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工作定下来了,买房子贷款多久能下来也买完了,女朋友去外地工作了,是跟着去还是换个女朋友?

东北人跑去海南?大庆市市长:中青年不可能去的|海南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东北人跑去海南?大庆市市长:中青年不可能去的
东北人跑去海南?大庆市市长:中青年不可能去的
  东北人跑去海南?市长透露了一个秘密
  撰文 | 孟亚旭& & 编辑 | 邹春霞& & 摄影 | 王子轩
  大庆,是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副发动机”和“第二引擎”,在黑龙江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大庆市市长石嘉兴接受了政知圈记者的专访。
  “已经逐步走出U型曲线的低谷”
  政知圈:去年我们专访时任大庆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编者注)韩立华时,他说“发展的困难期还没过去”,不知道现在大庆的情况怎么样?
 △政知君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大庆市市长石嘉兴
  石嘉兴:不可否认,最近这些年,受原油“量价双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庆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大庆在2013年的GDP是4100亿元,从2014年起开始下滑,到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也就是“触底”了,2016年正增长1.7%,2017年正增长2.8%。我们认为大庆已经逐步走出“U”型曲线的低谷。
  与2013年的4100亿元相比,我们去年的GDP为2680亿元,但是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736元和14757元,收入水平还是保持在全省前列,并没有因为GDP降低影响收入。总体来说,我们“不唯GDP,但是也不能不要GDP”。
  我们认为,大庆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从产业、社会管理上都经受了原油量价齐跌的严峻考验。
  政知圈:大庆的转型,靠什么?
  石嘉兴:靠深化改革、对外开放,还要靠创新驱动和人才。东北振兴要“加减乘除”一起做,但是真正能出乘数效应的,还是科技、改革、创新和开放,包括人才。当然,转变作风和环境也很重要,干部为企业服务,创造一个很好的条件。
  “选树一批铁人式公务员”
  政知圈:我注意到,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提到,黑龙江存在“跑粗”等问题,怎么理解?
  石嘉兴:就是工作方式比较粗放、比较随意,靠经验,这是和集约精准相对应的。
  政知圈:不知道大庆是否存在这个问题?
  石嘉兴:坦白讲,我们有,但是比较少。因为大庆的基因比较好,我们不是农业社会过来的,一开始就是工业社会,是移民城市、工业城市,“三老四严”在这里诞生的。
  政知圈: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大庆是怎么做的?
  石嘉兴:大庆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一贯的,就是绝不姑息,坚决斗争。今年我们继续开展政府系统作风大整顿,一方面支持真抓实干的典型,健全工作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选树一批工匠式、铁人式公务员;一方面坚决依法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整治消极懈怠不担当等“坏作风”,打消不贪不占也不干的错误思想。我们也欢迎媒体和社会监督,共同推进大庆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坚决不让一条鱼腥一锅汤”
  政知圈:我们注意到,黑龙江去年在旅游方面也发生了一些事情,比如雪乡事件,不知道作为主政一方的官员,您怎么看待旅游方面出现的问题?
  石嘉兴:全国旅游爆发式增长的地区,一开始很多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我们不想让这些问题出现,但有时候挡不住。因为原来社会的保障能力、供应能力是一定的,忽然来那么多人可能当地的资源承载力没办法跟上。
  比如雪乡,一开始就是按照多少户在当地居住分配的资源,突然来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住和吃,承载力有时候跟不上。当供求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客观上是会出问题的。
  当然,不可否认,也存在政府管理不善、队伍不整齐、准备不充分等情况,但是,这是阶段性特征。
  政知圈:怎么理解?
  石嘉兴:省委省政府的态度特别鲜明,“坚决不让一条鱼腥一锅汤”,就是谁出了问题,就严格依法惩治,对其他人也是一种警示,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尽管有这个阶段性特征,但是出了问题就依法严处,这样基本上就管出来了,新加坡、香港都是如此,我们也是这样。
  政知圈:您的态度鲜明。
  石嘉兴:我们要看到问题、正视问题,然后再用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管理一个城市,没有问题要你干什么?有问题就一定要想着怎么克服和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用规律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用制度解决,这就可以了。问题发生了就要面对它、解决它,别掩饰。
  “我们这里北大的、人大的毕业生特别多”
  政知圈:东北人才流失也是一个外界关注的焦点,不知道大庆的情况如何?
  石嘉兴:去年我们户籍人口净增加了4000多人,整个黑龙江省,人口净增长的城市就是哈尔滨和大庆,人们来到这里,这就是选择。
  我们每年吸引很多大学生过来就业。一方面是因为待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我们也给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前不久我们直接破格提拔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共110多人。
  政知圈:完全靠能力?
  石嘉兴:对,完全靠能力。从400多人中靠一定的机制、考核、单位评价、笔试、面试等,提到副科、正科和副处。其实我自己也很震撼,因为我们这里北大的、人大的毕业生特别多。当然,也有人毕业后到一线二线城市去了,但也有一些人到了大庆,在大庆能遇到很多的外地大学生。因为大庆有机制,每年都到高校中去选拔。
  政知圈:这个是大庆独有的吗?
  石嘉兴:我想,像大庆这样,还是不多的。我们今年还是要从高校中选几十人。人才和人口都是大庆发展的因素。没有人口,就没有劳动力。
  政知圈:很多人都说,东北人都跑去了三亚。
  石嘉兴:黑龙江的老人是冬季到三亚去,但是中青年还是不可能去的。他在那里待几天,往返机票又很紧张,没房子住,又很贵,去那里干吗?外界有人说是黑龙江“三亚市”,养老金都在我们这里发放,消费都贡献给海南省了(笑)。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文章关键词: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张家口市情
不刷朋友圈不社交 重庆海归硕士辞去高薪工作穴居 “我在思考人生”
来源:&&时间: 09:10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网络社会,刷朋友圈,发微博展示自己的生活,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重要的一环,27岁的刘扬(化名)却完全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90后的他,连朋友圈功能都没有开通,也不上微博等社交网站。最近,他又做出了一个让全家人都没想到的决定&&在深圳辞去月收入上万元的工作,回到重庆老家独自&穴居&。除了吃饭买菜,他几乎不出门,也不社交。
  出于担心,刘扬在重庆的姨妈联系上了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希望可以帮忙开导刘扬。刘扬却直接告诉记者,自己并不需要开导:&我只是在思考人生。&
  辞去高薪工作
  90后小伙回渝思考人生
  &他已经这样一个星期了,父母又在外地,他就一个人在重庆呆着,把屋头的人急惨了。&12日,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在沙坪坝区双碑,见到了刘扬的姨妈吕女士。她一脸焦急,说当天好不容易说服侄儿过来吃饭,希望记者以朋友的身份,好好开导这位从深圳辞职回到重庆的侄儿。
  吕女士说,侄儿刘扬2015在美国一所高校取得硕士文凭,毕业后在深圳一家科技公司任职,从事程序设计工作,月薪在1万元以上。上月底,侄儿突然辞职,又突然从广东回到重庆,独自在家&穴居&,说自己要&思考人生&。
  约摸半小时后,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在吕女士家中见到刘扬。他大约1.75米的个子,穿着一身运动风格的套装,还背着个书包,标准的理工科大学生的装扮。不过,刘扬看上去丝毫没有辞职后独自居住的邋遢感,从头到脚都看上去十分整洁,行为举止彬彬有礼。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并不像吕女士所说,是个让父母家人无比担心的荒废生活的年轻人。
  得知记者身份后,刘扬并没有丝毫紧张,只是要求记者不要写出自己的真名。对家人所说辞职事实,刘扬点头:&我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我就一个人住在沙坪坝家中老房子里,辞职,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不社交不工作
  时间用来看书和冥想
  刘扬告诉记者,此前,自己在深圳月收入在1.5万左右。&美国毕业回来后,我收到了很多家公司的offer,当时没有考虑太多,选择了工资最高的那家公司。&
  进入公司后,刘扬同大多数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一样,日夜工作。他说,深圳消费水平比较高,自己住着10平方米左右的单人间,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八九点,回到出租房间,根本没有时间想别的,倒头便睡。
  &在我们这个行业,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而我觉得,自己是日复一日在机械地重复工作,一年多过去也没什么长进。&渐渐地,刘扬感觉在这个公司越来越多的疲惫和压力,一次,在因失误受到领导批评后,他生出了辞职的想法。
  他向父母提出辞职,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但刘扬仍然决定&&辞职,回到重庆。回到重庆后,他过上了宛如古代人一般的生活,整日待在家中,没有朋友圈,在重庆没有朋友的他也不出门社交。&不想做饭,就去外面吃一碗面,回到家中继续看书,思考。&
  记者翻看刘扬的朋友圈,发现他根本没有开通朋友圈功能,自己不能发朋友圈,也无法看到朋友的朋友圈。刘扬说,自己表达心情的方式,就是定期更换自己的微信头像。&比如我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第二天就会换成当地的风景照。&对他而言,这样的方式就足够表达自己的情绪。
  平时在家,他基本上会看一下专业书,&有的时候我还会冥想,就是一个人坐在那里,然后进入一个人的世界,摒除情绪的烦恼。&
  还剩几千元存款
  钱用完后就去打工
  &你现在用的钱应该是以前工作存的吧,你还剩多少存款呢?&
  &大概也就几千元吧。&
  &几千元用完了怎么办呢?&
  &那我就找个地方打工,一个月两千元也行,到我想出答案为止。&
  听了眼前这位海归的说法,姨妈吕女士惊呆了。刘扬说,现在自己还没有想出要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钱没了,只好去打工,直到自己想出答案。&
  &我思考人生,思考的内容,种类都很多,不仅要想以后从事什么工作,也要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刘扬说,自己未来可能会回广东生活,也可能去北京上海打拼,也可能留在国内考博,做一名大学老师。未来在哪里生活,就业方向,工作还是读书,都是自己这段时间思考的内容。
  &想得累的时候,我就喜欢一个人在家做清洁,或者自己写一些英语文章来记录想法,也偶尔和不认识的陌生网友交流。&宛如古代人的日子,刘扬说自己过的并不孤单。
  他的声音 》
  以前完全按父母期待生活 现在想改变
  记者问刘扬,除了工作的压力和领导的批评,做这个决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顿了顿,刘扬还是给出了答案。
  &我从小就在家人的期待下生活,保持优异的成绩,考入好的大学,学最好的专业,找一个高薪的工作。这一切,都是我父母的期待,而不是我的。我认为父母的认知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是有隔阂的,我必须有自己的想法,而不该一味听从父母,迎合他们的期待。这样的生活让我一直过得很累,现在我想改变。&刘扬说,这个道理,他觉得自己明白得太晚。
  姨妈吕女士也称,妹妹和妹夫对刘扬从小就十分严格,希望他出人头地,刘扬也一直乖巧听话,从小成绩优异,却没想到他在大学毕业后突然&叛逆&。&我也替他父母跟孩子沟通过,孩子很坚持,完全没有办法改变他。&吕女士称,刘扬父母近日会回到重庆,好好跟儿子谈谈。但刘扬说,他不会改变主意,他会继续思考人生,直到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我想,想出答案大概还需要三个月左右,甚至更长。&刘扬说。
  专家建议 》
  可当作充电期,不可与世隔绝
  资深青少年研究与社会心理学者、生涯规划与职场发展顾问谭刚强称,刘扬人生的突然&刹车&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他找到了自己压力的来源,突然发现一切生活都是父母的安排,让他丧失了真正的自我,当他的自我觉醒时,就会把青春期的主张放在27岁的年龄来实现,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但刘扬的家人,也要提防第二种情况:刘扬在工作中面对社会的竞争,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素质还不够,就用这样的方式来补充自己,并对社会问题进行逃避。如果这样,那么刘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进入心理误区,引发心理疾病。
  不管是哪种情况,建议父母和家人都不要强硬干预孩子的选择,刘扬现在处于一种对自己未来的探索阶段,父母还是应该选择支持。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跟父母以前的安排式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此时再以强硬态度介入,很容易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建议父母顺其自然,理性接受,多帮助孩子走出&刹车期&。
  而刘扬在思考的同时,要清晰对未来方向的把握,也不要放弃对社会的适应,可以把这段时间当作对自己的充电,补充专业知识,但不要与世隔绝,应该多接触社会,为随时重新回到社会生活和工作做准备。
[责任编辑:李小惠]
无相关信息
民生快车道一名普通员工的自白:买了个中专文凭进入富士康
晚报记者 李宁源 现场图片
  在记者面前的是在富士康里工作了5 年的湖南籍工人王方(化名),他曾充满梦想地来到这家500强企业,曾经是富士康历史上最年轻的管理层,现在,他却很茫然地打算重新寻找人生的方向。
  富士康有句名言:“细节是魔鬼”。王方的5年富士康路从大面上看来顺利平坦,但走下来却让他倍感痛苦。或许,这些痛苦的原因正存在于无数个细节中,它们累积、沉淀,最终让他喘不过气来。
  买中专文凭进入富士康
  我16岁那年,经村里老乡介绍从湖南株洲来到深圳富士康,那位老乡说在这边不错,后来了
晚报记者 源 现场图片在记者面前的是在富士康里工作了5 年的湖南籍工人(化名),他曾充满梦想地来到这家500强企业,曾经是富士康上最年轻的管理层,现在,他却很茫然地打算重新寻找人生的方向。富士康有句名言:“细节是魔鬼”。的5士康路从大面上看来顺利平坦,但走下来却让他倍感痛苦。或许,这些痛苦的原因正存在于无数个细节中,它们累积、沉淀,最终让他喘不过气来。买中专文凭进入富士康我16岁那年,经村里老乡介绍从湖南株洲来到深圳富士康,那位老乡说在这边不错,后来了解到,介绍一个人进厂可以拿到200元的好处费。2005年进富士康很严格,男孩子身高不能低于1米63,因为机床高的话操作不方便。这个标准是根据招工数量制定的,招工数不足时1米5的也能进来。当时富士康与深圳的中专合作,只有中专的毕业文凭才能进入,于是我们外地打工的就到那所中专去花100元买一个文凭,或者直接到富士康门口小摊贩办个假证就可以了。通过了这一关,就进入富士康华南培训中心,凡是进富士康的人都要经过培训。我当时在里面培训了2天,培训的内容其实就是军训,站军姿,练正步走。培训中心的环境挺差的,100多人住在一间屋子里。在里面培训一段时间后,富士康就会来挑人,比如我的车间要体格强壮一点的,就把个子高的挑走,如果没有被挑走,就继续呆在培训中心,有的人在里面军训了一年。扎实的第一年我进厂的第一个工作是在FIH部门做夜班,这个部门的任务是组装手机,当时那是个大部门,到09年时开始订单下降,到现在已经是个小部门了。当时跟我一起进部门的有几百人,我在E区,主要工作是坐在生产线前,往手机零件上喷码,一个晚上就干这一件事,11个喷2万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每个晚上我们只能上两次洗手间,每次不能超过10分钟。那个年纪从来也没熬过通宵,总是打瞌睡,一迷糊就漏喷一组零件,线长会来骂,有时还会体罚。两个月后我调到了另一个工作间,感觉更苦了,之前是坐着,新换的车间是站着。新车间也是组装手机,站一个晚上腰酸背痛,有时候累了站着就睡着了。有时候是在感觉太苦,宁可在洗手间里多呆一点时间。一年下来,明显感觉身体不行了,车间里全是油污,脸上长满了痘。第一个月发了420元钱,第二个月发了1100元,当时真的很开心,拿到第二个月工资后我做了三件事,往家里寄了400元;从宿舍里搬到外面租房子住;给自己买了台手机。1年后,我获得升迁,从工作员直接提拔成线长。当时我17岁,是富士康上最年轻的管理层。一次失败的爱情经历富士康里是允许员工谈恋爱的,作线长的一年里,我谈了女朋友。因为我是线长,担当新员工培训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她,河南女孩和我同岁,后来在工作中我们走到了一起。每天一起上班、吃饭,但注定我们不可能走到一起。经济的拮据让我们之间充满了争吵,当我幸福地给家里打电话告诉他们我有女朋友时,她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她父母认为,我们今后不可能走到一起。一年后,尽管我苦苦挽留她还是决定离开富士康,她觉得在这里工作太累太没有前途了。最终她回了老家,我留在这里,这段恋情就此告终。在恋爱中,我们没有想过未来,也不敢想,因为渐渐的,我们都感觉未来是个很渺茫的事情。线长的职务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由于手机部门调整,我所在部门从课长到线长全部降一级,于是我又成了工作员。攒够买车的钱要10年我的课长做了十一年,每月拿到4000多元,他进厂早,现在进厂的人,再上升很难了。很多人开始有些远期目标,想在这里长期发展,或者想学到本事,今后自己发展,但几年下来,或者离开这里,或者很麻木地每天上工,下工,睡觉。他们的理想很快被现实磨灭掉。我有个工友刚进厂跟我们聊天时,告诉我们他要在这里攒钱买台车回家跑运输,我们给他算了算,他要在这里工作10年。我第一年每月都往家里寄钱,第二年一年没怎么寄过,家里来电话催,但实在没钱,我现在一个月赚 1500元,租房子,吃饭再加买衣服,一分钱也攒不下。我在富士康工作的5年里,只回过2次家,过年时我根本买不到火车票,40万人哪!而且过年加班会有更多的奖金,为了多赚些钱,我只能在这里。现在,我以不停的想办法偷懒为乐事,我当过管理人员,对公司的规章制度非常了解,知道如何钻空子。比如趁线长不在时,偷偷溜到外面去转,规定去厕所只能10分钟,但我一溜就是40分钟,回来后线长问我,我死不承认他又找不到证据。部门里不只我这样,老员工都这样,大家都会一起交流偷懒的经验。富士康化管理其实只对新员工有作用,对我们老员工是不起作用的。记小过会扣工资,三次记大过会被除名,记过的细节我都了解,即使犯了我也都能抵赖掉。毕竟,工资太低了,有这样情绪的员工太多了。在工厂里是找不到好朋友的,大家上班在一起,人人都很忙没时间交流,下班都要赶回去睡觉。我了解了一下,跟我一起进部门的100多人,除了有1人当上组长外,其他人不是离开,要不就还在做工作员,而比我晚进厂的人,升迁的机会就更小了。现在,我不知道还会在这里干多久,我曾经嘲笑其他人没有理想,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睡觉,但现在看来我也是这样。我不敢离开这里,听在其他地方做工的朋友说,还不如这里的环境好,待遇也不如富士康高。我希望能有朝一日走出去,自己做点事情。晚报记者 源 现场图片在记者面前的是在富士康里工作了5 年的湖南籍工人(化名),他曾充满梦想地来到这家500强企业,曾经是富士康上最年轻的管理层,现在,他却很茫然地打算重新寻找人生的方向。 富士康有句名言:“细节是魔鬼”。王方的5士康路从大面上看来顺利平坦,但走下来却让他倍感痛苦。或许,这些痛苦的原因正存在于无数个细节中,它们累积、沉淀,最终让他喘不过气来。
买中专文凭进入富士康 我16岁那年,经村里老乡介绍从湖南株洲来到深圳富士康,那位老乡说在这边不错,后来了解到,介绍一个人进厂可以拿到200元的好处费。 2005年进富士康很严格,男孩子身高不能低于1米63,因为机床高的话操作不方便。这个标准是根据招工数量制定的,招工数不足时1米5的也能进来。 当时富士康与深圳的中专合作,只有中专的毕业文凭才能进入,于是我们外地打工的就到那所中专去花100元买一个文凭,或者直接到富士康门口小摊贩办个假证就可以了。 通过了这一关,就进入富士康华南培训中心,凡是进富士康的人都要经过培训。我当时在里面培训了2天,培训的内容其实就是军训,站军姿,练正步走。培训中心的环境挺差的,100多人住在一间屋子里。在里面培训一段时间后,富士康就会来挑人,比如我的车间要体格强壮一点的,就把个子高的挑走,如果没有被挑走,就继续呆在培训中心,有的人在里面军训了一年。
扎实的第一年 我进厂的第一个工作是在FIH部门做夜班,这个部门的任务是组装手机,当时那是个大部门,到09年时开始订单下降,到现在已经是个小部门了。 当时跟我一起进部门的有几百人,我在E区,主要工作是坐在生产线前,往手机零件上喷码,一个晚上就干这一件事,11个喷2万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每个晚上我们只能上两次洗手间,每次不能超过10分钟。那个年纪从来也没熬过通宵,总是打瞌睡,一迷糊就漏喷一组零件,线长会来骂,有时还会体罚。 两个月后我调到了另一个工作间,感觉更苦了,之前是坐着,新换的车间是站着。新车间也是组装手机,站一个晚上腰酸背痛,有时候累了站着就睡着了。有时候是在感觉太苦,宁可在洗手间里多呆一点时间。 一年下来,明显感觉身体不行了,车间里全是油污,脸上长满了痘。 第一个月发了420元钱,第二个月发了1100元,当时真的很开心,拿到第二个月工资后我做了三件事,往家里寄了400元;从宿舍里搬到外面租房子住;给自己买了台手机。 1年后,我获得升迁,从工作员直接提拔成线长。当时我17岁,是富士康历史上最年轻的管理层。
一次失败的爱情经历 富士康里是允许员工谈恋爱的,作线长的一年里,我谈了女朋友。因为我是线长,担当新员工培训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她,河南女孩和我同岁,后来在工作中我们走到了一起。每天一起上班、吃饭,但注定我们不可能走到一起。经济的拮据让我们之间充满了争吵,当我幸福地给家里打电话告诉他们我有女朋友时,她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她父母认为,我们今后不可能走到一起。一年后,尽管我苦苦挽留她还是决定离开富士康,她觉得在这里工作太累太没有前途了。最终她回了老家,我留在这里,这段恋情就此告终。 在恋爱中,我们没有想过未来,也不敢想,因为渐渐的,我们都感觉未来是个很渺茫的事情。线长的职务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由于手机部门调整,我所在部门从课长到线长全部降一级,于是我又成了工作员。
攒够买车的钱要10年 我的课长做了十一年,每月拿到4000多元,他进厂早,现在进厂的人,再上升很难了。很多人开始有些远期目标,想在这里长期发展,或者想学到本事,今后自己发展,但几年下来,或者离开这里,或者很麻木地每天上工,下工,睡觉。他们的理想很快被现实磨灭掉。我有个工友刚进厂跟我们聊天时,告诉我们他要在这里攒钱买台车回家跑运输,我们给他算了算,他要在这里工作10年。 我第一年每月都往家里寄钱,第二年一年没怎么寄过,家里来电话催,但实在没钱,我现在一个月赚 1500元,租房子,吃饭再加买衣服,一分钱也攒不下。 我在富士康工作的5年里,只回过2次家,过年时我根本买不到火车票,40万人哪!而且过年加班会有更多的奖金,为了多赚些钱,我只能在这里。 现在,我以不停的想办法偷懒为乐事,我当过管理人员,对公司的规章制度非常了解,知道如何钻空子。比如趁线长不在时,偷偷溜到外面去转,规定去厕所只能10分钟,但我一溜就是40分钟,回来后线长问我,我死不承认他又找不到证据。部门里不只我这样,老员工都这样,大家都会一起交流偷懒的经验。富士康化管理其实只对新员工有作用,对我们老员工是不起作用的。 记小过会扣工资,三次记大过会被除名,记过的细节我都了解,即使犯了我也都能抵赖掉。毕竟,工资太低了,有这样情绪的员工太多了。 在工厂里是找不到好朋友的,大家上班在一起,人人都很忙没时间交流,下班都要赶回去睡觉。 我了解了一下,跟我一起进部门的100多人,除了有1人当上组长外,其他人不是离开,要不就还在做工作员,而比我晚进厂的人,升迁的机会就更小了。 现在,我不知道还会在这里干多久,我曾经嘲笑其他人没有理想,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睡觉,但现在看来我也是这样。我不敢离开这里,听在其他地方做工的朋友说,还不如这里的环境好,待遇也不如富士康高。我希望能有朝一日走出去,自己做点事情。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房子贷款多久能下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