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gt80 2qe好用吗

有没有比微星gt80配置更好的笔记本电脑_百度知道
有没有比微星gt80配置更好的笔记本电脑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但是与微星gt80的性能差距不是很大。
msi微星GT80搭载Intel 酷睿i7 4720HQ处理器,配备NVIDIA GeForce GTX 980M+Intel GMA HD 5200双显卡,发烧级装备,带来震撼游戏体验。18.4英寸独特宽视角屏,能够轻松看清游戏战场。
msi微星GT80 2QE还设有Dynaudio丹拿音响系统、创新提供的Sound Blaster Cinema 音效增强技术、 Killer(Qualcomm Atheros Killer)网卡、千兆以太网接口和 1080p 网络摄像头等,支持 Wi-Fi 802.11ac,接口有 HDMI、mini DisplayPort 和 USB 3.0 接口。
笔记本玩游戏最合适的还是这款带机械键盘的微星GT80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神舟真诚为您服务!如果预算在1W左右的话,建议您买最新的ZX7,这是一款可以上台式机cpu的战神笔记本。微星GT80最大的特点就是机械键盘,但一般都不会用笔记本自带键盘玩游戏的,而且GT80的价格在2W以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没有了这款笔记本带机械键盘,配置很不错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笔记本电脑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正在初始化报价器问问大家微星gt80笔记本怎么样?孑孑Ge295微性GT80系列是微星顶级笔记本电脑,经济条好的话当然是值得的,配置是发烧级别的,最便宜也得24999块到30000多,你说值得买不,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gt80是第一个用机械键盘的笔记本,而且现在貌似还没有其他型号笔记本用机械键盘。嫌内置手感不好可以外接机械键盘的啊
更多回答温柔_283闖珵微星gt80笔记本挺好的,它的主要优点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一般说来,便携性是笔记本相对于台式机电脑最大的优势,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的重量只有2公斤左右,无论是外出工作还是旅游,都可以随身携带,非常方便。
东亚神起2010特别的强大的,因为微星gt80笔记本的双NVIDIA GeForce GTX 980M独显组成的SLi系统绝对可以碾压台式机独显,处理器是主频高达2.6GHz的Intel Core i7-4720HQ(可惜不是更高配的i7-4980HQ),最大睿频频率可提升至3.6GHz,所以微星gt80笔记本很不错的。
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图片】【笔吧评测室】微星GT80 TITAN评测_微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04,926贴子:
【笔吧评测室】微星GT80 TITAN评测收藏
微星GT80是目前微星游戏本中定位旗舰的产品,机器配有双独立显卡,其性能可媲美台式机。作为顶级的游戏本,微星不只是在配置上做到了旗舰,还在外设上进行了加强,采用了樱桃茶轴键盘,是目前游戏笔记本中第一台也是唯一一台配有机械键盘的笔记本。此次评测,可以对GT80的性能进行一次比较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包含对外设上的评价。微星的顶级产品,应该是值得期待的。目录【0】机器参数一览【1】机器简单评价【2】开箱&外观简单介绍【3】外设体验简单介绍【4】硬件参数概览【5】性能测试【6】游戏测试【7】GTX980M SLI性能评价【8】散热测试【9】整机拆解【10】散热模块评价【11】整机功耗&噪音测试【12】总结
【0】机器参数一览微星GT80是微星笔记本自主研发生产的笔记本,准系统代号MS-1812,但很可能不再以准系统形式出现在市场上,毕竟是微星最旗舰的产品。此次拿到的评测机为正是产品,型号为GT80 2QE-035CN,非旗舰配置,旗舰配置与评测机相比,CPU更换为I7-4980HQ,内存增至32G,固态为4*128G。模具的具体信息可以去微星官网查看,地址:主要机器参数:接口方面,GT80的外部接口包含5个USB3.0接口, 1个读卡器接口,2个音频接口,1个数字音频输出接口,1个RJ45网线接口,1个HDMI接口和2个mini DP接口。机器内置光驱为BD-RE,即蓝光刻录光驱。内部接口包含4个内存插槽,1个2.5寸SATA2接口(7mm或9.5mm厚度),4个M.2 2280接口(SATA 6Gbps速率,可组RAID 0),1个M.2 2230接口(PCI-E 1X),2个标准MXM3.0b显卡接口。CPU直接封装在主板上,不可更换。GT80的接口设置比较齐全,基本上能满足玩家的需求。不过只有一个机械硬盘位对于单机玩家来说可能有些略显不足,目前单机游戏容量都比较大,多放几个游戏空间就很紧张了。这次的机械键盘不是七彩色背光且不支持灯光效果调节,此外小键盘由触摸板代替降低使用体验,也算是个遗憾。接下来进行简单评价。
【1】机器简单评价本章是为初学者以及某些不愿意详细了解评测的人士准备的。不过,这类简短的总结或多或少会夹杂笔者的主观看法在其中,并非十分客观的描述机器的特点,建议有能力者将整体评测浏览完毕,以消除部分主观的因素。GT80代表了微星的最高设计能力,这款游戏本自然就在各方面达到了极致。配置最高可达I7 4980HQ+GTX980M SLI+32G+128*4G SSD,基本上能征服各种单机游戏的最高特效。机器外观上除了C面,设计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而C面由于机械键盘厚度较大设计到了底部,外观上和传统笔记本的键盘布置有较大差异,让人感到不适。外设上GT80的键盘秒杀其他游戏本无压力,机械键盘的手感确实是比其他笔记本内置的薄膜键盘好很多,键程大回弹力也好,此外骚红色背光看起来更高大上。音响方面也达到了极致,2.1喇叭中每个声道都是两个由扬声器单元组成,一共四个放置在键盘中上方,低音单元在左手掌托附近的D面,音效比GT72又上升了一个档次。18寸大屏幕pls广视角表现也可以,大尺寸屏幕玩游戏效果更好。散热方面,两个暴力风扇和3+4+2根热管的设计保证了正常游戏的温度,键盘远离发热源根本不用担心表面温度。不过,GT80也有不完美之处。暴力风扇就意味着巨大的噪音,副卡的温度比主卡要高不少,噪音也比较大。大尺寸的机器非常不便于携带,占地空间也需要很大,使用时还需配备腕托才能较好的使用键盘。只有一个2.5寸硬盘位但却设置了4个M.2固态接口,从玩家的观点出发应该是多配备一个机械硬盘位更有意义一些。权衡利弊,看看自己在意的方面是它的优点还是缺点,从而就可以判断这个机器是否能成为你的选择。下面进行开箱。
【2】开箱&外观简单介绍微星机器的包装喜欢用艳丽的红色和黑色搭配使用,包装上印有msi 的LOGO、型号和机器具备的各种特征。包装的一侧贴有机器出场时的配置单,上面是二维码扫描,国内估计用不上。机器另一侧下方的标识是欧洲某些区域不能使用无线设备。包装盒里打开后可以看到机器用泡沫和黑布包裹。右侧是附送的鼠标垫和背包。将机器和电源取出后,下方还有一些配件。左上角为驱动光盘说明书保修证等物件,中上为镀金键帽(WASD键和ESC键),右上角为鼠标和吉祥物(?)中间是腕托,中下是整机配置单,用来查阅是否遗漏物品。黑布里实际上还有一层塑料包裹机器,看得出GT80的保护措施很好。取出机器,A面金属拉丝感比较强烈,中间是红龙标识(可发光)和LOGO。A面实际上中间是上凸的,在过渡区域有两个灯条。屏轴的位置和华硕G751差不多。机身左侧,有一个副卡出风口,接口方面为读卡器接口,三个USB3.0接口,一个S/PDIF-OUT接口和两个音频接口。机身右侧,只有两个USB3.0接口和一个主卡出风口,靠近前端部分没有任何接口,不过这种设计可以避免右手鼠标区域有连接设备干扰,只是看起来有点浪费空间。机身前侧中间有三个指示灯,分别是无线、电池、硬盘指示灯。GT72在前端两侧有灯条,但是GT80没有。
机身背面,设置了两个mini DP接口,一个HDMI接口,一个电源接口和一个RJ45网线接口。接口没有对成分布,右侧又空出来位置。红色线条设计效果还可以。两端的出风口包含了CPU散热和双显卡散热。A面LOGO设计较小,这点一般对玩家来说比较喜欢。金属拉丝的反光效果很好,但是金属面很容易留下划痕和污渍。A面的尾端实际不是金属材质。打开屏幕,C面的设计效果第一眼确实感觉很不适应,上方几乎没有任何可用的设置,很多同学看到这个机器C面后都在问我键盘上方的设计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这里只是因为键盘占用的空间过大导致其他部件都挤到了这里,无法设置更多快捷键。C面右上角有一个配置标签,可撕下,不过都是英文且无实际的配置标识,说了一堆看似很高大上的功能。(注意一下NO.1 IN GAMING使用的频率很高)C面上方采用的也是金属拉丝,还附带有红龙的标志,具有一定的美感。俯视C面,可以看到键盘占用了1/3以上的空间,为此微星不得不将所有部件塞进剩下的2/3空间里。右下角是触摸板,保护膜标注了切换触摸板和虚拟键盘的说明,注意这个触摸板不能禁用,否则虚拟数字键盘无法开启。键盘左上角有两个认证标识,赛睿认证的键盘和樱桃轴。C面左上角有丹拿认证的标识。
B面上的摄像头,一般来说笔记本的摄像头就只是视频看到人而已。机械键盘,GT80的最大亮点。键帽上的字幕是透明的,开启背光后字母就显示背光的颜色。WASD键和ESC键可以替换为镀金的键帽,看着闪闪发光。D面,上方的进风口防尘网采用了红色喷漆,提高了视觉效果。后端通过不明显的突起增加厚度。中间左侧有机型出厂时贴的型号标识,凭此保修。右侧中间放置了一个低音单元,和GT72的外观一样,同样标注了丹拿认证。下面是各种贴的认证标识,不得不说这种设计比较不错,认证标识贴在C面左右手掌托位置都影响体验,但是放在D面就没有问题了。D面的螺丝口有微星的易碎保修贴,这意味着拆机将会失去保修。中下靠近机器前端的位置有印好的机器标识,这里是模具的信息和无线网卡型号。台达330W电源,体积和厚度都比较大,不过不算很重。
下面看一下机器的厚度尺寸。整机前端厚度大概为39mm。机器后端大约为50mm,官方标注为49mm。算上脚垫高度,机器前端厚度为40.5mm左右。机器后端厚度最大处为60mm左右,很高了。机器长大约453mm。机器宽约333mm。总的来说和官方标称接近。算上电池,整机的重量为4.87kg左右,官方标称4.5kg,误差可能是因为这是空机?(不带硬盘和内存)。再算上电源的话,整机重量为6.29kg,这是我见到重量最大的机器了。开箱外观部分结束,下面介绍外设体验部分。
【3】外设体验简单介绍外设体验也是笔记本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有些笔记本在配置上大显身手,然而在实际的外设体验上却不尽如人意,导致玩家无法感受到最佳的体验。本章主要包括键盘、触摸板、内置音响和屏幕四方面的实际体验简单介绍。键盘方面,GT80配备的是茶轴机械键盘,空格键为白轴,噪音不是很大。机械键盘的手感比一般笔记本配备的薄膜键盘好很多,玩游戏的体验很好。不过由于键盘设置比较偏下,使用时最好将配备的腕托垫在键盘前方,这会造成机器需要更多的空间使用。所有按键都支持更换,镀金的键帽手感偏软,同时噪音也更大一些,另外镀金的键帽不透明,背光无法直接透过键帽。触摸板方面,GT80为了能够使用触摸板,将数字键盘位置替换为竖直方向的触摸板,并且支持虚拟数字键盘输入。这个触摸板在插入USB鼠标后不会自动禁用,如果禁用触摸板则会使虚拟键盘失效。触摸板的手感还可以,实体按键很硬且键程很短。重启后不自动记忆开启虚拟键盘的状态,需要进系统后再次手动切换,不够人性化。虚拟数字键盘的效果远不如实体键,没有手感可言,且识别的频率不是很高,一般熟悉数字按键输入密码之类的东西时,这个虚拟键盘会很不适应。总的来说,当虚拟键盘使用时体验不好。音响方面,内置2.1声道的喇叭,每个声道有两个扬声器单元,低音单元为一个。这个喇叭体积很大,也很重,是笔者目前见到内置音响规模最大的设计,从硬件上就可以感觉到实际的音效也是最强的。播放音乐时声音很大,最大音量可以让C面的金属产生明显的共振。低音效果也很充足,四个单元的表现优异。不过设置在D面的低音单元发声比较小,可能是输出分配没有调整好,低音炮的效果不佳,主要的低音部分都是由C面四个音腔发出,D面要靠近听才能听到。不过尽管如此,总的音效还是很好的,没有什么其他内置音效能比得过了(或许NX90可以?)。屏幕方面,18.4寸的三星PLS屏体验也不错。大尺寸屏幕玩游戏体验更好,PLS广视角技术可以保证屏幕不随视角变化而偏色。不过屏幕的色域不是很好,三星PLS总是只有60%NTSC,许多17.3寸的屏幕都已经是72%NTSC了。色域大的屏幕色彩表现更艳丽一些,色域小的屏幕则偏灰,60%NTSC是普通水平,不高不低。外设体验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介绍硬件参数概览部分。
【4】硬件参数概览鲁大师硬件参数截图鲁大师是一个比较有知名度的软件,用它来总览机器的参数很直观。CPU信息和4710HQ一样,CPU-Z同样不能完美识别4720HQ,这里确实要吐槽一下CPU-Z对HQ系列的支持度了。4720HQ是Intel工艺成熟后再次改进的新型号,主频相比于4710HQ增加了0.1ghz,相应的睿频也增加0.1ghz,价格不变。HWINFO截图,CPU是正式版产品,S-SPEC为SR1Q8,TDP47W。4720HQ从这里看不出和4710HQ很大的区别。AIDA64里的CPUID截图,可以看到睿频为36X/35X/34X/34X,比4710HQ刚好都多了100mhz。微星的机器BIOS都默认将CPU功耗解锁至200W,软件上因此也就显示了短时睿频和长时睿频功耗限制为200W,睿频持续时间28s。不过实际上功耗并不能解锁,后面明显写着Locked,所以这个数值也只是看着好看。一般只有TDP 57W的CPU才能直接解锁,而其他CPU,则需要专门的BIOS支持,比如蓝天的P170SM-A以及premaMOD可以彻底解锁功耗限制,使得普通I7也可以直接解锁功耗。XTU信息,这是intel的官方调节工具,可调节很多CPU参数,甚至内存参数。GT80看起来支持调节CPU的功耗,但实际上调节后是无效的。接下来看显卡信息。GTX980M体质截图,主卡核心电压为1.031V,体质75.0%,副卡核心电压为1.037V,体质73.4%。移动显卡的体质和显卡的最高boost频率无关,有些显卡是与满载核心电压高低有关,体质越高的核心电压越低,GTX980M的电压显然就是和体质大小有关。GT80在使用独显时是屏蔽核显的,如果想使用核显需要手动冷切换显卡,快捷键在电源键左边,按下快捷键后重启生效。CUDA-Z截图,这里显示了GPU有关CUDA的详细参数。nvidiaInspector截图,这里可以看到独显(N卡)的某些其他信息,比如可超频范围,电压调节范围,高温降频线和TDP控制阀等。GTX980M不可解锁TDP控制阀,一般台式机显卡可以拉到120%TDP,即TDP可以加大。降频线为101℃,但实际上经过验证是88℃,这里读取有误。开普勒和麦克斯韦架构的显卡都只能调节135mhz范围,如果想要超频更多,只能通过修改VBIOS硬超。
主板信息,制造商显示Micro-Star International Co.Ltd,缩写就是MSI,即微星科技,模具名称为MS-1812,可能是以后准系统的代号。芯片组为Haswell,PCH是HM87,BIOS日期为版本E1812IMS.107。一般带核显的机器最下方无法识别图形接口信息,GT80屏蔽了核显所以能识别。AIDA64中的北桥信息,Intel早在二代酷睿i系列就将北桥整合进CPU中,主板上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北桥了。北桥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和内存的通讯和PCI-E中显卡的通讯,核显的通讯也在北桥中。从显示信息上看,GT80有核显但是被屏蔽,最大支持4条8G内存,有两个980M各占据X8带宽(软件识别为PCI-E 2.0,实际上是PCI-E 3.0控制器)。南桥信息,实际上haswell架构也将部分南桥的功能整合到CPU中,现在主板只有PCH,只是一般玩家还在称呼其为南桥。PCH集成SATA控制器,此外还有USB控制器等,PCI-E中占用几条来实现新功能,比如无线/有线网卡等。内存信息机器自带的内存为双通道DDR3 1600MHZ,时序为11-11-11-28@1T,性能一般。内存品牌为海力士,工作电压1.35V说明是低压DDR3,出场周期是14年48周。AIDA64中内存SPD的信息,可以看到更多时序。
硬盘信息固态硬盘品牌为金士顿,共有两块,容量2*128G,接口为M2.2280,群联主控。机械硬盘为日立1TB 7200转硬盘,缓存32MB,属于笔记本里机械硬盘性能最好的型号。AIDA64中HDD的物理信息,这块硬盘是双碟4面,单碟容量500G,SATA3接口,重量115g。电池信息,型号识别为BIF0_9,和实际标注的电池型号不同。设计容量79.344Wh,实际充满容量为79.733Wh,比设计容量大一点。部分机器的电池刚使用时容量都比设计容量小一些,但是随着充电循环次数的增加,容量会逐渐接近设计容量。光驱信息,GT80配备的光驱为日立-LG的BE-RE可擦写蓝光光驱,应该是光驱里比较高端的产品。不过目前来说光驱的意义已经越来越小,使用频率并不高,然而光驱却占用机器很大一部分位置,相对来说并不是很有意义,很多新出的笔记本都放弃了光驱。显示屏信息,屏幕型号参数没有完整识别,鲁大师等一般检测软件会识别为SDC4C48型号,实际屏幕ID为LTM184HL01,屏库网有相关的链接:分辨率,色域72%NTSC,可视角度89/89/89/89,材质为PLS屏。对比度1000:1,亮度350cd/m²。这都是屏幕标称参数。实际上根据其他用户的测试,这个屏幕的色域只有64%NTSC,亮度343cd/m²,色彩没有笔者的15.6寸AHVA屏幕好(B156HAN01.2)。硬件参数概览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性能测试部分。
【5】性能测试CPU部分国际象棋跑分,跑分比4710HQ高一点,差距与主频的差异幅度一样。国际象棋单线程跑分,单核3.6ghz水平,比4710HQ高了约70分。CPU Queen成绩,4720HQ的得分比I7 2600低一点,比12核的AMD皓龙强。CPU PhotoWorxx测试,4720HQ比 3770K略好一些。FPU VP8测试,这是检测CPU的浮点运算性能,4720HQ超越了6核的990X。CINEBENCH R11.5测试,GTX980M分数为61.14fps,CPU多线程7.29pts,单线程1.58pts。这个项目测试的结果中,CPU成绩属于正常水平,而980M只是单卡的性能,应该是程序不支持SLI所致。CINEBENCH R15测试,GTX980M分数为103.67fps,CPU多线程671cb,单线程139cb。从得分比较来看,I7-4720HQ比4710略高一点,单核效率较R11.5成绩有所提升,显卡部分也仍是单卡水平,不支持SLI。缓存测试,高时序内存对性能影响不大,但造成延迟较高。高频内存会对性能有所提升,CPU频率越高,内存性能也会越好。目前笔记本的DDR3内存时序都偏高,造成延迟很大。上图为独显GTX980M和CPU的GPGPGU性能测试。这里的测试结果和单卡980M基本没有差别,说明这类理论核心性能测试的软件普遍不支持SLI。CUDA-Z中的测试,项目和刚才的GPGPU类似。内存读取速度比单卡少了一半,这应该是跟PCI-E 8X有关。
理论游戏性能测试3Dmark 11测试,Performance模式下总分有P15034,其中图形分为22021,物理分数7938。微星的机器物理分数都不高,4720HQ的跑分水平跟GT72的4710HQ差不多。图形分数表现很优异,比单卡的980M高出了快一倍。综合分数由于物理分数过低,总分看起来并不高,这说明P分总分显然不能反应980M SLI的性能了。X模式下的跑分,总分数X7731,其中图形分数为7731。总分数低于图形分数,显然CPU也有些瓶颈了。3Dmark Vantage在P模式下的跑分,图形分数48063,这个分数没有达到预期980M的双倍水平,可能是基准测试过老,帧数已经很高无法翻倍导致。新3Dmark测试,980M SLI的分书分别为468、1,第一个分数很高是因为屏蔽核显导致,第二个分数提升较小可能跟3DV的分数原因一致,后面两个场景的分数都逼近翻倍,效果不错。Heaven Benchmark4.0和Valley Benchmark 1.0测试。两项测试中,980M SLI的效果就显然不如刚才基准测试中的表现好,大约提升了50%左右。
硬盘测试AS SSD跑分,RAID 0的跑分一般都会很高。顺序读写基本上是一般SATA3固态不可能达到的数值,不过RAID 0无法提升4K单线程的速度,金士顿的128G固态表现一般,没有M600那么惊艳。HDTUNE对机械硬盘进行读取性能测试,可以看到日立1T 7200转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平均读取110MB/s以上,属于笔记本中机械硬盘性能最好的型号。PCmark7测试,分数和神舟G8差距很小,说明双卡的性能在综合PC测试中占比很小。鲁大师跑分,每个版本的鲁大师跑分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很难直接通过分数来对比准确的高低。不过笔者相信未来的鲁大师跑分会逐渐像专业软件那样具有权威性。这个版本不支持980M SLI,总分数连神舟G8都不如。性能测试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游戏测试部分。
【6】游戏测试GT80的980M SLI应该是笔记本中目前最强的性能了。相对于单卡980M,双卡到底能在游戏中有多少提升,SLI的效率有多高,本章节将会对部分游戏进行测试。游戏中将会以对比方式来展现SLI的提升幅度,对比素材是GT80关闭SLI后的跑分。PS:笔者尽可能的排除每次游戏的差异性,以使得横向对比评测时有较高的合理性。但是部分游戏有偶然性,因而帧数的波动会有不同,此时观察总体趋势来得出结论。1.刺客信条4画质选择最高,抗锯齿为4*TXAA,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53,最高为63,平均60.625GTX980M帧数最低为32,最高为62,平均43.892实际上刺客信条4单卡980M就基本能胜任了,980M SLI由于游戏设置60帧上限,无法得到更高的帧数,相当于开了垂直同步。双卡980M的体验提升比较明显,既然游戏锁死60帧,不妨玩此游戏时直接开启垂直同步以免画面撕裂。
2.地铁2033画质选择最高,抗锯齿为AAA,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70,最高为143,平均106.967GTX980M帧数最低为34,最高为77,平均52.639双卡的效果提升在地铁2033非常显著。从统计结果来看,帧数幅度甚至超过了100%,可能是笔者对场景测试出现了一点偏差导致,不过这个结果至少反应了游戏对SLI的优化程度非常好,同时对980M单卡的优化也比较到位。这款游戏也建议开启垂直同步,游戏中因为没有垂直同步而出现的画面撕裂较多。
3.孤岛危机分辨率为1080P,画质全部调为热衷,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34,最高为110,平均72.322GTX980M帧数最低为48,最高为93,平均73.972孤岛危机是一款老游戏,当年的最吃显卡的游戏。从测试结果来看,显然这个游戏真的已经落伍了,竟然都不支持980M SLI。不过,从功耗测试来看,这个游戏显然是双卡都有负载的,只是负载率很低,50%左右。这意味着游戏支持SLI,但是效率非常低,导致跟单卡效果差不多。
4.古剑奇谭2全屏模式下开启全部最高特效,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对战场景普通场景帧延迟对战场景普通场景对战场景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0,最高为153,平均96.861对战场景GTX980M帧数最低为0,最高为154,平均93.394普通场景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47,最高为108,平均91.75普通场景GTX980M帧数最低为52,最高为110,平均90.839古剑奇谭2是典型的优化成问题的单机游戏。游戏时机器功耗并不高,显卡温度也很低,游戏帧数同样也低。通过监测软件的统计,这个游戏中GPU的负载率很成问题,很少能达到98%以上,这意味着显卡不能全负荷工作,因而游戏性能下降。双卡980M的负载更低,仅能占用不到50%,但由于支持双卡,总的功耗比单卡还是高出不少,真是“加价不加量”。单双卡的结果基本没什么区别,如果能像孤岛危机那样玩起来流畅还好说,结果是战斗画面帧延迟巨高,卡顿十分明显,双卡都不能挽救。由此可见,单卡优化都不好的游戏,双卡更不要想,国产单机在画质和优化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5.求生之路2分辨率选择1080P,开启最高特效,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109,最高为297,平均235.922GTX980M帧数最低为109,最高为297,平均244.694求生之路2是多人联机作战的游戏,也可以单人参与。单卡980M的帧数已经很高,基本就是这个游戏的极限了,这导致双卡980M没有任何提升,虽然游戏支持SLI,但是SLI的效率有点糟糕,和上面两款游戏表现一样。不过,既然是流畅运行,就无所谓效率了,开启垂直同步减少画面撕裂即可。
6.战地三分辨率选择1080P,画质选择最高特效,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158,最高为201,平均182.5GTX980M帧数最低为83,最高为112,平均97.022战地三也是一款老游戏,但是优化做的还算可以。可以看到980M SLI的帧数很高,比单卡980M的帧数高了将近一倍。这说明这款游戏对SLI的优化很到位,能够发挥显卡的全部性能。由于帧数已经很高,建议玩家游戏中开启垂直同步,减少画面撕裂。
7.OSU!全屏模式下分辨率选择1080P,开启全部特效,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158,最高为1313,平均827.317GTX980M帧数最低为153,最高为1323,平均839.683OSU是一款音乐节拍游戏,比较看重帧延迟的大小,对于卡顿十分敏感。两个测试的结果几乎没有差别,看起来又是优化问题?不过从实测功耗和温度来看,副卡并没有工作,说明这个游戏确实是不支持SLI,所以单双卡结果没有区别。
8.使命召唤10分辨率选择1080P,画质选择最高特效,抗锯齿为4*TXAA,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70,最高为186,平均118.256GTX980M帧数最低为43,最高为113,平均67.644使命召唤10游戏对显卡的需求不算很低。对于单卡980M来说,能够维持60帧的平均水平,游戏中卡顿并不是很明显。双卡980M性能提升幅度有80%,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帧延迟更小,基本不会有卡顿。
9.尘埃3分辨率选择1080P,画质选择最高特效,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49,最高为311,平均178.908GTX980M帧数最低为82,最高为172,平均135尘埃3是一款赛车竞技游戏,对显卡的要求不是很高。从帧数统计上看,980MSLI有一点提升,但是十分有限。在测试场景外,渲染过度场景时帧数较高,但是一旦进入赛车场景,980M SLI的效果就很差,提升微弱。尘埃3对SLI的支持程度可能不是很好。
10.孤岛危机3分辨率选择1080P,画质选择最高特效,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37,最高为87,平均63.194GTX980M帧数最低为22,最高为50,平均31.961孤岛危机3比较吃显卡,单卡980M优化不是很到位,帧数表现不佳,比较卡。不过双卡SLI后的提升很明显,帧数提高一倍,可以说确实是从不流畅变成了流畅,双卡的意义很大。
11.使命召唤11分辨率选择1080P,特效全开,超级采样为2X,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53,最高为143,平均74.539GTX980M帧数最低为36,最高为99,平均54.25使命召唤11是比较新的单机游戏,也比较吃显卡。从测试结果来看,双卡的提升幅度不到40%,显然是SLI的优化不够到位,双卡没能充分发挥性能。从帧延迟统计来看,SLI的帧延迟抖动比较剧烈,体验也没有提升。COD11想要很流畅的运行,可能需要游戏和驱动的双重优化才能做到。
牛逼机器,不是我等屌丝可以承受的
12.刺客信条:大革命分辨率选择1080P,特效全开,抗锯齿为TXAA,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9,最高为73,平均56.917GTX980M帧数最低为19,最高为43,平均32.517ACU也是比较新的游戏,吃显卡程度比较高。最大特效下,980M单卡的效果仅是能勉强玩,帧数平均30左右,而双卡下提升很大,从勉强流畅变成了流畅。不过有些场景下依旧会有不流畅感觉,主要在自动场景渲染时刻。说明游戏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有更好的体验。
13.地铁:最后的曙光分辨率选择1080P,最高画质,抗锯齿为SSAA,关闭垂直同步自带benchmark结果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29.23,最高为140.73,平均62.95GTX980M帧数最低为22.35,最高为73.13,平均40.24地铁最后的曙光是地铁2033的后续作品。双卡980M的帧数表现没有达到单卡的两倍,帧数曲线上也能看出双卡时抖动较为剧烈。从这个结果来看,地铁最后的曙光对双卡的优化不是很好。不过,这个测试为基准测试,实际游戏中,可以开启4X SSAA特效,总功耗很高,显然是显卡优化没有问题,这说明游戏基准测试有时候并不能直接反应实际游戏的情况。
14.战地4分辨率选择1080P,特效全开,抗锯齿为8*MSAA,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帧延迟GTX980M SLI帧数最低为74,最高为149,平均95.244GTX980M帧数最低为43,最高为96,平均57.017战地四这个游戏对显卡的优化比较到位。单卡980M的平均帧数就可以基本流畅了,双卡的帧数提升幅度为65%左右,更为流畅。不过SLI的常见问题也可以在帧延迟中可以看到,就是帧延迟抖动很大,没有单卡时那么稳定。
15.其它游戏并非只有FPS。有些游戏是通过展现其他方面的魅力来吸引着玩家,而这些方面中有一个方向便是文字游戏。是的,我说的就是绅士游戏——Galgame。《巧克力与香子兰》游戏中帧数表现很不错,普遍为80帧以上,有些场景更高,游戏流畅性很好。游戏测试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显卡评价部分。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星gt80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