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横岗哪个地方小区或村上深圳市龙岗龙东村上井工业区怎么样非常多的,有条街道适合开店卖服装

已解决问题
龙岗区横岗镇四联茂盛村 街道办是哪个位置?请帮忙
浏览次数:1348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横岗街道在深惠路上,四联茂盛村在横岗四联路那里,盛大百货往下去一点的十字路口,有个四联标志追问&&我的户口是横岗镇四联,是不是在横岗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灵活就业?&回答&&当然是&赞同0|评论&&求助知友如梦华年&|来自团队深圳通&&|四级采纳率64%擅长领域:暂未定制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谢谢!&&&&&&&&&&&&&相关内容&&&&&&&&顺便请问龙岗区的南湾街道办和坂田街道办具体位置&&&&&2&&&&&&&龙岗区横岗六约街道办在哪位置&&&&&&&&&&龙岗镇和龙岗街道办是一个地方吗&&&&&2&&&&&&&本人在龙岗坂田街道办旁,想问下哪里可以坐车到广州,给个具体位置&&&&&&&&&&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南岭村&请问这地方乱不乱?我大学生被安排到...&&&&&1&&&&&&&&&&&&&&&&&&&街道办:招聘&&&&&&街道办:翻译&&&&&&街道办:电话&&&&&&街道办:主任&&&&&&&&&&&&&街道办招聘人口普查指导员,未签订劳动合同,能否要求其支付双倍工...&&&&&&&&&深圳市龙岗区某街道办大综管的综管员招聘面试会有哪些内容?待遇?&&&&13&&&&&&&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188工业园A6栋(松岗街道办站台下车)是骗人的招...&&&&&&&&&我想考入社区或街道办,可是又不知道上哪里去查看招聘信息&&&&&&&&&街道办归什么部门管&&&&1&&&&&&&&更多关于街道办:招聘的问题&&&&&&&&&&&&&&&街道办&与&计划生育与人口科&的英文翻译是什么,谢谢帮忙&&&&&&&&&求翻译英文: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办建设路华侨苑10号&...&&&&2&&&&&&&急!烦请各位大虾帮忙翻译一下下面的地址: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办...&&&&2&&&&&&&&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街道办276号&谁帮我翻译成英文.&&&&2&&&&&&&求翻译英文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办41区甲岸路西北侧第4栋厂房...&&&&1&&&&&&&&更多关于街道办:翻译的问题&&&&&&&&&&&&&&湛江乐华街道办的电话?&&&&2&&&&&&&龙华大浪街道办电话&&&&1&&&&&&&广州市天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各街道办电话、地址&&&&16&&&&&&&求荔湾区街道办电话&&&&1&&&&&&&成都金牛区抚琴街道办电话&&&&3&&&&&&&&更多关于街道办:电话的问题&&&&&&&&&&&&&&街道办副主任有多大&&&&4&&&&&&&街道办主任什么级别?&&&&23&&&&&&&街道办主任和居委会主任算是公务员吗&&&&3&&&&&&&广州街道办主任,职务有多大&&&&&&&&&厦门筼筜街道办主任相当什么行政级别&&&&3&&&&&&&&更多关于街道办:主任的问题&&&&&&&&&&&&&&&&其他回答&共2条&&&&&&10:25ymkman|&&&&七级&只有横岗街道办,没有四联茂盛村街道办。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请问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或者六约街道哪里有美图t8卖?十万火急,在线咨询等?_百度知道
请问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或者六约街道哪里有美图t8卖?十万火急,在线咨询等?
请问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或者六约街道哪里有美图t8卖?十万火急,在线咨询等?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到美图手机官网查找线下体验店
可以在美图官网上查询所在地的线下体验店
进入美图官网点体验店就可以查询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来自Youbianku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邮政编码
本站的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邮编页面提供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下属区域、地址的详细邮政编码信息。
本页按照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包含的邮政编码来分组排列,每个邮政编码中是涵盖的详细地址。
小提示:下面包含的地址较多,您如果浏览起来费力的话,可以在浏览器中按CTRL-F输入关键字来查找您需要的地址、邮编。
省份地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邮政编码:
包含地址:565个
、、、、、、、、、、、、、、、、、、、、、、、、、、、、、、、、、、、、、、、、、、、、、、、、、、、、、、、、、、、、、、、、、、、、、、、、、、、、、、、、、、、、、、、、、、、、、、、、、、、、、、、、、、、、、、、、、、、、、、、、、、、、、、、、、、、、、、、、、、、、、、、、、、、、、、、、、、、、、、、、、、、、、、、、、、、、、、、、、、、、、、、、、、、、、、、、、、、、、、、、、、、、、、、、、、、、、、、、、、、、、、、、、、、、、、、、、、、、、、、、、、、、、、、、、、、、、、、、、、、、、、、、、、、、、、、、、、、、、、、、、、、、、、、、、、、、、、、、、、、、、、、、、、、、、、、、、、、、、、、、、、、、、、、、、、、、、、、、、、、、、、、、、、、、、、、、、、、、、、、、、、、、、、、、、、、、、、、、、、、、、、、、、、、、、、、、、、、、、、、、、、、、、、、、、、、、、、、、、、、、、、、、、、、、、、、、、、、、、、、、、、、、、、、、、、、、、、、、、、、、、、、、、、、、、、、、、、、、、、、、、、、、、、、、、、、、、、、、、、、、、、、、、、、、、、、、、、、、、、、、、、、、、、、、、、、、、、、、、、、、、、、、、、、、、、、、、、、、、、、、、、、、。
省份地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邮政编码:
包含地址:413个
、、、、、、、、、、、、、、、、、、、、、、、、、、、、、、、、、、、、、、、、、、、、、、、、、、、、、、、、、、、、、、、、、、、、、、、、、、、、、、、、、、、、、、、、、、、、、、、、、、、、、、、、、、、、、、、、、、、、、、、、、、、、、、、、、、、、、、、、、、、、、、、、、、、、、、、、、、、、、、、、、、、、、、、、、、、、、、、、、、、、、、、、、、、、、、、、、、、、、、、、、、、、、、、、、、、、、、、、、、、、、、、、、、、、、、、、、、、、、、、、、、、、、、、、、、、、、、、、、、、、、、、、、、、、、、、、、、、、、、、、、、、、、、、、、、、、、、、、、、、、、、、、、、、、、、、、、、、、、、、、、、、、、、、、、、、、、、、、、、、、、、、、、、、、、、、、、、、、、、、、、、、、、、、、、、、、、、、、、、、、、、、、、、、、、、、、、、、、、、、、、、、、、、、、、、、、。
省份地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邮政编码:
包含地址:200个
、、、、、、、、、、、、、、、、、、、、、、、、、、、、、、、、、、、、、、、、、、、、、、、、、、、、、、、、、、、、、、、、、、、、、、、、、、、、、、、、、、、、、、、、、、、、、、、、、、、、、、、、、、、、、、、、、、、、、、、、、、、、、、、、、、、、、、、、、、、、、、、、、、、、、、、、、、、、、、、、、、、、、、、、、、、、、、、、、、、、、、、、、、、、、、、、、、、、、、、。
省份地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邮政编码:
包含地址:405个
、、、、、、、、、、、、、、、、、、、、、、、、、、、、、、、、、、、、、、、、、、、、、、、、、、、、、、、、、、、、、、、、、、、、、、、、、、、、、、、、、、、、、、、、、、、、、、、、、、、、、、、、、、、、、、、、、、、、、、、、、、、、、、、、、、、、、、、、、、、、、、、、、、、、、、、、、、、、、、、、、、、、、、、、、、、、、、、、、、、、、、、、、、、、、、、、、、、、、、、、、、、、、、、、、、、、、、、、、、、、、、、、、、、、、、、、、、、、、、、、、、、、、、、、、、、、、、、、、、、、、、、、、、、、、、、、、、、、、、、、、、、、、、、、、、、、、、、、、、、、、、、、、、、、、、、、、、、、、、、、、、、、、、、、、、、、、、、、、、、、、、、、、、、、、、、、、、、、、、、、、、、、、、、、、、、、、、、、、、、、、、、、、、、、、、、、、、、、、、、、、、、、。
省份地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邮政编码:
包含地址:137个
、、、、、、、、、、、、、、、、、、、、、、、、、、、、、、、、、、、、、、、、、、、、、、、、、、、、、、、、、、、、、、、、、、、、、、、、、、、、、、、、、、、、、、、、、、、、、、、、、、、、、、、、、、、、、、、、、、、、、、、、、、、、、、、、、、、、、、、、。
省份地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邮政编码:
包含地址:293个
、、、、、、、、、、、、、、、、、、、、、、、、、、、、、、、、、、、、、、、、、、、、、、、、、、、、、、、、、、、、、、、、、、、、、、、、、、、、、、、、、、、、、、、、、、、、、、、、、、、、、、、、、、、、、、、、、、、、、、、、、、、、、、、、、、、、、、、、、、、、、、、、、、、、、、、、、、、、、、、、、、、、、、、、、、、、、、、、、、、、、、、、、、、、、、、、、、、、、、、、、、、、、、、、、、、、、、、、、、、、、、、、、、、、、、、、、、、、、、、、、、、、、、、、、、、、、、、、、、、、、、、、、、、、、、、、、、、、、、、、、、、、、、、、、、、、。
省份地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邮政编码:
包含地址:475个
、、、、、、、、、、、、、、、、、、、、、、、、、、、、、、、、、、、、、、、、、、、、、、、、、、、、、、、、、、、、、、、、、、、、、、、、、、、、、、、、、、、、、、、、、、、、、、、、、、、、、、、、、、、、、、、、、、、、、、、、、、、、、、、、、、、、、、、、、、、、、、、、、、、、、、、、、、、、、、、、、、、、、、、、、、、、、、、、、、、、、、、、、、、、、、、、、、、、、、、、、、、、、、、、、、、、、、、、、、、、、、、、、、、、、、、、、、、、、、、、、、、、、、、、、、、、、、、、、、、、、、、、、、、、、、、、、、、、、、、、、、、、、、、、、、、、、、、、、、、、、、、、、、、、、、、、、、、、、、、、、、、、、、、、、、、、、、、、、、、、、、、、、、、、、、、、、、、、、、、、、、、、、、、、、、、、、、、、、、、、、、、、、、、、、、、、、、、、、、、、、、、、、、、、、、、、、、、、、、、、、、、、、、、、、、、、、、、、、、、、、、、、、、、、、、、、、、、、、、、、、、、、、、、、、、、、、、。
省份地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邮政编码:
包含地址:18个
、、、、、、、、、、、、、、、、、。
v6.23 a-d-e-1【图片】全国百强镇之一:龙岗区——横岗【客家文化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48贴子:
全国百强镇之一:龙岗区——横岗
龙岗区横岗街道,地处深圳东部,毗邻港澳,是深圳通往惠州、梅州、汕头、福建等地区的交通要道,距深圳市中心18公里,总面积70.6平方公里,是深圳经济特区东部的工业重地。全街道下辖15个社区、4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约7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5万人。2011年横岗街道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1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6.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及12.1%。全年完成税收总额22.2亿元,同比增长39.7%,其中地税8.1亿元、国税14.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1.7%、33.6%。经济增长的同时,单位产值能耗下降,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万元GDP电耗1805千瓦时,同比下降3.3%;万元GDP水耗40.1吨,同比下降11.1%;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185吨标准煤,同比减少了9.4%。
广州客家文化大酒店预订上携程,享受有房保证!预订确认后若到店无房,获赔首晚房价.订广州客家文化大酒店保证低价,注册即送1000积分及返现特权!
传承客家山歌的横岗中心小学少儿合唱团
深圳特区报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在日益城市化的龙岗,一所小学的歌唱团将悠久的客家山歌与现代儿童歌曲相结合,既在少年儿童中普及了声乐知识,又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了客家山歌的艺术魅力,对客家山歌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所学校就是横岗街道中心小学。近日记者走访这所被龙岗区列为区音乐教育基地的小学,了解其伴随歌声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该校校长彭学洪对记者表示,横岗街道中心小学历来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而一支专业的扎实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声乐教育的关键。同时,他也认为,目前对于小学的声乐教育而言,经费紧张是一大制约因素,建议相关部门设立包括声乐在内的特珠教育基金。    原创客家山歌作品屡获佳绩    横岗中心小学音乐老师张小灵,自幼听客家山歌长大,对客家山歌有着深厚的感情,读大学时主修的也是音乐专业。1992年张小灵来到横岗中心小学工作,成为横岗中心小学合唱团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见证者之一。  “合唱团的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正是在这样的变换中,我们将声乐特别是客家山歌传播给了更多的孩子。”张小灵说,这是他最大的快乐。  上世纪90年代,当时还是镇的横岗就非常重视文艺工作,1991年横岗镇还被评为“交谊舞之乡”。街道的这种氛围和传统也影响到了学校,辖区内的学校大多重视学生的文艺教育,而当时的横岗中心小学选择合唱团,在合唱表演上谋求突破。  “合唱团一般有50、60人的规模,训练时间选在早上7:00至7:50,下午的4:50至5:20,十多年了,寒暑不辍。”横岗中心小学校长彭学洪介绍说。  到了年前后,横岗中心小学的合唱团开始出成绩:先后取得了全国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展演声乐类比赛一等奖(《山里娃》)、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少儿歌曲创作比赛一等奖(《山里娃》)、深圳市首届学校艺术展演比赛一等奖(《客家妹子上学堂》)、泛珠三角山歌比赛铜奖(《细歌细妹唱山歌》)等全国、省、市、区、街道的20多项奖励,而获奖的大多是原创的客家山歌作品。    将客家山歌元素与现代儿歌结合    横岗中心小学合唱团的一大特色就是合唱团演唱的是学校老师原创的客家山歌。  可是客家山歌作为一种民歌,现代都市里长大的孩子会喜欢吗?张小灵解释说,合唱团演唱的不是原生态的客家山歌,孩子们唱的时候也是用普通话演唱,“我在创作的时候采用了客家山歌的元素,同时和现代儿童歌曲结合在一起,结果发现学生们很欢迎”。  小学生参加合唱团,家长们又有什么反应呢?该校校长彭学洪表示,小学生没有太大的学业负担,一般家长也不是特别反对,学校也从中做了不少工作,经常邀请家长来学校听合唱团的演唱,向家长汇报合唱团情况,“时间长了,家长们也感到参加合唱团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也就很乐意孩子参与其中了”。  谈及合唱团的成功原因,彭学洪认为,关键在于学校有一批不错的音乐老师,“学校的合唱团是依托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起来的,合唱团的团员基本上都是音乐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的好苗子,我们的音乐老师水平也很高,像张小灵老师,在歌曲创作上具有一定的造诣,合唱团不少获奖的客家山歌,都是他的原创作品”。  目前,横岗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师队伍形成了良好的音乐业务探讨氛围,学术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的音乐科组学习研究学校研究课题《快乐唱游》,有计划地要求教师按照学校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定期开展常规的教研活动,并组织艺术教师参加深圳市教研教改活动。  2007年4月,横岗中心小学被评为“龙岗区音乐教学基地”,开始承担起为区其他小学培养音乐教师的任务。日以来,横岗中心小学接收来自布吉、南湾、坂田、平湖、南澳等街道小学的20多名教师,对他们进行为期两星期的教学常规、公开课设计、教学案例规范设计、第二课堂的科学训练等工作进行系统的指导。     南方日报记者凤飞伟  通讯员余文洪陈跃璇
辖区现已发展形成颇具规模的工业区10个,有各类企业230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250家、“三来一补”企业415家、民营和其它内资企业1600多家,是深圳市东部眼镜、玩具、电子、塑胶、纸品等出口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其中有7家外资企业在横岗发展成为境外上市公司,横岗由此被誉为“上市公司的孵化器”。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现有四星级酒店2座,名牌餐饮店30多家,营业面积超过7000的大型商场6家,大型专业市场5个,各金融银行营业网点9个,多个大型楼盘催旺房地产业市场。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横岗街道累计投入7亿多元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多次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城镇规划及调整,推出了西坑社区、荷坳新村、新世界广场、文体广场以及六约社区在全区率先规划建设小高层、带电梯的现代化的社区统建新居等规划建设典型,投入1.6亿元修建、改造了第二通道、松柏路和茂盛路等主干道,辖区现有公路140公里。文体卫事业蓬勃发展,有公办中小学9所、成校1所、幼儿园1所,民办学校16所,幼儿园19所;医院及卫生所(室)23家,社康中心12家,有线电视台1个,各类体育场(馆)所311处,并有深圳市最大的广场交谊舞池,横岗被誉为“交谊舞之乡”。
横岗客家妹共创巾帼风采
香港横岗同乡会乡亲家乡共联欢
客家山歌唱起来
陈剑光(右一)对女同胞的表演竖起大拇指。本报记者 李恩 摄
放声歌唱。
尽情舞蹈。
本报讯 记者李恩、通讯员陈梅报道:独具特色的山歌百听不厌,这边同乡会秘书长的山歌落下,那边会长的客家山歌又唱响了。日前,在香港横岗同乡会副会长陈玉仁在横岗的家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活动,几十位香港横岗乡亲代表欢聚一堂,畅叙友谊。为同乡会会所落成以及更好的未来祝贺联欢。市侨联主席孔爱玲、市侨联秘书长古云忠、龙岗区侨联有关负责人、横岗街道领导等参加了联欢活动。孔爱玲充分肯定了香港横岗同乡会成立3年来在联系广大乡亲、为横岗居港乡亲服务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并勉励香港横岗同乡会继续发扬爱国、爱港、爱乡的光荣传统,团结广大乡亲,敦睦乡谊,共谋发展,为促进香港繁荣稳定和家乡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活动中,香港横岗同乡会会长陈剑光等乡亲演唱了传统的客家山歌,深受大家欢迎。据悉,他还准备了其拿手的山歌绝活作为“侨联春晚”节目向中国侨联申报,希望去北京演出。为了丰富联欢活动,陈玉仁更是请来了文艺战线上的老朋友,表演歌舞节目现场助兴,让同乡们过足了瘾。香港横岗同乡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牢记“增进友谊,交流资讯,关心支持家乡建设”这一宗旨,不断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依据章程积极开展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团结乡亲、联络乡谊、凝聚侨心的桥梁作用。截至目前,香港横岗同乡会已发展会员700多名,在横岗街道及广大港侨人士的鼎力支持下,香港横岗同乡会会所日前在香港正式落成,让在香港发展的横岗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深圳横岗六约新村——现代客家人发展的典范横岗街道地处深圳东部,毗邻港澳,是深圳通往惠州、梅州、汕头、福建等地区的交通要道深圳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风从客家来之广东篇:深圳六约新村——现代客家人发展的典范  海峡之声网专稿,作者:许炼、谢洁瑜、王宗磊  300多年前,随着清政府颁布“迁海复届”的命令,生活在闽粤赣边区的客家人大量迁徙到今天深圳的龙岗、宝安地区,开启了客家人在深圳的历史。300多年来,客家人在深圳这块土地上打拼,建设自己的家园。上个世纪80年代末,随着深圳经济的腾飞,居住在这里的客家人抓住机遇,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今天,深圳的客家人主要聚集在龙岗区。相对于深圳市经济特区,龙岗区起步较晚,不过,今天依然取得骄人的成绩。黄兰其一家四口人住在深圳龙岗区横岗街道六约社区的塘坑新村,这里是“花园式”小区,住的都是客家人。黄兰其家里的房子有300多平方米,房子的装修非常地现代化,新村里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很多。十几年前,她还是一个靠种田、扫街道为生地地道道的农民,黄兰其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住的都是瓦房,下雨天房子还经常漏雨。  走进塘坑新村,我开始打量这个“花园小区”,10几栋小洋楼整齐划一地排列着,篮球场、康乐中心、健身器械,小区内各种文体设施一应俱全。我惊叹这简直是现代化的别墅区。2000年,黄兰其和村里的村民一起搬进塘坑新村,当时,房子是村里统一筹建,村民自己出钱。黄兰其一家的房子加上装修总共花了50多万元。  黄兰其是客家人,老家在广东省河源市,1986年,她从河源嫁到这里。当时家黄兰其的婆家非常穷:“当时在我的老家河源那边,一个女儿出嫁的时候,婆家给的礼钱至少是899元,而我的家婆就给198元,我母亲打开看的时候非常吃惊,我们的嫁妆也不止这么多。当时我母亲非常难过,也担心我以后到这边来会吃很大的苦。不过,她今天常对我说,当初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都是党的政策好!”   当时,黄兰其一家主要是靠种田的收入,偶尔做一些零星的小活,日子过得紧巴巴地:“我每天早上都跟着公公去摘茶叶,摘到中午两点,我的手都不会摘了还不能回家。还有种田,空闲的时候我就拿着扫帚去扫街,赚点小钱,扫地回来之后还要砍柴、割草、带孩子,非常辛苦。”   由于离香港比较近,当时黄兰其村子里的很多人都跑到香港,黄兰其的公公、婆婆也到香港打工去了。后来,她的公公一个人回来,而她的婆婆则坚持留在香港,直到2002年才回来。看到家乡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黄兰其的婆婆终于决定留下来与家人安度晚年。  1980年的春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圆,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此后的十几年间,“深圳速度”让世人惊叹。龙岗地区的开发要比特区的建立晚了几年,不过,今天依然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龙岗区横岗街道六约社区距深圳特区仅12公里,离香港仅18公里,是香港和深圳特区与惠州、梅州、汕头等地往来的必经之地,很多香港的企业来到这里开设工厂。今天,在六约这个面积12.5平方公里的社区里,驻扎了300多家企业。当地居民则把厂房出租给香港的企业,用作厂房和宿舍,企业则给这些居民分红,这些分红今天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2007年,社区的人均收入达到5万元。  黄兰其现在在当地一家香港企业里做行政管理工作。黄兰其说,以前自己是拿扫帚吃饭,现在是靠笔杆子吃饭。当年深圳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速度就是金钱”的口号是当时社会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为了能胜任新的工作,一直以来黄兰其坚持学习电脑等各种新知识。  社区的生活富裕了,社区也积极组织居民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居民小组活动中心每周定期开放,让劳务工一起参加交谊舞等活动,每逢节假日工、青、妇组织开展3人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邀请各工厂企业组织劳务工参赛。  “约”在广东客家话中是联合的意思,其中有“和谐”、“稳定”的含义。六约是当年由六个小山村联合起来而得名,2005年因实施城市化改造才从村变成社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塘坑新村是横岗街道的第一代原村民统建新居,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了。  从2006年开始,六约社区所在的龙岗区启动了“农民上楼”工程,为此,六约社区未来将规划建成六约新村。六约新村计划建成33栋总计760户的小高层带有电梯的住宅,绿化率在60%以上。到时候,现在六约社区的人都将搬到六约新村里面,说到这一点,黄兰其充满了期待。  客家人世代勤劳,今天,生活在深圳这所现代化都市中的客家人,借着改革开放的好时机,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所取得成绩堪称现代客家人发展的典范。
记者与黄兰其(右三)一家的合影
横岗六约居民入住龙岗最大规模统建新村
深圳新闻网
各级领导为六约新村的落成入住剪彩。
六约新村共30栋楼房建有三种户型,建筑面积从160到280平方米不等,楼距布局合理,视野开阔明亮,其间有树木花草及小景椅凳,绿化覆盖率高达45%。 龙岗讯(深圳报业集团特派记者 叶青 通讯员 陆治武 李家淳 报道)1月17日,龙岗区横岗街道六约新村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上万名社区居民和各方来宾共同见证了龙岗最大居民统建新村——六约新村的落成入住。市区领导余晖鸿、蒋尊玉、麦旺枝、王延奎、钟华兴等参加了典礼。 六约新村是龙岗区农村城市化建设城中村改造的一个典范,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整个六约社区居民全部参与新村的建设。新村于2004年4月动工建设,到2009年底三期工程共30栋楼房及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完工,六约社区居民共560户于1月17日前完成入伙。 作为农村城市化和农民上楼的典范工程,六约新村已建设成为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符合循环经济的现代化绿色大住宅区。六约新村共建有三种户型,建筑面积从160到280平方米不等,楼距布局合理,视野开阔明亮,其间有树木花草及小景椅凳,绿化覆盖率高达45%。小区内还建有商场、休闲会所、幼儿园、网球场、篮球场、游泳池、健身房等配套设施,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村民居家、购物、休闲、文体娱乐的需要。 当天下午,六约社区举办了规模宏大的客家“大盘宴”,1500桌热闹的筵席见证了六约人的幸福生活。在当晚举行的文艺晚会上,著名歌唱家祖海和香港知名歌星陈慧娴到场为六约居民献歌。
附:六约新村建设背景 “约”在客家话中包含“联合”、“协作”的意思,六约,因六个小山村地缘相邻、风俗相同,随着岁月变迁而融合为一体,“六约村”由此得名。改革开放30年来,六约村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 六约社区下辖7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0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约为1800人。2009年,社区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约17014万元,集体人均纯收入约37500元。社区内现有各类企业377家。六约社区先后被国家司法部授予的“标兵人民调解委员会”、国家计生协会授予的“计划生育全国协会工作先进单位”等,也是省级“卫生村”、“文明社区”等。 近年来,六约社区老屋村周边厂房林立,三来一补、三资和私营企业共有近400家,外来建设者多达9万余人,企业与人口的逐渐增多打破了原有的村居格局,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原有老屋村住房大多兴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布局落后,空间狭窄,治安、安全形势趋于严峻,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六约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大力实施城市化生态住宅建设项目以改善居民人居环境,同时尝试通过居民统建上楼工程的建设,以利于节省有限的土地资源,由此规划建设了“六约统建新村”项目。
有招聘文员的没有?
横岗每个社区都有客家古建筑日08:19
来源:南方日报 龙岗是深圳最大的客家聚居区,客家文化是“龙岗的根”。随着近期龙岗提出弘扬客家文化,打造深圳“客家之都”的理念,挖掘、保护好客家文物已经成为全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一项迫切任务。   横岗街道的古建筑、古村落较多,是深圳市文物大镇。日前横岗街道配合市文物局和区文管办对辖区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一次大普查,使得一批广府围村、客家围屋等文物古迹浮出水面。记者了解到,目前横岗各个社区都有客家建筑文物,不少已经被列入了文物保护单位;而且由于横岗属于典型广客杂居地区,因此横岗的客家建筑文物也多具备广客融合的特点。   最早的客家遗址为明代文物   据介绍,在横岗街道8个社区中有3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不包括有些已经腐朽、坍塌的老围屋),其中西坑10处、四联2处、横岗3处、大康6处、安良2处、保安2处、荷坳2处、六约5处。目前整体保存较好的有8处:茂盛世居(四联)、大万围屋(大康)、沙背坜楼院(西坑)、东升围屋(保安)、荷坳炮楼(荷坳)、塘坑围屋(六约)、西坑宝塔(西坑1980重建)、杨槐庄墓群(西坑)。   “横岗最早的古遗址可追溯到西周。”日前横岗街道党工委宣传部负责配合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的人士表示,西坑的石肚龙遗址和雷公坑遗址就是西周和东周时期文化产物,从这两处采集到的陶片为研究龙岗区先秦文化提供了新资料。不过这两处地址现都被开垦为菜地。   此外目前横岗发现得最早的文物遗址是位于西坑的明代“杨槐庄墓群”,这也是龙岗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客家先人墓葬之一,2006年被列入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其它文物点基本都是清代时期的建筑,也有个别是民国时期的建筑。    横岗是客家人聚居比较集中的地区。不过横岗一位熟知横岗历史的人士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深圳地区尤其是龙岗区,自古以来居住的原住民都是客家人。   约300多年前,清政府为了阻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实施了为期20多年的“沿海迁界”,命令东南沿海一带的居民内迁100里,导致东南沿海一带“十室九空”。清政府平定台湾后,开始执行“迁海复界”政策,此时,生活在赣、闽、粤交界边区的客家人(主要是粤东地区的客家人)迁徙到今天深圳的东部与东北部,也就是集中在现在的龙岗和盐田两区,正式开启了客家人在深圳地区的开拓史。    横岗街道有关人士表示,目前街道辖区内的客家民居主要集中在大康、横岗、四联和六约等社区,西坑的明代“杨槐庄墓群” 就是客家先人墓葬,是明代中期以后客家人开发龙岗的历史见证。而典型的客家民居代表是茂盛世居和莘塘老围。   茂盛世居将进行全面修缮   茂盛世居是横岗目前名气最大的客家围屋,和龙岗街道的鹤湖新居为龙岗市民所熟知。茂盛世居位于四联社区茂盛居民小组,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约170多年历史。   据介绍,“茂盛世居”为大型客家围屋,俯视平面为回字形布局,分内外围,左右四横,前后三堂,中间为宗祠,共有民房80多个单元。围屋造型和布局考究,排污、防御性能强,建筑融客家和西洋风格于一体,前有月池,后有风水林,是目前龙岗区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围屋之一。  横岗街道有关人士表示,从2001年起,“茂盛世居”实施文物保护措施,清理外来租户,由横岗街道办组建管理处实施统一管理,健全日常管理制度,组建了文物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2002年7月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深圳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目前茂盛世居有专人管理,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对部分坍塌的建筑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修缮和整治,改善了原来濒危状况,“目前龙岗区发改局同意匡算2060万元对围屋的主体建筑和月池进行全面修缮,工程已进入勘察设计单位招标阶段。”
居民齐做客家茶果 日08:19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记者刘颖 通讯员 李家淳 虽然名字不好听,但一种名叫“鸡屎结”的客家茶果却成了六约新村最受欢迎的小吃。昨日,深圳龙岗区横岗街道六约社区150余名居民齐聚一堂做各式客家小吃,共庆三八妇女节。  昨日上午,六约新村会所内,约150余名当地妇女参加了茶果制作活动,有80多岁的老奶奶,也有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大家各施绝招,现场制作甜皮咸馅果、条纹果、小板头果、萝卜粄、鸡屎结、马蹄糕、美味饺子、年糕、松糕等10多种客家茶果。  据社区年长的老人介绍,客家居民平日喜欢聚在一起闲话家常,于是以糯米制作成甜咸糕点,边吃边谈。由于它配茶吃最适合,所以将其命名为茶果。茶果包括了很多种客家传统小吃,在春节、元宵、清明等重大的节日,大家就会聚在一起集体制作。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一种名叫“鸡屎结”的客家茶果最受人们喜欢。社区妇女主任黄绮芳介绍,在传统茶果中,最出名的就是“鸡屎结”,是用一种叫鸡屎藤的草,与糯米粉一起做出来的甜点,“虽然名字不好听,可吃起来清香可口”。
吉溪文化节串起散落乡情
深圳侨报本报记者 刘尚丽 通讯员 虞宵 陈爱君 文/图
让当地居民生活更美满、吸引海外游子回乡办厂创业、华侨的儿女们回来入“唐性”、引来周边居民小组“加盟”……宾客云集的吉溪文化节。欢乐的麒麟舞起来荷坳社区居民自编自演的舞蹈“我们这里有个居民小组,每年都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节,一届比一届热闹。”听了横岗街道一名工作人员如此饶有兴趣的介绍,记者立即提起了精神。日前,记者到保安社区吉溪居民小组,实地探寻吉溪文化节。200年前融入本土说起吉溪文化节,还得从吉溪的名字说起。吉溪由大福、上下围、简龙、简一等4个相邻居民小组组成,周围是山,中间有一溪流穿过,故称为吉溪村。据记载,吉溪陈氏家族的先人200年前从梅州五华迁移而来,他们依山而居,勤劳开拓,繁衍生息。改革开放以后,吉溪村同龙岗区其他地方一样,筑楼建厂,发展工业,逐渐富裕起来。谈及吉溪文化节,当然离不开“吉溪人”和“吉溪华侨们”。据吉溪文化节创始人之一、横岗街道侨联主席陈居然介绍,2003年底,由当时的吉溪村中的长者和热心人士发起,广大群众和吉溪籍的旅外侨胞集资,重新修复了陈氏宗祠。香港横岗同乡会会长陈剑光也是发起人和策划人之一。他与吉溪村的长者、华侨之子陈玉仁一起,共同发动华侨、港澳同胞筹集70多万元,让这间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祠堂重新焕发新颜。大家议定以后每年正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为吉溪日,在这一天要举行联欢纪念活动,吉溪文化节由此而来。文化节焕发青春一阵阵暖风拂过,彩旗随风舞动,6个大红灯笼轻轻摇摆,它们正悄悄“诉说”着今年正月上旬那场热闹非凡的吉溪文化节。当天,整个吉溪人声沸腾、器乐齐鸣、麒麟腾跃,好不热闹。在外工作的吉溪人、旅外的侨胞都赶回来了,1000多人欢聚一堂。今年的吉溪文化节已是第8届,这里有他们割舍不了的优良传统文化和宗族文化,有世代相传的本土客家山歌……除了一年一度的文化节,现在到这里来,你随时会碰上居民自发举办的“果园山歌会”、“企业村民联欢会”等活动。多彩的文化节也激发了吉溪的才子不断创作出好诗词、好歌曲。当然,在吉溪文化节中,传统内容有拜祭、欢娱、宴饮三部分,陈居然说:“文化节一般是上午开始举行,首先开始的是集体拜祭仪式,由村中长辈领导带领,举行三鞠躬,然后是庆祝大会和文艺演出,文艺节目有本地自编自演的歌舞、山歌、小品,也有周边社区团体或业余文艺队的节目,演出时间有时候长达4小时。最后是会餐,今年一共有160多桌,1600多人参加。”“吉溪文化节使这里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青春,让吉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消失了近20年的吉溪麒麟队又组建起来了。”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吉溪文化节还扩大了参与面,毗邻吉溪的几个居民小组积极“加盟”,宝安艺术团被邀来表演,横岗街道老干中心的舞蹈队也带来了获全国大奖的国标舞……让儿女们入“唐性”现如今,吉溪文化节已成为吉溪一张响亮的名片。吉溪是有名的侨乡,有了吉溪文化节这张名片,更加激发了吉溪旅外侨胞的爱国爱乡情感。据陈居然介绍,吉溪的华侨有500多人,他们旅居在英国、荷兰、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历届文化节的盛况通过光碟、互联网在海外侨胞中传播,使旅外侨胞思乡情浓,纷纷赶回家乡。家乡的巨变让他们惊叹,纷纷回乡办厂创业,其中嘉和鞋业公司享誉全球,侨胞成为吉溪文化节活动的中坚力量。“吉溪的旅外侨胞的爱国心体现在让自己的儿女们入‘唐性’(中国人的本性)上。”上世纪70年代赴洋谋生的陈剑光在海外事业有成后,决定带儿女回来入“唐性”,找回中国人的根,于是在外漂泊了近20年后,他携儿带女返回香港居住。陈居然表示,入“唐性”中的“唐”指中国,“唐性”是指中国人的秉性,所谓入“唐性”,就是华侨把国外出生的儿女送回中国读书,接受中国的传统教育,让他们形成中国人的品性,早年绝大多数华侨都把入“唐性”当成一件头等大事来完成。陈居然还向记者讲述了带头捐资维修陈氏宗祠的陈新民两兄弟入“唐性”的故事。陈新民、陈宪民两兄弟是上世纪20年代出生在大溪地(Tahiti,又译塔希提岛,南太平洋著名的旅游胜地)的一个华侨家庭的孩子,当陈新民七岁、陈宪民五岁时,其父亲毅然将他们两兄弟托给一个吉溪老华侨带回老家吉溪来,其原因就是让他们入“唐性”。就这样,两兄弟在吉溪长大,直至二十六七岁时,才离别家乡再到大溪地、牙买加、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谋生。陈新民兄弟每次回家都向大家谈及入“唐性”的经历,他们都很感谢父亲当年把他们送回家乡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入“唐性”的良苦用心。目前,横岗街道入“唐性”的华侨举目皆是。
深圳横岗茂盛世居 日 星期四
深圳茂盛世居是何氏客家人著名的围屋。
  它的创始人是一对来自广东兴宁的何氏兄弟:何维松、何维柏。他们大约在清乾隆年间中后期(约1780年前后),从原籍兴宁县永和乡炉铺岭村来到横岗创业,在横岗圩创办“茂盛”商号,经商发家并于清嘉庆初年(1800年前后)动工兴建茂盛大屋,历时十三载建成。 茂盛世居围屋为矩形围城式建筑,横宽81米,纵78米,建筑占地面积6318平方米。四周围墙高7米,墙厚70厘米,墙体用三合土加红糖、糯米粥、猪血夯实而成,非常坚硬;围墙遍布枪眼,四角有碉楼互相照应,极具防御功能,反映了客家人历代迁徙,异地立足的艰难和由此培养起来的防患意识。
  茂盛世居的后排有一排成了一片废墟的房子。据现在惟一在茂盛世居居住的老人何嘉瑞说,“这些都是日本人当年轰炸的”。何嘉瑞的父亲何国璋是华侨,赚钱后桑梓情深,回到茂盛,为茂盛增添了一系列的欧式建筑。
  日本侵略我国后,何氏有很多人参加了游击队,日本侵略军还专门到茂盛围来搜人,何氏族人奋起抵抗,日本人无法得逞,便野蛮地对“茂盛”进行了狂轰滥炸。
 茂盛世居有五副历代沿用的楹联。每年春节,村里都将其作为春联张贴在围屋的各个公共门楹上。这些珍贵的文字与茂盛古建筑相映生辉。  正大门对联为:乡贤俊德家风远,名宦芳辉世泽长。  从其对“家风”和“世泽”的颂扬,可以看出何氏客家人崇祖追根的民风和强烈的根的意识。
祠堂二门楹上的对联是:  履域登阶先敦揖让,升堂入室预肃冠裳。  而祠堂最后祖宗神位左右的那副对联,则庄严肃穆:  骏业肇齐昌永葆祖宗光烈,鸿图贻勋乐惟敦昭穆源流。  这里,“骏业肇齐昌”,强调家族共同昌盛;“鸿图贻勋乐”,倡导建功立业人生,皆可供今天借鉴。而从“祖宗光烈”到“昭穆源流”,反映出何氏客家人从维护和凝聚宗族的理性需要,逐渐变成一种割不断、理还乱的习俗。  然而,何氏客家人千百年来,在坚守传统中又确实培养了开放创新的品性。茂盛祠堂中堂上的一副楹联是:  第峙梧峰凤舞碧梧朝晓日,门瞻海岭龙腾沧海奋春雷。  从这一百六十多年前留传下来的文字中,明显地可体会到那清新晓畅的词句,那蓬勃进取的气韵。    深圳众多的客家围堡中有四家被列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以位于横岗的“茂盛世居”则以多元风格而别具特色。 茂盛村仍传说许多关于茂盛世居的创始人维松、维柏兄弟创业的故事。他们初以蓄豆芽、磨豆腐、购卖烧酒肩挑贸易做起,继而开货栈、建酒坊,养猪屠宰综合经营,创立“茂盛”商号而终致大富。  客家俗语说:“要问什么苦,逼酒磨豆腐”。茂盛家族的开业者维松、维柏创业的,正是这两桩苦差事。“茂盛”生产的烧酒,都是维柏自己用一个扁担肩挑,翻山越岭,到数十里外的盐田沿海贩卖。除贩酒外,维柏还屠猪,并自己肩挑肉担走村串巷叫卖。  传说茂盛商号发财后,开始动工建设“茂盛世居”大屋。消息风传四方。一天,一位福建相师慕名前来想见识一下茂盛财主是何许富相,就悄悄来到茂盛商号暗访。见过店员、掌柜、账房先生,相师觉得并无一人有如此大富之相。正狐疑欲退,忽见一高大屠夫挑空肉担卖肉回来,众伙计齐呼东家。相师惊愕不已,原来这位才是真财主呀!细看确有大富之相,他凝视维柏公那满身油污和满头大汗,慨然叹曰:“该他发财!该他发财!”
  茂盛世居工程浩大,据传说从兴工到落成历时十三载,何氏兄弟聘请有名“神行”(当时的土建工程师)组织数十名能工巧匠施工,一时远近闻名。
  茂盛家族在横岗立住脚后,自然逐渐扩大与周边的联系。第四、第五代更加开始向海外发展。他们广泛吸收不同文化。这就是茂盛世居中一些出现欧式建筑和广府建筑的背景。茂盛世居后部的两座欧式小楼“积善余庆”和“如意吉祥”以及几座广府风格建筑群,创建于上世纪初,年代都在百年左右。
  茂盛大屋落成后,何氏家业如日中天,迅速发展为龙岗地界望族。茂盛大屋落成后,为使后代读书知礼,维松、维柏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十数间房子,名“冠英书屋”,世称大书房,不但收本族子弟入学,还收邻里学童。
  维松、维柏勤劳致富,富而不骄,富而行善,富而济世。相传茂盛大屋兴工那年正值荒年,有数十民工前来要求帮工,只求饭吃。神行(旧时建筑工程师)原已安排好人手,不以理会。维松、维柏刚好到工地上察看,问清委原后,即嘱神行给在场民工派工,不单供饭,并付工钱。
  过去横岗酒潭河阻隔了盐田、沙头角、石马、畔田、平湖等村群众往来,何茂盛致富后就慷慨解囊,兴建了一座长数十丈,宽丈余的石桥,以利乡民。 (来源:深圳商报)
房梁上“百子千孙”的木刻,四角碉楼上的枪眼,院落里的水车…… 茂盛世居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刘尚丽 通讯员 虞宵
传统节日,当地居民在茂盛世居举行拜祭活动。
茂盛世居里的西洋骑楼。本报通讯员 王浪 摄 每次经过横岗街道四联社区的茂盛世居,这座百岁老围屋暗淡斑驳的墙体总会吸引我的目光。当年穷乡僻壤之地如何成为如今的宝地?为何叫“茂盛世居”?其背后又有什么故事?日前,记者走进“茂盛世居”,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何氏兄弟与“茂盛” 提起茂盛世居,就一定要提及何氏兄弟。据《深圳文物志》记载,茂盛世居的创始人是来自广东兴宁的何维松、何维柏兄弟。“茂盛”名称来源于维松、维柏二公之父“俊茂公”之号,今族中所称“茂盛公”即指俊茂公。两兄弟艰苦创业,继而在横岗圩创办了“茂盛”商号,经过多年拼搏,终成横岗大富之一,广购良田并造大屋一座,创建茂盛何氏家园,“茂盛”村因此得名。至今,四联社区仍流传着许多关于茂盛世居的创始人维松、维柏兄弟创业的故事。据说,维松、维柏兄弟在清乾隆年间中后期,从原籍兴宁县永和乡炉铺岭村来到横岗创业,初期以蓄豆芽、磨豆腐、卖烧酒肩挑贸易做起,继而开货栈、建酒坊,养猪屠宰综合经营,创立“茂盛”商号而终致大富。当时“茂盛”生产的烧酒,都是维柏自己肩挑手提,翻山越岭,到数十里外的盐田沿海贩卖。除贩酒外,维柏还屠猪,并自己肩挑肉担走村串巷叫卖,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劳的人不会穷到哪里去,时至今天,这个道理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客家围屋中西合璧走进茂盛世居,您会一点一点地发现这座老房子的细节:房梁上“百子千孙”的木刻,四角碉楼上的枪眼,院落里的水车,房间里带扶手的楼梯……这个传统的客家围屋还融合了西洋风格。据记载,茂盛世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约200年历史,围屋为矩形围城式建筑,横宽81米,纵78米,占地面积6318平方米。四周围墙高7米,墙厚70厘米,墙体用三合土加红糖、糯米粥、猪血夯实而成,非常坚硬;围墙遍布枪眼,四角有碉楼互相照应,极具防御功能,反映了客家人历代迁徙,异地立足的艰难和由此培养起来的防患意识。为何传统的客家围屋中会有西洋风格?在查阅以往的资料中,原来茂盛家族在横岗立住脚后,逐渐扩大与周边的联系,并向海外发展。一位何嘉瑞老人的父亲何国璋是华侨,后回到茂盛,建了一系列欧式建筑。题写着“积善余庆、如意吉祥”的欧式小楼,以及几座广府风格的建筑群,建于上世纪初,有百年历史了。几栋洋楼与周遭并未形成“合璧”的效果,只是为一段赶时髦的历史做个见证。如今,利益的驱动使很多地产商对这一片黄金旺地虎视眈眈,不少当地居民也因其庞大的维修资金难以置身事外,茂盛世居的保护成了一道摆在面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茂盛村的新课题:盘活一座“深圳记忆园” 200年客家围屋“茂盛世居”日04:19 南方都市报   
茂盛世居祖屋保存完整,占地面积也由8000余平方米扩至0.4平方公里。   
“茂盛世居”里,负责照顾五保户何加瑞的两名年轻人在用餐,而村里其他人已迁居附近。   ●龙岗区茂盛村  ●抢救焦点  茂盛老屋 祭祖习俗 客家精神  “20年,改变了这一切。”10月29日,午后,龙岗区横岗街道茂盛村委大楼里,茂盛村村长何振康说。如今年近不惑的他,已经掌村10年。这个村子的原住民都姓何,如今已是24代。  村委大楼不远处,就是“茂盛世居”,这座经历近200年风风雨雨的客家围屋依然保存完整。  “肯定不会拆,否则会成为罪人。”8年前,茂盛客家围屋作为文物被保护下来。8年后,如何保护利用成了村民的心头课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上世纪80年代初,村民们逐步搬出老屋,在附近建房居住。历史流转,时光飞逝。如今,一个以老屋为主体的“老深圳记忆园方案”已经成型,而且在近日得到龙岗区文体局和深圳市文物局的相关回函。  “困难,仍然很多。”何振康表示,但困难再多,也不会放弃。这不仅是保存老屋,保护文物,还是在保存一个村落的历史,一个家族的精神,过去的200多年不容忘却的记忆。  过去·记忆·精神  围屋承载客家人尚祖传统  熙熙攘攘的街道伴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让这个叫“茂盛”的小村再也没有了大片的田野和土地,一同离开的还有曾经的寂静。  从茂盛村委,穿过一条马路便到了村里的老屋,也就是曾经的老村———茂盛世居。老屋门前是一个半圆形的水塘,背后是一方茂盛的山林。登高望远,可见古屋全貌。群落呈回字形布局,前后三米,中间为宗祠,其中有房屋80多个单元。  茂盛何氏族谱记载,200余年前,何氏两兄弟从兴宁到横岗创业,清道光年间始建茂盛大屋。开始,他们以蓄豆芽、磨豆腐、买烧酒肩挑贸易做起,后创办“茂盛”商号,“经过多年拼搏,终成横岗大富之一。”   茂盛世居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李奇云说,2001年,老屋被作为文物保护起来,而横岗街道文化站也在此成立管理处帮助管理。现在,整个古屋群落里只居住着两户五保户。  何加瑞如今已经77岁,自出生之日起他就住在这里,从牙牙学语到满头白发,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老屋。他说,小时候,茂盛老屋周围全是水田和旱地。“读了六年书,我们自己家的学堂。”   尽管年近八旬,何加瑞还是耳清目明。他说,年轻时,还挑着自己家种的番薯到广州去卖,走很远的路。那会整个家族的人都住在大院里,晚上院门一关非常热闹,他们小孩子更是成群结队。特别是到了过年过节,一家家人都会带上家里最好的食物等去祭祖、拜山,全村老小一起吃饭,好不热闹。  何振康,茂盛村民小组的主任,今年还不到40岁,负责管理这个村子已经10年。属于村里少壮派。上世纪80年代末,茂盛老屋里的人逐渐搬出居住时,他正读小学,他的童年留在了老屋里。  “我们这代人对老屋、对那段历史很有感情。”淡淡说着这些,何振康有些感动,似乎记忆又拉回到童年。那时候,没这么多人,没这么多房,没这么多商店,没这么多车。那时候,附近还有地,但已经开始建厂房,也有人开始搬出去。老屋前的水塘是他们玩耍的地方,一到晚上,很多人在附近拉家常。整个老屋里都是一家人,白天各忙各家,晚上夜不闭户。他说,那种氛围让他至今难忘。  “客家人是很尚祖的,家族观念很强,主要是一种精神。”刚刚从横岗文化站茂盛世居管理处退休的邓炳昌年近六旬,过去的10年里,他一直在这里工作,守护着这座老屋。几年来,他寻访村里的老人,努力记录下关于这个村子的种种,“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东西太多了。”   现在·繁华·抢救  繁华不可阻挡地到来  何振康说,从1984年,政府征用村里第一块30亩地后,在25年内,附近的水田、旱地全部起了高楼,居民区住人,工业区生产。在发展中,茂盛村民也在老屋附近划地盖房,出租给工业区打工的人,这也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如今,茂盛居民都住在附近的上板小区,大约40余户,160余人,旅居海外的也有160余人。而附近辖区扩大后,外来人口迅速增多,1万余名外来人员在此居住,附近已经变得异常繁华。  就在1987年,茂盛村也通过贷款和向村民集资的形式,筹款建设厂房,然后引来香港投资方建厂,厂房租金成了村里经济来源。而且,不断涌来的投资商也不断出资购地,村里又获得了资金。  上世纪90年代,全面规划开发开始。茂盛工业区、下板工业区等逐步被规划,曾经的安静被机器轰鸣取代,繁华不可阻挡地到来。如今,村里有350栋出租厂房。  1993年,村后山林也改成茂盛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抢救老屋村民每年牺牲50万元  何玉灵,今年71岁,他还住在老屋里,负责老屋附近卫生的打扫等。1997年左右,老屋村民陆续搬出去后,他却搬了进来。十几年来,他伴随着老屋,已经修整了几次,但老屋的衰败仍在继续。  “就我们老屋这块地不知有多少开发商盯着,但根本没有谈的可能。”何振康介绍,老屋的位置在横岗街道中心地带,人气很旺,开发潜力很大,但为了老屋,根本不可能开发。老屋的产权还有些复杂,一部分属于集体,一部分属于个人,业主比较分散,过半在海外。  他说,以前老屋是被出租出去的,每年的租金收入有40余万元,8年来这笔资金就没有了,很多业主对此也有意见。而且,几年间,村里也出了几十万元来修整。村民每年因此牺牲的经济利益达50万元。  南方的天气湿热为主,老屋也经受着岁月的考验,屋内有很多地方霉变,亟须修葺。走在老屋群落里,如今的文化站监管者李奇云也一直摇头,他说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文物保护部门每年的专项资金分到茂盛世居保护上的资金有限,8年来维护费用就花了100余万元,但现在看来还是杯水车薪。  婚丧嫁娶仪式仍在老屋举行  邓炳昌告诉记者,现在在老屋里生活过的老人最大的应该有90岁,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十余个,但到现在,离开人世的也有八九个。他们的离开也就带走了老屋的记忆。  “现在确实没有几个人会唱客家山歌了,也早就没有了春节拜山习俗。”何振康说,自己不会唱客家山歌,幸亏老屋还存在,这就使一些风俗还有可以依附的载体,否则一些东西可能会消逝得更快,根本没办法挽留。2003年5月,政府推行殡葬改革,宗族祖坟被统一清坟,骨灰神位被迁祠堂安放,保存了100多年的拜山仪式也改成了重阳祠堂祭祖。  何振康介绍,村里非常重视教育,当时老屋里还有自己开办的学堂,名为“冠英书屋”,俗称“大书房”。族谱记载,“当时祖先请名师,教育子弟,不但收本族子弟,并收邻里学童,教化乡里。”而何振康还赶上了学堂读书的时候,那会他们都是族内子弟一起入学。而现在,当时的大书房早已被拆,建成厂房,永远不复存在了。  如今,各家各户的婚丧嫁娶等仪式还是在老屋里举行,每年大年初二、重阳时节,族中各家男女老少聚在老屋里一起祭祖,然后在屋中聚餐,这些其乐融融的景象每每让族中老人颔首微笑,他们乐于看到“家和万事兴”。  “有些东西不能保留,但精神不能遗忘。”何振康说,初一、十五祭祖的基本都是村中老年人,年轻人很少,但他们在祭祖时也是每次都强调。每年,针对青少年,村里都召开专门会议来讨论教育办法。“一些东西变了,但老祖宗的好的精神一定要传下去。”他说,这就像民族的根一样,不能断。  
未来·盘活·期待  村民雄心勃勃打造景点  几年来,何振康和邓炳昌为此费尽脑筋,就在去年他们拿出了一个关于“老深圳记忆园展览”的方案。这本厚达50页的方案里写道,老深圳记忆园依托茂盛世居围屋,以老深圳图文为主,以老照片、老建筑、就风俗和本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用文学、摄影等多种艺术手段,铺陈一条“老深圳记忆走廊”。  在扉页上的记录写道:当跨过这道门槛,敬请留意脚下的坑坑洼洼,认真平静地走过,历史的路程本来崎岖,辉煌的深圳特区也经过许多坑坑洼洼,但愿走过这条老深圳记忆走廊,能够对深圳的历史和人文留下有益的记忆和启示。  “就是想把这里有保留的开发起来,既保护了历史,又能对现在有用,还能传承到未来。”何振康说,对于这个方案他们思索了很久,如今终于有了一个成型的意见,目前龙岗区文体局和深圳市文物局已经基本同意开发方案,但真正实施还是有很长一段路。  何振康也有隐忧。他说,整个方案的实施需要800万元左右,“没有资金,根本没法启动。”而且,接下来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更多支持,只有把这里变成了有名旅游景点,那才能真正“活”起来,否则也是步履维艰。  他说,如果真正搞活了,那村里的经济也就有了第二来源。特别是去年金融危机以来,以单一出租业为主要来源的村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这也让他思考良多。  “茂盛世居”如果开发起来,那他们村子的发展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助推器,他说,游客盈门的那一天,他和村民们都愿意看到。  ■专家视线  物质不存 非物质危  张一兵 深圳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博士长期在文物保护的一线工作,谈起茂盛世居,他说这是难得保存完整的老屋,很有保护、研究和利用价值。像茂盛老屋这样的文物,它承载的可能更多的是客家风俗等一系列的非物质的东西,如果连物质性的东西都被破坏了,那还何谈非物质文化保护?  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还需要加强文物保护政策。茂盛老屋的保户利用方案还是不错的,但需要相关部门支持。但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些政策能够进一步倾向到文物保护方面,否则更多的古屋只能成为记忆。  ■数字茂盛村  茂盛村现属四联社区,现有户籍人口160余人,海外侨居150余人,非户籍人口1万余人。辖区居民主要有上板小区、兴旺小区、下班工业小区、下板楼角背小区、华茂小区以及茂盛工业区等。  ■下周预告  古色古香的张氏祠堂,60年一届的“太平清醮”,重阳秋祭,元宵添丁点灯……这是向西村。为什么说这里是深圳对传统文化保存得最好的村落之一,为什么说这里是深圳人的文化富矿?请关注下周二《“抢救城中村”大型公益项目⑨》。  监制:任天阳苟骅  策划:陈文定 高爽  统筹:朱向华 杨涛  采写:深城记者 王成波  摄影:深城记者 霍健斌
茂盛村:盛世中期待祖风重现标准读音:Mao ShengCun行政区属:龙岗区地理位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辖区内,属四联社区;茂盛路、红棉路环村而过。地标建筑:茂盛世居:古客家围屋,建于清道光年间,迄今有190多年历史,是目前深圳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客家民居古建筑,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围屋中的住房基本上保持原貌,围前的月池和围后的风水林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在深圳现存的围屋中并不多见。历史沿革:村因商号而得名其实“茂盛世居”早已成为了茂盛村的代名词。从茂盛村委,穿过一条马路,便到了村里的老屋,也就是曾经的老村——茂盛世居。见到的第一眼,令人有点惊异在深圳这座现代化的都市中还有这么古老的客家民居。眼前这座茂盛世居,一座经历近200年风风雨雨的客家围屋保存得依然完整。历史悠久的客家村落茂盛村又被称作“茂盛围”。茂盛世居是何氏客家人著名的围屋。茂盛何氏族谱记载:200余年前,何氏维松、维柏两兄弟从原籍兴宁县永和乡炉铺岭村来到横岗创业,清道光年间始建茂盛大屋。他们从蓄豆芽、磨豆腐、买烧酒肩挑小生意做起,继而开货栈、建酒坊,养猪屠宰综合经营,在横岗圩创办“茂盛”商号,经过多年拼搏,终成横岗大富之一。清道光年间动工兴建茂盛大屋,从动工到落成历时十三载,何氏兄弟聘请有名“神行”(当时的土建工程师)组织数十名能工巧匠施工,一时远近闻名,落成时是横岗当地的一大盛事。一间商号成就了一座宏伟大屋,而一个村落竟因此而得名,由此可见“茂盛”商号在当时、当地是何等的风光。茂盛世居是一个矩形围城式建筑,宽83米,长73米,建筑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四周墙高7米,墙厚70厘米,墙体用红糖糯米粥拌的三合土夯实而成,坚硬无比。围墙遍布枪眼,四角设有碉楼互相照应,极具防御功能,反映了客家人历代迁徙、异乡立足的艰难,以及由此培养起来的防患意识。茂盛世居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构造大气,围屋四角碉楼造型一致,飞檐造势,屋脊共有八支叉戟直指天空,气象威严。正门以进,前后两院,左右四进;四周围屋向中心反照,一簇簇拥着中央的氏族大祠堂,体现出家族的团结和宗法的森严。围屋外门除正大门外,左右各有侧门一道,有所谓“开了门有百家,闭了门是一家”之称。客家围屋有“九厅十八井,四角走马楼”的格局,茂盛世居就属于此类。茂盛世居建筑格调中混有欧式风格构件和单元,不同于其他客家民居建筑的纯粹,这反而别具特色。这是地处沿海接受海洋文化影响的痕迹,也体现了客家人善于包容接纳不同文化的品性。茂盛世居朝西南而建,屋前有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池塘,形似一把箭在弦上的满弓。屋后据说以前有数十亩葱郁的山林,古树参天;可惜现在缩小变成了一个小公园,却依然林荫茂盛。茂盛世居为我们了解古代客家民居讲究地理风水的居住文化,以及客家民居建筑的整体风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徜徉在这座190多年前的老房子里,不时让人产生时空交错的幻觉,财富的辉煌毕竟敌不过岁月的沧桑啊。现实与未来期待祖风重现 30年前,茂盛世居周围仍旧是水田和旱地。1984年,在政府征用村里第一块30亩地后,在城市化进程中,村民们逐渐搬出老屋,在附近建房居住。附近的水田、旱地全部建起了高楼。如今,茂盛村居民都住在附近的上板小区,大约40余户,160余人;旅居海外的有160余人。辖区扩大后,外来人口迅速增多,1万余名外来人员在此居住,附近已经变得异常繁华。茂盛村民在老屋附近划地盖房,出租给工业区打工的人,这成了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1987年,茂盛村通过贷款和向村民集资的形式,筹款建设厂房,然后引来香港投资方建厂,厂房租金是村里的经济来源。上世纪90年代,茂盛工业区、下板工业区等逐步有了规划,如今,村里有350栋出租厂房。曾经的安静被机器轰鸣取代,繁华不可阻挡地到来。深圳的天气湿热为主,茂盛世居经受着岁月的考验,屋内有很多地方霉变,亟须修葺。目前茂盛世居除了有两户五保户居住在里面之外,绝大部分房屋处在荒废、空置中。茂盛世居自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一直都是免费对外开放参观的。茂盛世居是茂盛村最重要的资产,村民们认为他们有义务保护好祖宗留下来的“祖屋”,希望把茂盛世居打造成文化旅游景点,产生经济效益。他们拿出了一个关于“老深圳记忆园展览”的方案。这本厚达50页的方案里写道:老深圳记忆园依托茂盛世居围屋,以老深圳图文为主,以老照片、老建筑、旧风俗和本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用文学、摄影等多种艺术手段,铺陈一条“老深圳记忆走廊”。目前据说已经在前期运作,但真正实施还有很长一段路。茂盛村人觉得,茂盛世居如果真的变成了有名的旅游景点,那村里的经济也就有了第二来源。茂盛世居所具有的建筑特色、文化韵味是否会因此而走样?文化保护需要走一条怎样的路?这些都没有人来告诉如今的茂盛村子孙。更重要的是,200年前,当何氏维松、维柏兄弟靠客家人特有的克勤克俭发家致富后,不仅仅是建造大屋来光耀门庭,他们对内强调树立兄友弟恭、书礼传家的家风,对外常常出资兴办义学、开仓济贫。这些古今一如的宝贵家风族风,在当今深圳更应该与古建筑茂盛世居一道,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客家围房成危房 茂盛世居盼修缮 日 04:44 高靖 轩慧 来源:广州日报
老屋房檐雕刻有花鸟、瓜果、人物图像。
茂盛世居内有百余间房屋。
只有少数围屋还住着人。
老屋顶瓦砾中长出一朵小花。
老屋有百余间屋能容纳百余户人一起生活,四周有碉堡防御。 文/记者高靖 图/记者轩慧 2月28日,深圳召开了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暨建设文化强市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将建立全市资源文件数据库,推进大鹏所城,大万世居,茂盛世居等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记者在走访位于龙岗横岗的茂盛世居时发现,作为2002年就获评省文物保护单位的茂盛世居,因疏于管理维护,有不少房间已被勘察为危房,这座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围房现状令人十分堪忧。 萧条:近半年鲜有人来访 昨日,记者驱车来到横岗探访茂盛世居。沿深惠路直行转入茂盛路行驶约1200米,路边一座古色古香的暗灰色建筑便是茂盛世居。与周边林立的商铺相比,这座建筑显得有些突兀和安静。 院落大门口前一湾碧绿的水塘,两扇厚重的木门推开,直入视线的便是这座客家围屋的中心,何家祠堂。 在管理处简单登记时,记者发现上次有人探访这座古围屋还是在2011年的9月23日,正因为不收门票,偌大的围屋只有4名管理者,前来一窥世居容貌的访客也少得可怜,仅有三三两两附近的小孩进入游玩,偶尔会有喜欢摄影的摄友会来采风。尽管艳阳高照,但行走在围屋里,却让人有种恬静舒适的凉爽,整个围屋四通八达。 长期疏于管理,使得不少房屋已经落败不堪。原本有200多间房屋,如今只有少数仍用来住人。真正在茂盛世居里土生土长的人多数已经搬到围屋外面居住,只有过年、祭祖、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时才会聚在围屋里。来自四川的张女士和其他几位老乡一起租住在围屋的一个单元里。张女士告诉记者,房间里冬暖夏凉,但就是稍显潮湿。 记者留意到,几乎每个单元的大门均是高3米多的实木门板,包括门框门楣都极为结实,房间内部的楼梯、楼板也都是以杉木做成,有很重的历史感。墙上高处还有彩绘的各种图画,但不少墙头上花草杂生,有些墙皮也已脱落。在靠近地面和背阴处,遍布厚厚的苔藓,但整个院落里看不到明渠,所有排水都采用暗渠的方式通向外界。 关于茂盛世居茂盛世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深圳市较为独特的融欧式建筑为一体的大型客家围屋,也是保护得较为完整的客家围屋,基本保留了深圳原客家民居的整体风貌。茂盛世居围屋为“回字形”围城式建筑,横宽81米,纵78米,建筑占地面积6318平方米。四周围墙高7米,墙厚70厘米,墙体用三合土加红糖、糯米粥、猪血夯实而成,非常坚硬;围墙遍布枪眼,四角有碉楼互相照应,极具防御功能,反映了客家人历代迁徙,异地立足的艰难和由此培养起来的防患意识。茂盛世居的创始者是一对来自兴宁的何氏兄弟,他们大约在清乾隆年间中后期(约1780年前后),从原籍兴宁县永和乡炉铺岭村来到横岗创业,在横岗圩创办“茂盛”商号,经商发家并于清嘉庆初年(1800年前后)动工兴建茂盛大屋,历时13载建成。2002年,茂盛世居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隐患: 数间房屋只残存断墙 由于疏于打理清扫,整个院落不是非常整洁,许多家具、民俗用品也杂乱地放在各处。祠堂是整个围屋最中心的建筑,这里不仅摆放着何姓祖先的牌位,也在四周墙上贴有何姓家族的介绍、祖训等。 茂盛世居最令人担忧的是房屋的安全问题,在靠近后面林地的地方,数间房屋只残存断墙,据介绍,这里曾被日本轰炸过。有数间结构虽完整的房屋,墙面上也出现了或大或小的裂缝。“这里都被定成危房了,不能进去。”从2001年就到茂盛世居担任保卫职责的老张对世居每一寸地方都很熟。
这些老人真有才 自建客家民乐队自创曲 主角:张引新 地址:横岗怡锦社区
日期:[日]
版次:[SA69]
版名:[龙岗通]
稿源:[南方都市报]
龙岗区横岗街道怡锦社区有一支客家民乐队,是由20多名老年人组成,年纪最大的73岁,最小的60岁。每周一、三、五下午,他们准时出现在怡锦社区器乐室,你弹琴,我拉弦,奏响一曲曲动人的客家民乐。乐队负责人张引新是乐队最初筹建人,做过音乐教师,对客家音乐很痴迷。乐队成员们不光练习客家音乐曲目,还在张引新带领下进行自我创作。社区专门开辟一间约20平方米的房间器乐室,出资10万元购买古筝、琵琶、二胡、扬琴、三弦、笛、鼓、钹等近20余种乐器,社区负责人帮着联系推荐有相同爱好的老人,联系登台演出的机会。(深圳晚报)
龙岗区横岗街道:保护文物建筑 传承客家文化日18:00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网站
  龙岗是客家人相对集中生活的区域,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其保护、挖掘、传承、弘扬对文化城区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昨日上午,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建安,副区长王延奎到横岗街道调研客家文化保护工作,深入了解该街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茂盛世居客家围屋保护、开发等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当天,彭建安、王延奎一行实地参观了位于横岗街道四联社区茂盛居民小组的茂盛世居客家围屋,了解其保护及修缮现状,并与有关人员座谈。座谈会上,参加调研活动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茂盛世居保护、修缮和后期开发运营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茂盛世居客家围屋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约190年,占地面积6205平方米,是目前龙岗区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围屋,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跟不少古文物建筑一样,由于多种原因,该围屋的修缮、保护,特别是后期的开发利用等工作遇到不少瓶颈。   在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后,彭建安表示,打造“六区一都”是实现“生态龙岗,创业新城”城区定位的具体路径,建设文化城区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和现代文化交融是龙岗文化鲜明特点之一,传统文化就是客家文化,其保护、挖掘、传承和弘扬是全区文物保护单位的迫切任务。茂盛世居客家围屋后期开发运营和可持续开发问题比简单的修缮问题更亟待解决。在加大围屋保护力度和周边环境管理、投入力度的前提下,当务之急是以龙岗区文管办为牵头单位,横岗街道配合成立一个专门的围屋工作班子,邀请专家对围屋的保护、开发进行“会诊”,在调研基础上做出专项规划,长远挖掘围屋的文化影响力和生命力。
客家民乐成为横岗老人“心头爱”日 10:30 来源: 深圳商报 作者: 毕国学龙岗讯(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 实习记者 范建华 通讯员 王文涛 报道)扬琴、琵琶、三弦、笛轮番登场,时而合鸣,时而独奏,欢快的节奏让人抑不住地想跳起来……昨日,记者从横岗街道获悉,越来越多的横岗社区老人齐聚怡锦社区服务中心,激情排练起《出水莲》、《迎春曲》、《锦上添花》等客家曲目。 “大多数乐队成员均是随子女过来横岗居住的”,乐队筹建人张引新向记者透露,乐队成员包括来自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怀揣音乐爱好的老年人。乐队成员不仅练习客家音乐曲目,还在张引新的带领下进行自我创作。《怡锦之歌》、《太极晨曲》、《社区是我家》等曲目就是张引新教师创作的,其中《怡锦之歌》还被怡锦社区确定为社区主题歌曲。 据介绍,客家音乐又称广东汉乐,和粤乐、潮州音乐并称为岭南三大乐种。
唐伯虎点秋香
横岗西坑客家话版视频来自:
社区老人缘聚客家音乐 怡锦社区主题歌出自其手日 18:50 来源: 龙岗新闻网 作者: 陈燕炼龙岗讯(通讯员 王文涛)刘师傅把鼓、木鱼、依次敲一遍,拉开了名曲《金蛇狂舞》的序曲,随后扬琴、琵琶、三弦、笛轮番登场,时而合鸣,时而独奏,欢快的节奏让人不禁想翩翩起舞。 11月21日下午,在横岗街道怡锦社区服务中心器乐室,社区客家民乐队的成员和往常一样,排练《出水莲》、《迎春曲》、《锦上添花》等多首客家曲目,旁边十多位四点半学堂的小学生被吸引了过来,踮起脚尖,趴在玻璃幕墙上听得津津有味。怡锦社区客家民乐队老人们奏响美妙音符。 客家民乐吸引五湖四海爱好者 据了解,这支由20多名老年人组成的社区客家民乐队,年纪最大的73岁,最小的也已60来岁。每周一、三、五下午,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怡锦社区器乐室,你弹琴,我拉弦,奏响一曲曲动人的客家民乐。“我们大多是随子女过来横岗居住的”,乐队负责人张引新是这支乐队最初的筹建人,做过音乐教师的他对客家音乐有着痴迷般的喜好。他说,乐队成员有湖南、湖北、四川的等等,都是些有着音乐爱好的老年人,大家定期排练,有空就来,没有强制性要求,“不过每次都至少有5、6个人参加”。 “乐队刚成立时,可没确定为客家民乐队”,张引新说,三年前他把几位喜爱音乐的老年人聚到一块时,啥曲子都练,啥乐器都玩,“摸索到最后,发现客家音乐最受大伙欢迎”,自此便确定了乐队的方向。 如今,乐队成员们不光练习客家音乐曲目,还在张引新的带领下进行自我创作。《怡锦之歌》、《太极晨曲》、《社区是我家》等曲目就是张引新创作的,其中《怡锦之歌》还被怡锦社区确定为社区主题歌曲。 社区提供场地结束游击式排练尽管这支自娱自乐的小乐队是民间自发组成,横岗街道和怡景社区还是尽量给予这群老年人以帮助,不仅帮着联系推荐有相同爱好的老人,还联系登台演出的机会。该社区在用房紧张的情况下,还专门开辟了一间约20平米房间的器乐室,并同意每周一、三、五下午供客家民乐队使用。以前乐队都是去公园或者队员家里排练,很不方便,“像扬琴这样的乐器太重,搬弄起来可不容易”,乐队成员老刘说。后来就去队员家里练,“队员老胡家里乐器最全,去他家的次数最多。可谁家能没点事呢,只能这家有事到那家,那家有事再换一家,乐队就这样打游击一样地换着地方排练。”为此,怡锦社区不仅提供场地,还出资10万元购买了古筝、琵琶、二胡、杨琴、三弦、笛、鼓、等近二十余种乐器。“达到一个小型乐队的器材配备了”,张引新老师轻轻拨了下三弦说,社区还计划再出资购买头弦、提胡等乐器,“到时我们的乐器就更全了”。 传承客家音乐 期待更多爱好者参与 张引新是梅州客家人,2005年随儿子来横岗定居后,却在这儿找到了精神寄托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据介绍,明清时期,客家人大量迁入深圳地区,客家文化也在此根深叶茂,蓬勃发展。而龙岗则是客家人在深圳的最主要的聚居区,其文化也最具特色,成为深圳客家的代表。但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多元化,“唱客家歌的毕竟还是少了”,讲到这里,张引新轻轻叹了口气。在他看来,如果有一些年轻人愿意把客家音乐传承下去,就再好不过了。 近期,张引新正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准备扩大乐队规模,把住在附近对客家音乐有共同爱好的吸引进来,进一步扩大客家音乐在社区的普及度。据张新引介绍,客家音乐又称广东汉乐,和粤乐、潮州音乐并称为岭南三大乐种,“至少让大家都了解有这种音乐,客家音乐怡情”。“我们主要还是希望大家能快乐过好每一天,如果大家能利用所长,为本土文化做出些贡献就更好了。”怡景社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岗228工业区哪个厂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