕未来5年缴费、简爱延续一次付款、智升5年缴费& & &一些小tips:& & & & 储蓄险提取的方式比较灵活,且不需要在一开始就定下,可以随时根据自己需求决定要怎么领取分红和现金价值:& & & &1、在不影响后期分红的前提下,按需取现。& & & &比如孩子的19-21岁,每年提取大学学费。29-31岁,每年提取婚嫁置业金。50-85岁,每年提取退休金。& & & &2、一次性退保,拿回所有本息。& & & &比如有特定的存款目的,小时候给孩子存一笔钱,就是用来给孩子结婚前买房子的,那就一次退保,拿回所有钱。& & & &另外,一些大额的储蓄保单,是可以通过贷款购买的,或者自己付了全款之后,到香港的private bank抵押贷款,这些都是保单的高端玩法,通过贷款做大杠杆,当然 私人银行开户的要求并不低,一般是50万港币起到300万美金不等,有兴趣的可以跟我探讨。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0)
pple 苹果 HomePod 智能音箱
小度在家 智能视频音箱
Lynk & Co 领克 01(三天使用权)
SteelSeries 赛睿 Sensei 310/Rival 310 游戏鼠标(随机发货)
森然播吧二代电音版
优必选Alpha Ebot
【轻众测】飞利浦 便携迷你USB桌面旅行插座
赞123评论174
赞59评论100
赞67评论58
赞971评论192
赞761评论293
赞419评论181
赞342评论249
赞292评论15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14被浏览1,770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香港储蓄类分红险与大陆分红产品的差异
单纯的数字并不能说明其实质内涵意义,实际上分析下来若在18年内保证现金领取,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是中国大陆的华夏福临门更胜一筹。原因如下:
Brokerolivia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儿分红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