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三国蜀汉传卧龙篇姜维攻略线最后一关诸葛瞻哪里去了

蜀汉灭亡的另一原因,诸葛瞻与姜维两大军事领袖不合
蜀汉灭亡的另一原因,诸葛瞻与姜维两大军事领袖不合
蜀汉灭亡的另一原因,诸葛瞻与姜维两大军事领袖不合——三国杂谈之八文丨石城畔【诸葛瞻】长话短说。继续讲蜀汉。我石城畔在上文《蜀汉前期和蜀汉末期的兵力估算及部署缺陷》中提到蜀汉末期的兵力部署“外重内轻”有缺陷,两个军事领袖姜维和诸葛瞻对蜀汉的灭亡皆有责任。那么是什么责任?我石城畔在此文中简单谈下。一. 诸葛瞻与姜维的一些基本情况:【姜维】我们一般看《三国演义》,可能会认为姜维是诸葛亮亲自挑选的继承人(诸葛亮曾给蒋琬写信,夸姜维是“凉州上士”)。但其实不是的,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继承人是蒋琬,蒋琬后面是费祎和董允,这四人是“蜀汉四相”。姜维只是军事将领。费祎在时,每次姜维想大举兴兵北伐,都被费祎限制军队不超过万人。253年,费祎被魏降将郭循行刺身亡后,姜维地位才逐渐上升。后来才接管了汉中的前诸葛亮北伐兵团。诸葛瞻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的亲儿子。他小时诸葛亮曾写信告诉大哥诸葛谨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意思就是诸葛瞻很可爱,比较早熟,但聪明有余,厚重不足,恐怕经不了大事的考验。诸葛亮临终前还给诸葛瞻写过一封家书,就是著名的《诫子书》。叫儿子“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意思还是叫他磨练心志,增长才干。姜维本质上是降将,自古降将掌权的极少,他只有不断的努力,经过考察才可得到朝廷的信任。诸葛瞻是十七岁就结婚,娶的是蜀汉的公主(我石城畔估计这位公主有可能是刘禅与第一个张飞女儿皇后所生的女儿),他是皇帝之婿,(前)丞相之子,地位很高,但没有什么实际的经验。二. 诸葛瞻与姜维不合,姜维布置有误:1.《后汉书疏证》记载“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曰: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屯绵竹埋人脚而战,父子死焉。”【“外不制姜维”】意思就是邓艾军进江油后,诸葛瞻曾反思自己有三个失误。其中的“外不制姜维”这一句可以重点咀嚼,原来诸葛瞻和姜维严重不合,在诸葛瞻心中甚至是拿姜维和黄皓相比。这里的“制”应该是控制之意。姜维是蜀汉后期的名将,打过了许多仗,是汉中军的领袖。没有什么实际做战经验的诸葛瞻想控制姜维(的军队),“制”的潜台词就是我诸葛瞻地位应该在他之上,我是元帅,姜维是我元帅手下的将军。这个优越感恐怕还是来自他皇帝之婿,(前)丞相之子的地位,不是因为他的能力。2.姜维的问题,在《三国志》讲的比较明白,是技术面问题。“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这段大意是汉中军区原来在魏延主管时代,思路是“外围多点防御”。到了姜维主管时代,他改成“内线重点防御”,收缩兵力,撤掉了原先的一些据点。“外围多点防御”优点是“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就是几个据点损失了也不大,可以给后方提供了早期预警时间。“内线重点防御”优点是兵力可以集中使用,缺点是防区的缝隙变大。而邓艾的偷渡阴平正是利用了缝隙变大的大胆穿插。3.从我石城畔上文《蜀汉前期和蜀汉末期的兵力估算及部署缺陷》的梳理就可看出,蜀汉末期只有汉中的姜维军和成都的中央军这两个主力兵团。然而这两个主力兵团司令不合,没有配合,各自为战,加上布置上有些技术面的缝隙失误被对手邓艾敏锐的抓住,结果自然……综上,我石城畔认为蜀汉灭亡在军事上有三个原因:一是兵力部署“外重内轻”;再是诸葛瞻自己没有经验,又与姜维不合;三是姜维改变原先的“外围多点防御”,被邓艾抓住缝隙穿插。最后要说的是,诸葛瞻和长子诸葛尚在绵竹一同战死,祖孙三代为蜀汉鞠躬尽瘁,满门忠烈。姜维为了复国与钟会周旋,最后以身殉国。诸葛瞻和姜维都是蜀汉的忠臣。■ 日(“柔日读史”第五十三篇)【声明:“柔日读史”上所有稿件的任何形式的使用,都需我的许可,亦欢迎大家关注“柔日读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作者最新文章Royaume de Shu
在法汉-汉法词典中发现10个解释错误,并通过审核,将获赠《法语助手》授权一个
添加笔记:
<div id="correct" title="在法汉-汉法词典中发现10个解释错误,并通过审核,将获赠《法语助手》授权一个">有奖纠错
蜀汉(221年-263年,又称季汉)为上时期西南方的一个政权。于221年由称帝开始,至263年攻入蜀地,投降为终,共经过43年,二帝统治。
刘备以延续汉室政权称国号为“”,又统治地区古称为“蜀”,历史上为区别和,故称为“蜀汉”、“季汉” ,又因曹魏和西晋并不承认其国号为“汉”,而称之为“蜀”,“蜀”遂成为其俗称。
末年,经过后,后裔先占据,再从攻取治的,又自手中夺取,于219年自封汉中王。220年,进攻荆州,杀死守将,使刘备元气大伤。同年逼汉帝禅让,篡代东汉,221年刘备于称帝,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继续,国号仍为「汉」,称「东汉」为「中汉」,而称本朝为「季汉」。不过由于季汉为魏所灭亡,又取代魏国,魏晋政权皆不承认季汉政权的国号为汉,而因其领土主要在蜀地而把它称为「蜀国」、“蜀”,所以《》的作者(季汉人士,季汉灭亡后仕西晋)为保持,以“蜀”称呼其国号,而不使用“汉”这个正式国名,以致后来才有「蜀汉」之称。
同年,刘备以为报仇的名义,发兵**孙权,意图夺回荆州,但却不幸大将张飞在战争前被部下张达、杀害,后来更于222年夏被在中打败,最终撤退到。刘备于223年逝世,谥号为昭烈帝。太子继位,由托孤大臣—丞相扶助朝政。诸葛亮立即与修好,恢复了联吴抗曹的政策,双方从此再无互相争战。225年,诸葛亮平定多郡的叛乱,并利用怀柔政策降服了南中少数民族部落势力,解决蜀汉的后方问题。蜀汉此后的三十多年历史中,内外几乎只有对曹魏作战一个焦点,小有出现魏吴两国政变、叛乱等情况。
中华民国 1912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前200000﹣前2000
与 前2100﹣前280
前316﹣214广汉郡犍为郡o
263﹣581犍为郡广汉郡o
304 – 347o
405 – 413
581 – 965
892 – 965o
892/907 – 925o 925 – 934o
934 – 965
965 – 1234o
1206 – 1660o
1363 – 1371
1**3 – 1**4
1**6 – 1912
1912 – 1949o
1949 – 今
228年,率领大军出汉中,开始,却在街亭战役中失败,并不得不依法处斩对此负有重大责任的参军。之后诸葛亮继续北伐,但多次因补给线太长粮草不济被迫撤军,致使北伐始终无法获得重大成效,不过仍然长期进占了原来的、阴平两个郡。234年,诸葛亮于第五次北伐中病故于,之后由、、等接手执掌朝政,蜀汉因而仍保持政治清廉。到蒋琬、费祎、董允死后,刘禅开始自摄国政,但因宠信宦官黄皓和宠臣,令朝政开始变坏,而大将姜维在247年至262年不断的北伐,使得蜀汉政治压力加剧,宫中政事无人处理,力量日渐消耗。
后来,曾对黄皓作出弹劾,但反被黄皓逼害,同时刘禅也对姜维多次伐魏但收效甚微感到反感。姜维惟有避居,拥兵北防,内外产生严重分歧。而当时曹魏实质控制者决定伐蜀,263年八月派征西将军、中护军和镇西将军率三路南下,开始。汉中被破,钟会军虽被姜维挡于,但邓艾率军偷袭(今),蜀汉守将马邈见魏军突然出现,投降魏军,邓艾继续进攻,击败迎战的卫将军。十一月,刘禅接受意见,带领文武百官出降,蜀汉正式灭亡,但诈降,打算利用钟会野心造成魏军内耗再杀死钟会夺取军权复国,但因事败,死于乱军之中。
蜀汉政律《》由、、、李严、所编列。后来,逝世,继位的幼小,政策多由诸葛亮所主持。在朝内制定八务、七戒、六恐、五惧,训诫大臣;而朝外风气清廉,法家思想治蜀地,人心不乱,使蜀中政事、民事都能成功进行。
当时实行安抚百姓,展示法度规范,约制官职,严格遵从权制,广开诚心,公平行事。做到尽忠益的人虽有错,必定赏赐;犯法怠慢的人虽是亲属之人,但都惩罚。如能顺从惩罚,虽重罪仍会得释;巧言令色的人,虽轻罪仍会受重罚。而且刑政虽严峻,但都无人怨恨。
诸葛亮死后,、、等都继续诸葛亮的政策;不过后来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并开始相信鬼神之说,令朝政渐下;尽管如此,至蜀汉灭亡为止,国家政风仍算清廉,官吏约四万人。
蜀汉政治中,在刘备、诸葛亮的经营下,人才多能发挥己用,最初起兵的麾下、荆襄旧部、蜀中降将,在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协调下得以事才任用,荆州旧部与刘璋下属降将;有能者多能位居要职。
如法正成为仅次于诸葛亮的谋士,蜀中旧将的李严;刘备称帝后任尚书令;在刘备逝世后出镇江州,后更迁为骠骑将军,其后由于延误军机而招致流放,然其子李丰仍受诸葛亮任用,并未因此有所偏废。又如吴懿,刘备定蜀后任讨逆将军;称帝后迁为关中都督;建兴八年任左将军,诸葛亮过世后,升至车骑将军,并担任汉中的防务总指挥,其族弟吴班,官位常仅次于吴懿,后主世,任骠骑将军。黄权于刘备领益州牧时任治中从事。又如董和、李恢等亦受刘备、诸葛亮重用。诸葛亮治事期间,不仅提拔荆州旧部的、、、董允、杨仪等,亦大加重用蜀中人才;文如董和,武如王平、张嶷、张翼、马忠等如是,纵如降将的,亦受到诸葛亮的重用,其后更成为蜀汉后期北伐的重要将领。
其人才可谓兼容并蓄,不论荆襄旧部、起兵之初的麾下、蜀中旧将、魏国降将等,皆能依照其能力担任相应的职务。蜀汉后期亦有不少人才,武将如霍峻之子霍弋、句扶、柳隐、罗宪等,皆为一时之选。
214年,刘备入蜀后,巴蜀地区财政混乱,提出铸直百钱,平衡物价,解决问题。当中五铢钱与直百钱并用,钱面有铸字「直百五铢」、背有「好右有为」,为所铸,从中知道蜀铸钱不只在一地。
而蜀汉的收入有田租,但暂未有实例;盐铁对蜀汉有不错的利润;而南中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贡品,令蜀汉军费有所供给,国家富裕,为提供物资;另有其他收入没有记录。另一方面,支出包官俸、军粮、赏赐等,至蜀汉亡时,官府仍有金、银各二千斤。
刘备入蜀后,借着时代所开的所提供的充足水利,不断增加耕地的面积;后至诸葛亮北伐时,为了防护都江堰而任命的督堰官人数已有一千二百人之多,足见其灌溉农业规模之大。蜀汉由于地形上山地较多,除了较主要的灌溉农地以外,几乎没有兴修水利、屯田的必要,远不及魏、吴,虽然有督农的官职,但只设在与魏国接壤的前线郡。蜀中虽不缺粮,但受限于地理限制,在与魏国作战时补给线往往较魏国长;时,曾在魏地屯田,只为解决运粮问题。而至姜维时,他亦在种麦,但主要作用是避开。至蜀汉亡时,官府仍有四十多万斛米粮。
三国中,蜀汉在丝织业最为兴盛,以蜀郡为盛产地,称为「」,蜀锦亦多用以外交礼物及赏赐。汉亡之时,官府藏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在当时是十分惊人的数目。井盐也是蜀地特产,为蜀汉其中一项重要工业。三国时期的商业不太发达,一是由于生产量减少,人民多以物易物;二是由于金属货币不流通;三则是由于割据的局面,商人不能远行。当中,魏、汉因对立而没有发生贸易;与东吴则贸易颇多;蜀汉因地处西南,所以鲜有对外域进行贸易。
蜀汉全盛时期拥有三十多万户(未失时),人口约一百万,为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时,有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当中拥有户口最多。
因地处著名产茶的西南地区,所以饮茶的风气甚盛,足以代酒,因此饮酒之风不及魏、吴。民间亦有拜祭鬼神,诸葛亮死后,刘禅初期不与立庙,百姓仍在路上祭祀。朝廷中,蜀汉后期,刘禅听信黄皓、陈祗巫鬼之说,最后间接令蜀汉被曹魏入侵。
蜀汉将士,在刘备在位最盛时期(未失时)约有十六万至二十万之间。至蜀亡国,仍有将士十万二千人。
蜀汉的对外战争多向发动,前期最著名是与后期最著名。
然而姜维的北伐却间接导致蜀汉压力加剧,国力日渐下滑,人心厌战,以致蜀国重要据点缺乏士兵固守。
蜀汉内部政局较东吴及曹魏平和,除及之外,鲜有内乱或向方面发起攻击。
蜀汉精锐部队
蜀汉主要**益州,共分为二十二郡,拥有一百三十一个县国,于十三年(208年)后始得,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入蜀取得,明年与议定平分荆州,219年刘备于打败得。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时,计此时共辖有2州21郡1属国。同年击取荆州而丧失1州4郡,北伐取得、阴平郡2郡,分割设置数郡。蜀汉灭亡以前,计辖有1州22郡,以下为约262年蜀汉所设置的郡县,一般会将它分为三个区域:
由在214年打败得来,为蜀汉主要郡地,包括:
,已设置,领有五县
(蜀汉首都)、、江原县、、
,刘备分广汉郡设置,领有五县
、、汉德县、、白水县
,设置,领有五县
雒县、、、新都县、阳泉县(蜀分绵竹县置)
,蜀汉时分广汉郡设置,领有四县
郪县、、五城县、
,时设置,领有八县
汶山县、湔氐县、、绵虒县、平康县、蚕陵县、广柔县、白马县(蜀置)
,秦已设置,于201年分设置永宁郡,蜀汉保留,领有四县
、垫江县、临江县、
,最初由刘璋于201年从巴郡中分设,领有七县
阆中县、西充国、南充国、汉昌县、宣汉县、、宕渠县
,于216年,分巴郡设置,蜀汉时改为巴东郡,领有六县
永安县(原鱼复县)、朐忍县、羊渠县、北井县、汉单县、巫县
,于201年,分巴郡设置,领有五县
汉复县、、汉平县、汉葭县、
,设置,领有五县
、南安县、僰道县、、
江阳郡,于221年,蜀汉分设置,领有三县
江阳县、符县、
,设置,原为蜀郡属国,于221年,蜀汉改为,领有四县
汉嘉县、、、旄牛县
为蜀汉本土的北方守地,进攻曹魏而得来,包括:
,已设置,219年刘备于打败得来,领有五县
南郑县、褒中县、沔阳县、、南乡县
,设置,从曹魏处夺取,领有六县
下辩县、河池县、沮县、武都县、故道县、羌道县
阴平郡,设置,原名广汉属国,曹魏时改为阴平郡,从曹魏处夺取,领有二县
阴平县、平广县
本土南方称为之地,设,包括:
,设置,原名犍为属国,于221年,蜀汉改为朱提郡,领有五县
、南广县、汉阳县、南昌县、堂狼县
,设置,领有十一县
、邛都县、卑水县、定苲县、台登县、安上县、新道县、潜街县、三缝县、苏祁县、阐县
,设置,领有七县
且兰县、谈指县、夜郎县、毋敛县、鄨县、平夷县、广谈县
,于后,分建宁郡、设置,领有七县
、梇栋县、、姑复县、邪龙县、楪榆县、遂久县
,于后,分建宁郡、设置,领有九县
句町县、宛温县、漏卧县、、汉兴县、进乘县、、西随县、铎封县
建宁郡,设置,原名,于后改为建宁郡,领有十六县
味县、存[马邑]县、母单县、同濑县、牧麻县、、、秦臧县、双柏县、俞元县、修云县、滇池县、同劳县、同井县、胜休县、建伶县
,设置,领有七县
、永寿县、比苏县、南涪县、巂唐县、哀牢县、
前期 (赤壁之战前)
中期 (赤壁之战至诸葛亮逝于五丈原)
后期 (后诸葛亮时期)
封爵的大臣
(刘禅之庶弟):鲁王-221年 甘陵王-229年改
刘理(刘禅之庶弟):梁王-221年 安平王-229年改
刘璿:太子-238年
:安定王-238年
:西河王-252年
:新平王-256年
:北地王-259年
:新兴王-259年
:上党王-259年
:阳泉侯-220年之前
:青衣侯-220年之前
:斄乡侯-221年
:西乡侯-221年
:武乡侯-223年
:南郑侯-230年
:平襄侯-234年
:济阳侯-234年
:安汉侯-237年
:员乡侯-219年(降将,续封)
:都乡侯-223年
刘琰:都乡侯-223年
:中乡侯-建兴(223-237)中
:玄乡侯-231年之前
:成乡侯-244年
张瑛:西乡侯-255年
:中乡侯-259年
:南乡侯-261年
:汉寿亭侯-200年
:永昌亭侯-223年
:平阳亭侯-223年
:都亭侯-223年
:都亭侯-223年
:汉兴亭侯-225年
李遗:汉兴亭侯-231年
吕凯:阳迁亭侯-225年
:亭侯-225年
:城阳亭侯-229年
:安乐亭侯-231年之前
:都亭侯-231年之前
许允:汉城亭侯-231年之前
:平阳亭侯-建兴(223-237)中
:阳武亭侯-234年
:阳武亭侯-251年
:显明亭侯-234年
:成阳亭侯-234年
:安阳亭侯-235年
:彭乡亭侯-延熙(238-257)初
:云亭侯-244年
:都亭侯-延熙(238-257)中
关内侯(无封地的侯爵)
:关内侯(死后追赠)-214年
:关内侯-219年
:关内侯-222年
:关内侯-223年
王谋:关内侯-建兴(223-237)初
刘邕:关内侯-建兴(223-237)中
:关内侯-延熙(238-257)初
:关内侯-约255年
陈粲: 关内侯-258年
君主列表及年号一览
君主与年号(221年—263年)
昭烈皇帝---
思公(谥)孝怀皇帝(谥)--建兴---
注:刘备与刘禅又分别称先主与后主。
注:谥刘禅为安乐思公,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当时称帝所创建的政权国号为汉,政权为了否定其延续汉祚的国号而蔑称为蜀国。蜀汉是后世为了区分以及而称,自己是不会自贬正统地位而称蜀国的。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手机客户端
赞助商链接
欧洲最具活力的中文社区.最大的关于法国的中文网络平台
法语爱好者的家园 留学与考试的助手 提供各种法语相关的信息与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蜀汉传卧龙篇挑战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