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矩阵hd800s相比较800有购买的必要吗,两者差距大吗

<span itemprop="datePublished" content="T05:01:00+-05-10 05:01【 原创】 作者:&&|&责编:王乐
  在推出了新款耳放和一体机之后,就已经有发烧友和业内人士猜测,因为新的两个音源产品都搭载了平衡接口,而森海塞尔很多旗舰级耳机都采用了可换线设计,并且原配线材都是用6.3mm单端耳机接口,对于新音源产品的平衡接口来说无法使用,从两款音源公布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森海塞尔将会推出自己的耳机升级线材。
\650插针升级线
插针升级线
插针升级线
  在两款音源产品经过长期的预订现在已经发货到达买家手中之后,森海塞尔终于正式发布了自己的四款耳机升级线材,从插针中不难看出这四款产品分别对应HD600\650系列,HD700系列和旗舰级的HD800。至于线材本身所使用的材质并不得而知,但是从线材的外观上来看,好像除了更换了四芯XLR平衡插头之外没有什么改变,很有可能只是更换了原厂平衡插头的耳机原线。
带麦克风升级线
  除了三款针对高端大耳机和新品音源产品的线材之外,还有一款是针对旗舰耳塞IE800推出的新升级线材,IE800采用分线处可换线的设计,森海塞尔也为其推出了一款带有线控的线材,让用户更加方便的链接iPhone使用。
  对于这四款线材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售价公布,不过对于那些不舍得剪原装线材的发烧友来说,如果不相信各种小作坊DIY又觉得Cardas这些大厂升级线太过天价的话,笔者认为森海塞尔原厂的升级线还是值得期待的。
& &&&&&&&&& &
产品类型 佩戴方式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1995¥18996¥19987¥15808¥1499¥14910¥319索尼Z1R测评,自家西装耳放全套及与HD800s简单对比【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00,508贴子:
索尼Z1R测评,自家西装耳放全套及与HD800s简单对比收藏
今年九月,索尼在北京798发布了包括顶级头戴Z1R在内的四款高端HiFi设备,并高调的喊出的“重回巅峰”的口号,让包括驼驼在内的众多索粉和关注索尼产品的HiFi玩家期待不已,目前,随着各地巡回活动的推进和试听样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HiFi发烧友实地听到了Z1R的声音,也分享了很多自己的个人听感,但是部分听感由于试听条件的限制,有所偏颇,个人认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所以,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测评,与索尼爱好者共同探讨出于一个老索粉多年的信仰和对一款顶级旗舰头戴的尊重,这篇测评会分为两部分,今天的第一部分先说说便携直推下Z1R的声音及搭配问题,另外也会在黑砖+ZH1ES这套西装前端下简单对比下Z1R和HD800s的风格,过一阵发布的第二部分则会把重点放在Z1R在台式设备下的声音描述上要说便携直推的Z1R,就不得不说金砖WM1Z和黑砖WM1A,很多人在试听过这两台机器之后都表示似乎都有些推力不足,其实,在我看来这两款机器的真正实力都在4.4平衡口上,但是目前我知道的4.4平衡口的耳机,除了Z1R以外,也就只有飞朵家的5678了,所以很多人更倾向于用3.5口的实力评价这两台机器。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更建议考虑试试4.4口的黑砖,以现在六七千的价位能买到这样推力和声音素质都接近顶级便携随身(仅限平衡口)的前端,还是信仰家的,这个不常见。另外,相比价格和重量都很“巅峰”的金砖,黑砖无疑更亲民也更轻便很多。前端就说到这,具体的以后会再专门说说,今天的主角是Z1R这只顶级头戴。关于这只耳机的声音,也是出现了不少比较矛盾的听感,有些人吐槽Z1R太过刺激不耐听,有些人则认为Z1R的特点是柔和宽松耐听,包括在发布会现场时的驼驼也曾发微博说Z1R是柔和不刺激的高素质,不过经过最近这一段时间对Z1R的试听,我认为,包括我在发布会现场所发布的听感在内,描述都是准确但片面的。从整个中频和高频来说,Z1R明显更注重空气感和自然向上延伸感而非简单加强亮度来提高“解析感”,即使在推力较小的便携前端上,Z1R也能提供一个整体宽松不刺激的声音,而同样作为万元以上级别的顶级头戴,先锋之前推出的Master1在便携前端甚至是一些比较强调推力而非控制力的万元级别耳放下都会有明显的毛刺感,相比之下,Z1R显得对便携和低端用户更友好很多,所以,说它是柔和宽松耐听,没有问题。上面说到Master1,并不仅仅是拿出来做一个反面案例,同时也要说Z1R和Master1在调音上一个比较接近的点——低频。之前做Master1测评时我并没有多说低频这块,因为在当时主要用来伺候HD800的那套台机系统上,Master1表现出了和偏薄偏亮的中、高频完全不一致的厚重低频,量感很大,很肥厚,而在便携前端上,低频就更加收不住,而Z1R,也有比较类似的问题。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Z1R和Master1同样使用了振膜球顶镀层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最早提出,是因为传统动圈振膜无法像多单元动铁那样,由不同单元单独负责不同频段,而这种球顶镀金属/陶瓷的工艺,则允许动圈振膜像多单元动铁那样,用不同声学性质的材料分别负责不同频段。但是,这种技术也给调音带来了新的挑战——三频风格一致性会非常难以解决,就比如Z1R,在黑砖平衡直推下低频量感偏大速度偏慢且下潜不足,能量感和声音密度又非常高,是一种与中、高频柔和宽松风格正好相反的刺激与不耐听,不是常见的高频太刺激的不耐听,而是低频存在感实在太强。通过上面的声音分析,你应该也我一样会感觉到,便携直推下Z1R的声音,有一种很“不统一”的感觉?高频宽松,充满着出色延伸带来的空气感,中频人声柔和细腻略带染色,厚度也OK,只要低频不敲出来,一切都这么美好,可一旦敲出来,三频能量分布的感觉就不对了,明显下半身的密度和能量感高出上半身很多,不协调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调音不够“中正”的表现,作为对比,我们可以试听下被普遍认为是中正声音代表的HD800s,虽然驱动要求比Z1R更高,但是即使在直推下,HD800s的声音,三频风格也是统一的,要无染就都无染,要气势就厚度都做上去,三频量感也一致,感觉是过得更和谐的一家子,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奔。看到这里,是不是对Z1R的声音很有些失望了?先不要着急,即使是有上面提到的问题,但是客观来说,Z1R直推的声音依然能够非常好的表现出顶级的素质、宽松自然的声场、有出众空气感的高频、温润甜美的人声、以及气势十足的低频,更重要的是,以上的听感,完全来自于WM1A的便携直推,并不能反映出Z1R的太多真实水平。接下来我会把Z1R连接到台式系统上来试试声音,当Z1R中高频的密度得到了台机CD信息量的补充,低频又有了台机耳放控制力的协调,整体的声音,又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了到了台机系统,也就该给Z1R找一个好对手了,其实最初我选中的是AKG的K812,同样的顶级头戴,同样在便携前端下能够表现出非常高的声音细节和素质,风格上又有比较明确的差别,可以说是一对非常不错的对手,但是考虑到这篇测评的初衷是想把Z1R的声音风格和实力水平更直观的呈献给尚未听过这只头戴的烧友,最终驼驼还是选择了更为多数人所熟知,也更广泛地被认可为旗舰头戴标杆的森海家旗舰头戴HD800s。对比使用的系统是Z1R的主场:黑砖+HAP-ZH1ES,黑砖的声音素质非常不错,但是相对来说由于先天架构的原因,推力并不算很大,尤其是3.5口,但是作为数字输出的音源来说,在这个价位上是非常不错的。为了公平起见,Z1R不能使用ZH1ES上的4.4平衡口,而是和HD800一样使用传统的6.3接口。之前说过,索尼MDR-Z1R的声音分开三频来说都非常的优秀,但是在直推时限于黑砖自身推力,低频的控制力不足,会显得非常肥厚且下潜不足,但是在上了台机后,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低频下潜的提高,形象一点说,之前在脑子里搅成一团的低频现在可以沉到嗓子眼了,即使量感并没有明显减小,但是在弹性和质感提升之后,下潜到这个位置的低频,已经不会再像直推时那样刺激和喧宾夺主了,声音整体性大幅提升,再加上本身优秀的高频和进一步加强了厚度的柔美人声,这个旗舰,才真正显示出了本身的风格和实力。而作为对比的森海塞尔HD800s在黑砖+ZH1ES下的表现又如何呢?众所周知,HD800s和前作HD800,都是以出色的解析力和宏伟的厅堂感著称的,对于古典音乐尤其是大编制的回放相对同价位头戴来说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不过同样为人所熟知的,还有它对驱动力的高要求,在今天的对比中也能明显感觉到,在黑砖直推和ZH1ES下,都是Z1R能够更容易展现出一个较为完整和高素质的声音,而HD800s在推力较差的黑砖直推时,前端推力不足的问题暴露的要更明显很多。从声音风格上来对比,HD800s即使是在推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表现出非常高的分离度,即使因前端限制导致结像不够精细,但位置感和空间感还是非常强,相对而言Z1R则显得更加宽松和顺滑,高频和人声更加细腻柔和。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HD800s延续了前作HD800在回放古典音乐方面的优秀水准,在声场、定位、厅堂感和解析力上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而Z1的风格则更偏向流行和杂食,耐听度更好,适应风格比HD800s更广,另外,对于前端的要求更多的是要求风格搭配而不苛求较高的驱动力,相对HD800s来说更容易上手一些,比如自家的ZH1ES,就能够满足日常回放多数主流音乐风格的需要了。至于在更高等级的系统下的声音,以后有空时我还会做一些更多的尝试,希望可以挖掘出Z1R更多的潜力当然,那也是会完全不同的另一篇测评了以上,By:羊驼
苏宁易购耳机,官方授权,正品行货保证,买正品,就上苏宁易购网上商城!苏宁易购耳机,支持货到付款,让您省钱省心!
大大,飞朵平衡插头吗?
顶,个人期待z1r在其他台机上的表现,特别是声韵套,要是好听我也整个z1r听流行了另外羊驼用的是原线还是官升线?
bd漏气羊驼
这帖子都没人顶?果然过期羊驼不如
4.4下的黑砖确实不错,可是问题是我真没找到太多平衡线…再等等再入吧
z1r卖5000左右比较合适,只能说现在价格太过信仰
我也好想上zh1es
恕我直言西裝套不好聽                          ——Sony Xperia(TM)Z4 E6533 一体双镜三防四核五寸 o 汇索尼精粹 美-不循规 界限-敢打破 本色-自倾城 声动-悦心动 一切皆可俘获!      
前排!!!
我擦大奶罩,厉害了!
平衡口等于换台机 毫不夸张 已经尝鲜 因为鲜味甚足 已经入手twau 8芯 的4.4平衡线了
后排围观dalao
你是羊驼的真身吧
bd过气羊驼大大
bd过气羊驼
登录百度帐号&主题:收到了HD800S,有一阵不用折腾耳机了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关心HD800的价格走势有一阵了,却鬼使神差地买了HD800S。我的老旧的HD650可以退休了。
把HD800S,T1,和HD650同时接在了HDVD800上,听下来的感受是:
HD800S&HD650&T1。看来还要接着冷落T1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7426&&回帖:83 &&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下面说说主观感受。
- HD650有点闷,强调低音;
- T1太突出高频,毛刺感;
- HD800S取得了非常好的平衡;
佩戴感受:
- HD650没啥感觉(也许这就是最佳感受?)
- HD800S非常舒适,感觉比看起来轻松很多;
另外,不知是不是用了平衡线接HD800S的原因,HD800S明显声音大。
本帖最后由 SAPHANA 于
03:42 编辑
泡网分: 8.758
注册: 2009年06月
多少钱入手的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amazergling 发表于
多少钱入手的厂商建议零售价,一分不少。在亚马逊第三方或者ebay能买到便宜两三百刀的,但是没有了保修觉得不值得。
泡网分: 2.158
帖子: 1869
注册: 2016年09月
HD800S?还不如K812.
比起平板和静电,差的有点远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超悲伤的里程碑 发表于
HD800S?还不如K812.
比起平板和静电,差的有点远那个K812可是个价格以自由落体下落的东东 曾经可以用比HD800还低的价格买到K812,我都没正眼瞧
泡网分: 2.158
帖子: 1869
注册: 2016年09月
SAPHANA 发表于
那个K812可是个价格以自由落体下落的东东 曾经可以用比HD800还低的价格买到K812,我都没正眼瞧K812现在也要6000,自由落体了多少?HD800S名气确实比K812大,音质却不见得。我手里K812是最便宜的耳机,我觉得其音质可以排进我设备里前三。
泡网分: 36.994
帖子: 4022
注册: 2002年07月
超悲伤的里程碑 发表于
K812现在也要6000,自由落体了多少?HD800S名气确实比K812大,音质却不见得。我手里K812是最便宜的耳机,我觉得其音质可以排进我设备里前三。这么说话就外行了,还音质。HD800/s算是个平台,音质怎么样,影响的太多了,远不是耳机的问题。
泡网分: 2.158
帖子: 1869
注册: 2016年09月
zmzy 发表于
这么说话就外行了,还音质。HD800/s算是个平台,音质怎么样,影响的太多了,远不是耳机的问题。...并没说hd800音质不好,而是说在这个价位有很多好的,在别的价位比他好的就更多了。
本帖由 samsung+SM-G9350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5.518
帖子: 2108
注册: 2005年03月
西装一套,安心听音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最近进行了一项我最贵的线材投资:39刀的USB线
本来一直用打印机附带的USB线连接电脑和DAC,用得好好的,可是自从某个版本的Mac OS升级以后,就一直随机出现爆裂的杂音。开始怀疑是操作系统或者是播放软件的问题,但网上没搜到任何类似的抱怨,我就开始怀疑是USB线的问题了 (我知道这无法解释为何以前没出现这个问题,但我只能是认为我的廉价器材碰上了某个倒霉的软件升级导致了这个问题),就开始找出我所有的长的短的但都免费的USB线,试了一圈,竟然发现确实表现不同:有的更频繁出现那种讨厌的爆裂杂音,有的不容易出现,但所有的或早或晚会出现。
我上面的问题出现在我的好几个DAC和Mac上,所以可以排除是DAC和电脑的硬件问题。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研究了一下USB线,买了下面这个廉价但对我来说已经是最昂贵的线材:
AudioQuest Forest的绿线。39刀。
今天收到,还在测试中,但迄今未出现那种杂音。如果真是由于USB线造成的问题,那我真要对各种线材的帖子抱着新的态度重新看一遍了
对了,之所以发在这个帖子里,是因为实际上这根线是用买HD800s的积分从商家换的,所以实际上并没花钱
本帖最后由 SAPHANA 于
02:58 编辑
泡网分: 28.568
帖子: 3452
注册: 2005年01月
SAPHANA 发表于
最近进行了一项我最贵的线材投资:39刀的USB线
本来一直用打印机附带的USB线连接电脑和DAC,用得好好的,可是自从某个版本的M...
太不会过日子了!买anazon basics usb就行了。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5/5s iOS10.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5.348
帖子: 17078
注册: 2008年09月
hd800,t1,k812是不是各家旗舰?是不是相当于奔驰s600,宝马760?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5.518
帖子: 2108
注册: 2005年03月
在等HDVD800s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11:15:14
泡网分: 4.836
帖子: 4171
注册: 2014年08月
SAPHANA 发表于
最近进行了一项我最贵的线材投资:39刀的USB线
本来一直用打印机附带的USB线连接电脑和DAC,用得好好的,可是自从某个版本的M...
好像一般都是光纤入解码器,一根线好几千,玩玩可以。
如果因为驱动用USB, 线只是原因之一,当然您正好完美解决
补充: 没仔细看帖,实际上您没花钱,之前真为您捉急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13:10:02
泡网分: 0.386
注册: 2017年01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13:16:03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无忌wangbr86 发表于
好像一般都是光纤入解码器,一根线好几千,玩玩可以。
如果因为驱动用USB, 线只是原因之一,当然您正好完美解决
补充:...除非远距离,现在已经鲜有人用光纤了,尤其是码率的限制,更是落后于时代了。
另外您也不用为我着急:本来我智商就低,要不怎么能买HD800S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13:20:03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太不会过日子了!买anazon basics usb就行了。怎么把亚马逊忘了呢!正好,经过一天的测试,换上新线就解决问题了,我还需要好几根,就用亚马逊5刀的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0.638
帖子: 4828
注册: 2003年02月
楼主经常听吗,请教下对耳朵听力没有影响吗?前几年偶尔听,直觉耳朵不太舒服,之后就很少听了
泡网分: 4.836
帖子: 4171
注册: 2014年08月
SAPHANA 发表于
除非远距离,现在已经鲜有人用光纤了,尤其是码率的限制,更是落后于时代了。
另外您也不用为我着急:本来我智商就低,要不怎么能买HD800S...随便聊聊,开开玩笑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ngp 发表于
在等HDVD800s我的HDVD800就是前一阵谣传升级产品要出台商家跳水时买的。现在又都涨回来了。估计升级了也主要是DSD解码方面,我并不需要。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yanw 发表于
楼主经常听吗,请教下对耳朵听力没有影响吗?前几年偶尔听,直觉耳朵不太舒服,之后就很少听了...只有晚上听,白天听音箱。我用的音量不大,迄今还觉得没什么异常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8.608
注册: 2003年03月
无忌wangbr86 发表于
好像一般都是光纤入解码器,一根线好几千,玩玩可以。
如果因为驱动用USB, 线只是原因之一,当然您正好完美解决
补充:...打印机线好 带磁环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836
帖子: 4171
注册: 2014年08月
augur 发表于
打印机线好 带磁环对,声卡解码器最好的usb线, 各大发烧论坛, 早有定论:
随便一台惠普打印机,把usb线扯下来就是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1.142
帖子: 18397
注册: 2005年12月
SAPHANA 发表于
最近进行了一项我最贵的线材投资:39刀的USB线
本来一直用打印机附带的USB线连接电脑和DAC,用得好好的,可是自从某个版本的Mac OS升级以后,就一直随机出现爆裂的杂音。开始怀疑是操作系统或者是播放软件的问题,但网上没搜到任何类似的抱怨,我就开始怀疑是USB线的问题了 (我知道这无法解释为何以前没出现这个问题,但我只能是认为我的廉价器材碰上了某个倒霉的软件升级导致了这个问题),就开始找出我所有的长的短的但都免费的USB线,试了一圈,竟然发现确实表现不同:有的更频繁出现那种讨厌的爆裂杂音,有的不容易出现,但所有的或早或晚会出现。
我上面的问题出现在我的好几个DAC和Mac上,所以可以排除是DAC和电脑的硬件问题。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研究了一下USB线,买了下面这个廉价但对我来说已经是最昂贵的线材:
AudioQuest Forest的绿线。39刀。
今天收到,还在测试中,但迄今未出现那种杂音。如果真是由于USB线造成的问题,那我真要对各种线材的帖子抱着新的态度重新看一遍了
对了,之所以发在这个帖子里,是因为实际上这根线是用买HD800s的积分从 ...
USB线是可能引起 杂音的!
我的一个设备就只能用原 配的USB线,虽然看起 来没任何特殊的地方,但是别的多根线都不行。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allseasons 发表于
USB线是可能引起 杂音的!
我的一个设备就只能用原 配的USB线,虽然看起 来没任何特殊的地方,但是别的多根线都不行。以前我也不信,不过换了非免费的USB线以后,确实没有杂音了。
泡网分: 2.718
帖子: 2730
注册: 2015年09月
楼主,发烧无止境。。。
  我的音响发烧,从耳机开始,最终又回归耳机,这应该也是一种宿命吧。曾经有一段时间飘零在外,考虑到回国时候的携带问题,就把目标锁定在轻便之物上。那时候周末的时候常去秋叶原的一些音响店去逛,那里摆着各式各样的耳机,随便听。Deja Vu?一开始我很惊奇有些耳机竟然能卖到上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但是一听之下,也就理解了。它们值这个价。最后,我买了一副SONY的CD3000,算是SONY的次旗舰耳机,在它上面还有R10,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名器了。这是我耳机发烧的起点,也是后来无穷折腾的开始。因为要让耳机发出更美更正确的声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面有档次的问题,风格的问题,匹配的问题。比如我最初买的CD3000,名则名矣,实在不适合听古典,低频太强,高频太亮,有失平衡。我换来换去,最后换成森海塞的HD650,这才是听古典的耳机。但是,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耳机放大器的选择和配置。一般的CD机、MP3播放器或声卡都难以提供足够的电压和电流来驱动耳机,需要所谓的耳放来产生对耳机的推力和控制力,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声场、动态、解析和三频(高频、低频、中频)。一台优秀的耳放,在国外动辄上千甚至上万美元。国内的耳放市场也是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在追寻终极耳放的过程中,我逐渐开始接触到一个庞大的、疯狂迷恋耳机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一个闪闪发光的名字:叶立和他的8P系列耳放。
这是一个近乎被神话了的人物。他的制作涵盖发烧音响的众多领域,包括解码器、电子管功率放大器、耳机放大器、电源净化器等,在每一个领域的作品都取得了辉煌的名声,被称之为“神器”。拥趸们甚至在网上专门为他设立了论坛。但是,听他的作品的人并不多,能有幸拥有的人就更少了。原因很简单,叶老师的作品是不对外卖的,只提供给极少数他认为值得拥有的人。
  在国内某著名耳机论坛努力打拼两年多以后,我终于搞到了一台叶老师亲手制作的8PR耳机放大器。我甚至赢得了一个耳烧界的高层人士的信任,通过他的牵线搭桥,在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敲响了叶老师家的门。初一照面,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传说中的叶老师,是一个饱经沧桑、德高望重的老人,而我眼前站立的,却是一个满头黑发,英姿焕发的中年人,亲切、和蔼、温润的笑容中蕴涵着高华的气度。但是,传说是对的,叶老师告诉我,他确实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
  环顾四周,我的疑惑立刻被敬畏和艳羡所替代。小小的屋子,朴素简洁,没有时下人们追逐的任何时尚的痕迹。但,这是一座确凿无疑的宝库。所有我们在论坛上好奇的、传闻的、争论不休、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些叶氏作品,都随便地散落在各个角落:冰箱旁,餐桌下,书架上。他的工作间,也就是听音室、会客室和卧室。工作台上堆满零件、工具和各类测试仪器,还有那只有着茶垢、上书“一心为革命”的搪瓷杯,其照片曾在网上广为流传。床边上是两只硕大无朋的High End级别的B&W801音箱,其尺寸与斗室的大小完全不成比例。一代名机马兰仕CD15,在这里只能当转盘,输出数码信号,通过叶老师自制的8C解码器,输出到自制的作为前级放大器的8PR,再接到自制的4分体8A后级放大器。
  这个8A,我没有见到前就很熟悉,早有网友多人被它惊倒,堪称叶老师登峰造极的怪兽级作品,每个声道单独放大,单独供电,所以需要4只巨大的机箱,里面用到的电子管,数都数不清(要知道市售的高档胆机,一般也就用数只电子管而已),耗电超过1000瓦,冬天可以代替取暖器,夏天则经常必须休息,因为与空调一同开的话,家里的供电会跳断!
不能忍了,立刻就开始听吧。叶老师拿出一只奥地利AKG公司出品的K1000耳机,插在难以令人置信的8A上。这K1000也是一只充满传奇色彩的耳机,不是因为它的价格(现已绝版,市价8000元左右),而是因为它出奇地难以驱动,难出好声。K1000阻抗为120欧,灵敏度仅有76db/mw,一般的耳机放大器根本无法将其制服,出来的声音干涩、单薄、绵软。然而,一旦驱动成功,其品质极为优异。所以,耳烧友们对K1000都是爱恨交织,视为畏途,又难以抵御它那强大的诱惑。叶老师的8A推动的K1000,早被人们评为难以超越的绝配,真实的效果又如何呢?
  当场放的是一张小提琴家穆特的名碟,《卡门幻想曲》。穆特不是我喜欢的演奏家,第一首“流浪者之歌”也不是我喜欢的音乐。可是那个声音一出来,我心中一片空白,剩下的唯有难以言表的震惊和感动。刹那间,耳机消失了,8A消失了,只有音乐在流动。我还能够听到穆特的手臂在上下挥弓,她的身子在前后摇动(叶老师后来告诉我,这不是幻觉,而是多普勒效应、高次谐波的成分和相位等因素综合形成的效果)。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种比现场还要现场的感觉,因为穆特不是在遥远的舞台上,而是在我的眼前。那种灵动的感觉,那种鲜活的印象,那种声音造就的虚拟现实! 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又有多少人听过推到这种程度的K1000?
泡网分: 0.246
注册: 2016年10月
泡网分: 1.016
帖子: 1114
注册: 2015年05月
听了一个月了。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时听一小时,一盘CD。期间特意留意了一下一张以前用我或贵或贱的音箱耳机听来都有破音的CD,用HD800S听来毫无破绽,彻底解除了我对那个著名唱片厂录音品质的怀疑
今天突然意识到从到手一直用的是平衡线,还没用过附带的另一根正常耳机线听过呢。马上把HD650和HD800S都接非平衡线,同时接在HDVD800的耳机口,播放同一CD,不断交换两个耳机,对比了一下,发现:
- HD800S对乐队演奏临场的一些轻微的细节(噪音)捕捉很清晰,同样的声音在HD650中也能听到,但方位细节都略欠;
- HD650的低音有时仍然比较混;
不过这两点都是无关大雅不影响音乐欣赏的枝端末节,对比两者价格差,HD650实在超值。
比较完HD650和HD800S的普通音频线的表现后,马上把HD800接回平衡线,还是听同一CD,顿时是全新的感觉,乐队的临场感明显提高。这点我不是很理解,因为平衡线应该主要是减少了底噪,不知为何对听感有如此大的影响。
泡网分: 24.166
帖子: 1818
注册: 2005年08月
资金允许了我也上一套。不过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价格。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森国际大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