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是不是绿色能源图片

国家核电下半年将加快推进整体上市|核电|国家|清洁能源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21日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获悉,7月20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2016年中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国家电投、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王炳华指出,国家核电的初心是三代核电自主化的国家使命,是“引领核电发展,奉献绿色清洁能源”的宏伟愿景,是全体干部职工镌刻于心的“核电强国梦”。国家核电的战略定位是全面建设以核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集团,大力推动核电产业、电站服务业、清洁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协调发展,同时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集团公司“十三五”期间“弯道超车”七大动力之核心。
  王炳华强调,国家核电全体干部职工要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牢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代核电自主化的嘱托,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奋斗精神,全面助力集团公司实现“绿色能源梦、核电强国梦”。在当前形势下,要抓住发展机遇,把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建设以核电为主的创新型、国际化清洁能源产业集团。
  国家核电总经理王中堂作工作报告。王中堂总结回顾了上半年工作:AP1000依托项目取得重大进展、CAP1400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核电新厂址开发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做强、做大、做优”的总要求,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新进步。王中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表示,国家核电要抢抓发展机遇、保持战略定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坚决加以克服解决,全力以赴完成目标任务。
  王中堂要求,下半年国家核电要按照“抓落实,见成效”的行动指南,围绕十项任务开展工作:一是全力做好依托项目工程建设;二是积极推进示范电站核准开工;三是继续强化核电新项目开发;四是加快推进公司整体上市;五是不断拓展电站服务业国内外市场;六是突出重点抓好科技工作;七是确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八是做好海外核电项目开发;九是做好投资计划调整;十是持续深化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铁总一张资产负债表来看,降低负债水平和/或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改善现金流的政策选择有三:1、加大债券融资比例。2、将优质项目的国有债权置换为股权。3、将优质的高铁项目分拆上市,将未来现金流与投资者分享。
万科9000字举报信成了热门财经话题,宝能系调遣资金的本事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新浪财经“愉见财经”下面就为大家回顾分析,也是带各位“参观”一番,宝能一路上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背后的那个“弹药库”。核电,不清洁!不安全!不经济(中国核电发展之路系列节目1)
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核电发展的严格限制,中国却还将其作为新能源而大力发展,这引起社会越来越大的不安和忧虑。作为核电的有关方面和媒体始终对核电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并忽视我国环境、社会等方面难以承受核电巨大危害的脆弱性,不断以核电是清洁能源、核电出事概率只有万分之一等似是而非的理由,刻意片面夸大核电的“好处”,对社会和公众形成误导。
核电不是清洁能源
目前传统核电大国美国、日本、法国等都在严格限制核电发展,德国更是通过法律程序明确放弃核电,意大利、瑞士随后也决定弃核,作为铀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一直不发展核电。在这样一个大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却把核电作为所谓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使核电在中国一路高歌迅猛发展,引起社会越来越大的不安和忧虑。但是核电的有关方面和媒体始终对核电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忽视我国环境、社会等方面难以承受核电巨大危害的脆弱性,不断以核电是清洁能源、核电出事概率只有万分之一等似是而非的理由,刻意片面夸大核电的“好处”,对社会和公众形成误导。
清洁能源,简单地讲就是没有大气污染的能源,如水电、风电、太阳能和天然气发电等等。当然水电、风电、太阳能等还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清洁能源毫无疑问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核电也是一种能源,在发电期间没有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故一直以来也被某些方面标榜为清洁能源,作为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理据。
核电虽然在发电期间没有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却有三大弊端在身:一是在核电站长期巨大的工程建设中、在制造核电站所需的庞大众多的材料设备中、在核燃料开采提炼中、在核电站退役几十年的维护中、在核电站漫长的拆解过程中,都会造成大量的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二是核电的热岛效应严重。以一座500万千瓦的核电站为例,发热量是1500万千瓦,散热约1000万千瓦。如果仅算用电产生的发热,相当于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这么大的发热量,一秒钟的蒸发量是6吨多水,一年是2亿吨,相当于一座百万人口大城市一年的居民用水量。核电无论是用水量还是热蒸发,对环境的影响都是特别大;三是核电具有自身无法解决的致命问题——拥有强烈的核辐射,会造成严重的核污染。这是最大的问题。
世界上污染有两种。一种是化学污染,比如工业排放和人类生活排放,会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这种污染是可以治理的,受破坏的环境也是可以较快恢复的;另一种是核污染,比如核电站发生了核事故就将造成核污染。核污染是非常强烈而人又无法感知的射线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杀伤和破坏力极大。核放射性的自然衰变期长达几十万年或更长时间,一旦形成几乎无法控制和治理,其危害远远大于大气污染和碳排放带来的问题。
有人会说如果核电站没出事不就没有核污染的问题了吗?其实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就算核电站没有出事,核电站还会产生数量惊人的带有强烈核辐射的核废料。目前世界上对核废料的处置没有好的办法,只能装入金属桶深埋地下的水泥棺里。至于对核废料进行再提炼,那也只能提炼出少量的核燃料并且成本非常高,还会剩下大量的无法利用的核废料,还是要进行深埋。那么百年以后金属桶、水泥棺长期受高辐射影响以及自然老化而腐蚀,核废料必将泄漏,对中国造成无法治愈和超长期的核污染。那个时候我们早就不在了,但我们的子孙后代还在,他们还要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我们怎么能把遭受核污染的土地留给他们?
由于核电有上述重大危害,所以核电不是清洁能源,是假冒的。如果明知此事还要进行掩饰说核电是清洁能源,那就无异于欺骗。
再新的技术也无法确保核电绝对安全
我国核电站目前主要建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区域人口极度密集、经济集中和环境脆弱,一旦发生核泄露事故,将造成无人区,引发社会动乱,后果不堪设想! 毋庸置疑核电站的安全标准是最高的工业标准,但是再高的安全标准和再新的技术,也改变不了“核电”具有强烈核污染的本质与特性,也抵挡不住极端的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恐怖袭击,特别是军事攻击造成的破坏!而且核电是唯一具有由于自身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特质的能源,一旦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造成的破坏程度、污染范围和持续时间,会远远超过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这两种事故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三里岛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福岛核电站的灾难就足以警示。现在媒体上大量宣传核电技术已经到了第三代,给人造成假象,好像第三代核电技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当谁一提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就会有人嗤之以鼻的说那是第二代技术。言外之意如果是现在的第三代技术,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上,以美国AP1000型为代表的所谓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到现在也没过关,还处在拿中国做试验场的试验阶段。
影响“核电安全”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绝不是技术理论推导(包括经过一定的实验、运转)没问题就可以万事大吉的。如果认为有了第三代核电技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那是不科学的。况且核电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面临的风险包括自然的、人为的、技术的、材料的、军事的等太多方面,显得非常脆弱,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引发致命的后果。核电是举世公认危险性最高的行业,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还是新事物,不过是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时间。核电的危害与不足远未充分暴露出来,至少从现在看“核电”存在巨大的潜在危害,核电对人类是祸是福还不好说,人类对它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是“进行时”,所以对核电持慎重态度是绝对必要的。
随着中国的核电站越建越多,发生问题的概率也越来越大,可怖的核危害、核风险也在迅速酝酿形成!尽管这些年我们没有发生过重大核事故,并不意味着永远都不会出事。在核电技术上即便取得一定的进步,也不可能确保核电绝对安全万无一失。飞机、火箭、汽车已经是多少代技术了,安全问题解决了吗?
日,日本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其附近的三座核电站目前未发现问题。这会使主张核电大干快上的人感到兴奋,他们更加相信,经历7.3级的地震核电都没出事,核电是安全的。在这里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核电的抗震能力比较强,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三个核电站离震中还有一百多公里远,地震波的衰减是很快的,核电站所处地方的地震强度会远远小于7.3级。从震中破坏的情况看,如果核电站处于震中位置,或是地震强度再大一些,比如是8级或是10级的话,这些核电站恐怕就不会如此安然。另外“抗震”不是核电安全的唯一标准。
在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方面宣称“核电出事概率只有万分之一”,更有甚者说“核电出事概率就像陨石打中人的头”。但事实是这样吗?现在全世界约有440座核电站,在短短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多次重大核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90年制定了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最低为0级,最高为7级,4级以上的核事件被称为核事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际上发生的核事故有13起,其中4级事故6起,5级事故4起,6级事故1起,7级事故2起。7级事故分别是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日本福岛核事故,这两起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从这些事实看,核电出事概率绝不是“万分之一”,而几乎是百分之一!如果考虑到恐怖袭击和军事攻击,那就更没有安全概率可谈。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记住,中国是一个永远要受西方国家围堵、遏制、敌视的国家,如果低估战争的可能性,必铸历史大错。
“核电出事概率只有万分之一”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任何以此为借口进行核电宣传的人,是否应该问问自己,你这样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吗?
核电是一项输不起的工程。退一万步讲,即便核电出事概率就是“万分之一”,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核电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包括受到恐怖袭击或军事攻击),后果是灾难性的。其它危害暂且不说,仅是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的紧急疏散、常年外地安置就难以应对。
万万不能等出事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去采取措施,比如关停核电站、停建在建的核电站等,那就晚了,将给中国民生、政治、社会、环境、经济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将背负起无法摆脱的历史责任。最大限度减少核电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
核电不是经济能源
清洁能源不但强调清洁性同时也强调经济性。由于核电具有不可否认的巨大危害,其安全标准越来越高,核电站的建设成本也越来越大,而其它能源成本却在不断下降。一座核电站的造价高达上百亿美元,在其退役后几十年的维护和后期核废料处理的费用也不可小觑。
核电站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使用寿命也就40年(若超期使用安全风险将急剧攀升),到期后核电站将变为一个庞大的放射性废弃物。拆除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复杂的技术、漫长的时间和花费巨大的财力。荷兰多德瓦德核电站1997年关停,要到2047年才能完成退役。法国布雷尼力核电站退役花费在2008年就达到最初投资的59%,目前还在进一步上升。
某核电大国的核专家说:“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只能开工却无法关闭的工厂的话,那大概就是核电厂了。因为核反应堆只要一开始运行,就成为持续高热的放射性怪物,停产、封堆、冷却等都需要花费极高的成本。一座核电机组停机封堆后,至少需要使用外来电力帮助它持续冷却50年以上”。如果把核电站退役后长期、庞大的投入考虑进去的话,核电将是世界上成本、代价最高,最不划算的电力。
如果不幸发生了重大核事故,其善后费用将难以估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共造成了大概2000亿美元的损失,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此事故至今已经30年了,俄罗斯、乌克兰每年还要投入经费与人力进行善后处理。由于核电具有高危险性,同其它能源相比,核电站还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存在项目土地利用率低、土地税收率低的问题。
大家都爱听
来源:安邦智库《战略观察》第531期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图文】核电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核电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
大小:4.3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能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能耗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国民经济要有大发展,首先能源要有大发展。我们的时代需要新型能源,作为安全清洁的能源,在广东发展势在必行。
全球核电量已占总发电量的16%
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研究认为,除了煤、石油气等燃料以外,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但是,以上这些能源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应用。只有核能才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安全和经济的工业能源。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建造了大量,全球核电站发出的电量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其中法国核电站的发电量占该国总发电量的75%,在这些国家,核电的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煤电。国际经验证明,核电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清洁的新能源。
核电站的辐射影响远低于燃煤电厂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高技术。目前,我国已掌握了这门技术,能够设计、建造自己的核电站,并且拥有一批具有安全管理和运行经验的技术人才。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进行大规模电力生产的新型发电站。它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产生蒸汽的核岛,包括核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常规岛与普通火电厂大同小异,而核岛则截然不同。
核电站使用的燃料称为 &核燃料&。核燃料含有易裂变物质铀-235。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要补充30吨左右的核燃料,而同样规模的燃煤电厂每年则需300万吨煤。
目前国际上技术最为成熟的核岛设计多采用压水式反应堆。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都是压水堆机组。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核电站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比火电厂要少得多。核电站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影响,远远低于燃煤电厂和天然辐射产生的,因此,核能是安全而清洁的能源。
下一篇:暂无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science/ 转载请注明
www.hdzp.com
市场中心:010-
新闻中心:010-
技术中心:010-
传真:010-
E-mail:.cn核电是不是绿色能源
 来源: 
  【解疑释惑话核电】
核电是不是绿色能源
——访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快堆”工程首席专家徐銤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张蕾
  相较于化石能源和其他非化石能源,核能发电由于清洁、高效而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在业界已经形成普遍共识。不过,仍有声音认为,核电既不清洁也不低碳,因为“虽然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但电厂的建设、运维等过程却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核能发电时会把产生的热量排放到海水中,使海水温度上升,结果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此,光明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快堆”工程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
  记者:利用核能发电的全过程会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吗?
  徐銤:这样的说法缺少科学依据。一般认为,水电、太阳能、风电、核电都属于清洁能源,尽管它们在发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但是如果从设备、系统、整体的角度,把电厂的建设、运维等考虑在内,每种新能源也都存在一定的碳排放。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的报告显示:每生产1千瓦时电力,煤炭需要排放357克碳当量,光伏需要排放76.4克,水力需要排放64.4克,风能需要排放13.1克,核能只需要排放5.7克。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核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很少,是低碳、清洁的绿色能源。
  为什么每生产1千瓦时电力,核能排放的碳当量最少?原因就在于,核电的能量密度特别高,只需要一点点燃料就能释放出很多能量,所以在同等规模装机的情况下,需要分摊的碳排放就少。
  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要加快发展核电,并赋予其基荷运行地位。
  记者:在我国,发展核电产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么?
  徐銤:确实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发展核电是能源清洁化的有效途径。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大国角力的焦点议题,如何在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规则制定中,维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增加谈判筹码的有效途径是,尽快、尽可能地降低碳排放的增速。在这方面,核电作为最清洁的能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有18个国家的核电占比超过20%,全世界的平均占比约为13%,核电大国法国甚至达到75%;相比之下,核电在我国电力供应中的占比只有3%左右。因此,我国核电的发展空间很大,前景光明。
  《光明日报》( 日 03版)[责任编辑:石佳]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核心价值观专区
··|·|·|·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色能源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