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上帝之子攻略手册耶稣坐的人半夜12点坐在镜子前削苹果不削断皮会怎么样?

主耶稣----生平经历及简介
主耶稣生平经历及简介
在人类历史洪流中,曾经出现过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是叱咤风云、震撼一时的伟人。但到底哪一位在人们心坎里留下了久远的痕迹呢?
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威尔斯给出的答案是——耶稣。威尔斯本身不是基督徒,他以专家的角度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客观的分析之后,认为耶稣在人类历史中留下久远的影响力。德高望重的伟大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耶稣基督是最崇高之道德标准,是至圣至善的超人。
举世闻名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在十八至十九世纪,曾率领百万雄师,横扫亚、欧、非三大洲,建立了帝国。可是,最终只身放逐在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上。临死之前说:“我曾率领过百万雄师,而今连一兵一卒都没有了!我曾横扫三大洲、建立雄霸天下的大帝国,而今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我远比不上拿撒勒的耶稣基督。他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占领过一寸土地,可是,他的国却建立在人心里,他已经赢得了千千万万的心灵,使他们心甘情愿为他牺牲、为他服务,并且把他的福音传遍天下……”
以上几位都是独具慧眼的人,决不会轻易颂扬某一位人物。因此,他们对耶稣的评语,应具有相当份量。
主耶稣,您是谁?为何能深得两位史学家的赞赏。耶稣是一位木匠的儿子,生于一千九百多年前。终其一生只在巴勒斯坦一带不出四百里的范围内活动,他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三岁,就被罗马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二千年悠悠岁月、不知逝去了多少国家和伟人。许多主义、学说被淘汰,几许英雄豪杰被人遗忘。但耶稣始终仍然受到人的尊敬与爱戴。
主耶稣,您是谁?您生前寂寞无闻。死后却影响了人类历史近二千年之久,且继续左右着人类的历史文化。
耶稣!您究竟是谁?您既不是音乐家,又不是教育家,更不是医学家和作家,为何世上出色的音乐家都因您的名创作了无数伟大的乐章?为何千万所学校因你而创办?为何众多医院因你而兴建?为何全世界的作家常以您生平的言论为题材,写出无数不朽的名著?世界上没有一间图书馆能容纳所有与您有关的著作。甚至年销千万册的圣经,书中的主角仍是您。
主耶稣,您到底是谁?您令世上才智一流之士也拜您为主为师。人类的纪元竟以您的降生为分水岭。人们称您出生前的年代为公元前(BC),您出生之后的年代称为公元或主后(AD)。
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都以您——耶稣为主角的,前者是庆贺您的出生。后者为纪念您从死里复活。复活确实令人有些费解和惊喜。人人都不免一死,从来没有听过人能胜过死亡,而您,唯独不能被死拘禁,从坟墓里复活过来,且活到今天,活到永永远远。耶稣,您真令人惊
诧,每个礼拜天,全世界将近十六多亿人到教堂唱诗、赞美和敬拜您。
耶稣,您是谁?您到底是谁?从来没有人像您一样赢得亿万人的心。您曾经这样教导人:
“见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不要为明无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有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天堂)那里去。”
耶稣,您是谁?为何您的话闪闪发光,带着能力、智慧和权柄,使无数人领受了您的话之后。心灵得着平安喜乐!您的话,成了信徒生命路上的光,脚前的灯。您的活改变了无数罪犯,使他们不再犯罪,瘾君子不再吸毒,都成了新造的人。您的话使伤心无助的人得到安慰帮助。您的话叫人的生命更丰盛。
耶稣,您到底是谁?耶稣,您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一切罪人的拯救,是心灵忧伤者的安慰。为了世人,您甘愿从创造者的身份降卑为人。为了世人,您舍去宝贵的生命,代替世人接受罪的刑罚。全人类因您的死免去了神的审判和定罪。只有靠着您,才能与神和好,只有藉着您,人才能来到圣洁公义的神面前,得蒙喜悦——因您是永生神的爱子,是人类的救赎主。
圣经这样记载:
“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谁有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耶稣基督的死得与上帝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藉着他以上帝为乐。”
读完这篇文章您若愿意接受耶稣作您的救主,请现在就和我一起作这样一个祷告:“主耶稣求您赦免我的罪,洗净我一切的不义,作我生命和生活的主,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基督教信仰的救世主,基督教的创始人。其称号基督为希伯来文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原指上帝派来拯救以色列的救世主)之希腊文译音。根据《新约》四福音书的记载,耶稣是上帝之子,由童贞女玛丽亚受圣灵感孕,生于伯利恒城客店的马厩之中。耶稣成年后从施洗约翰受洗,并经受了40天的考验,后开始在犹太各地和巴勒斯坦的加利利传教。他率领其12个门徒一方面宣传天国将临、悔改得救的福音,一方面治病救人,扶危助困。其教义宣扬“爱上帝爱邻人”、“爱人如己”,并抨击了当时的当权者和犹太教的某些戒规,因而遭到犹太教上层分子的忌恨。在逾越节前夕,被其门徒之一犹大所出卖,以“诱惑国民”和“僭称犹太人之王”的罪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日复活,并显现于众门徒中,第40日升天。关于耶稣其人的历史性问题,曾经引起学术界的争议。历史实证主义者力图剔除早期教会传说的信仰成分,要求返回有关耶稣的原始事实。而许多神学家如利奇尔等则认为不能把历史上的耶稣与信仰中的基督分开。从公元1世纪犹太史学家约瑟弗斯的《犹太古史》和古罗马史学家塔西陀的《编年史》中,都可以找到关于耶稣的一些资料,这些资料间接地说明了历史上的确出现过耶稣其人。&&&&&&&&
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因为它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要庆祝这一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特别是白合花枣这一季节的象征。
复活节前夕,孩子们为朋友和家人给鸡蛋着色打扮一番。这些蛋有的煮得很老,有的只是空空的蛋壳。复活节那天早上,孩子们会发现床前的复活节篮子里装满了节日。&&&&
复活节庆祝活动从四旬斋开始。四旬斋从圣灰星期三到复活节刚好四十天,是自我反省、悔过的日子。&&&&
典型的复活节礼物跟春天鸡及娃娃玩具等。据说复活节兔子会将彩蛋藏在室内或是草地里让孩子们去寻找。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滚彩蛋活动经常被电视台实况转播。复活节也是向你所关怀的人送鲜花、盆景、胸花等地节日。许多去做礼拜的人这天也向教堂献上花束。成人们则往往互赠贺卡或小件礼品。和再生有关系:鸡巧克力彩蛋、复活节小兔子、有绒毛的小
传统上人们在复活节给孩子们送去活的小鸡、小鸭、小兔子等,但孩子们太小往往不能恰当地喂这些小动物,所以究竟送什么礼物你得认真考虑一番。看圣经
耶稣生平经历及简介
耶稣是基督教里的核心人物,在基督教里被认为是犹太旧约里所指的救世主(弥赛亚)。大部分基督教教派相信他是神子和神的转世。而伊斯兰教则认为,耶稣是先知以及救世主。不过,犹太教则拒绝以上任何说法。耶稣生平见于基督教新约的四大福音书。传统基督教神学观点认为耶稣生于伯利恒,而历史学观点则认为耶稣生于加利利的拿撒勒。耶稣在传教中宣扬如何进入天国。根据福音书,在耶路撒冷的犹太祭司压力下,耶稣被古罗马犹太行省执政官彼拉多判处在十字架上钉死,并且死里复活升入天国。中文名:&
耶稣& 外文名:& Jesus&
别名:& Jesus of
Nazareth&& 国籍:&
以色列民族:& 犹太人出生地:&
伯利恒(神学)/拿撒勒(史学)出生日期:& 西元前4年
逝世日期:& 西元30年&&
职业:& 拉比(教师) 信仰:&
基督教主要成就:& 基督教创始人代表作品:&
新约福音书& 教名:& 耶稣基督(Jesus
Christ)& 阿拉伯名:&
尔萨(Isa)参考资料:
耶稣年表,希望对你有帮助。而且若想相信了解,请参阅新约圣经四福音书,而且推荐一部电影《耶稣生平》。我们按着时间顺序,将救主耶稣基督的大事时间表列出(耶稣降生没有准确的时间,神没有启示我们这个时间,这是神隐秘的事)。同时,我们附注经文来证实。耶稣降生&&
主前6年--主前5年&&
(太1:18-25,路2:1-7)&&&
牧羊人来觐见&&
(路2:8-20)&&&
在圣殿被献与主&& 耶路撒冷&
(路2:21--40)&&&
博士来敬拜&&
(太2:1-12)&&&
逃往埃及&&
主前4年前(大希律王死前&
大希律王死于主前4年)(太2:13-18)&&&
归回拿撒勒&&
主前4年后(大希律王死后)&&
(太2:19-23)&&&
12岁时前往圣殿&&
耶路撒冷&&
(主后7-8年)&&
(路2:41-52)&&&
约旦河受洗&&
(主后26年左右)&&
(太3:13-17,可1:9-11,路3:21-22,约1;29-34)&&&
耶稣受试探&&
(太4:1-11,可1:12-13,路4:1-13)&&&
耶稣行第一个神迹(水变酒)&&
(约2:1-11)&&&
耶稣开始传道&&
(主后27年左右)&&&
耶稣洁净圣殿&&
耶路撒冷&&
(约2:14-22)&&&
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道&&
耶路撒冷&&
(约3:1-21)&&&
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话&&
撒玛利亚&&
(约4:5-42)&&&
耶稣医治大臣的儿子&&
(约4:46-54)&&&
耶稣故乡的人要杀他&&
(路4:16-31)&&&
耶稣拣选安德列,彼得,雅各,约翰&&
靠近迦百农的加利利海边&&
主后27年左右&&
(太4:18-22,可1;16-20,路5:1-11)&&&
耶稣医治彼得的岳母&&
(太8:14-17,可1:29-34,路4:38-41)&&&
耶稣开始第一次走遍加利利传道&&
(太4;23-25,可1:35-39,路4:42-44)&&&
耶稣拣选马太&&
(太9:9-13,可2:13-17,路5:27-32)&&&
耶稣立12使徒&&
(主后28年左右)&&
(可3:13-19,路6:12-16)&&&
耶稣传讲登山宝训&&
(太5:1-7,路6:20-49)&&&
有罪的女人膏抹耶稣&&
迦百农&& (路7:36
耶稣再次走遍加利利传道&&
(路8:1-3)&&&
耶稣讲论天国的奥秘&&
(太13:1-52,可4:1-34,路8:4-18)&&&
耶稣平静风浪&&
加利利海&&
(太8:23-27,可4:35-41,路8:22-25)&&&
耶稣使睚鲁的女儿复活&&
(太9;35-11:1,可5:21-43,路8:40-56)&&&
耶稣差谴12使徒传道&&
(太9:35-11:1,可6:6-13,路9:1-6)&&&
施洗约翰被斩首&&
马盖耳斯堡&&
(主后28年左右)&&
(太14:1-12,可6:14-29。路9:7-9)&&&
耶稣喂饱5千人&&
伯赛大附近&&
(主后29年春)&&
(太14:13-21,可6:30-44,路9:10-17,约6:1-14)&&&
耶稣在水面行走&&
(太14:22-33,可6:45-52,路6:16-21)&&&
耶稣退到推罗和西顿&&&
(太15:21-28,可7:24-30)&&&
耶稣喂饱4千人&&
(太15:32-39,可8:1-9)&&&
彼得认耶稣是神的儿子&&
(太16:13-20,可8:27-30,路9:18-21)&&&
耶稣告诉门徒他不久会死&&
该撒利亚腓立比&&
(太16:21-26,可8:31-37,路922-25)&&&
耶稣登山变像&&
(太17:1-13,可9:2-13,路9:28-36)&&&
耶稣纳圣殿的丁税&&
(主后29年后期)&&
(太17;24-27)&&&
耶稣守住棚节&&
耶路撒冷&&
(主后29年10月)&& (约7:11-52
耶稣医好瞎眼的人&&
耶路撒冷&&
(约9:1-41)&&&
耶稣探望玛利亚和马大&&
(路10:38-42)&&&
耶稣叫拉撒路复活&&
(主后29年冬)&&&
耶稣开始他最后一次耶路撒冷的旅程&&
(主后30年)&
(路17:11)&&&
耶稣为小孩子祝福&&
约旦河东&&
(太19:13-15,可10;13-16,路18:15-17)&&&
耶稣与富有的少年人谈道&&
约旦河东&&
(太19:16-30,可10;17-31,路18:18-30)&&&
耶稣再次预言他的死和复活&&
约旦河附近&&
(太20:17-19,可10:32-34,路18:35-43)&&&
耶稣医治瞎子巴底买&&
耶利哥&& (太20:29-34,可10
:46-52,路18:35-43)&&&
耶稣与撒该谈话&&
(路19;1-10)&&&
耶稣回伯大尼探望玛利亚和马大&&
(约11;55-12;1)&&&
最后一周:&&&
耶稣光荣进入耶路撒冷&&
(太21:1-11,可11:1-10,路19:29-44,约12:12-19)&&&
耶稣咒诅无花果树&&
(太21:18-19,可11:12-14)&&&
耶稣洁净圣殿&&
(太21:12-13,可11:15-18)&&&
耶稣的权柄受人质询&&
(太21:23-27,可11:27-33,路20:1-8)&&&
耶稣在圣殿教训人&&
(太21:28-23:39,可12:1-44,路20:9-21:4)&&&
耶稣受膏抹&&
礼拜二&& (太26:6-13,可14:3-9
约12:2-11)&&&
陷害耶稣的阴谋&&
(太26:14-16,可14:10-11,路22:3-6)&&&
最后的晚餐&&
(太26:17-29,可14:12-25,路22:7-20,约13:1-38)&&&
耶稣安慰门徒&&
(约14:1-16:33)&&&
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太26:36-46,可14:32-42,路22:40-46)&&&
耶稣被捕及受审&&
礼拜四晚到礼拜五&&
(太26:47-27:26,可14:43-15:15,路22:47-23:25,约18:2-19:16)&&&
耶稣被钉与受死&&
(太27:27-56,可15:42-47,路23:26-49。约19:17-30)&&&
耶稣被埋丧&&
约瑟的坟墓&&
(太27:57-66,可15:42-47,路23:50-56,约19:31-42)&
最后一天:&&&
耶稣被捕&&&
(路22:54)&&&
彼得三次不认主&&&
(路22:57-60)&&&
兵丁戏弄耶稣&&
(路22:63-65)&&&
耶稣公会受审&&
(22:66-70)&&&
被交与彼拉多&&
(可15:1-15,路23:1-6)&&&
被交与希律&&
(路23:7-11)&&&
被判死刑&&
(路23:24)&&&
耶稣被钉死&&&
午正到申初&&
(太27:45-50,路23:44-46)&&&
被取下十字架
(太27:59,可15:45,路23;52-53)&&&
耶稣基督复活之后:&&&
耶路撒冷&&
(太28:1-10,可16:1-8,路24:1-12,约20:1-19)&&&
抹大拉的玛利亚在墓园看见耶稣&&
耶路撒冷&&
(可16:9-11,约20:11-18)&&&
耶稣向往以马午斯的二门徒显现&&&
(可16:12-13,路24:13-35)&&&
耶稣向十门徒显现&&
耶路撒冷&&
(可16:14,路24:36-43,约20;19-25)&&&
耶稣向十一门徒显现&&
耶路撒冷&&
一周之后&&
(约20:26-31)&&&
耶稣与门徒谈话&&
加利利海边&&
一周之后&&
(约21:1-25)&&&
耶稣升天&&
(太28;16-20,可16:19-20,路24:44-53)    
《圣经》里,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耶稣基督生于何年,何月,何日的启示。既然神没有启示我们,那就是隐秘的事了,是属于耶和华我们神的,我们不能违背神的旨意,为耶稣定一个诞辰日。  我们也清楚的看到,耶稣受死的日子是清清楚楚的,甚至时辰都是清楚的,这是神要我们知道的,要我们纪念的。我们纪念耶稣的死,也纪念他的复活,这就是我们的盼望,是我们信耶稣基督为主,为救主的原因。参考资料:碌禄休的空间
耶稣基督降生于公元零年,在世间共活33岁半。30岁开始四处传福音,拣选有12个门徒,期间曾怜悯穷人,医治病人,行许多神迹奇事。虽然受到当时法律赛人和文士攻击,但是没有犯罪,一生都顺服上帝旨意,直至走上十字架。他是完全的人又是神,因为他所流的宝血,凡相信的都可以罪得赦免,而且唯有借着耶稣我们的罪才可以得赦免。也就是天下人间除了耶稣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建议阅读《圣经》的四福音书,上边有详细的耶稣生平。另外推荐看影片《耶稣传》。
耶稣当时在约旦河一代的国家引起了轰动,因为他叫好几个死人复活了,叫死了四天发臭了的拉萨路从坟墓里出来,他就复活出来了,叫瘸腿的,瞎眼的得了医治。确实这样的能力在当时人是不可能做到,即便是现在科学发达的时期,也无法叫死人复活。但是耶稣却显了各种神迹,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多,相信他是神的儿子。当时的政府就害怕,怕百姓都来跟随耶稣,然后自己的王位会坐不住。其实百姓要封耶稣为王,耶稣拒绝了,退去离开了百姓,因为耶稣思念的是神的事,他做的神迹也不是人可以做到的。&
后来政府就商议计谋要杀耶稣,耶稣却任凭他们鞭打他,钉他十字架,还有人喊着说,你如果是神的儿子,你就从十字架上下来,耶稣有神迹连死人都可以救,当时还可以在海面上行走,怎么这么容易被钉十字架,不自己从十字架上面飞下来呢?
你知道耶稣怎么说吗,他说父啊原谅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
耶稣是为我们罪的缘故才甘愿被钉的,后来耶稣在坟墓里三天后真的复活了,还向门徒显现了四十天,起初门徒们还不相信耶稣会复活,后来耶稣站在他们中间,耶稣叫有个不信耶稣复活的门徒用手摸他的钉痕,他摸了之后马上说我的主我的神,耶稣说不要不信
总要信。耶稣吩咐他们去把福音传遍地级。后来门徒们为耶稣殉道而死,传扬耶稣的名,耶稣如果没有复活让门徒亲眼看到,那么门徒们不会为已经死了的耶稣去送死的。耶稣的事影响欧洲
美洲 亚洲 乃至全世界直到今日,叫信他的得他的份
耶稣的生平
从出生到成长过程,耶稣在世所行的神迹马太福音2章,在迦拿的婚宴上变水为酒,这是他行的第一个神迹“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马太福音9章28-30节:“耶稣进了房子,瞎子就来到他跟前。耶稣说:"你们信我能做这事吗?他们说:主啊,我们信!耶稣就摸他们的眼睛,说: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他们的眼睛就开了。”马太福音20章34节“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就跟从了耶稣。”(这是另外两个瞎子,不同与上面提到的那个)马可福音8章23,25节“耶稣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问他说:"你看见什么了?。。。随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样样都看得清楚了。”“马太福音15:30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巴、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他脚前,他就治好了他们。”马可福音3章5节“耶稣怒目周围看他们,忧愁他们的心刚硬,就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马可福音9章25-27节“耶稣看见众人都跑上来,就斥责那污鬼说:"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阵风,就出来了。孩子好象死了一般,以致众人多半说:"他是死了。"但耶稣拉着他的手,扶他起来,他就站起来了。”马太福音8章2-3节“有一个长大麻风的来拜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的大麻风立刻就洁净了。”路加福音17章12-15节:“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风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马可福音1章30-31节“西门的岳母正害热病躺着,就有人告诉耶稣。耶稣进前拉着她的手,扶她起来,热就退了。。。马太福音8章32节:耶稣说:"去吧!"鬼就出来,进入猪群。全群忽然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因为篇幅所限恕不能一一列举。耶稣一生行过无数神迹,但最大的一个就是从死里复活,他因替代人类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三天复活,除了显现给十一个门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圣经马可福音16章14节,哥林多前书15章6节),这是因为他的复活胜过了一切死亡,罪和魔鬼的权势,把人从这些当中救赎出来,这
个神迹的意义远远胜于他在世的时候所行的。最后,引用圣经约翰福音 21章25
节所说“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耶稣是谁?  耶稣是历史上最卓越不凡的人物,是西方文化的轴心——我们今天采用的历法,就是以耶稣的出生为划分:耶稣出生之前的年份称为:“主前”(Before
Christ,简称BC);耶稣出生之后的年份称为(Anno Domini,简称AD)。  
耶稣是神的儿子。有人以为耶稣只不过是一个“优秀的宗教导师”——这看法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 
一、耶稣的宣称  耶稣说过他是神的儿子,与神同等:耶稣宣称自己有赦罪的权柄,又说他有一天要审判世界——世人终极命运如何,全在乎他们在世之时,如何看待耶稣。 已故剑桥大学教授、名作家鲁益师(C.S.Lewies)说得好:“如果耶稣只是凡人,却说出‘新约圣经所记的’那些话,他就绝对不可能是万世师表!他要么是疯到一个程度说自己是个皮蛋,要么是地狱的恶魔——我们必须作出选择:耶稣若非神子,就必然是狂人(甚至比狂人更恐怖的人!)……不要再自以为是地胡说耶稣是什么“万世师表”了——他的言行催迫我们选定路向——这当中不存在着模棱两可的犹疑!”  二、耶稣的品格  很多不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却会同意耶稣的一生是“毫不利己,全心为人”的完美榜样。大文豪陀妥也夫斯基(F.M.Dostoevsky)说:“我相信不会有人比耶稣更可爱、更有深度、更仁厚、更纯洁。虽不情愿,但不可不承认:‘从来没有人能与耶稣相比,将来也不会有人能比得上他。’”  耶稣的教导,是举世公认最纯全、最深刻的教训——比古今中外任何哲人学士所说的都好。  鲁益师说:“事实摆在眼前,耶稣显然不是疯子或恶魔,因此,不论我觉得如何离奇、惊诧、难以置信,仍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实:耶稣的的确确是神。神曾经道成肉身,来到这被仇敌占据的世界。”  
三、耶稣胜过死亡  耶稣从死里复活的证据实在无懈可击。当耶稣的门徒跑进了耶稣的坟墓里,他们发现耶稣的尸身不见了,只剩下裹尸布叠在一旁。 其后六个礼拜,有超过500人亲眼看见耶稣。本来已灰心丧气的门徒们,生命就此忽然改换一新,基督教会也就此诞生,并且增长迅猛!  
&& 前英国首席大法令勋爵(Lord
Darling)说过:“支持耶稣从死里复活的证据确凿——不论正面证据、反面证据、事实证据、环境证据,都不存在任何破绽!任何头脑清醒的陪审团,必然会作出一致的判决:耶稣复活的历史事实千真万确。”  对这些事实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耶稣曾经从死里复活,所以证明他真是神的儿子。耶稣为什么降世为人?  耶稣是唯一一个自己决定要来到世间的人,也是极少数甘愿受死的人。耶稣曾经说过,他降世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我们死:“人子来……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
10:45)  十字架是人类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残酷刑具。历史学家西塞罗(Cicero)形容十字架的刑罚是“酷刑中最残忍可怖之酷刑。”  耶稣被钉十字架前,要先被绑在一条柱子上受鞭打;那鞭子不是普通的皮鞭,而是4、5条镶有尖刺铅粒的皮条带合成的鞭子。主后三世界教会史学家西比乌斯(Eusebius)这样描述罗马人的鞭刑:“犯人皮开肉绽,肌腱与内脏尽现!”  耶稣受完鞭刑,还要被迫把六尺长的十字架背到受刑的山上去(耶稣途中不支倒地)。耶稣到了钉十字架地地方,兵丁用六寸长的大钉子,猛力去钉耶稣的手腕和脚,钉牢了,就把十字架竖起来。耶稣悬挂在十字架上有六个钟头之久,他的生命在难以言喻的剧痛中,一点点的流逝。  可是耶稣受的最大痛苦并不关于肉体,甚至不关于精神,却关乎灵性——耶稣背负我们的罪,不得不与至圣的父神上帝暂时隔绝。耶稣为什么死?  耶稣说他为我们死——“为”是“替代”的意思。耶稣替代我们死,因为他爱我们,不愿意我们因自己所犯的罪受刑罚。耶稣甘愿被钉十字架,无异于公开宣告:“我要以自己来承担众人的罪债。”  耶稣为你死、为我死——就算你或我是世上唯一的人,耶稣也会为你死、为我死!  使徒保罗说:“神儿子……爱我、为我舍己。”(加
2:20) 是的,耶稣爱我们,为我们付上性命做赎价。  “赎身”的原意出自奴隶市场:一个人付上价银,买下一个奴隶,然后让奴隶自由离去,这就是“赎身”。替人赎身的人必须付出赎价——耶稣以十字架上倾流的血为我们付了赎价,使我们得自由。31、耶稣死时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太27:28"他们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约19:2"兵丁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紫袍"    兵丁给耶稣穿上红袍,一般解经学者都说,这件袍是罗马士兵的战袍。颜色毫无疑问是红色。给耶稣披上的这件袍,是件褪色的旧袍。目的是要戏弄耶稣,要称呼他犹
太人的王。但是当时王袍的颜色不是红色,是紫色。一件红色的战袍怎么可以称为王袍呢?这就是他们使用旧战袍的缘故。因为褪色的战袍,和褪色的王袍颜色相差无几。所以马太说是红色袍子没错。约翰按他们戏弄的目的,说这是件紫袍也没错。由于已经褪色,褪色红袍和褪色紫袍相差不多。(参考Matthew
Henry's A Commentary on the WholeBible, Vol. 5, Revell, original
1721, newly printed
1980)  32、耶稣死前喝的什么酒?  太27:34"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就不肯喝。"可15:23"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却不受。" 「苦胆」在此作形容词用,形容没药的苦味,没药是实际上用在酒中的药材。目的是止痛。所以耶稣尝了就不喝。他要撑到最后一刻都保持清醒。再者,这种酒由于是给死囚喝,所以是作坏了的酸酒。别的福音书也写成醋。都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写法。  33、耶稣最后说了什么话?  太27:46"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耶稣又大声喊叫,气就断了。"路23:46"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约19:30"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几次发生问题,都在希腊文的Aorest
这种英文译本通常译作过去式的时态,其实在希腊文里不只是过去,而且还包括一种断续的动作。意思是说,这句话的动作,不是实时相连。中间还有其它的动作没有包括在内。如果是持续,连接的动作,希腊文就使用现在式。所以路加的「大声喊叫,气就断了。」不表示大声喊叫和气就断了中间没有讲别的话,或没有作其它的动作。耶稣的十架七言,多少年来被太多的诗人拿来作歌颂赞。次序和关系有许多牧师研究过。也有许多人用来作讲道的题目。绝大多数人都有清楚的认识。所以通常没有人拿来争论。因为这件事没有成为一个争论的问题。大多数的争论者,都会研究清楚,才把问题提出来,不会自取其辱的把一个明明错的问题,提交给大家去驳斥。  34、耶稣复活后谁在空墓旁边?  太28:1抹大拉的马利亚,那个马利亚和一个从天而降的天使。可16:1抹大拉的马利亚,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和一个坐在坟幕里的少年约20:1抹大拉的马利亚,西门彼得,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和两个坐在坟幕里
的天使。耶稣复活后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到现在已经两千年。除了当时有上述的几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空墓旁之外,还有十字军东征、朝圣的基督徒、回教徒、以及现代的观光客。(虽然他们可能去的空墓,有可能不是原始的空墓。)再加上许多无心经过空墓旁的人。这些人都是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空墓旁。由上述的三段经文来看,抹大拉的马利亚停留在空坟旁最久。其它人都是来来去去。但是连抹大拉的马利亚最后都离开了。所以方舟子问:「耶稣复活后,谁在空墓旁边。」我可以说,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空墓旁边出现过。而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人,不同的组合。这一点我一点也不明白方先生的论点在那里。因为人是活的,会运动,会离开。就算是当天听说耶稣尸体不见了,一定也会有许多人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没有记载在圣经中的其它组合一定也曾经出现。只是我们不知道。这种论点一点也不能证明圣经有错。只能证明发问的人已经迷信圣经有错到一个饥不择食的地步。 35、犹大是怎么死的?  太27:5"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徒1:18"这人(犹大)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了出来。"  犹大吊死以后,有一段时间没有被人发现。所以他的尸首在绳子上腐化,跌下来的时候,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看见的人,有些只报告吊死,有些报告肚腹崩裂,肠子流出来。人死了以后,什么事都会发生,别人对他的死因,也是各有各的说法,这种现像,除非当事人出面,谁都没有办法澄清。而死人又不会讲话。让他去吧!至于使徒行传1:18的话,又是希腊文的断续过去式。前面已经说过。这几件事都不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不是同一人个做的。使徒行传1:18用简单的描述方法,在一句话里把整个事件都报告出来。  36、是谁买了血田?  徒1:18"这人(犹大)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了出来。住在耶路撒冷的众人都知道这事,所以按着他们那里的话给那块田起名叫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太27:5"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作'血田'。"
这里又有一个希腊文的文法问题。希腊文除了断续过去式、现在式、完成式、将来式之外,还在每一种时态中,都有反身和被动式。也就是说,一件事,如果用了这种字尾,就表示这个动作有自己做的,和别人做的两种可能性。很多时候,这种情形
不太明显。例如,如果说:我去吃饭。在希腊文中,有可能是我自己去吃的饭。也有可能是别人叫我去吃饭。要看上下文才能知道到底是反身,或者是被动。犹大出卖耶稣的价银,很清楚的已经被他交还给犹太人。出面买血田的是犹太官府。但是买的时候,用的名字是犹大。因为官府不愿背负出买耶稣的罪责。你说,是谁买的田吧!  37、鸡叫了几遍?  可14:68"于是出来,到了前院,鸡就叫了。......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哭了。"太26:74"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路22:60"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晓得你说的是什么。'正说话之间,鸡就叫了。主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约18:27"彼得又不承认。立时鸡就叫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问我,这几段经文,那一段作准,我会说:马可是彼得的秘书。通常解经学者都说,马可福音就是彼得口传福音的文字本。彼得自己当然比谁都清楚鸡叫了几遍。所以应该是鸡叫二遍以前,他三次不认耶稣。但是这鸡叫二遍以前,三次不认耶稣,太过绕口。当年的人没有我们这种福气,可以一人一本圣经拿在手上,到里面去找矛盾。他们完全靠背诵圣经,才能把福音传出去。在这种情形下,简化内容非常重要。我最近教人背诵一分福音的大纲。最大的问题就是记不住。如果再加上鸡叫二遍以前,三次不认耶稣这种绕口令,就真会让人气结。所以简化本的作者就说,鸡叫二遍真的那么重要吗?三次不认耶稣才是重点。就算只背诵「鸡叫之前,三次不认耶稣。」也不否认在这次鸡叫之前还叫过一次嘛!所以就这么定论了。  38、只看到光还是只听到声音?  徒9:7"同行的人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听见了声音,却看不见人。"徒22:8"我回答说:'主啊!你是谁?'他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拿撒勒人耶稣。'与我同行的人看见了那光,却没有听明那位对我说话的声音。" 这里又是希腊文文法的问题。他们的名词有一个属格,英文没有这种属格。中文也没有这种属格。这种属格,翻译作:「听见,却没有听明白。」「看见却没有看清楚。」其实只是一个字,加上一个字尾。就把这个字,变成听见,却没有听明白了。而这两节圣经里,这种属格就出现了不下四次之多。如果再加
上名词、冠词的属格变化,这一句里至少有十二次这种「有听没有见」「有看没有见」的字尾变化。如果一一都翻译出来,你可以想象这短短的几个字,可以变成多少中文。保罗说到那些人听见没有听明白,看见没有看清楚。也说到他自己听见又听明白,看见又看清楚。每一个人都加上了说明。可以说是小心到极点。因为他是在国王面前或法官面前申诉。必须字字小心。研究希腊文的时候,这一句话是最清楚的genitive
case的学习。几乎每一个学希腊文的学生,都一定要学这一句话。翻译最贵简洁。所以难怪这两节圣经翻得简单明了了。至于光和声音,按照希腊文看,是又有光,又有声音。这两节圣经,应属于了解或征询的问题,对信仰完全不起冲击的作用。按方先生的意思,他选这两节,是觉得这里有一个大冲突。但是他既然没有多加说明,我也猜不出来冲突在那里。  39、做好事要不要让人知道?  太5:15"(耶稣说)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了一家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6:3"(耶稣说)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耶稣要基督徒做好事,但是不要把光荣归给自己。连马太福音6:3也是用同样的一个原则开始的。耶稣用施舍的财主在施舍的时候在前面吹号作起头。所以我们就看出耶稣的目的,在于行善不欲人知。他用了左手行善不要叫右手知道作比喻。当然世界上绝对不可能有一个人左手行善右手不知道。由此可见耶稣是在作比喻。基督徒行善,要把荣耀归给神。不要归给自己。这是耶稣作这个说明的原因。  40、耶稣首次布道是在山上还是山下?  太5:1"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布道内容略)”路6:17"耶稣和他们下了山,站在一块平地上;同站的有许多门徒,又有许多百姓,......耶稣举目看着门徒,说(布道内容略)”  圣经学者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两段圣经的相似。他们把马太福音的这段讲道,称为登山宝训。路加福音的讲道,叫做耶稣讲道。两者有显着的不同。讲道的地方不同,时机不同,内容不同,重点强调不同,连听众也不同。所以是完全不同的两次讲道。方先生问:耶稣的首次布道是在山上还是在山下?我猜他的目的,不是要人确定是在山上还是山下,而是要证明圣经自相矛盾,连讲道的地点都拿不定主意。但是方先生一开始就问错话了。因为耶稣的这两
篇讲道,都不是他的第一次。先从马太福音来看,登山宝训的前一章廿三节就说:「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利亚。」在会堂里教训人是不是讲道?当然是。    所以耶稣的第一篇讲道,明显不是在山上。再看路加福音五章一节,也就是记载耶稣讲道的前一章,经文说:「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他,要讲神的道。」所以路加福音这篇讲道,也不是耶稣的第一篇讲道。那么我们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既然说这是两篇讲道,有许多不同,又为什么有这么多相同呢?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旅行布道的讲员,都有这种经验,他们只要预备几篇讲章,去不同的地方,看听众作不同的调整,但是只要几篇,就可以用一整年。这和驻堂牧师不同。驻堂牧师每一篇讲章一定要不同,连比喻、例子都不可以一样。不然大家一定会在散会后拉住他说:「牧师!你讲的这一句我听过了,那个比喻我听过了。这篇大纲我听过了。」甚至连执事会都会抗议,要牧师不可以这么偷懒,经常炒冷饭。耶稣当年的听众不像今天这么机动化。耶稣显然是使用同样的许多例子,对不同的对向讲不同的道。就算现在,方舟子到底是在那里帖的「《圣经》百误」?也是一个大问题。有一个网友说他是在南开圣经版首次出帖。但是我第一次看见「圣经百误」是在华通。也是署名方舟子。到底方舟子在那儿贴的圣经百误?我可不可以说:「方舟子这个人真矛盾。连自己在那儿贴的《圣经》百误,都搞不清楚参考资料:
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人自从吃了罪恶的果子后就犯了罪,与神分离了.因着人的罪,上帝是公益的,所以就要让人去到地狱,但神又是爱我们的,他不愿意我们都灵魂去地狱,所以他想出了一个替死的办法.他把自己的独生儿子赐给到人世间,用这个圣洁,无罪,自愿的羔羊替我们所有的人罪钉了十字架,用他的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神说:没有看见就信的人有福了.信他的人得永生,我们的罪就被耶稣代替死亡了,我们就可以恢复和神的关系,成为上帝的圣洁的儿女,死后要去到那神的家中,就是天堂.
耶稣对人类史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他在本册中名列前茅谁也不会提出疑议。与伊斯兰教不同,基督教并不是由一个人而是由两个人——耶稣和圣·保罗创立的,因此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功绩应归于这两个人。
耶稣阐述了基督教基本的道德观念及其基本的精神观和主要的行为准则,但是基督教神学主要是圣·保罗创作的结果。耶稣写了精神启示录,圣·保罗把崇拜耶稣补充进去,而且圣·保罗是《新约》的主要作者,也是第一世纪中使人们改信基督教的主要人物。
与佛佗和穆罕默德不同,耶稣死时还相当年轻,他留下的信徒在数目上不多。基督死时,他的信徒只是成立了一个小小的犹太教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圣·保罗的著作及他不知疲倦地努力劝说人们信仰基督教,才使这小小的教派掀起了一场生机勃勃的伟大运动,这场运动不仅触及了犹太人而且也触及到了非犹太人,最后发展成为世界伟大的宗教之一。
由于这些原因,有些人甚至会认为真正创造基督教的是圣·保罗而不是耶稣。按这种逻辑来推论,我们应在本册中把圣·保罗的名次排在耶稣之前,虽然没有圣保罗的影响,基督教前景如何,将无法断定,但是很明显没有耶稣,基督教就根本不会存在。
但是似乎没有理由把基督教各教派及其信徒在后来的所作所为都归于耶稣,其突出问题在于其中有许多行径是耶稣显然不赞成的。例如各种不同基督教派之间的宗教战争和对犹太人的野蛮的屠杀和迫害,这些显然违背了耶稣的态度和教导,因而说这些行径启灵于耶稣似乎毫无道理。
同样,虽然现代科学技术首先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欧国家兴起,但是因此就认为科学的兴起应归于耶稣就近乎可笑了。早期的基督教徒肯定没有谁把耶稣的教导看作是要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研究的号召。事实上,罗马世界改信基督教是伴随着整个技术水平和对科学的关注的陡然下降而出现的。
科学最终在欧洲的兴起这一事实表明在欧洲文化传统中有某种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因素,但是这种因素并不是耶稣的格言而是如亚里士
多德和欧几里德的著作中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希腊”理性主义。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的兴起并不是发生在教会权力和基督教崇拜的鼎盛时期,而是紧随着一个欧洲对先前基督传统重新发生兴趣的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而来的。
有关耶稣生平的故事在《新约》里有记载,为大多数读者所知晓,在此就不必赘述了。但是有几点值得注意。我们所掌握的有关耶稣生平的材料是不可靠的。我们甚至不能肯定他的原名是什么,很可能是一个常见的犹太人名Yehoshua(英文为约书亚)他的生年可能是公元前6年,但是谁也不能肯定,甚至他的卒年——他的信徒们一定会一清二楚,今天却不能知之确切。耶稣本人没有给后人留下著作,事实上我们所掌握的有关他生平的一切情况均来源于《新约》中的记述。
不幸的是四部《福音》中有好多处自相矛盾,《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对耶稣的临终遗言的记载完全不同,而这两种情况恰巧又都直接引自《旧约》。
耶稣曾引用《旧约》决非偶然。虽然他是基督教的祖先,但是他是个虔诚的犹太人,人们经常指出耶稣在很多方面与《旧约》中的希伯来先知相似,并且深受他的影响。与那些先知们一样,耶稣的性格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他给所有见过他的人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说他有超人的雄才大略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但是耶稣实际上在一生当中和随后的一百年中对政治发展没有影响,这与政治及宗教权威穆罕默德形成鲜明对比。当然两者对长期的政治发展都有过重大的间接影响。耶稣完全是作为道德和精神领袖而使人感知他的影响的。
如果说耶稣主要是作为道德领袖给人留下印象的,那么当然就该问一问他的道德观念对世界的影响有多大。耶稣的主要准则可能会提出为什么不把耶稣排在首位的问题,因为他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宗教的启示者。
按照时间的历程来算,基督教无疑比任何其他教都具有更多的信徒。但是本书并不考虑不同宗教的相对影响而是考虑一个人之一当然是“金科玉律”。今天“金科玉律”为大多数人所公认。不管是基督教信徒还是非基督教信徒都把它看成是道德行为的良好准则。我们的行为并不总和它相符,但我们通常是尽力而为之。如果耶稣真的创造了这条几乎为人人所公认的准则的话,他肯定就该是本册中的第一位人物。
但是事实上在耶稣问世以前,“金科玉律”就是犹太人公认的准则。公元前一世纪犹太人的精神领袖拉毕·希雷尔就对“金科玉律”做过明确的阐述,并正式宣布为犹太人的首要原则。这一观点不仅仅为西方世界所知晓,而且中国的哲学家孔子早在公元前500年就提出过,他的话
还出现在一首古代印度诗歌《巴拉塔王朝的伟大颂歌》里,实际上“金科玉律”的内在哲理几乎为每一个大宗教团体所公认。
难道这竟意味着耶稣没有提出新的道德观念吗?决非如此。《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四十三节和第四十四节中就阐述了一个十分鲜明的观点。
你听人说过:你要爱自己的街坊,恨自己的敌人。 但是我想告诉你:你要爱自己的敌人,祝福诅咒你的人。
对恨你的人行善,为虐待你的人和迫害你的人祈祷。 在这一段的前几行中有这样的话:“不要反抗恶行,谁要打你的右脸,把左脸也伸过去。”
这些观念现在当然算是曾出现过的最著名的、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不是耶稣时代的犹太教的一部分,也不是大多数其他宗教的一部分。要是他们被广为遵循的话,我将会毫不犹豫地把耶稣列在本书之首。
但事实上它们并非被广为遵循,甚至不为一般人所公认。大多数基督教徒把“爱你的敌人”的训令最多看作是在某种完美的世界可以实现的理想,但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里却不是一部中用的德行指南。我们通常并不把它付诸实践,也不希望别人把它付诸实践,也不教导我们的孩子把它付诸实践。因此,耶稣的最明确的教导仍然是一条有趣的、基本上无人听的启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帝之子耶稣基督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