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成推动社会如何推动创新发展展必要手段?

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长途漫游费怎么算?
字体:【  】
资料图:各种手机卡。
  27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相继宣布:9月1日起取消漫游费!这比之前预计的十月份取消长途漫游费提前了一个月。
  诞生于2G时代的漫游费已难为时代所容
  据了解,手机漫游费是2G时代的产物,诞生于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其中要求移动电话需收取每分钟0.6元的自动漫游费。到了2008年,工信部正式规定主叫每分钟0.6元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
  不可否认的是,漫游费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平衡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为落后地区的通信建设提供一种额外资金。但随着中国大步迈向5G时代,通信基站建设成熟稳定,仍然坚挺的漫游费愈难为时代所容。
  手机长途漫游费将取消 流量还在分本地和全国通用
  手机长途漫游费都要取消了,这里还有一个现实问题要正视,那就是手机流量仍然分为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
  现在人们对流量的需求早已多于通话,公众对于流量漫游费的“痛感”要比通话漫游费大得多。对于一些人来说,出差在外如果全国流量用完,而本地流量仍然大量富余,这是最尴尬的。超出套餐之外的流量收费并不便宜,通常一兆就需要两三毛。在智能手机时代,随随便便用几十兆是很快的事情。
  通话方面的长途漫游费可以取消,流量漫游费是不是可以取消?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通话方面的长途漫游费,这本账到底该怎么算?
  央视评论
  无论如何,都得给三大运营商点个赞!毕竟,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这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也让人们感受到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的诚意。
  三大运营商终将利民好事落到实处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在工信部的不断督促下,三大运营商不断调整资费项目和标准,把一大批不合时宜的收费项目逐步降低或取消。而全面取消手机漫游费的说法,始于今年3月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报告行至此处,大会堂内的代表委员掌声雷动。足见,这是百姓期盼已久的事情。从那时起,三大运营商抓紧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入手,完成相关调整工作,终于让这项让利于民的好事可以提前落到实处。
  漫游费取消多数民众感受不深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次取消手机漫游费,一些人不会感受到变化。许多消费者的账单里,早就没了漫游费、长途费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套餐费及固定费、套餐外语音通讯费、套餐外短信费以及流量费等。
  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运营商的营收结构和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语音收入逐步式微,而流量成为了收费的新宠,通过流量来通话早就成为了可能。就拿中国移动举例,2017年一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收1840亿元,手机上网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01%,总通话分钟数较上年同期下降7.0%。其他两家运营商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流量费给消费者带来的痛感更强。运营商选择提前取消长途漫游费虽然是向消费者让利,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送了一个顺水人情。反正这块业务已经式微,在国外很多地方也早就取消长途漫游费。
  提速降费成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必要手段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用一部手机,我们就能方便地逛商场、进便利店,甚至买煎饼果子。近一段时间,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出现的无人超市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行业的巨大前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仍有非常大的潜力,但各种互联网应用软件在使用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流量,整个社会对流量消耗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这个角度讲,电信运营商给社会提供的服务,同样具有基础性和协同性。提速降费这本账不是运营商的小账,而关乎国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以及新业态发展的大账。
  最后,从本质上讲,在一国之内对费用进行区域划分的架构并不符合互联网产业的逻辑。研究表明,从技术的角度讲,国内漫游的成本并不高。而之所以会产生成本,很大程度上就是各个以区域来划分的分公司的利益。当下,三大电信巨头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冲击很大,拥抱互联网思维是适应变革的必选之路。因此,破除这样的收费模式本身也是在突破传统的地域分割思维,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期待取消通话的长途漫游费只是一个开始。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健
编辑:李崇阳
  新闻热线: 合作: 投稿: 报料QQ:
掌上赣南客户端
赣州发布微信
客家新闻网微信
赣州发布新浪微博
  客家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新闻网”的作品,版权均属赣州客家新闻网管理中心,有关媒体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客家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新闻网 电话: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赣ICP备号-1  赣公网安备13  版权所有
   建议最新版本高速浏览器浏览,双核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浏览宽带提速降费成上半年电信业焦点&民资入场垄断待破--黑龙江频道--人民网
宽带提速降费成上半年电信业焦点&民资入场垄断待破
&&&&来源:&&&&&
 上半年,在政府的连番督促下,三大基础运营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速降费”,但却有不少网友吐槽举措“鸡肋”。例如,在漫游费方面,中新网IT频道梳理发现,虽然三大运营商先后下调国际漫游费,但对于几乎“零成本”的国内漫游费却一直“按兵不动”。此外,民营宽带的入市,被视作宽带资费下降的重要信号。专家指出,就目前调整力度而下,国内运营商资费整体仍存在较大的下降空间。而由于宽带领域的天然垄断特点,民营宽带的入市并不足以真正撼动宽带的价格标准。
  运营商多举措提速降费 网友吐槽“不痛不痒”
  今年上半年,政府接连督促宽带提速降费,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如何将网费与流量费降下来,实现“薄利多销”。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高网络速率,降低网络资费。
  随即,三大运营商响应提速降费。中国移动提出年底流量综合资费同比下降超过35%,中国联通则表示要将综合单价降低20%以上。中国电信也承诺年底前宽带平均接入速率提升至20M bps,价格下降35%。此外,三大运营商还将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流量共享等服务。
  虽然三大运营商资费调整力度平均达到了30%以上,但具体细化方案却引来不少网友吐槽。如,中国移动将本地闲时流量套餐调整为10元3G。相较之前5元1G的单价有所下降,但却有不少网友吐槽“谁会大半夜上网”,降费举措有些“不痛不痒”。还有调查显示,近八成的网友对运营商提速降费举措表示不满,称运营商“没诚意”。
  上半年国内漫游费“按兵不动” 专家: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除流量资费下调显得“有些鸡肋”外,漫游费的调整也引发部分网友不满。据了解,6月15日,中国移动宣布再次下调国际漫游费,消费者可享受“流量包天资费”的国家和地区增加至48。中国联通也自5月起全面下调国际漫游费,标准降至5元起,涵盖80个国家和地区。本月1日起,中国电信下调24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流量、通话和短信资费。
  中新网IT频道发现,虽然三大运营商宣布下调国际漫游费,但对于几乎“零成本”的国内漫游费却没有采取调整措施。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漫游资费时运营商自身设定的计价方式,存在较大的下降空间甚至取消。”电信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表示:“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在落实‘提速降费’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就目前调整力度而言,未来运营商资费还存在较大的下降空间。”
  马继华还表示:“对消费者而言,运营商资费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不过要让消费者真正捞得实惠,运营商还需跨越不少障碍。首先,相关部门对于三大运营商的考核标准并没有下降。在新用户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仍面临不小的增收压力。一味压缩利润空间,将会达不到相关部门的考核标准。其次,流量资费的降低势必拉动用户的使用需求,正如高速公路,免费会一定程度上带来车辆的增加。而目前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无法完全面临这种挑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成为流量资费下调的保障。”
  分析称民营宽带起补充作用 垄断格局难破
  上半年,除了运营商下调移动流量资费外,民营宽带的入市,也被不少网友视作宽带价格下降的信号。日前,苏宁云商等四家民营企业拿到宽带牌照。正如竞争通常伴随价格战,民营宽带的入市也被视作三大运营商的竞争者,或将带来家庭宽带价格的下降。
  对此,马继华认为,宽带这一领域有着天然的垄断性,三大运营商已经形成了垄断格局。短期内,民营宽带只是补充作用,要真正的全面铺开,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此外,民营宽带自身的弊端也成为其难以被用户接受的原因。据报道,不少民营宽带商常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来吸引用户,而为了保证盈利,就会产生远低于宣传带宽的“假宽带”。邹学勇表示:“这好比向用户供水,民营宽带运营商承诺水管很粗,但实际出水量却很少。假宽带在民营以及虚拟运营商那里更加泛滥。”(张司南)
(责编:实习编辑&韩婷澎、丁洋)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满1年 用户:没感觉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 09:25
资料图。中新社发 李慧思 摄。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去年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公布了提速降费方案,至今已满一年。执行情况如何呢?三大运营商均表示,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不过中新网了解到,很多用户对提速降费感知并不明显,有专家分析指出,虽然流量单价下降了,但是用户流量使用量上去了,所以感知不明显。
  提速降费完成情况如何?
  ——三大运营商称超额完成目标
  自去年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公布提速降费方案至今已满一年,其完成情况如何呢?中国移动给中新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其4G用户超过3亿户,4G网络下行最高速率超过300Mbps;降费方面,其2015年公布的八项降费举措已经全部上线并进行推广,覆盖客户群达1.23亿户,2015年全年手机上网资费较2014年下降43%,超额完成工信部要求的全年资费下降30%的目标。
  中国电信对中新网表示,2015年,其流量平均资费较上年下降31%,降至0.082元/MB,提前完成年度下降30%的目标;有线宽带的单位带宽价格下降58.8%,由4.9元/Mbps下降至2.02元/Mbps,超额完成年度下降35%的目标。
  中国联通方面,中新网多次联系中国联通相关工作人员咨询提速降费完成情况,截至发稿,尚未收到相关信息反馈。不过在今年3月份,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公开表示,其固网宽带平均单价下降了50.6%,移动数据流量综合单价下降了27%,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提速降费去年一年惠及用户超过400亿元。截至2015年10月底,固定宽带单位带宽资费水平比去年底下降50.6%,移动流量平均资费水平下降39.3%,超额完成提速降费年度目标。
  普通用户缘何无感?
  ——用户流量使用量增长 感知不明显
  正如上所述,在提速降费上,三大运营商做了很多工作,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超额完成了相关目标。不过中新网随机采访多名普通移动电话用户得到反馈大多是:“没感觉。”
  “用户感知不明显”的情况,工信部早就注意到了。早在日,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峰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提速降费可能离广大用户的期望值还有一些差距,这是工信部今后不懈努力的目标。
  至于原因,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中亮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虽然流量单价下降了,但是因为用户流量使用量上涨了,所以总体消费没有下来,这是用户感觉降费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89.3M,同比增长89.9%。
  5月6日,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对参与2016“宽带中国”调研采访的媒体也谈到了这点,他说道,去年移动宽带单价大概下降60%,而现在大家使用的移动流量其实是几年前的数倍。他分析道,我国移动通信用户规模庞大,平均下来,每个用户每月节省2.6元,所以感知不明显。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对此表示,虽然电信资源单价在下降,但是用户消费门槛没降,尤其是老用户,原来用什么套餐现在还是什么套餐,而套餐费用是固定的。
  今年将如何提速降费?
  ——或不会再大张旗鼓
  对于今年年提速降费的部署,中国移动对中新网表示,2016年将打造以50M接入能力为主的固定宽带网络,全国平均接入速率到达20M以上;在降费方面将扩大提速降费八项举措覆盖客户范围,力争年底超3亿户,降低4G套餐门槛和语音话音短信不限量套餐门槛,持续降低国际漫游资费。
  中国电信表示,预计到2016年底,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30M,百兆宽带用户占比达到30%;降低移动网络流量平均单价。
  中国联通尚未有相关信息披露,中新网多次联系中国联通相关工作人员,截至发稿,尚未收到相关信息反馈。
  中新网注意到,相比去年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提速降费措施,今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公布的方案数字指标描述较少,尤其在流量资费下降方面。去年中国移动称,预计年底流量综合资费下降35%;中国电信称,流量资费降30%;中国联通称,流量单价降20%以上。
  今年中国移动对流量资费下降的描述为“降低4G套餐门槛”,中国电信称,“降低移动网络流量平均单价”,中国联通无公开表态。
  电信分析师马继华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对此表示,提速降费是大趋势,资费今年肯定还会降,但是不会像去年那样大张旗鼓了。
  邓中亮对此表示,三大运营商类似去年的表态今年或不会再现,但肯定也会有相应的有计划推进提速降费。“一是因为目前电信业已形成市场化竞争,三大运营商必须调整策略满足用户需求;二是用更多的业务和更好的服务推进信息消费才是发展主旋律,这也和国家相关要求一致。”
(责任编辑:吕燕珊)
2015年三大运营商因提速降费少收了400亿元,按照13亿用户计算,去年我国平均每人每月省2.6元。
我国用户规模庞大,所以平均每个用户每个月费用下降2.6元,用户对此基本没有感知。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近日相继宣布将逐步取消漫游费,存在了20多年的漫游费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人们有理由期待更多“化石收费”逐步消亡,使电信用户享受改革红利。
23日,中国电信发布了上半年财报,至此,三大运营商上半年业绩悉数出炉。依据三大运营商业绩报告计算得出,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净利润为736.74亿元,平均日赚超过4亿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营商降费提速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