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现问题产品召回制度也要被罚吗

肯德基自检曾发现抗生素超标 隐瞒结果未提召回_网易财经
肯德基自检曾发现抗生素超标 隐瞒结果未提召回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独家获悉,肯德基早在2010年和2011年的自检中,就得知鸡肉原料的抗生素含量超标。其自检是委托一家上海的第三方检测所进行的,而这批原料正来自此次被爆出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生产“速生鸡”的山东六和集团。
据央视网报道:12月18日,央视曝光了山东一些养鸡场违规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来养殖肉鸡,当地一些养殖户违规喂食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品,有些养殖户给肉鸡喂食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品,使肉鸡能够在40天长到5斤重。
http://img4./photo/-19/8J3OHRVP251H0025.jpg
http://img3./photo/-19/t_8J3OHRVP251H0025.jpg
对此,记者18上午致电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表示,畜牧兽医局已成立了督导小组,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对曝光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置,如情况属实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调查结果也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http://img3./photo/-19/8J3OHS5O251H0025.jpg
http://img4./photo/-19/t_8J3OHS5O251H0025.jpg
记者在当地暗访时发现,一些养殖户为了使得肉鸡能够快速生长,违规喂食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品,40天居然能长到5斤。
http://img3./photo/-19/8J3OHSCA251H0025.jpg
http://img3./photo/-19/t_8J3OHSCA251H0025.jpg
根据屠宰企业的官方网站上提供的信息来看,主要供给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企业。
http://img3./photo/-19/8J3OHSIH251H0025.jpg
http://img4./photo/-19/t_8J3OHSIH251H0025.jpg
由于养鸡场每天给鸡喂大量的抗生素,导致一些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到养殖后期就有越来越多的鸡死亡。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有些养殖户给肉鸡喂食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品,催生肉鸡生长。
http://img3./photo/-19/8J3OHSNO251H0025.jpg
http://img3./photo/-19/t_8J3OHSNO251H0025.jpg
记者发现,养殖户在交给屠宰场之后,由屠宰企业的检测人员来编造养殖记录。
http://img3./photo/-19/8J3OHSUO251H0025.jpg
http://img3./photo/-19/t_8J3OHSUO251H0025.jpg
据了解,山东是白羽鸡的养殖大省。
http://img4./photo/-19/8J3OHT.jpg
http://img4./photo/-19/t_8J3OHT.jpg
记者跟随屠宰场供货商,货车在抵达中国百胜餐饮集团上海物流中心之后,有关人员只是根据屠宰场提供的证明,并没有进行再次的检验而直接卸货,并输送到了相关的快餐企业。
http://img3./photo/-19/8J3OHTAI251H0025.jpg
http://img3./photo/-19/t_8J3OHTAI251H0025.jpg
据了解,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都是禁止兽用的抗病毒药品。
http://img4./photo/-19/8J3OHTHT251H0025.jpg
http://img3./photo/-19/t_8J3OHTHT251H0025.jpg
早在2005年,农业部就发布《关于清查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禁止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兽药的销售和使用。
http://img3./photo/-19/8J3OHTNQ251H0025.jpg
http://img4./photo/-19/t_8J3OHTNQ251H0025.jpg
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动物体重增加、引发肥胖等症状,我国《兽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
http://img3./photo/-19/8J3OHTUQ251H0025.jpg
http://img3./photo/-19/t_8J3OHTUQ251H0025.jpg
日,上海某肯德基专卖店里顾客正在使用鸡类产品。
http://img3./photo/-19/8J30HC7L251H0025.jpg
http://img4./photo/-19/t_8J30HC7L251H0025.jpg
日,上海某肯德基专卖店里顾客正在使用鸡类产品。
http://img3./photo/-19/8J30HCQ.jpg
http://img4./photo/-19/t_8J30HCQ.jpg
日,上海某肯德基专卖店里顾客正在品尝鸡肉汉堡。
http://img3./photo/-19/8J30HD7H251H0025.jpg
http://img3./photo/-19/t_8J30HD7H251H0025.jpg
日,上海某肯德基专卖店里顾客正在品尝鸡腿。
http://img4./photo/-19/8J30HDIK251H0025.jpg
http://img4./photo/-19/t_8J30HDIK251H0025.jpg
日,上海某肯德基专卖店里顾客正在使用鸡类产品。
http://img4./photo/-19/8J30HE4O251H0025.jpg
http://img3./photo/-19/t_8J30HE4O251H0025.jpg
日,齐齐哈尔,肯德基。
http://img3./photo/-19/8J30HETC251H0025.jpg
http://img3./photo/-19/t_8J30HETC251H0025.jpg
本报独家获悉,肯德基早在2010年和2011年的自检中,就得知鸡肉原料的抗生素含量超标。其自检是委托一家上海的第三方检测所进行的,而这批原料正来自此次被爆出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生产“速生鸡”的山东六和集团。
检出抗生素超标后,肯德基并未立刻终止与山东六和集团的原料供应合同。而是在2012年8月才将其清除出供应商名单。然而,在肯德基12月18日公布的声明中,却将此节模糊地称为“汰弱留强”,向公众隐瞒了自检结果。
截止19日下午,百胜中国事业部品质管理总监陈玮仍对媒体表示,“六和的表现可以接受”,百胜停止与其合作,“并非因为原料质量原因,而是受供货商服务、价格、供货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12月18日称,知悉“速生鸡”流入百胜餐饮集团上海物流中心的信息后,上海食药监第一时间组织监督员对其产品进行抽检,全面检查其来源和自检情况。
上海市食安办负责人回应本报称,19日下午已经派人前往检测所取证,20日上午将向本报公开取证结果,“这个事件警示我们,要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倡导诚信经营,”该负责人说。
该做未做的召回
“今年8月起已停止向前供应商六和集团采购鸡肉原料。”肯德基在上述声明中称。但声明并没有提及肯德基此前进行鸡肉原料抽查时,即已得知来自六和的原料存在抗生素超标的重要事实。
“按照法律法规,肯德基在查明部分批次的原料抗生素超标时,就须立即向社会公布这一情况,”食品安全法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本报记者查阅,无论肯德基还是其母公司百胜,从今年8月至今,都未在其官网或其它渠道公布上述抗生素超标的抽检结果。而来自央视的报道称,此前六和集团平均每个月会给肯德基提供约40吨到50吨的鸡肉产品。
郑风田对本报记者称,按照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肯德基应该在发现原料抗生素超标问题后,主动进行食品召回,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
“不过肯德基案例的特殊性在于,炸鸡块类食品往往在出售后就立即被消费者所食用,当肯德基在抽检时发现问题时,大多数问题食品都已经被食用,召回就无从谈起,”郑风田称,“但这并不能成为肯德基在发现问题后,未能主动披露相关情况的借口。”
公布于2007年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下简称“规定”)显示,“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等四种情形被定义为不安全食品,而食品生产者在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后,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此外,《规定》还要求食品生产者实施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不安全食品等召回行为。
“原料部分批次的抗生素超标,而肯德基又使用了这批原料进行生产,那么所生产的食品就应该被认为是不安全食品,”郑风田说,“而肯德基据此就应该按照召回规定,进行相关信息的发布。”
不过,上述《规定》却并未对原料一旦出现不合格,供货商是否应该进行召回作出规定。
最高3万元的行政处罚
“现阶段,若企业主动召回产品,不但要承担召回产品的原料成本,还要承担其它风险,” 国内一家知名食品企业有关负责人曾在5个月前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如此解释国内食品企业不愿实行召回的原因,“企业主动召回产品的成本要大大高于不召回成本,权衡利弊后,自然很少有企业愿意主动召回。”
相比之下,8天前,德国一家食品公司则因接到消费者申诉称一名男子在食用该公司的速冻比萨饼时咬到一硬金属颗粒并磕碎其牙齿,就决定在全德国市场紧急召回总共约900万盒速冻比萨饼。
“召回900万盒速冻比萨饼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一时难以估量,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是压倒一切的优先考虑。”该公司发言人对召回决定评价称。
“相关部门对应该但没有实施食品召回的企业处罚太轻,也是目前国内食品召回制度的一大缺失,”郑风田说,“但在美国、德国等国家,食品企业如果没有履行召回,则将被处以巨额罚款及其它惩罚措施。”
而在《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中,对于违反召回规定的企业,最高也只需缴付不超过3万的罚款。
针对媒体曝光部分地区养鸡场用抗生素催成“速成鸡”,进入肯德基物流一事,昨天,北京市卫生监督所表示,即日起将对全市快餐企业鸡肉食品进行全面抽检、排查。此外,市卫监所还将约谈北京地区肯德基企业负责人。
肯德基、“速生鸡”使用违禁药物事件,已引起农业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昨日(12月19日),山东省各地迅速展开了清查行动,对央视曝光的养殖场、企业进行查处,并称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对于上述检验结果,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农业部第236号公告中,一共有12种残留物检测,其中涉及到鸡的是8种。但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此次检测却只对4种代谢物残留和氯霉素进行了检测。
“肯德基其实说白了就是钻中国监管漏洞的空子,同时还奉行让时间来解决问题的策略,随着时间推移会使消费者忘记这些质量事故。”北大纵横咨询管理集团合伙人陶文盛在评论此次“速成鸡”事件时对记者说。
11 月29日上午,肯德基官方微博就就山西栗海集团供原料鸡成长期仅45天再次做出声明,称“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山西粟海集团在白羽鸡的养殖过程中有违规操作现象”,“白羽鸡45天成长周期属正常现象”。声明还表示,“肯德基相信消费者会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事实就是,理性判断,不会被个别耸人听闻的言论所影响。”
日前,有媒体报道,山西粟海集团向肯德基供应“45天速成鸡”,投喂的饲料能毒死苍蝇。对此,粟海集团新闻发言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媒体报道与事实不符,周边的苍蝇毒死,这个现象没有。目前公司正在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对所有媒体,会作出公正合理的澄清。”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的位置:>>>正文
检察日报:奶粉安全 召回不够,求重罚
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8月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中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3家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中国有70%的进口奶粉都来源于新西兰,而这些几乎全部出自恒天然。(8月4日《京华时报》)
自从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中国的父母们已经习惯了一听“奶粉”就草木皆兵。几乎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父母都选择了购买进口奶粉,其中以“纯天然”、“绿色牧场”为招牌的新西兰奶粉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然而,这一次外来的和尚也把“经”念砸了。
恒天然在中国出事并非第一次。三聚氰胺事件中其拥有三鹿公司43%的股份,事后被迫退出中国市场;2009年重返中国市场后,恒天然在对2012年9月生产的100份样本检测时发现,其中10份奶粉及奶酪粉中存在二聚氰胺(DCD)残留。
恒天然公司“肉毒杆菌事件”距离其上一次“二聚氰胺(DCD)残留”发生还不到一年时间。对于这样有“前科”的企业,仍然有诸多国内著名品牌对其趋之若鹜,而没有提高警惕。
未能建立起有效的企业“前科”风险预防机制,值得关注。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的食品应当经过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后,方能进入中国市场。而“对于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或者在进口食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控制措施”。
如此,对于有“二度前科”的恒天然奶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否对其食品安全性进行了足够的监管?是否对进口其产品的生产商、销售商和相关产品的消费者做了风险预警?对于相关批次产品是未检测出肉毒杆菌还是技术难度高检测不出肉毒杆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都需要给公众一个答案。
这些年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屡检屡出,事后惩罚未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近年来,除了三鹿公司因三聚氰胺奶粉而倒闭外,大多数被检验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都被企业“召回”了之,鲜见“天价罚单”。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可执行性和惩罚力度方面都有待商榷。
按照现行法律“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目前媒体曝光的最大罚单要数沃尔玛连锁店销售假“绿色猪肉”案,但也只有269万元。相较之鄂尔多斯农民卖冒牌羊绒衫被开出的2151万元罚单实在“不够瞧”。
至于《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至今除了三鹿,还未发现哪一家乳业遭此重罚。
企业违法成本过低,就会忽略产品安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循环之下,发现再多、召回再多,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在笔者看来,引入食品安全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可能是针对惩罚力度过低的一剂良药。什么时候“天价罚单”出现在这些乳业巨头上,罚单伴随着破产,他们才能生出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不敢一犯再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缺陷家电产品召回元旦起实施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从“召回门”看企业责任
转自:中国食品安全报,&
本报记者彭东海
从“召回门”看企业责任
本报记者彭东海
在食品全球化、多样化、艺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今天,人们关注食品安全的视野越来越集中。
近年来,多起食品安全或质量事件的发生。今年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的过期肉事件后,深圳沃尔玛又被曝出用过期肉制作熟食、生虫大米制作快餐等黑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质量门”及“召回门”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忧虑的底线。与此同时,所引起的链锁反应是有些消费者一听某产品要被召回了,
就对该企业整体失去信心,甚至对该企业生产的其他产品也心存疑虑,不敢放心食用,趋之若鹜地到厂家办理相关退货及退款。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及召回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对产品质量及安全重视度越来越高,为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无意识到主动预见性召回行为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与大众应如何正确看待产品召回?
问题及时处理,态度有所不同
在纷繁复杂的食品供应链、生产和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质量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原料筛选、加工流程、成品包装、物流运输及终端市场的流通等环节。一知名食品企业高层曾这样告诉记者,即使企业已有完备的原料供应商监控和管理制度,以及“从农田到工厂再到消费者手中”的可追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时也难以避免偶发性客观原因所导致产品质量受影响的状况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既然有时在全程管控下也难以完全避免,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看企业及时处理问题产品的态度以及解决方案。
2012年,某公司因管道改造,致使消毒用的含氯处理水混入饮料中。事件曝光后,这家企业先是声称其所有产品都经过严格的质量监管和层层检验,符合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是安全可靠的。直到质监部门做出停产整顿的行政处罚后,该公司才承认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含微量余氯的生产辅助用水进入到饮料生产用水中,并深表歉意。不仅如此,企业在决定用最新出厂的产品为消费者换回问题产品时,结果消费者并不买账,称这一举措只能间接称之为“换货”,并不能直接称为“召回”,导致再次激起了消费者的强烈质疑。直到其高层负责人亲自致歉,但仍表示为“退货处理”。
2010年引起业界关注的“雅培奶粉北美召回事件”,开创了企业召回对所有消费者负责的先河。当时,雅培公司试图以高昂的代价去维护所有消费者的利益,就连非正常渠道购买产品的中国消费者也被承诺将得到妥善处理,以兑现其“对生命的承诺”的企业理念,业界预计,雅培该次召回的损失高达1亿美元。面对问题,雅培选择的方法是自曝“家丑”,采取的是不计损失的大规模主动召回行动,尽最大努力去服务于所有涉及的消费者,哪怕他们的产品并不来自于正规渠道,这一在很多中国企业看来并不高明的行为,背后折射的是品牌对于企业责任、对于消费者利益关注的不同态度。
像雅培公司这样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采取有效召回问题产品的企业很多。有的企业发现某一批次产品成分超标,不但立即召回有问题批次的产品,为谨慎起见,还主动预防性召回与有问题批次产品同批原料的其他批次产品。此外,为杜绝有问题产品再度流入市场,对已经回收的产品进行了单独封存,并进行无害化彻底销毁。此乃成熟、负责任企业的表现和做法。
从企业处理问题产品的不同的态度与做法上,充分能体现出企业对消费者利益的不同重视程度及社会责任感。
“召回”不等同“信誉差”
召回制度在西方已发展成为一种已经成熟运作的、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应对技术风险和企业质量危机的解决方案。召回次数多的企业不意味着该企业产品质量差,信誉差。例如:在美国汽车行业,平均每周都会发生好几次召回。正因为有严格的汽车召回制度,美国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得到了持续的改善。
然而,“召回”在国内却被与“质量差”、“不可信”等负面字眼联想在一起。企业不仅要承受短期内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要面对个别媒体、消费者的误解及抵制。特别是久经挫折的中国食品行业,当企业敢于负责任,主动召回问题产品时,不被鼓励,反而被穷追猛打。这必然使有些企业在发现产品有问题时顾虑重重,很难迈出主动“召回”这一步。
记者认为,要想改善我国问题食品主动召回,单靠企业的自律行为来完成,不一定会完全得到消费者买账,若处理不当,还可能会反被认为只是企业的一种自救措施。显然,这中间不仅需要企业勇于担当,还需要政府的监管加强和制度的完善,同时也需要消费者减少对食品召回的偏见,对企业的“召回”行动能有理性的理解及正面的对待,才能鼓励更多的企业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不懈努力,这也是为助力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食品召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对企业召回、问题产品危害调查及评估、确定召回级别、对外发布公告及实施召回均有明确的规定及监管程序。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充分体现了国家进一步建立、健全问题食品召回制度,发挥企业主动召回作用,强化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决心。
综合上述,危机管理专家、中国危机管理切割理论与以危化危理论创始人、著名财经评论员艾学蛟教授表示: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召回制度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希望广大消费者对企业的“召回”行动能有理性的理解及正面的对待,才能鼓励更多的企业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不懈努力!
纵观世界级大公司召回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企业投资人、员工和企业长远利益负责,只有把消费者的安全放在首位才是长久之计,勇于面对问题和承担问题所带来的损失从而不断地完善产品质量保障才是长久发展的硬道理。危机不是决定一家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企业的行事方式,以及是否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是起决定作用的最终裁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避免忽悠、蒙骗消费者,企业可能会遇到危机,却不会在危机中止步。你如何对待消费者,消费者就会如何对待你。诚实面对消费者,对消费者有信心,消费者一样对企业有信心。
作为消费者而言,随着制度的完善,我们要正确地看待企业的召回制度,召回是为了更加完善质量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只要企业的态度是诚恳的,不忽悠消费者,那就是一家值得信赖的公司,作为普通消费者一定要理性消费,不能完全被广告忽悠和盲目跟风,相信随着中国制度的完善,中国消费者逐渐会在这些大型跨国企业的客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