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酷联的中兴酷派联想从酷派什么时候上市开始不行的?

失败的周鸿祎,失败的酷派,手机战场两个Loser的互救与注定分离
我的图书馆
失败的周鸿祎,失败的酷派,手机战场两个Loser的互救与注定分离
?钛媒体 TMTPost.comTMT|创新|创业钛度要点
酷派和360,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是互相欣赏的,而是互相不屑、猜忌与功利性极强的互相利用,因为彼此都再也找不到别人了??没有共同理念,只是同床异梦,借用马云批评王健林的“腾百万”联盟时说的,凡是没有共同的价值愿景的结合,都是乌合之众。戏剧没那么快结束,今天又上演了新的剧情。昨天老周发布了“复仇计划”(点击标题详见钛媒体昨日文章《 》),以酷派违背竞业禁止约定为由,要求酷派公司按照股东协议内容,以两倍多市场价格,购买360在合资公司中的全部49.5%股份,总计14.85亿美元。酷派的副董事长蒋超昨晚又发了一封极其激烈的战书,称周鸿祎灵魂丑恶,战书里的用语狠毒、脏痞,充满诅咒,最后以“不得好死”收尾。在我看来,这真的不是一场阳光而富有创新精神、富有未来观的精彩商战,但或许我们仍能从中获得些什么。蒋超的这封信可信度是很差的,不过在这封信里透露了的一些信息或是值得思考,比如在酷派体系下合作对于彼此工作方式的不满;比如对于投资酷派,周鸿祎屡屡多次表示“不感兴趣”。酷派和360,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是互相欣赏的,而是互相不屑、猜忌与功利性极强的互相利用,因为彼此都再也找不到别人了??没有共同理念,只是同床异梦,借用马云批评王健林的“腾百万”联盟时说的,。从一开始同床,就想着如何各自为王了。一个更像传统国产手机厂商里的没落老人,几乎快无人问津;而另一个则作为中国互联网新贵只是一路在玩票中摇摆不定,等到醒悟时,各路神仙都已经各占山头。这个事情我已在钛媒体上围观很久,今天忍不住整理了这两家企业最近些年的历史,从历史看未来可以知得失,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今天会有如此低格调的撕逼了。所谓“中华酷联”早已瓦解说起国产手机厂商,大家都会提到“中华酷联”,这是中国内地的四家主流智能手机厂商,包括、、和联想。这四家企业也被国内媒体合称“中华酷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靠运营商起家,也就是大多从2B的市场切入,而非2C 市场。酷派成立于1993年,但前10年基本是在做寻呼机和相关业务,与手机并无关系。1999年酷派正式进入手持终端领域,开发基于寻呼网的PDA产品;2003年,酷派开始通过生产CDMA彩屏手机进入手机行业,推出第一款CDMA/1X彩屏智能手写手机688。2005年开始推出CDMA/GSM双网双待手机,2007年酷派开始利用Windows CE做智能手机业务,受到当时C网运营商中国联通的力捧,2012年其智能手机平台开始向Android转型。3G初期登上智能机销量TOP10的只有联想1家。五年之后,“中华酷联”智能机份额全部进入国内TOP5。不过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中国互联网手机的崛起,这个格局迅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小米为代表的所谓互联网手机,粉丝经济模式,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大众手机市场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早已不再是得运营商者得天下。除了华为在多款国产大众手机上还可圈可点,尤其华为推出荣耀品牌抗衡小米,在向2C的转型过程中,从最开始主动提出向小米学习互联网精神,到现在几乎有反超之势;中兴、联想、酷派几乎没有什么亮点。反倒是小米、OPPO、VIVA、魅族等手机品牌一路领先。2012年,酷派即已开始经历巨大的动荡,那几乎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普及年,小米进入最快速发展通道,微信这样的新一代社交应用迅速开花,而通信业则运营商则利润严重下滑,越来越沦为管道。逸夫于运营商的企业都开始受到影响。直到2014年,运营商终于决定停止终端补贴。2014年第二季度,运营商着手开始调低终端补贴;去年 7 月中移动开始对外放出取消 3G 终端补贴的的消息;随后 9 月份,三大运营商纷纷放出了逐步取消终端补贴,未来将以各自制式的裸机销售为主的消息。对于酷派这种过度依赖运营商补贴、自有线下渠道乏力、互联网电商渠道缺位,非合约机跟竞品相比竞争力缺失的厂商,犹如噩梦。2014年,酷派宣布该公司「员工调整」 10%,而外界的普遍猜测是将要裁员 10%。在 8 月份大公网的一份报道中,酷派财务总监表示原定的 6000 万部手机出货量目标将很难达到。有人说,2014年的酷派几乎到了要崩溃的边缘,也是这家公司积蓄了许久的矛盾后在“运营商取消补贴”这一重大利空之后的快速爆发。当时就有媒体报道称,酷派内部员工吐槽称,相比中兴华为,酷派的净利真是“从牙齿上刮出来的”,如员工办公电脑已多年未更换,出差规定只能买 7折的机票,以从深圳到北京航班为例,员工一般只能从深圳飞到天津,再转高铁,或者自己掏钱补足剩余部分。与中国大多数本土企业一样,酷派是通信企业中“家族化”标签依然比较浓厚的一家,如酷派的内控体系就由酷派老总郭德英的妻子亲自负责。从2012年开始,酷派中高层剧烈动荡,如原负责销售的常务副总裁李旺工作职责由外转内,负责品牌的副总裁苏峰离职,原TD和CDMA运营商销售团队被TCL、华为等竞争对手大量挖走。与此同时,华为、联想、小米等竞争对手都在全球为手机业务开始寻找国际化高管,而酷派近年来非但没有大动作,相反大量中高层都选择了“出走”,颇有队伍散了的意味。为了挽回败局,2014年11月,酷派推出面向国内公开市场的全新品牌ivvi,12月又宣布电商业务与360进行战略合作,形成了三驾马车的格局。然并卵,我们不难发现,像奇酷手机这样几乎完全靠运营商渠道起来的手机,在真正对于手机制造和用户体验理解上是“懒惰”的,所以,在遇到问题是,酷派不是像华为那样真正在业务上重新重金梳理,而是寻找最容易的方式,开始寻找互联网大公司投资。日,奇虎360宣布与酷派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分别持有49.5%的股份,和51.5%的股份,打造新的手机品牌奇酷。同时源自酷派集团的“大神”品牌也将以奇酷公司为基础,与“奇酷”品牌协同运作。不过这段婚姻仅安生了1个多月。6月28日,360的竞争对手乐视宣布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就此在三角恋之下,整个形势也变得微妙起来,直到老周豪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公布“复仇计划”。贪婪的欲望,更是让他们失去了自我,一鱼两吃之下,引入乐视,也因此在“”饱受诟病。关于酷派的生存状态,今天酷派一位员工发了一条长微博可见一斑:老周做手机,那也是一路坎坷,步步败老周做手机的一把辛酸泪,他可以给你讲三天三夜吧。自日,360宣布与华为合作推出“特供机”,华为“闪耀”正式推出。这款手机被华为“荣耀”漫长的上市周期拖得很惨,老周高调的作风在遭到了华为内部“低调抵制”,在之后的华为产品中,甚至都没有360的内置应用。这个背后是由原因的。2012年5月初,周鸿祎获知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在北京与运营商高层开会,特地跑去余承东住的酒店拜访。一个“大炮”、一个“大嘴”,两人相见甚欢。随后周鸿祎在微博上宣称360鄙视小米的期货模式,要和华为合作真正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余承东当晚也在微博公开回应周鸿祎称“华为消费者BG将支持360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超过小米的手机的高档产品”。没想到此举捅了“篓子”:华为内部多名高管这时还对“华为与360合作”一事完全不知情。最后,余承东为此在华为内部会议上作了自我批评,与360合作最终鸡飞蛋打。好吧,那个时候的余承东在行业的地位不比今日,华为刚开始面向消费者市场做手机,余承东连在华为的地位也远远不如今日。之后与不同企业合作的多款特供机,无一不失败。首款360特供机“阿尔卡特 AK47”销量不足两万台;TCL电商产品很快就退出了;海尔W910“超级战舰”手机销量更是惨不忍睹。前期特供机销量不畅,最终影响了后面品牌厂商与360合作的信心。老周一直是有一颗特供机的心的,可惜无人识君。周鸿祎无论是待遇还是期权给的都相当大方,但最终令他放弃这个机会的原因在于:没有品牌手机厂商愿意接受360的合作方式。最重要的原因都只有一个,不敢与其合作。很多认为,周鸿祎一是名声不好,二是太过凶狠强势,很难合作。虽然360特供机项目团队已不复存在,但是周鸿祎依然没有放弃做手机的野心,他数次在公司内部强调了硬件平台的重要性,同时在经历了华为、TCL的挫折后依然在努力的寻找手机领域的小伙伴。2015年6月初,奇酷与大神合并:周鸿祎负责两家手机的运营。8月26日,奇酷产品发布会上发布了三款手机,却只看到了一款低端青春版手机。原以为酷派的制造和供应链,加上老周的互联网闪电战,两者的结合会共同利好的。但事实上,对于现在整个中国智能手机产能都不足的情况,老罗的一开始发锤子都良品率极低的情况下,酷派同样面临旗下四款手机以及还有乐视股东手机的产能分配的问题。看样子奇酷手机并没有享受到酷派的产能优势。这应该也是老周最终把矛盾闹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不仅仅是乐视入股酷派。昨日,老周终于开始复仇,强制卖出酷派合资公司全部股份。今日,老周收到酷派集团的公关声明,尽管这封声明写得被公关骂出翔来了,也不管老周的“复仇”迎来多少对与他“有血有肉”的掌声,但是我们还是更能明白,至此,奇酷这个合作,又失败了,毕竟做一个企业,不是让CEO一个爽了就好的??(本文由作者独家供稿钛媒体首发,不代表平台观点)钛媒体相关文章关注钛媒体,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更多这场恩怨详情:回复 蹊跷三角恋 或点击标题?《》;回复 门外汉 或点击标题?《》;点击查看昨日推送 ? 《》有好想法,好创意,都来钛媒体·我造社区吧!戳 阅读原文 快体验钛媒体旗下全新创新产品交流社区我造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简单说说联想中兴酷派手机为何衰败
简单说说联想中兴酷派手机为何衰败
曾经“中华酷联”是中国手机的代表,而现在只剩下华为还在与OPPO、vivo、小米竞争,中兴、酷派甚至难进前十。
图:2016年3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排名
图:2012年4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TOP10。
联想收购了摩托哦罗拉,但这一收购并未能延续联想收购PC、小型机带来的优势,无论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全球市场,都未能保持住原有的份额,甚至比原来一家的份额还要小(中国国内市场,份额低于原来的联想,境外市场,份额低于原来的摩托罗拉)。
联想为这一下滑,找过一些理由,但一直也未见好转。其实,问题很简单,那就是联想得“大企业”病了,在竞争激烈、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联想很难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
中兴和酷派则不同。它们经历的不是收购,而是分拆。中兴通讯的智能手机成立全资的中兴手机和控股的Nubia,战斗力分散了,甚至两家公司之间还形成了竞争关系。
曾经,中兴和Nubia在同一个会场连续两天内分别举办了一场新产品发布会。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能节约一点费用,但两家产品都未能得到足够的曝光宣传。
酷派将大神拿出来与360合资,而剩下的资产引入了乐视作为大股东,资本运作完成后,无论是哪个合资公司,原酷派都不是大股东。再看看两边的管理层,原酷派的管理者已陆续淡出。2016年底,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酷派ivvi的并购,以2.72亿元注资获得酷派移动80%的股份,成为了ivvi品牌的最大股东。至此酷派一分为三,原酷派都是小股东。
分拆、内斗成为中兴、酷派衰败的重要原因。看看相关新闻,会发现,除产品外,媒体很少报道这两个公司的战略、策略,也很少有公司高层接受媒体采访或发表观点(360的周鸿祎是一个例外)这与华为、联想、vivo、OPPO、小米、魅族有明显区别。
再回头看看过去的几年,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渠道品牌的崛起,OPPO、vivo等深度布局线下渠道的成功,联想、酷派、中兴都没有跟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7年智能手机市场仍难有较大幅度增长,如果它们不能抓住机会,日子将更为难过。当然新酷派手机已经不是原来的酷派,只是原酷派的三分之一。中华酷联的中兴酷派联想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行的?-
中华酷联的中兴酷派联想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行的?
作者:本站编辑
&&&&&投稿日期:
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四家公司被媒体合称为“中华酷联”。一般是指手机行业领域的竞争。中兴的“耕牛气质”:第一代国产手机中,波导、科健、熊猫等或衰颓或死去,中兴是幸存者。尽管有国际品牌的压力,中兴依然稳步前进。中兴是首家发布TD智能机的厂商,2009年推出全制式40余款3G终端产品,成就“中国3G第一品牌”。从2G向3G的平稳过渡,得益于前期的转型与投入。这与中兴的文化相关。中兴董事长侯为贵以“稳健”著称,在其领导下的企业具有“耕牛气质”,辛勤、坚毅而稳健。华为的“军人气质”:面对无品牌、无利润的手机业务境况,2008年中期华为决定出售终端部门不少于49%的股份,不过后来交易作罢。在3G时代到来前夕,华为再次重整旗鼓,开始智能机计划。卖掉手机业务虽然只是一个插曲,却让人感受到余承东那句话的力度:华为终端未来只有两条路,要么快速成长,要么死亡。这份不成功就成仁的豪气与果断,最直接地体现了华为的精神内核——“军人气质”。酷派的“黄江精神”:2009年,酷派选择放弃自有手机操作系统和Windows CE平台,全面转型做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500名工程师、200天,在东莞黄江进行封闭式攻坚研发。成功后的黄江总结会上,酷派元老李斌喜极而泣,哭得一塌糊涂。还有几项决定扭转了酷派的格局:全部智能机都使用Android系统,不再做非智能机;不再坚持只做4000元以上高端市场,向下做产品线,直到400元左右。几项改革措施,起到了涅槃重生的作用。联想的“大船文化”:2009年联想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Ophone手机,价格近5000元,目标直指苹果iPhone。然而,Ophone手机做到第二代的时候,面临重重困境而不得不终止。2010年,联想快速转身、二次定位,从低端机入手,向高端扩展。早些时候,柳传志曾提出“大船文化”,精髓在于“集中指挥、分工协作”。公司整体是一个大船,下面的业务是不同的小船,大船指引方向,小船灵活进行,保持节奏。对于方向偏颇的小船,要么直接放弃、要么用整体的力量带动。这种文化,让联想能够有明确的战略方向,又不失战术的灵活。
中华酷联的中兴酷派联想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行的?:
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四家公司被媒体合称为“中华酷联”。一般是指手机行业领域的竞争。 中兴的“耕牛气...
我发现国产四大品牌中华酷联里,酷派和中兴比较厚道,性价比较高。华为和联想同价位手机配置总是比酷派和:
品质不同嘛,魅族性价比就搞,质量简直垃圾,华为质量和信号都非常好
中华酷联分别是什么手机:
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中兴吹大的,我没见过我身边的人用中兴手机,酷派质量很差很山寨,联想越做越差,...
中华酷联是什么:
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四家公司被媒体合称为“中华酷联”。一般是指手机行业领域的竞争。 中兴的“耕牛气...
垃圾酷派,无良企业,真心不明白他怎么挤进中华酷联的!!!!!!:
酷派啊。。。在我印象里它就是个充话费送手机的。。。所以遍布广,用的人多,就挤了进去吧。。。
酷派为何如此堕落,要靠价格战来维持份额,还未腾飞就已黯然失色。当初并列中华酷联的酷派那去了。:
国产手机都一样,缺少研发,没有自己的技术只有打价格战联想高管再次大充血 着急的手机业务忙挽救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精彩图片推荐再丢包袱 联想手机重振机会渺茫
关注新华网
成立不到两年,旗下又一手机品牌ZUK被放弃,联想手机开始迷失。自从三大运营商降低手机补贴,严重依赖运营商渠道的联想手机再也没能打起精神,在接连收购摩托罗拉、推出新品牌、人事变动调整后,联想仍旧未能重回巅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处境下,联想手机未来业务能否继续保留成了未知数。
4月27日,有相关人士透露,联想旗下的ZUK手机品牌即将正式结束运营,该品牌将不会再推新品,未来ZUK将会以软件的形式为国内推出的Moto手机定制ZUI,手机硬件发布将会取消。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联系了联想集团和联想手机的相关负责人,截至记者发稿时,均未得到回复。
联想虽未正面回应ZUK品牌被裁撤的消息。不过,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微博网友“兜兜搞机”发布的微博:“ZUK/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多少还有点伤感”,被“ZUK官方微博”点赞,并评论了一个悲伤的表情。
有媒体向ZUK创始团队中的一员进行了求证,该人士表示,ZUK品牌被裁撤早在2016年就开始了,并称在ZUK Edge发布之前就有了这个决定。据悉,此前联想CEO杨元庆表态称:“未来品牌整合会进一步加强,Moto将会是我们未来智能手机的惟一品牌。”
对于ZUK产品的裁撤原因,原ZUK内部人士透露,联想手机业务连连亏损,只能在ZUK和Moto两个品牌中选择一个,相比之下,ZUK的KPI考核不合格。
十年前,被业内誉为“中华酷联”的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曾是国内手机市场最火的四个国产品牌,凭借运营商渠道,联想与其他三个品牌一起占据了市场上大部分的份额。不过,也正因为对运营商的依赖,最终引发了联想手机现在的状况。
据悉,彼时联想80%-90%的手机业务都依赖运营商。2014年6月,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压降营销成本,提出了三年降低70%营销费用的目标,压降总额接近400亿元,在当时手机补贴占运营商营销费用的比例接近90%,联想只能改变营销策略,通过电商平台减少对运营商的依赖。
联想解决手机业务困局的战略是不断做加减法。在子品牌方面,联想陆续推出Vibe、乐檬、ZUK,但每个品牌坚持的时间都不长。由于移动业务一直未振兴,联想在移动业务上的人事变动速度也在加速。2013年至今,已先后有刘军、陈旭东、乔建等多位联想高管负责联想移动业务。今年2月,联想集团宣布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虞杲将出任联想集团副总裁,全面负责MBG(移动业务集团)中国区的渠道销售管理工作。
人事变动似乎是联想手机业务走向低迷的缩影。有数据显示,与2015年在中国卖出1500万台手机相比,2016年联想移动在中国市场销量下降至300多万台。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即使放弃ZUK品牌,联想的移动业务依然难以摆脱下滑之势。在高端市场方面,有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在中低端市场,不仅有小米、魅族、酷派等,还包括一加、360等品牌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呈现出寡头竞争的态势,联想机会渺茫。(记者 孙麒翔 石飞月)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酷派8720l和联想a788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