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净利接近去年全年,京东2018业绩高增长股票背后透露了哪些讯息

虎嗅:撕掉“亏损”标签,京东也丢掉了“增长”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虎嗅:撕掉“亏损”标签,京东也丢掉了“增长”
虎嗅:撕掉“亏损”标签,京东也丢掉了“增长”
  撕掉“亏损”标签,京东也丢掉了“增长”
  虎嗅网&
  作者&Eastland
  日,京东发布2018年Q1财报。“营收、净利大幅增长,创下单季盈利新高”“净利润15亿,实现八个季度盈利”这类标题开始夺人眼球。
  “大幅增长”是与过去的京东比还是与阿里、苏宁比?“净利润15亿”怎么来的,不解释一下不太厚道。
  “高速增长”不再是骄傲
  高速增长曾是京东的骄傲。哪怕亏损几亿、几十亿,只要GMV(总交易金额)、营收保持60%以上增速,总有投资人对京东看高一线。
  回过头来看,京东于2016年结束了高速成长,营收增速显著回落。2017财年营收3623亿,同比增长40%。
  2018财年(截至日),阿里核心电商收入同比增长59.9%,同期(日~日)京东营收增速为37.9%,相差22个百分点。
  在变现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营收增速下降是GMV下降的结果。
  从2017年Q2开始,京东按新口径统计GMV。通过对比,新口径GMV大约比旧口径高40%,但仍难掩增速下滑。2018年Q1,GMV同比增长30%,比营收增速低一个百分点。
  京东曾以高过一倍的增速超越苏宁,但进入2018年,京东增速已被苏宁反超。
  如今资本市场最看中的不是净利润,而是营收增速。营收高速增长,即使利润率下降,仍然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估值随营收增速浮动,负增长则是“十恶不赦”之罪,“定斩不饶”。
  目前看来,对增速的担忧是京东市值回落的主要原因。
  增速为何被“碾压”和“赶超”
  营收增速下滑是不幸的。通常企业对投资者的说辞有两套:一是“本公司规模已经很大,增速自然有所回落”;二是“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全行业不景气”。
  但对京东来说,上述两个通用的理由都不成立。要说因为规模大,阿里的营收增速比京东高20几个百分点无法解释。要说行业不景气,苏宁怎么赶上来的?
  京东增速被阿里碾压,被苏宁赶超有三方面的原因:
  1)“收割”人口红利心有余力不足
  京东营收增速回落的直观原因是活跃用户数增加放缓。截至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过去12个月至少有一次购物行为)数为3.02亿,较2017年同期增加28%。与GMV、营收增速同在30%一线。
  阿里年度活跃用户数为5.52亿,同比增长22%。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相当于阿里的54.7%,但增速仅比阿里高6个百分点。
  “人到中年,职场半坡”这句话用在京东身上也合适。“人到中年”冲劲不足、爬升的速度越来越迟缓,但职级和收入仅是心目中竞争对手的一半。
  主要原因是阿里“开放平台、开放物流”模式在拓展卖家、吸引买家方面原本就有优势,而且抢先“下沉”大面积了“收割”低线城市人口红利。此外,阿里亦在海外业务占得先机,2018财年海外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94%。
  2)品类不够丰富
  京东截至日的年度活跃用户数较一年前增长28%,而2018年Q1营收增长了31%,比活跃用户增速略高。
  同期,阿里年度活跃用户数增长22%,2018年Q1电商业务营收增长了60%,高于活跃用户增速一倍以上。
  刺激用户购买欲的是商品本身。尽管京东电商平台早已不限于售卖家电,第三方卖家数量亦达17万户,但品类仍然不够丰富。
  “自营”是京东的“招牌”,好比的烤鸭,东来顺的涮肉。为树立和保持“购体验好、送货快”的口碑,京东曾努力将第三方卖家的交易额控制在总交易额的50%以下。
  2017年Q2开始,京东不仅改变了GMV的统计口径,还停止披露自营和第三方各自的交易金额,年底更是放话“不再严格区分自营和第三方”。
  也就是说,为了让第三方卖家来丰富品类、贡献GMV和营收,京东放弃“人设”,悄然摘下“标签”。
  如果京东平台第三方卖家数量增加到现在的十几倍、几十倍,管理、服务能力将面临巨大挑战。
  3)苏宁“开挂”
  2017年,苏宁线上、线下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52%、48%。苏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相当于“开了个挂”,这是增速超过京东的重要原因。
  虎嗅日《线下门店没有被时代抛弃》肯定了线下门店的价值:
  首先是线上流量已经瓜分殆尽,并且没有多大增长空间。互联网公司获得新增流量越来越难、代价越来越高,于是纷纷到线下寻找“流量入口”。
  其次是线上购物的固有缺陷。例如,展示品类虽多,提供的信息却相当有限。网上相中一款6000多元的笔记本电脑,键盘手感如何、显示器看着舒服不舒服,不到线下店看看真机就下单?凡此种种,都是没法单纯靠网上体验来解决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电商发展到今天80%的消费行为仍然发生在线下。
  阿里、腾讯、京东、网易等巨头线下“扫货”到了疯狂的地步。2017年京东先后与沃尔玛、永辉达成战略合作。而苏宁已有3800间门店在手,2018年还要新开5000家门店。&
  自营模式未上岸
  提起京东,人们脑海最先出现的词汇多半会是“京东自营”、“高速增长”、“持续亏损”,这些都是京东的标签。
  如果说“高速增长”是不知不觉丢掉的,“京东自营”这个标签则是有意放弃。
  1)&近一半毛利润来自服务
  京东营收包括“商品销售”及“提供服务”两个部分。前者就是自营业务,后者主要向第三方卖家提供服务。由于京东不单独公布各项业务的营收成本,根据2014年Q2以前的数据乐观推测,自营业务毛利润率为8.5%。
  服务收入占比低于10%,但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对毛利润的贡献率达40%~50%,京东整体毛利润率被显抬高,2018年Q1毛利润率达14.1%。
  京东尝到甜头,但许多消费者只识“京东自营”,难怪京东要淡化自营与第三方的界限。
  2)自营模式没有“上岸”
  “上岸”意即“能够稳定地获得利润”,公司也好,一个业务部门也好,上岸才不会“被淹死”。
  在财务上,“稳定地获得利润”表现为较高的“运营利润率”或“息税前利润率”。
  假设京东自营模式毛利润率为8.5%,再分担80%履约成本、60%市场费用、50%的研发费用、50%的行政费用。以2018年Q1为例,自营业务毛利润78亿,履约、市场、研发、行政等四项成本费用合计约为96亿。自营业务运营亏损18亿元。
  即使2018年Q1毛利润率按10.5%计算,自营业务也才刚刚收支平衡。
  购物体验好(最主要的是送货快)是“京东自营”的招牌,常识告诉我们没有免费的午餐,送货快是有代价的而且不随规模扩大而收敛。送1000万单每单成本10元,送1亿单大概率也在10元左右。这就是为什么京东自营规模达到每年数千亿仍然没有上岸。
  可见淡化公众对京东自营的认知是无奈之举。但是尽管第三方GMV占比、营收占比已达50%一线,还是不能把自营业务拖上岸。2018年Q1,经营利润仅为443.1万元,经营利润率十万分之四!
  2018年Q1财报显示,京东“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15.25亿,几乎全部来自对长期投资的公允价值调整,只有千分之三真正来自“持续经营的电商业务”。
  After the adoption of thi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 the company will measure its long-term investments other than equity method investments at fair value with gains or losses recorded through the income statements, which could vary significantly from quarter to quarter. The impact of applying this new standard for the three months ended March 31, 2018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RMB1.6 billion in Others, net.
  以往京东喜欢让大家关注它的Non-GAAP净利润。此番若剔除“公允值调整”“股权激励成本”“无形资产摊销”等项目,2018年Q1的Non-GAAP净利润只有10.5亿。于是冒出一种说法——京东终于在GAAP准则下盈利了!
  虽说宣传口径是“八个季度盈利”,但在投资人眼中“亏损”这个标签暂时不宜撕掉。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Q2 净利接近去年全年,京东高增长背后透露了哪些讯息?-ZAKER新闻
北京时间 8 月 14 日,京东集团发布 2017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已连续五个季度盈利,且该季度净利润几乎接近去年全年净利润总额。财报显示,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京东集团第二季度净营收达 932 亿元(约合 1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3.6%。净利润为 9.765 亿元(约合 1.441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 6.126 亿元。GMV 方面,京东 2017 年第二季度交易总额为 3353 亿元。活跃用户方面,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京东过去 12 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 2.583 亿,同比增长 37%。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京东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的交易总额同比增长 55%,交易总额占比达 51%,而电子与家电产品的交易总额同比增长仅为 39%。其实,京东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的交易额已连续五个季度占比在 50% 左右,这说明用户对京东 3C/ 家电的强印象正在消除,向着全品类零售平台又迈进了一步。而比较有意思的是,京东还特意将此归功于 " 女性消费者显著增加且日益活跃 ",背后似乎暗藏了某些讯息。带电业务上长出了一朵 " 花 "一直以来,消费者对京东的印象始终固定在 3C 及家电领域,也就是说男性用户的比例高于女性用户,但看上去这个观点似乎要有所变化。除去带电业务,京东今年在 618 期间也着实让女性用户痛快的做一回 " 舵手 "。今年 618 期间首次在京东进行消费的用户中,女性用户数量达到去年同期的近 2 倍,在美妆个护、食品饮料、生鲜、母婴、生活旅行等品类上,女性用户占比远超男性,其中,生鲜新增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超 60%。笔者认为,女性用户显著增加且日益活跃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京东近年来几大战略的效果体现。比如:在服装方面,今年 4 月,京东获得美国服装和鞋履协会(AAFA)认证,正式成为 AAFA 的官方会员,也成为首家获此殊荣的中国电商企业。AAFA 是美国服装鞋帽行业的权威协会,加入 AAFA,意味着京东将有更多机会与国际知名时尚品牌合作,将其引入中国。事实上,在过去的几个月效果十分显著,Armani 旗下三大品牌、LVMH 旗下瑞士钟表巨匠 ZENITH 真力时、施华洛世奇 ( SWAROVSKI ) 等诸多奢侈品大牌都已入驻京东。同时,在奢侈品电商方面,京东不仅推出了 " 京尊达 " 服务,今年 6 月还向国际时尚精品购物平台 Farfetch 投资 4 亿美元。双方合作的一个关键点在于,京东将帮助 Farfetch 品牌深耕中国,创建全国奢侈品网购首选平台。此外,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4 月 10 日发布的《2016 年中国母婴快消品线上销售报告》显示,2016 年京东已成为中国线上母婴快消品最大的零售平台,是奶粉尿裤线上线下最大零售平台。今年 7 月,在第四次零售革命到来之前,京东与沃尔玛再度联手,宣布未来将逐步打通双方的用户、门店与库存,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的深度融合。沃尔玛官方旗舰店和山姆会员店全球购官方旗舰店也分别正式入驻京东和京东全球购。非带电业务交易额的上升,部分原因为女性用户日益活跃,笔者认为还有一部分则是京东品质消费战略初获成功。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 CEO 刘强东在第四次零售革命里也提及,最近这半年整个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已经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向于购买高品质产品。这一点从第二季度京东扩充 SKU 的动作上就能看出。第二季度,多家国际品牌入驻京东,比如意大利著名家具品牌 Kartell、全球领先的眼镜品牌依视路、以及卡西欧、猛犸象、橘滋和阿玛尼等其他国际知名品牌。今年 4 月,京东全球购携国际一流潮牌 Chiara Ferragni、Jay Ahr、Haculla、McQ 正式推出 JD ( x ) 时尚计划。POP 持续增长 京东平台价值继续显现除了非带电业务的持续强劲业绩以外,京东 POP 也有稳定表现。财报显示,来自在线直销的 GMV 同比增长 44%,来自在线市场业务的 GMV 同比增长 50%。其中,第三方平台也就是在线市场业务的增速已经连续五个季度超过 50%。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京东第三方平台共有大约 13 万个签约商家,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仅为 10 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第三方交易额占比为 42%,这意味着虽然较上个季度有所增长(1%),但还有提升空间。笔者认为,在 POP 业务方面,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京东如今更愿意接纳高品质高服务的第三方卖家进驻,并且在适当的清理一些不合格卖家。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京东在引入第三方卖家的动作上虽然频繁,但明显看出的一个改变是京东在向高品质的方向发力。这一点可以从最近几个月京东的几个动作中看出来,比如京东与沃尔玛的战略合作在本季度进一步进入落地阶段。ASDA 官方旗舰店、山姆会员店、沃尔玛官方旗舰店相继入驻京东,并联合打造首个线上线下联动大型促销活动 "88 购物节 "。此外还有安正时尚集团旗下五大品牌入驻京东,以及京东与挪威海产局合作、京东生鲜加拿大馆开馆、欧洲知名美妆连锁 Marionnaud(玛莉娜)海外旗舰店正式入驻京东全球购、秘鲁国家馆开馆等等。笔者预计,京东这一动作将会在未来 1 到 2 个季度内看出改变。高品质高服务的第三方卖家将会京东贡献更多 GMV,同时也会为京东品质升级助航。呼应第四次零售革命实际上,无论是非带电业务的增长还是第三方平台收入的增加,都埋藏着京东对第四次零售革命的阐释。刘强东在关于第四次零售革命里提到,未来将通过布局零售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打破传统零售在空间、品类和供应链上的组织形式,重构零售的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打造无界零售的新业态,与整个产业链及消费者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带电业务还是非带电业务,京东一直在稳步推进第四次零售革命。带电业务上,京东 3C 事业部表示年内要开设 300 家京东之家和京东专卖店。京东通过技术驱动融合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品牌商与合作商提供全渠道品牌推广服务、全新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消费需求洞察。非带电业务上,比如京东的合资企业新达达,财报显示,截至 2017 年 7 月 31 日,新达达已经同 135 家沃尔玛超市,224 家永辉超市以及数万线下店合作,为用户提供极速优质的一小时生鲜快递服务。无界零售新业态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物流,财报显示,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京东在全国运营 335 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 710 万平方米。在物流创新方面,今年 4 月,京东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对外输出京东物流的专业能力。京东与西安航天基地签订了京东全球物流总部、京东无人系统产业中心、京东云运营中心的合作协议,打造京东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智慧物流产业基地,之后智慧物流体系全面落地运营。另外,财报还显示,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 461 亿元(约 68 亿美元)。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差钱。财报中京东也对下个季度做出了展望,京东预计,2017 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介于 818 亿元至 842 亿元之间,剔除京东金融对 2017 年和 2016 年的影响,同比增长约为 36% 至 40% 之间。科技说说,说说科技。曾荣获 2015 年度新锐自媒体、2016 年度最佳自媒体、2016 年度媒体训练营媒体之星。目前专栏平台阅读量已超过一亿。文章转载及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lilyliu1701。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砍柴网13小时前
36氪8小时前
猎云网8小时前
36氪10小时前
亿欧网11小时前
亿欧网13小时前
品途商业评论19小时前
亿欧网3小时前
45区4小时前
亿欧网5小时前
亿欧网6小时前
知乎每日精选6小时前
36氪12小时前
36氪12小时前北京时间8月14日,京东集团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已连续五个季度盈利,且该季度净利润几乎接近去年全年净利润总额。
财报显示,截至日,京东集团第二季度净营收达932亿元(约合137亿美元),同比增长43.6%。净利润为9.765亿元(约合1.44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6.126亿元。
GMV方面,京东2017年第二季度交易总额为3353亿元。活跃用户方面,截至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2.583亿,同比增长37%。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京东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的交易总额同比增长55%,交易总额占比达51%,而电子与家电产品的交易总额同比增长仅为39%。
其实,京东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的交易额已连续五个季度占比在50%左右,这说明用户对京东3C/家电的强印象正在消除,向着全品类零售平台又迈进了一步。而比较有意思的是,京东还特意将此归功于“女性消费者显著增加且日益活跃”,背后似乎暗藏了某些讯息。
带电业务上长出了一朵“花”
一直以来,消费者对京东的印象始终固定在3C及家电领域,也就是说男性用户的比例高于女性用户,但看上去这个观点似乎要有所变化。
除去带电业务,京东今年在618期间也着实让女性用户痛快的做一回“舵手”。今年618期间首次在京东进行消费的用户中,女性用户数量达到去年同期的近2倍,在美妆个护、食品饮料、生鲜、母婴、生活旅行等品类上,女性用户占比远超男性,其中,生鲜新增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超60%。
笔者认为,女性用户显著增加且日益活跃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京东近年来几大战略的效果体现。
比如:在服装方面,今年4月,京东获得美国服装和鞋履协会(AAFA)认证,正式成为AAFA的官方会员,也成为首家获此殊荣的中国电商企业。AAFA是美国服装鞋帽行业的权威协会,加入AAFA,意味着京东将有更多机会与国际知名时尚品牌合作,将其引入中国。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个月效果十分显著,Armani旗下三大品牌、LVMH旗下瑞士钟表巨匠ZENITH真力时、施华洛世奇(SWAROVSKI)等诸多奢侈品大牌都已入驻京东。
同时,在奢侈品电商方面,京东不仅推出了“京尊达”服务,今年6月还向国际时尚精品购物平台Farfetch投资4亿美元。双方合作的一个关键点在于,京东将帮助Farfetch品牌深耕中国,创建全国奢侈品网购首选平台。
此外,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4月10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母婴快消品线上销售报告》显示,2016年京东已成为中国线上母婴快消品最大的零售平台,是奶粉尿裤线上线下最大零售平台。
今年7月,在第四次零售革命到来之前,京东与沃尔玛再度联手,宣布未来将逐步打通双方的用户、门店与库存,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的深度融合。沃尔玛官方旗舰店和山姆会员店全球购官方旗舰店也分别正式入驻京东和京东全球购。
非带电业务交易额的上升,部分原因为女性用户日益活跃,笔者认为还有一部分则是京东品质消费战略初获成功。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在第四次零售革命里也提及,最近这半年整个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已经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向于购买高品质产品。
这一点从第二季度京东扩充SKU的动作上就能看出。第二季度,多家国际品牌入驻京东,比如意大利著名家具品牌Kartell、全球领先的眼镜品牌依视路、以及卡西欧、猛犸象、橘滋和阿玛尼等其他国际知名品牌。今年4月,京东全球购携国际一流潮牌Chiara Ferragni、Jay Ahr、Haculla、McQ正式推出JD (x) 时尚计划。
POP持续增长 京东平台价值继续显现
除了非带电业务的持续强劲业绩以外,京东POP也有稳定表现。财报显示,来自在线直销的GMV同比增长44%,来自在线市场业务的GMV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三方平台也就是在线市场业务的增速已经连续五个季度超过50%。
截至日,京东第三方平台共有大约13万个签约商家,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仅为10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第三方交易额占比为42%,这意味着虽然较上个季度有所增长(1%),但还有提升空间。
笔者认为,在POP业务方面,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京东如今更愿意接纳高品质高服务的第三方卖家进驻,并且在适当的清理一些不合格卖家。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京东在引入第三方卖家的动作上虽然频繁,但明显看出的一个改变是京东在向高品质的方向发力。这一点可以从最近几个月京东的几个动作中看出来,比如京东与沃尔玛的战略合作在本季度进一步进入落地阶段。ASDA官方旗舰店、山姆会员店、沃尔玛官方旗舰店相继入驻京东,并联合打造首个线上线下联动大型促销活动“88购物节”。
此外还有安正时尚集团旗下五大品牌入驻京东,以及京东与挪威海产局合作、京东生鲜加拿大馆开馆、欧洲知名美妆连锁Marionnaud(玛莉娜)海外旗舰店正式入驻京东全球购、秘鲁国家馆开馆等等。
笔者预计,京东这一动作将会在未来1到2个季度内看出改变。高品质高服务的第三方卖家将会京东贡献更多GMV,同时也会为京东品质升级助航。
呼应第四次零售革命
实际上,无论是非带电业务的增长还是第三方平台收入的增加,都埋藏着京东对第四次零售革命的阐释。
刘强东在关于第四次零售革命里提到,未来将通过布局零售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打破传统零售在空间、品类和供应链上的组织形式,重构零售的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打造无界零售的新业态,与整个产业链及消费者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带电业务还是非带电业务,京东一直在稳步推进第四次零售革命。带电业务上,京东3C事业部表示年内要开设300家京东之家和京东专卖店。京东通过技术驱动融合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品牌商与合作商提供全渠道品牌推广服务、全新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消费需求洞察。
非带电业务上,比如京东的合资企业新达达,财报显示,截至日,新达达已经同135家沃尔玛超市,224家永辉超市以及数万线下店合作,为用户提供极速优质的一小时生鲜快递服务。
无界零售新业态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物流,财报显示,截至日,京东在全国运营335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710万平方米。在物流创新方面,今年4月,京东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对外输出京东物流的专业能力。
京东与西安航天基地签订了京东全球物流总部、京东无人系统产业中心、京东云运营中心的合作协议,打造京东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智慧物流产业基地,之后智慧物流体系全面落地运营。
另外,财报还显示,截至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461亿元(约68亿美元)。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差钱。财报中京东也对下个季度做出了展望,京东预计,2017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介于818亿元至842亿元之间,剔除京东金融对2017年和2016年的影响,同比增长约为36%至40%之间。
科技说说,说说科技。曾荣获2015年度新锐自媒体、2016年度最佳自媒体、2016年度媒体训练营媒体之星。目前专栏平台阅读量已超过一亿。
文章可见微信公众号、百度号、今日头条、搜狐、网易、腾讯、蓝鲸TMT、i黑马、界面、钛媒体、知乎、一点资讯、UC、砍柴网、新浪微博/博客等几十家知名平台。
文章转载及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lilyliu1701。
后才能评论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相关操作!京东全年净利50亿创新高 服务业务带动收入增长
关注新华网
  3月2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17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本财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达到50亿元人民币,创下京东集团历史上的盈利新高,同比增长140%。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京东全年的服务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49.9%,这也是京东持续扩大对品牌商和其他企业服务能力开放的体现。
  服务业务带动收入增长
  2017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102亿元人民币(约169亿美元),同比增长38.7%,略高于分析师预估1089.8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商品交易总额4034亿元人民币。2017年全年净收入为3623亿元人民币(约5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3%。
  在整体的收入结构当中,京东集团去年全年在服务业务和其他业务上的收入同比增长了49.9%,其中第四季度的服务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幅更是同比达到了54.7%。2017年全年服务和其他项目的收入同比增长49.9%。
  2017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京东的盈利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全年Non-GAAP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达到50亿元人民币,创下京东集团历史上的盈利新高。其中第四季度Non-GAAP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4.5亿元人民币(约6910万美元),实现连续七个季度的盈利。值得注意的是,京东集团2017年度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GAAP)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同样也实现了1.17亿元人民币的盈利。
  用户方面,截至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为2.925亿,同比增长29.1%。同一时期,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384亿元人民币(约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3%。
  国际化战略加速
  2017年,京东集团在实现盈利提升的同时海外布局加速,同时在基础设施、市场营销、技术和人才储备上持续投入。
  在海外布局上,在印尼市场,京东已经在4个城市设立仓库,配送服务已经覆盖7大岛屿、483个城市和6500个区县,商品品类已经发展到涵盖3C、家电、时尚、奢侈品等19个品类、127个子品类;在泰国,京东集团与泰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尚泰集团在泰国成立合资公司,向当地提供电商服务和金融科技服务,并面向泰国和整个东南亚推出一个全新的线上零售平台;继印尼和泰国布局之后,京东集团又联合VNG公司共同投资了越南电商平台Tiki,成为Tiki的大股东之一;加之在美国、俄罗斯、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业务拓展,京东初步构建了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体系。
  春节期间,刘强东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未来一年,京东将向合作伙伴全方位开放集团内部的资源、能力和数据,继续投入技术领域,加快国际化战略。刘强东称,京东十年内将从中国境外获得一半利润。
  从物流基础设施上来看,2017年京东物流的全流程无人仓和无人分拣中心先后投入使用,奢侈品仓也正式启用,京东物流运营的大型仓库从2016年底的256个增加到2017年底的486个,总面积从560万平方米增加到1000万平方米,其中,物流中心“亚洲一号”在11·11期间扩展到11座;同时,京东还加大了对绿色物流的投入力度,启动了对体系内的几十万辆新能源车的替换计划,首批10万个可循环使用的“绿盒子”青流箱投放使用,并成立京东物流绿色基金,用于供应链环保技术改造、创新研发、绿色消费社会的倡导和推动。
  在技术投入上,自2017年6月起,京东无人机在江苏宿迁、陕西省多个地区都实现了常态化配送运营,期间,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化的无人机智能机场在江苏宿迁投入使用,全球首个无人配送站在陕西西安落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00亿元的无人车智能产业基地项目落地长沙。
  线上线下布局不断
  伴随着电商与零售企业的界限被逐渐模糊,京东也在从“一体化”向“一体化的开放”的战略转变。
  京东集团先是参与中国联通的混改,随后又与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京东在智慧门店科技和智慧供应链上的优势,引入全球首个低成本、可模块化组装的智能门店解决方案,推动合作伙伴对全国数万家的线下门店升级改造,合力打造国内覆盖最为广的线下智能化零售网络。
  为了进一步推进消费场景的无界融合,京东集团推出了生鲜超市“7FRESH”,联合腾讯先后战略投资国内零售业巨头万达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毅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线下零售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布局线下零售业的同时,京东还联合腾讯战略入股唯品会;此外还与拥有美丽说、蘑菇街等产品的社会化导购和电商平台美丽联合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对于未来的业绩预期,京东表示,预计2018年一季度的净收入介于98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在30%至33%之间。(杨砺)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奈飞q2净利润66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