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投资移民新政2分采怎么投住的最新相关信息

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
新加坡大学网是由新加坡教育与考试服务中心...|
总评分0.0|
&&新加坡大学网是由新加坡教育与考试服务中心与南京莱佛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新加坡大学资讯门户,主要为学生们提供各院校录取要求、课程信息、就业动态等相关信息。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新加坡 贸易投资报告2013 年 9 月1 目录前言:新加坡简介1、新加坡人文和语言??????????????????? 4 2、新加坡劳动力状况??????????????????? 8 3、新加坡地理?????????????????????? 10 4、新加坡经济贸易???????????????????? 10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1. 劳动力与土地????????????????????? 12 2. 税务体系和税收制度、投资法规及程序?????????? 13 3. 金融制度??????????????????????? 28 4. 新加坡行业投资优惠政策???????????????? 33 5. 政府之重要经济措施及经济展望????????????? 37 6. 新加坡汇率政策???????????????????? 39新加坡市场环境分析及概况1、2013年前 6个月新加坡对外贸易简况??????????? 402、2013年7月新加坡工业产业情况?????????????? 41 3、2013年7月份新加坡制造业情况?????????????? 41 4、月新加坡货物贸易及中新双边贸易概况?????? 42 5、风险评估及竞争力排名????????????????? 437、外商在当地经营状况及投资机会??????????????44 8、中资企业新加坡投资名单????????????????? 47 9、中资企业新加坡上市名单????????????????? 52 10、中国企业新加坡投资经典案例???????????????552 一、新加坡简介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口,赤道以北 137公里,面 积 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 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 401.7万,其中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326万,华族人口约占 77%。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炎热,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作为一个城市岛国,新加坡没有腹地和缺乏自然资源。 1965年独立之初, 新加坡政府面临一连串的内忧外患。 对此, 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 采取了走 “工 业化道路”的正确经济发展路线。其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独立初期时的劳动密集 型工业,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 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从 20世纪 70年代,新加坡开 始逐步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国家日益走向富裕,人民生 活水平迅速上升。在 1965年后的 37年间(截止到 2000年),新加坡经济平 均增长 8%以上。2010年上半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8.1%,超过中国、 印度以及巴西,成为全球经济最热国家。 在西方世界依然感受着经济危机的余震时,新加坡2010年的GDP将增长 16.5%,远高于此前12%的预计。促使新加坡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中,最关键的 一点是,政府放松了40多年的赌博禁令,分别在1月份和4月份开放了两家集旅 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娱乐场。到6月份,这两家娱乐场已经盈利102 亿美元(690亿元人民币),吸引了300多万名游客。此外,制药业在快速增长, 全球金融机构也开始增加在新加坡的业务。 在国外市场需求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新加坡的劳动力市场却运作自如,这 为新加坡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支持。 新加坡就业市场将至少为10万名3 外国工人提供工作。 不过新加坡的经济高速增长在2011年减速。 新加坡非常依赖与美国和欧洲 的贸易,而在未来几年内这些地方的需求将会减少。不过新加坡有其维持经济 长期增长的优势。第一,新加坡日益成为取代西欧中心、成为更受私人银行青 睐的地方;第二,新加坡有自己的“摇钱树”,11.4%的新加坡家庭拥有的资 产都超过百万美元,其百万富翁人口比例世界最高。受欧美日经济疲软影响就 业市场拖累, 新加坡新2012年经济放缓至仅增长1.2%, 低于官方预测增长1.5%; 意味着该国末季经济在按季节调整后及环比年率料将续呈萎缩, 令新加坡技术 上可能陷入衰退。政府2013年经济展望较以往习惯的增长率要低,预计新加坡 2013年经济增长介乎1%-3%。2012年新加坡GDP初值3455.61亿新元(2765.15亿 美元),同比增长1.3%,人均52051美元。如今,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 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子产品重要制造中心和 第三大炼油中心。 在面对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特别是遭遇全球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 下,新加坡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思路,归纳起来,可 称三大战略,既“高科技战略”、“中国战略”和“扩大腹地战略”。新加坡人文和语言新加坡现有总人口 500万,其中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326.3万。其中 76.8%是华人, 13.9%是马来人, 7.7%是印度人,1.4%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 民族。马来渔民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但自从史丹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 )爵士来到并建立英国贸易中转站后,新加坡逐渐成为一块吸铁石,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移民和商人。为了给他们自己和家人寻觅更好的生活,许多 人从中国南方省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中东来到这里。尽 管异族通婚早就开始了, 但各个种族在融入新加坡这个整体的同时保持了 自己的文化。新加坡国语是马来语,有四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即汉语4 普通话)、淡米尔语和英语。英语是行政语言,使用最为广泛。 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讲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新加坡为一多元种族国家,各种宗教兼容并蓄。新加坡的宗教建筑各式各 样,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回教堂圆顶、哥特式教堂尖顶、带有神秘神像的兴都教 寺庙以及中国寺庙。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兴都教、锡克 教、犹太教以及拜火教。新加坡为一法治国家,法律架构完备,执法严厉,人 民一般均极具守法精神,其商业习惯与先进国家无异,重视合约之履行。 社交礼仪服饰礼仪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 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 “宋谷” 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政府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 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仪态礼仪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 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迭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 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相见礼仪在社交场合, 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 一般都施握手礼。 男女之间可以握手, 但对男子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等妇女先伸出手来,再行握手。马来人则是先 用双手互相接触,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5 餐饮礼仪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马来人用餐一 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 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 亨通。喜丧礼仪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论华人还是马来人都很重视。马来 人的婚事要经过求亲,送订婚礼物,订立婚约等程序。新加坡的华人讲求孝道, 如有老人行将去世,其子孙必须回家中守在床前。丧礼一般都很隆重。商务礼仪到新加坡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 3 月到 10 月,以避开圣诞节及华人的 新年。当地工商界人士多讲英语,见面时要交换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 会谈中尽可能不要吸烟。新加坡人不喜欢挥霍浪费,宴请对方不要过于讲排场, 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 答谢宴会不宜超过主人宴请的水平,以免对方产生其它想 法。旅游礼仪新加坡公共交通事业较为发达,在旅游期间坐公车十分方便,每个车站都标有明显记号。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点。6 如东部地区有个“马来市场”,主要出售马来服装食品。新加坡政府极力阻 止付小费,即便是对服务员的额外服务付小费,对方也有可能拒收。(二)禁忌在新加坡,用食指指人,用紧握的拳头打在另一只张开的掌心上,或紧握拳 头,将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均被认为是极端无礼的动作。双手不要随便叉 腰,因为那是生气的表示。新加坡忌说“恭喜发财”,他们认为“发财”两字含有“横财”之意,而“横 财”就是不义之财。新加坡人对色彩的想象力很强,一般喜欢红、绿、蓝色,把紫色、黑色视为不吉 利,黑、白、黄色为禁忌色彩。在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在标 志上禁忌使用宗教词句。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图案。忌讳乌龟,认为它是种 不祥动物,给人以色情和污辱的印象。用餐时不要把筷子放在碗或装菜的盘子上,不用时,也不要交叉摆放,应放 在托架、 酱油碟或放骨片的盘子上。 与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 注意不要用左手。 新年期间不扫地,不洗头,否则好运会被扫掉洗掉;不要打破屋里的东西,尤其 是不要打破镜子。新加坡人认为“4”、“6”、“7”、“13”、“37”和“69”是消极的数 字,他们最讨厌“7”,平时尽量避免这个数字。7 在新加坡,头部视为心灵之所在,摸别人的头会使人有遭受污辱之感。尤其 不要摸小孩的头。 在公共场合不要拥抱或亲吻任何人。新加坡政府法律规定在电 梯里、影院内和一些公共场合严禁吸烟,违者可导致最高达 5000 新元的罚款。新加坡非常讨厌男子留长发,也不喜欢蓄小胡子者。在新加坡对嬉皮型男性 管制相当严格,留着长发、穿着牛仔装、脚穿拖鞋的人,可能会被禁止入境。新加坡各民族都有特殊的禁忌。马来人男子与宾朋相见时忌任意脱帽;儿子 见父母时忌脱帽和吸烟;女孩在长辈面前忌盘腿而坐,一定要屈膝斜坐;探亲访 友忌衣冠不整和穿鞋进屋。新加坡的印度族人,亲朋相见,行合十问候礼,不宜 握手或拥抱,男女之间更忌握手拥抱;许多印度族人讨厌白色,将白色视为不受 欢迎的颜色,吹口哨也属违忌的不良举动。新加坡劳动力状况新加坡公民仍保有新加坡劳动市场中六成的工作, 过去四年来落入新加坡 公民手里的新工作中, 有64%属于专业人员、 经理、 执行人员及技师 (统称PMET) 等待遇较好的职位。 受雇的新加坡公民比前一年增加了6万4600人,这是过去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 年。不过与此同时,受雇的永久居民也增加了2万6300人,另外,外籍员工的 增幅更显着,达8万5100人。 持有新工作的新加坡公民比例之所以从2004年的45%下跌到2006年的37%, 除了是因为就业市场中的新工作大增,把这块饼做大了,另外生育率下降和人8 人口老化的问题,也导致新加坡本地员工人数增长受限。随着失业率已下 降到10年来最低水平,人力部估计,接下来几年,能填补新职位空缺的新加坡 公民人数将进一步减少。外籍员工人数在过去三年来增加了15%,使总人数达 90万零800人,这意味着很大比例的工资已流向外籍员工。事实上雇主已经感 受到新加坡籍员工人数不足以填补空缺的压力。 去年新加坡就业市场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多达23万6600个, 然而每年新加入 工作队伍的毕业生最多也只有5万人,要如何找新加坡籍员工来满足市场需求 是个问题。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不单是服务业人手短缺,就连业务增长已开始 放缓的制造业也出现工作找人的情况。 人力部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新加坡劳动队伍中的永久居民人数在过去10年 来增加超过一倍,从1997年的11万6700人增加到2006年的24万1100人。这是人 力部首次在劳动队伍的调查数据中,区分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报告只是列 出永久居民在服务、制造和建筑业员工中所占比例,但是却没有具体列出他们 工作的类别以及工资水平。 不过由于有关当局一般是以学历和经济情况评估是 否给予永久居留权,所以大多受雇的永久居民相信应该持有专业人员、经理、 执行人员及技师类别的工作。在疲弱的就业市场中,永久居民比外籍员工更经得起考验。在1998年至 2003年经济不景的时期,受雇的外籍员工和新加坡籍员工显着萎缩,受雇永久 居民却一枝独秀,不跌反增,而且受聘人数每年增长介于8300人到1万2100人。 制造业和建筑业是聘用最多外籍员工的两大领域,报告指出,这是因为大多新 加坡公民不愿从事需要轮班或是在无尘室工作。截至2006年12月的数据显示, 建筑业内每五名员工中有三人是外籍员工,制造业内的外籍员工则占45%。在 新加坡的外籍员工已经达90万零800人,相等于新加坡劳动队伍的三分之一。 随着人力部去年宣布放宽一些领域的外劳配额,外籍劳工人数还会继续增加。9 新加坡地理新加坡是一个热带岛国,由一个本岛和 60个小岛组成。它的气温变化不 大,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 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 业、 运输、 通讯、 旅游中心。 它位于赤道以北 136.8公里, 东经 103° 36& 至东经 104°25&,北纬 1 °09&至 1°29&之间。新加坡 本岛由东到西约 42公里,由南到北约 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岛屿在内,总面 积为 682.7平方公里。 本岛以外的其余岛屿, 较大的有德光岛 (24.4平方公里) , 乌敏岛( 10.2平方公里)和圣淘沙岛( 3.5平方公里)。新加坡通过两条堤 道与马来西亚相连, 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 Riau ) ( 群岛的主岛仅有一水之隔。 从泰国或菲律宾只须经过短途飞行即可抵达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为 69 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是进出东南亚的门户。新新加坡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 超过 600 条航线将数不清的巨型油轮、集装箱货轮和旅客邮轮带到这里,与 靠近海岸的渔船和小木船一同分享这片繁忙的水域。新加坡经济贸易独立后,新加坡政府采取了适合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工业战略,其工业发展 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劳动密集阶段。由于独立初期,新加坡失业率高达 10%,劳动力成本 低廉,同时鉴于新加坡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两地的主要转口贸易中心和加 工中心,新政府首先采取了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方针,主要 行业为传统手工业,如软饮料、砖土陶瓷、玻璃、印刷、木材、橡胶,之后又 发展了纺织、电子零部件等产业。政府为此采取了改善基础设施、实行税务优10 惠、鼓励本地投资创业、提供银行与贷款服务等措施,此外将 1961年就 成立了的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能定为“招商引资”,为新加坡走出独立初期的 经济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 7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开始注重发展资本密 集型制造业。力求最大限度解决失业问题,实现全民就业,因此开始大力提倡 工业自动化,加强了在造船修船业、炼油厂等方面的建设。这期间,新政府设 立了裕廊镇管理局,开始工业园区和厂房的开发建设,开始大量吸收外资、特 别是来自跨国公司的投资。此外,政府海将部分私人企业无法经营的公司收为 国有,如新加坡航空公司、海皇轮船公司、三巴望造船厂、新加坡发展银行等。 工业化的进步带来新加坡经济状况的全面改观。此间,新加坡经济平均增长 10%,到 1979年,新加坡失业率已从 1965年独立时的 10%下降到 3.3%;制造 业占 GDP的比重由 1965年的 15%上升到 27%。二、资本密集阶段。80年代初期,随着新加坡经济基础逐步稳固,新政府 开始着手重组经济结构,将制造业朝着高附加价值、更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 集型方向转化。此外,研发、设计、工程、信息科技等行业逐步兴起。吸引到 了以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的电脑、 电脑附件制造业以及石化制造业陆 续落户新加坡。为经济顺利转型,新政府提出“自动化、机械化、电脑化”发 展方针,开始重视通过教育和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政府鼓励高附加价值和技术 密集型投资和发展高附加价值服务业等。此间的 1985年,受美国经济衰退的 影响,新加坡经济曾一度萎缩了 1.6%,但平均增长率仍高达 6.8%,技术工人 比率上升至 22%。三、技术密集阶段。 年是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鼎盛时11 期。此间,特别是进入 90年代,新加坡已经完全跻身于亚洲新兴 工业国的行列。新加坡已经具备整体商务开发能力,即从研发到产品设计与生 产,到国际销售一条龙作业的能力。新加坡政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90年代 先后拨款 60亿新元,作为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发展高科技基地。电子业已发 展为本地制造业的龙头,到 2000年其产值已占据新制造业的 48%,电子产品 出口占国内产品出口的 55%,新加坡已是全球重要的集成电路、芯片和磁盘驱 动器的生产基地。此外,西方五大石油公司完成在新加坡的投资,使得新加坡 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此外,还有石化和工程公司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和 壮大。鉴于新加坡在金融(银行、保险、会计、律师、审计)、交通(快捷的 空运、海运和高效的港口)、商业、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取得了同步的快速发展, 被公认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跨国公司落 户新加坡的数量超过 5000家,许多具有地区总部职能。新加坡政府正式确定 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在大力发展国内经济的同时,新加 坡政府号召商家到海外发展,寻找扩大商业空间。此间,新加坡经济增长平均 达到 8.5%;金融和商业服务占 GDP的份额由 1986年的 20%上升到 26%;高科 技产品出口 1998年达到 620亿新元。四、知识密集阶段。从 90年代后期开始,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知识密集 型经济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学习纽约纳斯达克,代表科技股的新加坡自动报 价股市场开始运作。为寻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新政府正提倡研究生命科学, 并投下巨资支持本地科研单位勇于创新。二、新加坡投资情况分析(一)劳动力与土地12 1.劳动力供求。新加坡劳动力素质较高,且资源有限,随着 近几年来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大,劳动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 的状况。人力部公布的《 2007年劳动市场报告》显示, 2007年新加坡新增就 业岗位 23.49万个,失业率为 2.1%。职位空缺最多的行业有:教育与公共服 务、批发零售贸易、金融机构、餐馆、电子机械与器材等制造业、空运和相关 支持服务、法律咨询、会计和业务管理等。 2.外籍劳务需求。受国内劳动力供应不足及结构性供求失衡影响,新加 坡对外籍劳务需求很大。截至 2007年底,273万名受雇员工中,有 1/3是外籍 员工。中国是新加坡重要的外籍劳务来源地,截至 2007年底,中国在新劳务 人员 9万人。中国劳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海事、制造和餐饮等服务行业, 其中建筑工人居多。随着新加坡经济转型和中国国内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到 新加坡航空、电子、机械加工、医护、幼师等行业就业的中国劳务人员逐步增 加。 3.土地及房屋价格。新加坡房地产价格在经历 2007年的快速增长后,在 2008年有所回落。 2008年第三季度办公楼平均租金为 14.4 -15.9新元( 10 -11.4美元),高科技类厂房平均租金每平方尺 3.45新元(约 2.5美元),工 业厂房和仓库的平均租金为 1.6新元和 1.55新元(均约为 1.1美元)。三房 式公寓租金 新元(约为 美元)不等,交易价格按不同地 段在 60-150万新元(43-107万美元)之间。(二)投资法规及程序一、主要投资法令新加坡并无成套投资法规,实行企业自由与门户开放政策,以鼓励外人投 资,投资主管机关为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外国人在13 境内设立公司,雇用外籍员工须先经批准,但其外劳政策非常宽 松,且将盈余和资本汇回都不加限制。跨国公司所带来的科技和国际市场营销 网络对新加坡经济成长贡献很大。目前有超过6,000家外国公司,并有超过850 家来自美、欧、日的跨国公司(MNC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在新加 坡设立产销据点或分支机构,从事商品制造销售或提供技术服务,以就近供应 亚太市场。 基本投资政策为管进不管出。 由于人员、 资金、 货物之进出几乎完全自由, 故政府鼓励厂商自由前往任何国家投资,不必事先向政府报备或取得许可。 二、投资申请之规定、程序及公司型态: (一)会计及公司管理局(Accounting and Corporate Regulatory Authority, ACRA) 1、在新加坡投资经商,无论独资经营的小商号或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 在开张营业之前,必须成立一家商行或公司,并在ACRA注册登记。新加坡对各 类型企业之设立,采取注册登记主义,一般而言,约一至两周即可完成注册登 记之程序。 2、ACRA提供三项主要功能:即注册,提供数据及引导商家遵守规定。任 何人均可付费向ACRA查得某家公司或商行是否存在, 业主是谁, 何时设立登记, 营业项目范围, 资本额若干, 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如何。 该局对所发出的信息, 也提供文件验证服务,以方便当事人呈上法庭做为证明文件。 (二)企业之设立许可和登记 1、 大多数的营利事业只须取得ACRA所发给的注册证书或成立证书就可开张营 业,但是某些行业必须另外取得有关政府机关的批准与执照,才可开始营业。 这些行业主要是涉及生产、保健、环保、治安或社会风俗与道德及为了保障社 会大众之利益,而进行必要之管制。 2、目前必须另外取得执照之主要行业说明如下:14 (1)银行与金融服务业:包括商业银行、证券银行(或其代办 处)、金融公司、证券交易商、投资顾问公司与资金管理、期货交易、货币兑 换与汇款、信用卡业务、保险业(代理、经纪、代办),均须取得新加坡金融 管理局之营业许可执照、交易执照、投资顾问执照或经纪执照。 (2)旅行社:限由实收资本额不低于100,000星元之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负 责发给旅行社执照的机关为新加坡旅游促进局。 (3)录像带摄制与出租业:亦须由实收资本额星币100,000元以上之股份有 限公司经营,发给机关为新闻通讯及艺术部电影检查局。 (4)开设工厂须向人力部工业安全署申请工厂登记证。工厂之排水、排气, 或有毒废弃物之处理方式与设备,须取得环境及水资源部之处理许可执照;食 品工厂另须取得国家发展部农粮及兽医局之食品制造厂执照并符合进口管制 规定。 3、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为外人投资主 管机关,但新加坡与投资有关之相关法令却分别由不同部会所管辖,详细而明 确。外商到新加坡投资,ACRA主管公司设立登记,EDB主管外来投资之行业是 否为新加坡所欢迎或鼓励,人力部主管外籍员工之居留与工作准许证。在尚未 取得居留与工作准证之前,即使公司已获ACRA许可登记,外籍经理人仍不得执 行公司业务。一般外商到新加坡设立公司,大都委托当地律师或会计师申请设 立登记。 (三)ACRA对商业组织之归类 1、商业组织分为「商行」与「公司」两大类,商行系根据商业注册法令(新 加坡成文法第32章)注册。公司系根据公司法令(新加坡成文法第50章)注册。 2、商行又可分独资与合伙两种。个人与公司都可以「法人」的身份设立商行。 然而由于商行并非法律个体,因此不可在其名下注册成立另一商行。个人或公 司要注册成商行并不须是新加坡公民或新加坡注册的公司。不过,在任何情形15 下,商行经理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或持有就业准许证人 士,以方便ACRA与商行之联系。 3、商行与公司之法律地位截然不同,在法律上,商行并非法人,也不是一个 独立存在的个体,本身没有法律权力与责任。商行不可用商号名义从事交易或 签约,也不可拥有资产或另一家商行,或以其名义进行司法诉讼。商行所有生 意往来都要用负责人、合伙人或经理的个人名义进行。 在另一方面,公司系一法人,法律上系一独立存在个体,可用其独立身份 和名义从事交易或签约,也可拥有资产及其他公司与商行,并可以其名义进行 司法诉讼。 4、公司之种类 (1)私营有限公司(Private Limited Company) 股东人数限2人以上,50人以下,资本必须私下向股东募集。股东通常必 须获董事会批准才可转让股份。新加坡绝大多数公司均属此类。由于法令规定 最少要有两个股东,每人最少认购一股,股票一般价格为每股一元,故造成许 多「两块钱股本公司」,即公司的责任实际上只限于两块钱。与这类公司交易 往来应特别注意征信。 (2)公开公司(Public Company) 股东成员(个人或公司)可超过50人。在向ACRA呈交发股计划书后,可发 行股票或债券向大众筹募资金,所发行的股票或债券可以自由转让。在取得新 加坡证券交易所之批准后,其股票可上市挂牌买卖。 以上(1)(2)两类皆是以股份为所有权单位的股份有限公司。 (3)特免私营公司 股东全由自然人组成,人数20人以下。公司不须向ACRA呈报账目,条件是 其中一名董事、 公司秘书或审计师须签发一份证明书以确定公司有能力负担其 债务,公司经审核之账目已在股东大会上由股东查阅过。16 (4)以担保为限之有限责任公司 这类公司通常是慈善团体或非营利机构, 公司成员分别以个人身份担保公 司结束时将负责公司之债务。 (5)无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员对公司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 (四)注册外国公司 1、子公司(Subsidiary)、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均需根据公司法(新 加坡成文法第50章)注册登记以成立一个新的法律单位,其手续与设立新公司 无异。 2、分公司之注册登记(Register Branches),ACRA将之归入「注册外国公 司」之范围,其主要步骤有二: (1)所拟使用外国公司名称需先经ACRA核准。 (2)必须向ACRA提出下列文件申办登记: ˙母公司在原籍国登记或设立之文件正本, 经公证后之副本或其他类似文 件。 ˙公司章程、规约或备忘录等规范组织结构的副本,并经验证。 ˙外国公司董事明细表(至少两名董事,其中一名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或永 久居民)。 ˙外国公司签署或代表其签署新加坡籍董事职权备忘录, 并叙明新加坡董 事之执行权力。 ˙经公司签署之委任本地代理人委任书。 内文并载明二位或二位以上新加 坡公民、永久居民之姓名和地址,以代表公司接受诉状和各种通告。 ˙办公处所与办公时间报告表。 ˙外国公司代理人宣誓书。 (五)公司登记规费17 成立公司须向公司注册局缴交之费用有三,一为申请查询使 用名称费用,每个S$15,二为所呈交每份成立公司文件费用S$10及注册费;公 司商业注册局自日起,实施新的注册费收费率,详情如下: 1、有股本之公司(单位系星元) (1)股本10万元及以下,注册费1,200元。 (2)股本10万01元至100万元,除原本的1,200元外,每增加10万元(或不及 10万元)需另缴400元。股本在100万01元及以上,除原本之4,800元外,每增 加100万元(或不及100万元)需另缴300元,不过最高注册费是三万五千元。 2、没有股本之公司固定收取注册费600元。 3、没有票面价值股票的外国公司固定收取注册费1,200元。 4、股本10万元以下的公司凡已缴注册费1,200元,尔后增资至10万元以前均 不需另缴注册费。 三、投资相关机关 新加坡投资主管机关为贸工部属下之经济发展局(EDB: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该局成立于1961年,主要目的是把新加坡从一个传统 的转口贸易国家转变成一个现代多元化经济体系的国家。 它的职责是透过分布 世界各地的驻外办事处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投资信息、协助 投资者取得工业土地及所需的营业设施与服务, 使投资者能很快的在新加坡设 立公司开始营业。 EDB也在税务与财务方面提供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包括为投资者引介申请 长期低利资金。此外,EDB另设有EDB投资公司,可针对策略性投资案件,提供 资金,与外商共同投资。EDB由于对新加坡各行业了解深入,故该局亦能迅速 为海外投资者和厂商寻找合适的供货商、承包商和合资联营伙伴。 EDB也经由三个技工训练中心与多项人力发展计划,协助业者训练劳工使 获得新技术, 确保新加坡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制造业和技术服务行业所需要的各18 类技术劳工。 EDB目前致力于吸引海外投资者投资在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附加价值 的行业。它也运用租税减免奖励办法,积极鼓励外国公司以新加坡为基地设立 营业运作总部(OHQ: Operational Headquarter),亦即从产品的设计、发展 测试、营销、出口至售后服务,以及资金运转、融资调度等活动皆在新加坡进 行操作。 其他有关服务单位如下: (一)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Standards, 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Board, SPRING Singapore) 自1996年4月起,将原先之国家生产力局与新加坡标准暨工业研究院合并 为生产力与标准局,新加坡国会于日三读通过生产力与标准局(修 正) 法案, 正式将生产力与标准局者则改为标准、 生产力与创新局 (Standards, 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Board, SPRING Singapore)。其任务为协助 星国中小企业之发展,以提升其生产力,俾加强新加坡之竞争力及经济成长, 该局之六大发展重点为: 1、推广生产力。 2、开发人力资源。 3、应用科技。 4、发展工业。 5、发展产品标准与素质。 6、管理奖励计划。 (二)裕廊镇管理局(JTC: Jurong Town Corporation) 裕廊镇管理局系于1968年所成立的政府法定机构。 负责新加坡工业区的管 理和发展,主要服务项目包括: 1、规划基本设施完备的工业用地,并承办租赁事宜,其租期由30年到6019 年不等。 2、建造出租各种规格之标准厂房。 3、提供裕廊工业区港之港湾和大宗货物装卸设备。 4、提供亚太地区海上钻油工程和后勤补给支持。 5、设备完善之〝新加坡科学园〞拥有研究单位,可供研发公司使用。 (三)国际企业发展局(IE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ingapore Board) 国际企业发展局是推展各项国际贸易活动与厘订政策的政府法定机构。 除 了开发和推广产品的海外新市场外, 并肩负把新加坡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之 责。 (四)环境及水资源部(MOE: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urces) 举凡与工厂废弃物之排放有关之标准、 处理方式与设备等均须获环境及水 资源部之处理许可执照。 四、投资奖励措施 (一)赋税奖励措施: 奖励投资对新加坡工业发展方向和步伐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的奖励投资措 施侧重于对创新工业,扩充产能自动化和提升服务业水平的奖励,以及对现有 公司在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或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产业升级方面的奖励。以 下为税赋奖励的基本类型: 营业活 奖励租税 动 新兴工业地 位 合格之 制造和服务 1、该计划需引进能大 幅提升目前工业或服务业水 可以免纳公 司税,免税期由5 基本条件 减免方式20 营业活 奖励租税 动 Pioneer Status 项目。 平之新科技或生产技术。 2、在新加坡境内尚无 从事同样行业者。 发展及扩充 奖励 Development & Expansion Incentive 投资抵减奖 励 Investment Allowance Incentive 外人融资减 免 Approved Foreign Loan Scheme 权利金 Approved Royalties 合格之 制造和服务 业。 合格之 制造和服务 业。 至少向国外融资机构取 得20万星元,以购买生产设 备,此租税减免措施不至于 造成对国外税赋负担的加 重。 此租税减免措施不至于 造成对国外税赋负担的加 重。21基本条件减免方式 到10年不等。合格之 制造和服务 项目。从事新计划、扩充或提 升产能并能因此带来显著经 济效能之公司。可以适用税 率减低为13%的公 司税, 免税期最长 为10年。合格之 制造和服务 项目。此投资计划必须在五年 期限之内完成。就新投资总 额部份给予最高 50%之所得税扣 除额。全部或部份 利息免课扣缴税。全部或部份 之权利金可免扣 缴税。 营业活 奖励租税 动 创业投资奖 励 Venture Capital Incentive 区域营运总 部 Regional Headquarters Award 从事营 运总部之业 务如策略规 划、行政管 理、营销管 控、智财权 管理等 公司或 个人投资于 经核准新科 技方案。 为课税目的,设立之公 司必须至少50%股权属于星 籍公民或永久居民者。个人 投资者须是星籍公民或永久 居民。 1、星国人士股份少于 50%之外国公司必需在星国 注册营运至少一年 2、星国公司在申请本 优惠措施时,至少需在国外 有三家拥有股权之公司 3、奖励期间资本额需 于第三年达到50万新币 国际营运总 部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 Award 研究发展经 费经双重税赋扣 减 Double Tax Deduction 合格之 制造和服务 业 同上 申请公司营运业务范围 及承诺,远超过区域营运总 部优惠措施之限定条件,因 此给予客制化优惠奖励条件 在新加坡从事研究与发 展工作的公司 给予客制化 优惠奖励, 适用税 率更低, 适用期限 更长 两倍扣减研 究发展所需之经 费 出售投资股 份所产生的全部 损失, 可由投资者 其他可课税所得 中扣抵。 国外营业所 得可连续三年适 用15%税率 基本条件 减免方式22 营业活 奖励租税 动 for R & D Expenses 经济发展局全权负责新加坡工商业的发展计划, 上述之税赋奖励即包括于 其所订之经济发展奖励方案中,任何一家符合奖励方案规定之公司,均可向该 局提出申请。 (二)鼓励本地企业发展之奖励措施: 1、创新发展计划(Innovation Development Scheme) : (1)凡新国注册公司及组织均可申请。 (2)为鼓励本地公司发展产品运用、制造等创新计划(含硬、软件)而提供 补助金。 (3)该项计划须对相关产业有显著贡献。 (4)补助金可高达劳动成本50%、设备及原料成本30%以及智慧财产成品之 30%。 2、加速折旧抵减(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Allowances) : (1)工厂及所有机器设备可享有超过三年折旧抵减,每年可享有33.3%之折 旧抵减。 (2)高科技产品如计算机、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等头一年即可享有100%之 折旧抵减。 (3)工业大楼则可享有超过25年之折旧抵减。 3、本地企业融资计划(Local Enterprise Finance Scheme, LEFS) : (1)本地企业融资计划需有30%为本地资本,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23基本条件减免方式 1,500万星元,另属于制造业之公司,其员工不超过200名始能申 请。 (2)公司之最高贷款额为1,500万星元,贷款项目包括购置厂房、先进机器 设备、扩充产能等,贷款利率依贷款期限而异。 4、区域化融资计划(Regionalization Finance Scheme) 自1996年1月起,本计划取代1992年为响应星政府区域化政策而开始实施 之本地企业海外融资计划 (LEFSO) 为本地企业进行业务区域化提供低利贷款, , 最高贷款额可达5,000万星元。 (1)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3,000万星元,员工不超过200名。 (2)公司本地资本须在51%以上。 (3)所提供之贷款利率如下: ─中短期贷款利率为6.25%(4~10年) 。 ─长期贷款利率为6.75%(4~10年) 。 ─国内客帐融通利率为6.25%。 ─出口客帐融通利率为3.5%。 5、 本地企业技术协助计划 (Local Enterprise Technical Assistance Scheme, LETAS) : (1)公司需有30%本地资本。 (2)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1,500万星元,而属于非制造业之公司,其员工 不超过200名。 (3) 聘请外国专家以提升或现代化本身企业技术所需费用可获最高70%之补 助。 6、赋税双重扣减计划(Double Tax Deduction Scheme) : (1)由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所管理,目标为鼓励星国厂商拓展国际市场。 此措施允许申请核可公司自其核可计划之合法支出中,享有双重税赋减免。24 (2)该公司须永久设在星国,且从事进出口贸易或相关服务业务。 (3)允许抵扣项目包括参展费,参加访问团费,设立营销办事处支出,刊物 广告费、国际营销活动相关支出等。 7、技术创新者家庭办公室计划(Technopreneur Home Office Scheme) 技术创新者可向EDB申请以住家作为办公室,以减少新创业者之负担 8、 技术创新者投资奖励计划 (Technopreneur Investment Incentive Scheme) (1)该计划目标在协助具有高技术者初步创业时,所面临资金取得困难之窘 境。它提供创业者损失之保险。 (2)符合此计划之技术创新者在经济发展局认可后,创业者可向其投资者发 行最高不得超过三百万星元之权证,收到此权证之投资大众可于损失时,藉以 抵减税赋。 9、创新企业开发计划(Start-up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cheme) (1) 该计划目标在提供创业者资产融资, 此由EDB所管理之基金, 总额达5000 万星元。 (2)创业者自投资大众所募得金额,EDB将给与相同数目之资金,惟最高不 得超过30万星元。 (三)其他奖励措施: 1、相对贸易之新兴工业地位(Pioneer Status Scheme for Countertrade) : (1)为鼓励新国公司从事相对贸易而设之措施。 (2)凡专门从事贸易的公司,而该公司亦拥有相对贸易专家数名,且相对贸 易之交易货品须经过星国则可提出申请。 (3)获准之公司则其从相对贸易活动中获得之盈利可免课税五年,并可申请 延长。 2、石油交易商计划(Approved Oil Trade25Scheme, AOTs) (1)对经核准之石油产品之国际交易所得可享有10%之优惠税率,在此项计 划下,公司须具备以下条件: (2)每年营业额须超过1亿美元。 (3)每年在星营业开支不得少于50万星元。 (4)最少雇用三名经验丰富之石油交易专业人员。 (5)具有环球网络和良好业绩的国际石油贸易公司。 (6)充份利用星国银行、金融、期货及其他商业外围服务。 (7)支持与利用星国的贸易基础设施。 3、全球贸易商计划(Global Trader Program, GTP) : (1)由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所管理 (2)凡国际贸易机构在境外从事所核准之五类商品交易,所得可享有10%之 优惠税率,并符合下列条件可申请这项计划。 ˙年营业总额逾1亿美元。 ˙每年在星的商业开支至少200万星元。 ˙至少雇用三名经验丰富「从事交易活动」的职员。 ˙充份利用星国银行、金融、保险、商业等外围服务。 ˙支持和利用星国的贸易基础设施。 ˙具有环球贸易网络及业绩良好的贸易公司。 4、国际船务企业计划(Approved International Shipping Enterprise Scheme, AIS) (1)申请AIS地位公司须具有一定规模,每年在星直接商业开支至少四百万 星元。 (2)船队至少有10%的船只在新加坡注册。获得AIS地位之船公司,挂非新26 加坡旗船只在新加坡以外地区的经营所得;挂新加坡旗船只的经营所得,及批 准子公司和联号船务公司的股息,皆可获得免税。惟挂非新加坡旗船只如只在 新加坡提货则不能免税。 5、航空器租赁奖励措施(Approved Aircraft Leasing Incentive) (1) 经核准之公司其营业所得可享10%之优惠税率, 公司须具备之条件如下: ˙航空器出租者须在星设立营业基地。 ˙在星营业第二年之商业开支至少400万星元,营业第5年须达1,000万星 元。 ˙至少雇用3名经验丰富之市场营销及技术职员。 其他奖励措施计有研究与发展之人力发展协助计划(Manpower Development Assistance for R & D)出口融资(Export Financing) 、优惠 关税(GSP benefits) 、以及出口信用保险(Export Credit Insurance)等。(四)对外人投资之特殊奖励措施: 1、 非居民之税务优惠 (Concessionary Tax Arrangements for Non-Residents) (1)对非居民汇出在星国银行所赚取之利息不加限制。 (2)非居民之利息所得免课税。 (3)非居民以亚洲货币单位存款(Asian Currency Units, ACUs)以及拥 有亚元债券与星国政府债券免课财产税。 (4)经由星银行或金融机构而自保险机构或境外信用贷款获得之所得,在某 些条件下,于~间免税,而上述所得自起免税期 另外延长5年。 2、避免双重课税(Double Taxation Relief) 新加坡与下列43个国家签订避免双重课税协定:27 马来西亚 澳洲芬兰 印度 印度尼西英国 比利时中华民国 中国大陆 巴布亚新几德国 亚 泰国 丹麦 挪威 荷兰 加拿大 巴基斯坦 波兰 墨西哥 卢森堡 南非法国 内亚 瑞士 瑞典 以色列 纽西兰 意大利 斯里兰 日本 越南 保加利亚 模里西斯 阿拉伯联国菲律宾捷克 卡 孟加拉匈牙利南韩 葡萄牙阿曼 国 塞浦路斯 缅甸拉脱维亚3、资本利得税(Capital Gains Tax) 在新加坡无资本利得税、销货税、发展税及进口附加税。 4、财产税抵扣(Property Tax Relief) 若产业属「核准发展计划」 ,则在某些地区为重建市区,给予优惠仅课征 12%之不动产税,为期20年。自日起,凡自用住宅其当年价值少于 1万星元,在财产税方面可获退还S$25~150星元之消费税(GST) ,视当年价值 而定。 五、投资限制 新加坡欢迎外人投资,对于危害社会安全之行业则严加管制,如爆竹、国 防工业等。制造业中属劳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之行业(如合板业及28 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况下均不予核准投资。税收及金融制度一、租税:新加坡课征的直接税计有公司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地产税(Estate Duty) 、印花税和中央公积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及消费税(Goods & Services Tax) 。但对于资本所得税、销货税、加值税、国防捐、教育捐等税 目则尚无课征计划。以下针对几个主要税项加以介绍。 (一)公司税(Company Income Tax) 1、现行公司税系按营利所得在减除可扣除费用、折旧、交易损失和经核准之 慈善捐赠后,依净额之22%课征。当公司盈余以股利方式分配给股东时,合于 规定的个人股东(主要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可以把22%公司税率超过个 人应纳税率的部份申请退税。 某些允许可扣除的费用如下: (1)投资抵减(折旧) 。 (2) 上年度的公司亏损和未扣除的投资抵减可以递延至未来年度的盈利中扣 抵,惟股东组合须无重大变更,即至少50%的股权没有变换股东。 (3)矿产和油井等的开支。 (4)完全在新加坡以外国度使用的开支可依据已定之方程式计算扣除费用。 (5)只包括成本部份的管理费和母公司配给在新加坡子公司的开支费用。 (6)有坏帐的准备金。 2、除了公司所得税外,公司也须负担以下税项:29 (1)技能发展基金税(Skill Development Fund Levy) 雇主须为月薪低于S$1,000的雇员支付技能发展基金税,税额是雇员月薪 的1%,每位雇员每月最低税额是5星元。 (2)公积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 CPF) 雇主每月须支付55岁以下之雇员月薪13%(自2003年10月起)的公积金予 政府。此为员工薪津之外加部份;员工则需负担其月薪之20%缴交CPF。 (3)外籍劳工税(Foreign Workers Levy) ˙制造业 自日起,制造业雇用外劳人数占全体劳工之上限为50%,即 一名本地劳工对一名外籍劳工。自日起,占劳动力40%以内之外籍 劳工,每名每月所须缴付之劳工税为240星元,占劳动力40%~50%内之外籍 劳工则须缴付每月310星元之劳工税。 ˙海事工业 新加坡国家海事工业实施双轨制劳工税,从日起,外籍技术劳 工税每月为30星元,外籍非技术劳工的劳工税则是每月295星元。而此行业外 籍劳工人数占全体劳工之75%,3名外籍劳工对一名本地劳工。 ˙建筑业 建筑业实行双轨制劳工税,从日起,外籍技术建筑劳工之劳工 税为每月30星元,非技术建筑劳工之劳工税为470星元。至于雇用外劳之顶限 则为5名外籍劳工对1名本地工人。 ˙服务业 自日起,外籍服务业劳工之劳工税为每月240星元。而自1999 年1月1日起,雇用外劳人数占全体劳工之顶限为30%。 ˙外籍女佣税30 自日起,外籍女佣税每月345星元。 (详见下表) 外籍劳工税税率 税捐(星元) 部 雇用外劳顶限 门 类别 每月 日 制 造业 占总劳动力40% 总劳动力40%至50% - - 技术 建 每5名外籍劳工对1名本地劳工 筑业 术 技术 海 每3名外籍劳工对1名本地劳工 事业 术 服 占总劳动力30% 务业 女 - 佣 (二)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 个人所得税系采用累进制,居民最低为0%,最高为22%,居住于新加坡 之个人对下列所得需纳所得税: 1、居民 (1)在新加坡发生之所得。31外劳 每240 310 308 11 1非技 470 16301非技 295 10-2408-34512 (2)在新加坡所收到的外来所得。 所谓所得包括以下几种: ˙从事贸易、商业、专业人士或其他职业之所得。 ˙就业所得。 ˙股息、利息或折扣。 ˙租金、权利金以及其他来自产业之所得。 ˙性质无法归属于上述几类之任何所得。 ˙雇主以实物提供之宿舍或其他福利如食物、衣服等皆需估价所得课税。 2、非居民 外国人在新加坡就业所需缴交的所得税如下: (1)60天或以下:无须缴税,此点不适用于娱乐界人士及公司主管。 (2)61天或以上:15%或比照新加坡居民所得税率至22%不等计算,以 较高者为准。 (3)惟公司主管自2003年财政年度起须缴税率为22%(2005年起减为 20%) 。 (三)财产税(Property Tax) 财产税课税标的为不动产,包括土地与房屋,系按当年价值的某一比例课 征。所谓当年价值是该财产在一年内预期可收受之租金而言,除了所有人自行 使用之临时构造和经核准之发展方案,可享受一年6%和12%税率的优惠外,自 日起所有财产都按单一税率10%缴税。自用住宅则只缴交4%之优 惠税率。从日起,空置住宅进行建筑工程,可获得退税优待为期二 年,惟工程完工后,住宅须为所有人自行使用。1995年3月起,对供开发之土 地在开发期间内免纳财产税,免税期可长达5年。 所有住宅均按当年价值缴纳10%的附加捐,但房屋所有人若为新加坡公32 民、永久居民或在新加坡登记并营业之公司则可免纳。如果住宅是六楼以 上的公寓建筑时,其所有人不论何种身份均可免纳附加捐。 (四)消费税(Goods & Services Tax) 自日起实施,税率为3%,另新加坡对进口货亦须课征消费税。 惟自日起,消费税调高为4%,日起再调为5%,以弥补降 低所得税的财政收入损失。 (一)金融制度及概况 新加坡为亚洲主要之金融中心,所提供金融服务除新加坡本地外,亦遍及 亚太地区,甚至全世界。新加坡外汇市场是世界第四大交易市场,资产管理、 借贷资本市场及外国证券交易等,均有显著之成长,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亦为该 地区主要之证券及延申性商品交易场所。 金融服务占新加坡GDP约11%, 世界各国大型及不同类型之金融机构均在新 加坡设有据点,据统计新加坡约有700家金融机构,其中包含世界前20名大银 行,主要金融监理单位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 (二)外商贷款之管道及现况 外商在新加坡贷款可向新加坡本国及各外商银行或金融财务公司办理, 管 道相当众多且顺畅。 (三)利率水平 新加坡目前(2006年6月)星元市场借款利率约为3.5%,基本放款利率为 5.75%,业者贷款以此加减码约0.5%至1%,目前国际市场美元利率向上攀升情 况下,该放款利率亦有上扬趋势。存款利率1个月定存挂牌利率为0.8%,2个月 0.8625%,3个月0.8625%,6个月0.9225%,9个月0.9850%,12个月为1%。 美元方面,目前基本放款利率为8%,存款利率1月期为4.1875%,2个月33 4.1875%,3个月为4.250%,6个月为4.375%,9个月为4.4375%,12个月为 4.5%。由于美国联准会(FED)预期将再调升利率水平,因此上述利率水平可能 随着再调升。 (四)国际收支情形 根据统计,2005年新加坡流动账户余额(Current Account Balance)为553 亿7260万星元,资本及财务账户余额(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Balance)为-337亿1800万星元,扣除误差(Net errors and Omissions)12亿 5790万星元,整体国际收支余额为203亿9670万星元(约12亿2532万美元)。 (五)货币制度 新加坡所使用货币为新加坡币,以元、角、分为计价单位,1元为10角,1 角为10分。 (六)外汇管制制度 星国对外汇进出并无任何管制措施,资金进出自由流动。(三 )新加坡行业投资优惠政策新加坡优惠政策的主要依据是《公司所得税法案》和《经济扩展法案》 (Economic Expansion Incentives),以及每年政府财政预算案中涉及的一些 优惠政策。 新加坡采取的优惠政策主要是为了鼓励投资、 出口、 增加就业机会、 鼓励研发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以及使整个经济更具有活力的生产经营活 动。如对涉及特殊产业和服务(如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 、大型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区域总部、国际船运以及出口企业等给予一定期限的减、免税优惠 或资金扶持等。(一)先锋企业奖励。享有先锋企业(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称号的公司,34 自生产之日起, 其从事先锋活动取得的所得可享受免征 5-10年所得税的 优惠待遇。先锋企业由新加坡政府部门界定。(二)发展和扩展奖励。从政府规定之日起,一定基数以上的公司所得可 享受最低为 5%的公司所得税率,为期 10年,最长可延长到 20年。(三)服务出口企业奖励。从政府规定之日起,向非新加坡居民或在新加 坡没有常设机构的公司或个人提供与与海外项目有关的符合条件的服务的公 司,其符合条件的服务收入的 90%可享受 10年的免征所得税待遇,最长可延 长到 20年。(四)区域/国际总部计划。将区域总部(RHQ)或国际总部(IHQ)设在 新加坡的跨国公司,可适用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区域总部为 15%,期限为 3-5年;国际总部为 10%或更低,期限为 5-20年。此项政策主要是为鼓励跨 国公司将区域或国际总部设立在新加坡。 具体优惠企业可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 ( EBD)进行商谈,企业发展局可根据公司规模和对新加坡贡献为企业量身定 做优惠配套。(五)国际船运企业优惠。拥有或运营新加坡船只或外国船只的国际航运 公司,可以申请 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最长期限可延长到 30年。申请 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是新加坡居民公司;拥有并运营一定规模的船队;在新 加坡的运营成本每年超过 400万新元;至少 10%的船队(或最少一只船)在新 加坡注册。此类优惠项目由新加坡海运管理局(MPA)负责评估。35 (六)金融和财务中心奖励。此项政策是为鼓励跨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金 融和财务中心(FTC) ,从事财务、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业务。金融和财务中心 从事符合条件的活动取得的收入可申请享受 1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为期 10年,最长可延长到 20年。(七) 研发业务优惠。 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新加坡政府规定, 2009 自 估税年度起,企业在新加坡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享受 150%的扣除,并对从事研 发业务的企业每年给予一定金额的研发资金补助。(八)国际贸易商优惠。为鼓励全球贸易商在新加坡开展国际贸易业务, 对政府批准的“全球贸易商”给予 5-10年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减低为 5% 或 10%。此项优惠项目由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 IES)负责评估。此外,新加坡还对部分金融业务、海外保险业务、风险投资、海事企业等 行业给予一定的所得税优惠或资金扶持。三. 在新加坡注册公司注意事项 在新加坡投资合作办理相关手续,需向新加坡法律事务所、公司秘书事务 所或会计事务所寻求咨询和帮助,具体事项请与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商务处、 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联系。 (一)在注册公司之前,需要确定公司商业活动的性质。 (二)公司在进行某些范围的商业活动前,还需要获得许可证。 (三)一家公司可以有一名董事,该董事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永久 居民或者持有就业准证/原则同意书/家属准证。36 (四)外国公司必须在新加坡有 2位本地代理人代表公司。代理人必须是 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永久居民或者持有就业准证/原则同意书/家属准证。外国 人也可作为外国公司在本地的代理人,需向人力部( MOM)工作准证署申请就 业准证或原则同意书。四. 新加坡对劳务输入的管理 新加坡主要通过《移民法案》《就业法案》《外国工人雇佣法案》和《职 、 、 场安全与健康法案》等几部重点法律来规范其劳动力市场中所涉及的工作准 证、劳动关系、外国工人管理及职业安全与健康等方面问题。(一)工作合同。只要是雇佣双方以书面、口头、明示或暗示等形式共同 达成的协议均构成工作合同。 当工作合同中列明的具体工作被完成或达到规定 的期限, 该合同自动解除。 无具体期限的工作合同, 签约双方均有权提出终止。 签约一方在合约期满前提出终止工作合同须提前书面通知对方。 (二)工作时间。工人的正常工作时间每天不超过 8小时,每周工作 5 天半,即每周不超过 44小时或每两周不超过 88小时。工人在雇主的要求下在 超过规定的时间以外工作,雇主应该支付工人至少正常工资的 1.5倍。 (三)给付薪水。依据工作合同确定工资,包括工人根据合同完成的超时 工作奖金,不包括住宿、水电费、医疗及其他生活福利等。(四)外国工人雇佣法案。规定:新加坡海事业公司可以聘用不超过公司 外籍员工总量 75%的中国工人; 新加坡制造业公司可以聘用不超过公司外籍员 工总量 25%的中国工人; 新加坡服务业公司可以聘用不超过公司外籍员工总量 10%的中国工人。37 五. 新加坡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简介 新加坡对进口商品检验检疫的标准和程序十分严格。负责进口食品、动植 物检验检疫的部门是农粮兽医局(Agri-Food and Veterinary Authority,简 称农粮局或 AVA) ,负责进口药品、化妆品等商品检验的部门是卫生科学局 (Health Science Authority,简称 HSA) 。 (一)农产品和食品检验。只有获得 AVA进口执照的贸易商才能在新加坡 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口业务。具体规定可查询 http://www.ava.gov.sg。 (二)动物检疫。每次进口动物须向 AVA申请许可,并提前获得海关清关 许可。所有进口动物需符合 AVA的兽医标准,具体标准可查询 http://www.ava.gov.sg 。 (三)植物检疫。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需出示原产国有关机构签发的植物 检疫证书并获得 AVA的进口许可。 (四)药品、化妆品检验。根据《药品法》《有毒物质法》《滥用药物法 、 、 令》 ,相关产品需得到 HSA批准后方可进口新加坡市场环境分析及概况新加坡政府向来采取重商政策,致力降低厂商营运成本,加强其竞争力, 非常欢迎外资前来从事制造,金融及服务业等方面投资,以弥补其资金及技术 的不足,同时尊重外商经营意见,使新加坡成为外商在亚洲投资时必先考虑的 国家之一,每年外人投资金额均为新加坡本地投资的 2至 3倍,足证新加坡吸 引外资的努力已获肯定。由于外商投资者众,前来投资者不乏国际性企业,本地中小企业在主客观 环境下成长有限,因此除金融业因开放程度较小,其余产业之佼佼者均为外资 企业。以制造业为例,美,日等大厂雄据电子及化学业,本地企业则成为外商38 之卫星工厂,对外资依赖度极高。 新加坡为一城市国家,无天然资源,所凭借者唯其优越地理位置及人才, 故新加坡倾全力发展交通,航运及贸易服务业,除重视人员培训外,并大力引 进外国人才,新加坡政府并时时灌输人民忧患意识,提高国际竞争力,勿自外 于世界潮流。有鉴于电脑资讯产业迅速升起,电子商业一日千里,新加坡亦大 力发展知识型经济鼓励人民学习最新科技知识,勇于创业,盼使新加坡经济早 日转型,掌握另一波产业革命的契机。政府之重要经济措施及经济展望(一)重要经济措施:1、扩大联结:除了参与WTO的多边谈判外,并积极寻求与各国洽签FTA, 由洽签FTA作为推动经贸自由化的动能,并扩大新加坡的国际市场纵深,另一 方面亦藉由洽签FTA加深与美、欧、日等先进国家及主要外资来源国之联结, 以及推动东亚国家之整合。目前新加坡已与日本、澳洲、纽西兰、欧洲自由贸 易组织(EFTA)、巴林、美国及吉尔吉斯等国签订FTA,并与智利、纽西兰及文 莱等4国共同签署泛太平洋策略经济伙伴协议。星国刻正与印度、南韩、智利、 墨西哥、伊朗及加拿大谈判洽签FTA中。此外,新加坡所属的东南亚协国FTA 亦已逐步执行中,新加坡更与泰国连手提出「2+X」的模式,由任两个东协会 员先进行自由化,再邀请其他成员参加,以加速东协经济整合的进程。2、降低成本:包括税负、中央公积金、土地使用成本、人事与劳工成本、 电信与信息等基础设施成本均需全面检讨;另并藉由市场竞争机能以提高效 能,对于各项公共服务的补贴以不使其低于其实际成本为目标,并密切注意防39 止独占或寡占带来的高价将提高使用企业的成本, 以维持在新加坡投资企 业的竞争力。 3、推行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与冒险,社会安全网以提供真正有需要的 人为限;所有政联公司(即政府参与投资的企业)都应受到市场纪律的约束,如 果政联公司不具发展成为国际级或区域内的主要企业,除策略性产业化外,则 政府即撤资,以维持商业竞争的本质。此外,政策上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以市 场机制建设资本市场与债券市场,以利国际资金与中国大陆、印度与亚洲企业 媒合。4、平衡制造与服务业发展:善用新加坡的优势,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制 造业,并发展新加坡成为区域内的多国籍企业研发中心。因应中国大陆与印度 的经济成长,发展可供出口的高附加价值与高质量服务业,以成为区域内的新 兴服务业中心。5、培植人才:继续投资以培育及吸引人才,在国内教育体系内培育多元 的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新加坡人才库相较于上海、 伦敦、波士顿等大都会必定居于劣势,因此必须持续吸引国际人才前来新加坡 工作,以维持竞争力。此外,建立海外新加坡人才网,以随时吸引海外新加坡 人才返国服务。6、终身学习以重建经济:由于经济情势的变化,工作内容的变动与工作 场所的迁移将不可避免,因此新加坡必须建立终身学习与训练机构,训练新加 坡人民灵活应变, 并不断学习职场所需的新知以配合经济重建的需要培植竞争 力与弹性。40 政府的汇率政策新加坡对进出口的高度依赖性和资本的高度开放性,决定了新加坡政府将 汇率政策确定为货币政策的中心。新加坡选择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该制度具有四个特点:(1)选择一揽子货币作为新元汇率的管理参照,组成包括新加坡的主要贸 易伙伴和竞争对手, 各货币所占权重取决于新加坡与该国家的贸易依赖程度,组 成不对外公布。(2)货币当局给新元的名义有效汇率设定的是一个不公开的波动范围(称 为政策带) ,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从而使汇率制度具有承受短期汇率波动的 灵活性,同时也为难以准确测定的新元均衡汇率水平提供一定的评估缓冲区间。(3)对组成进行周期性地修订,以符合新加坡贸易模式的变化;政策带也 进行周期性地调整,以与经济基本面保持一致。(4)在出现实际汇率超出政策带的情况下,货币当局通常会进行“逆风干 预” ,以使汇率重新回到政策带的范围之内。实行新元不国际化是新元汇率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即不鼓励新元成为 一种国际货币,限制新元在新加坡之外使用和新元离岸市场的发展。该政策的 中心是限制对非居民的新元借贷, 从而减少对货币进行投机和对汇率进行扭曲 的可能性,确保作为货币政策的汇率目标得以实现。新元的不国际化政策是卓41 有成效的。新加坡在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日交易量接近 1000亿美元的过程中,新元的交易量2000年只占到6%。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 新,新元离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难以控制,新元不国际化的重要性在降低,因 此货币当局也在不断放松要求。但是另一方面,该政策起到了促进新加坡金融 市场,尤其是短期市场发展的作用新加坡市场环境分析及概况2013 年前 6 个月新加坡对外贸易简况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统计,月,新加坡货物进出口额为 382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3.9%。其中,出口2003.6亿美元,下 降2.9%;进口1826.1亿美元,下降5.1%。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增长28.2%。 6月当月,新加坡货物进出口629.4亿美元,下降4.7%。其中,出口333.1 亿美元,下降1.4%;进口296.2亿美元,下降8.1%。贸易顺差36.9亿美元,增 长136.8%。 1-6月, 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424.5亿美元, 增长6.1%。 其中, 新加坡对中国出口216.1亿美元,增长3.2%,占其出口总额的10.8%,提升0.6 个百分点; 新加坡自中国进口208.5亿美元, 增长9.2%, 占其进口总额的11.4%, 提升1.5个百分点。新加坡贸易顺差7.6亿美元,下降58.6%。 截止到6月,中国为新加坡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新加坡 7 月工业生产情况42 新加坡运输工程和电子产业表现良好, 带动上个月的制造业产值年比增长 2.7%,超出市场预期。 经济分析师原本预计新加坡上个月的制造业产值年比只会增长1.5%。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数据显示:如果不包括生物医药领域在内,7月份的 制造业产值增长3.6%。 按个别领域来看,表现最好的是运输工程业,年比增长将近14%。一般制 造业和电子业则分别增长5.4%和3.5%。精密工程产业的跌幅最大,年比下跌 7.4%。生物医药业也下跌1.3%,化工业则微跌0.3%。 如果同6月份相比,上个月的制造业产值则萎缩1.9%。如果不包括生物医 药 领域在内,则微跌0.1%。新加坡 7 月制造业生产情况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新加坡7月份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 2.7%,环比萎缩1.9%。其中,交通工程业表现最为突出,7月份产值同比走 高13.9%;电子业产值同比上扬3.5%,增幅高前两个月;一般制造业产值上 扬5.4%;而出现萎缩的板块则包括化工业(-0.3%) 、生物医药业(-1.3%) 和精密工程业(-7.4%) 。 新加坡7月份制造业产值增幅明显高于早前的市场预测值(1.2%) ,主要 是受益于外部需求的增长, 包括全球电子业的需求出现周期性复苏以及油价高 涨导致对钻油平台的需求增加等,因此,电子业和交通工程业前景较为看好。 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逐步复苏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新加坡外需的增长, 但近期亚 洲新兴市场的风险开始凸显,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是新加坡主要出 口市场,这些国家经济放缓将对新加坡产生较大影响。43 二、2013 年 1-6 月中新双边贸易概况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统计,月新加坡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为 424.5亿美元,增长6.1%。其中,新加坡对中国出口216.1亿美元,增长3.2%; 自中国进口208.5亿美元,增长9.2%。新方贸易顺差7.6亿美元,下降58.6%。 中国为新加坡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机电产品一直是新加坡对中国出口的主力产品, 1-6月出口额为114.7亿美 元,增长5.5%,占新加坡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3.1%。矿产品是对中国出口的第 二大类商品,出口额29.4亿美元,下降14.5%,占新加坡对中国出口总额的 13.6%。化工产品和塑料橡胶为新加坡对中国出口的第三和第四大类商品,1-6 月对中国出口22.3亿美元和20.3亿美元,占新加坡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0.3%和 9.4%,其中化工产品出口增长6.3%,塑料橡胶出口下降1.4%。此外,光学钟表 及医疗设备对中国出口增长幅度较大,出口额为9.3亿美元,增长53.1%。 机电产品同样是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1-6月进口125.6亿美元, 占新加坡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0.2%,增长6.5%。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 产品等也是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重要商品,进口额19.7亿美元、19.1亿美元和 7.3亿美元, 其中矿产品进口增长较快, 增速为50.3%, 贱金属及制品增长18.6%, 化工产品下降2.6%。中国是新加坡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纺织品及原料和 家具玩具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分别占市场份额的17.8%、24.5%、28.9%和 35.4%,其中家具玩具占有的市场优势最大,领先于第二位的马来西亚20.8个 百分点。风险评估及竞争力排名自1981年以来﹐新加坡一直被日本债券研究机构评定为「零风险」地区。44 美国的商业环境风险信息(BERI)亦评定新加坡为稳定又富吸引力之投资 地点﹐同时也是未来5年内最值得投资的前十名国家之一。根据日本经济研究 中心在年间进行的「潜在竞争力排名」调查报告显示,在31个经济 体中排名第二,领先香港而成为亚洲地区中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而财富杂志则 评选新加坡为1999年亚洲最佳商业城市,超越香港、雪梨、墨尔本及台北。 根据瑞士洛桑 (Lausanne)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nstitute, 简称IMD)于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中指出,新加坡经济竞争力在二千万人口以下之 经济体中,维持(2012)年世界排名第一,居于首位。IMD评估标的系以国内 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效能、金融绩效、基础建设、企业管理、科技实 力第八大项目(总共包括220项细指标,其中统计指标136项,调查指标84项) 作为评估各国经济竞争力依据。据日星期四BBC报道,世界经济论 坛公布最新一份全球经济竞争力报告(GCI),瑞士、新加坡和芬兰在全球竞争 力排名中位列前三位,排名与去年一样。 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依据是全球竞争力指数(GCI),该报告把竞争力定 义为决定某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准的制度、政策和因素的集合。这个竞争力 概念包括静态和动态的组成部分。 该报告将其归纳为12个组成部分: 经济制度、 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产品市场效率、 劳工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效发展、技术准备、市场规模、商务成熟度和创新度。 依据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于 「年全球竞争力」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年 度报告中指出,新加坡名列世界第2名最具竞争力经济体。 WEF对成长竞争力之评估系基于技术、公共机构(public institution) 及总体经济环境等三大领域中,影响经济成长之变动因素;主要评估各国竞争45 力之八大指标为经济开放程度、政府效能、金融实力、基础建设、科技实 力、企业管理、人力素质、政经社会制度等外商在当地经营现况及投资机会外商在当地经营现况 (一)日本 在消费品方面,日本输往新加坡之主要产品为汽车,电子及电器产品,走 高质量、高价位路线,注重广告宣传,且有完善售后服务,使其产品在新加坡 享有很高之市场占有率。此外,日本自八十年代起大量在新加坡投资设厂,是 新加坡制造业的主要投资来源之一,2004年其承诺投资总额约为11.6亿星元, 继续维持第二大海外投资国地位,投资业别主要集中在电子业,机械业及化学 工业,厂商总数达1,800家。吸引日资之主要原因之一是新加坡准许外资持有 100%股权﹐且无外汇管制。 60及70年代在新加坡设厂的日本公司,目前为因应降低成本的需求,已逐 步把低技术生产线迁到其他地方去,现在正考虑在本地转型生产高科技产品, 希望星政府对此给予政策优惠。星国政府除同意研究此项建议外,也鼓励日本 中小企业以工业组合形式在新加坡投资,而通过设立商业中心或总部,把日本 最先进的科技转移到本区域来。 (二)中国 从1990年至2013年之间,新加坡从大陆进口的商品已从纺织、水果等层次 较低产品,转为计算机零组件、电讯配备及半导体等较高层次产品,显示大陆 外资企业影响力增强。一般而言,中国大陆在新加坡的拓销活动及策略为:46 1、成立门市部直接销售 大陆产品在新加坡成立门市部直接销售已有多年历史, 亦为以往主要拓销 方式。在新加坡专门从事大陆货品买卖之公司计有中侨百货、中国成药药酒中 心、中国汽车零件展销所等。 2、派遣拓展团 大陆各省份经常在星主办展销会,贸访团亦络绎于途,直接或间接为大陆 寻找在星销售管道。 3、成立中资贸易公司 中国已在新加坡设立不少贸易公司,直接进口大陆产品,据了解其与新加 坡双边贸易中约有40%是由中资贸易公司完成。此外,亦已有多家大陆省市营 贸易公司开始在新加坡设立营业据点,从事转口贸易。这些贸易公司主要是以 新加坡作为进入东南亚及中东的营销据点。转口的商品包括纺织品、计算机、 电子零件、石化产品、水泥、食品、农产品、肥料及农工机械等。 目前已上市的中资企业在大陆及欧美市场的带动下, 虽然盈利仍有大幅的 成长,但也面对激烈竞争和盈利率降低的压力。而中小型中资企业在新加坡的 流动率仍然很高,从事行业则由以往单一的贸易、扩大到建筑业、旅游业、人 力中介及餐饮业等。虽然上市的中资公司大都有不错的业绩,不过中小型中资 企业仍感到前景并不十分明朗,因为在新加坡的竞争激烈,盈利率也很低,生 意机会也因此减少。 三、投资机会 在考虑我国产业竞争性及新加坡投资环境等因素下, 预估我国业者未来较 有希望与新加坡合作投资发展项目为: (一)会议展览产业 新加坡会议展览产业发展相当发达,许多国际性会展公司如Reed47 Exhibition、Allworld Exhibition、蒙哥马利集团、杜塞道夫会展公司、 汉诺威展览公司等均于星国设立分公司,主要展览场所有SUNTEC及Singapore EXPO,主要大展有新加坡航天展、新加坡亚洲通讯展、新加坡亚洲食品展、新 加坡家具展等,为旅游业及会议展览相关服务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依据我 国挑战2008经济建设发展计划,未来将加强发展我国会议展览产业,另依据台 星两国政府之合作协议,两国将透过信息交换、签约合作、组团互访等活动, 加强双方业者合作,以协助我国会展产业之发展。 (二)中小企业 新加坡中小企业约占该国企业总数之90%, 雇用员工数达全国劳工之半数, 产值规模约占该国GDP之30%, 星国政府鉴于长期以来促进星国经济成长之国际 性多国籍企业受到中国大陆市场兴起影响,纷纷将生产基地外移至中国大陆, 进而造成星国经济成长迟缓,失业人数增加,因此目前调整政策,全力协助星 国企业之发展,相关措施包括有国际市场拓销、融资、加强研发创新能力等。 鉴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之成功经验,星国政府对与我国在中小企业发展之合 作,表达相当兴趣,双方并经部长级会议达成相互合作之共识。 (三)电信业 新加坡政府在日全面开放该国电信市场, 也同时取消外国公司 只能直接或间接持有本地电信公司49%股权的上限。我电信业者可依自身发展 策略,评估未来新加坡、ASEAN和纽澳、南亚市场商机潜力,寻找合作伙伴。 (四)石化工业中有关特殊化学品之投资 新加坡至今仍不遗余力吸引外国公司来星进行石化投资, 我国石化工业下 游工厂可先观摩其整体上、下游产量配合情形,特化产品区域市场需求,建厂 生产成本等因素,再评估决定其合资或独资经营方式。 (五)物流业48 新加坡位居东南亚枢纽地位,经过30年努力,其航空运输可直达世界130 个城市,海运则与600个港口相联,贸易报关便捷,为其物流业提供良好的条 件。 而为着眼两岸三通后之商机, 该国有意撮合其物流业者与我同业进行合作, 进军大陆市场,此不失为一值得构思方向。 (六)模具业 新加坡制造业发展以吸引外国投资者为主,目前已成功吸引欧、美、日等 国多国籍企业来星投资设立生产基地,该等多国籍企业尤其是电子、通讯、制 药及交通业者对模具使用要求相当多,精密程度亦相当高,在星国模具生产规 模不大, 且主要供应各公司内部使用为主情况下, 星国模具仰赖外国进口甚巨, 此提供了各国模具业者相当好之市场及商机。鉴于我国模具业发达,产品价值 足以与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竞争,产品质量一般优于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 亚及中国大陆等国而接近日本生产之模具,但价格低廉,非常具竞争力,未来 可加强合作关系,双方洽签合作备忘录,积极推动双方人员互访、技术及市场 交流、共同开发第三地市场、共同建立数据库、人员相互训练及技术证书相互 认证等合作项目,促进双方贸易往来。中资企业新加坡投资名单海运类 中远控股(新)有限公司 中国交通进出口(新加坡) 有限公司 中远(新)有限公司 远祥咨询私人有限公司 中国船级社新加坡办事处 新远私人有限公司 远星船务私人有限公司 中远(开曼)福庆控股有限公司49 中远-东方(新)有限公司 富华货运有限公司 中远海事工程(新)有限公司 中燃(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国海运(新)控股有限公司 大新船务有限公司 明华(新)代理有限公司 中外运新加坡代理公司 长航油运(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海劳务合作新加坡有限公司 远荣控股有限公司 朗博船务有限公司 Sino Marine Engineering Pte Ltd 中 国 海 运(新)代 理 有 限 公 司 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新加坡代表处 东方海外运输(私人)有限公司 邦建航运控股有限公司 空运类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加坡营业部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新加坡办事处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办事处 厦门 航 空 公 司 新 加 坡 办 事 处 全球空运国际有限公司 国泰航空公司 建筑类 中国建筑(南洋)发展有限公司 振华(新)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海外工程公司新加坡公司 中江(新)国际有限公司 浙江控股(新加坡)有限公司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新加坡分公司 中建企业(新)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水利电力新加坡公司 杨子江国际(新)私人有限公司 新通海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建筑工程(新 加 坡)有限公司 中色建筑对外工程公司 中国长城建筑公司新加坡有限公司 南通启东建筑(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50 中国京冶建设(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国成达化工(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国苏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驻新加坡代表处 大资源水电公司 中建结构公司 上海住总集团(新加坡)工程有限公司 中航技国际工程(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重庆建工集团新加坡分公司 苏海新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青岛建筑(新)有限公司 中艺建筑有限公司 亚太工程发展(新)私人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国和平建工集团(远东)私人有限公司 福建升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陇新企业(私人)有限公司 寰球国际有限公司 金融类 中国保险 (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分行 招商局亚太有限公司 中国交通银行新加坡分行 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新加坡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 中国投资公司 (新加坡) 花旗银行 新加坡交易所 汇丰私人银行(瑞士)有限公司 陈明利团队 能源类 中石化(新)有限公司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高盈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化亚洲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新)国际有限公司 联合石化纳敏岛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 中国联合石油(新加坡)有限公司51 申通新加坡公司 华海(新加坡)有限公司 珍宝石油(新加坡)有限公司 德龙控股有限公司 贸易类 中粮(新)有限公司 南洋五矿实业有限公司 桂新(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新加坡有限公司 万和国际商务(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化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津钢管(新加坡)有限公司 亚洲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宝德隆有限公司 天狮集团(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钢(新加坡) 有 限 公 司 宝钢新加坡贸易有限公司 蓝宝星贸易私人有限公司 科玛工业有限公司 中国时装(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一生堂生物科技(新加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同仁堂新加坡(科艺)私人有限公司 乐亨(新加坡)实业有限公司 亚洲环保控股有限公司 华灸国际药业有限公司 Red Bear Technologies Pte Ltd Dental Medical Technology Pte Ltd 华麟私人有限公司 Sheng Wang Trading 万向资源(新加坡)有限公司 科技类 水晶石新加坡有限公司 夏新(东南亚)私人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加坡代表处 华旗资讯(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TCL 电子(新加坡)有限公司 润讯(新加坡)有限公司 大东电报环球私人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 新达科技集团52 联想新加坡有限公司 科诺威德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同方子公司 厦华(新加坡)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办事处 Simpleworx Pte Ltd 新加坡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法律、会计类 赖伟源王开平律师事务所 卢纳比亚律师事务所 瑞德律师事务所 谢凯文律师事务所 钟陈律师事务所 珊卡,南瓦尼律师楼 中天华正会计师事务所 黄德森律师事务所 上海九州丰泽律师事务所 立杰律师事务所 RSM 石林特许会计师事务所 代表处类 中国烟台驻新加坡代表处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政府驻新加坡商务联络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驻新加坡代表处 中国浙江中心(新加坡) 中国上海外经(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办事处 云南省商务厅西南投资促进中心驻新加坡办事处 中国对外承包劳务企业新加坡协会 无锡驻新加坡商务代表处 新闻出版类 经济日报社驻新加坡记者站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加坡记者站 新华社新加坡分社 中国出版集团驻新加坡代表处 楚汉企业私人有限公司 旅游、酒店、餐饮类 新加坡中国旅行社 香格里拉大酒店53 新加坡濠景大酒店 文华大酒店 滨华大酒店 滇味 川馆子 故乡川菜、家常菜酒楼 Hotel Plaza Limited 东方大酒店 新加坡华鼎有限公司 房地产类 新达城市发展私人有限公司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Pacific Star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Pte Ltd 教育、咨询类 华夏管理学院 亚太管理学院 亚澳管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院 卓别林公关公司 目前已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有: 1.八方电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8TELECO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2. 汉铭科技有限公司 ACE ACHIEVE INFOCOM LTD 3. 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ASA GROUP HOLDINGS LTD 4. 亚洲创建控股有限公司 ASIA DEKOR HOLDINGS LTD 5. 亚洲环保控股有限公司 ASIA ENVIRONMENT HOLDINGS LTD 6. 亚洲电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ASIA POWER CORP LTD 7. 亚洲绢丝纺 ASIA SILK HOLDINGS LTD 8. 虎威集团 ASIA TIGER GROUP LTD 9. 亚洲水务有限公司 ASIA WATER TECHNOLOGY 10. 亚洲制药 ASIAPHARM GROUP LTD 11. 辰通智能 AUTOMATED TOUCHSTONE MACHINES LTD 12. 妍华控股 BEAUTY CHINA HOLDINGS LTD 13. 金迪生物科技 BIO-TREAT TECHNOLOGY LTD 14. 东明控股 BRIGHT ORIENT (HOLDING) LTD 15 光明沃得 BRIGHT WORLD PRECISION MAC LTD 16. 长澳药业 C & O PHARM TECH (HLDGS) LTD 17. 营养集团 CELESTIAL NUTRIFOODS LTD 18. 成冠集团现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G TECHNOLOGIES HOLDINGS LTD54 19.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AVIATION OIL CORP LTD 20. 中国乳业集团 CHINA DAIRY GROUP LTD 21. CES 有限公司 CHINA ENTERTAINMENT SPORTS LTD 22. 嵩天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ESSENCE GROUP LTD 23. 中国时装 CHINA FASHION HOLDINGS LTD 24. 中国软包装控股 CHINA FLEXIBLE PACKAGING HOLDINGS LTD 25. 中国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CHINA FOOD INDUSTRIES LTD 26. 华地控股有限公司 CHINA GREAT LAND HOLDINGS LTD 27. 中国鸿星体育有限公司 CHINA HONGXING SPORTS LIMITED 28. 中翔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INFRASTRUCTURE HOLDINGS LTD 29. 中国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CHINA KANGDA FOOD COMPANY LIMITED 30. 中国休闲食品 CHINA LIFESTYLE. F&B GROUP LTD 31. 招商局亚太有限公司 CHINA MERCHANTS HLDGS(PACIFIC) LTD 32. 招商局蛇口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MERCHANTS SHEKOU HLDGS CO LTD 33. 嵘燊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MILK PRODUCTS GROUP LIMITED 34. 润迅通信国际有限公司 CHINA MOTION TELECOM INT LTD 35. 临沂震元纸业 CHINA PAPER HOLDINGS LTD 36. 神州石油科技 CHINA PETROTECH LTD 37. 中国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LIMITED 38. 中国印染控股有限公司 CHINA PRINTING & DYEING HOLDING LIMITED 39. 天宇 CHINA SKY CHEM FIBRE CO. 40. 峻煌生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SUN BIO-CHEM TECHNOLOGY GROUP COMPANY LTD 41. 中国车轮 CHINA WHEEL HOLDINGS LTD 42. 雪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CHINA TRANSCOM TECHNOLOGIES LTD 43. (无中文名) CHINACAST COMMUNICATIONS HOLDINGS LTD 44. 华夏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CHT HOLDINGS LTD 45. 科玛国际有限公司 COMAT INDUSTRIAL LTD 46. 康特尔集团有限公司 CONTEL CORPORATION 47. 中远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 COSCO INVESTMENT (S) LTD 48. 德龙控股有限公司 DELONG HOLDINGS LTD 49 迪森环保热能有限公司 DEVOTION ECO_THERMAL LTD 50. 鹰牌控股有限公司 EAGLE BRAND HOLDINGS LTD 51. 中国杰化 FABCHEM CHINA LIMITED 52. 越秀投资有限公司 FALMAC LTD 53. 中国金属 FERROCHINA LIMITED 54. 化纤科技 FIBRECHEM TECHNOLOGIES LTD 55. FM 控股 FM HOLDINGS LIMITED 56. 翔峰(控股)有限公司 FULL APEX HOLDINGS LTD 57. 丰彩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FUNG CHOI PRINTING & PACKAGING GROUP LTD 58 光兆工业森林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GUANGZHAO IND FOREST BIOGRP LTD 59. 越秀投资有限公司 GUANGZHOU INVESTMENT CO LTD55 60. 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HENGXIN TECHNOLOGY LTD 61. 鸿国国际 HONGGU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62 宏维科技 HONGWEI TECHNOLOGIES LIMITED 63. 稽山控股有限公司 JISHAN HOLDINGS LTD 64. 九天 JIUTIAN CHEMICAL GROUP LIMITED 65. 赛特科技 JOINN HOLDINGS LIMITED 66. 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JUNMA TYRE CORD COMPANY LTD 67. 科达通信有限公司 KEDA COMMUNICATIONS LTD 68 凯欣达数码娱乐有限公司 KXD DIGITAL ENTERTAINMENT LTD 69. 蓝韵医疗控股公司 LANDWIND MEDICAL HOLDINGS LTD 70. 凌海控股 LINK. HI HOLDINGS LIMITED 71. 龙旗控股 LONGCHEER HOLDINGS LIMITED 72. 力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LUXKING GROUP HOLDINGS LTD 73. 鲁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LUZHOU BIO-CHEM TECHNOLOGY LTD 74 万德国际有限公司 MEMTECH INTERNATIONAL LTD 75. 麦达新控股 MIDAS HOLDINGS LTD 76. 中南控股 MIDSOUTH HOLDINGS LTD 77 新湖滨控股有限公司 NEW LAKESIDE HOLDINGS LTD 78. 海洋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OCEA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79. 东方纪元 ORIENTAL CENTURY LIMITED 80. 东方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ORIENTAL FOOD HOLDINGS LTD 81. 大众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PEOPLE'S FOOD HOLDINGS LTD 82. 中嘉国际有限公司 PHARMESIS INTERNATIONAL LTD 83. 山松生物科技 PINE AGRITECH LIMITED 84. 瑞阳制药 REYOUNG PHARM LTD 85 上海亚洲控股有限公司 SHANGHAI ASIA HOLDINGS LTD 86. 上海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SHANGHAI TURBO ENTERPRISES LTD 87. 中华环保 SINO-ENVIRONMENT TECH GRP LTD 88. 华南资讯科技 SINOBEST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89. 新加坡新达科技集团 SINOMEM TECHNOLOGY LTD 90. 中国管业控股有限公司 SINOPIPE HOLDINGS LTD 91. (无中文名) SKY CHINA PETROLEUM SVCS LTD 92. 南方包装 SOUTHERN PACKAGING GROUP LTD 93. 新浦化学有限公司 SP CHEMICALS LTD 94. 斯达制药有限公司 STAR PHARMACEUTICAL LTD 95. 星雅集团 STRACO CORPORATION LTD 96 中圣集团有限公司 SUNPOWER GROUP LTD 97 三瑞控股 SUNRAY HOLDINGS LTD 98. 阳光控股 SUNSHINE HOLDINGS LIMITED 99. 思念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SYNEAR FOOD HOLDINGS LIMITED 100.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公司 TIANJIN ZHONG 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RPORATION LTD 101. 联合环保技术 UNITED ENVIROTECH LTD56 103. 104. 105. 106. 107. 108.102 联合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UNITED FOOD HOLDINGS LTD 亚安科技 YAAN SECURITY TECHNOLOGY LTD 仁恒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YANLORD LAND GROUP LIMITED 祐康食品国际有限公司 YOUCAN FOODS INTERNATIONAL LTD 中国吉龙有限公司 ZHONGGUO JILONG LTD 中国利达工业有限公司 ZHONGGUO POWERPLUS IND LTD 中辉控股有限公司109. 振鹏达中华食品工业 SinoGrandness 110. 恒阳石化物流 Hengyang 111. 至和控股 Ziwo 112. 格来德集团 Great Group 113. 中国高纤控股 ChinaGaoxian 114. 派森控股 Passion 115. 中国群达科技控股 ChinaKunda 116. 祥龙控股 TrumpDragon 117. 乾丰面料科技 Qian Feng 118. 中国鹏杰纺织 ZhguoPengjie 1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中国采购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