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公司单价1元某超市购进一批20元鸡苗,再发到散户养殖,养成后保价10元每斤回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农林牧渔行业:鸡苗价格大幅反弹,后期关注华南虾苗投放
核心观点:猪肉价格加速下跌,鸡苗价格大幅反弹
3月14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价11.04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26元/公斤,同比下跌13%。猪肉价格18.25元/千克,较上周下跌1.17元/千克,同比下跌18%,本周肉价加速下跌。三元仔猪21.6元/千克,较上周上涨0.1元/千克,同比下跌10%。母猪均价1485元/头,较上周上涨25元/头,同比下跌13%。本周白条鸡大宗价11.6元/公斤,环比维持不变,山东烟台鸡苗价格2.1元/羽,环比上涨54%。本周猪肉价格加速下跌,或与前期屠宰企业库存较高集中抛售有关。目前肉-猪价差有所收窄,头均流通屠宰毛利仍接近300元/头,盈利相对可观。本周各地鸡苗价格大幅上涨,山东、河南、辽宁等地区价格均突破2元/羽,本轮涨价主要由于苗企主动控量保价,但走货量仍相对疲软,下游补苗恢复仍需要继续验证。下游养殖需求低迷,大宗原料价格继续下行本周玉米国内现货价为2,353元/吨,环比下跌0.2%,同比下跌2.8%。小麦国内现货价为2,555元/吨,环比下跌0.1%,同比上涨3.5%。小麦/玉米价格比值为1.09,环比维持不变。豆粕国内现货价为3,655元/吨,环比下跌3.5%,同比下跌13.2%。下周华南将逐步进入虾苗集中投放期各地将陆续开始虾苗投放,广东地区今年温度较往年同期稍低,投苗略有推迟,预计3月20日到4月10日将迎来集中投苗高峰期。高虾价刺激养殖户投苗热情,目前华南40只/斤对虾价格37-40元/斤,13年同期价格仅25元/斤。去年养殖成功率较低,今年养殖户对“一代苗”需求更旺盛,虾苗场普遍提价。海大海兴农虾苗场今年一代苗定价180元/万尾,二代苗140元/万尾(不同销售地区略有差异),较13年上涨10-20元/万尾,预计14年可供苗120亿尾。相对看好动保、饲料板块,重点关注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生猪养殖处于景气底部,可择机配置具备养殖成本优势的牧原股份。动保增长确定性强,短期重点关注市场苗大品种放量。14年水产料存在行业性反弹机会,重点关注虾料子行业。参考组合:金宇集团、天康生物、瑞普生物、大北农、牧原食品、雏鹰农牧。风险提示疫病风险;自然灾害;食品安全风险等
相关个股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经济年会今日于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本次……
0102030405
新闻直通车
01020304050607080910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全天候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内容详情:
1、给。项目单位结合目前鸡肉供求形势和农业综合开发要求,提出建设年产万只种肉鸡繁育养殖扩建项目,带动农户进行优质肉鸡养殖,以进一步扩大周边地区肉鸡养殖规模、增加鸡肉有效供给。项目建设理由()安全健康养殖体系化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封闭半封闭式肉鸡养殖方式面临诸多难题,如对环境和疾病控制缺乏统一标准、养殖流程缺乏统一管理等。由此导致疾病控制难度大,成本高,遇到烈性传染病更会带来毁灭性打击。养殖模式需要变革,提倡安全健康养殖模式是根本出路。安全健康养殖模式是以“安全、健康”为指导思想,对养殖设施、养殖品种、养殖环境、具体养殖操作及系统动态监控统一规划。安全健康养殖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非常重要内容。从战略上讲,安全健康养殖方式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养殖方式,是我国养殖业一场革命性转变,是大势所趋,更是我国养殖业上一个重大创新。()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外在动力项目申报单位是在省农内同类企业中首屈一指、一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殷切关怀,理应在服务“三农”工作中挑起重担。但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企业实力,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因此需要借助申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契机,进一步地规范企业管理,壮大企业实力。项目建设必要性是做大做强肉鸡优势产业,提速农业综合开发需要**省肉鸡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省更是大力发展肉鸡养殖,铸造鸡肉品牌,形势喜人。品牌鸡肉远销周边省市、供不应求。要发展壮大肉鸡养殖,必须用科学养。2、(报批稿)1500万只肉鸡繁育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可研模版)格确定后双方必须履行合同条款,包括原则、联结形式和兑现措施等。带动基地项目申报单位在**市农安县**镇经营多年,本次项目扩建选址农安县**镇,可直接辐射带动**镇肉鸡养殖基地亩,间接带动周边乡镇肉鸡养殖业,辐射面积可达亩。同时还辐射带动粮食加工、饲料加工、饮食业、物流运输、安全食品批发零售业、有机肥料业以及水、电等发展。有利于解决安置社会富余劳动力,稳定社会,繁荣农村经济,使农民增收致富,走向小康社会。带动农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可新增直接带动农户户以上,新增直接解决个以上农民就业,通过申报单位产业链鸡肉收购,预计可间接带动农户户以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农民增收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肉鸡苗万只,其中万只肉鸡苗提供给周边养殖农户,每年每户可增收元以上对比分析公司原有繁育规模万只,产值万元,直接带动农户户,间接带动农户户,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肉鸡苗万只,其中新增万只肉鸡苗,年产值万元,增长以上;新增带动农户户以上,增长以上。无论是企业还是农民增收效益明显。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可新增直接带动农户户以上,通过申报单位产业链鸡肉收购,预计可间接带动农户户以上。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制约因素:项目主要障碍因素是禽类疾病,如禽流感和新城疫等疫情大范围流行,而肉鸡养殖密度较高,且在舍内饲养,病原易扩散传播,影响后果严重。解决方案:项目运行后将积极推进安全健康养殖方式,实行规模化、。3、万只,产值万元,直接带动农户户,间接带动农户户,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肉鸡苗万只,其中新增万只肉鸡苗,年产值万元,增长以上;新增带动农户户以上,增长以上。无论是企业还是农民增收效益明显。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可新增直接带动农户户以上,通过申报单位产业链鸡肉收购,预计可间接带动农户户以上。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制约因素:项目主要障碍因素是禽类疾病,如禽流感和新城疫等疫情大范围流行,而肉鸡养殖密度较高,且在舍内饲养,病原易扩散传播,影响后果严重。解决方案:项目运行后将积极推进安全健康养殖方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将可能存在疾病和其他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技术方面将同**省**市畜牧局合作,加强肉鸡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肉鸡防疫,项目通过有效应对措施,有能力将项目劣势因素压缩到最小。结论与建议结论:项目符合国家、省、市产业发展政策和项目区实际需要,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较大促进作用,项目技术先进,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主要污染物处理符合当地环境保护要求,项目实施单位实力强、本项目可行。建议:提高养殖技术,强化生产管理,加强防疫;进一步依靠科技进第一章总论项目单位名称:**养殖场单位法人: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养殖场成立于年月,总占地万平方米,位于**省**市**镇。是集种鸡扩繁、商品雏孵化供应、肉(蛋)鸡养殖、饲料加工销售和生产技术服务指导于一体,由**独立。4、1500万只肉鸡繁育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是集种鸡扩繁、商品雏孵化供应、肉(蛋)鸡养殖、饲料加工销售和生产技术服务指导于一体,由**独立投资兴办的民营综合型农业企业。&&&&&&&&养殖区建有960平方米(60m×16m)的鸡舍12栋,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员工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气候特征,年均气温为℃年均降雨量L左右。常年积温为℃,无霜期为天左右。日照时间,小时。夏季,东南风盛行,也有渤海补充湿气过境。年平均降水量至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以上;最热月(月)平均气温℃。秋季,可形成持续数日晴朗而温暖天气,温差较大,风速也较春季小。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大自然提供了良好气候环境。非常适合畜禽养殖业发展。项目所在地,水源充足,没受到工业“三废”污染影响,水质优良无污染,非常适合肉鸡养殖。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肉鸡饲养业主要以农户小规模养鸡以主体,据不完全统计,肉鸡总量中由存栏只以下饲养户构成。小规模、千家万户分散饲养,面广量大,不少养鸡户鸡舍就建在自家院内,人鸡混居,各家鸡舍距离很近,没有任何消毒隔离措施,鸡粪乱倒,死鸡乱扔,用药及疫苗免疫不规范,更谈不上对禽流感、新城疫等烈性传染病做定期免疫状态监测,特别是那些饲养量。5、万只肉鸡繁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万只肉鸡,可行性研究报告,万只肉鸡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扩建项目可行性,项目可研报告,可 研报告,项目可行性土地,预建一个年屠宰量在万只肉鸡屠宰场和一个鸡产品深加工厂,使其真正实现自产自销、产业一条龙。项目引进肉鸡种苗万只;饲料仓库等附属工程共平方米,以及其它配套工程项;项目加强技术推广,预计每年培训农户人次,聘请专家人次,技术示范项。产品方案:项目建设完成后,存栏种肉鸡万羽(新增万羽),存栏肉鸡万羽,孵化育雏能力达到万只(新增万只)项目达产年,年供应农户肉鸡鸡雏万羽,年销售肉鸡万羽。技术、设备、建筑物主要技术及来源可靠性、可得性:项目从**有限公司引进现代化养殖技术。养殖场与该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成立了研发机构与科研教育培训基地,使养殖场在良种繁育、禽病防控、绿色饲料配方及健康养殖等方面都具备了较高技术水平,项目技术来源有保障。主要设备名称、数量:项目需购置设备台(套),其中繁育生产设备台(套),生产配套设备台(套),技术培训设备台(套)。主要建筑物类型、面积:本项目主体建筑包括种肉鸡繁育和肉鸡生产设施,共扩建面积平方米。其中包括扩建蛋种鸡鸡舍平方米,扩建孵化场平方米,扩建出雏舍平方米,扩建育雏舍平方米,扩建育成舍平方米,扩建成年鸡舍平方米,饲料厂扩建平方米。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年,根据建设内容分阶段实施。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投资结构: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无形资产投资万元),流动资金万元。资金来源:本项目自筹资金万元,来源于企业存款和历年利润积。6、给。项目单位结合目前鸡肉供求形势和农业综合开发要求,提出建设年产万只种肉鸡繁育养殖扩建项目,带动农户进行优质肉鸡养殖,以进一步扩大周边地区肉鸡养殖规模、增加鸡肉有效供给。项目建设理由()安全健康养殖体系化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封闭半封闭式肉鸡养殖方式面临诸多难题,如对环境和疾病控制缺乏统一标准、养殖流程缺乏统一管理等。由此导致疾病控制难度大,成本高,遇到烈性传染病更会带来毁灭性打击。养殖模式需要变革,提倡安全健康养殖模式是根本出路。安全健康养殖模式是以“安全、健康”为指导思想,对养殖设施、养殖品种、养殖环境、具体养殖操作及系统动态监控统一规划。安全健康养殖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非常重要内容。从战略上讲,安全健康养殖方式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养殖方式,是我国养殖业一场革命性转变,是大势所趋,更是我国养殖业上一个重大创新。()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外在动力项目申报单位是在省农内同类企业中首屈一指、一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殷切关怀,理应在服务“三农”工作中挑起重担。但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企业实力,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因此需要借助申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契机,进一步地规范企业管理,壮大企业实力。项目建设必要性是做大做强肉鸡优势产业,提速农业综合开发需要**省肉鸡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省更是大力发展肉鸡养殖,铸造鸡肉品牌,形势喜人。品牌鸡肉远销周边省市、供不应求。要发展壮大肉鸡养殖,必须用科学养(全文完)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3.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4.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5.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6.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7.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8.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9.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0.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1.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2.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3.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4.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5.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6.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7.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8.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19.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0.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1.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2.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3.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4.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5.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6.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7.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8.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29.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30.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31.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32.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33.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34.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35.swf
/FileRoot2//eb56c5ed-46f2-4a88-b166-1/EB56C5ED-46F2-4A88-B166-136.swf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产业经济
温氏股份怎么养出8亿只鸡:大同理想 全员持股
  不同的人能从温氏这家企业身上看到不同的经验:融资难,何以求发展;持股低,何以把控公司;企业家创业,何以实现全员持股、同创共富;身居传统产业,何以拥抱技术、把自己打造为一家高科技企业?
  温氏怎么养出8亿只鸡
  文/本刊记者?唐?亮
  从广州出发,上广佛高速一路向西,经佛开高速、广明高速,下113省道,全程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新兴县{竹镇石头冲村。这里前襟新兴江,后枕屋背山,相传鸡神福德正下凡于此,新兴县以三黄鸡闻名粤西。
  石头冲村,正是当下创业板市值第一股温氏股份的发祥地。2016年上半年,主营商品肉鸡、商品肉猪养殖的温氏股份预计净利润可达69.73~74.70亿元,竟然占到整个创业板所有企业净利润的1/3。
  还有一个惊人的数字:温氏仅去年就出产了7.44亿只商品鸡,连起来可绕地球6圈,全球第一。
  素以“穷得叮当响”著称的粤西,却走出了农副养殖行业的巨擘,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这其中有着怎样的际遇、人为,以及商业模式的打磨、资本的创新?
  大同理想,全员持股
  当我们把温氏与华为,这家公认的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最具创新活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的公司相提并论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温氏的发轫要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以前。
  1957年,教师温北英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发配回老家石头冲村务农。郁郁寡欢中,温北英靠养鸡消磨时光。前面三批鸡苗都因鸡瘟死光了。
  但温北英不顾村民讥笑,上山采集草药,给鸡防病;把自家老宅的墙壁砸出一个个窟窿,让鸡在冬天可以自由进出取暖……人和鸡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二十年,渐成远近闻名的养鸡专家。
  据《温北英的伊甸园梦》记载,右派经历让温北英谨小慎微,低调做人,与人为善。同时,他接触了大量儒家、佛家经典,深信“大同思想”,骨子里又憋着一股“乡村建设运动”的干劲。
  多年后,“大同思想”变成“同呼吸、共命运”的温氏企业文化,温北英也提出了他所理解的“全员持股”资本治理结构,即“同创(业)共富(裕)”。
  1978年,温北英被摘去右派帽子,成为新兴县城食品厂的养鸡技术员。五年后,他停薪留职,与其子温鹏程,同宗兄弟温木恒、温金长、温湛,同班同学严百草(又名严居然),县食品公司站长梁洪初,{竹公社党委书记温泽星,八人各出资1 000元,创办起{竹鸡场。
  这就是温氏集团的前身。
  “七户八股”可谓温氏“大同思想”的首次实践,但也暗藏股权治理的玄机:温北英与温鹏程一户两股,成为最大股东;梁洪初、温泽星因有“公家”身份,起到一定保驾护航的作用;其他股东都是值得信赖的“熟人”,兼具养殖技术,其中严百草目前担任温氏集团总裁。
  在后来的发展中,温氏直系持股比例越来越少,目前只有15%左右,现任董事长温鹏程仅占4%左右。表面上看,温氏、严氏持股比例低,但因其他股东数量越来越多,持股越来越分散,“大同思想”反而保障了创始家族对公司的控制,形成稳定的治理结构。
  而就当时情形,全员持股的首要现实意义在于融资。
  1985年,{竹鸡场种鸡饲养规模仍然只有1 000只。为扩大养殖规模,温北英号召鸡场30多名员工投资入股,募集了十几万元资金。
  1986年,温氏产值连翻数倍到36万元,1987年增长到100万元,1988年达到235万元。
  1989年,为节约饲料物流成本,{竹鸡场开始承租、自办饲料厂。1990年,{竹鸡场发行内部股1万股,面值100元;1992年,按370元/股收回原股票,又发行面值1 000元的内部股。据此,温氏在年纯收入只有数百万元时,就形成了年产20万吨的饲料生产规模。
  1994年1月,{竹鸡场启动股改,设A、B股,每股100元。其中A股达21万股,共担风险,分红不封顶;B股达3.6万股,养殖户与推销户也可认购,月月领取红利,并可在财务部交易转让。
  换句话说,早在上市之前,温氏就已前瞻性地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内部股的融通机制,可以自由地议价买卖。对一家偏安一隅,身处传统产业的企业来说,这殊为不易。
  股改事成,资本已达数千万元的温氏集团横空出世。
  随后十多年,温氏连续增资扩股,股东数量一度达到8 250人。
  事实上,在那个民营企业融资艰困的年代,温氏并非执行全员持股融资、进而成长为千亿级企业的孤例。就在几百千米外的深圳,与温氏发展时间几乎完全一致,华为也启动了全员持股制度,而后成为科技产业界擎天一柱。
  同在广东、相近的全员持股制度,虽然名声与规模难与华为比肩,温氏却被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盛誉为“农业里的华为”。
  公司+农户,旱涝保收
  遗憾的是,日,就在股改之后,全员持股的设计者温北英因病去世。
  每年的清明节,温氏集团管理层都会拜祭温北英;他的出生地石头冲村被视作温氏发祥地,是当地一项特色旅游项目“温氏集团参观学习之旅”的必选景点;当年“七户八股”的开会场景,作为全员持股的见证,也被一比一复制搬进了专属的展馆。
  即便去世20多年,温北英似乎还“活”着,除了他的全员持股制度,还有一项其首创的商业模式:公司+农户。
  时间轴拉回到1986年。当时,温北英的二儿子温鹏程发现{竹镇家家都有养鸡的传统,但自己去县城买饲料,再卖鸡太麻烦了。他向父亲建议,采取“场户结合,代购代销”。
  但具体怎么弄,当时没有人清楚。机缘巧合,刚好有一位当地农户何凤林,经营砖窑生意失败,希望赊购一些鸡苗回去养殖。温北英考虑到他技术不够,且养鸡存在风险,可能债上加债,于是免费给了他鸡苗,还提供了饲料、药物和技术服务,并在最后帮忙出售了肉鸡。
  与何凤林一道“赊鸡苗”的,还有其他34户,他们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告别了泥胚房,住上了小别墅;而温北英发现,借助农户提供的养殖场及其自身的闲散劳动力,温氏省掉了“最大成本”,冲出了小小的{竹鸡场。
  很快,“场户结合,代购代销”发展为“公司+农户”商业模式,即温氏提供鸡苗及其他一切物资、技术、销售服务,农户提供养殖场和人力,大家合作赚钱,“齐创共享”。
  企业价值观的践行从来都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1989年,肉鸡价格急降,如按代购代销执行,合作农户将遭受致命打击。温北英急召股东商议,最后狠下心来变“代购代销”为“保价收购”,相当于用公司的钱贴补农户损失。
  此举大获人心,农户纷纷加入温氏合作养殖,并称为“捞温氏”。
  类似事件在温氏历史上层出不穷。年发生禽流感,温氏赔了两个多亿,公司差点倒闭;2005年,温氏把养猪赚到的44亿元中的36亿元赔给受H5N1疫情影响的养鸡户;2013年,受H7N9影响,温氏巨亏30亿元,但农户损失不大。
  企业界、学界评议温氏,均认为温氏企业文化基因中的“利他”性,助其得以形成巨大的规模。“舍得舍得,舍不得就得不到”,而多数企业恰恰局限于“舍不得”。
  不过,温氏的“利他性”,建立在“全员持股”的基础上――“全员持股”不但为“公司+农户”的开源提供了本钱,还能抵消相当程度的风险。与温氏同时期发展起来的当地养殖企业,均因疫情导致的资金问题倒掉了,只有温氏屹立不倒。
  1998年,温氏合作农户达到8 500户。当年发生一件标志性事件:温鹏程当选董事长,结束了温北英去世后温氏三年无董事长的“空窗期”。
  温鹏程完善了“公司+农户”商业模式,如政府补贴、保证金制度,并将其从养鸡复制到养猪、养鸭上。
  以四川省仪陇县温氏合作模式进行说明:如果自建500头规模养猪场,圈舍投入为32万元,每头养殖成本为1500元,合计为107万元;如果与温氏合作,圈舍可获政府与温氏的双重补贴,自投只需19.8万元;关键是,农户没有养殖成本,只需向温氏交纳每头100元的保证金,总投入为24.2万元,相当于其自养的22.6%,优势明显。
  温鹏程上位后,温氏利用“公司+农户”的模式优势大举扩张,先后落子于福建、江苏、广西、湖北、浙江、四川、海南……养殖规模、产值均大跨步增长。
  2007年,温氏合作农户达3.63万户,收入跨过百亿元关口。
  互联网+,千亿+千亿
  从战略上看,温氏堪称最早在中国打造以养殖业为核心、全产业链经营的企业。不过,繁盛之中,还是有某种风险潜在滋生。
  温氏之后,“公司+农户”商业模式在传统农业产业内迅速普及。但是企业无法实现对农户的全天候监控,食品安全难有保障。
  可以想象,一旦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百亿温氏也将不复存在――悲剧终归没有发生,这可能得益于二代掌门人温鹏程的“技术狂热”。
  温鹏程与他的父亲温北英绝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民”。1992年,温北英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系达成技术合作,并出让10%股份。此举招致其他股东强烈反对,幸得温鹏程坚定地站在父亲一边,才促成温氏从“农民经验”升级到“科学经验”。
  在农业企业里,温氏每年研发投入3%以上,其自主创新能力堪称走在产业发展前端。比如良种改造,温氏育成很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鸡、良种猪等等,有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比如饲料配方上的创新――高粱在饲料中的配比,既保证了饲料安全性,又使营养价值可替代玉米,这项科研配方每年至少节省了几个亿的饲料采购成本。
  ――假设仅仅如此,温氏还不至于成为今日之温氏。在学界有一种声音,这家最土最传统的企业,本质上是高科技公司,是互联网公司。
  乍听让人难以置信。事实上,温鹏程曾用286电脑做局域网,使用386电脑做服务器。最关键的是2003年,当时中国人还不甚明白物联网概念,温鹏程却已经在实践了。到2009年,温氏就已提出权力下放、数据上移的战略,进而构建出大数据互联网的卓越运营系统。
  在一次公开采访中,温鹏程曾透露其野心:利用农业大数据提供“即时决策”上的便利;基于物联网、互联网+,对整个业务做到360度无死角监测;温氏也会对电商进行探索研究。
  2005年,借助第三方,温氏在行业内率先启动ERP平台化,对集团财务、养鸡、饲料、养猪、药品销售实施信息化管理。
  细究温氏技术路线,大多经过购买第三方服务、与第三方合作、自主研发三个阶段。自主权的提高,受益于温鹏程投入巨资建设的规模逾百人的IT技术团队,以及数个规模庞大的云服务数据中心――2011年,温鹏程甚至上马了行业内“独一份”的物联网研究院。
  2009年,温氏已能自主开发具有80多种功能的信息化平台。通过物联网,在任何一个地方,使用者都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详细查阅到每一个家庭农场的饲料用量、药用量、病鸡数量,并全部有大数据分析。
  2010年,温鹏程又提出“倍增计划”,“把5~6人养殖1 000头猪,升级为1人养殖1 000头猪”,使得农户收益倍增。
  “倍增计划”的本质就是智能化、自动化。
  起初,温氏引进西门子的PLC控制器,但成本高达2万元/套,且仍需要大量人力劳动。后来,温氏转而与高校、服务商合作,再尝试自主研发。
  2012年,带有温氏标签的物联网控制器下线,成本仅为2 000元/套;对畜禽栏舍环境、饲喂、清粪等情况可以进行智能化识别与控制;每一个农场的温、湿度、喂食、采光、通风、喷雾等都可以实现即时监控、指挥。
  在石头冲村,温氏元老养殖户温志开率先使用上这套系统。以前,他和老婆两个人养5 000只鸡,现在一个人就能管理15 000只鸡,“老婆在手机上按按键就能养鸡”。
  敏锐的资本市场很快就捕捉到温氏革命性的跨越。
  在“公司+农户”模式下,温氏利用农民自有宅基地发展养殖,以当前规模计算就节约了上千亿元投资;如能再向水平参差不齐的农户提供标准化厂房、设备及养殖技术,温氏实际上变成“养殖业平台公司”,仅仅是向市场提供分布式养殖系统便可估值又一个千亿元。
  拥有30多年的积淀,两千亿元市值想象空间的温氏即将引爆资本市场。
  2000亿元巨擘,最后的温氏
  事实上,温氏一直在寻求上市,融资、内部股财富变现的渴望从未减退。
  第一次尝试是1998年。然而,“股东超200人”成为温氏通向资本市场的天堑,全员持股的大同理想遭遇现实尴尬。
  2002年,温氏将新兴县养猪公司“华农温氏”改制为股份公司,并寻求上市,但因同样的“股东超200人”问题而搁浅。
  2008年,温氏将动物保健业务拆分,组建大华农,改制后再次寻求上市,却遭遇暂停IPO。
  2009年,温氏尝试借壳华农温氏上市,却第三次因“股东超200人”被拒。
  2011年,大华农转而创业板IPO。
  2012年,温氏与中金公司数度接触,商讨整体上市事宜,却第四次栽倒在“股东超200人”面前。
  五次上市全部夭折――温氏年收入从几千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387.23亿元,生猪上市量从0增长到1 218万头,位居全球第二。温氏,一度被戏称为农林领域最著名的、最庞大的非上市企业。
  转机出现在日。证监会发布新规,温氏在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后,可申请核准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再申请挂牌上市。
  随后,温氏迅速向广东省股权托管中心申请公司股份托管。2014年9月,证监会认定温氏为非上市公众公司,一切上市障碍得以清除。
  考虑到IPO排队的煎熬,日,温氏最终以吸并大华农的方式完成创业板上市。
  全员持股下的6 700多位温氏股东非富即贵,实现财富变现;其总市值曾一度达到2 500亿元,相当于8个牧原股份,10个圣农发展,36个罗牛山,62个西部牧业。
  此时,距离温北英实践“七户八股”已经过去32年,“同创(业)共富(裕)”的梦想终究是圆了。
  然而,面对远超同行的市值,资本市场还是响起质疑的声音:巨擘温氏能够持续吗?
  长江证券出具的研报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叠加,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加上收入增长缓慢,养户存在弃养可能。
  一个数据似乎证实了这种猜测:2015年,温氏养殖户为5.52万户,比2012年还要低,已有5年时间徘徊于5~5.6万户区间。
  而且,还有更棘手的环保问题。在一些养殖大县,粪便造成的土地污染严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限制性政策。
  以上种种,都在说明温氏的“公司+农户”模式面对挑战,也在某种程度暗示:中国再难出现第二个温氏。
  据接近温氏的人士透露,温鹏程亲自抓管环保问题。在他的办公室里,显示器上除了经营数据就是环保数据,可以看到每一个改良的水池子出来的水质情况。而在过去几年里,温氏已经在环保技术方面投入了十多亿元。
  温氏正试图通过“产出效应”化解环保问题。比如,在温氏旗下一个活禽交易中心,每日产生数十吨废水,经过十一级净化处理后,水质可超普通自来水,可循环使用,而净化处理所节约的成本可以与自来水水价相抵。以一套净化设备80万元的投入计算,需要4~5个月的时间收回建设成本。
  温氏也相应抬高了养殖户的加入门槛,欲与温氏合作,必须首先通过环评。
  显然,温氏站在新的历史拐点,前方是一个“质”比“量”更为重要的时代。
  据了解,温氏当下正试图布局食品加工产业及电商。尤其是后者,温氏已战略入股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公司新美大,其自有的O2O食品生鲜店已在深圳铺开,正处于摸索阶段。
  在一次分享会上,温鹏程曾说,温氏已经规划到2019年以后做什么了,这几年必须要把基础打好。
  届时,温氏是一家养殖企业,或是一家高科技平台企业,还是一家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只有等待时间的检验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超市购进一批20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