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色》by猎豹流浪起

《HP完结文》伊兰娜的txt全集下载地址_百度知道
《HP完结文》伊兰娜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我有更好的答案
p>《HP完结文》伊兰娜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shareid=&uk=" name="" wealth="0" />内容预览:《穿越HP之我是户主听我的:<file fsid="" link="/share/link!》 by墨香潋《HP之救世主养成》 by骄阳暖暖《HP家有三美》 by璨若晨曦《(hp)我居然是费尔奇???》 by月岛宝宝《背叛(HP)》 by弦月如钩《[HP]在你身后》 by墨纸砚《[HP]黑暗堕天使》 by黑猫修罗《hp之小厨师的乱七八糟生活》 by陌锁祀《HP之请当我是路人》 by潋滟波纹《[HP]你误会了(德拉科同人)》 by 碧眼狐狸《随机穿越 HP》 by棘野繁星《[HP]暗夜奢侈》 by木川《HP—夜青花》 by三千世《黑魔法防御术教授——奇洛》 by thaty《[HP]侠客穿成哈利》 by 朵梨《[HP]伊路米的HP生活》 by最终之章《HP优雅的路人丁》 by夜色飘摇《HP同人--爱若流火》 by 彼端の璇《HP之对望的眸》 by情灯《又一站穿越--HP》 by未玄机《HP/SH.哈利在蛇院中》 by月落星沉《[HP]黑夜的优雅》 by铂金色《(HP)当伏地魔≠黑魔王》 by自在风烟《[HP]被迫穿越之“适应环境!》 by月下挽弓《钱鬼的hp人生》 by傻逼的猪《HP-乌鸦嘴也是要娶妻的
采纳率:54%
已发站内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长堤梦柳春风遍十里,波心飘荡冷月亦温馨——扬州瘦西湖游记
Pegasusvirgo按:扬州好大,也好厚重。先申明一句,我看不懂扬州,不是因为我的时间不够、底蕴不足,而是因为扬州之美丑、之兴衰、之故事,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讲清楚。每一个细节、片段、对联、人物或诗词,都掩映着无穷的历史积淀和难以定性判断的矛盾,正如杜牧、姜夔、隋炀帝,从任何角度切入,得出的结论往往不一样。
扬州有好几个代称,维扬、广陵、江都,只不过,每一个名称的背后,都是一把辛酸泪和一缕惆怅情。
扬州与其他小城市也不一样,因为在这里,你得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美丽,或隐或现的悟性,与随风飘逝的幸福。
&&&&&&&&&&长堤梦柳春风遍十里&
波心飘荡冷月亦温馨&&&&&&&&&&&&&&&&&&&&&&&&&&&&&&&&&&&&&&&&&&&&&&&
——癸巳年清明时节拜谒扬州瘦西湖
小序:二十四桥月夜静谧,青楼玉人如梦如幻境,倒映着杜牧的千年风流和姜夔的黍离之悲。人生原是一场不间断的体验,如夜空银河里闪烁的星辰。
&&&&&&&&&&&&&&&&&&&&&&&&&&&&&&&&&&
衣带云霞影随行
&&&&&&&&&&&&&&&&&&&&&&&&&&&&&&&&&&
最美春意如幻境
&&&&&&&&&&&&&&&&&&&&&&&&&&&&&&&&&&
江都如梦梦江山
&&&&&&&&&&&&&&&&&&&&&&&&&&&&&&&&&&
长堤咏柳柳长青
&&&&&&&&&&&&&&&&&&&&&&&&&&&&&&&&&&
&&&&&&&&&&&&&&&&&&&&&&&&&&&&&&&&&&
黍离之悲落残英
&&&&&&&&&&&&&&&&&&&&&&&&&&&&&&&&&&
波心寒碧风吹尽
&&&&&&&&&&&&&&&&&&&&&&&&&&&&&&&&&&
绿杨深巷情浓时
&&&&&&&&&&&&&&&&&&&&&&&&&&&&&&&&&&
此生化作红药心
&&&&&&&&&&&&&&&&&&&&&&&&&&&&&&&&&&
&&&&&&&&&&&&&&&&&&&&&&&&&&&&&&&&&&
兴衰成败花飘零
&&&&&&&&&&&&&&&&&&&&&&&&&&&&&&&&&&&运河不语却堪怜
&&&&&&&&&&&&&&&&&&&&&&&&&&&&&&&&&&
婉转觅景通幽处
&&&&&&&&&&&&&&&&&&&&&&&&&&&&&&&&&&
芙蓉拂水亦温馨
小注:(1)长堤:瘦西湖最初的柳树堤岸,传是隋炀帝下江都时所建。长堤,在古人诗词里,也常作“隋堤”,隋堤春柳,或称为长堤春柳,是瘦西湖最重要的景致。
(2)江都:古时扬州有多个别称,孔子时期称为“维扬”,秦汉时称为“江都”、“广陵”,隋炀帝时称为江都或扬州,唐朝时为“广陵郡”与“扬州”,宋元明清时又称“扬州”。古人做诗词,常把维扬、江都、广陵做扬州之代称。
(3)黍离之悲:《黍离》出自《诗经&王风》,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其中,“黍”是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离”:繁茂的样子。该诗前几句是:“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绿杨深巷情浓时,此生化作红药心:绿杨深巷,该词常代称繁荣时期的扬州,绿柳成荫、小巷曲折而深静,且只在繁华时有。红药,取自杜牧诗“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两句诗意在表达姜夔看到二十四桥边的红色芍药花,想起一辈子思念的歌姬之事。
(5)兴衰成败花飘零,运河不语却堪怜:写的是瘦西湖、扬州及运河之间的兴衰嬗变历史,文内有细说。
(6)婉转觅景通幽处,芙蓉拂水亦温馨:此二句写的是我在瘦西湖的一个角落里,看到的温馨景色。详见内文。
好久没有出游了……元旦洛阳石窟行归来,就“深自晦匿”,躲在家里不敢出行、不敢见人、不敢乱花钱,老老实实写各类报告,以及回家过年。即便1月中旬终于去了趟寒风凄凄、裸树戚戚的栖霞山,但由于功课做得不足,亦或是山麓风景稍显凋敝,以及当时纯粹是紧张地出公差,因而玩得毫无兴意……总之,帝都真累、真苦,心情真难放松。
临行前,得知H7N9禽流感病毒已经在长三角地区肆虐了,尤其是临近扬州的南京市里,更是风声鹤唳。但是,游人们完全不信邪,依旧奋而前往,扬州酒店和往沪宁方向火车票全无,我只能时不时刷一刷“去哪儿”的酒店专网和铁道部网站,差点就考虑去毗邻北京的省份旅游得了。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景时时映入眼帘,以及清明时节给隋炀帝扫墓会显得比较尊重,因而义无反顾地继续刷票……终于老天有眼,顺利买到车票,顺利订到了酒店,出发!
一、诗情画意园林独白,时隐时现璨若星辰&&&&&&&&&&&&&&&&&&&——游园逢春,一场晶贵而精致的生命体验&
瘦西湖小而精致,是典型的“苏州园林+北京植物园”,遍地是各类花草树木,再加上精致的园林景观,惹得游人们如痴如醉、不停拍照。但如果真的游遍了苏州园林和去了很多次北京植物园,则对于瘦西湖真的无甚感觉。苏州园林没有瘦西湖那么多美丽的花草树木,而北京植物园除了拥有一片又一片在阴森雾霾下“茁壮成长”的花草之外,也没有任何精致园林。
颐和园?不,颐和园是皇家气派的园林风格,这类园林以大为美,宽广而修长的景观线接天连湖,大气魄、大胸怀的人在此凭吊感怀,也许才会有超越平凡、念想卓越的感受。咱们普通人,算了吧,去了颐和园也完全看不出任何东西,要么像初次来京的游客左拍拍、右照照,或者像帝都小资一样,一边羡慕+一路闲逛,去的目的不是陪女孩、就是陪女友、或是陪群友,逛完了就回家,没感觉、还是没感觉。去颐和园看对联?看长廊里的画?好吧……只有BBC纪录片频道的Monty
Don在拍《世界八十大园林(Around the World in 80
Gardens)》关于颐和园的纪录片时,才会这么做的。
清明时节,瘦西湖远观。夹岸柳色、柔条千缕,楼台亭榭、洞房曲户,一花一石,无不各出新意。美丽的扬州,妖娆的瘦西湖。
本来,大的园林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沿着园林设计的路线,随着涌动的人潮边走边看,如颐和园和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湾环,在在都突显出帝王气魄——用开阔的前路引领帝王去观赏气势宏大的景色。
而对于小园林,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春色景虽小,但通过借景、引景等形式,把景色“圈起来端着看”,每一个风来赏月亭便是一首清丽的小诗,每一处假山绿池便是一幅别致的风景画,每一扇漏窗便是一次欲望的远眺。游人不需快步疾走,而是衣带云霞、飘然云来的漫游彳亍。即便绕池一周,也会被槛前群聚觅食的金鱼们挽留匆匆的脚步,仔细品位、留心碎念、勾起某段感伤的记忆……小园林、小庭院是用来勾起记忆、沉思回味的,大园林是用来鼓起信心、增强勇气的。不过,对于园林来说,无论大小,不要使人一次游尽,留待下次再游,这便是最成功的园林设计了。
回到清明时节的瘦西湖,依旧游人纷纷、喧闹如常,适于静观停步的园林,人群涌动、大家基本上到此一游,边走边拍、从不停留;而适于移步动观的湖边春色,却人群驻步停留不动了、再次纷纷来个集体合照、个人艳照……总之,古典园林的欣赏艺术,在今人中已消失殆尽。对于新潮的互联网一代来说,玩的虽是不同风景,但做的事情却是同样一件:拍照、走人。
扬州,瘦西湖。亭台楼阁参差掩映,山石森严,曲水湾环。瘦西湖中心的绿岛,见之闻之,让人诗意无穷。
瘦西湖堕落了,沦为游人的繁花背景。古人游园,还会咏诗和歌,瘦西湖的重要一景——虹桥修禊[x&]的倚虹园,便是文豪风流们以诗代酒、流水曲觞之处。今人虽已无吟咏诗词之必要,但却连“瘦西湖是谁”、“二十四桥是什么”也毫不理会,只在湖边不断取景,或一路直奔园区管委会随意贴上标签的一座“二十四桥”,或由导游对景致随意诠释、仅为娱乐游人而已,或在游览路线设计上完全疏于引导、乱于设计……总之,你可以不必深度游,但却至少能仔细瞧瞧,瘦西湖是个简单秀气的韩式人造美女,还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小家碧玉,亦或潜藏于深闺的大方淑女。
游园林之前,最好做足功课。其他景点,你可以随时去、随时游,到了再学都完全来得及。但对于园林,你可得谨慎了。因为,空手而游,你将会处于“不怎么看得懂”与“游着游着就意兴阑珊”之间的麻木状态。
就如确定要与一位女孩谈情说爱之前,难道不应提前了解所能找到关于她的一切信息么?&
扬州,瘦西湖静香书屋,山际安亭,水边留矶。只是,如织游人迅速占据了书屋,恨不得爬上每一处景致上高呼留影。
对于瘦西湖,最美的不仅是春意盎然,而是那种“假假真真,池月幻同明月洁”的池月共生辉之幻象,那种“树影悠悠花悄悄,晴雨漠漠柳毵毵【s&#257;n,即枝条细长的样子】”的与花同寂之惆怅,那种在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寻觅春色之蠢动,以及那种啜着香茗、赏着亭边竹影兰香与窗外鸟语桨声,在一抹斜阳返照中慢慢入夜之静谧……园林即心,游园即游心,游心更重在体验,体验的不仅仅是景色之多姿千态,也不仅是春色之涌动欲望,而是体验景物的灵魂。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园林的每一处景致都在独白、都在传意,因为它们也是生命,一种组合式生命的灵性图像,它既融合了造园者跳动的灵魂,又包容着历史的兴酸苦楚与悲欢离合、曾经伟业与暗花独放。即便是一副亭台的对联,也如一股正能量,咏颂过后便能穿透人的心灵深处,最终形成一种莫可名状的体验,只不过这种体验疏忽即逝,过了此亭,便已消逝得近乎无影无踪。
扬州,瘦西湖。小桥流水风飘絮,闲鸭争渡花娴雅,这才是我心目中最美的瘦西湖春景。
体验之时,能感觉到自己终于成为了自己;而体验过后,又重新回到人间,感觉自己已不再是自己,我不是我的我……多数时候,自己只是一个看客,看着一个“自己”在言语、在行动,似乎一切所作所为,都是那个“自己”在做,与自己无关。周立波做节目前,常说这么一句话:我是周立波所扮演的周立波,与周立波本人无关。恩,也是这种感觉。
&&& 这即是灵魂思想与身体躯干之间的长期分离,因为灵魂深处完全不认可目前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却无可奈何、被迫为之;只有在红杏枝头、流水河畔、亭台角落,突然那么一刹那,不再受到外界的百般束缚,灵魂与身体终于融合为一体,自己做回了自己。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也说:“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恩,是的,这种体验就是“暂得于己”。
路易威登说,生命是一场旅行;我再加一句,生命还是一种连续不断、时隐时现的体验,如春夜里银河边上偶尔闪烁的晨星,炫丽而又遥远,不知那颗星辰是否正在坍缩衰亡,抑或爆炸分裂、正在新生。
扬州,瘦西湖。衣带云霞影匆匆,最美春意何曾颂。一桥一水,岸边郁金香春色绽放,如天际边闪烁的晨星。
二、爱河流浪,人生如梦亦如幻
天才复生,壮志难酬亦难消&&&&&&&&&&&&&&&&&&
——杜牧的千年扬州梦
扬州首看瘦西湖,而瘦西湖景区里,又首看“二十四桥”。
唐朝中后期的风流文豪杜牧先生,字牧之,曾在著名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所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虽然玉人吹箫的典故谣传与隋炀帝相关,但杜牧在此可不是歌颂隋帝的,而是在说自己。如画般美丽的月夜桥上,听闻似真似幻的萧笛声,此起彼伏、秋怨迭起,表面上想的是与自己“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的同道密友韩绰,其实想得更多的是自己出入青楼酒肆时的欢畅淋漓。当年,杜牧曾随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在扬州做书记官,除了做好简单易行的本职工作之外,其他时间主要用于四处宴游和肆意猎色。
不相信我的解读么?
杜牧大哥曾在著名《遣怀》诗里,将扬州的青楼莺燕描绘得如天上仙子:“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诗中“楚腰纤细”指楚灵王所喜好的楚国细腰美女们,“掌中轻”指代汉成帝轻灵飘逸的美人赵飞燕。飞燕的形象一出,扬州青楼美女们妖娆的形象也呼之欲出。从此,不只是稍有几个臭钱的商人游客,就连老狐狸乾隆爷等帝王将相们,也都把扬州当成了美女的集散地和消费地,甚至最后谣言居然成了美女的诞生地……
好吧,有了这两首诗,一首“二十四桥”的玉人,一首“扬州梦”的青楼,轻巧地把“人生之梦”与风流快活、柔靡绮丽、流浪爱河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所以,如今大家频繁使用“中国梦”,不想这种关于“梦”的最初源头,其实只是为了歌咏醉生梦死、粉白黛绿的游戏人生。
扬州,瘦西湖畔粉亮晶花相间衬托下的“二十四桥”。这座被园区管委会随意钦定的二十四桥,满足了游客到此一游的渴望,也满足了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情怀。说不完、道不尽的千年仙桥,如今仍在,波心荡,风情无边。
&自此,后世笔客文锋皆各自考证、吟咏、梦幻、念想、絮叨关于“二十四桥”、“扬州梦”的故事,到底“二十四桥”是一座桥,还是24座桥,还是很多座桥呢?“扬州梦”里的莺歌燕舞、白净瘦马都在哪里?【“扬州瘦马”,古扬州与近代扬州的专有名词,特指被大户家庭收养着准备充当高级妓女或知书达礼婢妾的小女孩】
其实,考证是多少座桥、有多少青楼、瘦马在哪里,实无意义,重要的是以此来寄托自己对扬州风尘的思念和对世事变幻的无奈。说到底,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座“二十四桥”、都有一个“扬州梦”罢了。
我最喜欢的元代剧作家乔梦符先生,那曲似真似幻的杂剧《扬州梦》,将杜牧与扬州歌女的情感大戏,缓缓铺开。其中杜牧吟咏的扬州风月,更是勾人魂魄:
江山如旧,竹西歌吹古扬州,三分明月,十里红楼。绿水芳塘浮玉榜,珠帘绣幕上金钩。&
茶房内,泛松风,香酥凤髓;酒楼上,歌桂月,檀板莺喉。&
袖飘飘拂红云登凤楼,兴悠悠驾苍龙遍九州;娇滴滴赏琼花双玉头,风飕飕游广寒八月秋。乐陶陶倩春风散客愁,湿浸浸锦橙浆润紫裘;……虚飘飘恨彩云容易收,香馥馥斟一杯花露酒。
不是我太文艺,而是连玄烨兄、弘历弟,那种政治经济精神文明一把抓的帝王,看此杂剧,也不免心生N下江南之情,既有巡视地方、发展建设之核心任务,也有赏遍繁华、沾红惹绿的痒痒私心。帝王如此,下江南的才子们更是风起云涌,定居维扬、客居江都、寄居广陵,为的便是唱一曲金缕悠扬云谩行,舞一回彩袖轻盈花弄影。
扬州,瘦西湖。璀璨桃红,粉黛烟绿,直把维扬青楼醉。
&杜牧生活在安史之乱后、黄巢起义前,其实并不像多数文章所称,处于乱世,甚至杜牧青少年时期经历的君王唐宪宗还短暂复兴了唐室。而在世界的另一边,公元803年-852年的杜牧时期,西方正值查理曼大帝统一欧洲之后却被三个儿子划成三块的割据时代,无暇顾及东方;而阿拉伯半岛处于阿拔斯王朝的极盛时期,两位哈里发哥哥——哈伦&拉希德和马蒙时期,这两位又狠又开明的君主,此时通过丝绸之路与唐朝建立着密切的商贸关系。
杜牧生活的时代,地方藩镇割据虽然厉害,但帝都对青年俊才的吸引力没那么大了,地方长官们照样能给予高端职位和房车票子。藩镇可视作道长(唐时没有“省”,叫做“道”),掌控大量税收、粮食和军权,也能随意任命官员,苏杭扬地区又是京杭大运河之交通枢纽和盐业集散地;且唐朝时期中国的平均气温比其他朝代高了2-3摄氏度,庄稼收成较好,有点钱的人家,生活品质都很不错。帝都,只有在王权旁落、地方崛起时,才会变得不那么拥挤,人才们不会因首都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而窒息。所以,从个人角度看,你说我希不希望国家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地方专权呢?
扬州,瘦西湖及远处的五亭桥及左边的法海寺白塔。五亭桥与白塔原是模仿北京北海公园大桥、五龙亭及白塔,因为地位不够高、何宽不够大,因而只能将桥与亭合为一体,形成五亭桥,白塔体形亦相应缩小,这样才能与湖面相称,形成瘦西湖特殊的景致。
杜牧的维扬岁月、快意人生,有什么不好?只是,看遍了灯火酒绿,有一天突然被急招入帝都任职高官,此时,猛然回头才发现其实国势已衰。看到国家有危险、国势下行,此时又无法作为、实质决策,便开始借酒消愁、耗逝人生……多数人对杜牧的解读也就这样了。
&&&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都是平凡人,杜牧也是平凡人,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往往国运转颓时,我们只是隐约感觉到而已,并不会有那么强烈的痛感。
&&&&我们对国运大势的感觉,即便用很多数据图表、逻辑线索来证明,也会因为微观上没有强烈冲击感,因为尽管宏观趋势已经下行,我们也不好有太大觉悟,因而也就没有太大的人生进退。加上没什么大的天灾人祸、兵燹杀戮,我们还是依旧过着自己的生活而已。杜牧也如此,他的诗酒论人生、论国势、论风月,也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在无奈的现实与牵盼的理想之间左右摇摆罢了。
人生快意一过,即兴味萧然,惟未得尝之者艳慕之罢了。浮生天地间,微杪牵缠[mi&#462;o,树枝的细梢],爱河流浪,吹笙跨鹤,游戏人间,豪荡穷愁而已。被传颂千年的政客将领、文人豪客,没那么伟大,古今同一,我们都是平凡之人。
近日看完HBO制作的美剧《罗马的荣耀》,那些曾经在我眼里崇拜许久的伟人:庞倍、凯撒、马克&安东尼、西塞罗、屋大维,他们都有自己的欲望、苦闷和荒诞之处,很多时候,成为历史的主角,仅仅是因为恰好做了某些事、留下了某些遗产罢了,他们可能都没想过身后那么遥远之事,只不过,我们神话了他们。
是啊,有时候,造神、造梦是如此重要,因为神与梦,让你远离现世的苦难,因而憧憬着未知的前方。前方究竟有什么?无须过多,有梦、有情、有故事、有回忆,就好了。
扬州,瘦西湖畔雪花。不知道是什么花,但雪白色的芬芳,萦绕在参天古树上,追逐着蓝色的梦。松颀的雪花树,虽自成一体、旁人叫好,但谁又知道它的梦想、它的前方是什么呢?
才子佳人不断涌现的唐朝,所谓文人,其实也是政治家、商业巨子、军事参谋家,甚至将领帝王,文学底蕴都足够深厚,任何国事家事、爱恨情愁,都能吟成传诵千年的绝句,无人不是文化之人。似乎,春秋战国之后的天才们,在盛唐时代,第一次重生了,天才复生,不仅仅出现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
我知道,牧之兄弟在23岁时一气呵成了《阿房宫赋》,而23岁时我连写一篇报告还得修改N次;我也知道,兄弟著有二百卷《通典》,还注解了《孙子兵法》,且妙计为当朝宰相所用、获得军事胜利……熟读史书,看透时局,却看不懂红尘。腹有诗书、献上妙计与最终当上决策者,其实中间隔着100个扬州,牧之兄弟不明白,今人不也还是糊里糊涂么。
扬州梦,支撑了杜牧的一生。
&&&在扬州,边当闲差、边拿高薪、还有掌控地方一切要务的节度使牛僧孺大哥在后面保护着,加上天生的才气俊貌,牧之终于体验到人生的终极幸福。即便日后远离维扬,却时时通过醉酒造梦来追忆往昔的风尘岁月。只不过,这个幸福来得太早,来得好快,一不小心,人生在五十岁便戛然而止。任你是扬州青楼小王子,任你怀拥“上穷天时,下极人事”的超能力,任你游遍“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维扬佳色,那又如何呢?最终,只不过是“嗟尔小子,亦克厥终,安于尔宫”(取自杜牧写给自己的墓志铭)——以一介平民,安然长眠于帝都长安。
&&& 勿草草人生,牧之兄弟没白活一生。可人生最难的,不是壮志得酬,而是在totally
depressed and
finished之后,彻底忘掉、彻底消解曾经的雄心,只度平凡人生。&&&
但是,至少,我们依然记着他的扬州梦,他的二十四桥,他对美丽恬雅歌姬的赞美之辞“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因为杜牧,因为樊川文集,今之扬州与遥远盛唐之扬州,才能在所有人的体验与记忆中,最终融为一体,成为天堂般诗意的人间。
扬州,瘦西湖畔。因为杜牧,因为樊川文集,今之扬州与遥远盛唐之扬州,才能在所有人的体验与记忆中,最终融为一体,成为天堂般诗意的人间。
三、国破家亡,游学才子琴调扬州
冷月柔情,白石道人情系红药&&&&&&&&&&&&&&&&&&&&
——姜夔的黍离之悲与桥边红药
曾以为杜牧对二十四桥的赞颂,已近极致。但在深刻了解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之后——这位集当代“周杰伦+方文山”合体的音乐创作才子与文化高人、游学达人,再来看看他对二十四桥的描绘,犹如一股寒风冷冷地刺入内心。一句话:姜白石,音乐家、文学家、书法家、驴友、道长……恩,白石兄,您是牛人。
如果只会吟诵“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边”,然后急急忙忙地在瘦西湖里找到所谓的那座二十四桥,看着晶莹的水波缓缓流经桥洞,然后告诉自己:“恩,桥还在”。——基本上可以判断,如果白石道人姜夔还在世,即便不喊坑爹啊,也会被气哭。
姜夔出生于江西鄱阳湖畔的书宦门第之家,幼年即得父受教,擅长诗词、熟谙音乐。不幸父亲溘然长逝,使得少年时代的尧章兄只能靠亲友相济。之后,可能是对亲友不满,可能是男子汉需要自食其力,尧章便开始了漫长的半游半学漂泊岁月,北游淮楚、南历潇湘、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浪迹江湖、交往寺僧、结交诗友、寄食诸侯。
&&&&今人看来,姜夔就是一个寄生虫或者无赖吧。但在当时,国脉甫定、百业凋敝,在文化氛围浓重的宋朝,游学各地、求职诸侯、以文会友实属常事。被后人冠以“江西诗派”的姜夔,词峰属于“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然而发”(黄庭坚语,江西诗派以其为中心,),也就是说能够结合时势来作词,没有矫揉造作、只有因感怀而自然生发之情。
扬州,瘦西湖畔,被园区管委会随意钦定的二十四桥。姜夔的二十四桥也已远去,每一个朝代的扬州,都有着此时代定义的“二十四桥”。是感伤曾经繁华的逝去,还是吟咏十里春风的归来,永远都是彰显时代兴衰的参照系。
姜夔的词作其实很好理解,内容也自然流露,是不是因为他每次都是边创作弹琴、边吟咏词句?有没有发现今之很多吉他手都是这样自弹自创自唱的呢?
且不说听《扬州慢》的歌曲,即便读这首词,怎么会有人不去先看看词前的“小序”呢?!小序是白石先生对此词背景的交待: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千岩老人是萧德藻,曾在白石落魄尘世时,因看中其诗词才华,而救济了他,并把女儿嫁给了他……萧公的做法,是多么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啊!这再一次证明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颜如玉!!
小序中也交待了白石先生到维扬时(扬州旧称),是冷清寒冬的一个雪天早晨,被金朝大军毁了无数次的扬州,人迹罕至、商业萧条到极致,先生感伤于曾经的维扬繁华,又联想到北宋刚被灭不久、朝廷偏安于江南一带,而自顾自地弹起古琴,和着忧伤的旋律及凄怜的词作。
这里,最牛的是“因自度此曲”——自弹自唱!虽然,宫商角徵羽的扬州慢词古音,与今之周杰伦的中国风旋律相比,确实差了许多许多……但在曲词上,白石道人远胜过方文山(文山兄,不好意思了……)。
&&& 大家如有兴趣,可听听姜夔的这首《扬州慢》,听听其凄丽的旋律。他创作的《白石道人歌曲》流传至今,载有17首词作的乐谱,其中14首是他的自度曲,全以古工尺谱的形式记录,清朝人已不知道该如何重新演奏这些旋律。近代,由杨荫浏、阴法鲁等大学者们一起努力,将这些宋时乐谱译为今谱,使长期绝响、不知旋律为何的《白石道人歌曲》,重新被之歌喉。
扬州,瘦西湖畔,女孩经常在湖边练习弹奏古曲,让我们这些偶尔赏玩的游客大开眼界,当天演奏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虽然此曲乃今人谱写,但女孩的琴声,让我想起了白石道人的名曲《扬州慢》。
国破家亡,时局动荡,即便是曾经富庶的扬州,历经唐末五代军阀混战及金兵的数度摧残下,即使中间几度复兴,到了南宋初期,也烂得一塌糊涂。
在黄巢旗下的大将毕师铎、军阀孙儒以及五代十国の吴国创始人杨行密的轮番暴殄下,杜牧笔下春风十里的扬州顿成烂泥,二十四桥也被从地球抹掉了。最扯蛋的是,军阀们在扬州激战时,因为扬州乃京杭大运河中枢,水系发达,因而他们常用决堤纵水的水攻策略来侵袭敌军。这种蠢事,1938年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南下,也在郑州干过,委员长把让花园口决堤,一时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下子淹死了1-2万日军,阻止了中原地区被日军迅速占领;但可悲的是,决堤事件也淹死了至少40万中国人民……
到了北宋,扬州才慢慢恢复往昔繁荣,但与杜牧时的扬州相比,“尚不及唐之什一”——连唐朝十分之一的规模和繁华都不及。即便兴盛幅度不大,但作为南方物资供应帝都东京(也叫汴京,即今河南开封)的运河中转站,扬州还是具备了复兴的基础。楚扬运河的修筑与开通,将南方粮盐等物资从扬州及其周边的真州(即今扬州的仪征),运输到楚州(今江苏淮安),再从楚州经汴河入帝都东京。
北宋时期楚扬运河,以及入帝都东京的运河示意图。
其实在檀渊之盟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北宋还是能与北部的辽国、女真(即后来的金朝)相安无事的,但宋徽宗约金朝一起去灭了曾给自己带来巨大伤害的辽朝,并与金朝一起瓜分了燕云十六州的肥沃土地。
攻打之后,北宋时人还称颂徽宗的英明神智。结果,仅仅过了三年,没了共同敌人的金朝,反过来攻打北宋,然后就是靖康之耻,徽钦二宗被金朝俘虏。一百年后,刚崛起不久的蒙古帝国,相约南宋一起去灭金朝,还没有从唇亡齿寒的靖康惨案中汲取教训,对金朝极度痛恨的宋理宗赵昀就这么答应了……结果,金朝理所当然地被灭了,然后蒙古又掉转马头,来攻打南宋,最终赵宋亡国。100年里,一个国家,居然在同一条河流里失足两次,真笨得可以。&&&&
想当年,当时凯撒大帝被罗马元老院暗杀后,凯撒副手马克&安东尼压住怒火,在劣势下没有与元老院决裂,而是与元老院谈判取得了执政官地位。稳固政权后,安东尼再煽动支持凯撒的愤怒暴民们追杀元老院贵族,最终还是为凯撒报了仇。可惜,宋朝人再刚烈、再顽强、再有气质,遇到一个不懂战略、只懂战术的笨朝廷,还是得完蛋。
南宋建立后,虽然金朝屡次来骚扰南宋,但幸得在岳飞将军等人的数次努力,让金人仅是“骚扰”而已,保住了初生的南宋,但扬州又再次成为战争兵燹之地,此时已到了公元1130年。
&&&&&之后的四十年里,金兵偶有冒犯,但还不至于动摇南宋国本。即便如此,到了孝宗时期的淳熙丙申年间(1176年),扬州也还没彻底恢复过来,而年仅22岁的小生姜夔彼时游学扬州,找寻那远古的繁华记忆与红尘往事,但却发现这里只有简陋的军事要塞与荒弃的断壁残垣,一堆废墟而已,因之而怀黍离悲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名都,只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淮都罢了;曾经的竹叶清靓、春风十里的长街上,随处莺歌燕舞、春气袭人,如今仅有百姓们种植的青青麦子。即便杜牧再有才,重到此处,也会大惊失色吧!即便牧之再忆扬州梦中的青楼,如今面对此景,也很难再赋诗词了吧。湖畔上还有桥,但不知道还是不是杜牧曾吟咏过的二十四桥。空气清冷,月下催人泪,桥边红色的芍药花,你们知不知道为谁而生、为何而生?
扬州,瘦西湖畔。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情如桃花,相离之间,相爱更深,只不过,那是古代。今人呢,一旦异地恋,十有九对佳人都将彻底分手。
“杜牧”、“桥边红药”、“杜郎”、“红”、“冷”,这些浸透着无尽思念与青春追忆的符号,常常出现在类似《扬州慢》这样的歌曲里。是的,在这里,“杜牧”已成为扬州繁华如春的象征,牧之兄弟也应以此为傲吧~~~
白石道人,为何最后变成了仙道气息或禅悦自修的“道人”,也许与他不幸福的爱情经历相关吧。自从千岩老人萧公嫁女于30岁的姜夔之后,夔兄却依旧需要四处漂泊为生。萧公乃一介进士高官,哪肯女儿跟着浪子乱走,且夔兄也没有利用老丈人的扶持,进入仕途,这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事。在夔兄的诗词集里,也没有再出现过萧公女儿、夔兄原配的相关诗句,却出现了一堆夔兄给歌姬写的靡靡之音……好吧,我喜欢这种靡靡的爱之声。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尧章思念的是寓居合肥时的那位举世无双的歌姬。爱恋一个人,实属三生有幸才能碰到,愿上天让我再做一次杜牧,梦游到曾经的红楼之下,醉赏歌姬的“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珠帘垂动、银烛摇曳,雪柳般扭动的身姿,如此令人不愿醒来。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暗香》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暗香》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尧章一生所作最美的十多首歌曲里,在在都是对那位歌姬的深切梦恋。红萼、红药、红莲、红楼、玉人——属于姜夔的红色记忆,久不见却没有忘却,无尽的悲伤与思念,却只在梦里才得见一面。冷月、清寒、寒碧、香冷——属于白石的孤零心灵,景色催人愈发寒冷,家国凋敝之冷,爱情苦短之冷,如无边的荡漾水波与无际的清冷月夜。
&&&& 二十四桥,不是姜夔的重点,其重点在于桥边的那株株红药花,你们年年都在绽放,是为谁而生、为何而生。问的是花,却也是扣心自问,这样浪迹走天涯的游学、漂泊无尽头的寻觅,是为了找到真实的自己,还是为了彻底忘却人生那段永远不可能再来的记忆。
扬州,瘦西湖静香书之天然桥。天上碧桃和露种,门前荷叶与桥齐。书屋主人,也能如此的恬然心境么。
游学名山秀水之时,白石不计山水深僻,求访道观镇宫与禅房寺院,也许是在无奈的红尘中希冀透悟真理,在琴曲书画中解脱心灵深处的哀伤。无论是哪一种,我想,白石道人最终真的悟道了:“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时事悠悠吾亦懒,卧看秋水浸山烟。”
(《湖上寓居杂咏》)。
心无一事之时,鱼儿从青萍中轻跳而出,也无法再次勾起白石曾经蠢动的内心。高贵的人格与美丽的心灵。古人看似没有今人聪明与狡黠,但却能够不断地给人生、给心灵“做减法”,过得简约而不简单,卧看秋水山烟便已恬然自足、幸福满满,呵呵~~~
古人,虽然税负严重、赋役苦多、常被征召到战场,但也有似姜夔之流,沉重的生活磨难下、倾颓的家国逝去时,仍然能在心灵深处建构自己的灵魂世界,即便这个世界被尘世所诟病为无为之辈、无功之虫。
但是,别人怎么看自己,与自己怎么看自己,是两回事。是活在外人的眼里,还是活在自己的灵魂里?从来都是人生最有趣、也最难解的命题。
扬州,瘦西湖畔。清澈透亮的天色,蜿蜒曲折的小路,凌乱枝蔓的垂柳,横竖零落的花瓣,不知几尺深的湖水,掩映不见了的弯曲木桥……也许,瘦西大湖畔的这个小湖彼岸,才是姜夔心中真正的二十四桥美景吧。
四、功名成就系于运河,西湖虽瘦难比苏杭&&&&&&&&&&&&&&&&&&&&
——瘦西湖与扬州的兴衰记忆
卡尔维诺曾说:“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掌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扶手、避雷针和旗杆上。”(《看不见的城市》)
&&&&如今的城市,纷繁芜杂,光亮的外表下却尽是看不见的压力和看得见的哀怨。只是,一座城市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故事和精彩记忆。短短的几天扬州行,虽不能窥其全貌,但历史是寻常生活的一部分,能在此住下,便是一种奢侈。
一位生于斯、长于斯、职于斯的维扬美丽女孩告诉我,扬州有着自己的苦闷与忧思,只是,有谁能懂得它的心思呢。如隋炀帝在瘦西湖畔建造的迷楼,如杜牧曾经拥有的十里春风与粉黛青楼,如姜夔泪下、二十四桥边的蕾蕾红药,如乾隆皇帝乘舟下榻的竹溪个园,恋上一个人,也就爱上了一座城。
&&&扬州的沉重历史,我看不懂。因为太厚重、太深邃,对于一个游学之人来说,没必要完全掀起她的盖头来。爱你不要多,每次爱一点。只看一点,只赏一处,就够了。因此,了解扬州,认识扬州的缩影,我只看瘦西湖便好。
扬州,瘦西湖。远处微露的法海寺白塔,今之舟艇不绝的湖上漂游,西湖被比作杨贵妃,而瘦西湖则被比作汉代轻盈美丽的赵飞燕,你能看出来么?
元代以来,家国再次统一,即便只是外族统一。但政治的安稳使得扬州不用再成为军事对垒的前哨站,加上江南手工制造业的兴起,使得扬州水系的商贸活动一时鹊起,同时也成为元朝与欧洲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的物资中转站。在这一大背景下,不知是哪个姓氏家族的私家园林——崔伯亨园第一次出现在扬州水系湖泊畔。扬州,缓慢恢复生机。
明朝初叶,朱元璋没想着要到天寒地冻的顺天府北京城,而是与沈万山一起专心营造应天府南京城。既然帝都在此,江南及华南所有的物资,都得给我运到应天府来!因而,扬州又开始热闹了。待朱棣迁都北京后,江南的物资还是得走水路运到北方,因而明朝重新疏浚了古京杭运河道,以搞好南粮北运的政治工程,保障京城的日常消费。
尽管耗费巨资重修漕运,以及日后高昂的年维修费用,以保障运河不因泥沙淤积、山脉隆起、堤岸决口等问题而断航……从经济角度来看,南粮北运,如果走长江口岸到渤海湾的海运,性价比更高,但是为何明朝不走海运呢?
对于这一难解的历史现象,黄仁宇在其博士论文《明代的漕运》中专门论述道:“明廷在处理运输问题和具有重要性的国家事务时,采取了一种在传统中国以农为本情况下所形成的特有方法,稳定性的地位总是超越(对外)发展和扩张。”他认为,明代初期与中期开始的禁止海洋事业活动与对外贸易,是出于安全考虑,又是出于明廷重农主义的对外正常反应——走孤立主义的对外政策,因而不会让民众走朝廷掌控不了的海洋运输。因此,国家要走内陆运河是一项政治正确的措施,不会考虑经济成本与运行效率问题。
&&& 无论怎样,在明廷的强烈推动下,京杭大运河重开,扬州进入历史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伟大复兴(第一次在隋唐)。虽然中间历经满人实施“扬州十日”的屠城噩梦,但清朝皇帝并没有阻塞京杭大运河,反而通过此运河来巡幸江南,且还将两淮六省的盐业经营权放给盐商。盐商的盐场收购价仅每斤5文钱,而到了民间销售价则为每斤20-30文钱,悬殊的价差给了盐商暴利机会。当时,扬州盐商的年收入为清政府收入的六分之一……
扬州,个园。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重开,盐业专权为私人所经营,巨资累加,私家园林的兴盛有了基础,成为如今扬州园林的典型。
&&& 有钱之后,你会拿来干吗?别笑,这是一个千古难题。能回答得好的个人、家族或国家,真的真的屈指可数。
暴富之后,美第奇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家族、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是用来投资文化、教育与艺术;而西罗马帝国晚期的君主们,航海时代暴富的西葡两国,今之国内的富二代、官二代们,是用来投资奢侈的生活。扬州盐商,还好,除了维持生活的富庶,很多盐商开始修建私家园林,做一些风花雪月的诗情乐事,或者救济穷人、哺育幼婴。
当时的扬州,商贾汇集,货如轮转,钱庄无数,由此产生出纸醉金迷的生活风情,烟花之地、远近闻名,淮扬菜系、食不厌精……总之,杜牧笔下扬州的春风十里绕,昨日重现了。无论是在瘦西湖畔,还是天宁禅寺旁的御马头,各式龙舟争相比艳,私家园林拔地而起,物资商贸集散运河,也偶有皇帝下榻来幸。瘦西湖,个园、何园,园林艺术日臻完善、超越苏州;甚至大明寺、天宁寺里,敲木鱼与建园林也是同步进行。
乾嘉时期的扬州,根本不把小苏州放在眼里,只有杭州能与之媲美。乾隆年间的文人汪沆吟咏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其中,销金锅指代杭州西湖。从此,在博学鸿词的诗人渲染比兴下,瘦西湖闻名于天下,扬州又多了一个美名——“瘦西湖”。
扬州,个园的亭台楼阁。曾经可以鄙视苏州、只与杭州媲美的扬州园林,如今却孤独地诉说着曾经的传奇与风华。
即使日后盐业衰败,商人破产,但他们所留下的园林依旧在荒废中顽强地支撑着,太湖石没被打碎,水道疏浚一下也还能用,内部亭台虽荒芜但却不坍塌,整个园林实际上深深地隐匿了,却从没完全消失。因此,即便是扬州人傻到专门派人去游说乾清宫的亲王们:“别让铁路进驻扬州,不要破坏了扬州的自然景观!”好吧,最终清政府不得不把铁路修在南京浦口。
最终,1908年沪宁铁路及1911年津浦铁路的顺利通车,标志着扬州彻底告别了现代化工业文明的源泉,成也水路,败也水路。运河,伴随着扬州的一生,直至生于扬州的江主席一声怒吼,才在2003年建成了宁启铁路,扬州终于有了铁路,可是,100年却过去了,至今扬州制造业、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的颓靡,仍应被归咎于百年前先辈们的养尊处优与无知无畏……再说一次,扬州怎么会傻到不要铁路、不要现代化的工业与服务业文明呢?
20世纪初的扬州,藐视上海、漠视苏州,傲视整个江南;21世纪初,则变成了整个江南,蔑视扬州,连泰州也能欺负扬州……
一部园林史,也就是一个城市的兴衰史。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和隐藏的秘密,藏在瘦西湖的五亭桥畔,藏在个园的竹西佳处,藏在天宁寺旁的御马桥头。
春风十里的风华正茂,家国混乱的桥毁人亡,海上丝绸的商贸鹊起,重开运河的枯木逢春,盐业专权的园林兴盛,以及拒绝铁路之后的筚路蓝缕,如今只能靠着难以扩张的旅游业、简单的制造业、不算繁盛的服务业以及时隐时现的地产泡沫,来支持未来艰难的前行路。至少,制造业不发达的城市,空气质量会很好,不会有雾霾,园林很清静,人活得优哉游哉、健康享寿……
扬州,个园景色。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太湖石怪状嶙峋。春色关不住,浸入伟岸的竹林深处。惟愿扬州一路走好,重现“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楚楚美丽。
五、江都如梦梦江山,长堤咏柳柳长青
万物情意谁可知,冷月无边亦温馨&&&&&&&&&&&&&&&&&
——生命中最温馨的倒影
我喜欢把扬州称为“江都”
,不仅仅是因为对隋炀帝抱持崇高的敬意(游记之二,会有详细说明),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温馨的春意。烟花三月的江都,已经没有了冬天的点滴迹象,而只有生命复苏的真挚绽放。在这里,春天、春色、春意、春梦、春心是如此荡漾,即使再没有生命热情的人,都会在这里满血复活。
扬州曾经衰败,没错,但每隔一段时间,它总会因应当时的时势而重新崛起。如洛阳、苏州、西安、敦煌,扬州也曾是农耕文明鼎盛时期的极佳坐标,即便近代以来坐失铁路文明的发展良机。但是,也正是由于与工业化距离那么远,才保持了扬州的风土人情与舒朗碧空。距离现代文明鼎峰之一的南京城才百公里,但扬州与南京完全是两种时空体系,南京已成为继帝都、魔都、港都之后,压迫人心灵的又一座癫疯之城。这不,近期H7N9肆虐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苏州等人群密集流动的城市,首当其冲、相继中招,深受现代化变种瘟疫的入侵,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之恶。
&扬州,瘦西湖畔长景。长堤春柳,花丛烂漫,波心荡漾,游人如织,典型的扬州风情。
古之扬州,是文士的清高和商人的粗鄙相羼杂、山水的明秀与人间的恶浊共生存之城。今之扬州,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我不知道这个城市未来的梦想是什么。即便翻开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也会看到一堆空话,自欺欺人罢了。但我很庆幸,杜牧笔下的扬州、清代盐商的庭院,真的还在,最起码骗得了如我一般的无知草民。而对于园林专家来说,如今扬州的园林布局,可是完全颠覆了传统哦~~~
对园林研究颇深的已故老师陈从周先生,就感叹“池馆已随人意改,遗篇犹逐水东流,漫盈清泪上高楼”,他悲痛古人笔下、梦里的扬州园林已经随着今人的意志,肆意更改,完全没了模样,老先生只能登高楼而点滴洒泪了。
可是,先生不明白的是,如今的园林,已不是私家园林或皇室专赏,而是平民都可驻足观赏和品位的景点罢了。虽然扬州园林也没有古时的特色,只要你去过苏州园林、无锡园林、西安园林(华清池)之后,定会发觉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不是今人太笨,而是现代中国已经完全丢失了古代的精湛技艺。这些东方文化中真正的瑰宝,如造林艺术、营造法式、云锦丝绸、唐宋音律、佛寺壁画……都已经被西方文化所取代了。研究并能读懂这些瑰宝的人,其实是少数,而这样的少数,连混口饭吃都难,何谈国家专门资助以保存及传承古典文明呢。
老先生真的可惜了,一辈子为复兴园林文化事业而奔波劳累,最终却看不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复兴。先生去世已过十载,留下的传世作品《园林清议》,成为指导现代园林设计、读懂古代园林的百宝箱。
扬州,瘦西湖畔的“琼花”。今之琼花,已与古书所载的琼花不一样了,可能琼花发生了变种。没关系,既然被认定为琼花,那么它就承载了古代琼花的象征意义。琼花,应该是最有灵魂的一株花了吧。
&& 先生所处的时代,至少人们还比较单纯,能够静得下心来沉淀知识、涵养文化、读懂世界。才过了十三年,中国便完全改变了。今人之工作劳损、生活靡靡、心灵浮躁及礼仪沦丧,国家产业升级、政制改革、民生福利及国际形势之艰难与困顿,都是先生所不可想象的。不是我们不愿意花心思于读懂古典文化,而是时间巨轮、空间涡轮与房价棘轮压得我们踹不过气来,每天的工作生活犹如西西弗斯一遍又一遍推着巨石上山,似乎没有尽头,却如白驹过隙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周末。
所以,我选择了在小长假、大长假时远离尘嚣,回到遥远的家乡、清冷的城市、舒朗的海边、精致的园林、如梦的壁画、偏僻的土楼、静谧的佛寺及落寞的坟冢,似乎这里才是我的家园,心灵深处最温馨的家园。
我曾试图寻找人生的真义、生命的体验和天降的使命,每到一处景致,便尝试与此景此花此溪流进行对话。我知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山石不语,其形状却已戏说了过去、现在与未来;桃李不言,零落的花瓣却已暗喻了世间的兴衰、爱恨与坚贞;水河澹澹,流逝的轨迹却已倾诉了生命真谛、历史宿命与心之所属;城市不鸣,景观的嬗变却已告诫了人生的每个阶段该如何度过,生命的奈何桥又该如何被大势所趋、小势所迫、顺势所助与劣势所阻……
万物皆有灵魂,每个生命与非生命,都是一个灵魂空间或灵魂维度;每一处定格的景色与情境,也都是一个灵魂空间,只不过它是由景中的生命与非生命的灵魂们共同交织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灵魂罢了。这些高贵而纯洁的灵魂,它们一直在与我们对话,只不过,你的好耳朵根本听不到那么低、那么高的频率罢了。仅有双眼双耳,很难接收到那么遥远的波频;但当你闭上眼睛、缓慢低思与静心体验之时,也许,你才能有机会融入到万物的世界里,那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时空。只是,你从未体验到罢了。
万物如此,万事不也如此么?交代的差事,未完的课题,棘手的报告,艰难的决策,期望的讯息,心跳的比赛,人生的抉择,牵盼的爱情,甚至是岌岌的复仇与飘渺的希望,这些种种事情,都是一个灵魂的时空,当你彻底进入之后,反而没有那么艰难了,反而是见招拆招、顺势而为罢了。
万事万物,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纯洁无邪的心。当那颗纯洁的心占据我们的内心时,我们将不再犹豫踟蹰,不再畏惧前影,也将不再放荡不羁。
&&&&而对于我自己,心中总有空虚,永远无法被填满,因为那里原是心脏跳动的地方,也就没有了空虚与否、填满与否的说法。
温馨的体验,温馨的情景,温馨的灵魂,温馨的梦境,其实一直都在与我对话,让浮躁与邪恶的我,谦卑下来、沉静下来,看看云霞的丝带、残冷的落英、寒碧的水波与拂水的芙蓉。
淡荡溪光下,柳丝摇曳,芙蓉花瓣轻轻拂过水面,却不愿再生硬地攀过木桥。最喜欢瘦西湖那游人稀疏的角落,却是温馨小景,桃红映水、懒过横桥、任风自舞;柳丝飘荡、溪池流光、佛塔入梦。
&& 不似远处游人如织、喧嚣欲断的二十四桥,此处的木桥宁静而落寞,唯一陪伴着石堤垂柳的,是柳丝下一对相依私语的银婚老人,温馨而美好。也许,这才是人生最深处的倒影吧。
扬州,瘦西湖,游人稀疏的角落。不似远处游人如织、喧嚣欲断的二十四桥,此处的木桥宁静而落寞,唯一陪伴着石堤垂柳的,是柳丝下一对相依私语的银婚老人,温暖而美好。也许,这才是人生最深处的倒影吧。
&&&&&&&&&&&&&&&&&&&&
& Pegasusvirgo
&&&初诗于温馨古意的江都瘦西湖畔,成文于依旧喘气的帝都望京
&&&&&&&&&&
雾霾消散、天气清朗;祈祷万福,深为雅安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猎豹流浪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