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财务决算整改方案真实性核查问题怎样整改

共和县人民政府—共和县2014年度部门决算
分析报告
您的位置:&&&&&&
共和县2014年度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共和县人民政府:http://www.qhgh.gov.cn&&&&来源:&&&&创建时间: 11:30:25&&&&
2014年,共和县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深化财政改革,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支出结构,民生保障切实加强,强化财政监督职能,财政管理绩效进一步提升,公共部门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部门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公共服务水平有力提升。
第一部分 2014年度全县部门决算分析
一、年末机构与人员情况
(一)机构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
2014年上报报表的单位为111户,比上年的110户增加1户为共和县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根据共政财(2013)251号文件成立共和县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二)人员情况及增减变动情况
2014年年末实有人数为5155人,分别为在职人员3566人,离休人员为15人,退休人员为1574人。年末实有在职人数较上年减少186人,原因为除自然增减人员外还有一部分为正常退休。年末离休人员中减少5人为人员死亡,自然减员。
二、部门收支完成情况
(一)部门收入情况
2014年,全县部门总收入(不含财政代列资金,下同)万元,比上年增加80643.12万元,增长139.71%。
从收入结构看,财政拨款收入万元,占部门总收入的88.13%,比上年增加68012.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770.79万元,占部门总收入的1.95%,比上年增加3156.9万元;事业收入3068.56万元,占部门总收入的1.59%,比上年增加649.08万元;经营收入264.85万元,占部门总收入的0.14%,比上年减少96.03万元;其他收入15846.03万元,占部门总收入的8.2%,比上年增加8920.31万元,主要为单位赞助高原美丽乡村工程款,乡村级自筹高原美丽乡村工程款和两癌筛查万名医师下乡等费用。
2014年度部门收入结构仍以财政拨款收入占主导地位,随着非税收入改革的深化,预算外资金按规定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收入占部门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有所下升。
从部门收入的功能科目分类看,一般公共服务类13064.86万元,比上年减少311.16万元,下降2.33%;国防支出类56.13万元,比上年增加56.13万元;公共安全类5338.79万元,比上年减少435.71万元,下降7.55%;教育类31141.3万元,比上年增加6933.36万元,增长28.64%;科学技术类387.7万元,比上年减少50.11万元,下降11.45%;文化体育与传媒类4794.96万元,比上年增加3096.85万元,增长182.37%;社会保障和就业类15323.37万元,比上年增加4051.08万元,增长35.9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11880.31万元,比上年增加2631.1万元,增长28.45%;节能环保类8139.21万元,比上年增加1383.69万元,增长20.48%;城乡社区事务类27866.44万元,比上年增加23513.6万元,增长540。19%;农林水事务类57976.24万元,比上年增加28172.89万元,增长94.53%;交通运输类1107.2万元,比上年减少600.71万元,下降35.17%;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类446万元,比上年增加109万元,增长32.3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类1733.31元,比上年增加575.73万元,增长49.74%;国土海洋气象等事务类247.83万元,比上年增加41.74万元,增长20.25%;住房保障类10687.01万元,比上年增加8569.62万元,增长404.7%;粮油物资储备类5.4万元,比上年增加5.4万元;国债还本付息类2500万元,比上年增加2500万元;其他支出类610.61万元,比上年增加400.61万元,增长190.77%。
(二)部门支出情况
2014年,全县部门总支出万元(不含财政代列资金,下同),比上年增加54381.61万元,增长55%。其中,基本支出97801.41万元,比上年增加27962.54万元,增长40.04%;项目支出33756.81万元,比上年增加5859.33万元,增长21%。
从支出功能分类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304.93万元,比上年减少4370.84万元,下降34%;公共安全支出5330.12万元,比上年减少152.4万元,下降3%;教育支出26734.81万元,比上年增加4938.49万元,增长23;科学技术287.32万元,比上年增加89.82万元,增长4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27.27万元,比上年减少527.83万元,下降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400。19万元,比上年增加2718.3万元,增长2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819.12万元,比上年减少1214.44万元,下降13;节能环保支出4471.13万元,比上年减少878.84万元,下降1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068.68万元,比上年增加15465.51万元,增长429%;农林水事务支出37767.68万元,比上年增加16032.55万元,增长74%;交通运输支出1053.4元,比上年减少650.1万元,下降38%;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60.26万元,比上年增加53.26万元,增长17%;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979.6万元,比上年减少89.17万元,下降8%;国土海洋气象等事务类173.27万元,比上年减少48.2万元,下降22%;住房保障支出1900.54万元,比上年减少468.15万元,下降20%;粮油物资储备支出5.4万元,比上年增加5.4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2500万元,比上年增加2500万;其他支出224.7万元,比上年增加93.82万元,增长72%。
(三)部门结余情况
2014年,全县部门总结余75310.97万元,较年初增加61048.77元,增长428%。其中,基本支出结余23341.58万元,比年初减少1094.35万元,下降34.67%;项目支出结余51995.5元,比年初增加6363.7万元,增长52.78%。
二、部门资产及财务状况
2014年,全县部门年末资产总额万元,比年初90125,72万元增加52935.78万元,增长58%。其中流动资产88657.12万元,占总资产的61.97%,比年初增加38943.4万元,增长79%;固定资产54467.14万元,占总资产的38%,比年初增加13303.67万元,增长33%;其他资产4.5万元,与年初无增减。
第二部分 2014年度部门决算工作总结
2014年,全县部门决算工作在省、州财政的大力指导和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精心组织以及各预算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以“完善机制、提升管理”为目标,着力在组织管理、质量核查、数据利用上狠下功夫,较好地完成了全县决算数据的编审工作。回顾2014年决算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创新方式,确保财政支出进度均衡
实行预算支出分类管理,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优先拨付应急性、突发性支出项目。对于基本支出,按照年度均衡性要求执行,坚持序时下达预算支出额度;对于年初批复的项目支出,督促预算单位加快实施进度,及早分解落实切块资金到具体项目,按项目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对上级追加的项目支出,及时提出具体分配意见,办理追加指标手续,督促单位尽快用款;对于提前告知的项目,通过预拨、垫付等形式先支付后清算;对于使用当年超收收入安排的支出,严格依照程序报批。
(二)强化监管,确保支出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局领导每月对各科室预算指标下达率和支出执行率进行分析和通报,并对拨款计划的落实、指标下达、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进项重点检查,对开展预算执行不力的部门,及时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查找原因、加强整改,尽快解决问题。同时,将通报及检查情况与绩效考评挂钩,进一步提高支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时效性。
(三)严控“三公”经费,确保完成压减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省上和州委、州政府关于厉行节约的相关措施,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除州委州政府已确定的重大支出和重点支出外,其他项目支出预算按零增长控制。在预算执行中,按照“三公”经费压减5%的目标,核实下达了各部门“三公”经费压减量化指标,压缩各部门公用经费5%,并对部门用水、用电、用油费用和会议费、通信费、各类庆典、论坛,以及楼堂馆所建设支出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严格控制结余结转,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在压缩财政结余结转的同时,根据《部门银行账户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推行预算单位账户余额统计制度,并对部分结余资金过大的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有效减少部门账户结余资金。
(五)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抽调项目单位代表,受益单位群众代表为监督员,招标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选派业务能力强技术人员,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
(六)夯实基础工作,不断深化财政改革
继续坚持用改革的思路推进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切实增强管理效能。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全面推行集体研究、反复讨论、民主决策、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和预算“两上两下”的程序,推进预决算、三公经费、民生资金等财政信息公开,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各界监督,逐步向公开透明运行的阳光财政迈进。稳步推进国库管理改革。在实现集中支付单位和资金全覆盖的基础上,制定《共和县财政预算资金指标、计划、拨付流程图》,建立限时办结制度,规范支付程序,减少拨付环节,保证了财政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清理整顿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基础上,按项目类别全面清理财政专户资金,大力压缩结余结转资金规模。同时,制定出台《共和县县本级项目资金拨付暂行办法》,进一步巩固了专户资金清理成果,建立了长效机制。着力加强预算绩效监管。县财政对本级20万元以上的项目和50万元以上的上级专项全部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实现了部门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考评全覆盖,再评率达80%以上。重点项目支出评价有序开展,全年评价项目20多项。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部分重点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逐步规范非税收入征缴。结合非税征缴信息化平台,启动“电子票据”工作,全面清理取消非税收入过渡账户,扩大非税收入征缴范围,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打破按比例返还的惯例,合理核定征收成本。切实加强动态监控。建立覆盖财政、预算单位、商业银行的信息平台,设定监控规则,完善动态监控和预警机制,实行月通报制度,加强了账户信息及现金流量的统计分析,确保了资金安全。年内,未出现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中大额提现现象。建立健全采购监管机制。实行采管职责分离,建立政府采购网信息发布机制和评审专家库,加强对信息发布、计划执行、方式变更、履约验收、节约资金账户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尤其是改进公务用车统保招投标方式,将参保价格、服务承诺、满意度测评等因素,分别确定计分标准,作为综合评标依据,增强评标的科学性,减少人为因素,节约财政资金,促进保险机构的有序竞争。逐步扩大投资审核范围。进一步加强工程(概)预算审核管理,建立“专管员”全程服务和委托与评审相分离的机制,提高了评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水平。注重财政内部规范管理。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提出了靠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的新理念,细化班子分工,梳理工作重点,完善制度流程,量化考核指标,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尤其是制度流程的推行,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服务水平,深化了财政改革,强化了政府职能,为打造“阳光财政”探出了新路子。同时,建立完善惩防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了腐败,规范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七)、开展决算批复,充分发挥决算监督职能
根据国家和省财政厅的有关规定,已完成了财政对各预算单位的部门决算批复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升决算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八)、深入挖掘利用,决算信息价值稳步提升
2014我县在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上狠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区县财政部门的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提纲,规范了部门决算分析报告的内容及格式,同时,加强了对区县财政财务分析及决算数据分析内容的培训与经验交流;二是在全州部门决算数据汇总后,及时分析、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六、积极开展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
为强化预算执行监督,规范资金管理,夯实决算公开基础,促进预算单位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2014年我州开展了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核查内容包括单位对会计制度执行情况;收入、支出和结余真实性;人员编制和实有人数、非税收入和固定资产等决算报表数据与会计账簿的一致性等,对核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的配备不合理。预算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受编制、人员少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一些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也兼职从事会计工作,对报表理解不深入,数据填报不准确,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财政部门复核任务比较重,长此以往,必然严重制约部门决算编报质量提高。单位账务核算不够细化影响决算数据的准确性。一是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时,未对单位收支按“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进行明细核算,导致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混淆列报,影响决算报表中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如对一些明显属于基本支出列报范围的支出列报在项目支出内,或将项目支出列报在基本支出内;二是单位未按项目名称设置项目明细账,致使部门决算中需按项目名称列报的项目收支数据未细化或与预算不衔接,降低了决算数据与预算数据的可比性;三是单位未建立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粗放影响决算数据的准确性,如存在固定资产有总账无明细账、固定资产有金额无数量或固定资产未实行分类管理等情况。
(二)意见建议
加强对部门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好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建议今后应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指导,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会计核算办法的培训。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确保财务数据、会计核算信息真实有效。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统一会计核算软件,准确反映部门收支信息,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单位会计账务与部门决算报表的衔接。一是进一步明确部门决算中基本建设类资金的填列口径以及未实行分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项目资金的填列方法,明确资产负债简表中基建资金占用、基建资金来源与基建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二是进一步明确单位分账核算时部门决算的填列方式,建议在部门决算软件中增加分账录入并生成单户表的功能,以方便单位进行分账数据的合并。&&&&&& & 正文
县财政局开展首次部门决算 真实性核查工作
  为强化预算执行监督,规范资金管理,提升决算数据质量,夯实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基础,近期,县财政局开展了首次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纳入部门决算管理的县直预算单位共有161家,此次采取抽查的方式对30家预算单位进行了实地核查,抽查面达18.6%。核查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对会计制度执行情况;收入、支出和结余真实性;“三公经费”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等情况,同时对核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此次核查工作在我县尚属首次,为进一步提高决算数据质量,我局今后将逐步扩大核查范围,将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与预算执行监督、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财政监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纳入日常财政监督范围,建立长效机制。同时通过预算执行和决算编审,进一步完善反馈机制,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县直部门决算批复工作奠定基础。  县财政局陈凤娥
来源:江苏文明网&&
编辑:赵杨 马丽花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荆门市财政局开展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_荆门新闻网
您的位置:
荆门市财政局开展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
  为强化预算执行监督,进一步提高部门决算信息质量,建立决算核查与财政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依据《荆门市市直部门决算管理工作规程(试行)》(荆财库规[号)等规定,荆门市财政局对市直各部门开展了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
  核查主要围绕会计制度执行、收支分类核算及账表一致性、非税收入征缴、单位机构及人员、银行账户年检等情况开展。从核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比较健全、财务核算比较规范。但在核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预算单位存在收支普遍未按功能科目分类核算的行为;二是部分单位对决算填报口径理解不准确,仅反映了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对于上年结转资金,未在部门决算报表中反映;三是部分单位还未实行会计电算化,仍用手工记账。针对存在的问题,市财政局已现场向单位反馈了核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重点督办单位整改落实。(通讯员 曹阳)
责任编辑:许洋洋
版权申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只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欢迎通过访问 www.ecz.gov.cn
湖北省财政厅公众网
当前位置: 
黄冈市财政局积极开展2015年度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
  为了加强会计核算基础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决算信息质量,建立健全财政决算数据真实性核查的长效机制,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性,根据《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财政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的通知》(鄂财库发【2016】28号)、《黄冈市直部门决算批复暂行办法》文件要求,黄冈市财政局积极开展2015年度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
  一是成立专班。市财政局成立了以吴晓文局长为组长的“黄冈市本级财政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2015年度财政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印发了《黄冈市直2015年度财政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省财政厅规定的抽查面不得少于预算单位30%的要求,市财政局抽取了市直60家预算单位重点检查。
  二是单位自查。7月份,被查单位根据要求开展自查,按照《方案》要求自查本单位会计制度执行情况、财政资金核对情况、部门决算收支与单位账务一致性等八项内容,如果一致,由预算单位提供与决算数对应的单位收支表等财务报表,自查表与单位财务报表均需加盖单位公章;如果有调账等情况导致不一致,需将原因如实填写在自查表里,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是实地核查。8月份,市财政局从各业务科室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若干小组到市本级60家预算单位进行实地核查,通过查看会计账簿、凭证和相关资料,重点检查2015年度各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管理情况、部门决算的帐表一致性情况、账实一致性情况等。从核查情况来看,多数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核算规范,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单位对决算填报口径理解不准确,仅反映了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对于上年结转资金未反映;个别单位没有严格执行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部分单位未按照预算功能分类核算;仍有个别单位会计电算化未全面普及,没有使用财政部门统一购买的财务核算软件,与当前会计核算工作的需求有差距。
  四是督办整改。根据本次检查发现单位存在的问题,市财政局进行了整理归纳,并向各单位提出了合理建议,督促被核查单位整改到位,对规范市直单位财务核算、提高部门决算编制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黄楚平赴财政部汇...
湖北五方面支持传...
湖北将下拨财政扶...
树立大财政理念 ...龙山首次开展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
  红网龙山站12月30日讯(通讯员 赵敏)为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提高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质量,解决传统“就表审表”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部门决算报表的实用性,近日,龙山县财政局对全县157家预算单位2012年度决算报表真实性进行了核查。
  本次核查由财政局国库股牵头,采取单位自查和重点抽查的方式,重点核查了单位2012年度部门报表数据与单位会计帐本是否相符:对照组织机构批复文件核实单位实际会计制度是否正确;部门决算收入支出决算明细表是否与单位相关账务数是否一致;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明细表是否与单位相关帐务数一致;单位年末结余、货币资金、往来款等是否与帐表一致。从检查结果看,各单位基本能够做到帐表相符、表表相符,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但在核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县财政局已督促相关单位进行了整改。
  本次核查在龙山县尚属首次,为进一步提高决算数据质量,县财政局今后会将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与预算执行监督、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财政监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纳入日常财政监督范围,建立长效机制。同时通过预算执行和决算编审,进一步完善反馈机制,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规范预算单位财务核算要求,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夯实决算报表编制基础。
  此次核查,对于提高全县财政决算质量和支出的规范性,提升决算报表的价值起到了有力促进作用。
( 16:39:32) ( 10:02:50) ( 15:06:07) ( 9:21:4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贷业务真实性核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