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还可以足彩结束投注会怎么样吗,感 觉 不 咋 样呢? 啥子有 好多人 说他 呢??

女朋友不会看手机上的电子地图,我觉得大家都是人,怎么能不会呢?
| Geek笑点低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116689人加入此小组
原题目好像是:女朋友不会看手机上的电子地图,大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怎么能不会呢?
确实在偷换概念,不过换的是题主家女朋友,换成了全体女性。不知道她是故意借题发挥搞性别歧视,还是她本人就是单纯特发性脑残。来自
把通用和专用的东西来做比较,根本就没可比性。
是女性但表示我得挨个儿看使用说明……(PS我印象里这是很久以前的冷饭……)
引用 的话:是女性但表示我得挨个儿看使用说明……(PS我印象里这是很久以前的冷饭……)之前看过,今天突然在知乎看到真人版了,就转过来大家乐呵一下。
应该回复一句
逆生长 不用个化妆品
把通用和专用的东西来做比较,根本就没可比性。
的话:把通用和专用的东西来做比较,根本就没可比性。地图确实是城里人基本生存技能,小学毕业去过公园动物园的应该都会。化妆这技能因人而异,职业化妆师男性还少么?来自
男的也有不认识方向看不懂地图的~
确实在偷换概念,不过换的是题主家女朋友,换成了全体女性。不知道她是故意借题发挥搞性别歧视,还是她本人就是单纯特发性脑残。来自
先不说GEEK了,笑点呢?
引用 的话:地图确实是城里人基本生存技能,小学毕业去过公园动物园的应该都会。化妆这技能因人而异,职业化妆师男性还少么?按男性比例多么?
老婆不会看地图的路过……
vzch 有老婆。。。而且老婆还挺有才的。。。而且他在自己专业的能力应该胜出 钟瑜 很多。。。最后,我真的觉得 钟瑜 在偷换概念。。。
其实不光女的不擅长看地图;前些时候忽然发现身边有男的也不会看地图——他自己承认的,简直无法理解!
不知道统计出来不会看地图的男女是多少。我会看地图,但不能把地图按照东南西北放好来看,我的按照我自己的前后左右来看地图。而我另一个朋友跟我整好相反,所以我俩在一块的时候,就不能看同一个地图^^
本来可以给楼主的机灵点个赞的,但是看她既没礼貌又没逻辑的回复,还是收回去了。
作者没礼貌加一。惟手熟尔,无它。不否认在某些不分性别的范围里存在性别差异。不承认使用化妆品技术上这事上男人比不过女人(不服做个公平的实验比一比)。但作者后面又加了句会用化妆品的男人不要太多,不知道她想说什么,但主楼用化妆品吐槽题主肯定是错了的。
的话:按男性比例多么?你也学人家玩刻板印象、性别歧视么?来自
看地图是中学课程,化妆课不是。
知(bi)乎特色
最好笑的是一开始人家并没有指责这是性别的问题倒是反驳者将其拉进了性别歧视的范畴这该叫什么?反应过度么?
引用 的话:知(bi)乎特色其实真的有
原语句换成【男朋友不会看手机上的电子地图,我觉得大家都是人,怎么能不会呢?】恐怕这位就不会跳出来替男朋友抱不平了其实这才是歧视啊会反应过度,说明了在ta的意识中,女性就是不会看地图的,即便这事儿ta是肯定的,但男性就是不能说,说了就是歧视,这事儿好熟悉啊,和美国黑人对待种族歧视的态度如出一辙
引用 的话:其实真的有我知道有,所以特地加上了括号(手动滑稽
回答的人其实就是潜意识性别歧视。。再没有参考和参照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主观印象认为题主在指责女性路盲问题。这一刻其实她本身就是在歧视女性,同时默认了女性在逻辑认知上有劣势于男性。可悲的是她自己还不知道。。。(而这种情况还是tm普遍存在的,我真是不能忍)
以前觉得自己看地图挺在行的,玩了定向越野以后发现和现在比起来,以前和不会看地图没什么区别
引用 的话:以前觉得自己看地图挺在行的,玩了定向越野以后发现和现在比起来,以前和不会看地图没什么区别来科普下他们高在何处,我也觉得自己算地图挺在行的
我思考了下,不算偷换概念吧,人女生压根就不在乎是否能看地图啊。
引用 的话:来科普下他们高在何处,我也觉得自己算地图挺在行的简化地图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城市还不怎么明显,到了森林公园里就明显了
引用 的话:简化地图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城市还不怎么明显,到了森林公园里就明显了这不跟没说一样么?我倒是玩过定向运动,业余玩票那种,但我没觉得地图有啥不易看啊。我觉得动动脑筋,一直想着我们是没GPS的哦就可以了,难是真的挺难的,但我2次都没出过啥大错啊
其实我觉得好像没有什么不对。。。毕竟男女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不一样的玩的玩具也是不一样的。。。男孩子玩具多偏向于乐高积木、小车车、可拆卸的变形金刚等等这些可以锻炼空间思考能力和培养方向感的东西。女孩子的玩具偏向于洋娃娃、毛绒玩具这类【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但是你们自己理解一下】东西。所以,这就已经注定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擅长领域不太一样。反之,若女孩子从小玩乐高男孩子从小玩洋娃娃,说不定长大以后擅长领域也是不一样的。知乎这个帖子把男性和女性各比较擅长的东西拿出来做了个比较就是了,何必撕?女孩子方向感确实.......不太好啊........这是从小教育的原因,和先天没多大关系
引用 的话:这不跟没说一样么?我倒是玩过定向运动,业余玩票那种,但我没觉得地图有啥不易看啊。我觉得动动脑筋,一直想着我们是没GPS的哦就可以了,难是真的挺难的,但我2次都没出过啥大错啊没去过的地方, 没 gps 只靠地图和地标找到自身位置..... 这个技能..... 很多人掌握不了,我觉得最少一多半(不论男女)这方面会比较吃力.....
引用 的话:没去过的地方, 没 gps 只靠地图和地标找到自身位置..... 这个技能..... 很多人掌握不了,我觉得最少一多半(不论男女)这方面会比较吃力.....是不是他们给你讲好多术语啊,我最烦把本来没多复杂的东西先术语化,我们就是玩,没人教,手机只能用功能机,其实不难啊,我觉得这么几点吧:制高点(得到一次精确观察、校正方位的机会);标志性建筑(确定和制高点的相对位置);回头路(这点最难,确定你刚刚走过的路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定向运动一般都栽在走重复路线上),就这些了啊。当然要有指南针哦,如果你是指没有指南针那我膜拜。其实要一句话,就是通过指南针和地图,把GPS模拟出来。我觉得最大的难点在于,玩票嘛,所以地图有时候是错的,基本所有票友都载到找路上了,其实定向运动对体能是个很大挑战,但实际玩的时候,由于对手都很菜,所以只要能找到路,就能赢;实际玩还有一个难题:队友不听话,你表现出你是老鸟他们确实会信,但多数人受不住挫折,你带着纠错几次他们就没信心了,意见就不统一了,这个时候很影响脑子分析速度的,更容易误判。我玩过2次,一次城市一次山区(其实是景区),感觉最深的就是地图错了简直坑爹啊,累的时候多走500米队友都有杀你的心啊。
引用 的话:是不是他们给你讲好多术语啊,我最烦把本来没多复杂的东西先术语化,我们就是玩,没人教,手机只能用功能机,其实不难啊,我觉得这么几点吧:制高点(得到一次精确观察、校正方位的机会);标志性建筑(确定和制高点...没什么术语..... 我自己看地图,找方位毫无障碍..... 没去过的地方,没看过的地图,半夜里起来坐卡车后斗里,拉出去几百公里半梦半醒......到地方.... 指南针,手电扫了几下地图,基本上就找到了几个可能的定位点.... 没有指南针也并不是不行,但失误就直线上来了,地图上的很多点会列入嫌疑范围but,其他人不少人给折腾惨了..... 基本上找不着,还有一定要说指南针上面的 N 不是北的.... 最惨的是,就是建立不起地标和地图的对应.... 你告诉他,咱们在这儿,他就立刻活了... 不告诉,打死也不知道自己可能在哪儿..... 你把他放到地图上唯一的大河急弯,他都不会定位....地图错了的话..... 那非战之罪.....
引用 的话:其实我觉得好像没有什么不对。。。毕竟男女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不一样的玩的玩具也是不一样的。。。男孩子玩具多偏向于乐高积木、小车车、可拆卸的变形金刚等等这些可以锻炼空间思考能力和培养方向感的东西。女孩子的玩...小孩玩玩具你给他买什么就玩什么呗,没有什么固定的。我妹玩了10年女孩玩具,送变形金刚照样玩。
居然撕轮子哥2333333,好歹是知乎温兆伦三大码农之一的啊23333
看过一篇论文说男性在空间识别能力是天然要比女性好的,但是这个优势可以用教育填平。人都有不同,发挥所长避开所短就好了,何必撕?
引用 的话:其实我觉得好像没有什么不对。。。毕竟男女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不一样的玩的玩具也是不一样的。。。男孩子玩具多偏向于乐高积木、小车车、可拆卸的变形金刚等等这些可以锻炼空间思考能力和培养方向感的东西。女孩子的玩...说到不会看地图(注意这跟方向感好不好有时还是两个问题呢),我发现有一个群体被忽略了,就是中学阶段地理教育弱化的学校出来的学生……据我部分大学同学反映,他们的非地理班基本上地理课也就学个囫囵(初中阶段则是地理课经常被其它主课挪用),而且大部分在上大学前没出过远门,平时也少有用到地图的时候。所以他们的看地图能力真的……弱爆了……不过有心学的学起来也很迅速。
引用 的话: 确实在偷换概念,不过换的是题主家女朋友,换成了全体女性。不知道她是故意借题发挥搞性别歧视,还是她本人就是单纯特发性脑残。我觉得吧, 的确是在偷换概念,但是是如6L所说,把通用的跟专用的东西作比较,而不是性别歧视 真正的性别歧视是:1. 把“女朋友不会看地图”直接上升到“女性不擅长看地图”2. 因为反驳者上了一堆化妆品,就默认这是女孩子用自己擅长的领域来反驳 试想想,如果1.这个 是个男的或者2.上的是一堆电工用品图,或者昆虫图鉴其他都不变那么这个话题还会往性别歧视的方向跑么?
怎么办,作为一个妹子我认不清那图里的化妆品却从小玩乐高【托腮 这跟我是偏t的拉拉有关系么?
很想把楼主批判一番,但话都被楼上抢完了…来自
引用 的话:很想把楼主批判一番,但话都被楼上抢完了…其实我觉得很讽刺,本来笑一笑就完的事情,居然很多人认真的分析起来..............这种较真的精神是认真还是无趣?
引用 的话:其实我觉得很讽刺,本来笑一笑就完的事情,居然很多人认真的分析起来..............这种较真的精神是认真还是无趣?太老的段子了,何况你发的帖很多都有讽刺意味,不是谁都只觉得好笑…来自
引用 的话:其实我觉得很讽刺,本来笑一笑就完的事情,居然很多人认真的分析起来..............这种较真的精神是认真还是无趣?不能从日常现象中发掘出深刻意义的人是无趣的
引用 的话:太老的段子了,何况你发的帖很多都有讽刺意味,不是谁都只觉得好笑…可能被讽刺到了的人群会努力的解释这种行为其实不白痴吧。
引用 的话:不能从日常现象中发掘出深刻意义的人是无趣的从日常现象中发掘出深刻意义,这种行为勉强可以作为一种爱好。既然是爱好,那就萝卜青菜了,与有趣无趣无关,而且似乎更偏向于无趣。
引用 的话:觉得吧, 的确是在偷换概念,但是是如6L所说,把通用的跟专用的东西作比较,而不是性别歧视 真正的性别歧视是:1. 把“女朋友不会看地图”直接上升到“女性不擅长看地图”2. 因为反驳者上了一堆化...你没有想过化妆品也不分男女么?刻板印象有:男性擅长地图女性不擅读地图女性擅长化妆男性不懂化妆以上没有精确的社会调查我是不信的,中国人还都擅长炒菜、按摩和数学呐!┐( ????? )┌ 怪我咯来自
的确有这种脑残女呀,不过她的目的是为了有借口装傻稳男的
引用 的话: 确实在偷换概念,不过换的是题主家女朋友,换成了全体女性。不知道她是故意借题发挥搞性别歧视,还是她本人就是单纯特发性脑残。大舅哥什么时候成女生了?还和轮子哥撕。。。。也不怕被人举报又被封一次。。。。
引用 的话:大舅哥什么时候成女生了?还和轮子哥撕。。。。也不怕被人举报又被封一次。。。。轮子哥跟他撕个毛线啊,不务正业。赶紧带逛啊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自动投注程序手机版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自动投注程序手机版
&&自动投注程序手机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金融战争 谁主沉浮详情请访问:
字号:大 中 小
四、公司估值
一)风险思维
二)价值评估基准
三)公司价值的定义
四)估值思维
五)如何读财报
六)给公司估值
七)估值思维(投资思维)问答
1、宏观思维
&&&& A.从整体的角度看
&&&& B.通胀的影响
&&&& C.对大盘的认识(估值)
2、思考的逻辑一
&&&& A.基础逻辑
&&&& B.投资的基本逻辑
&&&& C.投资逻辑哪里有
&&& 3、思考的逻辑二
&&&&&&&& A.逻辑没搞明白
&&&&&&&& B.逻辑上有“问题”
&&&&&&&& C.从逻辑上讲
4、理性和平常心一
&&&&&A.平常心内涵
&&&& B.平常心是道
&&&& C.理性是投资的基石
5、理性和平常心二
&&&& A.平常心最难(理性最难)
&&&& B.不理性(失去平常心)
&&&& C. 避免不理性(避免失去平常心)
6、理性和平常心三
&&&& A.理性和平常心最重要
&&&& B. “平常心+理性”有助于找到“本源”
&&C.拥有理性和平常心有好结果
7、理性和平常心四
&&&& A.保持平常心(保持理性)
&&&& B.理性地思考
&&&& C.常心做事(理性做事)
七)估值思维与问答
1、宏观思维
A.从整体的角度看
01. 网友:经常读段总的博文,有个感慨:按理说段总没必要这么辛苦,一是辛苦的发文章,二是辛苦的回复评论,不像国内绝大部分有钱人,都在辛苦的应酬。呵呵,段总在做一件大好事,谢谢。
想请教段总两点(呵呵,先谢谢了):
1、很多人很看好中国大陆的未来,我想问段总,在当前制度体系不做大的变更前提下,中国的未来真的会那么美好吗?很想听听在国内实体经济领域打拼多年的您能够发表点宝贵意见。
2、我看了看巴老09年初的就对公开上市公司部分的投资组合,消费类占比超过40%,其次为金融(20%),其中很多是跨国大企业。假如说制度、文化等都不是问题,不知道我们面对美国这些占据了先发优势的企业的竞争中,我们是否同样能够在很多领域成长出同样多的、甚至更伟大的企业?()
段:如果好玩就不辛苦。
1、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只是不知道你说的未来指的是多少年的未来?体制我也相信早晚一定会改的,因为不改进是会走不下去的。我们只是不知道这种改变需要多少年。太快肯定是不好的,fast is slow就是这个道理。太慢的机会成本又太高。这个大老板不好当啊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47.gif" __6__="ev_">。
2、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些企业,也不知道你的更伟大的定义是什么。客观讲,我个人的感觉总体上中国的企业水平目前还有点像我们的篮球,要更伟大好像不太可能啊。体制很可能是制约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这两个东西变过来,尤其是文化要改变非常不容易,没有个一两百年恐怕不行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6__="ev_">。(博文:《博友发言的要求以及加博友的条件》)
02. 网友:看了段老师的许多以大陆地区为主要市场的投资对象和观察对象,包括投资过的:yahoo背后的阿里巴巴,网易,创维,万科;游戏股:巨人,完美,畅游等;您看好而没有投资过的:腾讯,格力等;大体上按照通俗的所有者和所有制分类,都是民营企业。
在您对于创维的评价中,您说:由于体制的因素,我个人一直认为创维是中国彩电行业里最健康的企业了。
您也说过当时美国某家渠道公司也来找了步步高,一听说要开无法撤消信用证掉头就走。而这家渠道公司造成了当时最大的一家国内彩电企业多年后一次性巨量撇帐,这家彩电企业是国企,当家者也是当年红极一时的企业家。
印象里,还有一次,是您谈到海尔的时候,原文我没有找到,也有些记不住了,我个人理解的意思是:您欣赏张先生这位老大哥,但是老大哥式的企业由于体制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而影响了发展(这里没有找到具体文字,有些不确)
而您看好而没有买入的格力,除了或有的价格因素之外,您说:印象中格力空调好像也还不错,就是不知道现在的高层还能干多久。
我个人理解这其中其实也包含了体制问题。60岁年龄,Bartz(卡罗尔?巴茨)可以继续干,董明珠这样优秀的企业家就要退下来。
我个人看了王石的“道路与梦想”,也讲到了他曾特意去探望当年红塔集团的褚老先生,看得出这位无畏的硬汉心中也有不小的感慨。当然王石先生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通过持续而不断的努力,终于将万科的所有制结构股权结构改造的更加合理,管理层有比较大的工作空间。
正正反反的例子,加上投资者投资就是买入企业和企业未来的出发点,想请教段老师:体制因素和其带来的对于企业经营以及企业文化的考虑,是否是我们这些更多投资于国内企业的投资者应该多注意的呢。()
段:可能我在体制内的企业呆过,所以比较敏感,知道有些什么区别。这种区别不是随时都在,也不是哪里都能显现出来,但往往关键的时候就会发挥一些看不见的作用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6__="ev_">。(博文:《金融衍生品》)
03. 网友I:&昨日,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总经理陈飞为广大干部员工推荐了四本学习书目。两位领导在每本书上题写了荐书箴言。四本推荐书目及箴言分别为:
1、《再造卓越》(注:作者是写《基业常青》的吉姆柯林斯)――“增强紧迫感,实现新跨越。”
2、《企业未来之路》――“管理创新,科学发展,是企业未来之路。”
3、《价值观的力量》――“价值观是思想的精髓、是行动的先导!”
4、《管理十诫》――“离失败越远,离成功就越近。”
其实也知道诸如此类的也并不能完全代表出点啥,只是借此因由让自己多了个由头提问并想请段总对这个您以前贴出来过的个股有空时再看看,个人认为目前光其主营部分未来现金流折现后的价值“底线”对应现在的市值已经便宜了,而且还有一堆和未来还会持续产生的一堆一堆的“赠品”项;
所以目前最想问的问题是:
很想听听段总对长江电力企业文化的看法(哪怕是您一点点的直觉性的看法也行),好让我多少去了悟些对比着它的前任和历史的文化轨迹去大致判判他的现任和未来的文化有可能会朝哪个方向(逻辑上会越来越对还是越来越错)上去变化和发展??????!!!先致不胜感谢!!!()
段:我好像讲过我不懂长江电力。我没办法看看报表加上几篇报道就可以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企业。要搞懂一个企业经常是非常难的。
网友G:这两位老总是什么原因得到官位的?他们是水电专家或再投资项目的能力强?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不断收购整合电力能源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长江电力将来的盈利模式可能是什么?今年北方大旱,长江水量历史数据与将来十年水量关系可算出来吗?公司电力设备的维护成本比较其它公司怎么样?如果你能帮忙回答这些问题,我可能谈些对你有帮助的看法。
段: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投资国营企业最大的困惑就是有些未来的东西不知道怎么把握。(博文:《博友发言的要求以及加博友的条件》)
04. 网友:段总,您去年在浙大“金融危机下的资产保值”的主题报告会上的讲话视频我怎么也搜索不到,能否安排您的助手上传一下?文字性的内容也好!谢谢了!&()
段:我记得当时就是个聊天而已。我的观点是,不知道如何在金融危机时对资产保值,但如果你有闲钱,应该在这种时候去找便宜东西买而增值。危机对有些人来讲是危,对另一些人则可能是机。(博文:《大家过年好!》)
05. 博文:《2013年12月15日》(巴菲特与马里兰大学MBA学生的交流发言)
问题4:你为何把高盛的认股期权转换成了公司的小比例股份?
巴菲特:高盛和通用电气,在2008年我们帮助支援他们,这个我做梦都没想到(想象一下,通用电气打电话告诉你他们需要你的财务援助)。伯克希尔获得附有股票认购期权的优先股,期权的期限为5年(2013年9月到期)。股票期权可以购买50亿美元的高盛普通股和30亿美元的通用电气股票。如果我们行权,我们将要另外投资80亿美元。这两个公司不希望发行这些新股。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决定,既然他们不想发行这些新股,我们也不想花80亿美元,我们就做个解决方案,双方都乐意。我们不想花钱,他们也不想发行新股。
最终,伯克希尔获得价值约20亿美元的高盛集团股票,而不用花现金,而通用电气仅2亿美元。伯克希尔目前只剩一个美国银行发行的期权。我们拥有的期权可让我们以7.14美元每股购买7亿美元的股票(约50亿美元),2021年8月份到期。我们将持有这些期权直到价值提高,或者持有到期。
高盛和通用电气的交易挺有意思――5年前谁能想到这些。因为雷曼,货币市场坍塌了。货币市场基金持有大量雷曼票据。形势一夜之间改变了,雷曼倒闭,3000多万相信货币市场基金是安全的美国人损失惨重。这导致主要的货币市场基金“跌破面值”并贬值。货币市场进行着一个巨大的无声电子赛跑,在雷曼倒闭后的三天内,有35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和1.75万亿美元的基金流出。所有的货币市场基金都持有商业票据,像通用电气等公司也持有大量商业票据。之后,美国工业几乎停滞。乔治.布什说:“如果货币不放松,这些混蛋都会完蛋”――我相信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济描述。这是为什么他支持鲍尔森和伯克南,因为公司都依赖商业票据市场。
在2008年9月,我们到达了深渊。如果鲍尔森和伯克南不干预,再过2天,一切都完蛋。伯克希尔一直持有约200亿美元的现金,听起来比较疯狂,不大可能需要这么多现金,但若在未来100年的某些天世界又停止运转了,我们将做好准备。将来会有些危机,也许就在明天,到时你会需要现金,那个时候现金就像氧气。当你不需要时,你没有注意到它,当你需要时,它成了你唯一需要的东西。
我们运营的流动性超过其他公司,我们不想依赖银行。美国财政部没有权限去给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他们的权力来源于国会。鲍尔森在2008年9月份建立了一个外汇稳定基金去给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这个措施阻止了货币市场基金的继续流出,危机结束了。
在你们的一生中,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发生几次。当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时,注意两点:1.保护你不被伤害,2.如果你有现金和勇气,你将有机会以不可思议的价格购买东西。恐惧会迅速蔓延,具有传染性。这和智商无关。信心只会一点点恢复,不会立刻恢复。会有一个投资市场瘫痪的时期,此时你不希望欠别人钱,如果你有钱,就去买入。“别人恐惧时你贪婪,别人贪婪时你恐惧”。
06. 网友Y:段先生,价值投资者是否要重视宏观经济呢?()
段:了解总是要的,但不是每天看消息的那种。长期而言,对宏观经济还是要理解的好。
网友S:阿段看宏观经济是怎么个方法呢?经常有一些据传的信息会引起股市的波动,后来又有人出来辟谣,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请教下,阿段是怎么过滤宏观资讯的?
段:除非你懂,不然这些东西只能让你糊涂。不过,作为投资人,我认为对宏观经济还是要了解的好,至少要懂一般的经济现象。(博文:《I have nothing more to add》)
07. 网友:请教段总:价值投资者真的不关注宏观经济吗?Buffett说他不是一个macro guy.但是他也有在股市整体overprice的时候彻底退出的时候。
具体一点的问题:现在中国房市泡沫明显。如果房市泡沫破灭,经济可能严重倒退。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中国公司的股票(例如GA)不危险吗?()
段:他退出的是个股,不过正好是在整体也很贵的时候。(博文:《关于博客的声明》)
08. 网友D:巴菲特说如果只是照格雷厄姆的选择,选择烟蒂型投资,会比现在穷的多,段总有一句话不太明白,这里只是说了10年,实际上评估一个公司如果能够用更长的时间去评估的话, 可能会更清楚些(但更难)。有些不太理解段总的清楚与更难()
段:时间越长当然越难评估,但如果你能做到那就更清楚能否投资了。喜诗糖果是个很好的例子,巴菲特看到了很远,所以就投了。
网友Q:时间越长.越只能看到一些质化的东西:如文化,竟争优势。很难想象出赚多少钱啊()
段:呵呵,你说的也对。角度有一点不同。在所有的假设条件中,时间越长,变数越多。如果能找到时间长也不变的公司,那就是最好的投资标的。巴菲特的公司里就有不少这类公司,他们的优势不会随时间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博文:《现金流量折现法》)
09. 网友:互联网对于社会是极为美好的,但是对于资本家来说纯属祸害---,对百度,对腾讯的股东也是有益的,对不?()
段:你把所有投入互联网的投资加起来计算回报再减去同时由于互联网兴起造成的其他行业的亏损,就明白芒格讲的是什么意思了。巴菲特和芒格早就讲过,他们不喜欢变化,但如果你能看懂这些变化,你将赚大钱。(博文:【转载】芒格主义)
B.通胀的影响
01. 博文:《再更正》()
上篇嗦版里忘了在未来现金流后面加折现了。折现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不懂不行。
有些公司拿着很多现金却无法有效利用的话,实际上这些现金是在贬值的。最好的状况是在不用分红的前提下可以维持资产回报率。
“另外上一篇我说的最小机会成本是无风险国债回报,后来想了想,觉得也有问题。实际的最小机会成本应该是通胀率。也就是说,如果手里的钱的回报率赶不上通胀率的话,实际上是在亏钱。” 这一段改成下面的意思了:
通胀率其实不是机会成本而应该是“基本回报率”,在投资时其实无法考虑通胀率,但可以比较利率。也就是说,最小机会成本还是无风险国债回报。
网友:段总,您好,我觉得机会成本还是无风险国债合适一点。因为无论你把钱投在哪个渠道,比如国债、股票还是其他,都要面对通胀对收益的侵蚀,既然通胀不可避免,因此就不能算是一个机会问题。而且如果某一年通货紧缩的话,就不太好解释了。()
段: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我想你是对的,通胀率其实不是机会成本而应该是“基本回报率”,在投资时其实无法考虑通胀率,但可以比较利率。(博文:《再更正》)
02. 博文:【引用】巴菲特31年股东信精华---1()
(18)对于购并的对象,我们偏爱那些“产生现金”而非“消化现金”的公司。由于高通胀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它们必须将所赚得的每一块钱再投入才能维持其原有的生产力,就算这些公司帐面数字再好看,除非看到白花花的现金,我们对之仍保持高度警戒。(1980)
03. 博文:《芒格的投资原则清单》()
1. 风险――所有的投资评估必须先从评估风险开始,尤其是声誉风险。
1) 结合了合适的安全边际。
2) 避免与个性有问题的人打交道。
3) 坚持给假定的风险提供适当的补偿。
4) 时刻牢记通胀和利率风险。
5) 避免犯大错误,避免资本金持续亏损。
04. 博文:【转载】芒格主义()
(26)“I remember the $0.05 hamburger and a $0.40-per-hour minimum wage, so I’ve seen a tremendous amount of inflation in my lifetime. Did it ruin the investment climate? I think not.”
译文:(26)我以前那个年代,汉堡包5美分一个、最低时薪是40美分,所以我算是见证了巨大的通胀了。但它摧毁了投资环境吗?我不这么认为。
段:投资是抵抗通胀的最好办法,不是最好办法之一。所以没有闲钱投资是件痛苦的事情。
05. 网友:国内要7000多,香港好像也没有货。如此,IPAD2卖的依然很火。很是期待IPAD2.....不过看到买了没几个月的IPAD,骤降1100,心理哪个哇凉啊!!()
段:ipad现在好像可以卖原价了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9.gif" __6__="ev_">。再说,一般电子产品会随时间贬值的,但OPPO蓝光DVD palyer是个例外,也有点意外,不信的可以上网查查ebay上卖的我们几年前的DVD palyer和蓝光DVD player都是什么价。
网友:oppo的产品在国内同样如此,不过我是很担心的是现在通货膨胀,电子类产品少有涨价的(内存除外),最近连我吃的馒头都涨价了。未来还有什么不涨价的?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2.gif" __6__="ev_">()
段:要什么都不涨价你才该哭呢,40年前不就是这样吗?
恶性通胀是很讨厌的东西,但价值投资做得好就能对付。(博文:《说说iphone(4)和ipad(2)》)
06. 网友:段总,6.通货膨胀是投资者的最大敌人。这句怎么理解?()
段:通胀的情况下货币会贬值。如果你赚钱的速度没有贬值快的话,实际上你是亏钱的。
大多数人把每年赚的大部分钱花完了,就没有这个问题。(博文:《巴菲特自述:我的城堡和我投资的5+12+8+2法则》)
07. 网友:我等“巴菲特”出来说可以买股票了再买进还不迟.()
段:巴菲特每次说的时间都不太对,但最后都是对的。这一次他已经说过了,包括股东大会他也说了:拿着现金是最危险的。记得有一次他说“我只是早了3年而已”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__6__="ev_">。
网友:段老板,为什么“拿着现金是最危险的”?我怕输,再输就要去麦当劳找工作了,还不知道“麦当劳”会不会给我工作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3.gif" __6__="ev_">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2.gif" __6__="ev_">
段: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6__="ev_">
由于未来通胀一定会来,钱将不如以前值钱。比如,我记得90年代初一万块还算挺多钱的,现在在很多地方还不够买个放凳子的面积。(博文:《Omaha(2)》)
08. 网友:找到一个让自己放心的算法,中国15岁以上人口约11.5亿,2011年人均消费酒精6升位于世界中下水平。假设11.5人口中只5%有能力消费茅台约6000万人,再假设这些人酒精消费量只有人均值的一半3L,其中50%是白酒1.5升,其中茅台占0.5升,则这群人一年消费纯酒精3万吨,换算成白酒约6万吨,现在茅台年产量不到4万吨,则至少可以增长50%,每年通胀2%,则10年为20%茅台有提价能力。所以10年业绩至少可以翻一倍吧,10%+&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
段:我没算过,但认为茅台只要能解决假酒问题,销量还会上升,而且价钱也会至少赶上通胀。(博文:《2013年03月09日》)
09. 网友:53°茅台出厂价上涨时间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零售价为8元加120张侨汇券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零售价120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零售价140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8月,出厂价提高至218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0月,出厂价提高至268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2月10日,出厂价提高至308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3月1日,出厂价提高至358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月11日,出厂价提高至439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月1日,出厂价提高至499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2月16日,出厂价提高至619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9月1日,出厂价提高至819元()
段:看上去这个提价速度有点赶不上通胀率啊。
茅台的提价似乎不太有章法,其实每年小幅提两到三次价钱可能会好很多吧?每个季度涨1-2%大家都没啥感觉,存酒的人也觉得很舒服,管理上解决起来似乎也没那么难的,一方之言而已,不知道公司具体情况。(博文:《大师赛》)
10. 网友:可是我很愚钝,从来没有弄懂过一家上市企业,我是不是就不能买股票了呢。但是我又怕钱存在银行被通胀杀手抢去,怎么办?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3.gif" __6__="ev_">()
段:被通胀抢好过在股市亏。(博文:CCTV《对话》:巴菲特和芒格)
C.对大盘的认识(估值)
01. 网友:图表技术分析的准确率是很有问题的,会有很多时候,技术分析都认为会跌,等你卖了,他猛涨。所以技术分析不敢下重手,心里没底啊。我记得原来股市涨到点位很高好像是5000点吧,段大哥就在一次访谈中明确说了我是看有点高了,玩玩可以,赌身家是万万不能了。段大哥说过3000点也不便宜。但是我看没有哪个“技术”专家明确说过这样的话。
再有就是资金大到一定程度,根本没法波段。买和卖都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段:我对大盘的判断很简单。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把所有股票买下来,然后赚所有上市公司赚的钱,如果你觉得合适,那这个大盘就不贵,不然就贵了。(这里还没算交易费呢)(博文:《Omaha(2)》)
02. 网友L:段总,从4月份开始中国政府开始调控楼市,就我所在的深圳而言现在已经房价开始下跌,而内陆的房价很多还在涨,比如说银川现在6000多到7000,很多人说要到1万,一个西部100万左右人口、人均收入1000元的城市,这是目前很多二线城市的状况,在成都可以看到3环线外全部是盖房子的,我们发现连农村的农民现在都在想办法到处借钱买房子,因为大家都在说房价会涨。而今天A股已经到了2491点,如果以价值投资来分析,我们如何分析目前A股股票的价值。()
段:不知道你能否有数据了解这个A股市场。如果你用整个A股的企业价值(市值+负债-现金)去买下所有A股企业的价钱便宜吗?如果便宜则A股就便宜了,如果贵就还是贵。我没有数据,没分析过。
对于房价,如果你自己需要房子住,比较一下是租便宜还是买便宜就知道房价贵不贵了。短期而言价格和价值是有可能背离的,长期不会。
网友T:如果A股整个市值超过整个GDP那么我就认为牛市已经接近到顶了。
如果A股整个市值低于GDP的1/3或者还要低,那么接近熊底了,看好的股票可以买了,也差不多了。
如果价值投资者能结合上大波段的话,至少可以买到比较便宜的优质股票,卖出的话都无所谓了,不是涨的太离谱多放一段时间可能更好。
段:这就是把大市当一只股票,对判断大市会很有帮助。
网友T:是的,我在判断大概买点的时候,就把整个A股的市值跟过GDP比,要是在GDP的1/2以上,我就不再买股,虽然错过了苏宁电器,但这样做犯错的概率低。
网友K:这就是所谓“证券化率”。不过TOPCP兄弟你能说出“要是在GDP的1/2以上,我就不再买股”这话,如果严格执行的话,真是一条不错的规则。
以前没有这样做到并执行。
段:他这话对大盘而言是有道理的,对个股没道理。真这样做就说明他非常棒,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38.gif" __6__="ev_">,是成长股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__6__="ev_">。(博文:《几本价值投资必读之书》)
03. 博文:《投资指数?》()
3. 好像巴菲特早就讲过,对大多数投资人而言,在指数便宜的时候投资指数是最好的办法。我同意。
04. 段:希望赚到钱的人每年拿出一小部分利润去帮助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不要等到像巴菲特那么有钱才开始做这件事(不要以为帮助别人是那么有钱的人干的事),因为需要的人可能等不了那么久。()
网友:努力去做到,等A股指数涨到4000点(因为这一两年内指数涨到4000点大部分A股已经超出了它的价值),我就全部清仓了,卖了之后涨到天上去也不关我的事,已经超出我的能力范围。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
段:到4000点的时候再说。现在说的感觉像是解套心切的样子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__6__="ev_">。
再说,投资在任何点都可能找到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只是大盘低的时候要容易非常多。(博文:《好好投资的一个理由--转帖》)
05. 网友:我不得不说,虽然任何时候都有投资的机会,现在一定是最好的时机。我的问题是缺钱,房贷,小孩子等各项开支。真希望现在的行情能持续一年,这样我还能存点钱投资。现在是下大注的时候。投自己懂的企业。()
段:投资是一辈子的乐趣,现在也未必就是最好的机会。只有你了解的好公司特别便宜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机会,和大盘其实不一定有关。(博文:【引用】2011年9月13日粉色暴走 The Walking Wahines-2&)
06. 网友:段总,美国股指已经达到17个月高点了,这个时候你的策略是什么?加仓减仓?()
段:我买卖股票不是基于大盘的,所以和它是否高点无关。
如果我投资指数的话,我肯定不会加仓,因为便宜的时候肯定早就进去了。当然,如果有新的钱出来的话,还是要考虑一下是否加仓的问题。我发现我回答不了是否要因为大盘而加仓的问题,没什么概念。(博文:《Tiger is coming back!》)
07. 网友:我朋友也和我讨论这个问题。他主要说巴菲特逝后伯克希尔会江河日下,走下坡路。我说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我相信伯克希尔能找到第5级经理人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7)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6.gif" __6__="ev_">。()
段:我以前也不是很想得清楚后巴菲特时代会如何,最近突然想通了至少brk以后的表现也不会比大盘差,至少不会比各种基金的平均表现差。只要brk不是被高估的(事实上现在应该不算高估),长期来讲,普通投资人如果买其他基金就不如买brk。(博文:《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2、思考的逻辑
A.基础逻辑
01. 网友:请问段总。逻辑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啊?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26.gif" __6__="ev_">()
段:很具体也很抽象。
段:逻辑本身应该是抽象的吧?可以用来考虑很抽象的问题但也可以用来考虑很具体的问题。
也许初等数学里的平面几何和集合等会对训练逻辑思维有帮助?(博文:CCTV《对话》:巴菲特和芒格)
02. 网友D:领教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确实应该寻找善良的企业。您是个很有慧根的人。谢谢。不过从哲学的角度,我更同意这位兄台的理解:
网友长安:善良的人不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不一定善良;
但只有善良的人才会得到幸福。。()
段:我写这一条时就想到一定会有人说很多“不一定”。
什么时候这些朋友能搞清楚“充要条件”啊。这世界没有成功的充分条件。
网友Y:您的意思是“必要条件”吧,就是善良的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一定善良?就好像本分经营的不一定能成功,但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本分经营?对不?
段:充分条件的意思是:只要有就一定行的条件。
必要条件的意思是:必须要的条件。
记得这是初中学平面几何时学的,很久以后才搞明白。
记得高考时有人说自己数学挺好的,就是语文不太好,看不懂题,所以数学也没考好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47.gif" __6__="ev_">。现在想起来大概是逻辑不太好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6__="ev_">。(博文:《成功的组成因素》)
03. 网友Y:股票投资,投资逻辑很重要,最重要是想明白充要条件,不想明白买了也会拿不住的。
举几个例:如果投资万科,一定要想明白房地产行业调控对万科的影响,想不明白拿着是睡不好的。投资茅台,不想明白三公消费对茅台的影响,认为茅台是靠三公消费支撑的,相信是不敢买的。投资苹果,看不懂苹果的ios平台的未来,相信拿着也睡不好。()
段:什么是充要条件?投资的充分条件是啥?
网友Y:不经思考的发言,真是个悲剧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6__="ev_">(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区别没搞清楚就说了)。股票投资的充分条件(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好的管理团队、好价钱)
我上条的表达意思应该是:股票投资最重要的是充分条件(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好的管理团队、好价钱)。碰到具备充分条件的公司出现好价钱,要想明白导致公司出现好价钱的关键点(例举了三个公司),想不明白买了也会拿不住,其实还是要懂这个公司。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
段:你可能其实还不懂什么是充分条件。基本上可以讲投资里是无法找到充分条件的,你说的这个不是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的。投资里甚至必要条件都很难找到。
段:在逻辑学中:
当命题「若 A& B」为真时,A 称为 B 的充分条件。当命题「若 B& A」为真时,A 称为 B 的必要条件。当命题「若 A& B」「若 B& A」皆为真时,A 是 B 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同时,B 也是 A 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充分且必要件,亦可以充要。
当命题「若 A& B」为真,而「若 B& A」为假时,我们称 A 是 B 的「充分但非必要条件」,B是A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反之亦然。
段:我觉得搞懂什么是“充要条件”对投资特别重要。
记得第一次接触“充要条件”是在初中平面几何里,当时好像没懂。后来考大学前复习平几时才懂的。
我发现大多数“投资人”对“充要条件”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没搞懂的,结果就是会有很多逻辑错误。
段:举个例子:为什么说“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好的管理团队、好价钱”也不是可以买的“充分条件”?因为这样的公司也可能犯致命的错误,只是具备这种条件的公司犯致命错误的概率比没有这种条件的公司低很多,康复能力强很多,所以投资这种公司成功的概率高很多而已。
段:投资里最难的地方就是找不到可以投的“充分条件”,如果有的话,那电脑就可以比人脑厉害了。
“投资界”总是有人试图找出一种不用懂企业就可以在股市上赚钱的办法,他们永远都不会找到的。如果能找到的话,这个办法应该早就找到了,那现在投资界赚钱最多的一定是数学家。
在美国,我确实见过很好的大学里有些教授依然在试图找到通过数学用电脑就可以赚钱的办法,他们的逻辑推理的前提里有些假设是不对的,所以后面的结论不管多“高级”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有意思的是,这些教授大多数都是我曾经的同行---计量经济出身的(我曾经是人大计量经济学的“烟酒生”哈。)
网友T:嗯,段大哥说的这一段很深奥,我没怎么看懂,假如企业的业绩持续上涨就会导致股价上涨,那么业绩不断上涨就是股价上涨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是这么理解吗?另外请教您,这一段是不是还是可以理解为概率,当概率大的时候,就可以重仓。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
段:你好像还是没明白充分条件的意思哦。用平面几何里的东西比较容易看清楚。比如: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是互为充分条件,意思是等边三角形必为等角三角形,同时等角三角形必为等边三角形。企业业绩的持续上涨未必一定会导致股价上涨,所以他不是充分的。比如有一家公司现在一年每股赚一分钱,股价100块一股。在未来20年里这个公司每年的盈利都有20%的成长,20年后该股价一定会涨吗?
网友Y:前面在不明白什么是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意思就发言说股票投资有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在你回复后,还是思考在股票投资中怎么找出充要条件,所以会得出了很牵强的答案。用功夫熊猫的一句台词来形容股票投资中的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我私家汤的绝密食材,就是…什么都没有。
(说句惭愧的,为了了解什么是充要条件,我去找了一个高中的数学老师,她说:在数学当中如果不是充分条件肯定不是充要条件,如果不是必要条件肯定不是充要条件。)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
段: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6__="ev_">看上去你好像依然不明白。
必要条件容易理解,就是必须要的条件,比如喝水是人能够生存的必要条件,就是没水人就无法活下去的意思。
充分条件的例子现实社会不好找,数学里好找。
投资里没见过充分条件,投资投的是概率。(博文:【转载】关于“善”的十个难题)
04. 网友:“举个例子:为什么说“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好的管理团队、好价钱”也不是可以买的“充分条件”?”,“投资里最难的地方就是找不到可以投的“充分条件”,等等,既然找不到,那么投资的充要条件到底是什么呢?脑子被转晕了。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27.gif" __6__="ev_">()
段:投资里没有充要条件,就是没有数学公式可以用的意思,所以不存在投资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的问题。如果明白什么是充要条件,就会明白我什么意思。(博文:【转载】关于“善”的十个难题)
05. 网友:(借钱、做空、做不懂的)是投资失败的充分条件。其实,要做到不借钱和懂企业也是需要相当的时间(这是开始投资前的必要条件)。好消息是做自己能力圈里的喜欢的事,容易并乐在其中并往往有机会有闲钱,如果有闲钱的同时还喜欢投资(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有机会弄懂“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价格、好的管理人”,段大哥,我这样理解对吗?()
段:借钱、做客、投机都是有诱惑的,未必一定会失败,所以也不是充分条件。看来充要条件的逻辑确实不好懂。(博文:【转载】关于“善”的十个难题)
06. 网友:以前推崇并一直运用“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的理念,10多年来自我感觉很好,只是我没足够的智慧明白,少了“做对的事”为前提,会有付不起的代价在前面等我;上周自驾出游,为了在唯一的好天气前赶到黄山,一路超车,结果在一个弯道右侧上坡超车时,只差一线线就和对向车撞上!!现在想起来还头皮发麻,越想越后怕。误以为自己懂段大哥经常说的“做对的事,并把事情做对”、“从长期看”、“从10年、20年的时间来看”,没想到差点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懂一点: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到尽量快。()
段:“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到尽量快”?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6__="ev_">说明你依然完全不明白!
我以前说过的是“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
网友:以事实和逻辑为前提,理性的选择一个“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最后能以还不错的速度安全的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说“安全”是个自然的结果,而不是前提条件和自己的主观判断。(请问段大哥,我这样理解对吗?)
以前犯的那些错误,基本都是屁股指挥脑袋了!谢谢段大哥的指点,把我以后犯致命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了。您这两句宝贵的话对我来说是无价的,谢谢您!另外我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短,在逻辑这块非常欠缺,请问段大哥,关于这块除弄懂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外,还有别的好推荐吗?()
段:如果能搞懂充要条件的话,就没有更好的了。如果你搞不懂,别的其实也没用。逻辑思维能力大概是可以通过多思考慢慢培养的,所谓的“正规教育”未必就能帮上忙。(博文:《Tesla》)
07. 网友:有一天你就是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
段:这个逻辑反了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6__="ev_">。(博文:《&妙语连珠!马云给正在奋斗中的人的经典语句》)
08. 网友:段大哥,我看到您参加了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后的中欧商学院组织的一次讨论,参会的还有赵丹阳和李路。此外您还参加了芒格股东会晚宴。()
段大哥坚持中国也可以复制出巴菲特。其他企业家持否定意见。()
段:呵呵,这是个逻辑问题。没人问我要多少年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__6__="ev_">。(博文:《巴菲特自述:我的城堡和我投资的5+12+8+2法则》)
09. 网友Q:我不相信一个逻辑思维敏捷的人。可以评判出艺术品的价值?()
网友A:我不相信一个逻辑思维迟钝的人,可以品味出艺术品的魅力。
段:呵呵,我不认为逻辑思维好的人就一定可以品味出艺术品的魅力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__6__="ev_">,反正我不太行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6.gif" __6__="ev_">(博文:《巴黎》)
B. 投资的基本逻辑
01. 博文:【转载】芒格主义()
(35)”You can progress only when you learn the method of learning.”
译文:(35)你只有学会怎么学习你才会进步。
段:虽然投资不需要大学文凭,但上过大学往往还是有帮助的(不是充要条件),因为大学里学到的东西主要是学习方法。
充要条件是什么?那是初中学的吧?反正我是初中学平面几何时学的,但好像是很久以后才真的明白。
充要条件的概念,或者说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什么是充要条件,什么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这些概念对投资很重要。
之所以我认为其很重要是因为我发现大多数人在逻辑上其实是不懂什么是充要条件的,我认为至少有85%的人在投资上不明白充要条件。
02. 博文:《2014年3月3日》(2014巴菲特致股东信:我最好的投资是什么)
现在说回本?格雷厄姆。我在1949年买了本所著的《聪明的投资者》,并通过书中的投资探讨,学到了他大部分的想法。我的金融生涯随着买到的这本书而改变了。
在读本的书之前,我仍在投资的环境外徘徊,鲸吞着所有关于投资的书面资料。我阅读的大多数内容都使我着迷:我尝试过亲手画图,用市场标记来预测股票走势。我坐在经纪公司的办公室,看着股票报价带卷动,我还听评论员的讲解。这些都是有趣的,但我并不为之颤抖,因为我还什么都不懂。
相反地,本的想法能用简练易懂的平凡文字,有逻辑地去阐明(没有希腊字母或复杂的公式)。对我来说,关键点就是最新版第八章和第二十章的内容,这些观点引导着我今日的投资决策。
03. 博文:《巴菲特自述:我的城堡和我投资的5+12+8+2法则》()
我的5项投资逻辑:
1. 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2. 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3. 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
4. 最终决定股价的是实质价值。
5. 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04. 网友S:我觉得看巴菲特和大道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让我树立了正确的投资逻辑,知道什么是对的,应该做的,什么是错的,不要去做。也说一下自己理解中的投资逻辑,有些理解会有错误,如果大道有时间希望帮我指出来。谢谢。
首先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是后面所有逻辑的前提,没有这一条,其他什么都不是。
那么买什么股票或者说是公司呢?巴菲特告诉我们要买能力圈内的,也就是你能看懂它在干什么,你觉得以后它可能会怎么样的企业。原则上凡是你能力圈内你觉得好的企业都是可以投资的,所以并不是说什么行业就一定不能投资,而能力圈的大小要看你的经历你的知识等等甚至要看机缘,也许你看了10年都没看懂但是某一天突然通了也是有可能的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
那么能力圈内的公司要怎么去分析呢?巴菲特也说了好的生意模式,好的管理层,好的价格。可以看到好的价格是排在最后的,至于生意模式怎么理解,引用大道的话――赚钱模式;这3个条件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但是能同时满足这3条的很少见,所以大道也说过找到一个能理解的好的标的很难。()
段:理解得很好啊,尤其是投资逻辑的理解很重要。很多人会更多地注意我投什么,但那个真的不重要。
网友X:用同样逻辑,能否用在找工作。比如,你希望你服务的企业有
-好的商业模式和护城河
-好的管理和企业文化
当然,如果你要投身到一家创业公司,盈利模式还没清楚的情况下,这个是不是比较难用以上逻辑难判断呢?
段:这个逻辑用在找工作上会非常好,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当然,开始找工作时往往人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得很透彻,但起码有这个逻辑的人会多少多花些时间在这方面考虑,而且一旦发现找错工作了就一定要尽快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对的事情”往往体现在发现是错的事情就要尽快改。
无论如何,在找工作时一定不要仅仅是为了找一份有薪水的工作,一定要有些“利润之上”的追求。我当年去中山工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喜欢玩游戏,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这个决定对我的后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
投身到创业公司的道理也一样,至少你想投身的这家创业公司一定要有什么东西特别触动你才行,要知道创业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没有利润外的追求很难走多远。我确实看到过一些人进入创业公司是因为创业公司会给期权,但那个东西对没价值的公司而言是完全没价值的。(博文:【转载】盘点8大致癌饮食习惯 90%白领易中招)
05. 博文:《引用 巴菲特名言语录&》()
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在一家好公司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商业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下的寿命史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
06. 段:dcf是什么?()
网友F: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段老师之前有很精辟的定义:)
网友H:段总估值不用DCF,我想也确实用不着,因为不会准确。用最安全的方法毛估估就可以了,判断肯定低估,段总可以神秘地定义为“估感”,有点“球感”的意思,这就是艺术的成分,呵呵。
段:其实DCF就是毛估估的,所以是一个东西。
网友F:这个说法很到位。巴老说就算他和芒格,同样的公司同样的数据,结果也不尽相同。有意思的是,巴老有时会说BRK公司股价高过或低过内在值,但从来不直接明说BRK当时的内在值到底是多少。芒格相反,披露年报时会告知WESCO股东内在值是多少,当前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了:)
段:反方是什么?我们这不是都是价值投资者吗?反方我根本就没加进来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__6__="ev_">。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的总现金流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博文:《关于估值的一点想法》)
07. 博文:《复习一下》&)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的总现金流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对投资,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买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很多。
08. 网友:段总好!最近正在向您的投资三原则靠拢。不借钱,不做空,不做不懂的东西。前两条已经做到了。在执行第三条时,发现自己之前投资的好多公司自己还没完全搞懂。真正最了解的就身边的格力与苏宁了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47.gif" __6__="ev_">。我卖了三年前买的中国平安(因为现在发现对它好多东西都不懂)加上自己省下的一些闲钱,放在银行有点难受。我打算跟您买点华侨城,再跟老巴买点比亚迪。我想了很久,觉得这也符合您“不懂不做”的投资原则。因为我对您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很懂。这样比较容易让自己坚信。把它大致看成是买了巴菲特的BKR股票与您的基金一样。请问段总我的想法对吗?还有想问您,您在09年为什么跟老巴买富国银行(你说过不懂银行的)而不是容易了解的强生,宝洁,沃尔玛啊?谢谢!()
段:首先你一定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逻辑关系,那就是投资一定要投自己了解或明白的公司,但不是说自己了解或明白的公司就一定要投。你要连这个逻辑都搞不清楚,“投资”会让你吃大苦头的。
老巴很懂银行,而且是WFC的董事,他说很便宜的时候那就是很便宜了。另外,我虽然不如老巴懂银行,但也不是一点也不懂,我看过他说的道理,非常认同。他们投的有些公司我就不太认同,所以不会跟。(博文:《雅虎:未来几年显示广告营收增长率可达16%》&)
C、投资逻辑哪里有
01.网友:我有点感触,芒格说投资要学物理,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
段:物理里有许多逻辑,有时可以用到投资里。(博文:《招行及其他银行》)
02. 网友:巴菲特有些思想是对的,但并非全部,更不可教条化。()
段:我觉得大家最好能明白什么是思考的逻辑,什么是思考的结果。我们要学的是老巴思考的逻辑,而老巴的错误只是概率上的错误而已。
再烂的球手也有打好球的时候,再好的球手也有打烂球的时候。我们要学的是好球手是怎么打球的。难道我们和教练说“你也有打坏球的时候”对我们有任何帮助吗?
如果学生对老师讲“我要去你的糟粕,取你的精华,不过老师能告诉我哪些是你的精华吗?”大家是什么感觉?这样的话大家常听吗?(博文:CCTV《对话》:巴菲特和芒格)
03. 博文:【引用】巴菲特31年股东信精华---2()
48、所有投资人的目标,应该是要建立一项投资组合可以让其透视盈余在从现在开始的十年内极大化。这样的方式将会迫使投资人思考企业真正的长期远景而不是短期的股价表现,从而藉此改善其投资绩效。当然无可否认就长期而言,投资决策的绩效还是要建立在股价表现之上,但价格将取决于未来的获利能力,投资就像是打棒球一样,想要得分大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场上,而不是紧盯着计分板。(1991)
04. 网友:段大哥:前几天买了本霍华德?马克斯写的书《投资最重要的事》。刘建位在推荐序中说这是一本巴菲特读了两遍的投资书。霍华德在书中说:沃伦?巴菲特教给我耐心和逆向投资。
好像段大哥一般很少说逆向投资。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
段:好的投资大多都是逆向的,但逆向的未必就是好投资。这是初中平面几何里学的逻辑关系哈。(博文:《关于加博友》)
05. 网友J:越来越觉得段总这里是互联网的世外桃源,大家都文质彬彬的谈论技术性问题。也经常看任志强,王石等人的博客,到处是谩骂声,真替他们揪心。网易的论坛跟贴那更像地狱,广告,黄色言论,骂人花样百出。不知道是段总会管自己的花园还是来这花园的人本来素质就高。
很希望段总多讲讲自己人生往事,看见段总以前谈到用麻袋背钱从俄罗斯回来,谈到一个人说因为要了现金而没要股份后悔的把头都抓秃了,感觉很有生活气息。段总也明确说过坚持写这个博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长大了可以通过这个了解老爸,那么多谈谈成长经历就是最好的了解途径。希望这个提议没有唐突到您。()
网友B:回复&网友J:这个世外桃源,正好说明大道的管理水平,这个博客的有些规则,开始不理解,现在慢慢地体会到其中的道理。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
段:这几条规矩都是有很强的逻辑在里面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明白。(博文:【转载】关于“善”的十个难题)
06. 网友C:完全依赖于他人当然不好。当超出你的领域时,就求助专家建议也许不是最坏的打算。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6.gif" __6__="ev_">()
段:砖家建议你也敢听?超出领域时最好别碰,除非你能搞懂。当你不懂时,专家帮不了忙。专家只能提供参考意见,你要是不懂还是无法决策的。
网友K:段大哥:您的这句话我看能不能这样说:当你不懂时,专家帮不了忙。当你懂时,不需要专家帮忙。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__6__="ev_">
段:专家可以在细节上帮很多忙,但不能帮你决策。(博文:《Notes from meeting with Warren Buffett》)
07. 博文:问题和观点()
问提:8959806巴菲特说过中国的上市公司会做假账,您觉得呢?这种现象很普遍吗?我个人感觉平常接触的公司都有两本账以上,那些财务报表根本就不可信。您不投资A股是有这方面原因吗?或者说您移居美国也是因为国内的大环境不好的原因?
观点:我没见过巴菲特这么说,但这么说我也不会奇怪。当然,美国也有公司会做假帐,可能比例会小些,因为监管更严吧?我个人认为除非你很信任一家公司,否则光看报表就投资是很危险的。但是,我们其实又经常不得不信任一些东西,不然很多事情就没法办了。比如,我们坐飞机时不会去查查今天飞行员是不是个好飞行员等等。
所以,我们要去了解我们能够了解的东西。对你不信任的东西就别碰了。
我移居美国是因为个人家庭原因。
08. 网友:在《基业常青》一书中,柯林斯引用了中国二元哲学太极生两仪,同时说高瞻远瞩的公司不会搞平衡,搞中庸,是想出方法,兼容黑白,例如,追求的是短期和长期都有优异的表现。并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能保持行动能力。”请教一下后面这句话如何理解?谢谢。()
段:我很同意他的说法,没看懂你说的如何理解是什么意思。
段:突然想到一个例子,也许可以解释。
投资其实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找到一个既完美又便宜的公司(股票),我们总是对自己的目标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positive的和negative的),但这并不应该妨碍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__6__="ev_">。
网友: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__6__="ev_">又一回检验了您的一流智力。您推荐的《基业常青》的确值得反复研读,能提升对好的企业的理解。希望自己能先知道如何识别好企业,然后再学会毛估估。。。虽然很难,但要坚持。多谢段总!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__6__="ev_">
段: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6__="ev_">这本书是我的同事的同学很多年前推荐给我的,他是0流的智力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6.gif" __6__="ev_">。(博文:《巴菲特今年将是常规的年份看好美国地产》)
3、思考的逻辑二
A. 逻辑没搞明白
01. 网友:有个问题在我心中絮绕了很久。在这里我想让段大哥您帮我解答一下。为什么巴菲特的儿子和芒格的儿子都不懂价值投资,或者说投资不怎么厉害。难道价值投资真的是教不会的吗?如果真的这么难懂,那像我们这样的小辈没什么人教,那不是更加学不会了?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1__="ev_">()
段:价值投资教不会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封闭且没有逻辑的,如果不肯学的人又如何能学会呢?
口口声声说价值投资的人有很多其实骨子里并不是真的理解价值投资,一到关键时刻就不行了。
学价值投资不会比学钢琴容易,不是看几本书,来这个博客晃一下就能学会了。
想象一下,当一个弹钢琴的人到可以靠弹钢琴赚钱的时候,要花多少工夫?要靠投资赚钱所花的工夫不应该少过弹钢琴吧?(博文:段永平逐条点评《马云帝国体系与内幕》一文)
02. 网友:学长您好,又要请教您两个问题了。
1、这两年围绕雅虎和阿里巴巴发生了不少事情,您还会继续持有它的股票吗?
2、有朋友提醒我,如果一个市值较小的公司股权又特别集中,比如60%以上在一个人手里,即使股价看起来很划算也不要去买。朋友的逻辑是说基金喜欢做空这种股票获利,比较容易操作。您是怎么看这类公司的呢?()
段:1、我一直拿着一直卖着call,call走再说。
2、你该换朋友了。
段:2、当时网易就是这种情况。假如几乎所有人突然都跑来卖空苹果,几年后苹果的价钱会怎么样?你要没搞懂这个,你就要回到价值投资的小学一年级从头来过哈。
网友:嗯,明白了!我回头想了一下认为我的疑虑确实是不合理的,如果称得上是“划算”的价格,就不应该因为这些浮云而担心。其实也可以具体说,我说的是市值8亿多的堡狮龙(Bossini, 592.HK),是个平民服装品牌,我每季都会买几件他们的衣服,他们大部分业务在香港,对于我这种非专业投资者也可以随时查看他们的生意好坏。这个公司银行里有4亿现金,向未来长期看的话每年净赚的钱在五千万到一亿之间(我猜的),我认为是属于good price for fair company那一类。如果我对它未来的盈利能力特别有信心,肯定不会在意股权集中这一类的问题,我想我的疑惑的根源可能还是在于没看到足够大的安全边际。
另外我也想请教学长,您的经验比较丰富,有没有听说过大股东恶意摊薄小股东股份的情况?这在法律上有没有可操作性?不知道我的这个疑惑会不会太幼稚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23.gif" __1__="ev_">
段: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__1__="ev_">说你该换朋友的意思是该换朋友讨论投资了,你这个朋友基本逻辑没搞明白。(博文:《2012年6月18日》)
03. 网友:我买入的第一个小公司是特锐德,觉得这家公司的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都不错,然后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高位买进,持有三年赔了55%,现在清仓了。现在对小公司都有点怕了。()
段:烂的小公司也可以像烂的大公司一样掉。你这个逻辑其实可能不太适合投资的。(博文:【转载】抗议信)
04.网友:看看段总微博总有些收货。。又感觉茫然。。不过段总说的有句话我是记住了:如果持股时间能超过3年的话犯的错误会少很多!!在下跌的时候我拿了一个股一年了。。。在过两年回头看看这次自己的投资是不是能成功!!()
段: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1__="ev_">“如果持股时间能超过3年的话犯的错误会少很多!!”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这话逻辑不对,不知道你和什么话混了。(博文:《one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05. 网友:段总在10年初的时候提到过会谈一谈如何错过腾讯的,现在怎么看?我觉得他的模式比苹果还牛,只是估值似乎永远也下不来。()
段:让腾讯上6000亿美金试试?腾讯确实是不错的公司,但要成为苹果还需要很多东西,包括大环境的变化。
段:顺便说一下什么叫生意模式:生意模式就是赚钱的模式,最后赚得越多的模式就应该越好。苹果现在一年的利润比中国所有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从开办以来赚得利润的总和都要多,你说腾讯的模式更好的逻辑是啥?(博文:【转载】冯仑看台湾――动乱在电视里,和谐在生活里)
06. 网友S:段大哥,请教一个问题,这段时间逐间上市公司地查阅香港交易所那边的公司情况,发现不少公司
1、市值/净资产&0.5(甚至远远小于);
2、平均每年的盈利水平/市值&10(甚至有些少于5);
出现太多这样的情况的公司了,让我很苦恼,我该怎样选才合适呢?
我想最有把握的就是选自己了解的行业、了解的公司。但有时候,这样的公司一直都盈利稳定而市价一直都很便宜(5年甚至更长时间),我该买入这样的公司吗?我有什么样的理由判断该公司在我买入的以后一段时间里会价值回归呢?这点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请问你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吗?如果有,你是怎样处理的?()
段:如果你确实认为这个公司以后还可以一直这样的话,当然是个不错的目标。
PE是历史数据,不能根据pe选股票,但可以参考。
网友L:回复网友S:我做香港股票8年了,你要注意呀。。。香港股市已经很健全了,如果你认为PE等很低很惊讶,其实不必,很多是一次性的收益,并没长远的希望,大股东感觉值钱,会想办法私有化的。。。真正的好公司是屈指可数的,香港创业板很多公司跌了90%后,有公司居然退市了。。(当积累一定的上市数量后深圳创业板将来也会是这样)。关键是你真的熟悉这个公司吗?
“自己了解的行业、了解的公司”???是个错误!。。。长远来讲,假如你是地产业,航空业,重工业等。。。的业内人士,你自以为很熟悉,你投资了地产,例如哪怕是很多人看好的深万科,AA航空等长远来讲必输无疑,其中的哲学道理只可意会。选对行业和企业绝对重要,而不是你所熟悉的行业。。。。。。()
段:没人说了解的企业或行业就一定要投资,但不了解的企业就一定不要投。这还是个逻辑题啊。(博文:《关于博客的声明》)
07. 网友:但巴菲特在股东信中也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一个非常优秀的CEO遇到了一个糟糕生意的企业,往往是后者占了上风,把这个优秀CEO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例如:巴菲特在1985年的股东信中曾赞扬伯克希尔纺织公司的CEO管理能力很强,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就是纺织公司的商业特性决定了不赚钱,所以巴菲特在1985年决定关闭了伯克希尔纺织公司。()
从这点看,巴菲特觉得企业生意的商业属性对企业最终的成功来说要比管理更重要。
段:逻辑,逻辑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1__="ev_">
看见没逻辑的东西就觉得有点那个。(博文:《成功的组成因素》)
08. 网友:段大哥认为价值投资和增长没必然关系,这点我有些保留。巴老在评价芒格时毫不吝惜赞美之词,我认为芒格带给巴老的就是关于成长性的启迪。只注重价值与价格之间的比较,很有可能买到的就是“雪茄烟蒂”,如果格雷汉坶的方法是“价值投资”,那么可能这个“价值投资”与成长关系不是很紧密,但我如果说巴老的方法是“价值投资”,这个“价值投资”应该是包含了相当程度的成长性的考虑在里面的。巴老想到“喜诗”总可以在某个节日涨价,想到还有那么多男人的脸和女人的腿需要用到吉列刀片时就可以安然入睡,不也是因为看到其成长吗?当然了,很多时候判断成长难度很大,而从安全边际的角度考虑“价值”,可能更有操作性。请段大哥及各位指正。()
段:这根本就不是个观点之争,这是个逻辑题啊。给你个反例你就明白了:不增长的公司不等于没价值!比如有家公司一年赚100亿,没负债,没增长,年年赚100亿,现在市值100亿,你投吗?投的算不算价值投资?(博文:《Notes from meeting with Warren Buffett》)
09. 网友:如果卖put15块yahoo半年多跌到14-13块或更低,那你怎么办?()
段: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1__="ev_">如果你认为16块的股票你都愿意买,你还想怎么办?
如果你不想买yahoo,那为什么要卖put?
段:这还是个逻辑问题。当然,如果你是想短线炒一把,那就完全是另一个问题了。(博文:《好好投资的一个理由--转帖》)
10. 网友:得道很难。传道更难。段总辛苦了。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1.gif" __1__="ev_">
我好像比较喜欢较劲。我真心不是这样的。我其实想搞懂但又没办法懂才这样的。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26.gif" __1__="ev_">()
段:我从没想过要“传道”。“上帝”只助自助之人。
我上来说说对自己的思路而言可以理得更清楚些。
网友:请问段总“你懂的好生意”和“公认的好公司”有么区别?是不是好公司不一定是好生意。好生意一定是好公司。还是什么关系?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8.gif" __1__="ev_">
是不是所谓高科技公司也只是满足顾客的消费趋向。最终是要傻子都明白东西。呵呵。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gif" __1__="ev_">
段:不知道什么是高科技公司。在消费者眼里其实没有这个东西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9)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src="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4.gif" __1__="ev_">。
比如微软的生意对我们来说就不是好生意,不然我们也应该去做电脑os了。(博文:CCTV《对话》:巴菲特和芒格)
B.逻辑上有“问题”
01. 网友T:部分A股已经开始有价值了,可惜我的子弹打光了,可惜呀,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源源不断的现金补充,所以我才不会越跌越开心,只能是涨和跌变得麻木,因为就算跌了也没办法再买,只能等,可惜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杯怎么样投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