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知道升级了觉得没原来那苹果6升级哪个版本好好用了,不能看提问人的资料了,等等诸多不适应。。

读书论坛◆阅读空间
《阅读空间》为文化类综合刊物,登载人民日报读书论坛发表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等方面原创文章。设有回顾-叙述-评论-话题-阅读五个栏目,并不定期推出专题增刊。
二○○一年三月(试刊号)
◇刊首语◇
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汉字的问题...........................符号
秦始皇与文字改革――与符号兄商榷.................大宝&韦
秦汉文字的变迁――向大宝&韦仁兄学习.................符号
我误读书的一则例子...............................大宝&韦
苦夜的茶--我的读书日记..............................孤云
乡村哲学的神话....................................
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我在故我思
辨证存在主义论.......................................头脑
就辩证存在主义与头脑先生商榷...............
.......胡思之
寻找处女(小说).................................大宝&韦
胡总的故事(小说)........................ .........辰尘
◇刊首语◇
读书论坛开通不到短短两年,但逐渐地也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网友们
对论坛也各有自己的期望,一个论坛,如何面对自己的风格,怎样对待网友的
期望,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开通以来,读书论坛展开过对各类问题的讨论和嘉宾访谈,虽然我们做的还
远远不够,但参加的网友越来越多,既有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的老网友,
也有许多新加盟的网友,讨论的问题既有大家一直关心和感兴趣的,如:去年绿
茶和众网友展开的关于“阅读的轨迹”的讨论;符号网友提出的关于“汉字简化
和汉字改革”的问题以及嘉宾访谈中关于“王小波”关于“鲁迅”等问题的讨论,
也有许多大家也很陌生的话题,如:胡思之网友提出的关于“哥德巴赫猜想之解
”和老白龙马网友提出的关于“顺势疗法”等,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讨论以及引
发的一些评论和新的话题,不能不说形成了读书论坛自己的文化氛围。
但其实,我们还是处在一以贯之,以不变应万变的容易的状态,一个很不理
想的状态。
我们的论坛在讨论层面上,应该朝着一个多视角、多纬度、多声音的方向发
展和延伸,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在保持读书和思想的传统下再提高一个位置。也许
有些声音是刺耳的,有些声音是孤独的,有些声音是不成熟的,但我相信,声音
再小也是声音......
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对汉字演变的历史误解
文章作者:[符号] , 01:34:38
---------------------------------------------------------
几十年来流行的观点认为:汉字的简化的是中国文字的进步,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与发展,这是没有顾及到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用情感和政治代替了科学的判断
。苏联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中有一段台词:“以后想问题要用脑子想,不要
用骨头想!”我们就试着用脑子想一想这个问题。
由少变多,由简而繁――汉字走向成熟的道路
今天的人普遍认为:文字的发展都是从繁到简的,简化汉字不过是顺应了这个历
史大潮流而已,这不符合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事实。假如我们相信殷墟甲文与商
朝的实用文字类似甚至相同,拿它同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来比较,就会发
现:原来的一个字,分化成了几个字,笔画也随着加多了。比如,从原来代表闪
电的“申”字演化出了加“雨”头的“”,用来表示雷电的“”;加上立人
旁,用来表示屈伸的“伸”;加上“示”字旁,用来表示神仙的“神”①。
上古字少,而语言中的词又很多,所以,有些字要身兼数职,一个字成为多个词
的书写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兼职固然有省事的一面,但给阅读带来了很多困
难。于是,要另行造字,力求一字一声、一意,字字专职②。随着时间的推移,
字数由少变多;形体由单纯变复杂;字意分化、具体、单一、固定,正是汉字走
向成熟的道路。可以肯定地说,汉字在那一千多年中是由少变多,由简而繁的;
从东汉到汉字简化这两千来年间,汉字的总数还在不断增加,正式书写的形体没
有重大的变化。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所谓“汉字简化的趋势”,就
如同中国没有经历过先奴隶制、后封建制的过程一样。这些都是迷信历史唯物主
义的人凭空幻想出来的。
恢复同音假借――文字发展中的退步
以意定音,以音定形,见其字而知其音,读其音而明其意,这是汉字的一大特点
。古人注释文字,往往只需指明某字在某处的读音,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上古时,字数少,又没有字典,写作时找不到确当的字,用读音相同的字来代替
,这就是令人头痛的“同音假借”。字的发音是变化的,不同字的发音经历着不
同的变化。几百年前读音相同的字,几百年后就可能相差很大,而使人难以看出
它原来是哪个字的代用品。我们今天读上古的文学作品,文字是其中很大的障碍
:很多的字,在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段落中的意思不同,因为他们是其他字的代
用品。后来字数多了,有了字典,字的读音和意思渐渐地固定下来,借代就越来
越少了。即便是多音字,他们的读音和字意也是相对稳定的。尽管如此,一字多
音,从来就是汉字中难弄的部分,精于文字的人都有意避免它。后代的人再用同
音字来借代,就是文法上的错误了,章太炎把它叫做“借声”,其实就是我们今
天说的“别字”。
简化汉字恰恰把很多意思毫不相干,而仅仅读音类似的几个字,用一个笔画较少
的字来顶替,人为地造成“别字”的使用。比如,“只有”的“只”和“一b”
的“b”;“^”的“”与“发展”的“发”;“後怼钡摹搬帷庇搿盎屎
”的“后”;“干戈”的“干”与“才”的“”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
举。这是文字发展中的退步!
消减偏旁部首――阉割了汉字的优点
假如我们一定要说汉字的优点,它的形体给出的,意义和读音上的丰富信息,必
然是不可忽略的。许慎把汉字分成“文”与“字”两类:“文”是偏旁、部首和
单纯字(偏旁、部首原来都是独立的字);“字”是由“文”组成的复合字。“
文”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方式,提示字的意思;通过形声等方式,提示字的
读音③。比如,“”字,看着就象一根轴贯串着两个轮子,中间是载人载货的
部分;“苗”字指明是草长在田上;“上”与“下”都明白地表达出各自的意思
。俗话说:有边儿读边儿,没边儿读中间儿,很好地说明了偏旁、部首对读音的
提示功能。
简化汉字在很大程度上把偏旁、部首的这些重要功能消减了。首先,简化汉字把
很多汉字表音或表意的部分去掉。比如“^X”的“^”字,本来由表音的“豆
”和表意的“”组成。一切以“豆”为音符的字读都读“豆”;一切以“”
为意符的字都与头面有关系。这样,看到这两个字根,就能猜出字的读音和所指
。而简化的“头”字,从字面上,我们既看不明它的读音,更看不出它意思所指
。其次,简化汉字甚至把很多偏旁、部首都改了样,使他们完全失去了提示字意
的功能。比如,简化的“车,就不会令人联想起车子的原形;简化的言字边也看
不出与口舌的关系。
所以,简化汉字是把汉字中很多对于学习、认识和阅读致关重要的部分改掉甚至
取消了,给汉字动了大手术,把汉字的优点阉割了。
豆腐搞成肉价钱
很多汉字由偏旁、部首这些字根组成,会用这些字根,学起就比较快捷、方便。
简化汉字把这些改变或去掉了,学起来没有规律可以遵循,得靠死记硬背。同时
,简化汉字将若干分工细致的字重新归纳成一个多音、多意字,使汉字的字数骤
减。从表面上看,减少了学习的总量。但由于多音、多意字的增加,学习单字所
要花费的功夫增加了。原则上讲,字越多,字意越单一、固定,普通人学习和使
用起来就越容易;而字数少,取意广,功能多、变通,则只适合那些善于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人。我觉得,汉字的简化,实际上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同样,因为简化汉字丧失了大量象形、会意和形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增加了阅
读和理解的难度。汉语白话文中词的多音节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
缺陷,但远远不能把他们完全抵消。
在使用上,问题就更加突出。因为多音和多意字大大增多,严重地妨害了使用者
对文字精确的驾驭。加上现代汉语白话文在大陆这几十年日新月异地变化,当代
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质量都严重地受到了影响。除去内容上的缺陷,语言、文
字的限制恐怕将成为这些作品传世的最大障碍。
简化汉字有着不能掩抑的优点:字数少、书写简便。这也是当年作这项事业的人
们最有力的理由。但为了这点便利,造成学习、理解、阅读和使用上多方面的困
难,代价是很重的。
好朋友的妈妈有句口头禅:“豆腐搞成肉价钱”,用来形容简化汉字,真的很确
割断了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历过两次大的文字改革: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强制推行秦地的
文字,一举废掉了大多数知识分子习用的六国文字③;两千年以下,我们造出几
千个新字,一举废掉了延用两千年的汉字,两次都出于政治的动机。
历史上有人赞扬秦始皇“书同文”的功劳,在今天大陆知识分子眼里,更是万世
不朽的丰功伟业。然而,秦朝仅仅传了三世,是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文字的改
革也未能阻止它的夭亡。“书同文”给我们的文化却掘下了一条深深的堑沟,带
来了不能弥补的损失。先秦的书籍不仅被大量烧毁,少数幸存下来的,也无法阅
读。汉朝的传注学之兴旺,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汉学者们发掘、篡改、伪造
、翻译、整理和注解古书,使儒家著作流传下来,成了万代的经典。但春秋战国
,史称“百家”,其间淹没、散轶的,何止十之八九。这是祖国文化的一大灾难。
汉字的简化和白话文的日语化(我们本来不是没有白话文,《金瓶梅》、《红楼
梦》全是用白话写成的),如同两把快刀,再一次割断了文化的发展。今天大陆
人中,认识未简化的汉字,能读中文书的人,凤毛麟角。凡民国以前的文章,一
概成了古董、绝学。文化要继承、发展;政治要借鉴、改革。但是,继承了,才
能发展;借鉴了,才能改革。否则,一切从头做起,摸着石头过河,不栽跟头才
奇怪呢?周有文、武、周公,而孔子说:“鉴于二代”;汉有萧何、曹参,而史
称:“汉承秦制”。历史上聪明毓智的人们成功的经验正在于学习、借鉴前代的
成就和教训。我们经历了百十年的混乱,纲纪制度,破坏殆尽;文化风俗,荡然
无存。因为语言文字的缘故,既难于学西,又不能承中,想起来,令人痛心万分。
①见《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徐旭生 撰
②见《古汉语纲要》 周秉均 撰
③见《说文解字》(汉)许慎 撰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汉字的问题
文章作者:[符号] , 15:10:40
--------------------------------------------------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文字是汉文化的载体,两千多年来,汉文化的发展与承传都离不开汉语、
汉字。先秦时,音乐是汉文化的另一个支柱,后来渐渐失去了它的重要性。我
们讨论汉字的问题,首先是出于对汉文化的关心。
现在为什么要关心汉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要安定繁荣,长远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的
文化。文化不仅包括了文学、艺术、科学、思想,更重要的是社会的道德共识
。没有一个成熟、稳定、公正、现实的道德共识,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平静。平
静不能靠压力来实现,压力下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平静。平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
前提;人民安居乐业是一切繁荣、发展的前提。因此,中国要求繁荣和发展,
必须有健康的社会道德共识。
经过一百多年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与批评,我们把原有的道德抛弃了,也没有把
西方的道德全盘学来。古人有邯郸学步的寓言,用来比喻我们今天的状态,再
确当不过了。所以,我们现在要很急切、很热情地关心中国文化的重建!
全盘西化于事无补
把西方的文化全盘搬来,替代中国的文化,是不可能的!以中国的历史来看,
我们不具备这个替代所必需的条件(或许没有一个国家具备这些条件)。文化
的沉积、思想的惯性、历史事件和民族的命运、乃至于风俗、习惯都决定了:
中国是一个不同于西方诸国的的国家,有不同于西方诸国的文化。
例如,欧洲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基督教,而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人文的,非神
的。所以,我们难于理解欧洲文化中诸多现象的内涵和背景。
西方在最近几百年在诸多方面有巨大的成就。但是,历史不会给我们提供同样
的机会。如果我们有幸找到了一条道路,我们将会有另外的机会。一个人不可
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水,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是注定要落在别人后边的!
白话文与简化字阻碍文化的重建
文化的重建必须立足于我们的民族,立足于我们的历史,立足于我们的文化土
壤,立足于我们的传统。现代汉与白话文与简化汉字隔断了我们与文化传统的
联系,阻碍我们从自己的历史中学习和汲取经验与教训,把我们置于一个文化
的真空之中!所以,现在开始来讨论这个问题,不是很及时,而是太晚了!亡
羊补牢而已。
讨论简化汉字时必须排除的理念
首先要排除文化自卑感与文化沙文主义。自夸的根源是自卑,排除了自卑感,
就不需要自夸了:既不需要怀恋“先前阔”,也不需要论证中国“古已有之”
。文化是不能简单比较的,在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今天,事事以西方为标准,是
因为缺乏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标准。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我们重建汉文化首先是出于内在的需要,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我
们的国家需要一个健康的文化,而不是要“超英赶美”。我们有了自己的文化
,能够“超”、能够“赶”,是喜人的“副作用”,却不是我们的原动力!有
鉴于此,一切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努力都是徒劳和可笑的。诺贝尔文学奖和
奥斯卡奖,全都不如在国内得的奖重要。
讨论汉字的问题,不是讨论汉字给人带来的美感,不是讨论什么字比较好看。
讨论汉字的问题也不是讨论汉字给人的智慧带来的损益。
讨论汉字的问题,不是讨论汉字比较世界其他语言、文字的优劣。比较优劣需
要坐标系,今天,比较汉字与其他文字的优劣的人们用的都是西方的坐标系。
当然,我们更不必为了这个比较创造一个有利于汉字的坐标系。
讨论汉字的问题,不是讨论汉字是否适于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
的重要进步,但是,它的重要性还远远不足以令一个民族永久、彻底地改变自
己的文字!
总之,语言、文字关乎万代,任何感情用事、目光短浅和急功近利的考量,都
是错误的,有害的。
秦始皇与文字改革――与符号兄商榷
文章作者:[大宝&韦] , 09:50:55
--------------------------------------------------
符号兄在讨论文字改革的弊端时,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历过两次大的文字
改革: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强制推行秦地的文字,一举废掉了大多数知识分子
习用的六国文字③;两千年以下,我们造出几千个新字,一举废掉了延用两千
年的汉字,两次都出于政治的动机。”并认为秦始皇“‘书同文’给我们的文
化却掘下了一条深深的堑沟”。我与仁兄在大方面没有什么出入,但在一些细
节问题上,我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我们今天的文字改革与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没有可比性。秦王
朝以一国文字统一六国文字,对于一个统一王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做法。而
我们的文字改革纯粹是一种好大喜功的行为,因为1949年前并不存在国统区文
字和解放区文字之间的差别,这显然是因为领导人误解历史而做出的效颦之举。
其次,在先秦,文字异形的现象相当普遍,已经造成典章混乱、思想难以沟通
的局面。许慎《说文&叙》中有如此描述:“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
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所以书同文是当时时代的要求,大概在秦统一六国之
前已经有过几次这样的文字整理运动,如《礼记&中庸》中有“今天下车同轨,
书同文,行同伦”之语,《管子&君臣》中也有“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
一T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此至正也”的说法。这样说来,秦始皇
的“书同文字”也不例外。
再次,“书同文字”对先秦文化造成的破坏无庸置疑,但其中有个孰轻孰重、
取谁舍谁的问题。因为要让一部分文化精华留存下来,其代价就是牺牲另一部
分或者更多的文化,这可能有点类似“优胜劣汰”的味道。孔子也有笔削《诗
经》的行为,《史记&孔子世家》中便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
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最后成了今天看到的三百零五篇。可见,两者有异
曲同工之处,秦始皇似无可厚非。
其实,秦王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莫过于两件事,一是秦火,一是隶变。前者自
不必说,不仅使儒学“六经”之一的《乐》彻底消失,而成“五经”,还引起
了汉人对儒学观点的各种不同理解,这便是争论了数千年还说不清的今古文之
争。而后者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力更大,尽管它使中国文字结构彻底定形下来,
使汉字在此后的几千年间再没有大的变化,也使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一贯性,
但对先秦文化却造成极大伤害。由于隶变的背景是“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
字难成”(卫恒《四体书势》),于是要“以趋约易”,
从而出现了隶书,
使得“汉字在字形上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象意的桎梏”(《古代汉语通论》
王宁等著)。这次对汉字的整形工作,成为今文字和古文字的分水岭。这是由
于隶书的简化原则,使其与小篆在笔划、结构上都有了根本的区别,从而为后
人识别先秦古文字设置了障碍。尽管如此,隶变还是持续了二百多年,直至西
汉才最终确立了统治地位,不像我们的简化字,仅四五年的时间便轰轰烈烈地
推广开来。
以上几点陋见,不揣浅薄,还望仁兄指正批评。
秦汉文字的变迁――向大宝&韦仁兄学习
文章作者:[符号] , 18:31:23
--------------------------------------------------
仁兄的帖子引征严谨、广泛,使我意识到我对叔重《说文解字&叙》引用的片
面。一切这样的讨论,最大的机会就是片面。真理有很多面孔,以偏盖全、以
一贼道,是最要不得的。大家应该拿我做一个教训,向大宝&韦仁兄学习!
叔重《说文解字&叙》给我们后代留下了很多疑问,不仅仅是他对所谓“六书
”的讲解令后人绞尽脑汁,他对先秦文字的演变的叙述也与一些其他史料的记
载相左。不管怎样,我把这一篇短短的文字拿来做最重要的史料证据,是很不
严谨的!先秦文字中的确有提到“车同轨、书同文”的地方,比如大宝&韦仁
兄这里引征的《中庸》。太史公《史记》称:子思作《中庸》。从我们今天掌
握的史料来看,也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这一点。《管子》大家都觉得像战国后期
的著作,不管怎么样,也是先秦的东西。可见,提倡天下文字、制度(度量衡
的制度,不是政治制度)统一的行为,至少是理念在先秦就已经存在了。现在
我想,统一书写文字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至于大宝&韦仁兄所言轻重取舍一节,我小有不同看法。我们比较没有理由说:
当时秦地的文字比较齐、鲁的文字优秀。而齐、鲁的文字是当时普遍为学者使
用的文字。从这几十年对楚墓的发掘我们知道,楚国在兼并了鲁国之后,也大
量吸收了鲁国的文化。文字上,也与鲁国比较相近。而楚国在秦并六国之前,
聚集了大批学者。而且,楚是那时唯一真正能与秦对峙的国家。强调楚国的战
略和文化的重要性的目的是要说明:在当时,当作统一中国的文字的样本,秦
地的文字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就好像北方方言不是统一中国口语发音的最好样
板一样。说:秦灭六国,因此就有权力把自己的文字强加在中国文化之上,这
是没有道德立场的史学批评,是我不能赞成的。
孔子删《诗》、《书》,用鲁国的《史记》写成《春秋》,笔削诸侯,不是一
个政治行为,而是一个教育措施。简单地说,孔子这些行为的目的是:为学生
整理出一套教材。孔子做这些事情时,已经不当政了。至于后人把孔子为自己
学生整理的教材当作万世的经典,是孔子始料未及的。所以,孔子的“删”不
同于始皇帝的“改”。
大宝&韦仁兄敏锐指出,秦罪有二:一是烧书的火,二是变篆为隶。对于秦火,
除去康南海几个少数的极端疑古学者,大家并没有什么争议。隶书的确是造成
后人不能读先秦文字最根本的原因。叔重是古文学家,做《说文解字》是为了
尽量保存篆书字,而不是为了给当时编字典。但是,隶属的流行并非直接出于
政治。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我恐怕从篆向隶的转变的真正原因是,篆书是
硬笔书写的文字,而隶书是软笔书写的文字。秦汉之时,简、帛兼用,所以,
篆、隶并行。后来,以帛、纸为文字载体,篆书遂废。但这只是我私下里的猜
测,全然没有考证过。
我误读书的一则例子
文章作者:[大宝&韦] , 09:49:21
--------------------------------------------------
曾有一段时间,我经常以读书多而自诩。可是有一天,我突然静下来反思自己
读书的经历时,却发现原来也有不少弯路和不必要的重复阅读。这里便讲一则
关于我误读书的事例。
在八十年代末的大陆,尽管改革开放已近十年,但要像现在这样轻松地找到一
本自己所需要的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用说《金瓶梅》、《查太莱夫人的
情人》这样政府明令的禁书不好找,就连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也因为作者是中间
路线的文人还得托关系才能买到。我很幸运,上中学时便读到了以上这些书,
《金瓶梅》是北大图书馆影印本,《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是香港艺苑出版社19
88年版,《沈从文文集》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和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这是因
为家里的原因,可以拿着所谓的专家的证明到某指定书店限量购买(需要说明
一点的是,当时并不像现在有钱就可以什么都买到)。我当然不是要说自己读
过多少禁书,而是想说明当时读书和购书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那时港版书在大陆成了一种先见与档次的象征,竖排的繁体字、精美的纸张,
以及并不熟识的货币单位足以让我这样的没见过世面的人咋舌。当然并不是说
香港在出书的品位上有多高,而是说香港可以自由地出版各类出版物,精芜并
存,真正到了“出书无禁区”(类似《读书》杂志创刊某文)的境界。下面误
读书的事例便与一本港版书有关。
《中国新文学史》(上中下三卷,香港九龙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4月第
三版),作者司马长风本是一位研究政治思想的学者,此书是他转向研究现代
文学史后的呕心沥血之作,论述清晰,征引丰富,思想倾向明显,人物评价中
肯,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必备的参考书之一,当然这些见解是我后来感悟到的。
我要说的是,我见到这本书时才上高中。由于提前的阅读,作者对现代文学史
上的一些现象及人物的评价,尤其对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之间论争的看法,如
文学研究会称霸文坛、新月社根本不是什么组织等观点,与大陆传统的文学观
大相径庭,这在八十年代的大陆更可谓是石破天惊,而我却以大陆传统的读书
习惯(读了便要相信)阅读了它,结果是先入为主,影响了我对文学的正常判
断,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最初没有料想到的后果。因为此后我再听老师在课堂上
讲解现代作家和现代文学作品时,总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排斥情绪,这样的
情形一直延续到后来上大学,并且有了正式的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时还如此,
以至于这门功课学得很糟糕。直到毕业前后,我才把现代文学史上的人物、事
件理出个头绪来。而在此之前,基本上是在司马长风的思维中似懂非懂地打转。
由此我联想到两个方面:
一是过早地读太专业的书,会走弯路。就像金庸先生在其小说中所说的一样,
功力不到,练上乘武功会走火入魔。并且在早期阶段,像司马长风先生的这样
一家之言的专门性著作更不应亦步亦趋地当作教材来看,相对而言,大陆的课
本还是有助于调理思路。如唐|先生和严家炎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中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就是一套不错的教材,尽管其文学观点实
在差强人意,但从教材角度看,还是利于学习的。只不过你在读此书时,反着
读就可以了,比如说“公然为帝国主义辩护的胡适和《现代评论》这一系统的
买办文人”一句,要这样读“出于民族大义的胡适和《现代评论》这一系统的
真文人”,就不会出错了。况且从“文学史”编撰的角度看,司马长风此书也
并非毫无瑕疵可言,只是对于当时的大陆来说,带来一种观念上的冲击而已,
如对钱钟书、李健吾、周作人等这些早已被大陆遗弃的人的评述还是有其可取
之处,大陆有些评论家曾一度在其文学评论中引用司马长风的观点也是认识到
这一点。其实在现代文学史的撰述方面,朱自清先生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和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功力要明显大于司马。
二是作为一家之言,不宜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历来主张中庸之道,这是
社会稳定的根本所在。可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激进的革命派占了上风。等到建
国之后,鲁迅思想更是成为一面大旗,要全民学习,这就和传统的中庸之道相
抵触了。当然这不是要否定鲁迅先生的成就,而是说,鲁迅思想并不适合成为
主导人们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作个比喻就是,他可以是李贽,却不能是王阳
明;他可以作为主流思想的对立面出现,来丰富人们的思维,鞭挞社会的弊端
,而不应成为治国之道。从这点上讲,胡适的思想更适合于作主流。可笑的是
,过去中国人开口闭口唯鲁迅马首是瞻,不敢有半点怀疑。现在却有人搀起袖
子要把鲁迅扯下马来,以骂鲁迅为美,孰不料这也是鲁迅思想负面影响的表现
。更让人可笑的是,就连北大某些世事未谙的学生也早熟,想做个小鲁迅,实
不知这便是中国数十年来思想界一直动荡不定的原因。
苦夜的茶――我的读书日记
文章作者:[孤云] , 21:31:57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将读书后的一些体会记录在日记本里。随着岁月
流逝,日记本竟然有了十几本之多。而其中关于读书的,大约占了比较大的篇
幅。几年前我曾经将里面的一些评论辑成《荡尘居论丛》。不觉中又过去了许
多年,由于生活的不允许,日记早将荒废,而我的阅读也几乎陷入停滞。我一
直认为网络阅读是一种比较浮躁的学习方法。我曾经从网上下载了《思想的境
界》论坛的2800篇文章和几十种书籍,但可笑的是它占了我的内存空间且沦为
我的第二个废弃的书房。我的书房成了会客厅,网上的浏览只是在垃圾中寻找
短暂的快感,而下载E-book无非是多了一个仓库。不如转而拿起旧日的笔记,
在整理中体验过去了的好时光。虽然不曾认真读书,但失眠的习惯却顽固存在。
长夜成了我的噩梦,唯有在孤寂中独饮那杯苦夜的茶,然后一个人钻进被子里,
从枕边随便拿本书,在书掉落地上的时候,黯然睡去。
是为前言。()
1、我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观
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涌现了一批永放光芒、与世长存的著作,它们为人类作出了
伟大的贡献。然而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大不相同,于是一个国家的著作
要传播到另一个国家,首先遇到的便是语言文字的问题。为了使操不同语言的
国家欣赏到另一个国家的作品,便出现了翻译。翻译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纽
带,关系非常。但问题亦在于此:一个国家的文字往往难以完全准确地将另一
个国家的文字表达出来。特别是在文学方面问题更为突出。如何能把作者的思
想内涵、语句言辞毫不谬误地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这是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的。
而且作者往往在无形中将自己的一些主观臆想加诸原著,使得展现在读者面前
的翻译作品和原著如同一对双胞胎,形体相似,思想不同。文学作品中之诗歌,
更见翻译难度。原作中语句可能抑扬顿挫,平仄有致,翻译后便面目全非了。
此例屡见不鲜。如徐志摩等人的诗歌翻译便不如他自己写的诗作来得精彩。而
在小说方面,有人称道林纾的一部分翻译作品译文略胜于原著,但这已经不是
翻译而是二次创作了。四十年前傅东华译《gone with winds》,不仅人名地
名不相一致,内容更随意删改,虽其译文精美亦使读者有隔靴搔痒之感。但好
的翻译究竟该当如何呢?前人说的&信、达、雅&大致全矣。但反观今日书的市
场,在包装重于思想形式重于内容的风潮下,有些译著竟是不信不达不雅。译
是译了,但文句晦涩,古奥难懂,歧义丛生。诗歌散文的&信&不够,理论作品
的&雅&不够。如此便涉及翻译者的质素、修养问题了。一般而言,理论翻译者
是文学气质不够,而散文诗歌的译者是专业水平不够。故欲求翻译作品之准确
完美应先求诸译者的素养,第二则是对作品的责任心,求其&全&而非删改、二
次创作,亦非逐句硬译。我近年来较少接触外国作品便因心中屡有此&心障&。
(也是专力于中国文化之故)当然,应致力于学习外语,直接面对原著,这是
最好的办法。()
补充:原来早在十年前对翻译作品就有如此成见,难怪如今还摸不着边。可叹
的是如果从当年下定决心攻克语言障碍,如今也不用仰翻译家的&鼻息&了。
2、《班主任》
昨日读了刘心武的《班主任》,觉得刘在不觉中也受了&四人帮&的影响,这在
他的词句上可以看出。他塑造的班主任张爱石就是如此。这也是一篇适应时势
的作品。但在&四人帮&倒台后,他能够迅速地刻画出受其毒害的青少年一代及
遗留的社会问题(教育方面),这是难能可贵的。(90/12/16)
于今思之,《班主任》在文学上并无成就可言,只是一篇急就章。但在当时,
便无法苛求了。(95/8/3)
补充:当时所谓的&伤痕文学&基本都带有《班主任》所有的弊病。(00/12/30)
3、《历史在这里沉思》、遇罗克
读了《历史在这里沉思》(卷三)的《划破夜幕的陨星》,受了极大震动。遇
罗克的遭遇,是可悲的,可以说他的死是中国的损失。(文革使中国丧失了数
万知识分子)如果他现在还在,必成大器。他以无畏的精神,在四人帮控制下
的黑夜划过一线使小人不禁颤抖的光亮。在不可避免的&文革&逆潮中,他竟敢
将矛头指向姚文元,指向四人帮。他以舍我其谁的敢担大任的精神完成了他的
历史使命,完成了与&四人帮&(反动思想)相对抗的《出身论》。又以抱定献
身,永不屈服的气魄走上刑场。他的先知,他的气魄,他的无畏,使我不禁叹
为观止。历史应该记住他--一颗划破夜幕的陨星。最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他的
正确的思想,是我们永远值得缅怀的。(90/12/16)
悲剧远未结束,遇罗克的妹妹遇罗锦(1946-)在文革中以私藏遇的日记遭到
批判并定罪,后下放农村。三度婚姻,后著有《一个冬天的童话》、《春天的
童话》,又以文获罪。1986年1月遇罗锦赴西德访问,3月26日向西德政府寻求
政治庇护。另,其父遇崇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土木工程师,文革
前后被定为右派,不得翻身。其母王秋琳亦留日,开工厂,后被充公,亦为右
派,1984年病势。真是一家的右派,一家的&反革命&。(95/8/3)
补充:《遇罗克:遗作与回忆》的出版,真可告慰死去的人了。但是这整个民
族的悲哀,民族的阴影。如何才能使我们不再伤怀。(00/12/30)
4、《蒙田随笔》(梁宗岱、黄建华译)
他研究的对象是自己,这与卢梭相似,是以自己的生活和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
世界。他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终无所怨。故他的散文集无处不体现出
这种思想,也正因如此,他写得更象我们自己,更象人类自己。(91/3/23)
补充: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和所谓的&人性&。(00/12/30)
5、论党与国
我热爱中国,也热爱纯洁的共产党。但我痛恨官僚腐败,痛恨封建残余。共产
党和国民党都是一个政党而已,只要为人民服务的党就是好政党。(91/9/12)
爱国与爱党并不尽相同,其根本均在为人民谋福祉。若党能如此则党国合一,
反之则当国存异。人民也便会起来反对,另立一个对国家负责任的政党。这便
是现代政党执政的要义。(95/8/3)
补充:于今思之,另立政党能否真正对国家负责还要打个问号。政党的本质我
当年看得并不清楚,如今却是更加模糊了。(00/12/30)
作《林纾研究资料》札记,抄年谱逾半。林纾是一个很有兴味的人:译了170多
种外国文学作品,却不懂外文;做的是革命性的工作--其翻译作品影响了整整
一代人,却每年去哭帝陵;译了一些二流作品,译作却胜于原作--钱钟书语。
他年迈而能生子。他知古文不死,却说不出所以然,只信百年后必有人会为古
文化说几句,貌似理亏词穷,实则憨态可掬。他被批判为&封建复古派&,却不
和张勋等人同流合污(虽有赞同之词却不出山)。真是一个有个性的儒者。其
言百年后必有为古文讲几句话的言论,依今观之,历史昭然,古文僵却未死,
反日见其辉。其实不必百年,他之后便有反对他的胡适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
而后有&国故论衡&,而鲁迅,最激烈反对他的人,却也写起&故事新编&来了
(91/12/29)
补充:古文化之未死,从&新儒家&的方兴未艾也可参证。(00/12/31)
7、立文必先读书
一个人,只要想在文学路上走,读书是一定要的。凭什么不读书也能做出成绩
呢?大概只有靠天才了。但说实在的,恐怕没有一个天才作家不读书的。如今
却有些向往文学的人总鄙弃读书呢?我有位朋友,算来对文学追求也久了。有
次久别重逢,我问他最近读些什么书。他竟说:没有,我是从来不读书的。我
当时只有苦笑。枉他认识这么多当地有名的作家了。说起这些当地文坛人物,
他说得绘声绘色,说与他们如何如何,说得我心中暗自惭愧。但不料他却是个
不读书的人。我真的不知道他凭什么去走这条漫长的文学路,也不敢想象他的
结局如何。当下便只有问他最近有何大作,他说没有,又说没灵感。我真的不
知道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文人的&派头&,却没有一点文人的实在东西。我不禁为
他叹息。近几年校园文学兴起,许多校园文学团体纷纷成立,办小报办校刊,
轰轰烈烈,现在还有了一本校园文学的权威刊物《中国校园文学》,真令人欣
喜。但我真的想浇点冷水,是不是空架子少点,书多看点。否则出不了大作家
大作品的。我刚才举的例子可谓典型。(92/1/18)
补充:现在想来,不读书竟是当时许多文学爱好者的习气。这和当年的&读书
无用论&不知道有没有关系。我当时,现在也深恶与这些不学无术的人交往。
虽他们很多人因为&文学活动&的积极,得以进入当地的文学机构,诸如什么&
青年作家协会&之类的。我还是要耻笑他们。这也是我对韩寒一直抱同情的态
度的原因。韩寒虽狂,至少尊重知识,而且有读了不少书。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00/12/31)
8、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正有此念。
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游天下&。没有渊博的知识和努力的实践,《
史记》光凭孤愤是写不成的。古人的&闭门读书&和游历天下是他们生命中的两
件大事。读万卷书是做什么呢?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
是说只要书读到一定数量,你的水平料来也不会太差了,除非你脑袋太差。近
代那个译了170多部小说的林琴南,年少时据说读书不下三、四万卷,此后便
文笔恣肆,每日可作七、八千言了。而郁达夫家中藏书四万卷,他大多阅过。
当代藏书最多的是李敖,据说也是读书最多的,他家中藏书至少20万。难怪会
自诩现代自鲁迅以来白话文第一是他,第二是他,第三仍除他不作别人计。(
可他却足陷台岛,无法行万里路,自14岁去台至今,未出来过,成了动物园里
的狮子老虎了)当然,读书也并非全为了下笔。读书可长知,可陶冶性情,可
排遣无聊,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行万里路又作甚呢?我看除了验证书本知识外,还有一点就是个人享受了。你
看,书读多了,古人描写那个地方如何如何之美,文字魔力使你心驰神往,或
者心仪某人,而某人在某地,也会生求教或瞻仰之情。渐渐地,读书越多,心
中想去的地方也越多了。待终有一日万卷书读完,不免将书一丢,俺去也了!
昔时李白梦游天姥,游至剡溪,便言:谢公宿处今尚在。可见向往已久。读完
书而游黄河,不免兴&子在川上曰&之叹,而登泰山也要摇头晃脑吟那&会当临
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见,读万卷书后,最好是行万里路。
而我,正有此意。(92/1/18)
补充:现在对读书却有&辛苦遭逢起一经&之叹,对&行万里路&却又是心有余而
力不足。(00/12/31)
9、台湾思想界
柏杨、李敖、龙应台三人大致可看作台湾思想的一条粗线索。(92/3/12)
其实谬也,殷海光、雷震、牟宗三等人更具有思想家的味道。前述三人不过政
论家而已。李敖略胜一点,算半个思想家。(95/8/4)
补充:台湾的思想理论应该放在整个海外思哲的大背景中来看待,不能如此简
单归纳。话又说回来,上面这些人只可称为思想研究者而已。其中只有牟比较
有自己系统的理论。(01/元旦)
看完《李敖自传与回忆》。等《中国通史》笔记做完后该给李写个小结,认真
看看昔日狂热崇拜的李敖的真面目。读此书的过程中明显对他愈加失望了。正
如李看清胡适后的那种失望。(当然我仍未看清李敖)另,李对胡适的失望后
来演为愤怒,大写文章&骂&胡适,但我知道这不同于恶意的骂,而是一种严肃
的批评。李敖是特立独行的,但我不解他的这种气愤所含的意义。无非是&打
倒国民党&之类的与国民党斗争到底的勇气罢了。但国民党已是不打自倒的党了,
它还有何作为?充其量不过是台岛扮演&末代皇帝&的角色。苟延残喘罢了。我
怀疑李敖是不是在做无用功。
李敖深感做一个穷学者,难于做出大成绩,至少也要打折扣。因他曾是有个穷
得&穿的衣服没有一件不是老子的余荫&,刚踏入社会时&尚要筹大学时代的零
星旧债&,&为买书而存下半年买早饭的钱&的做学问的人。(引李敖1961年12
月13日给姚从吾的信,见《李敖自传与回忆》页134)李敖终于认识&穷不能为
学&的道理。他现在拥有20万藏书,其他便不必讲了。(92/7/27)
李敖对国民党的批判实质上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遗毒的批判。这点一而贯之
地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因深解中国的陋根性,故对现实中国民党的陋根性无法
坐视,于是起而抗之了。但李敖的批判杂乱无章,他无法静下心来(虽然隐居
不出)写出一部《中国思想批判史》,这是他的悲哀。(95/8/4)
补充:不提也罢。(01/元旦)
11、《人&兽&鬼》
看书,看一会儿《人&兽&鬼》,发现其中《猫》一文中有两个人物是影射林
语堂和周作人的,兴奋异常以至大骂。这是钱钟书的humor。
12、《浮躁》
看《浮躁》,觉平凹文如其名,文笔仓促浮躁了一点。但观后觉得仍不失为佳
作。(92年)
13、论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
翻阅《新文艺大系&资料索引》()完。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一开
始便充满了革命的火药味,整个文坛为革命口号所掩盖。首先是创造社变质,
太阳社成立,后来左联成立。连萧三也自认为当时左联似乎成了&共党&组织,
加入左联就等于加入共产党。左联不外是共产党政策的文化代理人而已。那时
期苏联提倡普罗文学,左联也整日喊口号,后来不兴这个了,要统一战线,于
是左联只有关门。左联的关门据说是王明指使萧三的,萧三是左联驻国际革命
作家联盟代表(莫斯科),是左联与苏联联系的重要角色。(93/3/20)
补充:所谓资料,有时候是可以根据需要汇编的,汇编的结果便呈现了某种倾
向。(01/1/2)
14、《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已看完一半,才知道民初上至总统下至总理以至于国会议员皆
满清遗臣或思图复辟者,一笑。张勋复辟未成,重大原因在于复辟派内部权力
分配不均。(93/5/19)
补充:当时,集中看了《我的前半生》、《紫禁城的黄昏》,大致对清末民初
的一些事情有了基本了解。(01/1/2)
15、由《梁启超传》论君子与小人
今天看《梁启超传》和《李敖情话》,一直想着&君子&与&小人&的问题。我认
为所谓君子是在大街上看见一个漂亮女孩子,敢当众说:瞧,她多漂亮。而小
人则是装作没有看见似的偷窥,然后回家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的那种。最近传记
看多了点,才发现以前一些所谓的君子是什么个东西。譬如康有为总算是君子
吧,却也会为权力勾心斗角。比较出名的丑剧是他准备把《时务报》总经理的
位置从汪康年那里夺来给得意门生梁启超,结果汪不但公然拒命不交,还将其
改为《昌言报》,聘梁鼎芬为主笔,排除梁启超。更有甚者,在1900年起兵勤
王而发动的&庚子之役&中,康有为见成功无望,便私吞华侨捐款60余万,致使
起义因军费延误而丧失军机,遭致镇压。康的政见是一回事,上述问题则是做
人问题了。在《我的前半生》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几个风度翩翩的所谓君子如罗
振玉之流。从这个角度看,我更欣赏李敖。他在写给老友马戈的几十封信中,
大谈女人,这不是色情而关乎真情。他在卧室内贴了两张&花花公子&的裸体画,
两位国民党大员进其屋而哼哼哈哈低眉而出。其实这帮人暗地里不知道做了多
少过无不及的勾当。我至今仍欣赏一些敢于上&发廊&按摩的少年,只要他们光
明正大地进去;我还可以认同麦当娜最近的表演,他出了一本描写她的性生活
的书,灌了色情磁带,之外还有照片、录象之类的东西,真可谓把一切都献给
了人民了,而这事由文化名人何满子写了篇介绍文章登在一本高雅的《读书》
杂志上更见其趣。米兰&昆德拉的看法也很有意思,他认为人在作爱时最能显
露人类的本质,所以他喜欢在性爱中揭示问题,这点在《笑忘录》中表现得一览无遗。当然,上述的是另一类的&君子&,其情状类似阮籍、刘伶,还有一类君子,是严正而凛然的,如梁漱溟。(93/6/1)
16、人性与阶级性
翻刘再复《论中国文学》略完,为其当年勇气所感。刘的文学评论中有二个主题,一是呼唤人性的回归,二是呼唤作家的社会责任心(良知、忏悔意识)。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论断非常独到、准确。他曾预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观念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的冲突将是本世纪文学领域中最基本的文化冲击,这中撞击也许要延伸到下一个世纪。并为之辩护。(《论新时期文学的主潮》)此书1988年出版。广义而言,人道主义即&人性&,他以人道主义言之,其实是为了避免引起政治上的麻烦。后者即为&阶级论&或所谓的&极左&思潮。1989年后,刘的预言兑现了。(93/11/2)
17、《李鸿章&天绝》
今日读《李鸿章&天绝》完。深恨历史不能重改,读至旅顺大屠杀,不由拍案而起。清庭之无能如此,中国之积弱如此。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势江河日下。中有觉醒者,以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在于武器不如西洋,故洋务兴,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基本代表了这阶段的思潮。甲午一役却证明了中国不仅是武器不行,根本在于体制。故有维新变法。然维新亦告失败。其后孙中山先生力倡革命,以资本主义为理论依归。民国肇立便为袁世凯夺取了胜利果实,施行复辟。于是军阀割据混战,家国大乱。这便说明了中国政治体制虽存问题,其根本问题仍在于国民思想觉悟。陈独秀、胡适之等人首倡新文化运动,紧接着&五四&运动兴起,打出民主、科学的旗号。&五四&后,以蒋介石为首的资产阶级建立了短暂的统一政权。然封建主义在民众头脑中仍根深蒂固,怎能一夜荡清,况当时之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盟)尚不能构成坚固之阶级基础。毛泽东--一个典型农民革命家以农民阶级为基础,与工人阶级联合(这是历史的真实,其情况与共产党的宗旨正好相反),利用当时各种契机,于抗战中壮大,进而一举打垮蒋政权,一统中国。表面上中国成了共产党--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骨子里仍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加之首脑之夺权,顿酿成文革惨史。文革后,发展经济成了主导要求(思潮),故邓小平顺应历史潮流,厉行变革。近年来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思想文化上,仍无现代化的伦理精神可言。国家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道德思想体系。遂出现文化思潮的多元化。而普通民众惟利是图,丧却了真正的仁义道德,思想出现空前混乱,贪污成风,人欲横流,一般青年彷徨堕落。此流弊一时不改。则危及政权,进而危及前进中的经济。中国伦理道德体系何时建立,这是世纪末的重要话题。(94/10/28)
我关于近现代文化思想史的一些看法,在殷海光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得到佐证。其书P439(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说到中国文化近百年来遭遇西方近代文化冲击时所作实际反应的进程如下:
第一步:外层的改变。中国文化外层的改变即是开始吸收西方近代文化的器用特征。学习西方文化的&船坚炮利&就在这一层。
第二步:中层的改变。中层的改变是制度的改变。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所从事的&变法维新&属于这一层。
第三步:内层的改变。内层的改变是指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前提、基本价值、基本观念以及伦理规范的挑战而言。文化改变到了这一层,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一定要引起严重的反击。吴又陵,早期的胡适,以及后来许多要&改造思想&的知识分子的重要努力就在这一层。&打倒孔家店&和&翻修孔家店&,也是在这一层上的重要节目。
鲁迅《呐喊》自序中言及最先学医,以为学医可以治国人病,后来见学医只能治肉体的病,而国人思想上的病业已&病入膏肓&,遂投入改造国人思想的运动中了。这一段经历便是近代思想演进的缩影。(95/8/17)
补充:看到以前自己的阶级分析方法,觉得很可笑。这大概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18、论现代化(读《剑桥中国晚清史》的杂感)
现代化在一般含义上即指&西方化&,但可以分技术与思想二方面。技术上就是指现代科学技术;思想上则以民主政治为主。说到底,摆脱不了陈独秀等人所鼓吹的科学与民主。但在这一历史阶段,现代化进程已有新的阐述。科学技术方面我不懂,但自以为尽可以向西方学习。思想上,中国一贯重视人文,且儒家思想作为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存在了二千多年,自有其适应性,当然不可完全抛弃。否则会引起&文化的断层&,其结果是造成&文化的空虚感&。近年由海外渐入国内的新儒家学说,颇有意味,未必不是一种有益的探讨,然其中尚有牵强附会之处。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仍处于一种&初级阶段&。中西文化的整合、比较和研究;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各种关于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是中国人世纪末的&现代化情结&。因此,两种文化冲撞的开始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中国人,便更加具有研究意义,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人倍觉有一种浓厚的神秘色彩。(95/4/20)
补充:此方面,我在《阅读的轨迹》中有较详细的阐述。
注:以上章节均选摘自95年本人辑录的《荡尘居论丛》,除了个别文字的改动外,并没有修改当时的包括现在认为很错误的一些想法。接下来,我当在日记中继续寻找我阅读的路。()
19、《中国通史》唐代部分
作《唐代的治乱之道》草成,述有唐一代政治由盛而衰的大致过程及原因,约万言。然多依范文澜所著《中国通史》里的相关部分而成,是为范氏的唐史治乱之道。夫文章只依一人之说,定难成一己之说,因难采众说,故难综各家言是也。(96/2/15)
补充;认真看这本书,范的文字还是很有特色的。我后来才知道这套书其实在以前的岁月里(文革)广为流传,至今在旧书店还能找到他的长满了蛀虫的《中国通史简编》。可惜,史籍并不以文字有特色与否为优劣标准。(01/1/5)
20、《世纪风铃》与&五四&遗事
读今人吴方的《世纪风铃》。述&五四&以来至解放前(即现代文学史的范畴)活跃过的文人学者的生平行事及文章。其文类香港的董桥而略逊。因他虽有董桥之儒雅而无董桥之英国式的humour。其中所写之人,所读之书与我几年前的阅读范围差不多。此书亦写于该阶段。由此可知读书界的读书旨趣也有流行之风。因为所讲的都是那个时代的人事,所以行文中总是透露出一种十分特别的氛围。氛围由文字组织而有之,这大概是由于当年白话文初倡,文字朴实甚至略近古文,而那种朴实古旧的文风又濡染了本书作者吧。记得当年读那些书时,所写的文字也是这般的。而最近常读古史,行文中又好带点之乎者也了。这又是由于文风当立未立,故而最易受影响的缘故。《世纪风铃》中所述的&五四&遗事以前大概知道一点了,所以将此书转赠阿玉。(96/2)
补充:当时主要是集中阅读了五四时期的散文。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贾植芳等人主编的那系列读最多,觉得选得也最好。后来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全编&系列感觉差多了。所谓全而不精就是如此。(01/1/5)
21、读梁任公《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任公对史料的搜集及鉴别方法有独特的杰出的见解,对史料的运用亦极其&现代化&。然囿于现代与传统之间,尚不能以现代科学的精神去对待历史。对历史学中的一些概念(如&英雄与时势&、&历史是进步的或者是反复的&)亦有混乱不清的地方。当然梁任公历经清朝、民国,却能够不断自我发展,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令人钦佩不已。以前有人认为他是什么&封建复古派&,此言大谬矣!(96/2)
补充:梁启超算是我比较钦佩的人之一。虽然他先是以参与政治出名,但骨子里却是最纯粹的读书人。这点从他政治生涯中的行事可以看出来。而且他一直不废写作,在中国文人中,他的作品数量好象是排在前几位的。由于他本质上是以&书生&的身份参与救国,所以在他的政治生命结束后能够顺利地完成向学术方面转换的过程。沈从文由文人向古代服饰研究专家的嬗变过程却是很值得研究的题目。顺便说一句,古代以至近代很多官员都是文人出身,他们在政务之余往往喜欢吟诗作对。其他不说了。(01/1/5)
22、《当代文学史略》(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
看了绪论,做完笔记,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仍是政治对文学的影响。一部当代文学史,四十年文坛风雨便是明证。政治犹如指挥棒,挥手所指,文人所趋;政治又如打狗棒,一棒舞来,众口缄默,文坛不振。说话的自由度和文学的&艺术&程度都以政治为&晴雨表&。在这种环境和气候下,怎能产生大气魄的文学家?听说巴金的《随想录》是一部&讲真话&的大书,这部书我尚未读过,但知道是从1978年12月开始创作的。那是什么时候?有什么政治背景?&四人帮&垮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国人愤怒的矛头都指向&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写这部书不免略失&英雄本色&。据说这部书可与晚年鲁迅的杂文相媲美,文学水平上我不敢言,但有一点,鲁迅晚年杂文所抨击的是仍在高压统治民众的国民党政府,而巴金,不过是在众人打&死狗&时,大胆一点,或许是棍棍打在&死狗&要害上,因此赢得阵阵掌声和同情,可是&狗&毕竟是死了,再打也只是发泄余愤而已。
文学与政治关系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夏衍在第五次文代会上企图解决,但实际仍未解决,因为政治上对文学的压力仍未放松。政治上思想不放松,文学便未能自由发展。夏衍那句&文艺不能从属政治,又不能超脱政治之外&的话说了等于没说。文艺不能脱离政治的影响这大概不错,但在中国政治对文艺的所谓影响是政策性的人为性的。我对二者关系的看法是:政治上对文学放开手脚,任其自由发展,而文学在自由发展中会自觉受政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自然的所以是符合文学发展的。我们的努力应朝着这个方向。
再提一笔,&文革&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一页满是伤痕的记载,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悲剧。我们要永不回头,不再重演那一幕,同时也要永远记住这段伤心过往。(92/11)
补充:巴金的那几本薄薄的《随想录》我后来也大致翻过,可能是事过境迁了,我找不到那种&大胆敢言&的印象。但有一点应该指出,巴金老人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确乎出于真诚的个人反思,这是现在很多人还做不到的。(01/1/5)
23、《新月杂志》
12月6日去校图书馆还书。借《王蒙》和《新月》杂志影印本(第二册,原《新月》第一卷第七至第十一号),在借书名单上只见腾祺一人,我续第二,不免一笑。腾祺是中文系91级学生,新交朋友也。《新月》第一册大概是他借去了。影印本为上海书店出版,《新月》杂志原由新月书店发行。新月社初创于1923年,在北京。成立最初两年内未办专门文学刊物,社员主要以《现代评论》、《晨报副刊》为活动点。1926年借《晨报副刊》创办《诗刊》、《剧刊》。1928年3月《新月》月刊在上海创立。&新月&在新文学上影响深远。为看清新月的真面孔,我特意找这一大本资料看过。(1992/12)
补充:从当时摘录的《新月》杂志目录来看,当时的撰稿的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林西滢、叶公超、潘光旦、罗隆基、卫聚贤、余上沅、沈从文、梁遇春、饶孟侃、闻一多、徐悲鸿、冯沅君、凌叔华等人,可谓一时之选。按其所涉内容来看,包罗文学、艺术、哲学等范围。其中有些讨论在现在还具有非常的意义,有些作品,现在仍传诵不已。遥想当年,不胜唏嘘。(01/1/5)
24、《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后面,有个名词若隐若现,却始终起着重要的延续性的影响。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至维新变法直至清朝覆灭。这个名词就是--传教士。(92年)
补充:这是我在阅读中浮现出的问题。从明末的仕宦家族信教到清初的太后信教到传教士在天文和武器上的技术输入到林则徐的教士医生到太平天国依附天主教义的起义到天津教案到戊戌变法中的李提摩太到影响五四时期大多数风云人物的教会学校,到处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几年后,我找到了一本书,《传教士与近代中国》(顾长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初版,1991二版),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有时候,当为某些问题苦苦思索的时候,发现别人连专著已经出来了,那是一种意外之喜,也有种酸酸的味道。(01/1/5)
25、《小仓山房尺牍》
晨,在绵绵细雨中访斌成,他整理了那些线装书,先拿了二本下来借我。一为《新体广注小仓山房尺牍》,为袁枚书信集,有数卷,他给我的是卷五、卷六(合为一册);一为《越缦堂诗话》卷上,已残破。前者为民国23年版,后者不详,大概不出其右。今日卧读袁枚尺牍,有《答人问生子》一文,甚妙,足以令古今所谓君子作掩脸之态。文不长,附如下:
仆垂老生子,亦偶然事耳,何足□□而来问服食之方耶?要知无子而求之于服食之方,此子之所以也。虽然,生子亦未尝无方也。昔方望溪先生有弟子某,年逾商瞿,戚戚然以无子为滤。先生笑曰:汝能学禽兽,则有子矣!先生素方严,忽作谩语,其人愕然,问故,先生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此处有人欲而无天理。今之人年过四十,往往交构时,便有为祖宗绵血食之意,将天理搀入人欲中。不特心不炽,难以成胎,而且以人夺天,遂为造物所忌。子不见夫牛羊犬豕乎?其交也,如养由基之射,一发一中,百发百中,是何故哉?盖禽兽无生子之心,但为阴阳所鼓荡,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遂生乎其所不得不生。又不见奸夫奸妇、偷期密约者乎?彼自知干□犯义,方惟恐生子被人耻笑,而无奈发于情不自禁,则奸生子往往独多。此其明验也!&其人悚然而退。余因推广先生之意,为足下告曰:&天地无心而成化,岂独子嗣为然哉?从来家出显贵者,其祖宗必不择吉地而后葬;获得窖金者,其人必不先望气而后掘;享高者,平生不服丸散;作名将者,其人不读兵书。此仆阅历数十年悟道之语。但愿足下此时无子,自视如有子然,将来有子,自视如无子然,能如是则足下之子,不但易生,而且易养矣!(注:句读为我所标,□为看不清楚的字)(92/9/3)
补充:92、93、94年大概是我读书最多的阶段,日记中随处可见读哪本书,怎么怎么样。可惜留下的评论不多。(01/1/6)
26、《沈从文传》(美国&金介甫著)及《从文自传》
下午看《沈从文传》完,这本书不算&传&,大概可称评传,原书名为《沈从文史诗》。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评论沈从文的作品和思想。对沈从文所处的时代及其家乡湘西亦有深刻刻画。但&传&的主要特点,即沈的生平只用了小小的一部分篇幅介绍。这也是国外传记的特点。此书充满了金介甫个人的真知灼见,这位中年的汉学家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花了很大的心血来写这部书,可算不可多得的评传。
沈是中国少数几位最早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成功运用于文学作品的作家之一。他也尝试过用先锋派(现代派、意识流)手法手法开拓文学的荒地。这一流派萧乾曾在英国专门攻读过,可惜后来放弃了。萧是沈提拔过的作家、记者。继沈之后主编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93/5/3)
这是《从文自传》里一直回荡在我脑海里的一段话:
&尽管向更远的地方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我更合理一点呢,还是糟糕一点?若好,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的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根据92/9/17日记)
补充:当我2000年即将去北京的时候,心里浮现的一直是这段话。他在我人格中的影响是悠长的,有时候几乎忘记了,然而在某些转折的地方,他的形象便又鲜明地出现在我眼前。一个流浪汉,一个普通的士兵,凭着一份信念,跑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立足于一个残酷的环境,居然成功了。一个文绉绉的作家,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人,在冷酷的年代,由文字转向研究,居然又成功了。文革中,他的反抗方式显得独特而更具意义,一部服饰史默默向人们述说着他的愤怒。
相关阅读:《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人有病,天知否》中有关部分。(01/1/6)
27、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
今晨去图书馆还书,因延期太久,不能续借,便干脆借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是1982年根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重印的,又见有1972年新版横排本重版前言称:&生活在毛泽东时代,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之类的谀词,不禁作呕。对刘之印象一落千丈。(93/2/5)
补充:那好象是当年的一种格式了,当谎言说了千遍便是真理。口号不仅空洞,而且一无是处。(01/1/6)
28、梁实秋的遗憾与钟理和的遗嘱
梁实秋在《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颜明女士问》中说出他一生的遗憾之事,首先便是&应该读的书没有读,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岁月空度,悔已无及&。(93/3/16)
台湾著名作家钟理和临死叫他儿子永远不要从事文学,显是深受文学之苦。(93/420)
补充;二则记载正好反映了文学的乐与苦。那阶段的记载中到处充满了对文学的思索,大多是苦恼和彷徨的心情。大概是因为那时侯过于热衷于自己创办的那个文学社和报纸的缘故吧。看起来象个傻B青年。(01/1/7)
29、《台北人》(白先勇)
今日看白先勇《台北人》完。《台北人》是白的代表作。一大弊病是路子太窄,都是从不同人物来反映一些在大陆风云一时的贵族的没落,有一种苍凉时世的感觉。几乎每篇的结构都是先讲主人公现时状况,然后回想在大陆的繁华人生。(93/4/20)
补充:我想当年我是看不懂白先勇了。去年买了一套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白的选集,重读他的小说,方始觉得这种小说如果不是得力于白与众不同的人生历程真的写不出来。另外是关于白的趣事,我在厦门见过一个自称是白的学生的台湾老板,他说白是个娘娘腔,很女性化的一个人,他说白在上课的时候会拿出手帕,小指头翘起,用两个指头捏着手帕擦脸。白先勇有一部反映同性恋的长篇《孽子》可以一看。(01/1/7)
30、《紫禁城的黄昏》(英国&庄士敦)
看《紫禁城的黄昏》完。这本书使我较入微地了解了清末的一些宫廷轶闻,主要是关于溥仪的。并且有趣地从另一个角度看清清末民初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本书作者虽是一个对君主立宪抱有同情的外国人,但他的一些观点在今天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本书成于1934年,溥仪已跑到东北去当&满洲帝国&的皇帝,庄士敦认为这是恢复帝制的黎明。还有,庄对冯玉祥的顽固的偏见甚至要使人对这位共产党的同路人,在目前中国名声很大的&基督将军&产生小小的怀疑。如果把冯玉祥赶走皇帝这一点因素排除的话,庄士敦的话也许会引起曾经崇拜冯的人对他重新评价。有一件趣事是关于那位读外国书的&洋中国人&、顽固的保皇派辜鸿铭的,据说他在第一次去见宣统时,竟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还有一点是关于本书的作者,作为宣统的英文师傅,将&西方生活&带给皇帝的人,自己却被&东方文明&同化,他穿大清朝服,行大清礼节(但没有向皇帝下跪过);甚至在1931年回国后,购置了一座小岛,插上&满洲国&国旗,以示对宣统的效忠。
封建帝制随着大清的覆灭已经从中国的政治舞台完全消失了,但在这个制度下产生的封建思想至今阴魂不散地盘旋在中国的上空,继续侵蚀着国人的思想。(93/5/6)
31、《百年孤独》(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下午读完《百年孤独》,长叹一声,这样的书才算是名著。中国有些自认&名著&的作品与之相比不免逊色太多了。马尔克斯生于1928年(与余光中同年),哥伦比亚人,因本部作品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在短短一册(译文仅300多页)中,述尽布尔蒂因家族7代人的兴衰,也是马孔多镇,一个臆想的拉美小镇的百年兴衰史,从而折射出拉美的近代历程。作品写法怪诞却有味,里面详细写到的主角至少10人,家族其他成员亦几乎一一提到,角度多变,时间交错,空间却大部分集中在马孔多镇,甚至只在布尔蒂因家中。其人名多有重复,不免混淆
,却个个有自己的个性。但这个家族几乎所有的人都具有同样的特点,即孤独。他们中大部分的人在孤独中死去,这也许在于倾诉人类置身宇宙中的孤独、恐惧感吧。这部书用一本书来阐述亦未能尽,只有就此打住。(93/5/10)
补充:此书为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01/1/7)
32、《大陆文艺论衡》及台港书籍阅读
下午没有去上课,去港版室,阅周玉山氏(台)著《大陆文艺论衡》,内述大陆文艺政策高压事,中有漏洞百出,不堪一击。唯一价值在于大陆一些鲜闻的史料,如鲁迅之孙渡台一事,遇罗克之妹遇罗锦之遭遇,还有刘宾雁的一些事。(93/11/24)
前二节无课,上港版室阅《大陆文艺论衡》完。又看王若望《第二次结婚》(柏杨序,故岛丛书之一种),王若望者,大陆之叛逆者也,后以祸入狱。(93/11/26)前二节无课,去港台版阅览室阅林语堂全集之《人物小品》。(93/11/30)去港版室,阅《中国美术史》。(93/12/1)今日晨去图书馆阅《中国美术史稿》。(93/12/7)下午去港版室看书。(93/12/9)晨上港版室浏览关于色彩学一书。(93/12/10)去港版室,并借《老人与海》、《爱伦坡短篇小说选》等书。(93/12/15)去港版室看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93/12/21)(余略)
补充:我翻看那阶段的日记,&去港版室&的字样是最常出现的,那阶段确乎是我最专注的日子。那时侯,奔波在学校和市区两家图书馆和各书店之间,不亦乐乎。可以一记的是,刘绍铭关于张爱玲和钱钟书的小说评论的那本书也是在哪里看完的,据说那是海外最早高度推介二人的作品,之后,关于二人的特别是钱的研究才由海外而至国内。(01/1/8)
33、岁末杂记
今天是1993年的最后一天了,走过四季冷暖,应是有所收获。首先翻阅过的书大致200余种,实际通读的约100余种。其次,在人生阅历上遭受第一个大挫折,&文星报&之梦的彻底破碎和对生活中某类人的行为感到愤懑不平使自己对人生有深一层次的感悟。搬回本校后,所有职位的自然替换以及上述原因导致自己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过起了&隐居&生涯。在这一段平静的日子里,读书变得有效率起来。(余略)(93/12/31)
补充:&文星报&是我当年办的一张校园小报。(01/1/8)
34、偷闲读《钱钟书传》
今日偷闲看完《钱钟书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4月版)孔庆茂著。这是本一流学者的二流传记。作者对钱推崇备至,不免流于献谀,非有持平之论。且书中二十几万字,津津乐道于钱之学识、语言和记忆天才,对作品分析浅尝辄止,对钱思想历程亦无一脉相承之论述。但对&钱学&研究还是有些益处,虽然提供不了新的思路和观点。作者没有和钱本人面谈过,这是写浅了的原因。()
35、写在一本新日记的《前言》
春寒逼人之际,又翻开新的日记。两年前的那本日记,结束了高中生活,走进了大学校园。这是人生的一个大转折。而这本日记,注定要记载下人生的更大一个转折--走上社会。应该选择一条什么路?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一切都将在自己的思索和现实的作用下融合。为商为文是现在的一个主要思想矛盾。如今的思想是偏向为文,但明摆着没有这种条件。那么一条路渐渐清楚了,以商养文。以商养文指先建立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后以读书终。&现代文人&的定义或许在此。但这般做的后果有可能是二者皆废,商文均无所成绩,老大伤悲。却也只能由着它去了,一生不过如此,不一定有所作为,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要有颜渊&不改其乐&的气魄,一切只在寻找一个让这颗&心&安适的方式。
现在做事绝少后悔,一则没有时间后悔,一则思想渐渐成熟,做事一般有个原则。这个学期于自己甚为满意,与世无争(非无争也,不屑也),读了一些书,掌握了一些知识的门道。读书致用,本孔子思想,不过现在的多为陶冶性情之书,陶冶性情当然也是用,不是实用罢了。
有个短期计划和近期计划。短期计划是在寒假闭关读书。近期计划是下学期真真正正休学任性读自己的书,不再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一个很诱人的计划,是读书的计划。(余略)(日)
补充:从商与从文的矛盾一直纠葛在我的人生历程上,至今没有一个了断。可是在从商几年后一不小心,而且是毫无预兆地踏入基层工作。照一般人的看法,竟也是进入政治的圈子了。可悲可笑可叹。所谓&身如转蓬&,大致如是了。(01/1/9)
36、《曾国藩家书》与《曾国藩传》
读《曾国藩家书》完。中有一语: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94/12/1)
夜亦读《曾国藩传》,感悟甚深,于此二句为最:
外用程朱,暗用申韩,杂用老庄。
吾涉世以年,每接触一人便多一份感慨,惟世事阴险尔,然则凡成就一番大事,便须静待时变,顺时而动。(94/12/8)
补充:《曾国藩传》是我少数读了3遍以上的书,也是少数买了两次的书(因被借走而重购)。如今看来,让我深受裨益的是传记中的曾国藩的一些处世方法。当时正值涉世之初,于人情世事,颇不适应,翻阅日记几乎都是苦闷之语。曾的权变与道德(或者名义上的道德)深深地给了我影响。(01/1/9)
37、1994年的书单
今年所接触的书仅百余本,真正读完的在20本左右。有深刻印象的如下:《穆斯林的葬礼》(霍达)、《三国演义》(未读完,但细读)、《历史的经验》(南怀谨)、《独自叩门》(尹吉男)、《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这一代的事》(董桥)、《平凡的世界》(路遥)、《李敖千秋评论》、《曾国藩家书》、《蒋经国传》(江南)、《李鸿章传》、《梵高传》、《曾国藩传》(唐浩明)、《我的佛教观》(池田大作)。另史记、四书、老子等皆有再读。外国文学较弱,古文仍应加强。今年所读书少矣。(94/12/12)
38、《张居正传》(朱东润)
今日读《张居正传》完,朱东润不愧为大学问家,其书结构严谨,文字简洁明白,无一赘字,颇有史笔之谓。(95/8/8)
39、《文坛侠圣--金庸传》
前日读金庸传,觉得金庸一生,可谓完美矣。文名曰盛,事业中天。可与古人之&功成名遂&相证也。而他晚年毅然退出,论证佛法,安度余生,亦有&身退,天之道也&之意。盈中有亏的是晚来丧子,可憾也。(95/8/8)
40、《中国文化的展望》(台&殷海光)
夜读《中国文化的展望》。司马迁在《管晏列传》文末言: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我对殷海光,也正是这种想法。他是一个伟大的自由主义者。(95/8/16)
本读书日记中多次提到了殷海光和他的这本书,可见他对我的影响。但仔细想去,究竟他在哪里影响了我呢?学识上我接触的他的作品以这本书我读得比较详细,并无系统独到之哲学(思想)意味,仅体现了作为一个思想者对文化现状的人文关怀而已。但最终我还是觉得是他的人生经历和求索的态度影响了我。具体这些可以参见林毓生编辑的《殷海光林毓生书信集》。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殷海光对学术和真理的求索态度。当然也可以看到他的一些局限性的地方,比如对海耶克的态度。(01/1/10)
41、论教育
今日居家,天热甚,不曾安于读书。
下午◇◇来。我赤裸上身,仅着短裤,忙穿上外短裤,与之谈经纶之理,甚为有趣。她已就教于◇◇中学历史科。我深切地对她讲,教历史要注重思想性,尊重史实,少一点公式化和教条化的东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要能造就一二大人才,无负平生矣!这其实就是我的理想,而欲加诸其身,太勉为其难了。反观以前所学,太过教条化,教材内容亦有不尊重史实的地方。总之,与政治上的风气有关。我们的教育,是愚民的教育,我们的舆论,是过滤了的舆论。民不敢尽其所言,这是什么样的民主?(95/8/27)
补充: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我们的教育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反正我感觉读书的渠道是多了,但费用也是越来越贵了。(01/1/10)
42、论豪放派词人
近日读武侠小说多,读理论书少。前日无事读辛弃疾。觉得若论豪放派词人,辛词比苏词更具气势。苏东坡心胸广大,为人豪迈,词中往往令人觉得很有气魄,然由于所处年代不同,辛弃疾兼有亡国之痛,词中更具壮志凌云的气势。这是苏词比不上的。故论豪放派,应首推辛弃疾。(95/11/12)
43、杂谈,关于族谱等
下午与阿玉乘公巴前往安溪,至安溪已是万家灯火。几人把杯清谈,谈相面术,虽所知甚浅,附庸风雅而已。后其友退,寒冰取出佳茗,三人以茶助谈。谈及事业前程,理想抱负,权术谋略。与寒冰一席谈为多年所久想也,今日方能纵情高论,顿时倾尽心中愤懑。席间,寒冰取其《清溪厚安谢氏家谱》示我,不由大喜,抚摩不已。闲谈毕,看一片黄色录象以平俗欲。夜宵后,与寒冰同席研究其家谱,竟至凌晨5点方入睡。
谢氏家谱,上溯始祖为周时申伯侯(《史记》无传,生平不甚详),封于谢,后失爵位,后世以国为姓,历世变迁,传承难详。传至晋朝,以谢安、谢贤闻名江左,谢氏于此最见光芒,风流家风遗泽后世。直至南朝末年,文学家谢灵运、谢眺等人,亦同出一系。南朝后复湮没无闻,至五代王审知入闽,中有谢氏子弟随同。元时有居住安溪者,后世称为大帽公,为安溪谢氏一世祖。传至四世有伴读公者,始修订谢氏家谱,并订示训二十条,已无先世老庄遗风,而以儒教传家。厚安谢氏,即以大帽公始,至今传至二十余世,并无特出人物。(余略)(95/12/2)
补充:相关阅读:《华丽家族》(讲东晋谢氏家族传奇)
44、1995年的书单
今年购书近70种。接触之书百来本,所读之书约50本(武侠不计)。今年所读之有深刻印象及有意义之书如下:《传教士与近代中国》、《胡雪岩全传》(7册)、《老子他说》(南怀谨)、《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剑桥中国晚清史》、《弘一法师传》、《幽梦影》、《书目答问》、《金庸传》、《曾宪梓传》、《张居正传》、《张爱玲文集》(四卷)、《城市季风》(杨东平)、《中国的现代化》、《中国文化的展望》、《蒋介石传》、《清史稿》(有关晚清左、曾、胡等人传记部分)、《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庄练,三卷)、《雍正传》(二月河)、《内在的超越之路--余英时文选》、《陶渊明诗集》。其他如《史记》、《世说新语》、《清鉴》等古籍在陆续读着。另外,重读金庸大部分著作,愈觉其博大精深。(96年元旦)
45、《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赖肖尔合著)
这二天读《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赖肖尔合著,一部简明中国史。试图以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及对传统文化的分析了解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些论点颇启人深思。(96/元/25)
46、《刘伯温传》及儒、道异同
昨夜读佛经,又读《刘伯温传》至今晨。其传过于详细而流于琐闻,中又极言道家法术,如观天象知人命、撒豆成兵、课卦问事。这些略作陈述可矣,一再言及人则不信。然其中亦有言人事沧桑,权术微妙之处,言颇当。盖作家本身学识渊博,而文笔稍不如也。
今日晚睡亦晚起,起时已下午三时多,一日则又废了。勉强将《刘伯温传》大略读过。有两句格言更为深记:一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两句一则儒家四书开篇明义之言。一则道家《老子》五千言之大宗旨。今综而观之,皆不谬也。
修身之先,在于正其心,诚其意;正其心、诚其意在于格物致知,也就是学得满腹经纶;然后学以致用,致用,小则齐家,大则治国、平天下;而国治、天下平后,又当如何?使命已经结束,俗语说鸟尽弓藏,功、名都有了,则应引身隐退,以保名节,免遭不测,是为天之道也。由此观之,道家之哲学比之于儒家,则有更进一步之说法,而后世不知,以为其言皆无为,以出世为主,其实谬矣。功成、名遂,未有功名何来身退?历代圣贤、将相皆执其一端,便有大成,然则以为儒道不同途,若非将此二语置于一处观之,便难得真谛,甚憾矣!(96/元/30)
补充;儒、道异同非三言二语可阐述清楚。但有一点,儒道就是阴阳的两端,不仅是统一的,而且是可以转化的。很多前人的性格中就包涵着二者的因素。(01/1/11)
47、再论范文澜
读通史,中述佛教一章,范氏全盘否定,极力批判,用尽恶毒的话。不由大起反感。一个知识分子,一旦为统治者所控制,很容易做出些违背道理的东西。范氏为毛泽东御用文人。&独立思想&确实重要。(96/2/8)
48、《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今日读《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以文言写。中有颇多谬误。虽将中国二千年来的&哲学&思想综而论之,使之有条理,然其贡献,亦仅在此矣!(96/2/12)
补充:关于此书,有几种版本,我读的大概是中华书局根据商务印书馆解放前的旧型重印的。我应该是没有看完这本书。所以现在也想不起它的&谬误&所在了。听说解放前的这个版本比他于80年代初重写的那部还要好。因为没有参照过,更不甚清楚了。(01/1/11)
49、丙子日记前语
陶潜《杂诗&其二》云: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这是遁居家中三月来的写照,真可谓&千古同悲凄&。千年前的陶公知我,我亦不觉中经历过陶公所走的路。由于生活的坎坷,对运命不由苦苦思索,终于钻入命相学中,占卦知本命卦为&遁&。遁者,隐也。不由苦笑,命运捉弄人如此。
敬天意,尽人事,是我此时的心境。(96/2/27)
补充:这是涉世后第一次蛰居中所写。之后不久便投入自己的事业中,恍然三载之久,仅得日记二册。其中写到读书的几乎没有了。书还是在买,思想却似乎停滞了。直到事业衰败,偶入网络,才又重拾破旧了的书本,拿起久不曾用的笔,断断续续接了此前的思绪。我的上网,有一年之久是在网吧里渡过,有的时候为了打一篇文字,是先用笔写了草稿,然后以上网的费用来打字上贴。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了大约几万字的文字。现在能拥有一台高配置的电脑,而且可以随时地高速上网,真该感谢上苍对我的厚爱。天道酬勤,但愿我所写的,能对一些人有所助益。(01/1/11)
50、黑马文丛
购书《五行精纪》、《不与水合作》、《耻辱者手记》、《47楼207》。后三本为&黑马文从&,与《火与冰》属一丛书。这套书比较敢言,敢于直抒思想。当然,未至&尽言&的地步,但已不易。从中发现同辈之人还有些个性较强的人在。所谓精英,大概也就是这样的了。然此辈中人,大抵高等学府出身,尚带有几分书卷气,狂傲中亦不脱书生意气,少了几分人生的厚重朴实。他们其实算不上真正的&黑马&。其功成名就早已是指日可待。但没有思想者的土壤,便培养不出思想家来。锋芒早露,对他们而言,祸兮福兮,尚未可知。余杰这个人,底蕴较足,似乎还有些前景,且拭目以待。(98/12/29)
51、王小波
购《铁屋中的呐喊》(余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集》、《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王小波因突发性心脏病辞世,其书立时走红。以为其书未必可看,今细读其文,才知为不可多得之&思想者&。其小说《青铜时代》等三部曲,尚未看过,应寻一机会阅读。(99/元/2)
这二日读书通夜,凌晨方睡,四五点时,每闻父亲开门,做饭的声音。睡去则至日暮。傍晚去酒吧看看后,便去◇◇看书。早早便又回家读书。然读书亦未能遣郁闷之心怀。
因读《四库简明目录》,欲撰文谈四库全书的纂修与清代文字狱的关系,笔下踌躇,尚未成文。近日于地摊购:《曹雪芹别传》(高阳,联合报丛书)、《将经国传》(美国论坛社)、《将经国自述》、《杜鲁克:开创企业社会的人》、《慧远极其佛学》,一共15元。当趴在地上专注与检书时,三姐夫妇正好路过,喊了一声:又在买书。不由酸涩。今日购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钱穆)。(99/元/7)
补充:这阶段适自己的生意仅存一家经营状况不甚良好的酒吧,也便心灰意懒,整日沉浸于读书之中。不久后在另外一个城市设了一家贸易办事处。一年后,生意全部停顿。(01/1/11)
53、顾准文集
近日读《顾准文集》,惟有四个字可以概括读后感:高山仰止。一个非思想界的人士所达到的思想的境界恐怕令鲁迅以来自命思想家的人所汗颜。他的著作和思想,王元化说超越了时代十年。我觉得从当时的政治环境来讲,至少超越了一百年。某些人认为顾准的价值在于起精神的超越,著作本身对当今社会已无甚意义。其实谬矣!真正的思想家的理论,是不会过时的,在任何时候,都有其存在价值,其次,在那个时代,最最难得的是认清当时的历史真相,更何况是超越历史。记得以前认为,建国后(至少是文革期间),国内便无惊世骇俗的大著作。现在,持这个观点的人应该转变过来了。中国有了顾准,便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不灭,甚至在历史文化最黑暗的时刻,都有人敢于正视现实,甚至鄙视它,超越它!(99/8/5)
补充:终于讲到顾准了。我很愿意将我阅读的笔记到此为止,让这本书成为我阅读的终点和起点。他是一个方向,也是一个标榜。他是一座灯塔,也是一尊塑像。自1997年--2000年前后三年左右的时间里,我的人生充满了荆棘,至今仍未摆脱阴影。但我的心开始冷静下来了,我的思维开始清楚起来了。我还很愿意将我写在2000年最后一本日记的结束的话--一首不成韵的诗来结束这《苦夜的茶》的第二部分:
辛苦遭逢已三载,此中运命如转蓬。
才虽未必左季高,身如昔日陶令公。
混混终年丧家犬,萧萧秋风又遇冬。
若得此生不虚度,岂管苍茫雪意浓。
后记:《苦夜的茶--我的读书日记》摘录自我95年所辑录的《荡尘居论丛》及历年的日记。所以上贴的时候分成两部分。感谢朋友们,特别是人民日报网络版读书论坛和西祠文心雕龙论坛以及博库爱书人之家论坛的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才得以完成这项看似无意义的打字工作。从留下来的文字看,所读的书竟然很多是浪费了时间的阅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因为从垃圾中走来,所以更懂得读好书的意义所在。我还有个计划,将一些以前未曾留下文字的现在看起来却是振聋发聩的书,细读后写点心得;或者借着这百无聊赖的岁月,继续我的读书之旅,并沿路作些散漫的文字,另外辑成一篇。也许从中可以找到人生的一点乐趣。是为后记。(2001年元月11日)
乡村哲学的神话
――评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文章作者:[张立国]
--------------------------------------------------
张立国:《天涯》杂志网站“天涯之声”编辑
     自从《天涯》杂志(1999年第5期)隆重推出“刘亮程散文专辑”(并附有五位名家李锐、李陀、方方、南帆、蒋子丹的赞语)以来,刘亮程的散文便一纸风行,由边疆走向内陆,由边缘走向中心,他开始被主流媒体所接受,并被一些人捧为“乡村哲学家”。
我是在一个夜晚展开对《一个人的村庄》的阅读。虽然这本书中的文章大多零零散散地读过,但整体接受一位“乡村哲学家”的泥土气息还是第一次。在阅读中我也时时警惕自己身在都市而对乡村抱以偏见的可能性。在刘亮程的笔下,贫瘠而荒凉的土地充满着童话色彩:“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象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弄笑了。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对一朵花微笑》)刘亮程对土地的感情绝对是真诚的,也许正是这种对土地对乡村的绝对真诚与信仰的原因,使刘亮程丧失了对土地对乡村的批判性反思,刘亮程沉湎于“一个人的村庄”里不能自拔,对狗对马对驴对牛对风对草对虫子对一切生物与植物的想象性的赞美,让我们感动之余,也有一种怀疑:现实里的乡村也是这样美丽吗?
贺雄飞先生在阐释刘亮程的“乡村哲学”时说:“乡村哲学的最大特色是有一条巨大的根系,这条根系是连着人性的,甚至渗透着某种宗教息。”然而在刘亮程的散文里,我们只看到对人性简单化的白描,人性的复杂与丑恶在刘亮程的笔下似乎全部消失了,贫瘠而落后的乡村居然是一处香格里拉式的桃源?我个人以为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作家在试图逼近中国农村落后地区的真实境况时,不可能只是一味的赞美而缺乏必要的批判与反思。
刘亮程对于“一个人的村庄”也不是完全没有怀疑的。在《寒风吹彻》一文里,他悲悯地写道:“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麽渴望春天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可惜这样的文字在刘亮程散文里实在太少了。过分的乡村偏爱,使刘亮程觉得自己有资格对城市进行批判:“这个城市正一天天长高,但我感到它是脆弱的、苍白的,我会在适当的时候给城市上点牛粪,我是个农民,只能用农民的方式做我能做到的,尽管无济于事。”(《城市牛哞》)然而乡村与农民的身份并不天然具有道德优越感,现实中的乡村与农民已经不代表美丽的田园风光与纯朴善良,我们不能对城市抱以信任,但对乡村同样不能抱以信任。更何况刘亮程的乡村哲学明显具有反现代性的一面,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
作家李锐对刘亮程有如此评价:“地域的偏远和辽阔,时间的舒缓和从容,生活的单纯和简练,不但使作者获得了天地万物的深情独处,对自己内心自由高远的开阔舒展;更使他远离了都市和都市各种各样的流行病。”水至清则无鱼,“一个人的村庄”的视界又岂能包涵村庄以外的大千世界、滚滚红尘?都市存在各种各样的流行病,乡村又何尝是一方净土一处桃源呢?
对乡村的怀旧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仅仅怀旧是不够的。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里打转时,他无法看到更辽阔的世界,村庄的历史养育与启蒙了他,但同时也局限了他的视域,如果刘亮程能够走出“一个人的村庄”,在城市里浮浮沉沉后,在对“鲜血淋漓”(李锐语)的反抗中,他的散文才有可能破茧而出,蜕化成新的自我。这样,走出村庄的刘亮程才会带给我们真正的惊喜。
     《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文章作者:[我在故我思] , 13:29:07
--------------------------------------------------
所谓文明,是相对野蛮而言的,指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就文明的手段来说,文明始于文字的使用,“文字的使用是文明伊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3]就文明的内容来说,文明始于权利与义务的区别和对立,“如果说在野蛮人中间,象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不大能够区别权利和义务,那么文明时代却使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对立连最愚蠢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因为它几乎把一切权利赋予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6s升级那个版本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