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人做通州湾大学生创业社区相关的付费社群吗

90后在校大学生自己创业 有人为实现价值有人为兴趣_网易新闻
90后在校大学生自己创业 有人为实现价值有人为兴趣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快报CBD记者 梁彧/文 廖木兴/制图部分受访者供图  这群象牙塔里的小鲜肉说,正因为有了互联网,90后的创业潮才能来得如此猛烈
互联网“原住民”90后们总会被贴上各种标签—年轻、自信、独立、有个性、自我为中心。无论好与坏,我们知道的事实是:当80后还习惯去逛商场的时候,衔着鼠标长大的90后已在各种购物网站上解决了衣服、鞋子、数码、书籍甚至一日三餐。当然,他们也会去实体店,一进商店,直接找到自己在网上看顺眼的商品……今天,我们的主角是一群90后在校创业者。不说不知道,当大家都以为他们还在象牙塔里过着没心没肺的校园生活时,这群财富支配度方面更为自由的“小鲜肉”,实际上已经开始踏入商业社会,在这股创业大潮中急流勇进。
象牙塔里的90后为什么要创业?
有人说是实现人生价值,有人说纯为兴趣
在90后大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大学生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没有之一。”尽管如此,新快报CBD记者发现,这些在上一代看来无忧无虑、生活富足的90后,在校的时候就毅然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四生刘永杰表示,他和一些70后创业者交谈过,这些创业者普遍提到自己当初创业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要在那个年代生存下来。“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存下来并不是一个什么大问题,更多的是实现一些人生的价值,再顺道去创造财富。”
形容自己“领着95后的身份证,有着80后的外貌,善于和70后的传统行业大佬打交道”的张议云,不足20岁的他,在创业道路上显然是个“老人家”了。他告诉新快报CBD记者,他的创业始于初中,用一台被大家俗称为“大屁股”的旧款计算机打开了他的互联网营销之路:初中自学写代码编程来卖钱,高中开线上计算机技术培训收学费,高考后开淘宝店光靠卖一个自己开发的软件月入过万,后来又尝试做线上销售工作—后来,一心往移动互联网这一块发展的张议云,在参加一场创业大赛中开发了一个兼职类的APP,获得了那次大赛的全省一等奖,以及200万元的天使投资资金。在他看来,自己的创业路其实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是我的兴趣正好可以赚钱而已,所以被大家称之为创业。”
90后的成长之路被贴上太多标签?
上一代的创业者看不懂我们这套玩法罢了
相比于80后,90后的成长之路被贴上了更多的标签,在这个被给予了过多甚至过分关注的人群看来,这些标签是否会对他们创业的方向或手法产生影响?刘永杰认为,在商业这一块,90后被贴的标签,对于他们这些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受益的。“因为传统行业或上一代的创业者看不懂我们这套玩法,所以就更希望把我们这套玩法引入其中,革新他们的商业模式。”
在张议云看来,90后被贴的标签并没有让他们的创业变得与众不同。“区别主要在于视野不一样,因为上一代从小接触的是传统的熏陶,我们接受的是互联网的熏陶,所以看到的格局是不一样的。”
90后在校CEO想对你们说:
做之前必须走入行业圈子里
目前移动互联网创业来势汹汹,投资人大多数都愿意投入给年轻的新兴产业的创业者。此外,国内的创业圈子里,失败者甚少发言,同时社会给予的“特别关照”让90后创业笼罩着巨大的光环。而作为过来人,刘永杰和张议云都认为目前创业环境良好并且鼓励大学生出来创业,因为“在大学期间你的失误成本是比较低的”而且“市场上痛点太多”,但是他们同时提醒:不要轻易创业,也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但大部分90后在校创业者都还是太浮躁了。”刘若聪说。王海也提醒大学生创业者“不要太理想化”,目前现阶段所拥有的成就并不是永恒的。“相对于一般的90后,我们团队创业前考虑得更为周全,比如在团队资源整合方面,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需要合理分配到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岗位上,还要有寻找社会资源的眼光,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团队。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张议云则认为,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但目前来说,90后创业还是要有天时地利人和。“创业的基础有三点:阅历、资源、钱,这个资源是指行业资源,这三点如果都没有的话,那就最好不要创业。”张议云以自己为例,他觉得自己目前的成就基于运气成分更多。“我有幸得到投资人的投资,解决了钱方面的问题;而经验和阅历,我通过自身的技术条件,找到了一些同样的人;在资源方面,如果我们没有兼职这一块的资源,所有用户体验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话,就非常主观,只是理所当然地说‘我以为他们需要这个东西’的话,就只是站在自己角度去考量用户的需求,所以做之前必须走入行业圈子里。”
以学生股东朋友圈为基础,将文化复制出去
“开一间咖啡馆”可能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是现代四大俗之一,“比逗BEPOTATO”联合创始人、也是带队人的刘永杰也在大潮流中选择了这个项目作为自己创业的第一步。与别的咖啡馆不一样的是,这里的股东全是附近的在校大学生。刘永杰告诉记者,其实他最初的想法并不是为了开一间咖啡馆,而是想通过搭建一个平台,把附近高校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聚集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众筹”这种模式走入了他的视野,“咖啡馆”作为一个平台的作用,也被列入了日程。经过一个多月的招募,加上核心团队的出资,他们成功在五山地铁站附近租下一间室内面积约280平方米、露台约200平方米的临街楼上铺位作为咖啡馆的店址。
有了学生股东的朋友圈作为基础,咖啡馆的生意比刘永杰他们预计中的还要好,馆内几乎晚晚都爆满。“希望以后把这种文化复制到每一所大学的周边,让大学生都能在店里愉快地玩耍。”团队中的营销负责人王海说。目前,他们除了计划将此模式标准化、在其他高校附近复制外,还将开发专属APP,线上线下“一起抓”。
从差异化出发,APP与传统行业“强强联合”
对于兼职领域来说,招聘需求还是很大的。而目前广州的招聘方主要有四类公司—广告传媒、活动策划、劳务派遣中介和人力资源公司。极豆科技CEO张议云和他的团队通过调研发现,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就存在了三个“痛点”,一是因传统招聘兼职需要电话短信人工通知,因此一年仅花费开支就达到了4亿元;二是传统招聘中通过短信报名,报名信息就会拥挤在一个短信接收页面中,信息筛选难度大,体验不流畅;三是因为兼职需求通常在时间上比较紧急,传统方式在时效性上就会遇到困难。
于是,他们从差异化出发,产品设计就更注重解决招聘方痛点:利用APP降低话费开支,同时通过APP对简历进行关键词筛选降低筛选的难度,再通过LBS的定位功能解决兼职及时性的问题。此外,他们还加入社交、评价体系等因素增加APP的活跃度。由于张议云坚信做O2O创业成功的要素之一是一定要和有传统行业背景的人合作,所以他同时担任一间传统招聘公司的产品经理和产品顾问,在帮助该公司转型的同时,深入到行业中,进而优化自己的产品。
互联网原住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受访的90后在校CEO们都认同的。从微商的火爆到脸萌的成功,90后创业者的创业路总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将自己的个性与商业结合,书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和生意经。
张议云更是认为,正因为有了互联网,90后的创业潮才能来得如此猛烈:“90后或者说是95后,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从小就接触互联网这一块。对于这样的他们来说,互联网创业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只要有一点技术、有一点想法、能够梳理出一个严谨的商业模式,就能创业,所以到了他们大学毕业,或者说正在上大学的时候,创业就很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说起90后印象,受访白领们给出的答案主要是“个性鲜明”和“以自我为中心”。而早前,一项名为“90后文化检测”的调查显示,90后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上遵循这样的原则:对社交圈子既不亲近,也不疏离,他们懂得圈子保持关系的重要性,也很会组建圈子,以获得更多资源,同时又绝不接受圈子的束缚。记者走访发现,聪明的90后创业者们将眼光都放在了这样一个“社群经济”上。
记者还留意到,90后创业者们多以团队的形式操作项目,像刘永杰和张议云这两位在校CEO,其实在团队中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亲切地称身边的人为“拍档”。“我们公司的管理方式就是,让每个人都通过兴趣点来工作,基本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而是通过散乱的时间来完成各自的任务。”刘若聪介绍道。张议云也指出,能够获得投资人青睐,不是因为投资人看中了他一个人的想法,而是看中了他的团队。
作者:梁彧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本文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如何从零开始建立千人付费优质社群
从开始决定做现在的这个项目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时间了,先让我啰嗦一下这个项目的由来。当初校导正处于新产品功能即将推出的阶段,需要一批忠诚的用户使用并体验产品并能够成为死忠粉,帮助提升产品性能以及产生漂亮的数据。16年被称为社群发展的元年,所有人都看到社群强大的魅力,然而公司内部并没有非常富有经验的社群运营者,所以我这边作为一只“奇兵”有礼于整体运营规划体系之外又在公司整体目标之中,着手建立社群。到目前为止,21天习惯社群已有千人付费参加,同时对“校导-帮助大学生成长”的理念极度认可,并部分转化到产品上面,为产品功能改进和内容产生做出了贡献。接下来我将从“社群理论”及“小技巧”两方面分享一下做这个项目过程中的经验,无论对与否仅是我在此过程中的思考,希望能给正在从事社群运营的童鞋一点帮助。信息量有点大,超级干,慎入!一、社群的命脉—社群主旨“嗨,咱们建立个社群吧”,创立了个微信群,起个适当的名字,在朋友圈分享一下,怎么也会有几十人入群,但是慢慢都会死掉。为什么会有几十人想要加入呢?基本上每个加入的人都是看中你的名字,比如:***资源共享、***行业交流等等,但是加入之后慢慢发现价值并不是很大,对我帮助也没多少,就会沉寂下去最终退群。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我自己要加入一个群体,那么一定是这个群对对我有帮助,所以一个好的社群一定是能够为社群成员提供持续价值的群体,大家加入能够真真切切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即使这种东西跟你的目标关联不大,但是也一定要提供给群友可延续的价值,他们会变得极度忠诚,这是命脉。选择与目标相近的社群主旨并且是用户需要的价值后期慢慢转化,效果会好很多。二、是人治还是自治?一般的社群都会有一个发起人,加入群的人或是冲发起人的魅力加入或是根据社群主旨加入。但是在加入之后该如何进行管理,我想大多数的社群都是管理团队制定一些严格制度,让群成员来遵守,这种方式给成员的感觉就是:我加入了一个组织,被这个组织管理着,会使成员慢慢淡化归属感。当我建立21天习惯养成社群宣传的时候并没有说要养成什么习惯,而是将大家聚集起来后,与所有人商量要养成什么习惯,该怎么监督,定多少量合适,最终这些东西出来都是群成员自发说出来的,他们自然会遵守。所以,当所有成员自动自发加入你建立的社群并积极参与定制规则和制度,那么你还需要考虑活跃问题吗?(部分用户调研)三、有人情味制度高于一切相信很多社群的制度都是拒绝广告,讨论相关内容的,给成员的感觉就是再被管理着,放不开手脚。而我在做21天的时候在我们总群里面也是这样的,但是当加入我们的习惯分群后这块我就放开了,我们的一切制度都是成员制定的,成员允许发广告,发完广告后大家还时不时在群里讨论广告的内容。虽然放开了但是发广告的同学还是很少,因为从一开始我就传递“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理念,他们更多的还是说一些习惯相关的问题。有时候不压制,有人情味的制度反而能取得更好地效果,没必要直来直去。四、线上线下同等重要进入互联网时代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似乎好像什么事情线上都可以解决,朋友间见面少了,谈心少了,就连一个百万级大合同都可以不见面就可以签订完成。事实上现在我觉得正处于一个物极必反的节点,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时不时远离互联网、远离手机,去品尝生活最真实的味道。线下对于社群同样如此,群成员可能更加希望能把线上朋友,线下见见面,一起跑跑步,早起一起读书。对于社群来说,线上是以价值观聚集的一批人,而通过线下才能把他们真正变为朋友,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自然而然也是你社群中的一部分。(分社线下约跑)五、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做社群总会有目标,但是有时候社群正在做的事情却和目标相差甚远,在这种时候切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会让社群快速死掉。比如我建立21天习惯群的目标是:让更多忠诚用户是用校导APP,而社群的主旨是帮助大学生养成习惯,其实我们最开始并没有在我们官方平台上,而是选择在QQ群里面,我们不求回报的付出人力、精力,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抛开一切养成习惯的干扰因素:发起方、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只把精力集中于养成好习惯这样一个公益活动。第一期结束后,所有同学都非常感谢本次活动,帮助了他们太多。为转化到APP和招募高校分社做了准备。(成员感谢,非常认同)六、迅速发展壮大需要自发展经过一个月的积累,已经有非常多的同学认可这个组织,因为这个真的帮助到了他们,他们从社群里面获得了价值(社群主旨)。想要迅速发展,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渠道容量、宣传面等等都是有限的,只有让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迅速发展壮大。所以顺势推出高校分社的概念,让同学们将这个模式引进到本高校,他们来做负责人,校导提供支持。他们的能量远比你想象的强大,自发去做传单、自发海报、晚上自发一个个自习室宣讲,当你看到你说踢出一个理念被这么多人认可并毫无疑虑的去帮助你,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这已经不是校导的事情,是21天这个组织自己的事情。(高校分社陆续建立)目前为止已经有20所高校成立了分社,又开始宣传执行的,有还没开始的。我相信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社群运营小技巧:1)关于社群准备:开始宣传社群前的准备一定要充足,我会把各种渠道的宣传文案以及用户看到我的宣传信息到最终缴费参加本社群每一个与用户接触点全部准备好相应的说辞和解释,让刚加入的成员每一步都能迅速得到完美的答案,这样会产生温暖的关怀,提高最终转化。2)关于社群价值观传播:在刚加入一个组织的时候群成员是最活跃的,因为宣传的时候不能有效传递你建立群的主旨,我这边加了一个话题点:进入QQ群验证。所有进入QQ群的必须输入暗号:fuck,当每个人进入群在群里都会显示一个fuck,当时所有人都在讨论为什么是fuck,都觉得好污,但是这也成功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都在讨论是什么意思。最终适时给出本群的宗旨:fuck-即勇于挑战自己,不服输,敢于对不良生活习惯产生反击,敢于承认自己是蠢蛋而愿意奋起的人。3)关于宣传渠道关于宣传渠道是很重要的一环,你的群的主旨、相关准备都做好了,那么就要开始宣传让更多人加入。其实宣传我也没有用什么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已有的个人资源还有公司资源进行传播,一定要充分利用,在宣传开始之前建议将所有的宣传渠道全部列出来,每个渠道的容量是多少,大概预估参与人数是多少(一般参与人数看渠道质量1%-10%不等)。4)关于入群之后的缴费转化这一部分我自认为我做的很扎实,当开始宣传后,总群人数在一天内迅速增值了600人,立马停止了宣传,因为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做,又要做的精细化,人数一多服务不过来。当时600多人我是一个一个私聊进行转化的,600多人花了七个晚上(晚20点-24点)全部聊完,传递价值观、表明活动公益性,第一期成功参与人数达300,我觉得这个数字已经很高了。所以你投入的精力和社群的效果直接相关的,你的用心终究会被够感觉的到,或早或晚!5)关于找托当所有人加入总群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群里寻找我认识的或者有一点活跃的或者对这个社群很感兴趣的私聊,讲解我在做一件什么事情,是否对大学生有帮助,愿不愿意加入我们,最终找了10个左右的拖在群里帮我各种聊。因为进入一个社群的总有一小部分是积极的,一大部分是保持观察的,所以社群一定要找托烘托气氛。6)关于活跃每天产生99+的信息的群不一定是活跃的,社群活跃主要看聊天的内容和质量,所以每个社群的而活跃的标准不一,但是所有产生的信息必须是符合社群主旨的,这样加入进来的成员才能从中获取价值,即使他们不说话但是同样在吸取知识,长时间会对社群好感度越来越强,最终一呼百应。7)关于社群发展形态每个社群总会走完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我们都在尽量的延长社群的生命周期,而延长社群生命周期的方法我觉得应该是社群周边化,社群从一个社群主旨发展出多个相关或者不想管的社群主旨,也就是将社群主旨升华。比如我做的21天养成习惯,其实升华后的主旨就是帮助大学生成长,那么帮助大学生成长又有非常多的方向,可以慢慢演化,这个需要群成员去自发展,发起方仅仅是定下一个基调。原作者:校导Jack-关成,现任校导“21天习惯养成计划”负责人,做过产品、玩过运营、每天与用户泡在一起,曾在3个月内建立起300所高校线下校园团队同时负责过“中国好声音冠军”李琦全国高校校园行。目前在校导负责校导品牌传播、优质用户培养、社群建立工作。本文系作者投稿鸟哥笔记,转载请注明来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创业三个不忽悠及社群电商运营实践
“创业的三个不忽悠”
创业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去忽悠投资人或是捏造出表面可行的盈利模式。相反,成功的创业者都是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后,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难道马云是大忽悠吗?不是的,马云做了很多很实在的事情,也走过很多的弯路。比如系统的研发、营销模式的设计、团队组建和管理。
马云开过翻译社、卖过黄页广告,从美国回来后还和外经贸部合作给传统企业做过网站,阿里巴巴刚刚创建的时候,他和江浙的小老板耐心吃饭和帮助他们提升外贸订单等等,确确实实做过很多的努力。刘强东也是,他曾经在中关村卖过光盘,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经过我个人的总结,得出了创业想要获得成功的“三个不忽悠”。
一是不要忽悠自己。
创业者往往会自认为可以改变世界,实际上是想法和计划落地的周期长,需要付出耐心和艰辛去完成这个事情,要清醒的认识到哪些事情是自己现在可以完成的,哪些是需要漫长的时间逐步实现的,是否能够接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这类成效相对较小的事情。否则你的许多美好想像就是要给自己画大饼忽悠自己。
我接触过一些创业者,其中真正能成功的都能够实在地看清自己,他可能在外面和投资人描述未来场景的时候非常美好,但他自己很清楚即将面临的会是什么样的现实。
二是不忽悠别人。
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但总有人出言不逊说别人傻。就像曾经许多人认为刘强东自建物流是傻大黑粗,这其实是因为看不懂别人的战略,不理解别人的做法。他们对物流的理解不如刘强东那么深刻,对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的不透彻,至今仍有人不理解刘强东,认为他做的事情太重。
但是现在天猫压力很大,京东标准化的流程以及对3C品类自营模式的掌控比任何人做的都好。美柚、大姨妈、美丽说、蘑菇街全都在切天猫的服装和化妆品份额,但是没有人敢轻易的瓜分京东3C市场,因为这种重的模式需要时间去建立。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时间,曾经有人说中国人技术不行,但是技术和仓储物流的建设、开店的建设团队的组建等全部需要时间,当你醒悟时别人已经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构建成型了,所以我们发现这些东西你不能去忽悠别人。
有时候我会去和客户做这样的沟通,告诉他做这个压力很大,我会压力很大,你也会压力很大,最后可能会适得其反,是不是考虑换更好的方式来合作。 这也是很多创业者对于自己的所谓好想法其实根本没有去思考后面的整个的运营体系、管理体系这些复杂的事情。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的成功创业者你怎么骂他他不为你所动,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里,自己的价值在哪,他不需要忽悠别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前几天在沃尔玛的九年前的同事发微信给我,想跟我学习怎么忽悠别人,我真心地告诉她真不会,也不敢。
三是不被别人忽悠。
这个是最难的,这个世界上总有比你学识经历更高的人,他们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自然而然的会做这样的事情,有时候他不是故意的,但是自然而然就这样做了。这个我自己也在学,所以能分享的就特别少。
“社群电商运营实践”
今天还会和大家分享关于微信的用户研究和百读社实践的社群电商部分。
第一我们说说微信用户的研究:微信用户目前还是男的多一些,女性比例在上升,微信跟QQ已经完成了产品定位的交互。现在的QQ还是和以前一样,现在还是十几岁的在用,像我女儿就用不惯,又用回QQ去了不用微信。
互联网比任何地方都现实,打开就是打开,没打开就是没打开,互联网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你打开十次微信你就没时间逛淘宝了,以前我们逛淘宝就没时间看新闻。现在超过一半的人好友数是激增的,以前我们的好友数在大学毕业以前不超过50个,现在很多大学生他的微信好友是280个,这也是由工具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消费行为发生变化。
第二个我们说说娱乐营销:娱乐营销和我们说的实物营销是不一样的,这又包括游戏、会员费、培训等等。
我最近搞了一个自媒体研习社,发现自媒体其实不只是写文章,你会发现罗辑思维不仅是靠写文章,更多是靠语音起来的;我们自媒体研习社学员的朋友通过唱很怪很怪的歌,获取到了十二万的粉丝。所以要看的是怎么样的内容适合建立自己的自媒体,不仅仅是写文章,有可能是唱歌,有可能是跳舞,有可能是写段子,这些内容都可以获得粉丝。
娱乐营销在这些内容和粉丝的基础上怎么转换呢?不仅仅只是广告收入,还有商品的销售和服务等等。就像微信拥有几个亿用户之后,通过微信支付的娱乐性和利益驱动,使得大家在短短的两年在移动支付上几乎去掉了心理障碍。
2013年微信支付刚出来的时候,我就让微信好友通过微信支付转账,几千个微信好友都是电商、互联网高管和投资人,可以说观念是很前沿的,仍然高达80%的人告诉我微信支付不安全!
到了过年微信红包出来的时候只有20%的人说微信支付不安全。滴滴打车的补贴出来的时候,再没有人说微信支付不安全了。所以发现新的技术和产品出来时,它的门槛不是需要花钱更不是隐私。
一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出来之后,怎么消除心里障碍,娱乐就好了!其次就是利益驱动。这两者一结合,心理障碍就没有了。其实网络上的推广新技术和新模式,大家的心理障碍比你想象中的要大。
下面再说说我在社群电商的实践。
论坛也好,豆瓣的小组也好,它没有支付工具,但是微信的5.0是社交转变到商业的重要结点,以前的天涯为什么会沦落至此,新浪微博会沦落至此,因为他们对商业价值和商业的闭环太弱。
我们的社群现在有将近两万人,现在有付费群和免费群两类。我们认为群不是24小时聊天的,可能那一小时就够了,那一小时大家都很闲,聊一些有价值的内容。
建立社群之后你要清楚你就是意见领袖。很多群为什么死掉了,其实是群主不认为自己是群主,他没有带领大家去互动,他认为群友会自发的去互动去组织,但是群就是这样,他有一个leader,leader去组织。当你建群的时候,你就马上变成那个leader了。这时候你作为leader怎么领导他们,怎么激发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怪招让他们活跃起来。
我们发现社群时代你不用太care你的粉丝是多少,要care的是他们是怎样的人,这些人跟你的关系是什么。 粉丝也很可能关注完再也没看过你,他连你是谁都不知道,那意义不大。
但群不一样,群可以知道他长什么样,什么性格。所有都是人,这些人可以做连接。我之前走的弯路就是互联网的规模路线,一下子把群扩大到一万人两万人,现在重新升级到付费群,一个群有300多人,这些人的价值和活跃度就高很多。
其次是群需要有仪式感,有共同的话语共同的动作。
群变现方式之一:工具。我带领团队设计和开发了【名片管理】的电子微名片,通过这个产品进一步转换社群的人,知道了他们的公司、职位和更多信息。
【名片管理】已经升级到第六个版本,每个月会更新。
社群的人基于对我的信任导致他们很愿意用我研发的工具,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反馈意见给我,这样这个工具通过社群得到优化和完善,不断地投入研发。
变现第二种就是商品或服务销售:我是通过写第一本新书《商性》,然后通过众筹的方式在社群推广,这本书众筹了330多人近400本。
变现第三种就是付费会员:这种变现方式很传统,不过仍然要思考付费会员进来之后他们获取的服务和内容是什么,这样他们才愿意呆在你的群里享受这些服务和内容。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另外大家可以收藏我的名片,后续也看看【名片管理】给大家带来的变化和惊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